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律2.3
明朝录囚制度
明朝录囚制度
一、背景介绍
1.1 明朝的历史背景
1.2 监狱制度的发展
二、明朝的囚禁制度
2.1 监狱的设立与管理
1.宗室及重要官员的囚禁
2.普通罪犯的囚禁
2.2 囚禁的程序与纪律
1.逮捕、审讯与刑讯逼供
2.重要罪犯的酷刑审讯
3.纪律与规章制度
2.3 囚禁的分类与管理
1.不同罪犯的分级管理
2.囚禁生活的安排与管理
三、囚禁制度的功能与意义
3.1 示威与权威
3.2 惩罚与教化
3.3 社会管理与治安维护
四、明朝录囚制度的变革与影响
4.1 明朝后期的囚禁制度演变
1.明代后期的社会变革
2.囚禁制度改革的尝试
4.2 影响与启示
1.对后世的影响
2.借鉴与改进
五、结语
5.1 明朝录囚制度的特点和意义5.2 对当代社会的借鉴和启示5.3 思考和未来展望。
2023年司法考试卷一附答案解析
2023年司法考试卷一(附答案)提醒: 本试卷为选择题, 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对的答案, 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 每题1分, 共50分。
1.西方法律格言说: “法律不强人所难”。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 下列哪一选项是对的的?A.凡是人可以做到的, 都是法律所规定的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 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C.根据法律规定, 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 不承担过错责任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 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答案: C解析: “法律不强人所难”, 即不能对自己无法预见的事情承担责任。
选项A说法错误, “人可以做到的”中的人, 也许是“圣人”, 也也许是“小人”, 不能以“圣人”的道德情操规定所有人, 也不能以“小人”的标准去定分止争。
此外, 法律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 道德调整的范围不一定都要有法律来规范。
选项B说法错误, 义务具有强制履行性, 不能以不知晓而拒绝履行。
选项D说法错误, 法律明确规定“天灾”是不可抗力, 是法律调整的事项。
2.关于法律与自由, 下列哪一选项是对的的?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 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 因此, 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C.从实证的角度看, 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D.自由是神圣的, 也是有限度的, 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答案: D解析: 法律和自由的关系密切。
一般情况下, 法律以自由为最高目的和价值, 自由必须受法律的限制。
故A项说法不对的, D项是对的的。
此外, 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 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尚有正义等标准。
故B项错误。
实证主义者认为“恶法非法”, 所以C项判断错误。
3.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别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采用的紧急避险行为, 导致损害的, 不负刑事责任。
探讨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探讨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1. 前言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改革是持久的动力。
我国国企改革已有三十年历史,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国企改革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管理原则、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以抓大放小为主要思路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以及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国企改革在较为明确的改革思路下实现了巨大的改革成就,主要体现在: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国有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国有企业效益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国企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中浅层次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实质问题依然存在,这影响了国有企业自身素质及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
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国企改革的历史现状及方向,才能深层次挖掘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本文就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 国企改革中面临的问题2.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产生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层的问题。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经营者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制定公司决策和公司政策;二是公司经理层,负责公司日常事务。
事实上,许多公司董事会直接由上级行政部门任命,经理人员主要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委派或指定。
由此产生的董事和经理人员与股东会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丧失,不称职的经营者不能及时罢免,优秀的经营者不能走上经营岗位,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2.2 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是指各种股权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比例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国企经过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了股份制和股票上市,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还占很大比重。
囚律资料
先秦的刑罚体系由“刑”与“罚”组成。
《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
五辞简孚,正于五刑。
五刑不简,正于五罚。
”这里的“刑”专指死刑和肉刑,针对的是重罪;“罚”,针对“罪之小者”,[1](P182)在《吕刑》中指赎刑,适用于“疑罪”,次于“五刑”。
秦受法家影响很大,奉行“重刑”原则,刑罚制度原本就比较严厉,统一以后又吸收了六国的刑制,使秦朝的体系更为庞杂,手段更为残酷。
汉初的统治者从秦亡的教训中取得在刑罚方面“罪大者罚重,罪小者罚轻”的普遍共识,因之刑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形成了汉初“刑”与“罚”相互配合的刑罚体系。
张家山汉简为研究汉代的法律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近期已有不少学者在研究汉代刑罚制度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笔者不揣浅陋,就汉初的刑罚体系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望学界批评指正。
沈家本认为汉《具律》中“刑制居先”,在刑罚制度排列上,“轻者居先,重者居后”。
[2](P1533)本文即依次序列展开论述。
一、笞笞,古作“扑”。
《尚书》:“扑作教刑。
”郑玄曰:“扑,楚也,扑为教官为刑者。
”[3]只有“学校、典礼诸事用之”,是老师对“不率教”、“犯礼”者的惩戒,不列于五刑之内。
“春秋时,或用以治官事。
”[4]汉初常见笞一百和笞五十,文帝刑制改革以后,以笞刑替代肉刑,笞刑与劳役刑结合,在汉代刑罚体系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汉初笞刑具有以下特点:(一)惩戒轻微罪错。
“人有小愆,法须惩戒,故加捶挞以耻之。
”[5](P3)笞刑主要适用于轻微犯罪,如汉简《行书律》规定:“邮人行书,一日一夜二百里。
不中程半日,笞五十;过半日至盈一日,笞百;过一日,罚金二两。
”《田律》规定,马、牛等吃了别人的庄稼,对马牛主人罚金,每头马、牛各一两,并负责赔偿庄稼的损失。
如果是公家马、牛、羊,则处罚吏徒等主管负责者。
如果是城旦舂、鬼薪白粲等负责看管,则对他们“笞百”,并禁止以后再放牧,由官府来赔偿庄稼的损失。
鬼薪白粲犯了耐以上罪,黥以为城旦舂;如果犯“有赎罪以下,笞百”。
唐律疏议全文
之外全文名例【疏】议曰:夫三才肇位,万象斯分。
禀气含灵,人为称首。
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
其有情恣庸愚,识沈愆戾,大则乱其区宇,小则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则未之前闻。
故曰:“以刑止刑,以杀止杀。
”“刑罚不可驰于国,笞捶不得废于家。
”时遇浇淳,用有众寡。
于是结绳启路,盈坎疏源,轻刑明威,大礼崇敬。
《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
”观雷电而制威刑,睹秋霜而有肃杀,惩其未犯而防其未然,平其徽纆而存乎博爱,盖圣王不获已而用之。
古者大刑用甲兵,其次用爷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
其所由来,亦已尚矣!昔白龙、白云,则伏牺、轩辕之代;西火、西水,则炎帝、共工之年。
鷞鸠筮宾于少皥,金政策名于颛顼。
咸有天秩,典司刑宪。
大道之化,击壤无违。
逮乎唐虞,化行事简,议刑以定其罪,画象以愧其心,所有条贯,良多简略,年代浸远,不可得而详焉。
尧舜时,理官则谓之为“士”,而皋陶为之;其法略存,而往往概见,则《风俗通》所云“皋陶谟:虞造律”是也。
律者,训铨,训法也。
《易》曰:“理财正辞,禁人为非曰义。
”故铨量轻重,依义制律。
《尚书大传》曰:“丕天之大律。
”注云“奉天之大法。
”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
昔者,圣人制作谓之为经,传师所说则谓之为传,此则丘明、子夏于《春秋》、《礼经》作传是也。
近代以来,兼经注而明之则谓之为义疏。
疏之为字,本以疏阔、疏远立名。
又,《广雅》云:“疏者,识也。
”案疏训识,则书疏记识之道存焉。
《史记》云:“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
”《汉书》云:“削牍为疏。
”故云疏也。
昔者,三王始用肉刑。
赭衣难嗣,皇风更远,朴散淳离,伤肌犯骨。
《尚书大传》曰:“夏刑三千条。
”《周礼》“司刑掌五刑”,其属二千五百。
穆王度时制法,五刑之属三千。
周衰刑重,战国异制,魏文侯师于里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一、《盗法》;二、《贼法》;三、《囚法》;四、《捕法》;五、《杂法》;六、《具法》。
商鞅传授,改法为律。
心电图分析步骤
′ 另 刂 传入心 室。 H° 可分 为 I型 及 Ⅱ型 。 ° 2.3,1.1。 Ⅱ I型 房室传 导阻滞心 电图 :(图 16) ① PR间 期逐渐延 κ,直 至 一 个 P波 未 能下传 ,发 生 QRS波 群脱漏 。
②在发生脱漏后的第一次搏动 卜R间 煳叉恢复到最短,再 重复出现 PR间 煳延长。 ③ K卜 R间 距(两 个短 卜R间 距。 ④ 此不 中 现象周而复始出 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l∵ ∷∷
室颤时 曲液循环停止 ,血 压测不 到 ,血 液动力学改变 为零 。 室颤分为粗颤及细颤 。
1.5.4阵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上常竿突然发作 ,突 然停止 ,具 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也 可见于正常 健康人 。 临床最常见的类型为预激旁路和房室结双径路引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其 发仵与精神紧张、 过度劳累有关。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 10) ① 快速出现的室上性 QRS波 群 ,心 律绝对规整 。 ② 频率 160250次 /分 。 ③ QRS波 群形态及时限多止常 。 ④ 不易辨认 P波 。
心 电 图 分 析 步 骤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眷雨
、正 常心 电图简记包括
:
1个 点 :J点 。 2个 问期 :P-R间 期 、Qˉ T间 期 。 3个 段 :P。 R段 、s-T段 、Tˉ P段 。 4个 波 : P波 、QRs波 、T波 、U波 。
;0“
0
⒈r礁
正常心 电图示意 图
二 、心 电图阅读分析方法 、步骤
李斯特的作品列表
1.1 Opera(歌剧)•S.1, Don Sanche, ou Le château de l'amour (1824–25) 歌剧《唐切桑》1.2 Sacred Choral Works(神圣的合唱作品)•S.2, The Legend of St. Elisabeth (1857–62) 清唱剧《圣伊丽莎白传奇》•S.3, Christus (1855–67) 清唱剧《基督》•S.4, Cantico del sol di Francesco d'Assis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2, 1880–81) 清唱剧《阿西西的圣方济圣歌》•S.5, Die heilige Cäcilia (1874)•S.6, Die Glocken des Strassburger Münsters (Longfellow) (1874)•S.7, Cantantibus organis (1879)•S.8, Missa quattuor vocum ad aequales concinente organo [first/second version] (1848, 1869)•S.9, Missa solennis zur Einweihung der Basilika in Gran (Gran Mass) [first/second version] (1855, 1857–58)•S.10, Missa choralis, organo concinente (1865)•S.11, Hungarian Coronation Mass (1866–67)•S.12, Requiem (1867–68)•S.13, Psalm 13 (Herr, wie lange ?) [first/second/third verion] (1855, 1858, 1862)•S.14, Psalm 18 (Coeli enarrant) (1860)•S.15, Psalm 23 (Mein Gott, der ist mein Hirt) [first version: chorus, soloist & orchestra] [second version: chorus, soloist & violin, piano, harp, organ] (1859, 1862)•S.15a, Psalm 116 (Laudate Dominum) (1869)•S.16, Psalm 129 (De profundis) (1880–83)•S.17, Psalm 137 (By the Rivers of Babylon) [first/second version] (1859–62)•S.18, Five choruses with French texts [5 choruses] (1840–49)•S.19, Hymne de l'enfant à son réveil (Lamartin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7, 1862)•S.20, Ave Maria I [first/second version] (1846, 1852)•S.21, Pater noster II [first/second version] (1846, 1848)•S.22, Pater noster IV (1850)•S.23, Domine salvum fac regem (1853)•S.24, Te Deum II (1853?)•S.25, Beati pauperes spiritu (Die Seligkeiten) (1853)•S.26, Festgesang zur Eröffnung der zehnten allgemeinen deutschen Lehrerversammlung (1858)•S.27, Te Deum I (1867)•S.28, An den heiligen Franziskus von Paula (b. 1860)•S.29, Pater noster I (b. 1860)•S.30, Responsorien und Antiphonen [5 sets] (1860)•S.31, Christus ist geboren 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3?)•S.32, Christus ist geboren I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3?)•S.33, Slavimo Slavno Slaven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3, 1866)•S.34, Ave maris stella [first/second version] (1865–66, 1868)•S.35, Crux! (Guichon de Grandpont) (1865)•S.36, Dall' alma Roma (1866)•S.37, Mihi autem adhaerere (from Psalm 73) (1868)•S.38, Ave Maria II (1869)•S.39, Inno a Maria Vergine (1869)•S.40, O salutaris hostia I (1869?)•S.41, Pater noster II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9)•S.42, Tantum ergo [first/second version] (1869)•S.43, O salutaris hostia II (1870?)•S.44, Ave verum corpus (1871)•S.45, Libera me (1871)•S.46, Anima Christi sanctifica me [first/second version] (1874, ca. 1874)•S.47, St Christopher. Legend (1881)•S.48, Der Herr bewahret die Seelen seiner Heiligen (1875)•S.49, Weihnachtslied (O heilige Nacht) (a. 1876)•S.50, 12 Alte deutsche geistliche Weisen (Chorales) [12 chorals] (ca. 1878-79) •S.51, Gott sei uns gnädig und barmherzig (1878)•S.52, Septem Sacramenta. Responsoria com organo vel harmonio concinente (1878) •S.53, Via Crucis (1878–79)•S.54, O Roma nobilis (1879)•S.55, Ossa arida (1879)•S.56, Rosario [4 chorals] (1879)•S.57, In domum Domino imibus (1884?)•S.58, O sacrum convivium (1884?)•S.59, Pro Papa (ca. 1880)•S.60, Zur Trauung. Geistliche Vermählungsmusik (Ave Maria III) (1883)•S.61, Nun danket alle Gott (1883)•S.62, Mariengarten (b. 1884)•S.63, Qui seminant in lacrimis (1884)•S.64, Pax vobiscum! (1885)•S.65, Qui Mariam absolvisti (1885)•S.66, Salve Regina (1885)• 1.3 Secular Choral Works(世俗的合唱作品)•S.67, Beethoven Cantata No. 1: Festkantate zur Enthüllung (1845)•S.68, Beethoven Cantata No. 2: Zur Säkularfeier Beethovens (1869–70)•S.69, Chöre zu Herders Entfesseltem Prometheus (1850)•S.70, An die Künstler (Schiller) [first/second/third verion] (1853, 1853, 1856)•S.71, Gaudeamus igitur. Humoreske (1869)•S.72, Vierstimmige Männergesänge [4 chorals] (for Mozart-Stiftung) (1841)•S.73, Es war einmal ein König (1845)•S.74, Das deutsche Vaterland (1839)•S.75, Über allen Gipfeln ist Ruh (Goeth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2, 1849)•S.76, Das düstre Meer umrauscht mich (1842)•S.77, Die lustige Legion (A. Buchheim) (1846)•S.78, Trinkspruch (1843)•S.79, Titan (Schobert) (1842–47)•S.80, Les quatre éléments (Autran) (1845)•S.81, Le forgeron (de Lamennais) (1845)•S.82, Arbeiterchor (de Lamennais?) (1848)•S.83, Ungaria-Kantate (Hungaria 1848 Cantata) (1848)•S.84, Licht, mehr Licht (1849)•S.85, Chorus of Angels from Goethe's Faust (1849)•S.86, Festchor zur Enthüllung des Herder-Dankmals in Weimar (A. Schöll) (1850)•S.87, Weimars Volkslied (Cornelius) [6 versions] (1857)•S.88, Morgenlied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 (1859)•S.89, Mit klingendem Spiel (1859–62 ?)•S.90, Für Männergesang [12 chorals] (1842–60)•S.91, Das Lied der Begeisterung. A lelkesedes dala (1871)•S.92, Carl August weilt mit uns. Festgesang zur Enthüllung des Carl-August-Denkmals in Weimar am 3 September 1875 (1875)•S.93, Ungarisches Königslied. Magyar Király-dal (Ábrányi) [6 version] (1883)•S.94, Gruss (1885?)1.4 Orchestral Works(管弦乐作品)1.4.1 Symphonic Poems(交响诗)•S.95, Poème symphonique No. 1,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Berg Symphonie) [first/second/third version] (1848–49, 1850, 1854) 第一交响诗山间所闻•S.96, Poème symphonique No. 2, Tasso, Lamento e Trionfo [first/second/third version] (1849, 1850–51, 1854) 《塔索,哀叹与胜利》•S.97, Poème symphonique No. 3, Les Préludes (1848) 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98, Poème symphonique No. 4, Orpheus (1853–54) 第四交响诗《奥菲欧》•S.99, Poème symphonique No. 5, Prometheus [first/second version] (1850, 1855) 第五交响诗《普罗米修斯》•S.100, Poème symphonique No. 6, Mazeppa [first/second version] (1851, b. 1854) 第六交响诗《马捷帕》•S.101, Poème symphonique No. 7, Festklänge [revisions added to 1863 pub] (1853) 第七交响诗《节日之声》•S.102, Poème symphonique No. 8, Héroïde funèbr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9–50, 1854) 第八交响诗《英雄的葬礼》•S.103, Poème symphonique No. 9, Hungaria (1854) 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104, Poème symphonique No. 10, Hamlet (1858) 第十交响《哈姆雷特》•S.105, Poème symphonique No. 11, Hunnenschlacht (1856–57) 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106, Poème symphonique No. 12, Die Ideale (1857) 第十二交响诗《理想》•S.107, Poème symphonique No. 13,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1881–82) 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1.4.2 Other Orchestral Works(其他管弦乐作品)•S.108, Eine Faust-Symphonie [first/second version] (1854, 1861)•S.109, Eine Symphonie zu Dante's Divina Commedia (1855–56)•S.110, Deux épisodes d'apres le Faust de Lenau [2 pieces] (1859–61)•S.111, Zweite Mephisto Waltz (1881)•S.112, Trois Odes Funèbres [3 pieces] (1860–66)•S.113, Salve Polonia (1863)•S.114, Künstlerfestzug zur Schillerfeier (1857)•S.115, Festmarsch zur Goethejubiläumsfeier [first/second version] (1849, 1857)•S.116, Festmarsch nach Motiven von E.H.z.S.-C.-G. (1857)•S.117, Rákóczy March (1865)•S.118, Ungarischer Marsch zur Krönungsfeier in Ofen-Pest (am 8 Juni 1867) (1870)•S.119, Ungarischer Sturmmarsch (1875)1.5 Piano and Orchestra(钢琴与乐队)•S.120, Grande Fantaisie Symphonique on themes from Berlioz Lélio (1834)•S.121, Malédiction (with string orchestra) (1833) 诅咒钢琴与弦乐队•S.122, Fantasie über Beethovens Ruinen von Athen [first/second version] (1837?, 1849) •S.123, Fantasie über ungarische Volksmelodien (1852) 匈牙利民歌主题幻想曲为钢琴与乐队而作•S.124,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first/second version] (1849, 1856)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S.125, Piano Concerto No. 2 in A major [first/second version] (1839, 1849) 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S.125a, Piano Concerto No. 3 in E flat (1836–39)•S.126, Totentanz. Paraphrase on Dies Irae [Feruccio Busoni's 'De Profundis'/final version] (1849, 1859) 死之舞为钢琴与乐队而作•S.126a, Piano Concerto "In the Hungarian Style" [probably by Sophie Menter] (1885)1.6 Chamber Music(室内乐等)S.126b, Zwei Waltzer [2 pieces] (1832)•S.127, Duo (Sonata) - Sur des thèmes polonais (1832-35 ?)•S.128, Grand duo concertant sur la romance de font Le Marin [first/second version] (ca.1835-37, 1849)•S.129, Epithalam zu Eduard. Reményis Vermählungsfeier (1872)•S.130, Élégie No. 1 [first/second/third version] (1874)•S.131, Élégie No. 2 (1877)•S.132, Romance oubliée (1880)•S.133, Die Wiege (1881?)•S.134, La lugubre gondola [first/second version] (1883?, 1885?)•S.135, Am Grabe Richard Wagners (1883)1.7 Piano Solo1.7.1 Studies(钢琴练习曲)•S.136, Études en douze exercices dans tous les tons majeurs et mineurs [first version, 12 pieces] (1826) 12首钢琴练习曲•S.137, Douze grandes études [second version, 12 pieces] (1837) 《12首超技练习曲》•S.138, Mazeppa [intermediate version of S137/4] (1840) 练习曲“玛捷帕”•S.139, Douze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final version, 12 pieces] (1852) 12首超技练习曲•S.140,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d'après Paganini [first version, 6 pieces] (1838) 帕格尼尼超技练习曲•S.141,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econd version, 6 pieces] (1851) 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S.142, Morceau de salon, Étude de perfectionnement [Ab Irato, first version] (1840) 高级练习曲“沙龙小品”•S.143, Ab Irato, Étude de perfectionnement [second version] (1852) 高级练习曲“愤怒”•S.144, Trois études de concert [3 pieces] (1848?) 3首音乐会练习曲1. Il lamento2. La leggierezza3. Un sospiro•S.145, Zwei Konzertetüden [2 pieces] (1862–63) 2首音乐会练习曲1. Waldesrauschen2. Gnomenreigen•S.146, Technische Studien [68 studies] (ca. 1868-80) 钢琴技巧练习1.7.2 Various Original Works(各种原创作品)•S.147, Variation on a Waltz by Diabelli (1822) 狄亚贝利圆舞曲主题变奏曲•S.148, Huit variations (1824?) 降A大调原创主题变奏曲•S.149, Sept variations brillantes dur un thème de G. Rossini (1824?)•S.150, Impromptu brilliant sur des thèmes de Rossini et Spontini (1824) 罗西尼与斯蓬蒂尼主题即兴曲•S.151, Allegro di bravura (1824) 华丽的快板•S.152, Rondo di bravura (1824) 华丽回旋曲•S.152a, Klavierstück (?)•S.153, Scherzo in G minor (1827) g小调谐谑曲•S.153a, Marche funèbre (1827)•S.153b, Grand solo caractèristique d'apropos une chansonette de Panseron [private collection, score inaccessible] (1830–32) [1]•S.154,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Pensée des morts, first version] (1833, 1835) 宗教诗情曲•S.155, Apparitions [3 pieces] (1834) 显现三首钢琴小品•S.156, Album d'un voyageur [3 sets; 7, 9, 3 pieces] (1835–38) 旅行者札记•S.156a, Trois morceaux suisses [3 pieces] (1835–36)•S.157, Fantaisie romantique sur deux mélodies suisses (1836) 浪漫幻想曲•S.157a, Sposalizio (1838–39)•S.157b, Il penseroso [first version] (1839)•S.157c, Canzonetta del Salvator Rosa [first version] (1849)•S.158, Tre sonetti del Petrarca [3 pieces, first versions of S161/4-6] (1844–45) 3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诗•S.158a, Paralipomènes à la Divina Commedia [Dante Sonata original 2 movement version] (1844–45)•S.158b, Prologomènes à la Divina Commedia [Dante Sonata second version] (1844–45)•S.158c, Adagio in C major (Dante Sonata albumleaf) (1844–45)•S.159, Venezia e Napoli [first version, 4 pieces] (1840?) 威尼斯和拿波里•S.160, Années de pèlerinage. Première année; Suisse [9 pieces] (1848–55) 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S.161, Années de pèlerinage. Deuxième année; Italie [7 pieces] (1839–49) 旅行岁月(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S.162, Venezia e Napoli. Supplément aux Années de pèlerinage 2de volume [3 pieces] (1860) 旅行岁月(第二集补遗)- 威尼斯和拿波里•S.162a, Den Schutz-Engeln (Angelus! Prière à l'ange gardien) [4 drafts] (1877–82) •S.162b, Den Cypressen der Villa d'Este - Thrénodie II [first draft] (1882)•S.162c, Sunt lacrymae rerum [first version] (1872)•S.162d, Sunt lacrymae rerum [intermediate version] (1877)•S.162e, En mémoire de Maximilian I [Marche funèbre first version] (1867)•S.162f, Postludium - Nachspiel - Sursum corda! [first version] (1877)•S.163, Années de pèlerinage. Troisième année [7 pieces] (1867–77) 旅行岁月(第三集)•S.163a, Album-Leaf: Andantino pour Emile et Charlotte Loudon (1828) [2] 降E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3a/1, Album Leaf in F sharp minor (1828)降E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3b, Album-Leaf (Ah vous dirai-je, maman) (1833)•S.163c, Album-Leaf in C minor (Pressburg) (1839)•S.163d, Album-Leaf in E major (Leipzig) (1840)•S.164, Feuille d'album No. 1 (1840) E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4a, Album Leaf in E major (Vienna) (1840)•S.164b, Album Leaf in E flat (Leipzig) (1840)•S.164c, Album-Leaf: Exeter Preludio (1841)•S.164d, Album-Leaf in E major (Detmold) (1840)•S.164e, Album-Leaf: Magyar (1841)•S.164f, Album-Leaf in A minor (Rákóczi-Marsch) (1841)•S.164g, Album-Leaf: Berlin Preludio (1842)•S.165, Feuille d'album (in A flat) (1841) 降A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6, Albumblatt in waltz form (1841) A大调圆舞曲风格纪念册的一页•S.166a, Album Leaf in E major (1843)•S.166b, Album-Leaf in A flat (Portugal) (1844)•S.166c, Album-Leaf in A flat (1844)•S.166d, Album-Leaf: Lyon prélude (1844)•S.166e, Album-Leaf: Prélude omnitonique (1844)•S.166f, Album-Leaf: Braunschweig preludio (1844)•S.166g, Album-Leaf: Serenade (1840–49)•S.166h, Album-Leaf: Andante religioso (1846)•S.166k, Album Leaf in A major: Friska (ca. 1846-49)•S.166m-n, Albumblätter für Prinzessin Marie von Sayn-Wittgenstein (1847)•S.167, Feuille d'album No. 2 [Die Zelle in Nonnenwerth, third version] (1843) a小调纪念册的一页•S.167a, Ruhig [catalogue error; see Strauss/Tausig introduction and coda]•S.167b, Miniatur Lieder [score not accessible at present] (?)•S.167c, Album-Leaf (from the Agnus Dei of the Missa Solennis, S9) (1860–69)•S.167d, Album-Leaf (from the symphonic poem Orpheus, S98) (1860)•S.167e, Album-Leaf (from the symphonic poem Die Ideale, S106) (1861)•S.167f, Album Leaf in G major (ca. 1860)•S.168, Elégie sur des motifs du Prince Louis Ferdinand de Pruss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2, 1851) 悲歌•S.168a, Andante amoroso (1847?)•S.169, Romance (O pourquoi donc) (1848) e小调浪漫曲•S.170, Ballade No. 1 in D flat (Le chant du croisé) (1845–48) 叙事曲一•S.170a, Ballade No. 2 [first draft] (1853)•S.171, Ballade No. 2 in B minor (1853) 叙事曲二•S.171a, Madrigal (Consolations) [first series, 6 pieces] (1844)•S.171b, Album Leaf or Consolation No. 1 (1870–79)•S.171c, Prière de l'enfant à son reveil [first version] (1840)•S.171d, Préludes et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 (1845)•S.171e, Litanies de Marie [first version] (1846–47)•S.172, Consolations (Six penseés poétiques) (1849–50) 6首安慰曲•S.172a,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1847 cycle] (1847)•S.172a/3&4, Hymne du matin, Hymne de la nuit [formerly S173a] (1847)•S.173,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second version] (1845–52) 诗与宗教的和谐•S.174, Berceuse [first/second version] (1854, 1862) 摇篮曲•S.175, Deux légendes [2 pieces] (1862–63) 2首传奇•1. St. François d'Assise. La prédication aux oiseaux (Preaching to the Birds)•2. St. François de Paule marchant sur les flots (Walking on the Waves)•S.175a, Grand solo de concert [Grosses Konzertsolo, first version] (1850)•S.176, Grosses Konzertsolo [second version] (1849–50 ?) 独奏大协奏曲•S.177, Scherzo and March (1851) 谐谑曲与进行曲•S.178,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1852–53) b小调钢琴奏鸣曲•S.179, Prelude after a theme from Weinen, Klagen, Sorgen, Zagen by J. S. Bach (1859) 前奏曲“哭泣、哀悼、忧虑、恐惧”S.179 - 根据巴赫第12康塔塔主题而作•S.180,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Weinen, Klagen, Sorgen, Zagen by J. S. Bach (1862) 巴赫康塔塔主题变奏曲•S.181, Sarabande and Chaconne from Handel's opera Almira (1881)•S.182, Ave Maria - Die Glocken von Rom (1862) 圣母颂“罗马的钟声”•S.183, Alleluia et Ave Maria [2 pieces] (1862) 哈利路亚与圣母颂•S.184, Urbi et orbi. Bénédiction papale (1864)•S.185, Vexilla regis prodeunt (1864)•S.185a, Weihnachtsbaum [first version, 12 pieces] (1876)•S.186, Weihnachtsbaum [second version, 12 pieces] (1875–76) 钢琴曲集《圣诞树》•S.187, Sancta Dorothea (1877) 圣多萝西娅•S.187a, Resignazione [first/second version] (1877)•S.188, In festo transfigurationis Domini nostri Jesu Christi (1880) 我主耶稣基督之变形•S.189, Klavierstück No. 1 (1866)•S.189a, Klavierstück No. 2 (1845)•S.189b, Klavierstück (?)•S.190, Un portrait en musique de la Marquise de Blocqueville (1868)•S.191, Impromptu (1872) 升F大调即兴曲“夜曲”•S.192, Fünf Klavierstücke (for Baroness von Meyendorff) [5 pieces] (1865–79) 5首钢琴小品•S.193, Klavierstuck (in F sharp major) (a. 1860) 升F大调钢琴小品•S.194, Mosonyis Grabgeleit (Mosonyi gyázmenete) (1870) 在莫佐尼墓前•S.195, Dem andenken Petofis (Petofi Szellemenek) (1877) 纪念裴多菲•S.195a, Schlummerlied im Grabe [Elegie No 1, first version] (1874)•S.196, Élégie No. 1 (1874)•S.196a, Entwurf der Ramann-Elegie [Elegie No 2, first draft] (1877)•S.197, Élégie No. 2 (1877)•S.197a, Toccata (1879–81) 托卡塔•S.197b, National Hymne - Kaiser Wilhelm! (1876)•S.198, Wiegenlied (Chant du herceau) (1880) 摇篮曲•S.199, Nuages gris (Trübe Wolken) (1881) 灰色的云•S.199a, La lugubre gondola I (Der Trauergondol) [Vienna draft] (1882)•S.200, La lugubre gondola [2 pieces] (1882, 1885) 葬礼小船。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再评价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再评价2011-08-03 16:12:28崔永东【作者简介】崔永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提要】尽管在专制政体下,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从整体上看仍然偏于严酷,但其中不乏含有人道性因素的具体制度,如录囚、直诉、调解、会审、赦宥、存留养亲、死刑复奏等等。
上述司法制度的形成或确立与儒家“仁”道(人道)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它们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价值的尊重以及对人的正当利益的关注,其人道内涵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这正是我们今日构建人道化司法文明所应借鉴的。
【关键词】古代司法制度/人性化/合理性一、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有无合理性因素?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有无合理性因素?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过去,我们对传统司法文化批判否定过多,而对其合理性因素却肯定过少。
那么,衡量“合理性因素”的标准是什么呢?愚以为站在今日立场上看,当以人道精神为是。
两位美国学者布迪和莫里斯在其合著的《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中对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人道主义”进行了探索,认为“与西方法律相比,中华帝国的法律在有些方面更加人道,更加合理”。
例如,“在中国,所有的死刑(除了少数例外)以及其他一些重刑判决,在其执行之前,都必须得到设在京城的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的同意,甚至要得到皇帝本人的批准。
清朝的死刑有一种‘监候’,其意思是表示:被判处死刑的罪犯须待一年一度在京城举行的‘秋审’之后,才能被提交执行。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秋审’,原判处死刑监候的罪犯都能被减轻刑罚,因而可以免死。
统治者还经常赦免罪犯,既有针对所有罪囚的大赦,也有针对某一类,甚至针对个别几个罪囚的特赦。
儒家人道主义在法律中的另一表现是对于犯罪的老人(70岁以上)、儿童(15岁以下)以及身体有病、精神不健全者,免除刑罚或者减轻处罚。
在许多犯罪中,妇女也可以缴纳赎金,从而免除刑罚”。
①以上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受儒家人道主义影响所致。
入狱期间,囚犯是否会得到法律知识培训?
入狱期间,囚犯是否会得到法律知识培训?一、囚犯的法律权益保障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公民还是囚犯,都享有一定的法律权益保障。
即便是囚犯,也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教育。
因此,入狱的囚犯是有机会接受法律知识培训的。
1.1 法治社会下的改造观念法治社会下,关押罪犯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惩罚,更重要的是改造其错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
因此,囚犯接受法律知识培训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举措。
1.2 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狱和拘留所要对囚犯进行宪法、法律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囚犯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
因此,囚犯在入狱期间有机会接受法律知识培训。
二、囚犯接受法律知识培训的方式囚犯在入狱期间接受法律知识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既有正式的教育渠道,也有非正式的自学途径。
2.1 正式课堂教育监狱和拘留所会组织正式的法律知识培训课程,邀请法律专家、律师前来授课。
囚犯通过参加这些教育课程,了解法治精神、法律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囚犯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并增加对自身权益保护的认识。
2.2 专项培训活动监狱和拘留所还会通过举办专项培训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文书写作等,以激发囚犯的学习积极性。
这些活动旨在通过实践和竞争,提升囚犯的法律素养,增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
2.3 自学和狱中图书馆除了正式的教育渠道外,囚犯还可以通过自学来获取法律知识。
监狱和拘留所中设有狱中图书馆,囚犯可以自由阅读法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法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种自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囚犯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扩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三、法律知识培训对囚犯的意义囚犯接受法律知识培训不仅仅是满足法律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囚犯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
3.1 增强法治观念囚犯通过接受法律知识培训,能够增强对法治的认同和尊重,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这对于囚犯在释放后重新融入社会、遵守法律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2 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法律知识培训有助于囚犯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完整版)天津市2016年2017年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 数 学第I 卷(B) {2.3M.6」}(D) {0.1,2.3.4,5.6.81 L (2)己知 log : a - 3 •則 a・(B) (C) 6A彳6)若/(X)为诲韵蛙・•彳(A) (4) i (C) (2.4.6) 件Q 住■事 》⑴设鼻舍/・{0J ・2.3.4}・ B ・{3・4.S ・6}・ C = {2・4・6・8). M(^U«)HC«(A)关子工沽对称 (C)黄于・&厂,对称(B)关(D)关于蚩标康点对称 败学《H 页(共4页) ⑴ *®/(x).4sin(i 4J)的■大“ 3 6(5) 已fcltt /的>1車为-2.且在•的戟距为】•则的方用量(A) 2x>>-|a0(B) x-2y*l«0 (C) 2x ■ p ♦ I ■ 0 (D) JT ♦ 2, ■ 1 ■ 0 (6) 己知向・—(1.3)・ “(4E )・且•“•(5.-S).(A) 8(B) -« (C) 2 (D) -2(7) ID 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 B.C^中.平行于平ifc ADDA,的梭共有 (A) 8* (C) 4 条(8)薑兴•d'lfl 为為定杲项敷据龙荷了 10次试蛰,试黛结杲依次为 20.22.19.21J 8,20,20J9.19.2!・ ■ wxn 为樺本•均值是 (B) 19.8 (D) 19.6 敢学*2® (共4页)徐▲试卷分为SHQ (AWH)和第II卷(MW)购毎分.共150分.粤试用时\ I 90分仲.M I 9 I £2 9. JBU程3至4员・J 答考生势必将倉己的嶷名、准為号填写在答18*上.并在Ml定位■粘站考试:用羡肆硏・・今生务必将答実虑写在答ISE丄描定位■的边柜区域内.4S出答18 、在试绻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拄題卡一并交呂.刿;收各位冷纟勺式咸和!I-毎小越乞出答秦怎・用2B»«把答趁卡上时应JB目的答襄标号徐昱・如襦改动. 訥月檢皮療干净后.再选涂淇他答宴标号.gi 2.古卷共8題・策小題6分,共48分.R 一・第項选捋題:在毎水■给出的四个选項中•只有一頊是符令II冃要求的.a 次品的 2x41. (10) 3 2^(9)a®/(x )=2f 的定义城是ftft 9三・大■共4>hS.共66分.养褂应胃出文字吃明・证剧过程或横算步■・ 2016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第II 卷 注L 用8E 色■水的併笔或签字笔终答案马衽祥・卡上•2.本卷共10小共102分. 二、"空■:本大■共6小水・6分•共36分. 九(11)已知△ MC 申.XC-V6. A x>0>""W 〉・ ・ ZC-45S 则4〃・ (12) 切.91心生标为(・2.1)・则园的标浪方ff 是(14)己魁30件产品中育2件是次品.若从中任ft 抽取1件产丛进冇检脸・则恰好抽取到 ft* M3 JI <A4 A) (15X*/b««^15 分) 己知二次祕效/("・x^2x-3・ (|)求acre*与x 输交色的峑标: 01)解不那式/(x)<0i (ill) 当*耿何值时.值.眾出•值.并tt 出暑■大值还長鍛小■・ 己如等比效列⑺」的通项公式为2-'・ (I)求苜氏o,和公比g 的BL (II)判斷64是否为氏效列中的氏.若是.谓捋出是JB 几理: (iii )**N (dL}nms4 和 $・. 1« 分) 己处C8a ・・2. fl * <a< (I) c«(3x-a): (11) sin 2a R cos 2a : 分 1■分) e^WiaiM 个頂点的生彷分别为舛(.4・0八4,(4.0)・也(0・_2)、列(0.2)・(I)求样*的标廈方程I (II)设的中点• 为3. 的方用, (川)设«»)«的M 点为业标康点.其宜.点为橢圖的左黒点.的标桂 敗学第4厦<M4«)2016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统-・考试数学解答及评分参考::雹牆爲:驚驚E如法知计.叭二对计*«.的给分.当号生的解答在某-涉出“误叭可視"的晰决定后加祁分三. 解答右増所注分敷.豪示考生正肩做列这-涉应耐的M分散.四、只给整敢分敷,选幷®和填空■不倍中何分徽.一・冷样・:<9水・6分•樹分“分.⑴c ⑴B (3) D⑸A ⑹B (7) C 二・垃空•:每小JB6分,■分36分.(9) (-oo t+oo) (10) 0(12) (x*2)2>Cy-l)J «l <I3) y三、XJi共4小■・!«分“分.(15) *小]■満分15分. •解(I)令H+2T・3・0・•K X| ■ -3. Xj «1 •所以Aftffia与X紬交点的空标为(-3.0)10(1.0).<4) D(S) A(II) 2(14)—(5分)QD /(x)<0lP 所以不4武的■集是F +2x・3v0.-3<x<l e(一3小・«10分》败学解答及评分•乌Ml K(MJ5I)(Ill) IS 为/U)-x,>2x-3«(x*l),-4.和■…lit Bftffft/MI-4.(15分)(16)分15 分.彳■弘■吕*・2・(»)因为64・2•■丹•所以64 AiSftfl)中的項.是敕列的第7项(III) ttRk)nms9和为s,•嘤空儿⑴分)(17)本小”分18分.« 0)(ID目为所以cos(3x - a) ■ -cosar = _(_*) = £ .cmax-j. |<a<«.•25⑴分)(3分〉"分〉(10分)(14分〉(IH) coM2a- 比T"2a・叫・(・却>4*&卜•珂泸(11#)A-.25«■*2017年天津市高职院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c a学A 本试■分为禺I «(送择■)和第II卷(非选龔Q两■分.共150分.考试用时內90分MI«1至2页・釦!住3至4员・B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蛭名、冷考号填写在答島卡上.井在艮定位■粘站考试厦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勢必梅答実涼与在答題卡上捋定位■鸽炕箱区城内.趙出答® ;区域或1[接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络東后.将本试卷和符■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粤生勺试般利!(5)巳知莫H的■心坐标为(1.-3),(A) (_1)“.3)'・2(D)学半径为75, ■厦■的标冷方程是(B) (x*1),*(/-3)>・2注*事马U1・毎杓■邊出答宴后・用2BW«把答■卡上K&U目的符*标号淪如■改动• 用隊皮攥干,厉.再迭涂茗他答宣标号.2.本«A8fl・9^06分.共48分.一.单审逵奔■:在•小■细出的四m中•只*-«*符會■旨■求的.(1)全集〃・{192.3V4.S V6}.集^4 = {3,4,6}. B = {1.4}. MC y(^US)-且•丄•• JMm ■(A) {1.23.5.6}• •Q (C) {1.3.4.6}(B) {*}(7)如3B侨示.在正方体ABCD-^QD.中.与梭BC ■■的■共有Dl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TJfcjz c右” a A(B) 7>(D) 9*(8)艮IU00棵茱秤檀務一年的生长高厦•统计®MtoT«:KX(cm)(10.20) [20.30)(30.40)(40,50)(5O.6OJ j10 IS402015 1据化俗计・年M±KM«tt(30.40)(»位I cm)内的..为(A)是奇函敷(C)是(B)是偶曲败(D) 又(C) 0.M敬常第l页(共4页)2017年天津市高职魄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数学第II卷注I.用■色■水签字答・*上・2・)0小■・共102分・二填空■:本尢■共6別・・小題6分•共36分.(9) 欣欽/a)■疔云的定义■是 ____________ ・(10) Eto*ft/(x) = 4-・ «/(!)= ______________ •(11) 在AMC中.己知M = AC^4・厶M60*・ W«C =(12) 且与直嫂"2》・i・o平行.mstt/m方程量(13) »»a/=sx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M)从S名为生和4名女生中址出4名学生竟賽.菱求男生、女生各2名.则不同选法的.第3页《共4頁〉三.■答■:本大■其4小鼠共66分.鮮答戍写出文字说輒证明过程或演算步.(I5X*小■•分15 分)己知二次•敏/(" 的團・@11点(3・0)・(1)求■的值.井写出韵数/(工)的御析式,on 尺出ae/w«*^(s)i(UD求不WX/(x)>x*2的解鼻.(16X本小&・分15分)在«??«列{叮中.己JDir项餌・・2・公itd・2・(I)求散的的週序公氏及対相%;(U) #««{«.)Wl» 10项和几I(W)衽衿比敷列{$}中・已知耳二叫.b.=%・求数列2」的公比「(厂)(*小・・分1■分)己忙角a的J1点为堂标JR点.站边SxM的非负半辅上•且戾丸I经过点H-S.12).(I) 求sina fDcosa i(II) 求co<a*)8(W)求”n(買-2a)・分IS 分)已刖188少冬“.25 9(D求棉BD的焦点峑标尺葛心事:(IT) 交点为儿与y1*疋半糊的交点为从^WAB的方秋(1ID若取曲&的中心虚坐标臣点.錢点与梶11的河个煤点■合.・« 取曲戎的劇方W・数学弟4真(共4页) fl > $<0X2017年天津市高职院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数学解答及评分参考• 毎忌只给出了一种解法供•今・如果右生的解法与本解希不同・但只■ 正^・可比WttW 分标冷相应給分.二.对计«»•当考生的解备在某一步出现.课时.可枝宅■的分 的徐分.但不能超过谀拯分正分败的一4h 分的WWW 牧产■的惰漫•就不衿绪分.三、I*符■:*大■共4小・.・分66分.(IS)本小■■分15分.M (1)因为二・Fw-6的图■僵过点(3.0) ••• 庚以/(3)-0, 99 3、3m-6・0・解得 …|・. 屏以員徽的II 析式为 /(*)・ H-—6・"分〉 (0) Aft/U)-?-x-6的图■为开口闯上nmwtt. XWWWI 为敬事解鲁及评分•才第I 页(M3M)三、解符右増所注分«t ・表示考生正碑fit 河这一步应・到的黑加分《U、只分敬•迭择・和填空■不绪中阿分敬. 奔■:*M 、・o 分.1•分48分.(5) A (6) D 填空JB :毎的16分•満分36分.(9) (-oo.y] (10> (II) 713(12) "2丿-4・0 (13) (2.0) (M) 60(7) C⑷C■*•»/(<) tWKMA oo).(10^)# s % Ji 12 75■ ■••"I■M ■ ・■ ■ —. B 213 2 2"•学■督A 评分•考«2M (ff )1)解* x<-2«x>4>因住不第氏的解■为(-8. ・2)U(4. + 8)・<|«> **■ ■分 1$ 分.⑴分)解0) «W (4»J 的通須公Q <1•--.♦“-M ・・2・S ・Dx2・a, = 2fi - 4・0^«2x3—4 »2 •“ ■ 2目 10・4 ■ 16・耳・咛竺亠・(5»)所U«t 列{■」的IT 10^40为10x9耳■K)I ((-2)・^^・2・7O ・(ID)在需比*M(5J 中.^-<>>-2. S ・.・I6.由于4・直・『・IP 16■才(IO»)(17) ■•分山分. M (D 点P ■堂标原jfi 的晚庚*由任•角的三角flfiflt 的«AH 13(6分)(12»>fl(ni )■inJa ■ 2giuacota ■ 2谓x120心亠)= ・in2a・_面(18)本小■満分18分. «18 分〉解(I)由样J8的标*方At知£ = 2i・序以Bit«4>*(U)点4的堡标为(-$・0)・(-4.0). (4.0).(6分) 点B的坐标A (0.3).的倒車九3x-5y*15« 0・(12 分) (HI)權据己知条件・设取曲践的标穫方用力斗-£■】・叫 A因为实篇长A4.所以4U'・i2.〈】8分) »tM答及评分•考页(共3页)。
有关唐朝律法的文言文
有关唐朝律法的文言文
1.《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
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罪,以充后数”。
2.《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八议者,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
犯十恶者,不用此律”。
3.《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夫、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
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
但犯谋反、谋大逆、谋叛者,各依本条科断。
”
4.《唐律疏议·斗殴律》规定:“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限二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
5.《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
谓奏画已讫,应行刑者,然始下决,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
但犯恶逆以上罪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
”
6.《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谓告言、詈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绞;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徒三年;供养有缺,徒二年;居父母丧,
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二千里;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
7.《唐律疏议·断狱》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诸制敕断罪,临时处分,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
若辄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文景时期刑制改革,不涉及下列刑罚方式的SSS_SINGLE_SELA 劓刑B 墨刑C 宫刑D 斩左趾该问题分值: 1答案:C[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中的文景时期刑制改革。
肉刑,古指墨、劓、剕、宫、大辟等,严格地说大辟是生命刑而不属于肉刑,其余四项,在文景刑制改革中,只有宫刑没有涉及。
这一点也可以从日后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受宫刑来理解记忆。
2.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据此,下列各选项能够成立的是SSS_SINGLE_SELA 某大商贾子婿被举孝廉B 中山靖王之孙出任益州刺史C 县令王某因贪赃被免官三年后又被征召为官D 上党郡守与渤海郡守为姻亲关系该问题分值: 1答案:B[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三章的汉代官吏管理制度。
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如商人子弟、赘婿以及因贪赃被免官者不得为官,故A、C选项错误;在官吏选任中还实行回避制度,为此制定“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即交互为官)”,故而两郡郡守不可能是姻亲关系,D选项错误;宗室子弟不得任公位高官,中山靖王之孙虽然是宗室子弟,但郡守并不属于公位高官,即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
3.汉代已经产生了官员退休制度,称为“致仕”,汉代致仕的法定年龄为SSS_SINGLE_SELA 60岁B 65岁C 70岁D 75岁该问题分值: 1答案:C[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中的汉代官吏管理制度。
本题纯属记忆性题目,汉代法定退休年龄为70岁。
对于法制史上涉及一些具体数字的内容,要注意精确记忆。
4.“八议”、“官当”正式入律,即为法律所规定,发生的朝代是SSS_SINGLE_SELA 东汉时期B 王莽新朝C 曹魏时期D 西晋时期该问题分值: 1答案:C[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刑事立法。
中国历史故事-乐圣朱载堉简介 朱载堉的十不足和十二平均律
中国历史故事-乐圣朱载堉简介朱载堉的十不足和十二平均律朱载堉,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后人称其为乐圣。
他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是著名的历学家和音乐家。
朱载堉是郑藩王族嫡世,是朱元璋的第九代子孙,成祖朱棣的第八代子孙,朱高炽的第七代子孙。
他出生于怀庆,很小的时候便跟随自己的外舅祖何瑭学习天文、算术。
后来因为不平其父获罪被关,自己在外修了居室住了19年。
后来还是他父亲被放出来了,他才愿意入宫。
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作为长子的朱载堉本该继承郑王王位,他却屡次谦让,请求辞归故里,潜心著书。
他的代表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
他醉心学问,潜心著书,于万历三十九年病逝,享年76岁,葬九峰山之原,赐号“端清”。
朱载堉《山坡羊十不足》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职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做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
朱载堉总结前人乐律理论基础,通过精密计算和科学实验,成功地发现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数列规律,称其为密率,在其<律学新说>卷一中,他概述的计算方法:“创立新法:置一尺为实,以密率除之,凡十二遍。
”<律吕精义·内篇>卷一中“盖十二律黄钟为始,应钟为终,终而复始,循环无端。
……是故各律皆以黄钟……为实,皆以应钟倍数1。
059463……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也。
”为了阅读方便,引文中用阿拉伯数字代替了原文中的汉字数字。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概率初步【说课稿】感受可能性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概率初步【说课稿】感受可能性感受可能性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前面所学的数学问题,其结果往往是确定的,而从本节课开始就要接触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随机事件.它既是概率论的基础,又是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的一个反映.因此,学好它,既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四)学情分析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结果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所以对随机事件概念的出现一时难以适应,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
二、教法分析为了说明什么是随机事件和它有什么特点,我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经历体验、操纵、观察、归纳、讨论总结概括出定义,为了检修学生是不是了解它的特点,我通过一定的例题加以巩固,特别让学生对“生死签”问题进行思考、再讨论,既能发现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特点掌握怎样?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研究主体性。
充分挖掘出学生的研究潜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充裕感触感染数学的价值。
三、学法指导建构主义以为:“数学研究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进程,而应是自动建构的进程”。
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具格式子,让学生通过观察,着手操纵,积极思考,充裕讨论和交流。
逐步加深对随机事件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掌控。
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研究思维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和教师是学生研究的构造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四、教学过程问题与情境问题引入:2010年10月22日晴早上,我早退了。
魏晋南北朝的死刑复核
3
章节 PART
制度内容
制度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死刑复核 制度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
制度内容
案件审核:对于死刑案件,执行前需要进行审核。审核包括对案件的重新审理和证据 的再次核实。这一过程通常由皇帝或上级官员亲自进行
多级奏请:审核后,如果囚犯被判定有罪,需要经过多级奏请才能执行。一般而言, 北朝实行"三复奏"制度,即分别奏请皇帝、尚书省、都督府三次;南朝则实行"五复 奏"制度,即分别奏请皇帝、尚书令、御史中丞、廷尉、都督府五次 录囚制度:在南北朝时期,朝廷实行了录囚制度,即由皇帝或上级官员定期或不定期 地对囚犯进行复核审理。这一制度旨在确保死刑执行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限制适用范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死刑复核制度已经出现并得到了发展,但是 其适用范围仍然有限。一般来说,只有对高级官员和贵族的死刑判决才需要进行复核; 而对于普通百姓的死刑判决,则往往直接执行
经验教训
Annual work summary
重视人权和法治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死刑复核制度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 法治精神。在古代中国,尽管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差 异明显,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制度限制了对普 通百姓的死刑适用范围,而高级官员和贵族的死刑判 决则需要经过更多的审核和复核。这表明,法治精神 的核心是尊重人权和维护公正,不分身份地位
4
章节 PART
评价与影响
评价与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死刑 复核制度的出现和发展 是中国法律制度史上的
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制度不仅体现了对 人权的尊重和对公正的 追求,而且也促进了司
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通过多级奏请和录囚制 度,这一制度确保了死 刑执行的正确性和公正 性,减少了冤假错案的
冥罚淫律
冥罚淫律万恶淫为先”!造下邪淫罪业的,除了在阳世会受到很重(直接被销减寿命和功名富贵)的恶报惩罚外(见以上各例),死后在阴司所受的罪罚更要严重严酷千万倍!要受惩罚的事项很多,以下就把重要的和常见的一些冥列出来,希望已经看到这篇文字的有缘朋友,都能各自常常戒勉!同时劝戒身边有以下所列各项的朋友,尽早忏悔改过!并不再重范。
乱伦的人,会被永远囚禁在地狱里!更有因此而害死人命的,会被雷电击毙!调戏、谑待死尸的人,和乱伦的人同罪!受无量无边的大痛苦!!已经受过阳罚的,可以免去遭雷击的恶报;有作过忠孝事的,允许抵四分的罪报;如果有一千五百个大善事,也同样可以抵四分的罪。
强@奸寡妇的,会绝子绝孙!再到地狱受苦,经过五百劫后,转生为虫蚁,又经过五百劫,转生为禽兽,又经过五百劫,才能转生为人,但是会生作娼妓身!已经受过阳罚的,免去一百劫苦报。
有害人命的,罪加五等。
有忠孝事的,准抵一半,大善五百件,也抵一半。
阴司受罪,不比阳世,虽然刑罚一次,罪人的身体已死,又要用还魂水重还他的人形,再执行和前次一样的刑戮,罚够相应的劫数后,这个罪就完了。
如果还有其他的罪业,再按相应的冥律使他接受地狱刑罚。
《洞冥记》里,详细记载了犯淫业的,生前如过悔改向善,死后能抵除或减罪,如至死不改的,死后从第一殿押解到其他各殿,须在各个地狱重复受诛心狱、铜人狱、割肾狱、鼠啮、油釜车崩大小各地狱的罪苦!如果曾经乱伦更要被罚进乱伦等地狱,或永远被囚禁在地狱,受各种极刑的罪罚!!在所有针对邪淫的刑罚里,乱伦罪属于特重罪!以上地狱,各受若干劫,受满后才开始得以转劫,转劫的投生一次,就算是一劫。
在《金科辑要》和《轮科辑要》两本书里,详列了赏善、罚恶的各个条款,在这些冥律条款里,也有减、免、加等不同,准抵的也有差别,可以见善恶分明不爽毫发!读过《金科辑要》、《轮科辑要》和《洞冥记》后,对于因果报应的丝毫不爽,必然会更加坚信不移了!诱奸寡妇的:二世绝嗣,以上各劫各历四百,也就是先在地狱受苦,受完苦报后生作虫蚁,再生为禽兽,各历四百劫。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
提供了一致的标准,统一了人们对律条的不同理解,而且弥补了律 文内容的缺陷和不足。该注释完成后,经晋武帝审查批准,正式下 诏颁行全国,成为与晋律条文内容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官方法律解 释。后世把该注释与晋律本文合为一体,统称为“张杜律”。 (三)南朝立法 宋、齐沿用晋律。梁朝修订《梁律》,20篇,2529条,与晋律
北魏和南朝的法律,还创立了“官当”制度,即允许以官职抵罪并折当 徒
刑。后来一些贵族犯罪后,也可用其爵位抵罪并折当徒刑。在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高官显爵绝大多数控制在豪门
世族 手里,所以“官当”是十分明显地符合他们的利益。北魏律明确规定,五
等列 爵及官吏从五品起以官当徒三年,其免冠者三年之后按原官阶降一级续 用。陈律具体规定,“如有官可当徒二年,余服刑;三年徒刑,可以当徒
田大国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
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 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
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佃客不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 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晋书. 食货志》引《品官占田荫客令》
几乎没有多大差别,未超出晋律范围。梁同时颁有《梁令》、 《梁科》各30卷。陈国修订律令,撰成《陈律》,令、科各30 卷,这些也没超出晋律范围。
(四)北朝立法
北朝各国比较注意封建法律的修订,其中北魏律和北齐律影响最大。
北魏律几经修改,至孝文帝太和年间形成最后规模。北魏律共20篇,篇 目可考有15篇:刑名、法例、宫卫、违制、户律、厩牧、擅兴、贼律、 盗律、斗律、系讯、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8 隋唐法制中国法制史马工程教材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 第二节 唐朝立法活动 第三节 唐朝行政法律制度 第四节 唐朝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唐朝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第六节 唐朝司法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 握隋唐朝时期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 法律儒家化的最终成果。
本章教学要求:介绍隋唐时期的法制内容 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重要地位。
《唐律疏议》
结构:
《名例》
“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
《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 《贼盗》《斗讼》《诈伪》《杂律》
《捕亡》《断狱》
《唐律疏议》
结构:
(1)总则:名例篇(57条) 五刑 十恶 议、请、减、官当等官贵特权 老少废疾的责任能力 自首、累犯等刑罚适用原则 ……
《唐律疏议》
主要内容: (2)十恶 --不义: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 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 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
北齐律
《开皇律》主要成就
四、系统规定封建贵族官僚特权
--八议 --官当
“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 上,一官当徒一年” --听赎 “其品第九已上犯者,听赎。”
《开皇律》主要成就
四、系统规定封建贵族官僚特权
--例减 “其在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 贵、议勤、议宾)之科,及官品第七已上犯罪,皆例 减一等。”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 孝、不睦、不义、内乱 “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强化法律的镇压职能 --强化皇权与夫权
《开皇律》主要成就
谋反———反逆 谋大逆——大逆 谋叛———叛、降 恶逆———恶逆 不道———不道 大不敬——不敬 不孝———不孝 不睦 不义———不义 内乱———内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律
1、鞠[jū](鞫)狱故纵、不直,及诊、报、辟故弗穹审者,死罪,斩左止(趾)为城旦,它各以其罪论之。
其当击(*)城旦舂[chōng],作官府偿日者,93罚岁
金八两;不盈岁者,罚金四两。
94囗囗囗囗两,购、没入、负偿,各以其直(值)数负之。
其受财者,驾(加)其罪二等。
所予臧[zāng](赃)罪重,以重者论之,
亦驾(加)二等。
其非故也,而失不95囗囗以其赎论之。
爵戌四岁及击(*)城旦舂六岁以上罪,罚金四两。
赎死、赎城旦舂、鬼薪白粲、赎斩宫、赎斩劓黥、戌不盈96四岁,击(*)不盈六岁,及罚金一斤以上罪,罚金二两。
击(*)不盈三岁,赎耐、赎千(迁)、及不盈一斤以下罪,购、没入、负偿、偿日作县97官罪,罚金一两。
98 P147
按:简94之“不盈岁者,罚金四两”文末位于简之中段偏上,亦当为一法律条款之末尾,故其下之简95当属另一条款之首简,应分开。
“而失不囗囗以其赎论之”句,“不”下一字当释“审”。
审,确实、明悉。
《二年律令》简112
见“劾人不审,为失。
”《二年律令·贼律》:“诸上书及有言也而谩,完为城旦舂。
其误不审,罚金四两。
”整理小组注:“误不审,偶不确切。
”
2、一人有数囗罪殹[yì],以其重罪罪之。
99
按:依释文通假惯例,“殹”可作“殹(也)”。
3、囗囗囗囗囗,以其罪论之。
完城旦舂罪,黥之。
鬼薪白粲罪,黥以为城旦舂。
其自出者,死罪,黥为城旦舂;它罪,完为城旦舂。
100
4、诸欲告罪人,及有罪先自告而远其县廷者,皆得告所在乡,乡官谨听,书其告,上县道官。
廷士吏亦得听告。
101
5、县道官守丞毋得断狱及*(*)。
相国、御史及二千石官所置守、叚(假)吏,若丞缺,令一尉为守丞,皆得断狱、*(*)狱,102皆令监临庳[bēi](卑)官,而勿令坐官。
103
6、事当治论者,其令、长、丞或行乡官视它事,不存,及病,而非出县道界也,及诸都官令、长、丞行离官⑴有它事,104而皆其官之事也,及病,非之官在所县道界也,其守丞及令、长若真丞存者所独断治论有不当者,令真令、长、105丞不存及病者皆共坐之,如身断治论及存者之罪。
唯谒属所二千石官者,乃勿令坐。
106
⑴都官令、长、丞,京师诸署官吏。
《汉书·宣帝纪》“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注:“都官令、丞,京师诸署之令、丞。
”离官,都官派驻各地的官署。
7、告,告之不审,鞫[jū]之不直,故纵弗刑,若论而失之,及守将奴婢而亡之,篡遂纵之,及诸律令中曰同法、同罪,其所在地107与同当刑复城旦舂,及曰黥之,若鬼薪白粲当刑为城旦舂,及刑畀[bì]主之罪也,皆如耐罪然。
其纵之而令亡城旦108舂、鬼薪白粲也,纵者黥为城旦舂。
109 P148
8、证不言请(情),以出入罪人者,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以其所出入罪反罪之。
狱未鞫[jū]而更言请(情)者,除。
吏谨先以辨告证。
110
9、译讯人为*(诈)伪,以出入罪人,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以其所出入罪反罪之。
111
10、劾人不审,为失;其轻罪也而故以重罪劾之,为不直。
112
11、治狱者,各以其告劾治之。
敢放讯杜雅,求其它罪,及人毋劾而擅治之,皆以鞫狱故不直论。
113
12、罪人狱已决,自以罪不当欲气(乞)鞫者,许之。
气(乞)鞫不审,驾(加)罪一等;其欲复气(乞)鞫,当刑者,刑事乃听之。
死罪不得自气(乞)114鞫,其父、母、兄、姊、弟、夫、妻、子欲为气(乞)鞫,许之。
其不审,黥为城旦舂。
年未盈十岁为气(乞)鞫,勿听。
狱已决盈一岁,不115得气(乞)鞫。
气(乞)鞫者各辞在所县道,县道官令、长、丞谨听,书其气(乞)鞫,上狱属所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令都吏覆之。
都吏所覆治,廷116及郡各移旁近郡,御史、丞相所覆治移廷。
117 P149
按:此款首简“罪人狱已决,自以罪不当欲气(乞)鞫者,许之。
”当标点为“罪人狱已决,自以罪不当,欲气(乞)鞫者,许之。
”“当”指相称、相当。
“不当”乃指判决不公正,罪刑不相称。
13、毋敢以投书者言击(*)治人。
不从律者,以鞫狱故不直论。
118 P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