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群落的演替

合集下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34张PPT)

第4节 群落的演替(34张PPT)
2、演替的终点不一定是森林阶段,如干旱荒漠 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3、演替不一定是丰富度高的群落取代丰富度低 的群落,也可能出现负演替。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 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 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 处于劣势。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5)灌木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3)苔藓阶段 (4)草本植物阶段 (5)灌木阶段 :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
势;各种鸟类迁优入;群落结构较稳定,抵 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在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 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请思考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 岩石的地区?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 相同?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耕种的农田
(1)杂草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杂草阶段 :一年生杂草生长;多年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 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 群落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土壤条件不断改善)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公开课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公开课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练2】(2014年课标卷)
30、(11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 替中,哪个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 生演替所需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 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 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 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________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面”)。
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1、演替概念?分析概念中代替的含义。
2、分析: (1)在火山岩上的群落演替经历哪些阶段? (2)在塞罕坝地区呢? (3)阿拉善地区的演替呢? (4)如果一块农田被弃耕,在这块农田上
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A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B
小灌木
C
灌木林
D
树林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
【关于演替的一些问题,请你认真思考】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4、在火山岩演替中,哪个阶段最重要?哪个阶段物种最丰富? 5、塞罕坝、阿拉善、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为什么不用经历裸岩、地衣、苔藓阶段? 6、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7、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各个阶段群落演替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 8、在一个群落被破坏后的恢复过程中,哪种群落恢复较慢? 9、如果环境适宜,群落演替的方向是什么? 10、结合上节所学内容,分析演替过程中,群落有哪些特征发生了改变? 11、群落演替的顶级阶段都是森林吗?为什么? 12、演替是否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请说明理由。 13、塞罕坝、阿拉善地区的演替,反应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请看另一个例子:弃耕农田的演替



一.演替的两种类型 初生演替:
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是原 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 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 的演替.
次生演替:
指在原有植被已经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 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地下茎等)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后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森林阶段
在灌木群落 形成的湿润土壤 上,各种乔木种 子萌发.乔木比 灌木有更强的获 得阳光的能力,生长占优势,成为优势树 种.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 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 境间的关系变的更丰富多样,于是群落 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光裸的岩地怎么能长出森林 呢?大致经过哪些阶段?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成土 壤并积累了有机物,为苔藓的生长提供 了物质基础. 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 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所以 逐渐取代了地衣.
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
本植物和灌木吗? 请猜一猜答案:
当然存在 演替的概念中提到“代替”或“取 代”两个词的含义:是指一些种群的优 势被另一些种群的优势取代,而不是将 整个种群消灭.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 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 林阶段,这是一个漫长而且艰难的 演替过程.
为什么首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地
衣,而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 地衣:能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 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土壤颗粒 和有机物增多. 苔藓和草本植物则不能.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什么
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高中生物第4单元种群和群落(第4课时)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单元种群和群落(第4课时)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4.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一般是( A.物种多样性增加和群落稳定性提高 B.物种多样性减少和群落稳定性降低 C.物种多样性增加和群落稳定性降低 D.物种多样性减少和群落稳定性提高
)。
【解析】生物群落演替的总趋势一般是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 从而使生物群落稳定性不断提高。 【答案】A
一、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①另一个群落代替的 过程就叫作演替。 2.类型:按发生的起始条件,演替分为② 初生演替 和③ 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3.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方,或者是 原来存在过植被,但④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 ⑤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如裸岩上的演替,其大 致过程是裸岩阶段→⑥地衣阶段→苔藓阶段→⑦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⑧森林阶段。
技巧归纳 关于群落演替的考查,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演替的类型 或演替经历了哪些阶段;二是演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规律性变 化,如总能量、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等。如光裸的岩地演替为 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中一些生态特征的变化趋势 归纳如下:
生态特征 发展期成熟期 营养结构 简单 复杂 有机物总量 较少 较多 群落稳定性 弱 强 动物类群丰富度 较低 较高
①另一个群落代替 ②初生演替 ③次生演替 ④被彻底消灭 了 ⑤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⑥地衣阶段 ⑦草本植物阶段 ⑧森林阶段 ⑨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过度放牧,砍伐森 林,环境污染 速度和方向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可持 续发展
1.(2016 年南通模拟)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 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 ( )。 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

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课下提能一、选择题1.有关群落演替的表述错误的是()A.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B.保留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解析]选D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所以人类活动不仅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

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

在此过程中()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解析]选B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会发生更替,这也是演替的本质;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会减少,一般不会消失。

3.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D.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裸岩上生存[解析]选C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它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这样,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苔藓才能生长起来。

因为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取代了地衣。

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群落也越来越丰富。

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以发生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解析]选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均存在竞争,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

教学设计2:4.4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2:4.4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教案1一、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策略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

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

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

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

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

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

“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

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必修3 第4章群落结构演替

必修3 第4章群落结构演替
群落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 落中的动物种类也就越多。 上:各种昆虫、鸟类 中:树栖兽类、鸟类 下:昆虫、蜘蛛、蛇、 小型鸟和兽类 地下:蚯蚓等
树冠层
下木层 (矮树) 灌木层 草本层 地表层
杜鹃、麻雀总是成群地在 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 乔木的种子。
啄木鸟、煤山雀、黄腰柳 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 森林的中层营巢。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 个群落,或都不是? 都不是 如:一座城市,它除了 有大量的人和建筑物外,还 有各种绿化植物、还有菜地 和果园。有许多的植物及老 鼠苍蝇蟾蜍等动物。这就构 成了一个城市生物群落。
英国格拉斯哥市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
种间关系等。
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 物覆盖的地面,或者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 如:在沙丘、火山岩、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等。
次生演替
指原有的植被虽已不 存在,但原有土壤条 件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 其他的繁殖体(如能 发芽的地下茎)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如火 烧演替、弃耕演替、 放牧演替等。
A
量生 物 B 数
例如:蛔虫、绦虫、血 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 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 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 内部。
B 寄生虫
A 宿主(寄主)
B
体表寄生
A
时间
体内寄生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 在一起,互相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 “同生共死” 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群落演替的概念有深入理解,能够区分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观察和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学生需整理《群落的演替》课程中的主要概念、理论、图表和实验步骤,形成课堂笔记。

2. 概念理解:学生需完成一份简短的填空题和选择题,考察他们对群落演替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3. 案例分析:学生需分析以下案例,并写出分析报告:在一个特定区域,群落经历了怎样的演替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个案例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4. 实践作业:学生需在校园或附近的公园等地方选择一处自然环境,观察并记录该环境中群落的演替过程,拍照或录像作为证据,并制作一份观察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学生独立完成后提交,家长和老师只提供指导,不代劳。

2. 按时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不接受延期申请。

3. 真实有效:实践作业需真实有效,如有不实将视情况扣分。

4. 反思与总结:学生需在作业提交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改进。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课堂笔记、概念理解题、分析报告和实践报告进行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群落演替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作业水平。

教师主要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分析报告和实践报告进行评价;学生互评则主要针对概念理解题和选择题。

3. 评分与反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分数和反馈。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水平。

五、作业反馈1. 作业反馈的形式:作业反馈可以通过书面评语、电子邮件或在线平台等方式进行。

2. 反馈的内容:反馈应包括学生的优点、不足和建议,以及针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

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编者:顾鹏审核:陆德平一、群落演替1.演替的类型2.演替的过程(1)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____→→______;(2)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弃耕的农田→_________ ______杂草→杂草→灌木丛→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的危害:水土流失,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大B.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2.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分别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4.一个湖泊经过一系列的演替,可以变成一个森林,其过程大致为A.湖泊一湿地一草原一森林B.湖泊一草原一湿地一森林C.湖泊一湿地一森林一草原D.湖泊一草原一森林一湿地5.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的演替类型和物种的变化情况依次为①初生演替②次生演替③物种的种类增加④物种的种类减少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6.下列各项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藓一地衣一草本植物B.地衣一草本植物一藓C.地衣一苔藓一草本植物D.草木植物一苔藓一地衣7.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8.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小于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9.在裸岩阶段,能够使岩石加速风化为土壤的生物是A.草本植物B.苔藓植物C.地衣植物D.灌木10.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结构特征(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1)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羊吃草,狼吃鹿。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

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3)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

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4)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细菌;绦虫和猪。

(4)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条件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物种分布,不同地段往往分布不同种群,同一地段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但被彻底消灭........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如图乙) 2、群落的种间关系 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垂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3、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思考与讨论: 讨论课本P81提出的问题
提示: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 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 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 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在路周围 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就 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森林阶段
乔木比灌木在 获取阳光上更具 有优势,最终形 成了森林。树林 的形成进一步改 善了生物生存的 环境,物种进一 步多样化,这个 阶段相对稳定。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 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演替的类型
2、演替2:
群落的演替类型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①一年生杂草 ②多年生杂草 ③小灌木 ④灌木丛 ⑤乔木 ⑥树林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 难形成
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①概念: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 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 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②过程: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 乔木→森林 ③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①概念: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 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 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②过程: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 →乔木林 ③例子:火灾过后的草原一 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 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 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 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 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 和方向进行。

演替

演替

第4节群落的演替【知识梳理】一、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叫做演替。

在演替中,群落的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群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命系统。

二、演替的类型:按发生的起始条件,演替分为和两种类型。

1、初生演替:(1)概念:在一个,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发生的演替。

(2)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例:如在、、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1)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过程(以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例):弃耕农田→→→→灌木丛→乔木(树林)。

(3)实例:如、、上进行的演替。

三、人类活动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很大。

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生产活动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①、、等生产活动,使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

②、、等生产活动,使群落演替向良性方向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我国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

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

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过度垦荒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江河排洪能力下降及土地严重沙化。

2、措施:2003年1月20日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篇一: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群落的演替版本:人教课标版学校: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学科:生物年级:高二年级姓名:许华课型:新授课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群落的优势种、群落结构和类型等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多样性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种群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②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

③举例说出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④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全面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①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②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填写学案、阅读图片材料,学生小组合作归纳)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锻炼学生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汇报(后者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多媒体课件突破)五、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课前准备:第一小组收集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第二小组在校园内观察被人踩踏成的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特点及分析原因。

第三小组收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情况。

第四小组收集我国有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情况。

《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群落演替的观点和过程,能够区分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 了解群落演替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诠释现实生活中群落演替的实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群落演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图表和案例等素材。

2.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实物模型或图片等。

3. 安排实验室或户外观察活动,以便学生观察群落演替的实际过程。

4. 安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群落演替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预习指导、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和教室小结。

1. 预习指导:在课前,教师会安置学生预习群落演替的观点、类型以及主要过程,让学生对群落演替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教师也会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提高预习的效果。

2. 新课导入:教师起首会通过一些实例,如森林演替、草原演替等,让学生了解群落演替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会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群落演替的原因和规律,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3. 新课教学:(1)群落演替的观点和类型:教师会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群落演替的观点和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等。

同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思考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的干系。

(2)群落演替的过程:教师会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群落演替的主要过程,如灌木演替、乔木演替等。

同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群落演替的特点和规律。

(3)探究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规律,教师还会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群落演替规律的认识。

4. 教室小结:在课程的最后,教师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锋群落阶段) 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竞争平衡阶段 相对稳定阶段
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 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 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 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 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 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 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 多。
2.关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 的是:
A.沙丘和火山岩上的演替是初级演替, 冰川泥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级演替
B.初级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 次级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级演替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
答案:C
点拨:
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都已经 不存在了,但是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 留,因此演替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点 结构:营养结构__复__杂_,物种多样性_增__加__,稳定性_增__强__
群落演替的四项特征
演替方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的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 向 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他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物质 一般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趋势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的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不可逆的变化。由气候决定,即可由简单到复杂到 稳定,也可由复杂到简单到稳定。
苔藓阶段 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 苔藓便能生长起来. 苔藓比地衣高,获得 更多阳光,在竞争中 处于优势,逐渐扩展 取代地衣.苔藓的生 长进一步使岩石分解, 土层加厚,有机物增 多,土壤中微生物的 群落也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 时,草本植物种子能 萌发生长.竞争中草 本植物占优势.这时 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 始进入该地.在动植 物共同的作用下,土 壤中有机物越来越丰 富,土壤的通气性越 来越好.
离小路远近不同的地方,杂草的分布和 种类不同:经常被踩踏的地方几乎没有 明显的植物;几乎不被踩踏的地方生长 着茎杆较高的类似狗尾草的植物;轻度 踩踏的地方,也生长一些高度介于二者 之间的植物.
现实生活中: 1.过度放牧
2. 河 流 污 染
3.林木大肆砍伐
4.生物入侵:
图1水葫芦成灾 图2加拿大一枝黄花
喀拉喀托火山
1883年
几年后
火山爆发 小草
蜘蛛
1909年
202种动物
1919年
621种动物
1934年 小树林 880种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 群落 被另一个 群落代替的过程。
群落的演替
本节聚焦
1、群落演替有哪些类型?演替的大致 阶段如何?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弃耕农田的演替
可以看到,弃耕农田的大致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

所有弃耕农田都
一年生杂草
能演替出森林吗?

不一定
多年生杂草
因为气候适宜的条件

下,从弃耕农田演替
小灌木
出树林需数十年.如

果在气候干旱的荒漠
灌木林
地区,群落的演替很

难形成树林,或许只
乔木林
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
或灌木阶段.
三、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我认 为这句话是对的,可是答案是错的,为什么啊?
最佳答案
比如在温带草原,这个地方的各种自然要素决定了 这里乔木不能成片生长,因此只能演替到草原,即 这里的终极群落类型就是草原,而不是森林
再见!

群落演替的过程(三个阶段)
侵入定居阶段
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 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 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 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 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次生演替
指在原有植被已经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地下茎等)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后的 森林、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裸 岩 阶 段
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加速 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速 度.于是,土壤颗粒和 有机物逐渐增多.
经历的时间__短
速度
缓慢(没有土壤,最初阶段 较快(原有的土壤条件基
很慢)
本保留)
影响 因素
_自__然__因素
人__类__活__动___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_沙__丘__和冰川泥上发 生的演替
_弃__耕__农__田__和火灾后的草原 上发生的演替
共同 能量:总生产量_增__加__,群落有机物总量_增__加__;
灌木阶段 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 灌木比草本植物更具优 势:争夺更多的阳光, 逐渐取代部分草本植物. 灌木起到遮阴和避风 的作用,同时提供更 多食物,为鸟类提供 栖息地.物种的多样 性使群落结构更稳定, 抵御环境变化能力更强.
森林阶段 在灌木群落 形成的湿润土壤 上,各种乔木种 子萌发.乔木比 灌木有更强的获 得阳光的能力, 生长占优势,成为优势树种.树林的形成进一
结果 群落演替到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阶段。
四、顶级群落: 概念: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最终 的平衡状态。
原因: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
特点:群落结构最复杂、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的干 扰,它将长期保持原状。
五.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世间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便也成了路
请观察右图 路边的植物
还湖?
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的过程。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 群落演替的原因: 环境的变化; 种内和种间关系的变化; 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徙; 群落内部的生命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的结果。
二、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
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 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5.(2009·盐城模拟)当食草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后, 将看到天然草场( ) A.植物种类增加,竞争强度增加 B.植物种类增加,竞争强度减小 C.植物种类减少,竞争强度增加 D.植物种类减少,竞争强度减小
【解析】选C。由于食草动物的选择而降低了被食植物的 种群密度,与之有竞争关系的植物就得以生存和发展, 当食草动物移走后,被食植物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 增加了竞争力,使一些竞争力弱的植物被淘汰。
6)并非所有的群落均可演替到森林阶段。 7)由裸岩阶段到地衣阶段演替的速度最慢。 8)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 9)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这种分 布属于水平结构。 10)演替指的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11)在森林阶段仍然有灌木、草本、苔藓等等。 12)总生产量、总呼吸量、净光合量先增加后不变。顶级 群落,总生产量=总呼吸量,但仍发生演替。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__来___没__有__被__植__物__覆__盖__的地 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被_彻__底__消__灭__了的地方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_土__壤__条__件_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
殖体的地方
环境
无有机质和
有大量有机质
条件
生命胚种
和生命胚种
时间
经历的时间__长
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
内因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 催化剂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是群落演替的动力
外因
自然因素 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 干旱等
人为因素 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 土地、建造水库等
现代社会,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越来越大.人类在获得发展进步的同时,砍 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污染水 源.这些使自然环境恶化:频繁的洪涝灾害、 沙尘暴、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等.人类活 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 度和方向进行.
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 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成土壤并积 累了有机物,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 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所以逐渐取代了地 衣.
思考3:
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 本植物和灌木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当然存在 演替的概念中提到“代替”或“取代”两
个词的含义: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练一练:
1.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
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
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常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控 制 答案:C
点拨:
注意: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 落的演替的影响,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 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 系.
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 化,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变的更丰富多样, 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思考1:
为什么首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地衣,而不 是苔藓和草本植物?
地衣:能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得养分, 而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