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2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混合运算》 青岛版
《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89—91页,例题及“自主练习”第2、4、7题。
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以小组讨论“当一道算式里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展开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4÷6+8×2 (2)(84÷6+8)×2(3)84÷(6+8)×2 (4)84÷(6+8×2)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学校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活动呢,你们知道有哪几个小组在活动吗?(生答:航模组、合唱组和美术组)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相关小组的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整理成:合唱组:84人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美术组:是航模组的2倍提问:根据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条件,要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吗?怎么求?小结:要求合唱组是美术组的几倍,要先求出航模组的人数,再用航模组的人数乘2。
听到刚才的思路,请你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了解学生做题情况。
2、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指名分步做的学生说出算式,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解题思路:要求合唱组是美术组的几倍,需要知道什么?合唱组人数知不知道,美术组呢?那这一题需要先求什么?怎么求?3、谈话:刚才,我们是把美术组的人数求出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四则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特点,即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时,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学生尝试运用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教师给予指导。
3.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7.2 混合运算(2)
2.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530+(817-539)]÷34 1800÷[(15+10)×3]
=[3530+278]÷34
=1800÷[25×3]
=3808÷34
=1800÷75
=112
=24
25×[140÷(63÷9)] =25×[140÷7] =25×20 =500
[366+(130-96)]×25 =[366+34]×25 =400×25 =10000
返回
3.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80÷[(76-28)÷4]
= 180 ÷[48÷4] = 180÷12 = 15
42×[169-(78+35)]
= 42×[169-113] = 42×56 = 2352
返回
4.先比一比每组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
① 60÷4 + 2×3 = 15+ 6 = 21
易错辨析
3. 判断。
900÷[(45-15)÷15]
=900÷30÷15
=30÷15
=2
()
辨析:括号内的计算未全部完成便去掉括号
提升点1 根据运算顺序添括号
4.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和中括号。 (1)先减再除最后乘:
32 ×([ 800 - 400)÷ 25]
(2)先减再加最后乘:
[215 +(123 - 98)]× 30
要想先算出巧克力的单价, 单 需价 要, 加怎中么括办号?。
答:80元钱可以买2包巧克力。
返回
计算。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2× [288÷(130-106)] 350÷ [7×(45-40)]
= 52× [288÷24]
= 350÷ [7×5]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案:《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三章《混合运算》,具体涵盖第1课时,即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本节课主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顺序,以及在不带括号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正确的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正确的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妈妈去超市买了2个苹果,3个香蕉,共花了15元,请问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各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用多媒体展示几个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例题,如:3 + 4 × 2,25 ÷ 5 + 8等,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例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 计算方法: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正确的计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10题。
2.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练习本上的第110题答案。
2. 举例:假设妈妈去超市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3个香蕉,每个香蕉2元,共花了15元。
请问妈妈买了几个苹果,几个香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案
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窗口一)信息窗2: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内容设计这几组算式,其中每组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好,那下面几道题目请你来说说运算的顺序。
5 -6 +9 72÷8×2190 -30×5 48 -18÷6(38 +12) ×50 60÷(5×4)2.出示式题:900÷10 +20×4,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
问:计算时为什么不先算“加”?师:遵守“法则”很重要,那如果要先算加法怎么办?师:看来“法则”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算式中有了小括号,该怎样计算呢?问: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1.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理清信息,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有选择的记录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200元,还剩多少钱?(1)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所有的问题买了一箱牛奶和20包饼干,,你是怎么想的?(2)列式解答(3)指名交流,说出每一步列式的理由。
(4)比较预设2和预设3,不同在哪里?到底要不要加小括号,预设2不加小括号,行吗?追问:那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师:也就是说预设三加上了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3.即时巩固。
(900÷10+20)×4900÷(10+20 ×4)(l)问:这两道算式括号里都有两步运算,该怎样计算呢?生独立练习后反馈,师及时评价矫正。
(2)对比辨析,加深理解.师:观察我们做过的这三道算式,其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了一个小括号,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问:那我们在做计算时,应当注意些什么?问:你们觉得在做混合运算时,什么是关键?师:现在我们就抓住关键来练习,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练习1: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出示练习2:根据算式写出合适的运算顺序。
四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课件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不带括号)青岛版(2014秋) (共11张PPT)
34
140
510
25
556
155
综合算式:_4_6_+__2_7_2_÷__8_×__1_5_=__5_56 综合算式:_1_6_5_-__3_5_×__4_+__1_3_0_=__1_5_5
提升点1 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运用
5.
(1)果园里这两种树共有多少棵? 136×2-35+136=373(棵) 答:果园里这两种树共有373棵。
易错辨析
3. 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 400-400÷5+4 (2) 5×4÷5×4
=0÷5+4
=20÷20
=0+4 ( )
=1
()
辨析:已知买5个排球共用的钱,可以求排球 的单价,未弄清总价与单价的意义。
提升点1 根据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
4. 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2)若每棵树占地3平方米,这两种树共占地多少 平方米?
373×3=1119(平方米) 答:这两种树共占地1119平方米。
6. 王丽在计算620+ ÷2+150时由于不清楚运算顺 序导致错误,如果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得数是多少?
(500-150)×2-620=80 620+80÷2+150=810 答:得数是810。
7 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
第2课时四则混合运算(不带括号)
QD 四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知识点 不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填一填。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 算( 乘除 )法,后算( 加减 )法。 (2) 计 算 235 - 34×6 + 120 时 , 运 算 顺 序 是 先 算 ( 乘 )法,再算( 减 )法,最后算( 加 )法。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混合运算 教案 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
第7单元: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及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更为复杂的混合运算知识的基础。
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弄清单价、总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总产量、数量;并弄清同一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只有加减、只有乘除、乘与加减、除与加减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点重点是带括号的三步运算顺序、不带括号的三步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三步混合运算进行准确计算。
围绕主要内容,本单元设计了两个信息窗。
本单元教材分两部分,先教学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再教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最后安排了练习。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三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含有三步计算的整数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所以初次教学运算顺序和混合运算,既要让学生知道并遵守规定,还要让他们体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
本单元教学的混合运算内容比较多,教材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所以初次教学运算顺序和混合运算,既要让学生知道并遵守规定,还要让他们体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
本单元教学的混合运算内容比较多,教材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所以初次教学运算顺序和混合运算,既要让学生知道并遵守规定,还要让他们体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
本单元教学的混合运算内容比较多,教材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青岛版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5~87页《混合运算》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2.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纸条。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星期六,四(1)中队的队员们要去做小小志愿者(出示P85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评析: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梳理信息。
生:我知道了他们要买10个文具盒,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作为礼物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还知道,文具盒每个29元,一本笔记本是5元,一支钢笔是8元。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表述得也很清楚。
学数学不仅要能发现信息、整理信息,也要能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2.提出问题。
生1:买10个文具盒多少钱?(师用磁纸条予以贴示。
)生2:还可以问,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要多少钱?生3:买40本笔记本多少钱?生4:买30支钢笔多少钱?生5:根据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买这些礼物,一共得花多少钱?”【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采取了用磁铁把纸条贴在黑板上的做法,节约了时间,同时也为后面数量关系的梳理做了准备。
】活动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探究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师:我们先来解决“买10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
(1)独立试做,初步感知。
师:不要急于回答,请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想一想,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1:29×10=290(元)。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 七 单 元 单 元 教案(青岛版)(DOC)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教案(青岛版)(DOC)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教案(青岛版)(doc)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内容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序号7本单元教学整数三步排序的混合运算,这就是在自学了两步排序混合运算基础上精心安排的,也就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分后三段精心安排:第一段通过信息窗1学生出售礼物赠送给福利院小朋友的情境中明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学不不含单元言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第二段通过信息窗2学生至超市购物的场景,通过第一个红识分析点问题自学所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通过第二个白点问题自学所含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材融合混合运算,精心安排了学生自学购物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去化解一些直观的三步排序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应用领域数学知识化解直观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知识与技能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使学生联系化解实际问题的过程认知并掌控三步排序混合运算的顺序,重新认识中括号,能够恰当展开三步混合运算的排序。
初步重新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认知、掌控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使学生经历重新认识和认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累积数学自学的经验,体会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用三步排序化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产生独立自主积极探索的兴趣,赢得辨认出数学结论的顺利体验,培育深入细致、严瑾的自学习惯和做人、处事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尚无重新认识自学运算顺序。
融合混合运算化解适当的直观实际问题。
课时分配4课时课时教案课题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序号7--1教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能解答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学会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构建数学模型:单价×数量=总价,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习题版(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概念。
2.能够进行无括号混合运算的四则运算。
二、教学重点1.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概念。
2.掌握四则运算的优先级顺序。
三、教学难点1.掌握无括号混合运算的四则运算。
2.混合运算的运算过程。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班级准备足够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新内容: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2. 介绍概念1.什么是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是指一种运算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
2.为什么需要特别掌握混合运算?•在混合运算中,必须掌握四则运算的优先级顺序,才能准确进行计算。
3. 练习请同学们尝试计算以下的混合运算题目,注意优先级顺序。
1.3 + 7 * 2 = ?2.15 / 3 + 8 = ?3.4 * 6 - 2 * 5 = ?4.2 + 4 * 3 - 6 / 2 = ?4. 讲解运算优先级讲解四则运算的优先级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5. 再次练习请同学们尝试计算以下的计算题目,注意优先级顺序。
1.10 - 3 * 2 = ?2.9 + 15 / 5 = ?3.2 * 6 / 3 - 1 = ?4.3 + 2 * 4 - 8 / 2 = ?6. 确定作业留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练习。
可以从教材里找相应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课堂教学,同学们掌握了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运算的优先级顺序。
在练习中,同学们也成功计算了几个混合运算题目,课堂效果良好。
但是,由于时间问题,只能留相对简单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练习,需要今后教学中多加注意。
青岛版数学 四年级上册7 第2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
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Fra bibliotek第2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
一、填一填。 1. 一张课桌 56 元, 比一条凳子多 38 元, 今年我校新买了 50 套这样的桌凳, 一共需要( 3700 )元。 2.李小丽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 15 页,12 天正好看完。如果要 9 天 看完,平均每天要多看( 5 )页。
二、连一连。
三、算一算。
四、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 5 千米,乙骑 自行车每小时行 16 千米,4 小时后两人还相距 16 千米,求两地的距离。
5×4+16×4+16 =20+64+16 =100千米 答:两地相距 100 千米。
五、生产车间有男工 25 人,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 48 个机器零件,女工 35 人,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 36 个机器零件。这个车间的工人每小时加工多少 个机器零件?
48×25+36×35 =1200+1260 =2460个 答:这个车间的工人每小时加工 2460 个零件。
六、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 58 -32×12÷ 48=50 2. 17 ×2-100÷ 25=30 3. 352 -26×8÷ 13=336 4. 20 ×27+360÷ 12=570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信息窗1——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文具本信息窗呈现的是红领巾志愿者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文具的情境,主要信息是商场货架上的商品,“文具盒29元/个、笔记本5元/本、钢笔8元/支”,借助问题“10个文具盒多少钱?”“买笔记本和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等问题引入对新知的探究。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明确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不带括号)顺序,同时结合小志愿者的话题渗透社会责任感和情感教育。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创设红领巾志愿者到福利院慰问小朋友的情境,并呈现购物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合作探索”共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绿点问题是对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际应用,第二个红点问题是学习三步混合运算。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买10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教材中呈现了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借此引出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描述,并且呈现了学生理解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过程,意在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买10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出算式并解答。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教师借助素材让学生明确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表示的实际意义。
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例子,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体会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逐步构建数学模型,明确: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绿点问题标示的问题是:“有40元钱,能买几支钢笔?”教材只给出一个问题,意在让学生自主解决,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时学生应重点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量、总价、单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本单元在认识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上,会读写万以上的大数,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具体要点如下:1、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
在解决一些填空和判断题时,一定注意进行区分,如:在数位顺序表中,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个、十、百、千……都是数位。
(错误,这些是计数单位)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里需要注意相邻二字。
3、读数:“读万以上的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都要写成汉字的形式,不要汉字和数字掺和。
如:30503050305 读作:三百零五亿零三百零五万零三百零五21000102010 读作:二百一十亿零十万二千零一十4、万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如:三千零五亿零五十万零五十先写亿级的3005,再写万级的0050,最后写个级的0050,合起来就是:300500500050。
5、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小的;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是几,用“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舍”(0 1 2 3 4)还是“入”(5 6 7 8 9).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相同点:都要写成用“万”或者“亿”做单位的数。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新)第七单元混合运算
(350 - 16 × 5)÷ 18 = (350 - 80)÷ 18 = 270 ÷ 18 = 15(元)
答:每支钢笔 15 元。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混合运算复习课
一、回顾总结
混合运算
不带括号的 带括号的
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
例如:
480 ÷ 80 + 55 × 2 = 6 + 110 = 116
在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 再算加减。
混合运算(有括号的)
例如: 180 ÷[(76-28)÷ 4]
= 180 ÷[48 ÷ 4] = 180 ÷ 12 = 15
= 256
2.计算小面各题。 180÷[(76-28)÷4] = 180 ÷[48÷4] = 180÷12 = 15 [70-(82-60)]×25 = [70-22] ×25 = 48×25 = 1200 42×[169-(78+35)] = 42×[169-113] = 42×56 = 2352 72÷[960÷(245-165)] = 72÷[960÷80] = 72÷12 = 6
三、综合应用 1.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1)48加上60的和,与25减去4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46 + 60)×(25 - 4)
= 106 × 21
= 2226 (2)15与40的积,减去500除以2的商,差是多少? 15 × 40 – 500 ÷ 2 = 600 - 250 = 350
2、李老师购买墨水和钢笔,一共付了350元。你知道每 支钢笔多少元吗?
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混合运算》课件
30×25+50× 12
50×12=600(元)
=750+600
最后求总钱数。 750+600=1350(元)
=1350(元) 答:一共卖了1350元钱。
学以致用
5.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课件PPT
18×25÷5-64
=450÷5-64 =90-64 =26
248÷8-5×6
=31-30 =1
课堂小结
复习导入
课件PPT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6×12+15×20 =672 + 300 =972
42×16-32×16 =672 - 512 =160
250÷5-90÷6 =50-15 =35
58+37×40÷8 =58 + 1480 ÷8 =58 + 185 =243
情景导入
课件PPT
从图中,你 知道了哪些 数学信息?
= 65 + 80×8 = 65 + 640 = 705
学1. 以致用
1.
课件PPT
(1)说一说,上图中物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2)每种饮料各买3瓶,分别需要多少钱?
酸奶: 2×3= 6(元)
桃汁: 3×3= 9(元)
橙汁: 4×3= 12(元)
梨汁: 5×3=15(元)
学以致用
课件PPT
2.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种类 单价(元/副)
数量(副) 总 价(元)
跳棋 6 15 90
象棋 20 9 180
围棋 120 8 960
总价 ÷ 单价 = 数量 总价 ÷ 数量 = 单价 单价 × 数量 = 总价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习题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习题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内容是《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习题版,这是我们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够理解和运用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题来引导大家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我会让大家先自己尝试解答,然后再进行讲解和解析。
我将会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教具和学具,如计算器、纸张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计算和练习。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进行清晰的展示,让大家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包括一些实际应用题和综合题,让大家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在这一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以评估大家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大家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往往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不够清晰,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因此,我需要对这个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1. 运算顺序的规则:我向学生们讲解了运算顺序的规则,即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我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让他们明白为什么需要按照这个规则进行运算。
例如,我给出了一个算式:234 × 56 + 78 ÷ 2。
我让他们先尝试自己计算,然后解释为什么先进行乘法和除法,再进行加法。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对运算顺序的规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习题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习题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100以内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 学生根据运算顺序,尝试计算100以内的混合运算题目。
- 教师点评并指导,强调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4. 应用拓展-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 教师解答疑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混合运算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对于上节课我们解决的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体,我们想到分析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这两种方法。
而除了昨天我们学习的“单价×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外,混合运算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板书:混合运算)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对于它的运算顺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和我们前面所学的乘加、乘减,还有除减的算式一样,也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师:是的,像这种前后是乘法或除法,中间是加法或减法模样的算式,还有一个好玩的名字,叫作扁担乘或扁担除,计算时,我们可以在一步计算当中直接求出结果。
如计算“5×40+8×30”时,我们就可以先求出“5×40”和“8×30”的积,然后再相加。
生2:老师,我还有种做法。
师:好,你来说。
生2:我也是列的综合算式,算式是8×30+5×40,答案也是440元。
师:你说的慢一点,我把你的算式记下来。
(师板书)
师:恩,他这样做行吗?说说你的看法。
生3:可以这样做。
他们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先球了30支钢笔的总价,然后再求40本笔记本的总价,他们两个先算谁,结果都是一样。
师:听明白了吗?对于一道算式当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法的,我们要先算...再算... 生答乘除,加减。
三、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买笔记本和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
1.先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完成后,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四、展示点评总结提升
通过计算得出: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次序先后不能乱,技能技巧掌握好。
五、清理过关挑战自我
1.完成练习题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6×12+15×20 42×16-32×16
250÷5-90÷6 58+37×40÷8
18×25÷5-64 100-45×24=96
2.一批鸡蛋,如果每箱装5千克,需要132只箱子。
如果每箱装3千克,需要多少只箱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