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交通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作品分析》考试大纲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两地曲》是一部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
该曲子由著名曲作家吴弘达构思而成,在1876年发表于安博廷音乐学院。
该作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于宋代汉族文化,被吴弘达用古典风格诠释,昨它按照西方经典乐曲的形式谱曲。
《两地曲》名字产生于一首古籍中描述两个爱情尤物分居两地的故事。
作曲家用这种情感和社会背景来推动乐曲的感染力。
《两地曲》由三段组成,以对比的形式表达了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第一段是激昂的。
它用厚重的音型、节奏性的强化和压迫性的弦乐,在旋律中描绘出多种激昂的情绪。
它强调了一个受尽压迫的爱人之间所承受的痛苦和不甘。
第二段与第一段唱诗截然不同,转变为一种柔和、抒情的气氛。
它采用轻快的节奏,轻柔的旋律和几个柔和的音色,将前一段激昂的情绪减弱,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思慕之情。
最后一段结束了《两地曲》的主题。
它使用的广泛的动态变化,急促的节奏和节奏,明显的调式变化以及键盘乐器的重复模式,表达出愤怒的情绪,如果两个爱情尤物今后永远无法在一起就可能使得人感到愤怒,有时甚至诉说着悲伤。
从歌曲的结构可以看出,第一段以“激昂入口,抒情收尾”的形式完成了整首曲子的传达,而曲风本身也体现出了两个爱情尤物分居两地的痛苦情感。
第二段同样采取对比形式,从激昂到抒情,两个爱人的思念被表达出来,此外,作曲家用三段结构表达出绝望和失去的感觉,使得整首曲子变得生动动人。
总的来说,吴弘达的《两地曲》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它充分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善用。
作曲家用西方的音乐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描绘,激发出几乎所有类型的情感,使听众从中得以体味和感悟。
这也正是我们能够持久记住《两地曲》的原因,并在流传百年以来一直受到青睐。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5101)一、培养目标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
培养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电视广播台站、文化馆站、各种音乐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编辑、音乐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四、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音乐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积极创造音乐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
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课程分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
(一)公共课(8学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2学分英语 2学分艺术原理 2学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课(27学分)专业必修课程 6学分专业实践类课程 21学分(三)选修课(6学分)音乐类 4学分人文类 2学分(四)艺术实践与学术活动(9学分)专业比赛 3学分田野考察与观摩 2学分学术活动 1学分中期汇报音乐会 3学分课程要求:1.攻读艺术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保证参加每门课程80%的课时学习,才能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和学分。
2.在读期间须参加艺术实践与学术活动。
参加本方向的专业比赛(校级以上)2次以上;田野考察与观摩4次以上;学术活动6次以上,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3.必须完成上述规定的各类学位课程学分并通过艺术实践及外语达标要求。
六、毕业考核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
《音乐鉴赏》期末考试
注重细节
关注音乐的细节,如演奏 技巧、音色、音乐结构等 ,能够深入感受音乐的魅 力。
培养音乐审美
通过多听、多比较不同风 格的音乐,提高自己的音 乐审美水平,形成自己的 音乐品味。
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理解音乐情感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 和声等元素,感受音乐所 表达的情感,如快乐、悲 伤、愤怒等。
情感共鸣
音乐的文化传承
通过音乐传承和传播文化,如民间音 乐、古典音乐等,能够了解不同文化 的特点和历史。
CHAPTER 04
音乐作品分析
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
曲式结构
01
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包括乐段、乐句、乐节等,了解其
组成和逻辑关系。
主题与动机
02
识别音乐作品中的主题和动机,理解其在曲式中的作用和变化
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
巴洛克音乐采用丰富的和声、对位和装饰音技巧,强调音乐的情感 表达和动态变化。
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巴洛克音乐对后世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古典音乐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典音乐文化
古典音乐文化概述
古典音乐文化是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其清晰 、平衡和理性的特点著称。
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
古典音乐采用简洁、对称的形式,强调音乐的逻辑和均衡,追求 自然和真实的表达。
古典音乐的影响
古典音乐对后世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浪漫音乐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浪漫音乐文化
浪漫音乐文化概述
浪漫音乐文化是欧洲19世纪的音 乐风格,以其情感丰富、个性鲜 明和富有想象力的特点著称。
音乐记号
音乐记号是指用来表示乐曲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记号,如反复记号、装饰音 记号等。
考研音乐二2017年真题
考研音乐二2017年真题2017年音乐二考研真题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考研音乐二考试是对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一次考查,下面将按照考研音乐二2017年真题的要求,对这一考试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第一部分:钢琴演奏钢琴演奏是考研音乐二的必考内容之一,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琴键操作技巧和演奏表达能力。
根据2017年的真题,钢琴演奏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曲目演奏:考生需要选择并演奏一首指定曲目,如2017年的真题要求演奏谭盾的《新江南丝竹》。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曲目的节奏、音色和情感表达,展现自己的演奏水平。
2. 音乐分析:考生需要对指定曲目进行音乐分析,包括曲式结构、和声分析、乐器运用等方面。
这要求考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3. 琴谱阅读: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琴谱,准确演奏出所示的音符和指法。
这对考生的视觉能力和琴键操作技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第二部分:视唱视唱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也是考研音乐二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视唱能力不仅要求考生准确把握音程和节奏,还需要能够灵活应用唱调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根据2017年的真题要求,视唱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唱准音程: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音程关系,准确地唱出所示音程的上下音。
2. 唱准节奏: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节奏图示,准确地唱出所示的节奏。
3. 唱调试题: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谱例或简谱,准确地唱出所示的音程和节奏,并正确识别调性。
三、第三部分: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考研音乐二考试的重要内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声分析、曲式分析等理论知识。
根据2017年的真题要求,音乐理论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音程和音阶:考生需要准确识别和演奏出所示的音程和音阶,比如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2. 和声分析:考生需要对指定的乐曲进行和声分析,包括和声基础知识、和声规则、和弦进行等方面。
高考音乐专业考试大纲
高考音乐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高考音乐专业考试旨在选拔具有音乐才能和专业技能的学生,为他们提供进入音乐学院深造的机会。
本考试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音乐学科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以选拔优秀的音乐专业学生。
二、考试内容1.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考生音乐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乐理、音程、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此外,对于调式、和弦、旋律构成、音乐结构等内容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2. 乐曲演奏技巧考生需要参加演奏考试,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技巧。
考官将根据考生的演奏技巧、音准、节奏感和表现力进行评定。
考生可以自选曲目进行演奏,也可以在考试中抽取考官指定的乐曲进行演奏。
3. 和声分析和声分析是考生理解和表达音乐的重要环节。
考生需要通过听力分析和视唱练习,理解并分析乐曲中的各个声部的运动和关系,同时能够准确地进行和声编写。
4. 音乐历史和文化音乐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于理解音乐作品至关重要。
考生需要具备对于不同音乐时期、不同音乐家及其作品的了解,能够分析和评论音乐作品在时代背景下的特点和意义。
5. 创作与表演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创作和表演能力。
可以通过演奏自己的创作曲目、编写音乐作品或者进行即兴演奏等方式来展示个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考试形式高考音乐专业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
1. 理论考试理论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通过理论考试评估考生的音乐理论掌握程度。
2. 实践考试实践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演奏技巧、创作能力和音乐表演水平。
考试形式包括演奏评估、即兴创作和听力分析等环节,通过实践考试全面评估考生的音乐才能和技能。
四、考试要求1. 理论考试要求考生熟悉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能够准确地分析和解释乐曲的特点。
2. 实践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乐器演奏技巧,音准准确、节奏感强,能够通过演奏表达音乐的情感。
3. 考生需要有良好的听力和视唱能力,能够准确地听辨各个声部,并进行和声分析和编写。
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附件3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中外音乐史考试大纲[音乐文学、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治疗学、钢琴教育研究、声乐教育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声乐、中国乐器、钢琴、指挥、管弦)各研究方向适用]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考生必须掌握上自远古迄至清末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横纵两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史实,音乐文化现象,音乐种类、风格流派、音乐形态和传承方式,音乐文化交流等领域,包括对人物、事件、文献、乐器、乐谱以及音乐史学研究状况、音乐史学研究成果、音乐文物考古等,有相当的、具体清晰的认识。
一、远古、夏、商时期1、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2、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
3、部分岩画从图像学的角度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
4、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
5、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1、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2、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
3、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
4、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5、《诗经》和《楚辞》的音乐(结构)特点。
6、周代的“采风制度”。
7、有关这一时期的乐器、音乐文献及史料。
三、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汉代“乐府”的主要职能,以及李延年的音乐贡献。
2、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提示:鼓吹乐、相和歌、百戏)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提示:徒歌与但歌、相和歌与相和大曲)。
3、清商乐的兴起与发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融合(提示;羌笛、胡笳、箜篌、筚篥、曲项琵琶、五弦琵琶)。
硕士学位音乐会设计与曲目分析
硕士学位音乐会设计与曲目分析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学位音乐会曲目介绍 (2)2.1中国作品 (2)2.1.1《怀念曲》词:毛羽曲:黄勇熙 (2)2.1.2《别亦难》词:[唐]李商隐曲:何占豪 (3)2.1.3《枫桥夜泊》词:[唐]张继曲:黎英海 (3)2.1.4《思源》词曲:尹相涛 (4)2.1.5《一抹夕阳》词:韩伟曲:施光南 (5)2.1.6昌都民歌《阿吉冲》 (6)2.1.7《宁结波拉》词曲:强巴尊珠 (7)2.1.8《永远爱你》词曲:古榕 (8)2.2外国歌曲 (8)2.2.1《圣母颂》(AVE MARIA)曲:古诺 (8)2.2.2《快来吧,别迟缓》Deh vieni,non tardar莫扎特曲 (9)2.2.3《月亮颂》Rusalka’saria德沃夏克曲 (10)第三章音乐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2)3.1音乐会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12)3.2解决初步设想 (12)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第一章概述学位音乐会是对这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对恩师和母校的汇报和感恩。
通过音乐会的设计,客观、理性地对音乐会中每一部作品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具体分析,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进行概述,对所表达的思想进行梳理,为音乐会的顺利进行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音乐会的举办是对表演者的演唱技能、心理素质、舞台表现和文化涵养的综合考验。
音乐会完成后的评价与建议,能够清晰客观的认识到自身演唱中的不足,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加以改进、扬长补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对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
来到美丽的西藏,被藏族的民歌深深吸引,故有心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昌都民歌《阿吉冲》和阿里民歌《宁结波拉》作为音乐会中的曲目。
虽然歌曲的风格和语言成为演唱的难点,但身受环境和周围老师、同学的耳濡目染,能够帮助本人克服这些难题,尽最大的努力完善这两首歌的演唱;我国自古就有“诗的国度”的美誉,本人选择《别亦难》和《枫桥夜泊》两首艺术歌曲,意在体现诗乐合璧的美;创作歌曲所具有的时代性特点,往往能够与演唱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谢的歌曲《思源》;在中世纪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了许多关于圣母崇拜的音乐体裁,有古诺的《圣母颂》和舒伯特的《圣母颂》等。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是一部作曲家李斯特(F.Liszt)于1842年创作的九首歌曲套曲,它对当时音乐艺术和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主旋律、旋律贯穿和结构、情感及风格等方面对《两地曲》进行分析,以揭示它所具有的独特音乐特点。
首先,从主旋律上来看,《两地曲》由九首不同的歌曲组成,其中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旋律,旋律和谐而又富有变化,既有传统的古典元素,又有现代性的旋律特点,能够把聆听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音乐世界中。
其次,从旋律贯穿和结构上来看,《两地曲》的每首歌曲都是由传统的套路结构所组成的,但包含的旋律却有着强烈的变化,由快节奏的前奏引出慢节奏的展开,而最后又回到快节奏的调子,使得歌曲的结构变得十分精致独特,让聆听者置身于一个振奋的乐曲之中。
再次,从情感上来看,《两地曲》的每一首歌曲都充满着无尽的激情和动人的深意,它将感情带入到乐曲当中,使音乐拥有更强烈的感召力,让听众感受到歌曲中充满希望及对未来的憧憬,从而激发更多的情感共鸣。
最后,从风格上来看,《两地曲》将古典曲式灵活地运用于九首歌曲中,将新派音乐和传统音乐融合到一起,在古典旋律的框架内,使音乐的变化显得更加优美流畅,使乐曲更具有活力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两地曲》具有独特的旋律,对变化的运用极具创新性,旋律贯穿和结构精致独特,情感深入振奋,将古典曲式灵活运用于九首歌曲中,使音乐更加引人入胜,使人们能够在聆听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因此,《两地曲》是李斯特开创性作品,也是当代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是黄霑创作的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由李泰祥作曲,谭炳文填词。
该歌曲
于1986年发行,由于歌词中的描述深刻入骨,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受到了广泛的听众喜爱,成为了经典的代表之一。
这首歌曲描述了一对异地恋情侣的故事,男方在香港,女方在台湾。
歌曲以男方的心
里独白开场,他思念远方的女友,一遍遍回忆他们曾经在一起的时光。
旋律淡淡的忧伤情感,配合上李泰祥优美的钢琴曲调,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男主角心中的迷茫无助,令人产生
深深的共鸣。
此后,歌曲描写了女友的故事,女主角回忆起挚爱的他,感慨万千,情感真挚动人。
女星罗文,以柔和且富有感染力的婉转嗓音,赋予角色深情的内涵,即便是没有出现在场
景之中,但听众彷佛就能想象出她的状态。
整首歌曲跟随角色们心理的起伏,配合上悠扬
的旋律,体现出强烈的情感流露,让歌曲有了浓郁的色彩。
歌曲高度情感化的歌词,着重突出角色的心理矛盾与感慨。
这种情感上的高度共鸣与
相思令让这首歌曲表现得无比真挚,引起了众多听众的共鸣。
男女主角思维上的交替出现,增强了歌曲的层次感,将歌曲的情感表现得更加生动。
总的来说,《两地曲》深刻表现出了异地恋情侣的思念之情。
歌曲以其唯美的旋律和
深情儒雅的歌词,成为了一首代表爱情主题的经典粤语歌曲,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中。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音乐作品分析》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4年9月1日通过。
I.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音乐作品分析》的考核是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重点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公平、有效地检测考生掌握各种曲式类型的特点,分析具体作品的曲式结构和音乐内容特征。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音乐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音乐作品分析》考核内容包括和声分析、曲式分析和音乐作品的内容分析三个部分。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曲式结构图分析约30%音乐作品分析约70%Ⅳ.试卷题型结构曲式结构图分析 45分音乐作品分析 105分1.整体曲式结构图示 20分2.和声分析 35分3.音乐主题发展手法及音乐语言要素分析 50分Ⅴ.考查内容一.和声学(一)大小调自然音和声体系(二)离调(副属和弦)(三)和弦外音(四)近关系转调二.曲式与作品分析(一)曲式结构主要包括:乐段,二段曲式、三段曲式、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典型的奏鸣曲式。
(二)为指定的音乐作品写文字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曲式结构图,标记指定乐段的调性及其和弦,主题及其发展手法,音乐语言及其他音乐要素。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作者:李金龙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7期摘要:《两地曲》是我国2013年发行的歌曲,是作曲家朱良镇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由王森和朱良镇合作填词,表达了爱人之间深深的相思之情,其中天南地北的别离,睹物思情的伤感,甚至其中句式长短的相结合,都将这份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直接将阵阵的思念之情表达的非常的清晰,使听者直接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悲伤之情,对音乐学习者来说是最好的分析教材,所以文章从《两地曲》的歌词和音乐进行分析。
关键词:《两地曲》;音乐作品;歌词分析;音乐分析《两地曲》是我国创作和传播都非常成功的一首歌曲,由朱良镇和王森共同创作,所以无论是在歌词上还是在音乐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魅力,甚至在歌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恋人之间的共鸣,阵阵思念的情绪萦绕在听着之间,甚至很多音乐学习者对其进行分析的同时,也会收获非常全新的体验和收获,对音乐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其中尤以歌词与音乐最主要,因此文章从这两方面对《两地曲》进行分析。
一、《两地曲》中的歌词分析一般的歌曲主要是分成主歌与副歌两个部分,而本首歌曲的创作采用的是叙述、抒情一体的创作手,歌词在整首歌曲中体现的都是都是起承转合的特殊结构,这种结构的使用为整篇歌曲情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甚至这首歌曲中的歌词非常的有意义,不仅表达非常的优美,而且在作词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歌词的安排方面非常的具有层次感,更好的将分隔在两地的朋友、恋人以及亲人之间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1】。
首先,是歌词的结构方面,在整首主歌部分,单数句的演唱方式非常的少见,但是却用“啊”将上下的结构进行了平衡,在结构方面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然后是长短不一的句式排列,将整个歌曲的表现的更加的圆润和生动,副歌部分的“啊姑娘,我的姑娘”的重复演唱,和“当你看见那飘来的流云,那是我挚热的爱在向你飞翔”的演唱,都很好的与主歌部分进行呼应,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
然后,从歌词的内容来讲,可以分成两段,刚开始的北与南、白桦与绿棕的对比,预示着两人身居两地的无奈,然后只能通过共同的事物“星空”、“落霞”预示着强烈的思念之情,而其中的“知音”则是对爱情的诠释,第二段中的“山”与“海”的对应,展示出两人爱侣的身份,然后以“金雀银鸥”的飞翔寓意着思念之情的强烈感,歌词以寥寥几个字就展现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之后的“大海”、“流云”的提出,对应的“寂寞的心”还有“炙热的爱”,都彰显着作者对爱人强烈的思念之情,甚至都希望能够飞到爱人的身边陪伴着她,在歌词中用一些美丽的风景表示作者的思念想念之情,无不透漏着一种美感,让听者在享受中感受两人的感情,而且在歌词中有“疆”字的存在,可以理解成我国守卫边疆的战士,因为守卫边疆的战士就不能时刻的呆在爱人的身边,所以将这种情感融入到分析中,只会让整首歌曲的情感体现的更加的强烈【2】。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两地曲》是由著名音乐人卓文萱创作的一首歌曲,于2011年发行。
这首歌描绘了异地恋的故事,通过深情的旋律和细腻的歌词,让听众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无奈,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韧。
以下是对这首歌曲的音乐分析。
一、旋律《两地曲》的旋律简单朴实,方便大众易于记忆,是歌曲的一大亮点。
整首歌的旋律以钢琴和弦的旋律为主,音符明朗,朗朗上口。
歌曲开头部分,由低音区域的低吟慢推而上,之后以一个明亮的高音音符为中心旋转,又往回滑落到低音区域。
在歌曲中间部分,歌手的嗓音借由高潮部分向高音推升,体现了歌词中爱情颠簸的过程。
整首歌曲始终保持着令人难以忘怀的旋律,让人情难自禁地跟着哼起来。
二、编曲编曲上,《两地曲》的最大特点是器乐配器简单,不多做修饰。
音乐以钢琴和吉他为主要伴奏,没有过多的声部叠加,使用了一些节拍器和电子合成音。
这样的编曲设计使得歌曲本身更加简单明了,同时也让听众更加容易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钢琴质感温婉,伴奏轻声细语,展现出歌曲的感情细腻,深刻体现了这首歌曲的主题。
三、歌词歌词是歌曲的灵魂,歌曲《两地曲》的歌词既具有情感化,也具有亲和力。
歌曲主题的表达,使得歌词富有感染力。
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也是深刻的,表现出爱情的起伏和磨难。
例如,歌曲开头的“四面楚歌萦绕心,金城之人渐沉默”和“空气里弥漫着一份情怀,你的心思在风儿里飘来”这样的词句,表现出了爱情之间的距离和相思之苦,音乐与歌词相结合,相互映衬,让听众感受到了更深入的情感。
四、表现效果《两地曲》以其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旋律,营造出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折射出爱情中的痴迷和坚持,让人们深受感动。
歌曲唯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打动人心,让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受。
总之,《两地曲》这首歌曲以其清新脱俗和自然深情赢得众多歌曲爱好者的心。
在不断变幻的音乐流派中,这首情歌仍然能够获得广大听众的喜爱,非常难得。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是一首非常出色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作曲家是李杰冰,被称为中国民族乐坛的“抒情圣手”。
该曲的诞生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老一辈的传统风格的背景下,它融合了当时的音乐元素,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跃迁。
《两地曲》的名字源于其前奏的主题,其中有一个展示着原著中《新月传奇》中描述的浪漫英雄情怀的主题,这个主题流传至今,以及另外四个展示着四个不同地域风情的段落。
在《两地曲》中,李杰冰用音乐表现出抚今追昔的情感,他用节奏与和声来表达对国家、家人、故乡的怀念,使聆听者回到几十年前,体会他们当时的责任感与牺牲爱。
《两地曲》巧妙地运用了传统宫廷音乐style,通过引入新的元素,如“法国轮”,充分利用了传统的乐器,如吹箫、二胡、钢琴、笛子等,为听者带来清新脱俗的音乐感觉。
摆脱了传统音乐中拘束的型式,更加自由地表达抒情,使它从传统乐曲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大乐迷的欢迎。
在《两地曲》中,作曲家李杰冰通过和声的调控及旋律的丰富,营造出一种抒情的张力,令人叹服。
他运用了不同的乐器,把旋律变化成几个旋律段落,把段落之间的关系变小融合,使段落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两地曲》大胆地运用了传统音乐形式和现代音乐形式,把旋律抽象化,通过各种乐器和旋律的搭配,编排出抒情和神秘的乐
趣,把原来沉重的传统民族音乐变成一首轻快欢快的曲子。
总体来说,《两地曲》是一首出色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
它融合了传统及现代音乐元素,运用了传统乐器,把几个旋律段落编曲成一个完整的乐曲,把原来沉重的传统民族音乐改变成一首轻快欢快的曲子。
它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传统民族音乐的面目,也为中国的音乐文化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
294-《音乐分析》考纲
为方便考生复习,以下列举一些作品分析的曲目供考生练习。考题的难易程度与作品规模近似如下曲目。分析要求:画出曲式结构图;判断曲式结构形式;作简要的音乐内容分析。
3、分析马斯卡尼《你知道吗?好妈妈》,画出曲式结构图式,判断曲式形式,并简述各部分的创作手法特征(20分)。
4、分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回答以下问题(25分):
1)画出曲式结构图式,判断曲式形式。
2)简要说明你对本乐章音乐内容的理解。
注:分数比例视作品难易程度而定。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1第一乐章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3 第三乐章
舒伯特《春之梦》
பைடு நூலகம்
二、题型举例
分析题(共75分、4首曲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主题(15分)。
2、分析巴托克《献给孩子们(一)》之16的和声及织体写作手法(15分)。
格里格《阿尼特拉舞曲》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第三乐章
肖邦《bE大调圆舞曲》Op.18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阿连斯基《固定低音》Op.5NO.5
莫扎特《主题与变奏》(《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刘庄《钢琴变奏曲》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2第三乐章
格里格《我爱你》
巴托克《献给孩子们(二)》之7《流浪者之歌》
马斯卡尼《你知道吗?好妈妈》
舒曼《初衰》
卡普阿《玛利亚!玛利!》
肖邦《玛祖卡舞曲》Op.33NO.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音乐作品分析
《两地曲》是由中国作曲家吴浩城创作的交响诗曲,于2020年正式发行。
该曲以两地的传说故事作为其主题,试图通过音乐表达出为之而改变的美好愿景,以及两个相遇而改变的故事。
从曲调来看,《两地曲》清晰而节奏明快。
曲调结构上,该曲结构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
前段的曲调明快有力,试图表达出主题的激情与活力;中段的曲调温柔浪漫,传达出友谊的感恩之情;后段的曲调又以明快的旋律向结尾走去,传达初衷所有的信念。
音乐的配器上,《两地曲》中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族乐器,包括二胡、古筝、口琴等,这样的演奏方式让曲子更加耳熟能详,也让曲子更加充满着中华文化的气息,仿佛可以在其中听到中国文化的民族节拍。
此外,《两地曲》在乐器演奏上也有明显的中国元素,其中尤以古筝演奏最为突出,古筝的独特旋律渲染出一种旷古的气息,将两个世界的故事联结起来,并传达出互助共荣的理念,也延续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
《两地曲》在唱词上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它的歌词中充满着历史的叙事,即使有着极大的距离也可以得到宝贵的友谊;也有充满着人文情怀的古诗,如“两地无论多远,仍默互相思量”,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两个地方之间温暖的距离。
总之,《两地曲》就是一首传递和睦友谊的歌曲。
它描述了两个
不同地方的人们建立起的友谊,它的曲调、乐器的演奏以及歌词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传达出互助共荣的理想,也印证了友谊能够跨越时空、距离和文化的界限,将两个地方联系起来。
这首歌曲既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也是一种美好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2017年艺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音乐作品分析》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音乐作品分析
考试代码:846
考试总分:150分
适用专业:艺术硕士(音乐)
一、考试时间与形式
(一)考试时间
《音乐作品分析》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形式
要求考生闭卷独立完成答题,并按照试题要求写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目的与要求
《音乐作品分析》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掌握《和声与曲式分析》课程本科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结构,并能熟练运用其理论和知识分析各种曲式结构现象。
三、考试的基本内容
(一)《和声分析》
按照试题要求分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标记调性、和弦级数、和弦外音、终止式类型,有转调需标明共同和弦、转调和弦,显示转调过程。
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属七和弦、导七和弦、副七和弦、属九和弦、离调和弦、大小调交替和弦、转调以及各种和弦外音、终止式等均在试题范围之内。
(二)《曲式分析》
分析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包括整体结构与次级结构、全曲的调性布局,画出结构图式,并用文字予以描述。
单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均在试题范围之内。
四、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
(一)对试卷中的钢琴作品进行和声分析(60分)。
要求:在乐谱上标明调性、和弦级数、和弦外音、终止式类型,有转调需标明共同和弦、转调和弦,显示转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