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歧视知觉的关系_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_倪士光
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和教师支持的作用
Y 京学学](F 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总第282期)29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和教师支持的作用贾绪计123白佳蕊2,林 琳123刘 霞4(1. l 育部人丈社学重点pq 基地夭津hij 学心理与7为研qr,夭津300387;2.夭津hij 学 心理学部,夭津3003873 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夭津市高校社E }学实验室,夭津300387;4. fghij I 发展心理pqr ,fg 100875)[摘要#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提升和促进机制,逐渐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深入探讨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及其关系,揭示歧视知觉“如何”及“何时”影响生活满意度,选取北京897名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在歧视知觉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教师支持的调节$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公正世界信念在歧视知 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3)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受到教师支持的调节,相比低教 师支持水平,中介效应在高教师支持水平的流动儿童中更显著$研究结果启示,为提升流动儿童 的生活满意度,一方面需要降低歧视知觉和提升公正世界信念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增强其领悟和利用教师支持的意识及能力$[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公正世界信念;教师支持;生活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0209(2020)06 — 0029 — 07—、弓I 言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是指儿童知觉到的因自 己的农村户籍身份而受到有区别的或不公正的对待-相关研究的统计表明,约75.5%的流动儿童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曾感受过被歧视(方晓义等, 2008)。
歧视知觉已经被认为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主要危险因素(刘霞,2008),生活满意度作 为个体心理适应的关键维度,高歧视知觉对其造成的消极后果也为大量研究所证实(Jia et al., 2017; 刘霞,2013;刘霞等,2013)。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流动儿童指的是由于家庭迁移、户籍变动等原因,在城市中暂时居住并接受教育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歧视知觉和社会文化适应是两大核心问题。
歧视知觉是指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来自社会的负面评价和排斥,而社会文化适应则是指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理解和接纳新的文化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歧视知觉和社会文化适应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研究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结合,我们将揭示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形成机制、社会文化适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在其中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过程,还能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
1. 流动儿童的概念与背景流动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工作、生活等原因,从农村或小城镇流动到城市,并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的未成年子女。
他们通常面临教育、社会融入、身份认同等方面的挑战。
家庭背景:流动儿童往往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城市中受到歧视。
教育水平: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流动儿童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容易在学校中受到歧视。
语言障碍:流动儿童可能因为方言、口音等原因,在城市中面临沟通困难,容易被误解和歧视。
社会环境: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可能导致流动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受到歧视。
人格与流动儿童市民认同的关系: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的作用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3), 1411-1419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23.123195人格与流动儿童市民认同的关系: 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的作用梁 媛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收稿日期:2023年2月27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3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0日摘要为探索人格、社会支持、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市民认同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流动儿童学校学生339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来探讨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1) 社会支持在人格和流动儿童的市民认同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人格特征既对市民认同产生直接的影响,也通过社会支持对市民认同产生间接影响;2) 歧视知觉对社会支持中介作用的发挥起到调节作用,即歧视知觉调节了人格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关键词流动儿童,人格,市民认同,社会支持,歧视知觉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Civic Identity of Migrant Children: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Yuan Liang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Feb. 27th , 2023; accepted: Mar. 23rd , 2023; published: Mar. 30th , 2023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on梁媛migrant children’s civic identity, this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339 mi-grant children’s school students, and explored the mechanism between them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ocial support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migrant children’s civic identity.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have direct influence on civic identity and indirect influence on civic identity through social support; 2)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moderate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that is,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upport.KeywordsMigrant Children, Personality, Civic Identity, Social Support, Stigma Perception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问题提出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人。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和理解,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学校 和社区应该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友好的生活环境流动儿童自身也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 心。他们可以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会技能和生 活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歧视知觉带来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儿童的教育和成长 问题也日益受到。他们在适应新环境、建立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心 理弹性是个体面对压力和逆境时的一种心理适应能力,而自尊是个体对自己价值 的主观评价。
个体歧视知觉则是他们感受到的来自社会的歧视程度。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与自尊、个体歧视知觉之间的关系。
二、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来自他人或群体的不公平对待或偏 见。流动儿童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背景,往往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着各 种形式的歧视。例如,在学校中,他们可能会遭受同学的排挤和嘲笑;在社区里,
可能会受到邻居的冷眼相待。这些歧视知觉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 阻碍了他们的社会融入。
三、自尊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评价,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普遍较低,这与他们的歧视知觉密切 相关。当流动儿童感受到歧视时,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进而影响他们的心 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如何应对流动儿童的歧视知 觉问题
3、自尊、个体歧视知觉与心理弹性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自尊和个 体歧视知觉都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自尊可以预测心理弹性的正向变化, 而个体歧视知觉则预测心理弹性的负向变化。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自尊和个体歧视知觉在初中流动儿童中存在密切的 关系。为了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应其自尊心和个体歧视知觉。教育部门和 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 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作者:叶妍符明弘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3期摘要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等编制的流动儿童个体歧视知觉的问卷和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对774名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面对歧视体验时会选择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这几类应对方式,流动儿童在歧视归因时,会选择解决问题这一类应对方式。
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应对方式中图分类号:B844.11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随着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即流动儿童。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比例的12.45%,约1834万人(段成荣,2008)。
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从而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提供数据支持。
1对象与方法1.1被试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昆明市三所流动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学生共774 人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流动儿童566 人,非流动儿童208 人。
1.2研究工具1.2.1歧视知觉问卷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等编制的流动儿童个体歧视知觉的问卷。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歧视体验问卷,共有17道题。
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表明歧视体验越多。
二是歧视归因倾向问卷。
采用故事情境的方式,用得分来反映儿童歧视归因为户口身份的程度。
1.2.2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计62题,6个维度。
每题选“是”计1分,选“否”计0分,在某一维度上的得分之和越高说明更倾向于选择该应对方式。
1.3 施测及数据处理将选择对象集中在一起进行测验。
采用SPSS11.5 软件包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整个测验过程及对数据的处理均严格按测验的实施程序、规则及统计学原理进行。
《2024年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范文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群体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流动儿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户籍制度、教育背景等多种原因,常常面临被歧视的困境。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对于自身被歧视的主观感受,而心理健康水平则是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认知方面的整体状态。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以期为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由于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歧视知觉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某地区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XX份,有效回收XX份。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歧视知觉、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一)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在歧视知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感受。
其中,家庭经济条件、户籍制度、教育背景等因素是导致歧视知觉的主要原因。
同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交圈子等。
通过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二)心理机制分析本研究认为,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受到多种心理机制的影响。
首先,歧视知觉会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或不足也会加剧流动儿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个体的应对方式和心理韧性也会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_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_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流动儿童指的是那些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在一个固定地点定居的儿童。
他们通常在城市中找到临时住所或露天居住。
然而,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歧视和偏见。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首先,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对于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起着重要作用。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可能由于家庭背景的特殊性而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在学校和社区中遭受的歧视和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感。
因此,建立正面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是促进他们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
其次,社会支持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也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支持可以包括来自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层面的支持。
家庭支持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和自尊心的发展至关重要。
亲子关系的稳定和亲情的满足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学校和社区的支持也可以提供流动儿童所需要的心理支持和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社会认同也是促进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处社会群体的情感连接和归属感。
流动儿童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很容易感到被排斥和孤立。
因此,培养他们对于同龄人和社区的认同感,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会网络和情感支持。
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具有显著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供支持和促进认同感。
首先,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援助,提供免费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
其次,家庭应该注重家庭教育,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交活动和互助组织等方式加强流动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促进他们的社会认同感。
总之,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研究对于改善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对于促进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起着关键作用。
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 胡韬[1] 刘敏[2] 廖全明[1]
作者机构: [1]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成都611130 [2]成都师范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培训中心,四JII成都611130
出版物刊名: 现代中小学教育
页码: 100-10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社会适应 领悟社会支持 自尊 中介作用 流动儿童
摘要:社会支持作为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资源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为考察流动儿童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建立三者的关系模型,选取511名流动儿童,运用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社会适应与领悟社会支持各因素及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适应各因素及总分与自尊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学校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具有不完全中介效应。
证明流动儿童的自尊存在高自尊异质性现象,流动儿童的白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认同与社会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流动儿童为例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认同与社会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市流动儿童为例
黄旖雯;张晓梅;钟惠婷;林文浩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7)005
【摘要】流动儿童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时代产物,且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人群.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惠州市流动儿童进行问卷测量,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认同与社会文化适应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老家认同"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城市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个体歧视知觉与"老家认同"和城市认同相关性皆不显著,而与社会文化适应呈显著负相关.
【总页数】3页(P294-296)
【作者】黄旖雯;张晓梅;钟惠婷;林文浩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广东广州 510830;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广东广州 510830;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广东广州 510830;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广东广州 5108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6;D669.5
【相关文献】
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J], 叶妍;符明弘
2.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J], 叶妍;符明弘;
3.流动儿童自尊、健康心理资本和社会文化适应特点及其相关性 [J], 杨明
4.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 [J], 瞿玥涵;陈晓庆;孙浚岚;侯悍超
5.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J], 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袁晓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视知觉 的问卷 。 问卷分为两部分, 一是歧视体验问卷, 共有 l 7 米达计学意义, 与其他因子及应对方式均为显著相关: 歧视体 道题 。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表明歧视体验越多 二是歧视归 验 除与解决问题 、 求助之间的相 关未达统计学意义, 与其他 因 归因为户 口身份的程度 。 倾 向问卷 。采用故事情境的方式 ,用得分来反映儿童歧视 子及应对方式均为显著相关;而歧视归因只 与解决 题这一 因子的相关达到统计学意义。
例的 1 2 . 4 5 %, 约1 8 3 4万人( 段成荣, 2 0 0 8 ) 。 流动儿童的健康成 题 、 白责 、 求助、 幻想、 退避 虽然都存在差异 , 但均未达到统计
长, 关系着广大家庭 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 的和谐与稳定。 由于流动儿童 的流动性,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从而探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 与应对 方式的特 点, 以及两者之问的关系 。 为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提供数据支持。
1 . 2 . 2 应对方 式问卷
采用 肖计划编制的《 应付方式 问卷》 , 计6 2 题, 6个维度 。
表3 :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P e a r s o n 系数)
解决问题 自费
歧视 0 . 0 8 5 * 归因 歧视 0 . 0 7 6 体验 - o . 2 3 2 * - 0 . 0 7 7 - 0 . 2 0 4 * - 0 . 1 4 3 * . 0 . 1 3 9 * . 0 . 1 7 3 . . ‘ ● ● ● ● ● ● ● ● - 0 . 0 0 3
流动儿童歧视 知觉 与应对方式的相 关研究
叶
摘 要
妍
符 明弘
云南 ・ 昆明 6 5 0 5 0 0 )
( 云南师范大学教 育科 学与管理学院
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共收集了1000名流动儿童的数据年龄范围在6至12岁之间。
研究工具与测量
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自编的《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问卷》和《流动儿童歧视知觉问 卷》。
测量指标
外显群体偏爱问卷采用4点计分方式,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测量流动儿 童对本地儿童的偏爱程度;歧视知觉问卷采用3点计分方式,从“非常不同意”到“非
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对其他流动儿童的偏好程度较高,对城市儿童的偏好 程度较低。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研究综述
歧视知觉定义
指个体感知到的来自外部的歧视或排斥,这种歧视可能基于种族、性别、社会地 位等因素。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可能感知到来自城市居民和学校的歧视和 排斥。
群体偏爱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对某一群体是否产生偏爱或歧视,与个体对该群体的知觉有关。了解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与歧视知觉的关系有 助于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探讨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与歧视知 觉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心 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 。
实践意义
明确这一关系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 措施,帮助流动儿童减少歧视知觉, 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
02 文献综述
流动儿童概念界定
流动儿童定义
指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村儿童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
流动儿童特征
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可能面临更 多的困难和挑战。
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研究综述
外显群体偏爱定义
指个体对某个群体或类别的偏好程度,这种偏好可能基于种族、性别、社会地 位等因素。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诸多挑战。
他们常常因为身份认同、文化差异、教育资源等因素遭受歧视,这种歧视知觉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孤独情绪的产生。
因此,理解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这种关系,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梳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孤独情绪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流动儿童的实际数据,深入剖析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流动儿童,指的是由于家庭、经济或其他原因,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儿童。
他们常常面临着新的环境适应、文化差异和社会融入等多重挑战,这些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歧视知觉和孤独情绪是两个尤为关键的因素。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或群体对自己持有的负面态度或行为的感知。
在流动儿童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歧视。
这种歧视知觉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孤独情绪。
孤独情绪则是指个体在社交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隔离感。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新环境的适应和社交网络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如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或排斥,那么他们的孤独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
然而,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2024年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范文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篇一一、引言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流动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流动儿童指的是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流动到城市生活,但户籍仍在农村或其他地方的儿童。
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儿童常常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歧视知觉。
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以期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逐渐增多。
研究显示,流动儿童在就学、生活和社交等方面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这种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
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流动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
心理机制方面,以往研究主要从应激反应、认知评价、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探讨,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某大城市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歧视知觉、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
问卷包括人口学信息、歧视知觉量表、心理健康量表等。
数据整理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心理机制。
四、研究结果1. 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具体而言,歧视知觉越强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这表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2. 心理机制探讨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认知评价和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具体而言,当流动儿童感知到较多的歧视时,他们可能对自身价值和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导致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
同时,缺乏社会支持使得他们难以有效应对这些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且认知评价和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为了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理论路径与实践探索_倪士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研究·2014年第6期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专题研究主持人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生存和工作方式不稳定,已成为我国社会与经济急剧变革时期的显著特征。
如何卓有成效地促进我国规模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在流入地城市的社会融合,不仅是亟待解决的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议题,也是亟待破解的跨学科的学术问题。
从理论上来看,系统考察流动儿童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对于弥补宏观社会融合理论的不足、从整体上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深入揭示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内在机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实来看,系统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问题研究,对于深入探究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心理层面现象、丰富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干预和促进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栏目编发的两篇文章,从社会融合的角度为探讨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初步勾勒了提高社会融合水平的实践思路,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理论路径与实践探索倪士光杨瑞东李虹(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4)【摘要】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的社会融合是现阶段人口流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研究表现为理论研究的宏观理论、群体比较、心理建构等三个层面的推进,实践研究的多个学科使用两种研究方式与两种研究工具的22N模式。
已有的研究缺乏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研究,忽视积极的心理和个体差异,研究缺乏发展性,干预缺乏系统操作化,建议使用纵向研究探讨“问题流动儿童”和“一般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心理发展机制,加强干预,促进方案的实施。
【关键词】流动人口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干预策略促进方案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其生存和工作方式的不稳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与经济急剧变革时期的显著特征。
“农民工流动家庭化”趋势日益突出,移民定居趋日益明显,促使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动儿童)成为“社会处境不利群体”[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_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_范兴华
收稿日期 : 2011- 08- 2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编号: 05JJDXLX163)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2010YBA062)资助。 通讯作者 : 方晓义 , E-mail: fangxy@
647
648
心
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
报
44 卷
归模型: (1)危险因素 (risk contributors), 包括贫穷、 种族刻板印象、种族歧视等 , 这些因素使得个体对 不利发展结果具有易感性 , 进而对健康发展构成威 胁。 (2)压力体验 (Net stress engagement), 危险因素 (如歧视 )的威胁效应可能受到某些支持资源的抵消 或平衡。如果青少年缺乏足够的支持资源与适当的 干预 , 危险因素就可能与其正常发展问题 ( 如男孩 的冒险逞能 ) 结合在一起时 , 给青少年发展带来不 利 影 响 。 (3) 反 应 性 应 对 方 法 (reactive coping methods), 指用于应对压力的策略 , 包括适应性手 段与非适应性手段。一种情境中 (如社区 )适用的手 段 , 在另一种情境中 (如学校 )可能是不适用的。 (4) 适应性认同 (emergent identity), 在采用应对策略的 同时 , 个体的自我评价在继续 , 那些对自我发展有 价值的应对策略被保存下来 , 并逐渐成为稳定的应 对反应 , 适应性认同由此形成。适应性认同是指在 各种情境经历中个体是怎样来看待自己的。文化与 种族认同、性别角色理解、自我和同伴评价均描绘 (5)应对产品 (coping products), 个体认 了个体认同。 同为未来知觉与行为奠定了基础 , 而这些知觉与行 为对应对结果有不利影响 (如健康不良、问题行为 ) 或建设性作用 (如身心健康、积极适应行为 )。根据 PVEST 的上述观点 , 流动儿童除了要经历青少年 必须经历的正常认同探索之外 , 还要凝炼和形成与 之户籍身份有关的认同 , 同时与对其发展可能产生 不利影响的歧视进行斗争 ; 如果他们不能获取适当 的支持资源和发展起适当的应对策略 , 歧视就会作 为危险因素增加其脆弱性并导致不利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 , 歧视行为大多以微妙的方式表 现出来 , 直接、公开的歧视行为较少 , 很难进行客 观测量 , 因此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向了歧视知觉。 歧视知觉是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 , 是指个体知觉到的由于自己所属的团体成员身份 (如种族、户口身份等 )而受到的有区别的或不公正 的对待 (刘霞 , 赵景欣 , 师保国 , 2011)。歧视知觉反 映的是弱势群体成员的重要心理现实 , 正是这一心 理 现 实 影 响 着 个 体 心 理 与 行 为 的 发 展 (Dion & 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理论解释, 如 Kawakami, 1996)。 社会比较理论中的相对剥夺理论认为 (Mummendey, Kessler, Klink, & Mielke, 1999), 个体主要通过与他 人比较来评价其地位和处境 , 弱势群体成员经常体 验到基本权利被剥夺的感觉 , 这种被剥夺感不仅使 他们丧失掉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机会 , 还会对其心理 发 展 带 来 损 害 ; 符 号 互 动 理 论 认 为 (David &
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和自尊对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动态影响
2 0 1 4年 2月
贵州 师 范 大学 学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G u i z h o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 B e O i n g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L e a r n i n g a n d C o g n i t i o n a n d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s y c h o l o g y , C a p i t a l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8 ,C h i n a )
c h i l d r e n ,a n d w e u s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a n d 1 0 m o n t h s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t u d y t o t r a c k t h e i r s u b j e c t i v e
视知觉对幸福感的影响 中起部分 中介作用 ; 前 测社 会支持 、 自尊和歧视知觉共 同影 响前测幸福感 ; 前测 幸福感能
够显著正向预测后测幸福感 ; 前 测歧 视知觉能够通 过后 测歧视知 觉间接 预测 后测幸 福感 ; 前测社 会支持 能够显
著负 向预测后测歧视知觉 ; 前测社会 支持无法 直接 预测 后测幸福 感 , 但 可以通过影 响后测歧 视知 觉间接影 响后
Vo 1 . 3 2 . N o . 1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儿童因为家庭迁移、工作变动等原因成为了流动儿童。
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社会认同问题尤为突出。
社会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对于流动儿童而言,他们的社会认同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现状和问题。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先界定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相关概念,然后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包括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地域认同等方面。
接着,本文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区因素等。
本文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作用,包括对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现状和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共同推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
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由于他们经常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他们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的社会认同变得多元而复杂。
他们可能既认同自己的家乡文化,也认同流入地的文化,同时还可能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环境、同伴群体等。
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动态性和可塑性。
由于他们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社会认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们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群体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歧 视 知 觉 的研 究 源 于 对 社 会 不 公 平 现 象 的关
注。这里 ,歧视知觉主要 是相对于客观 的歧视现 象 而言 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指个体知觉到 由于 自 己所属 的群体成员资格 ( 如性别 、种族 、出生地 区或者户 口身份等 )而受 到的有 区别 的或不公平
一 刖
蟊
可以表现为拒绝性的态度或者某些不合理的社会制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 的推进 ,户籍制度的松 动 ,越 来 越 多 的 农 村 人举 家迁 移 到 城 市 ,我 国第
六 次人 口普 查 数 据 显示 : 目前 居 住 地 与 户 口登记 地 所 在 的乡 镇 街 道 不 一致 ,且 离 开 户 口登 记 地 半
建立新 的同伴关系 ,在新关 系建 立过程 中他们 与 城市儿童的社会比较不可避免。B o n( 0 5 r w 20 )等 人指 出 ,社会 比较信息会影 响儿童的 自我评 价判 断 ,进而提高儿童知觉到歧视 的可能性¨ 。流动
儿 童与城市儿童进行社会 比较后 ,很 可能产生社 会不公平感 ,这会相应地增强他们的歧视知觉 1。 3 1 关 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调查表明流动儿童
度等 】 。流动儿童随其父母从经济相对落 ,处于社会边缘状况 ,对其
成长带来 了极大挑战。在影响流动儿童发展的各种 危险性因素中,由于外来人 口身份而导致的受歧视 体验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6 】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儿童社会化过程 中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观认为生态系统中各种 因 素 的 相 互作 用 是 儿 童 成 长 和 发 展 的 动 力 。 B ofn rn e rne be nr(1 7 9 9)强 调 人 “ 展 的 生 态 学 ” 发 问题 ,指 出儿童的发展是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 果 。其中班级系统是影nJ 童社会化 的一个重要 lD  ̄ 的微观生态系统。众多研究者认为学生花大量的时 间在学校 ,而班级是他们人际关系和各类活动的源 泉 ,班级环境对儿童社会行 为有重要的影响 1。 80 -] 在班级环境中,与儿童人际互动最密切,对其社会
2021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范文3
2021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范文 近十几年来我国流动儿童人数日益庞大,截止到2010年已达到3581万,且有增长的趋势[1].目前,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均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问题行为等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显著高于城市儿童[2-4],且流动性越高,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就越强[5].同时,在一项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稳定性的追踪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的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在一年内呈现稳定的趋势[6].为了帮助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其心理行为发展及相关影响因素得到心理学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完善,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歧视知觉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刘霞等[7]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歧视现象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客观的受歧视程度,个体主观感知到的歧视知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
综合国内研究者十年来的几十项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可显著正向地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等内化问题[3,8],而且这些研究呈现出了非常稳定一致的结果。
但关于歧视知觉与儿童另一发展指标--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之前的研究者还较少涉及。
国外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移民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歧视知觉对非洲裔、拉丁裔、亚裔移民儿童的吸烟、饮酒等外化问题行为均有直接的预测作用[9-11].国内仅有的一些研究发现,生活压力事件、负性社会环境等危险性因素可以正向地预测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4,12],但有关歧视知觉和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还尚少,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但研究显示不是所有儿童都会出现心理发展的不良问题,儿童自身存在的一些保护性因素可缓冲危险性因素对其的不利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弹性[13].心理弹性指个体在经历逆境后仍能良好适应并积极发展的过程[14].近年来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聚焦于心理弹性的保护性机制,即探讨心理弹性是如何帮助个体在不利处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4918(2014)01-0031-38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倪士光1,2李虹3(1.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518055;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威海264209;3.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4)摘要: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来自北京市、山东省的1307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对其认同整合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认同整合水平良好;(2)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会对其认同整合产生消极影响,歧视知觉越高,认同整合水平越低;歧视知觉也通过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产生显著的影响;(3)社会支持不仅在歧视知觉对认同整合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还又在应对方式和认同整合之中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歧视知觉;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社会融合*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国家一般项目(BFA110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128).通讯作者:李虹,E-mail :lhong@tsinghua.edu.cn 1问题提出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并接受半年以上义务教育的青少年。
我国流动儿童人口2010年已超过3500万(国家统计局,2012),作为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申继亮等,2009),他们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王毅杰,高燕,2010)。
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是自我身份认同,是流动人口能否完全、真正的融入到流入地城市生活的主观标准(任远,乔楠,2010;李虹,倪士光,黄琳妍,2012)。
流动儿童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两个认同身份,组织和管理两个身份认同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
认同整合(identity integration )作为认同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构念。
认同整合是多身份认同个体如何看待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变量(Benet-Martínez ,Leu ,Lee ,&Morris ,2002;Roccas &Brewer ,2002)。
在城市社会融合进程之中,流动儿童或多或少都具有两种“文化体系”的意义系统,即同时对两种身份产生认同。
流动儿童可能面临着认同困难:一方面积极学习城市生活的角色,使自己像一名城市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农村生活的角色,虽处于其弱势地位,但也无法抛弃农村身份。
流动儿童可能认为两种身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是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这个动态的冲突或和谐的过程揭示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本质(倪士光,2013)。
可见,认同整合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认同整合的发展呢?社会认同发展与整合的4阶段模型(FMSIDI )系统的阐述了认同整合的前因变量(Amiot ,De la Sablonniere ,Terry ,&Smith ,2007):认同整合是个体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威胁感受(feelings of threat )与权力和地位的不对称(status and power asymmetries )是阻碍因素,应对(coping )和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是促进因素。
研究者认为,个体感受到了重要社会变革的威胁,将会阻碍认同整合的发展(Scheepers &Ellemers ,2005)。
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生了改变,虽然城市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农村户籍的限制迫使他们遭受升学、社交等各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即歧视(刘霞,申继亮,2010)。
倪士光(2013)的质性研究也发现了歧视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歧视产生的前提是权力和地位的不对称下,强势一方对对待弱势一方的负性态度和行为。
权力和地位的不对称从客观测量的角度描述了认同整合发展的环境,特别是两个不同认同及其群体社会地位的差距。
因此,我们认为,歧视是流动儿童认同整合发展的环境因素,其中威胁的感受描述了歧视发生的情境前提,权力和地位的不对称描述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境。
流动儿童的歧视集中表现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遭遇到一系列制度性、结构性歧视(李荔,2004)。
歧视行为很难客观测量,歧视行为大多以微妙的方式表现出来,直接公开的歧视行为较少,研究者将研究焦点转向了歧视知觉(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袁晓娇,2012)。
歧视知觉指个体知觉到的由于自己所属的团体成员身份而受到的有区别的或不公正的对待(刘霞,赵景欣,师保国,2011)。
歧视知觉反映了流动儿童处境不利的重要心理现实(Rutland,Killen,&Abrams,2010)。
然而歧视知觉对认同整合过程的具体影响缺乏深入研究,如果环境的限制越少和机遇越多,将会减少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于其他新认同或社会群体的接纳性更高,从而认同整合性越高(Phinney,Ferguson,&Tate,1997)。
因此,我们认为歧视知觉阻碍认同整合的发展。
那么,歧视知觉如何影响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呢?应对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认知努力用于管理人与情境互动所带来的内在和外在的要求(Folkman&Lazarus,1985)。
应对是个体面对变化的环境要求时的策略反应,促进了新的社会认同。
Kosic(2004)进一步指出,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积极应对策略预测了新文化群体的积极情绪。
此外,依照应激CPT (cognitive phenomenological transactional)理论,应对在压力事件与应激结果之间是中介作用(Folkman&Lazarus,1985),不断增加的歧视知觉将促进积极应对的运用而非是逃避取向的应对策略(Wei,Heppner,Ku,&Liao,2010)。
因此,应对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认同整合的关系上是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是促进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另外一个前因变量,社会支持是保护人们免受应激事件不良影响的有益人际交往(Cohen&Wills,1985)。
歧视作为一种应激事件,它对个体认同整合的影响也会随着个体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Gee,2002)。
CPT指出,应激事件通过社会支持等中介变量影响人的发展,重要他人帮助个体建立了已有身份和新身份之间的认知联系,提供了解决认同冲突的支持,促进流动儿童接纳多元的认同。
此外,如果流动儿童感受到了来自新认同群体的成员支持,建立有意义关系,从而积极影响了认同整合。
因此,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认同整合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FMSIDI和CPT理论为研究框架,考察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认同整合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作用。
研究假设歧视知觉消极影响了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认同整合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2.1被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威海市等3个城市的6所学校选取了1476名流动儿童,分布在五年级到高三的52个班级。
筛选标准为:(1)数据不完整影响分析;(2)从农村到城市生活不到半年;(3)在城市出生、没有城市户籍、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儿童。
筛选后的有效被试是1307名,有效率为88.6%;年龄分布是9 19岁,平均年龄13.10ʃ2.01岁。
2.2研究工具2.2.1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BIIS-流动儿童版)测量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水平。
修订的Benet-Martínez和Haritatos(2005)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1(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scale-Version1,BIIS-1)包括8个项目,5点计分,要求被试在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之间做选择,其中1、2、5、7是反向计分;分为认同和谐和认同距离两个子维度。
总量表α系数为0.79,认同和谐与认同距离的α系数分别为0.76和0.81;重测信度为0.81。
因素分析抽取两个因素,对应变异总解释率为44.26%;二因素结构的χ2/df值为2.93,GFI、CFI、AGFI的值分别为0.89、0.86、0.82,RMSEA的值为0.06。
总分越高,表明认同整合水平越高。
2.2.2个体歧视知觉问卷测量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水平。
方晓义,范兴华和刘杨(2008)修订了刘霞(2008)编制的个体歧视知觉问卷。
包括9个项目,4点计分,要求被试在1(一点都不符合)到4(完全符合)之间做选择。
问卷的α系数为0.87,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45.47%的总体方差,因子载荷在0.57 0.83之间。
总均分越高,代表被歧视体验越明显。
2.2.3Ward社会支持问卷测量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来源及水平。
侯舒艨,袁晓娇,刘杨,蔺秀云和方晓义(2011)修编了Ward(2006)的旅居者社会支持问卷(The Index of Sojourner Social Support)。
包括18个项目,5点计分,要求被试在1(没有人) 5(很多人)之间做选择。
总体问卷的α系数为0.95,验证性因素分析χ2/df值为2.49,GFI、CFI、AGFI的值分别为0.998、0.998、0.997,RMSEA的值为0.047,结构效度良好。
总分越高,说明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越多。
2.2.4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流动儿童的应对方式和水平。
解压宁(1999)编制,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共20个项目,答案为4点计分,要求被试在0(不采取) 3(经常采取)之间做选择。
积极应对包括12个项目,反映主动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包括8个项目,反映消极应对的特点。
本研究中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1、0.83。
平均分越高,代表其应对方式越频繁。
2.3研究程序与统计处理本文数据来自“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的研究项目。
主试是经过统一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
征求校长和流动儿童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纸笔方式的团体施测,每班配备1 2名主试。
完成问卷用时约35分钟,结束时赠送小礼品。
采用SPSS17.0和AMOS7.0进行统计分析,分为初步统计分析、研究模型检验两部分。
3结果与分析3.1初步统计分析表1为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信息。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得分为3.54ʃ0.62,高于理论中值3.00;歧视知觉得分为1.70ʃ0.79,位于项目答案“有些不符合”(2.00)附近;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为2.62ʃ0.62,而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为2.01ʃ0.56,积极应对明显高于消极应对(t=29.82,df= 1158,p<0.001);社会支持得分为3.00ʃ1.14,位于理论中值3.0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