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寻梦园》两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阅读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阅读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理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使学生了解袁隆平的事迹,理解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理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理想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意义。
2. 《袁隆平的“寻梦园”》这篇课文介绍了袁隆平的事迹和他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了解这位杰出科学家的贡献和精神风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理想的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理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理想的重要性,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理想对一个人有什么意义?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理想》这篇文章,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并从文章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4. 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袁隆平的“寻梦园”》,了解袁隆平的事迹,分析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 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收获,明确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理解《理想》这篇文章内容和观点方面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袁隆平的“寻梦园”》的阅读和思考,评价学生对袁隆平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分享,评价学生对理想的认识和追求。
六、教学练习1. 根据《理想》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个人理想的短文。
2. 结合《袁隆平的“寻梦园”》,讨论袁隆平如何实现他的理想,并从中得到启示。
七、扩展阅读1. 推荐学生阅读袁隆平的传记或其他相关文献,深入了解袁隆平的人生历程和科学贡献。
2. 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科学家的事迹,了解他们如何为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八、课堂活动1. 组织一次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感悟到追求理想的重要性,以及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家袁隆平的敬仰之情。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想》:理解文章主题,感悟追求理想的意义,学习作者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 《袁隆平的“寻梦园”》: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事迹,认识他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学习他执着追求梦想、为人类福祉着想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感悟追求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朗读、思考、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袁隆平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两篇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准备相关问题。
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理想的看法,导入新课。
3. 文章讲解:分别对《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进行讲解,分析文章主题、作者观点和思想感情。
4. 案例分析:讲解袁隆平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感悟他追求梦想、为人类福祉着想的精神。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文章内容和袁隆平的事迹,探讨追求理想的意义和如何实现理想。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追求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思考、表达和写作能力。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袁隆平的寻梦园》一文主要介绍了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课文内容包括袁隆平的童年经历、他对农业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重要突破和创新。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及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袁隆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是谁,他在农业科学领域有何成就。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袁隆平的了解,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3.3 讨论和思考: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的成就对农业科学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检查他们是否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4.3 思考和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环节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和分析。
五、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袁隆平的寻梦园》5.2 图片:袁隆平的图片5.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如有需要)六、教学活动6.1 观看纪录片:播放关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袁隆平的工作和成就。
教学设计1:袁隆平的“寻梦园”
第12课《袁隆平的“寻梦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培养对崇高理想的努力追求。
2.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3.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4.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2.难点: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预习1.思考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二题。
2.就课文不了解之处质疑。
二、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新课的前半部分,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后半部分。
三、正课1.质疑:画出课文中点明袁隆平“梦”的句子,想一想,他的“梦”是什么?他的“寻梦园”又是指什么?讨论并归纳:(1)儿时的袁隆平的梦是园艺场里满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
(2)古稀之年的袁隆平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袁隆平的“寻梦园”为着崇高的理想而执著追求,不懈努力。
2.质疑:袁隆平为人类作了哪些贡献?讨论并归纳: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解决了我国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的吃饭问题。
3.质疑:袁隆平得到了哪些荣誉?讨论并归纳:(1)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2)袁隆平先后获得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3)在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
(4)在风云市场上,以“袁隆平高科”为名的股票亮丽登场。
4.质疑:袁隆平在功成名就后,他是怎么做的?讨论并归纳: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
5.质疑:请看理解与探究第四题。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印证了“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绕杂交水稻而运转。
袁隆平的寻梦园 (2)
袁隆平的寻梦园引言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农业科学家。
他的名字与杂交水稻的成功种植紧密相连,并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除了他在水稻领域的杰出成就,袁隆平还有一个令人惊叹的项目,那就是袁隆平的寻梦园。
袁隆平的寻梦园是他从科研一线退休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建立的一座农业科技示范园。
背景袁隆平从一开始就对农业科技充满热情。
多年来,他不仅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还深入研究农业科技创新。
退休后,袁隆平决定建立一个寻梦园,以传承和推广自己的农业科技理念。
寻梦园的目标袁隆平的寻梦园旨在通过创新的农业科技展示和普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寻梦园将为人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创新并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寻梦园的特点1.农业科技示范:寻梦园将展示各种农业科技创新,包括新型的农机设备、先进的种植技术、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等。
这些示范将帮助农民了解和学习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农业培训与教育:寻梦园将定期举办农业培训与教育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和培训课程等。
这些活动将吸引学生、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前来学习和交流经验。
3.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寻梦园将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企业家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
这里将鼓励各种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合作。
4.农业科技博物馆:寻梦园还将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博物馆,展示袁隆平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历程。
这将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历史。
寻梦园的影响袁隆平的寻梦园在农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过寻梦园的农业科技示范和培训活动,更多的农民了解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其次,寻梦园的建立鼓励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最后,寻梦园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前来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国际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注字音。 充沛(pèi) 睿智(ruì) 贫瘠(jí) 憧憬(chōng jǐng)] 蕴藏(yùn) 瞩目(zhǔ) 浩瀚(hàn) 淳美(chún) 2、解释下列列词语 (1) 精干:精明能干。 (2) 充沛:充足而旺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睿智:英明有远见。 (4) 贫瘠:(土地)不肥沃。 (5) 享誉:在社会上取得名誉。 (6) 神采奕奕: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7) 憧憬:向往。 (8) 瞩目:注目。 (9) 浩瀚:广大,繁多。 (10) 亮丽:美丽而引人注目。 (11) 淳美:纯朴美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卷点批注。 4、就课文不了解之处质疑。 二.导语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 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誉 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 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教授 为什幺能取得这幺大的成就呢?我们来探讨一下他的成功之路。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停顿的长短和感情的把握。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圈点批注,互相质疑。小组不能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3、质疑:袁隆平小时候的理想是什幺?怎幺产生这种理想的? 讨论并归纳:袁隆平大约 6 岁时一次郊游,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 场,满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他觉得那一切 简直太美丽了,美得他当时就想,将来一定要去学农。 4、质疑:袁隆平终生追求的是什幺?是什幺使他产生了这种追求?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①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②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③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④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⑤“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⑥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⑦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⑧“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选自《语文读本》)15.请你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教学目标]1. 体会文中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
2. 搜集袁隆平农业研究事业的有关信息。
3. 学习袁隆平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具体材料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
难点:理解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学法指导]1. 搜索整合文中资料,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2. 圈点批注文中关键语句,加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
3. 查阅背景资料,明确袁隆平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习内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家都很熟悉,现在国际上称中国出现了第五大发明,大家知道是指什么吗?它就是由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亲身感受一下他和他的成就。
整体感知:⑴快速阅读文章,勾画关键语句,搜集文中信息。
⑵思考:读了文章以后,你认为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袁隆平是个杰出的科学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谷物3500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40年来他在此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人,他为了寻找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顶着烈日,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袁隆平是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他出生在北京,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命,选择了艰苦陌生的农学。
研读与赏析:梦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美好的梦想往往能使人们为之付出终身的努力,并且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光荣。
一个中学生要以什么为光荣,该如何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新一代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是一次梦想与荣誉的美好展示,作为一篇人物通讯,文章一开始就借笔者的口提出了一个读者们关注的问题:“像袁隆平这样一个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拥有优越生活条件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义无反顾地走上艰苦而陌生的农学研究之路?”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贯穿了课文的始终,带着它去研读课文,才能够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袁隆平和他的寻梦园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成就和对农业的贡献。
引入寻梦园的概念和它在袁隆平心中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播放袁隆平的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他的成就。
引导学生思考寻梦园对袁隆平的意义。
第二章:袁隆平生平简介2.1 教学目标: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背景。
认识袁隆平先生对杂交水稻研究的贡献。
2.2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讲述袁隆平先生如何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查找袁隆平先生的生平资料,并进行分享。
引导学生讨论袁隆平先生的成就和影响。
第三章: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开发3.1 教学目标:了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和开发技术。
认识杂交水稻对我国农业的重要意义。
3.2 教学内容:介绍杂交水稻的原理和优点。
讲述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开发过程。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杂交水稻实验,观察其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杂交水稻的优势和对农业的贡献。
第四章:寻梦园的建立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寻梦园的建立背景和发展历程。
认识寻梦园在袁隆平心中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介绍寻梦园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讲述寻梦园对袁隆平的意义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查找寻梦园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享。
引导学生讨论寻梦园对袁隆平的启示和影响。
第五章:袁隆平的精神品质5.1 教学目标: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精神品质。
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先生的优秀品质。
5.2 教学内容:讲述袁隆平先生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学习袁隆平先生的品质。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袁隆平先生的优秀品质。
引导学生分享学习袁隆平先生品质的心得。
第六章: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6.1 教学目标:了解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要求。
掌握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6.2 教学内容:讲解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等。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让学生了解并感悟到追求理想的重要性,以及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1. 《理想》:本文讲述了袁隆平爷爷追求杂交水稻理想的过程,以及他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追求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 《袁隆平的“寻梦园”》:本文介绍了袁隆平爷爷创建的“寻梦园”,以及他在园区内开展的各种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袁隆平爷爷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袁隆平爷爷追求杂交水稻理想的过程,以及他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到追求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追求理想,如何实现理想等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为例,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感悟到追求理想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想,并讨论如何实现理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
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追求理想的意义。
3. 教师讲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想并讨论如何实现理想。
5.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追求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7.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完美版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教学目标]1. 体会文中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
2. 搜集袁隆平农业研究事业的有关信息。
3. 学习袁隆平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具体材料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
难点:理解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学法指导]1. 搜索整合文中资料,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2. 圈点批注文中关键语句,加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
3. 阅读背景资料,明确袁隆平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精神。
操作过程:一、导入: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这段是要大家齐读的,我找这段颁奖词,是因为它文质兼美,极精粹,极具概括力。
老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1: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因为他已经功成名就了,却没有坐享其成,没有在光环的照耀下飘飘然,而是还在田间地头努力。
学生2:他是一朴实无华的人。
学生3:他是一个有着执着追求且不懈努力的人。
你看,他有梦想,并且为此奋斗了一生。
老师:说的真好,他就是一个生命不息,追梦不止的人。
学生4:他还是一个有勇气的、不盲从的科学家。
从“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这句可以看出。
老师:科学家是睿智的,就在于他们勤思考,重事实,优秀的科学家绝对注重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虽然袁隆平没有来到我们身边,但是我感觉我们走近了袁隆平。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曲志宏的《袁隆平的“寻梦园”》,感受他的执著与热忱。
二、默读课文并赏析老师:袁隆平的袁氏语录有这样一句话:“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有伟大梦想才有伟大追求。
人类许多奇迹往往是从梦想开始的。
”1、质疑:找出课文中点明袁隆平“梦”的句子,标上序号。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选自《语文读本》)23.请你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让学生理解并感悟到追求理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1. 《理想》: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
2. 《袁隆平的“寻梦园”》: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为实现“禾下乘凉梦”的努力和奉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悟追求理想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袁隆平的事迹为例,启发学生思考。
3. 运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理想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想》,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
3. 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 阅读《袁隆平的“寻梦园”》,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和奉献。
5. 案例分析:以袁隆平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创新精神。
9.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
10.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袁隆平的“寻梦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科学创新的魅力。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度,观察他们是否能从袁隆平的事迹中汲取灵感。
3. 评估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是否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出实现理想的计划。
七、教学资源:1. 《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的文本材料。
2. 关于袁隆平生平的影像资料或传记。
3. 作文纸和评分标准。
4. 小组讨论指南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袁隆平的“寻梦园”》导学案陆剑涛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中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
2. 体会人物语言在文中的作用。
3. 学习袁隆平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材料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
难点:理解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学法指导]
1. 搜索整合文中资料,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2. 圈点批注文中关键语句,加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充沛()睿智()憧憬()浩瀚()
2、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⑴我觉得那一切(真的简直)是太美丽了!
⑵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梦想),袁隆平从此与“农”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⑶现实中的落后和(贫穷贫瘠),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邓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
3、说说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他义无反顾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
栽进:
4、袁隆平的“梦”是什么?
5、“寻梦园”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6、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誉为“ ”,他在科
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是。
二、整体感知:
⑴快速阅读文章,勾画关键语句,搜集人物信息。
⑵思考:读了文章以后,你认为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三、思考探究:
本文展现了袁隆平怎样的精神风貌和品质?
四、讨论交流:
1. 文中“美丽”一词多次出现,你认为袁隆平与“美丽”是否有联系?
2. 袁隆平称自己有点“痴”,你是否赞同他的自我评价?
3. 袁隆平的“寻梦”过程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五、朗读体味
朗读比赛: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袁隆平品质的段落,有感情的自由朗读。
一、
1.略2.⑴简直⑵梦幻⑶贫瘠
3.⑴表现了袁隆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不计得失的执著和决心。
4.要解决全世界人民吃饭的问题,造福全人类。
少年:对园艺场美丽的憧憬。
青年:让“所有人不再挨饿”。
老年:培养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5.袁隆平所追求的事业以及为完成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6.杂交水稻之父;培育出杂交水稻。
二、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家都很熟悉,现在国际上称中国出现了第五大发明,大家知道是指什么吗?它就是由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亲身感受一下他和他的成就。
袁隆平是个杰出的科学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谷物3500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40年来他在此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人,他为了寻找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顶着烈日,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袁隆平是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他出生在北京,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命,选择了艰苦陌生的农学。
三、
以“寻梦”为线索,通过记叙袁隆平幼年时立志,青年时艰苦奋斗,中年后的成功和不懈追求以及古稀之年为更“淳美的境界”而“不断前进”的典型事例,赞扬了袁隆平以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献身科学,执着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
四、
1、内心美好梦想美妙思想淳美
2、痴迷热爱,呕心沥血,义无反顾
3、梦想家,实干家,科学家……
《袁隆平的“寻梦园”》学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翱()翔浩瀚()贫瘠()蕴()藏
2、根据拼音写汉字。
ruì()智chōng jǐng()zhǔ()目chún()美
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⑴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⑵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美丽?
4、袁隆平的“梦”是什么?他的“寻梦园”又是指什么?
5、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
”请从文中找出袁隆平“痴”的事例,谈谈你对“痴”的理解。
6、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从袁隆平的身上得到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