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欣》低年级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诗赏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诗赏析古诗赏析——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以简练的文字、深刻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语文课程,对古诗的了解可能还非常有限。
通过赏析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美好。
本文将选取几首适合一年级学生赏析的古诗,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古诗之美。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古诗之一,也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的古诗之一。
作者李白以简练的文字,将自己思乡之情融入到了对夜晚的描绘之中。
通过观察明月、思念故乡等情感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明月的喜爱。
二、《咏鹅》——骆宾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乌啼岸上暮,愿逐月华流。
《咏鹅》是一首描写家禽的古诗,通过对鹅的描写来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情感。
作者骆宾王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出白毛浮绿水的画面,表现了鹅在水中游荡的情景,并以乌鸦啼叫为时间点,展示了对于离别的惋惜,表达了对月华流淌的美好愿望。
三、《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作者王之涣以简单的词句,勾勒出了雄伟壮丽的山河景色。
通过描写白日西斜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并以“更上一层楼”表达了对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期望。
四、《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一首描写春天到来的古诗,作者孟浩然以简单贴近小学生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早上的画面。
通过昔日睡懒觉、随处可闻的啼鸟声,以及昨夜风雨中花朵的凋谢,揭示了春天的崭新气象和喜悦。
通过对这几首古诗的赏析,可以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古诗的美妙之处。
同时,老师们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细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古诗中反映出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单位:小学年级:负责人: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1、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作“直”。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词鉴赏: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帮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3.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背诵和朗读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言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唐诗三百首》中的《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为例,进行古诗词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程度和兴趣,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欣赏古诗词(10分钟)教师朗读《登鹳雀楼》和《静夜思》,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解读诗句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
3. 配合图片展示(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教学PPT,呈现与诗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4. 学生朗读(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表达感情。
5. 分析韵律(15分钟)教师讲解古诗词的韵律特点,与学生一起分析《登鹳雀楼》和《静夜思》的韵律结构,培养学生对韵律的感知能力。
6.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7. 创作古诗词(15分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创作古诗词,可以写一两句,也可以写一首完整的诗。
8. 展示和表演(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演,通过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古诗词的欣赏,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朗读、背诵、分析和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还能够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表演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古诗词赏析小学篇
古诗词赏析小学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诗词赏析小学篇诗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将方案制定如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尤其历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具体目标: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
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
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练习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小学二年级语文诗词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诗词赏析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审美情趣,而且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诗词赏析入手,为大家介绍几首适合学生学习的古诗词,并展开对其作品的分析和赏析。
一、《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唐朝的伟大诗人,他的许多作品都非常脍炙人口。
《静夜思》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非常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的诗词。
这首诗以简洁的字句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
通过床前明月光和地上霜这样的描写,诗人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寂寥的氛围中。
同时,诗人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既简单易懂,又富有感情,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
二、《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以景写意的诗词,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王之涣用简单的描述,描绘了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这样壮丽的景色。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就是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小学二年级学生中,这首诗词可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对美的感知。
三、《悯农》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的《悯农》是一首反映贫困农民生活的诗词。
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和贫困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之情。
这首诗词在语言上简练明快,被誉为“小巧玲珑的悲剧”。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辛酸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四、《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写冬日江上钓鱼人的诗词。
通过描绘鸟雀飞绝的寂静和人踪消失的荒凉,诗人营造了冬日江上的幽静景象。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执着。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中的古诗词欣赏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中的古诗词欣赏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欣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欣赏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能够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形象,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感受。
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通过古诗词的欣赏,可以帮助他们积累词汇,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静夜思》这首著名的古诗,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寂寥,进一步表达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和想象。
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古诗词中常常使用诗意的表达方式,如借代、比喻等。
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正在慢慢形成,通过古诗词欣赏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春晓》这首诗,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他们可以想象春天万物苏醒的景象,从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欣赏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美的眼光去欣赏世界。
例如,学生可以欣赏《七步诗》这首古诗,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和韵律之美。
这样的欣赏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美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审美眼光和品味。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中的古诗词欣赏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它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实施这一活动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让学生通过朗读、默写、表演等方式来感受和欣赏古诗词的美。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在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欣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一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古诗词欣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古诗词鉴赏(一年级)
(一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精选古诗词鉴赏棉纺路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小学《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赤壁。
乱石穿空(崩云),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6)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fā)(8)。
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10)灰飞烟灭。
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2)。
人生(13)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14)江月。
注释(1)(2)淘:冲洗,冲刷。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175-210)字公瑾,人。
因其相貌英俊而有之称。
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
(8)英发:英俊勃发。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指假战场黄州。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
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
“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
下片转入雨后,经风雨洗礼,人醒、雨霁、天晴、日出。
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
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教案目录一、教学背景和目标二、课前准备三、教学过程1. 引入古诗词的魅力2. 欣赏篇目一:《静夜思》3. 欣赏篇目二:《登鹳雀楼》4. 欣赏篇目三:《望庐山瀑布》四、课堂延伸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参考资料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本课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教学中的一节古诗词鉴赏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 课文:《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课件或挂图- 彩色笔、粉笔- 朗读录音2. 学生准备:- 课文朗读三、教学过程1. 引入古诗词的魅力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是古代的诗歌,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们既有迷人的音乐之美,也有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思想。
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愈发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你们对古诗词有什么了解吗?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词的了解,或引导学生谈论古诗词的美。
2. 欣赏篇目一:《静夜思》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首古诗《静夜思》,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请你们先跟我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教师与学生一起读诵《静夜思》。
教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该诗的作者、情感等。
3. 欣赏篇目二:《登鹳雀楼》教师:接下来,我们欣赏杜甫的《登鹳雀楼》。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体会诗人的境界和感慨。
教师播放诗歌朗读录音或自己朗读。
教师:你们有没有听出一些特别的地方?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该诗歌的开头、中间有关景色描写的部分等。
4. 欣赏篇目三:《望庐山瀑布》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杨万里的《望庐山瀑布》,请大家仔细聆听,感受其中的山水意境。
教师播放诗歌朗读录音或自己朗读。
教师:这首诗中有哪些表达方式让你觉得很有意境?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该诗歌的描写手法、语言表达等。
四、课堂延伸教师:同学们,经过欣赏这些古诗词,你们有没有对它们产生更深的了解和感受?请你们畅所欲言,谈一谈你们最喜欢的那首诗,以及为什么喜欢它。
部编小学一年级课本古诗词赏析
部编一年级课本古诗词赏析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咏鹅》——唐·骆宾王1. 原文及翻译-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2. 赏析-生动的描写:这首诗开篇连用三个“鹅”字,形象地模拟出鹅的叫声,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接着“曲项向天歌”,描绘出鹅伸长脖子朝天鸣叫的姿态,一个“曲”字,把鹅的形态之美生动展现出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细致地刻画了鹅在水中的样子,白色的羽毛与绿水相映衬,红色的脚掌在清波中划动,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画面极具美感。
-童真童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童真。
诗人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鹅,将鹅的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
《江南》——汉乐府1. 原文及翻译-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翻译: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地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2. 赏析-重章叠句的形式美:诗中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反复咏唱,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而且生动地描绘出鱼儿在莲叶间穿梭嬉戏的热闹场景,让读者仿佛看到鱼儿在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游动的画面,使诗歌充满了动感。
-意境的营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绘出江南水乡莲叶茂盛、莲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展现出江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水乡气息。
这种优美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江南的富饶和美丽,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画》——唐·王维1. 原文及翻译-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初步学习古诗词赏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初步学习古诗词赏析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瑰宝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情感内涵。
通过学习古诗词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审美情趣和思维发展。
下面我将从古诗词的来源与背景、初步学习古诗词的意义以及课堂教学设计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上的说课稿初步学习古诗词赏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诗词的来源与背景。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多以诗词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吟咏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其中,古代的先贤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如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辛弃疾、苏轼等等。
这些古诗词通过用字精炼、意境深远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同时,古诗词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初步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学习古诗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首先,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古诗词的意境深远,用字精炼,学生需要通过朗诵、背诵等方式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美。
其次,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在描绘山水之美、表达情感之深上,常常给人以美的震撼力。
学生通过接触古诗词,可以培养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
最后,学习古诗词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那么,在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初步学习古诗词的赏析呢?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首优美的古诗词进行背诵。
比如《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给人以深深地思考。
随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诗句的意境进行解读和想象。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将自己对于“床前明月光”的理解表达出来。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些简单的古诗词。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教育教学课件
古诗词鉴赏YI NIAN JI GU SHI CI JIAN SHANG YI NIAN JI GU SHI CI JIAN SHANG王羲之印A P P R E C I A T I O N O F A N C I E N T P E O T R Y小学一年级咏鹅————唐·骆宾王画—————唐·无名氏画鸡————明·唐寅静夜思———唐·李白悯农————唐·李绅春晓————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所见————清·袁枚目 录CONTENTA小池——————宋·杨万里江南——————汉·汉乐府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山亭夏日————唐·高骈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春晓——————唐·孟浩然风———————唐·李峤目 录CONTENTAtán ɡ luò bīn wáng (唐) 骆 宾 王赏析: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前两句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白”“绿”对照,鲜明耀眼,“红”“青”映衬,十分艳丽。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
“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
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释义:“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é é é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鹅, 鹅, 鹅,曲 项 向 天 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
《小学语文课文分析教案:古诗词欣赏》
《小学语文课文分析教案:古诗词欣赏》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对经典古诗词的欣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人生哲理。
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语文课文分析教案:古诗词欣赏》这一任务名称展开,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小学古诗词欣赏的教案分析。
二、教案背景及目标1. 教案背景古代诗词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实施新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方案》以及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背景下,如何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特点进行古诗词欣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教案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美感的感知能力和品味能力;(3)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教案内容和步骤1. 教案内容(1)基本信息:介绍古诗词作者、作品名及背景知识;(2)鉴赏分析:对古代诗词进行结构、意境、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分析;(3)鉴别赏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古诗词,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4)自主创作:结合所学的古诗词形式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创作。
2. 教案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音乐或简短视频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要欣赏古代名篇《静夜思》。
(2)基本信息介绍:简要介绍李白及其《静夜思》的背景,包括李白的生平经历和与边塞风情有关的文化背景等。
(3)共同阅读与分析:逐行阅读《静夜思》,引导学生感知其中蕴含的意境、形象等,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并进行互动讨论。
(4)艺术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例如借代、拟人、比喻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5)现实联系与应用:通过与学生共同探究《静夜思》中唐代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例子,并展开思考和交流,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6)创作体验: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古诗词形式和技巧,模仿《静夜思》进行初步的创作,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品展示。
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欣》低年级
小学校本教材(低年级学生适用)目录1、江南 (4)2、咏鹅 (5)3、咏柳 (6)4、登鹳雀楼 (7)5、敕勒歌 (8)6、风 (9)7、凉州词 (10)8、春晓 (11)9、鹿柴 (12)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11、静夜思 (14)12、古朗月行 (15)13、望庐山瀑布 (16)14、绝句 (17)15、赋得古原草送别 (18)16、小池 (19)17、所见 (20)18、村居 (21)19、画 (22)20、宿新市徐公店 (23)21、送元二使安西 (24)22、出塞 (25)23、凉州词 (26)24、绝句 (27)25、赠汪伦 (28)2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9)27、早发白帝城 (30)28、望天门山 (31)29、江畔独步寻花 (32)30、游子吟 (33)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作者简介: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据《汉书。
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
领会诗意: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注: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
东、西、南、北并列,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诗歌欣赏: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
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古诗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古诗赏析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既富有艺术美感,也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古诗赏析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几首经典的古诗入手,探讨如何进行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古诗赏析。
一、《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细腻而充满感情的描写方式,使得这首古诗深深地吸引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身处何地?有哪些描写诗人心情的词句?整首诗歌通过哪些描写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写了他登上鹳雀楼后所见所感。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和意境的变化等方面来进行赏析,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三、《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苦苦寻找隐士但始终不遇的遗憾心情。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中的描写手法,如拟人、夸张和对仗等,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进一步领略作者的创作技巧。
四、《鹅》《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小鹅的形象和行为,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中的拟人描写、对比和借物抒情等手法,来体会诗人通过对小鹅的描绘所传达的深意。
五、《春晓》《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美好景象。
通过对诗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希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进行古诗赏析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展示古诗的图画和诗歌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比赛、创作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古诗的赏析,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开拓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深沉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让他们领略其中的美妙和智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赏析的古诗词,并对其深入分析。
《静夜思》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下面是诗的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夜中的美丽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它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学生们读过这首诗后,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理解其中的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思考和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该诗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更好地欣赏古代诗词的韵味。
除了《静夜思》,《七步诗》也是一首能够引起小学二年级学生共鸣的古诗。
下面是诗的内容: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传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感,通过对煮豆的描写,表露了对残酷的现实的不满和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了解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重要性,以及对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关键。
通过这首诗,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意识。
比如,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诗的意境来讨论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除了以上两首诗,学生们还可以学习《青玉案·元夕》。
这是唐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词的内容: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以元宵佳节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学生们读过这首词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官体验和情绪交流,进一步理解词的内涵,体会到辛弃疾对美好时光的痴迷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通过欣赏这首词,学生们可以逐渐培养对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感和文学鉴赏力。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时,教师需要注意提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诗词内容,并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赏析
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赏析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和文化启蒙的阶段,背诵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语言素养,还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以下是几首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赏析: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赏析:这首诗通过夜晚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句简洁明了,适合小学生理解并背诵。
2.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诗人在睡梦中被鸟鸣声唤醒,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喜爱。
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赏析: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志向。
诗句中的“更上一层楼”也常被用来比喻不断进步。
4. 《悯农》- 作者:李绅- 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农民劳作的艰辛,教育人们要珍惜粮食,感恩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5. 《绝句》- 作者:杜甫- 内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6.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这首诗以庐山瀑布为背景,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非常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课教案:古诗词鉴赏
小学语文课教案:古诗词鉴赏一、引言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观赏能力。
本节课将带领小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经典的古代诗词,进一步增加对文化的认知。
二、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2.能够读懂简单的古代诗词;3.培养对古代文化和美感的欣赏能力;4.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分类和特点;2.简单优秀的古代唐宋五言绝句;3.根据选定的几首古代五言绝句进行欣赏。
3.2 教学方法1.导入:呈现名家名篇,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艺术的兴趣;2.讲授:通过示范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3.互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发表意见,进行诗词鉴赏;4.操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小组演示、合唱朗读等;5.总结:通过提问、举例等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安排4.1 导入(5分钟)播放一些著名的古代诗词配上音频或展示名家名篇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艺术的兴趣。
4.2 讲授(20分钟)1.引入古代诗歌分类和特点•古代诗歌的主要分类:汉赋、楚辞、唐宋五言绝句等。
•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比喻、借景抒情、写景等。
2.逐一解读选定的几首古代五言绝句•分析其中的意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
•解读其背后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4.3 互动与操练(15分钟)1.让学生分组朗读并解读自己选定的诗句,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设计小组演示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创作并表演一小段诗情画意。
4.4 总结(5分钟)1.进行简单的问答,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总结古代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资源准备1.音频或视频资源:播放名家名篇;2.PPT或图片:展示选定的古代五言绝句;3.教材或手册:辅助教师讲解和引领学生欣赏。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教师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校本教材(低年级学生适用)目录1、江南 (4)2、咏鹅 (5)3、咏柳 (6)4、登鹳雀楼 (7)5、敕勒歌 (8)6、风 (9)7、凉州词 (10)8、春晓 (11)9、鹿柴 (12)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11、静夜思 (14)12、古朗月行 (15)13、望庐山瀑布 (16)14、绝句 (17)15、赋得古原草送别 (18)16、小池 (19)17、所见 (20)18、村居 (21)19、画 (22)20、宿新市徐公店 (23)21、送元二使安西 (24)22、出塞 (25)23、凉州词 (26)24、绝句 (27)25、赠汪伦 (28)2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9)27、早发白帝城 (30)28、望天门山 (31)29、江畔独步寻花 (32)30、游子吟 (33)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作者简介: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据《汉书。
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
领会诗意: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注: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
东、西、南、北并列,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诗歌欣赏: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
《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
”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2、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脖子。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拨:划。
作者简介:(约640—684以后)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早年丧父,家境穷困。
龙朔(唐高宗年号,公元661—663年)初,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
后拜奉礼郎,曾从军西域,又入蜀从征云南。
返京后,任武功主簿,转明堂主簿,迁侍御史。
被诬入狱,遇赦后出为临海丞。
为徐敬业草讨武檄文,讨武兵败,逃亡不知所终。
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领会诗意:鹅,鹅,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诗歌欣赏:《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3、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妆成:装饰,打扮。
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似乎。
作者简介:(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
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
武则天证圣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失,现仅存诗二十首。
领会诗意: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诗歌欣赏: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4、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作者简介:(688─742)盛唐诗人。
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领会诗意: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诗歌欣赏: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
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
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
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5、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即蒙古包。
野:应读为yě,也可读作yǎ。
见:同“现”,呈现。
作者简介:《敕勒歌》的作者相传是东魏开国皇帝高欢的部将斛律金,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玉壁一战(《敕勒歌》在此时诞生)时,鲜卑族在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的统治时间已近150年。
公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于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西安建都)后,自任大丞相,虽然将都城设在今河北临漳县的邺城,但其统治中心仍在山西(高欢的大丞相府设在晋阳,其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
在此近150年的时间里,敕勒族与鲜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黄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这块土地上。
领会诗意: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诗歌欣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6、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作者简介:唐代诗人。
字巨山。
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少有才名。
20岁时,擢进士第。
举制策甲科。
累官监察御史。
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
迁给事中。
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
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
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
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
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领会诗意: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
诗歌欣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象“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