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循环经济法》建立与实施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考

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考

欧盟循环经济立法与实践
立法背景
欧盟为了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 染问题,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
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
欧盟的循环经济立法包括《废弃 物框架指令》、《循环经济指令 》等,要求成员国采取措施促进
废弃物减量、再利用和回收。
实践效果
欧盟的循环经济立法在实践中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成员国之 间的实施情况存在差异,需要进
德国循环经济立法与实践
立法背景
德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循环经济的 国家之一,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问题,因此通过立法推动循环经济发 展。
主要内容
德国循环经济立法主要包括《废弃物 处理法》、《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 》等,要求企业进行废弃物减量、再 利用和回收。
实践效果
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高,资源节约和 环境改善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循环经济强调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 的产生,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实现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性
总结词
循环经济立法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可以引导和规范各类主体参与循环经济活动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双赢。
循环经济立法的国际经验
总结词
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制定了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详细描述
德国是最早制定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之一,其《废弃物处理法》等法律法规有效地推动了本国的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这些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浅议《循环经济法》建立与实施

浅议《循环经济法》建立与实施

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 的经济增 长 胡锦涛总 书记在 中央人 口资源环境工 高、 污染重 、 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的
模式, 其根本 目的是使 社会经 济系统 作座谈会上提出制定循环经济法律 , 各 重大 问题 。 循环经济法的 “ 硬规 定”对 ,
和 自然界生态系统 的物质交换和谐循 地有关机构纷纷行动起来 , 积极征求意 重点行业 的高耗 能、高耗水企业进行
我国制定 的 环经 济法 , 循 制定严 于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 的能 是
( 减 量 化 Re u e 再 使 用 环 经济型立法 ,它强调从协调社会 经 耗 和水耗企业 标准 ,并按规定进行 审 即 d c、
Re s、 ue 再循 环 Rey l I c c ) 以生态 产业 济 发展 与环境 的关系 出发 ,着 眼于从 核。同时对 不符合 国家相 关环保要求 e 链 为发展 载体 ; 以清洁 生产为 重要手 源 头治理污染 ,坚持 维护社会 总体经 的企业要 从严 从重 处理 。 目前我 国已 段 , 到实现 物质 资源 的有效 利用和 济 利益 、兼顾社会各方面经济 利益 的 经对违反 国家环保要 求的企业采取 了 达 经济与 自然 的可持续发展 , 低消耗 、 低 基 本 原 则 。 排放 、 高效率是循环 经济的基 本特征。 治理手段 ,0 7年 四川省 2 5家重点 20 1 解读我 国 ( ( 循环经济 法 草案 , 整 污染 源企业被列入 “ 环保 黑名单 ”这 ,


什么是循环经济
持, 又保证经济发展对促进资源节约和 是直 接损害环境 、危害健康 的有毒有 环境改善 的支持 , 实现符合可持续发展 害污染 物质 的产生量 。
循环经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 下 要求的 良性 循环 。2 0 0 5年 3月 1 2日,

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循环经济较大规模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当前,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发展循环经济
还将推动形成一批新产业和新产品,对拉动内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在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背景下提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成就显著,但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趋尖锐。

环境污染加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2018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5.0%;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饮用水源地取水仍有23.6%超过ⅲ类标准;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

党的十X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
- 1 -。

论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

论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

论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全面利用和循环再生为原则,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促进产品再利用和回收等手段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法是指为了落实循环经济原则,保障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方面利益,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基本方针、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循环经济监督机制等一系列内容。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基本方针、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实施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

1. 基本方针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方针是确立循环经济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通过加强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全面节约。

2. 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法的发展规划是确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途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阶段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3. 政策措施循环经济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具体的政策和法规,以落实循环经济的各项措施。

4. 实施机制循环经济法的实施机制是指建立适合循环经济特点的实施管理体系,包括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机制、环保机构的建设和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等。

5. 监督机制循环经济法的监督机制是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确保法律法规的严格落实和监督,以及对违反循环经济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二、循环经济法的主要制度循环经济法的主要制度包括节能减排制度、资源利用制度、循环经济产业制度、环保机构制度和污染处罚制度等。

1. 节能减排制度节能减排制度是循环经济法中最基础和重要的制度,主要包括能耗指标、污染排放指标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等。

在执行监管过程中,对生产过程中能源和材料的消耗及排放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增强节能减排意识,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2. 资源利用制度资源利用制度是建立在节能减排制度之上,旨在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中国在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针对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依据。

有效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于当前中国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此,以下是我对有效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思考和建议:1. 推动法律的实施与执行。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要付诸实际行动,必须加强法律的实施与执行,制定明确的执行程序,并将其纳入法律的执行体系,使之成为一种常规的执行模式,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2. 加强法律的宣传和教育。

宣传和教育是保证法律能够有效实施的基础工作。

因此,要有效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就必须充分宣传和教育,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了解法律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遵守法律习惯。

3.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并制定适当的政策来支持实施。

比如,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以鼓励企业投资循环经济的领域,减少企业利用资源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确保企业按照法律的要求正确使用资源,不得滥用资源。

4. 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不可能完全靠政府一方面去努力,而必须得到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要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就必须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激励和鼓励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实施,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和实践体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过程中来,从而加强社会的认识和支持。

5. 加强研究和创新。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有赖于研究和创新,因此,要使《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就必须加强研究和创新,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期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6. 加强国际合作。

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不仅要加强国内的合作,还要加强国际的合作。

在这方面,可以鼓励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与国外政府和机构建立联系,交流政策和经验,以便更好地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解读

循环经济促进法解读

循环经济促进法解读
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循环经济领域立法的法律。

该法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定义循环经济的概念和范围:循环经济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以优化资源流和物质流、增强经济系统的再生能力、提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法律将循环经济的范围明确界定在物资和能源领域。

二、建立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和政策支持体系:法律重点加强了政府的分级管理、产业引导、政策激励、法治保障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法制框架和政策支持体系。

三、加强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法律明确了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加强对循环经济领域的规范和监管。

四、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法律鼓励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五、促进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法律倡导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和共同应用。

六、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的提升:法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支持。

总的来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我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法律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在请你输出中关于的内容。

1.2 研究意义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该法律的实际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研究《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并提出修订建议,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的效果,探讨其对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该法的实施成效,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 正文2.1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成效分析自《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该法规定了产业发展要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了我国经济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在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该法规定了企业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环境。

通过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在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制定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旨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该法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修订。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

就《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

该法的实施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该法规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采用循环经济的原则和措施,加强资源节约和废物减量。

这样一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该法规定了政府应当加强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这样一来,政府在循环经济推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该法的实施促使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了循环经济的建设,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尽管该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订。

该法对循环经济的定义不够明确,导致循环经济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惑。

在修订时应明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范围,为各方面的工作提供明确的依据。

该法在循环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修订时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循环经济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对循环经济的监管能力,推动循环经济的有序发展。

该法在循环经济的经济激励方面还有待完善。

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的财税扶持力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激发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较为明显,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修订时应加以改进和完善,明确循环经济的内涵,加强循环经济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对循环经济的经济激励,推动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循环经济被提出,旨在通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旨在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两年来,该法律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

一、《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成效分析1. 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规范发展。

法律规定对循环经济重点领域进行支持和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政策保障。

法律还明确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体责任,强调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过程管理制度,推动企业主动开展资源循环利用。

这些规定为循环经济产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了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2.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法律规定鼓励和支持利用再生资源和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法律还鼓励推动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最小化排放。

这些规定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3.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加强了对循环经济领域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法律规定明确了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循环经济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推动循环经济领域的执法工作。

法律还规定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些规定有助于加强对循环经济领域的监管和执法,保障了法律的执行效果。

二、《循环经济促进法》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2. 循环经济产业链主体责任不明确《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企业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责任,然而可操作性不够明确。

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考

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考

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考一、循环经济必须是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本文政府主导的内涵,是指政府以市场化的、财政的手段以及非市场的行政力量,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动、调控和引导循环经济市场化。

所以本文所说的主导,是对这个过程的主导,而非对市场机制本身的主导。

在二战后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市场化会带来财富的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

但市场机制所具有的财富增长的功能,只有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当市场出现垄断、外部性、信息非对称性时,市场机制就会失灵。

市场失灵将导致生产或消费的非效率,以及社会财富增长的停顿甚至消减。

而资源天然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又使外部性成为循环经济的内生效应。

资源的双重属性决定我们在利用资源的不同功能时会产生不同的“物品效应”,而“物品效应”又通常与外部效应紧密相连。

资源的经济属性显现资源的“私人品”效应,厂商或消费者能够通过市场获得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资源的生态属性显现出资源的“公共品”效应,厂商或消费者无需通过市场就可无偿获得资源的全部生态价值。

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对资源的经济价值具有“精打细算”、“适度消费”的市场理性,但对于资源的生态价值却具有“坐享其成”、“过度消费”的自利理性。

这种市场理性和自利理性导致我们的经济发展往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并呈现出不可持续性。

然而人类是需要持续发展的,这就需要寻求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增进的发展模式,即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转化”资源生态价值的“公共品”属性,使其具有“私人品”的市场属性,能够与资源的经济价值一起,参与市场机制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双重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生态价值的市场化。

但要实现资源生态价值的市场化,靠市场本身不可能达到目的,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预。

在此,我们需把握一点,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一旦市场失灵得到控制,政府就应让位于市场本身发挥作用。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自2008年颁布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

需要肯定的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法规定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循环经济促进中的职责和义务。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再制造等活动,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动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各类循环经济企业和产业园区不断涌现,循环经济产值逐年增长。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法律的执行效果有待提升。

在一些地方,由于执行力度不够,一些企业仍未能充分履行循环经济的责任,没有有效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再利用。

法律的制度设计还有待完善。

目前,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分类不够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

法律对于违反循环经济规则的制裁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对于法律的约束力不够敬畏。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修订建议。

应加强执行力度,加大对于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鼓励和激励那些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

应完善循环经济的分类与界定,明确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企业的法律责任和权益,同时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指导。

应加强对于循环经济企业的监管与引导,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还应加大对于循环经济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鼓励京津冀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和参与度,促进整个社会对于循环经济的认知和理解。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是可观的,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通过加强执行力度、完善制度设计、加大扶持力度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向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循环经济已成为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XXXX年正式实施。

本文将就《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未来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1. 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经济促进法》通过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体系,鼓励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实施过程中,我国企业逐渐意识到资源的珍贵,开展了一系列资源节约型技术和产业升级,有效推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 降低了环境污染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采集和消耗,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使得我国一些传统产业完成了向循环经济产业的转型,切实减少了环境污染。

3. 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价值。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不仅使得企业在资源利用上更加节约,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也逐渐增加,拉动了相关的产业链,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修订建议尽管《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1. 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当前我国循环经济产业链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环节。

未来《循环经济促进法》应当加强相关产业链的建设,提高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效率,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

2.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配套政策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未来应当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完善相关政策,例如对资源再生产业的扶持政策、产业转型的支持政策等,以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促进法》应当强调企业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不断加强,循环经济成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有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我国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多年前开始实施。

那么,这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如何,又该如何进行修订呢?本文将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

首先要评估的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的成效。

该法律出台以来,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国的循环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各地区在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循环经济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发展。

这些成效充分显示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需要对《循环经济促进法》进行修订。

需要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进行修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电子废弃物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等新的问题需要法律予以指导。

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规范,提高执法效率。

在实践中发现,一些法律规范不够具体,难以落实,还有一些地方的执法效率不高,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循环经济促进法》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和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企业和个人对循环经济法规的认识仍不够,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产生。

要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更细化和明确责任,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针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我们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订。

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具体发展规划和目标进行修订,提高法律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对循环经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详细规定,确保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位。

建议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入到循环经济领域,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浅析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浅析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浅析[提要] 在人类文明空前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逐渐严重,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应运而生。

我国急需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关于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也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对策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空前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几大公害事件,从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人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消耗地球资源的同时,要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使地球得以长存。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以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最终实现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数众多,人均占有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很快,在长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问题十分严峻。

在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消耗度高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的供给必将难以为继。

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刻不容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才能使循环经济更好地实施和发展。

二、循环经济法律制度随着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

在法治国家中,法律作为国家调控的最高形式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循环经济要想实现良性的发展,必须建立以法律为支撑的框架体系。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可以协调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规范人的经济行为,同时对人们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三、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现状“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引入我国,但是在之前很长时间里,我国已经开始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虽然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制定了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但是还没有真正处理好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

循环经济法的建构与实证分析

循环经济法的建构与实证分析

主要实现途径是清洁生产t。就此意义而言, ’ 〕 循环
经济立法要求的不仅是对现行具体制度或措施的局 部调整 , 更要求对现行立法指导思想的变革 以及对 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全面修正和完善。 以上循环经济的法学定义为我们研究循环经济 法的调整范围奠定了基础。法律的调整范围是循环 经济立法必须明确的前提性问题之一, 调整范围规 定得过宽就会失去特定的调整对象, 规定得过窄又 难以全面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法的调整 范围应当从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法律基础出发, 紧 密契合循环经济的法学定义。我们认为, 我国循环 经济法调整的范围应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一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 计、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 设备、 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服务和产品 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 ①
主要有《 清洁生产促进法》《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 节约能源法》 和《 等。那么循环经济法如何定位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循环经济法应遵循何种法 律原则呢?这些均是立法起草过程中必须回答的基
本问题 。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 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 括: 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 伴生矿进行综合 开发与合理利用;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废气、 废水、 余热、 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 资源的 ② 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循环经济对资源利用 的要求和废物资源化的理念。 三是资源的再使用。资源的再使用是指对资源 或者拆解后的产品继续使用, 或者修复、 翻新、 处理 后继续使用 , 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 的再使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 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 从源头防治污染。 四是废物再生利用与无害化处置。废物再生利

我国《循环经济法》立法模式探讨

我国《循环经济法》立法模式探讨
+ 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博士生 江西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副教授;第二作者为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 中心研 究人员。
8 ・ 8
维普资讯
二 ,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框架
虽然我国并不属于大陆法系 , 但对于成文法的倚重使得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成为构建循环经济法 律 法规 体系 的应 有之 意 。 国 的一 些相 关 单行法 的 制定 往往 带有 应急 性 , 我 应急 性 的 后果是 法条 上冲 突 颇多 , 整个体系的连贯性 不足。各个单行法或部 门法之间还存在着各 自为政 、 相互重复 、 互不协调、 甚 至相互 矛盾 和抵 触 的现 象 。 发展 循环 经 济 的形势 和 循环经 济法 制建 设 需要 一 部 真正有 效 的 , 与时俱 进的循环经济基本法。 基本法不仅仅有提供一般法律依据的作用 , 更是确定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宣示国家基 本政策 、 确定公民和社会在发展循环经济领域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体系的法律依据 。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 , 其地位需要基本法来 明确。 发展循环经济的形势需 要大量和系统的环境 、 资源与经济立法 , 这个体系不能缺少一个龙头。 因此 , 我们主张 , 在制定作为 循环经济基本法的 循环经济法)的同时 , ) 可考虑为制定下一部 循环型社会建设法)留下立法空间 )


我 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成
面对 资源 能源 的 日益 稀缺 、 境 质量 的 日趋 恶化 , 类面 临着 前所 未 有的 生 存与 发展 危机 。 环 人 各国
都在寻求如何摆脱发展困境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如何促进经济 、 社会与环境的 良 性循环成为整个人类 都需要认真思考并予 以回答的现实问题。发展循环经济 ( 本质上是生态化经济) ,旨在市场经济背景 下, 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 , 发挥 国家和市场在发展中的互补功能 , 改变整个社会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 法律体系建设有两个基本要求: 健全与协调。 健全 即构成体系的各个部分必须齐备 , 不能欠缺t 协调 即各个部分必须逻辑地、 有机地构成一体 , 避免冲突和矛盾。 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可 以由循 环经济基本法统帅下的环境与资源法和循环经济核心法组成。 所谓核心法 , 是指直接推动我 国循环经 济发展重点领域的法律 ,即覆盖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 , 包括生态工业, 生态农业, 废旧资源回收、 利 用 、 源化 和无 害化 产 业 ,绿 色服务 业 ,以及其他 消费 行为 等方 面 。在 核心 法 中 ,已经 颁布 和实 施的 资 法律有 ( ( 清洁生产促进法》 (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 节约能源法》和 ( 《 可再生能源法》 ;需要 尽快建 立 的法律 包 括生 态农 业 法或 修 改农业 相 关法 、绿色 采购法 或修 订 ( 府 采 购法 》 《 政 、再生 资源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施策略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施策略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施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愈发凸显。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实施策略及其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循环经济的概述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小化浪费和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资源利用的平衡。

换言之,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的新型经济模式,通过利用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平衡的生态经济系统,通过“废物为宝”的思想,减少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一个循环经济系统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废物的最小化和资源的最大化;二是产生的废物视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利用废物再生产出新的可用产品;三是以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基础,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实施策略1. 建立循环经济法规制度建立与完善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体系,实现政策的全面覆盖和管理。

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和法规。

通过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 推进资源回收再利用加强废弃物回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化解等处理。

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流程改进等手段,实现物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控制,大幅减少浪费和废弃,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3. 技术创新与推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生产技术研究和生态环保技术研究,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保障。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促进高效节能环保技术与生产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 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机制,营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市场机制。

通过税收政策、金融扶持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开发新的可再利用资源和再生产品,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法律依据。

自该法实施以来,对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本文将就《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成效及修订建议进行阐述。

从实施成效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原则,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循环经济促进法》建立了循环经济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规范了各个环节的运行和管理。

特别是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以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护等方面,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循环经济促进法》强调了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和激励。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增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循环经济促进法》倡导了循环经济的社会共治和公众参与,强调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通过推动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激发了公众对于循环经济事业的关注和参与,促进了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传播和落地。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现行法律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激励政策不够明确和具体。

应该通过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和财税激励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还不够严格和有效。

应该加强对于资源采矿和利用过程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违法成本的压力,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物的安全处理。

对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撑的重要性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完善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完善

浅谈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完善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循环经济法体制。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法律责任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完善进行探讨。

政策法规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完善首先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方面。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税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从制度和政策两个层面,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同时,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省级、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文件,加强了循环经济的实施。

法律责任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完善还包括了法律责任的明确。

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法律责任。

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必须履行资源有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的责任,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政府的法律责任,要求政府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引导、管理和监督。

这些法律责任的明确,为企业和个人在循环经济领域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界限,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监督机制完善的循环经济法体制还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其执行。

基于此,我国逐渐建立了一套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机制。

首先,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执行进行日常监督,通过行政手段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管理。

其次,我国建立了循环经济领域的专门执法机构,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等,负责对循环经济的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此外,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监督举报、诉讼等渠道来参与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提高了循环经济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面临的挑战和展望尽管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循环经济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有时存在着重复、矛盾之处,需要进行整合和修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