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白描图片有哪些

合集下载

中国水墨山水画

中国水墨山水画

中国水墨山水画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在绘画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

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

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六种,其概要说明如下:斧劈皴——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披麻皴——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卷云皴——表现古老山脉的圆形山顶的主要方法,能表现出苍劲的感觉。

雨点皴——表现被烟雾所笼罩的山岳的主要方法。

荷叶皴——表现水成岩所形成的山和岩的主要方法。

折带皴——表现水成岩所形的山岳,特别是崩塌的斜面和堤防的主要方法。

以上各种皴法的应用,须视地质构成的关系而定,必要时可将两种方法混合或折衷使用。

皴法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

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

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

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的皴擦方法与名称,一般称为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

清?郑绩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

《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古人写山水皴分十六家。

曰披麻,曰云头,曰芝麻,曰乱麻,曰折带,曰马牙,曰斧劈,曰雨点,曰弹涡,曰骷髅,曰矾头,曰荷叶,曰牛毛,曰解素,曰鬼皮,曰乱柴,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家山石名目,并非杜撰。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山水卷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北宋巨然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

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

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春山瑞松图》宋米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

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早春图》北宋郭熙绢本水墨158.3cm×10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的季节变化。

在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

画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

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绢本双拼188.7cm×139.8cm此画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最全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2015-02-05 国历书画国历书画点上面蓝色小字加关注,宜分享,且看且收藏。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 1897年作乘云注雨立轴设色纸本1922年作题识:乘云注雨。

祥止仁弟从游借山,已越二载暑寒,明日学成还蜀,予以此数十年不画之作,依依赠行,小兄齐璜制于京华。

钤印:木人、白石相赠、门人半知己、一息尚存书要读此《乘云注雨》图为齐白石鲜有的题材。

白石舍弃了传统的形象,以简朴的稚拙感把龙刻画出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尽致。

画中的上款‘祥止’为齐白石门生,四川书画篆刻家罗祥止。

临沈周山水立轴己未(1919年)作雪溪高士图立轴1939年作龙山七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1874年作款识:龙山七子图。

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馀也。

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

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

遂于酒後驱使出山灵以为点缀焉。

滨生弟璜并识。

钤印:齐伯子、名璜别号濒生、求真《龙山七子图》是研究白石早期山水及诗友交游的重要画作。

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借湘潭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被推为首任社长,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

齐白石学诗的老师较多,有诗人胡沁园(27岁拜师)、王湘绮(37岁时拜师)、诗人文学家樊曾祥(40岁时认识),受他们的影响较多。

也曾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

1924年出版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逝后又出版《白石诗集》等。

他的诗都是白话诗,抒发感想。

《龙山七子图》是齐白石诗、画结合最为典范的代表作品。

齐白石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齐白石的山水画集中他的早期创作中,传世作品极为罕见。

最初他是根据勾摹的《芥子园画谱》认识传统山水的,后来,受到“清四王”及八大山人的影响,山水多作简笔,用墨水份不多,山石皴擦少,有深远的意境,但显得比较稚拙。

明清传世山水画赏析!

明清传世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它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期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在中国绘画史上,尽管山水画是较晚出的画科,但却比欧洲风景画要早一千多年。

在画法上,唐代王维提出了“水墨为上”的观念、强调水和墨的相互作用以后,五代、北宋时期风行湿笔浓墨法。

到了南宋,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在熟性绢、纸上运作的水墨交融、连勾带皴的方法。

元代时纸本大行其道,风行南宗山水,又以干笔皴擦的方法别开新局,影响到了明清及明清之后的山水画风。

本文精选了明清著名画家王绂、戴进、吴伟、文徵明、董其昌、恽寿平、王时敏、王原祁 、王翚、吴历等的部分山水画精品,对其作简略介绍。

1.明 王绂 《山亭文会图》明 王绂《山亭文会图》纸本设色纵219厘米横87.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写文人在山林雅集之盛事。

画上重峦叠嶂,山势险峻,树木丛生,烟霞环绕,颇为壮观。

山上小溪泉水流淌有声,山下河中可泛舟,山林间亭台楼阁隐现,这是一处可游可居的幽雅胜境。

近景古朴山亭中已有几个文人在那里论诗作画,山下还有文人或乘舟、或步行赶来应约赴会。

山水胜境为文人雅集提供了优美环境,文人雅集又为山水胜境增添了诗情画意。

王绂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师法吴镇、王蒙等元代大家。

他的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

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

但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他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特别是倪瓒、柯九思二人之长,经过长期的揣摩,形成独特风格,飘逸雄秀,纵横洒落。

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

善画山水墨竹,山水画有繁、简两种风格,繁笔线条较长,转折灵活,多用中锋,学王蒙、吴镇笔法。

简笔则干笔、偏锋、皴擦并用,来自黄公望、倪瓒。

画墨竹笔法灵活稳健,含有书法特点,多受文同影响。

知名于明初画坛。

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中国美术——南宋-山水

中国美术——南宋-山水

中国美术——南宋-山水南宋-山水南宋四家的山水画1、南宋四家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以青奇俏拔的形象和简括的笔墨章法开创了山水画新天地。

2、以他们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弃置北宋以来以主峰为中心的高山激流式构图和细密反复的笔墨,创新为简单化单纯化的形式,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小了许多,但刻画的却精巧细致了许多,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南宋山水画创造了第二种艺术境界。

3、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以一当十,以简代繁,中国艺术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南宋四家,共同开拓了山水画的一代新风,但是各自也有不同的特色。

代表画家:1、李唐南宋画家。

字晞古,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

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

擅长山水、人物。

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

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

兼工人物,初师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

并以画牛著称。

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

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

《万壑松风图》分析作品《万壑松风图》,1构图上明显受范宽影响,一峰高耸,云雾缭绕,冈峦郁盘,峭壁如削,下面是浓密的松树林,岩间有多处泉水飞溅,汇成溪流,右边崖下有小路通幽。

2坚挺的皴笔似钉头、雨点、刮铁,或归之为小斧劈皴,显得石质坚硬,棱角尖锐。

初看墨色浓重,实则原图敷有厚重的青绿色,表明其初学时曾师法李思训的着色。

代表画家2刘松年,经历三朝,一直在画院任职,其山水人物画在画院中被称为绝品,他还擅长画界画,他的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

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在技法上刘松年变李唐的“斧劈皴”为小笔触的“刮铁皴”,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国画欣赏|华岩的山水画:不拘一格,简逸洒脱

国画欣赏|华岩的山水画:不拘一格,简逸洒脱

国画欣赏|华岩的山水画:不拘一格,简逸洒脱
华岩,一作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

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

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岩的山水兼法院体,吴派、董其昌诸家,不拘一格,一般比较简略率脱。

以上作品选自《山水十二开》,在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性,又有笔墨上的简逸生动。

画面个性鲜明,而且意境悠远。

五代山水画

五代山水画

五代美术一、五代花鸟画“黄家富贵”“徐熙野逸”1、黄筌,西蜀最著名的宫庭画家。

师刁光胤,又吸取山水画家李昇、人物龙水画家孙位之长,“全该六法,远过三师”。

《写生珍禽图》。

擅长花竹翎毛,也能画人物佛道、山水,是一位技艺全能的画家,对宋代宫庭花鸟画风有重大影响。

黄氏承继唐代花鸟画风,所画多为宫庭中的奇禽名花,其画极细的线条勾勒,施以柔丽的色彩,线色相融,几乎不见勾勒的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题材与手法)。

2、徐熙,院外花鸟画大师。

《雪竹图》。

他的画与诸黄注重用色的风格不同,注重“落墨”,徐铉评其落墨为格。

不拘泥于精勾细描,信笔抒写,注重表现,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赋色晕淡细碎为功”《梦溪笔谈》:“国初……诸黄画花妙在傅色……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

”题材“寒芦荒草,水鸟野凫,自得天趣。

”二、五代山水画的杰出人物有四人——荆关董巨,则为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五代山水画的成熟与发展,五代时期一些画家深入体验自然,形成了南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两大流派,北方以荆浩与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及巨然为代表。

1.荆浩,他长期接触北方雄伟的自然山水,有较深的认识与感受。

他所画的山水多是北方的大山大水,构图都取全景式,气势宏阔。

他在《笔法记》中最早对从唐代发展起来的水墨山水创作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拓展,为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代表作《匡庐图》。

2.关仝,荆浩的弟子,刻意力学,卒得其法,有出蓝之誉。

他的山水画具有“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的特色。

传世有《关山行旅图》,其山水景物浑融,特别善于表现北方山水峻伟荒寒的景色,被称为“关家山水”3.董源,像王维一样兼长设色和水墨两种风格的山水,尤以后者著称,表达的景致平淡闲远,非常符合文人雅士的思想情趣。

画面抒情自然。

他创造了用披麻皴与密密麻麻的点子皴,来表现江南山水的独特手法。

成功地表现出江南山水的远近层次与湿润的特质,成为江南山水画派的开山祖。

历代山水名画200幅技法解1

历代山水名画200幅技法解1

中国历代传统山水名画220幅技法解目录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中国山水画的鉴赏二、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解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唐代王维《长江积雪图》五代荆浩《匡庐图》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五代关仝《秋山晚翠图》五代卫贤《高士图》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五代董源《山口待渡图》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北宋巨然《秋山问道图》北宋巨然《雪图》北宋李成《寒林平野图》北宋李成《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晴岚萧寺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雪山萧寺图》北宋郭熙《早春图》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北宋米芾《春山瑞松图》北宋屈鼎《夏山图》北宋许道宁《关山密雪图》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佚名《秋山萧寺图》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松湖钓影图》南宋刘松年《松窗读书图》南宋刘松年《西湖四景图》南宋马远《踏歌图》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南宋马远《举杯玩月图》南宋马远《月下赏梅图》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南宋夏圭《临流赋琴图》南宋夏圭《钱塘秋潮图》南宋李迪《风雨牧归图》南宋佚名《青山白云图》南宋佚名《松风楼观图》金代佚名《洞天山堂图》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丹崖云树图》元代吴镇《渔人图》元代吴镇《双松平远图》元代倪瓒《江亭山色图》元代倪瓒《渔庄秋霁图》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元代王蒙《夏山高隐图》元代王蒙《秋山草堂图》元代王蒙《溪山风雨图册》元代曹知白《松亭图》元代盛懋《溪山清夏图》元代唐棣《霜浦归渔图》元代佚名《山居图》明代沈周《庐山高图》明代沈周《两江名胜图》明代周臣《春山游骑图》明代周臣《山斋客至图》明代周臣《雪村访友图》明代唐寅《杏花茅屋图》明代唐寅《东篱赏菊图》明代唐寅《高山奇树图》明代唐寅《落霞孤鹜图》明代唐寅《茅屋风清图》明代唐寅《清溪松荫图》明代唐寅《山路松声图》明代文徵明《积雨连村图》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图》明代仇英《玉洞仙源图》明代戴进《洞天问道图》明代戴进《踏雪寻梅图》明代戴进《雪景山水图》明代戴进《溪堂思诗图》明代王谔《雪岭风高图》明代王谔《月下吹箫图》明代王谔《江阁远眺图》明代蓝瑛《白云红树图》明代吴伟《渔乐图》明代张璐《溪山放艇图》明代陈裸《王维诗意图》明代刘珏《夏山欲雨图》明代朱端《仿郭熙山水》清代王时敏《仙山楼阁图》清代王时敏《丛林曲涧图》清代王鉴《仿三赵山水画》清代王鉴《仿大痴山水图》清代王鉴《梦境图》清代王翚《万壑千崖图》清代王翚《秋树昏鸦图》清代王翚《虞山枫林图》清代王翚《仿黄鹤山人山水图》清代王翚《水阁幽人图》清代王翚《夏五咏梅图》清代王翚《仙山浮岚图》清代王翚《仿王蒙秋山图》清代王原祁《《仿王蒙松溪山馆图》清代王原祁《山中早春图》清代石涛《设色云山图》清代石涛《四边水色图》清代髡残《苍翠凌天图》清代髡残《山水图》清代弘仁《黄海松石图》清代弘仁《林泉图》清代弘仁《西岩松雪图》清代朱耷《山水斗方图》清代吴历《夕阳秋影图》清代高岑《青绿山水图》清代高岑《松窗飞瀑图》清代谢荪《青绿山水图》清代龚贤《溪烟树图》清代张雨森《秋林曳杖图》清代吴历《江城秋访图》清代吴宏《柘溪草堂图》清代沈宗骞《竹林听泉图》清代唐岱《晴峦春霭图》清代黄鼎《山水图》清代任预《前程期远图》清代赵之谦《积书岭图》清代樊圻《江干风雨图》清代樊圻《秋山听瀑图》清代刘泳之《松风山馆图》清代袁江《观潮图》清代袁耀《阿房宫图》清代袁耀《蓬莱仙境图》清代袁耀《蓬莱仙境图》清代郎世宁嵩献英芝图》清代郎世宁《山水图》清代颜峰《秋林书啸图》清代陈漠《白云青嶂图》清代陈卓《云山青障图》清代陆远《仿古山水图》清代邹之麟《青绿山水图》近代黄宾虹《湖山晴霭图》近代金城《山水图》近代冯超然《夏山飞瀑》近代黃君壁《山水图》近代吴湖帆《潇湘雨过图》近代陶冷月《洞庭秋月图》近代溥心畲《白云满青山》近代刘海粟《黄山图》近代张大千《秋水清空图》近代傅抱石《待细把江水》近代李可染《江南春喜雨图》近代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代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近代陆俨少《山水图》近代陈少梅《长夏山居图》近代陈少梅《河阳神韵》近代陈少梅《回归山居图》近代陈少梅《轻舟寻友图》近代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近代白雪石《桂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杨明义《水墨山水》现代李震《工笔界画》现代李震《工笔界画》现代贾国英《工笔山水》现代贾国英《工笔山水》现代陈国胜《工笔山水》现代陈国胜《工笔山水》现代刘有成《彩墨山水》现代刘有成《彩墨山水》现代张泉踪《彩墨山水》现代张泉踪《彩墨山水》现代曾刚《彩墨山水》现代宋滌《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刘安祥《壮志凌云》现代刘安祥《天地有大美》现代刘安祥《林泉高致图》现代刘安祥《自有风韵颂千秋》现代刘安祥《峭崖列翠》现代刘安祥《剪取青山入画屏》现代刘安祥《望穿秋水》现代刘安祥《无限风光在险峰》现代刘安祥《山随平野尽》现代刘安祥《万山浮动兩初来》现代刘安祥《擎天一柱》现代刘安祥《晚山晴更好》现代刘安祥《湖山春曉图》现代刘安祥《三峡放歌》现代刘安祥《近山识鸟音》现代刘安祥《晴峦青障图》现代刘安祥《数峰无语立斜阳》现代刘安祥《江山览胜图》现代刘安祥《一帆风顺》现代刘安祥《仙境胜览图》现代刘安祥《晚山无语对斜阳》现代刘安祥《鸟鸣山更幽》现代刘安祥《碧水苍山》现代刘安祥《鸳鸯瀑》现代刘安祥《雪霁图》现代刘安祥《漓江晨曦》现代刘安祥《望断南飞雁》现代刘安祥《旭日照春山》现代刘安祥《云深不知处》现代刘安祥《云开雾散见山青》现代刘安祥《水色山光画图中》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国山水画萌于晋,成于唐,盛于宋元,自五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里,山水画都是笫一大科。

一生中必看的中国山水画精选(二)

一生中必看的中国山水画精选(二)

一生中必看的中国山水画精选(二)吴镇《嘉禾八景图》嘉禾八景图是吴镇一幅非常有名的作品,它既是中国画横幅的范作,又是真实地点的写照,画了从嘉兴到魏塘的八个风景点:空翠风烟、龙潭暮云、鸳湖春晓、春波烟雨、月波秋霁、三闸奔湍、胥山松涛、武水幽澜,其中一些景点至今尚存。

此幅原为美国私人收藏,后捐献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镇《嘉禾八景图》吴镇《中山图卷》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作品《中山图卷》,是元代“四大家”中,吴镇所绘制,的山水兼师南北二宗,既有北宗的雄浑大气,又有南宗的挥洒淋漓、浓润豪迈的气象。

此幅作品描绘,逶迤起伏的层峦叠嶂。

画家以淡墨皴染群山,浓墨画丛树点苔,勾皴时见干笔,笔墨雄浑厚重。

整幅画面笔墨苍厚,气韵淳古,为仲圭杰作。

吴镇《中山图卷》吴镇《溪山高隐图》图绘高山巨石层峦重叠,远山云雾朦胧栈道顺山崖伸延,迂回盘绕,树林后溪水一湾,水榭半露,充满夏日中葱郁气氛,山石以水墨渲染,淡施披麻皴,圆点浓墨点苔。

笔法稳健,墨气湿润。

全画构图呈长方形,上不留天,下不留地,构图虽饱满,但密而不塞,疏密相间,故布局十分得宜。

吴镇《溪山高隐图》吴镇《芦滩钓艇图》此幅即绘崖畔水面上一叶扁舟,渔父挂起钓竿,拨棹归去,景色荒寂,情致却很闲适,形象传达出“挂起渔竿不钓鱼”的隐逸高士襟怀。

作品构图简洁,用笔率意粗犷,墨色浓淡跌宕,风格雄放滋润,反映了他晚年成熟的面貌。

吴镇《芦滩钓艇图》吴镇《芦花寒雁图》以平远法绘秋日水滨景色,水面微波荡漾,蒹葭苍苍,一双芦雁振翅飞起,渔父于舟头仰首凝视。

画面空灵寒寂,形成了平淡清远的境界。

图中以平行置景的手法表现空阔无际的水泊,以浓淡变化的水墨表现远近层次,平中见奇。

吴镇《芦花寒雁图》吴镇《草亭诗意图卷》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吴镇《草亭诗意图卷》。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白描国画课件ppt

白描国画课件ppt

国画的材料与工具
国画的材料
国画的材料主要是宣纸、毛笔、墨汁、颜料等。宣纸具有吸墨性好、不易变形等 特点,毛笔则有多种型号和用途。
国画的工具
除了毛笔外,国画还需要用到调色盘、洗笔筒、画板、镇纸等辅助工具。这些工 具在绘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画家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CHAPTER
02
白描国画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国画简介 • 白描技法 • 白描作品欣赏 • 白描与其他绘画形式的比较 • 白描的创作实践
CHAPTER
01
国画简介
国画的起源与发展
国画的起源
国画起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国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 时的岩画和彩陶画已经具备了国画的雏形。
国画的发展
国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魏晋南北朝的 文人画,到唐代的工笔重彩,再到宋元明清的水墨写意,国画不断发展和创新 。
国画的分类与特点
国画的分类
国画主要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三大类。每一类又有不同的表现 形式和风格,如工笔、写意、泼 墨等。
国画的特点
国画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强调 笔墨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通过 笔墨的浓淡干湿和线条的粗细变 化,表现出物象的神韵和情感。
表现手法
白描注重线条的表现力,通过线条的 粗细、曲直、虚实等变化来表现对象 ,而油画和素描则更注重光影、明暗 、质感等表现手法。
CHAPTER
05
白描的创作实践
创作主题的选择与构物、花卉等,根 据个人兴趣和审美倾向进行选择。
构思
在选择主题后,需要对画面进行整体 构思,包括构图、线条表现、层次感 等方面,为后续创作打下基础。

宋.山水小品画赏析(高清50幅)

宋.山水小品画赏析(高清50幅)

宋.山水小品画赏析(高清50幅)宋朝的山水画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的画风变革新貌或者旧朝遗风变体。

前者宏伟壮阔,后者娇小空灵。

一、北宋北宋山水画代表名家有董源、李成、范宽、郭熙,而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

董源《洞天山堂》董源的《洞天山堂》气势宏大,亭台楼阁镶嵌云山之中,错落有致,远山间烟波浩渺,如梦如幻,展现了画家开阔的胸襟与对大唐盛世的充分刻画描述。

李成《寒林骑驴图》绢本淡设色纵162厘米横100.4厘米,美国纽约大都市博物馆藏▲《寒林骑驴图》的景象于萧索中富含生机,旅者骑驴疾穿寒林,打破了寒林的寂静与萧瑟,生机由此而来。

范宽《雪景寒林图》▲《雪景寒林图》中一派万籁寂静,皑皑白雪下却是生机涌动,延绵起伏的山峦支持着天地间的灵动。

范宽《溪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206.3厘米X 103.3 厘米▲范宽不受世事拘束也不爱功名,心醉高山茂林之间,胸中有丘壑的这种豪迈性格铸就了笔下的巨幅山水,范宽山水作品气魄雄伟,境界浩莽,墨韵浓厚,笔力鼎健,得山之精髓,形神皆备,故画品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后世学人将范宽与李成、董源合称“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画风的影响,以范宽的绘画为典范。

《早春图》郭熙(北宋)二、南宋“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一改北宋山水画全景式的宏大构图,代之以空灵雅致的边角式构图,这种画风上的变革却常常被后世附会为画家们用画作中的“残山剩水”寄托对故土的哀思,更以此去劝诫君王莫要偏安一隅。

南宋山水小品画空前繁荣,现存的宋代山水小品画也大多创作于这一时期。

南宋时期山水画的主流是李唐画派。

李唐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南宋画坛,这种影响不只局限于山水画,人物、花鸟都有波及。

其后的刘松年、马远、夏圭都是在不同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李唐所开创的画风新格。

描写祖国山河美的名画作品

描写祖国山河美的名画作品

描写祖国山河美的名画作品祖国山河美,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豪和骄傲。

这里有壮丽的山川,有秀美的湖泊,有浩瀚的大海,有神奇的河流,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将以描写祖国山河美的名画作品为标题,为大家呈现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祖国山河美景。

一、《黄山万壑云锦图》这幅画作出自明代画家李时中之手,以黄山为题材,展现了黄山的壮丽景色。

画中,奇峰耸立,云雾缭绕,山峦连绵不绝,犹如云锦般美丽。

从画中可以感受到黄山的雄伟与壮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云海之中。

二、《长江三峡图》这幅画作出自清代画家郑板桥之手,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

画中,长江蜿蜒流淌,两岸峡谷陡峭,山水相间,景色如诗如画。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与壮丽,让人为之惊叹。

三、《西湖十景图》这幅画作出自宋代画家马远之手,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

画中,湖水如镜,山峦倒映,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宜人。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恰到好处的构图,将西湖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四、《桂林山水图》这幅画作出自明代画家郑燮之手,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

画中,奇峰峥嵘,溪流潺潺,山水相映,美不胜收。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透视手法,将桂林山水的美景展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五、《江南春色图》这幅画作出自元代画家赵孟頫之手,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画中,绿草如茵,花开如海,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宜人。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江南春天的美景展现得细腻而生动,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六、《山水田园图》这幅画作出自唐代画家王维之手,描绘了中国山水田园的美景。

画中,青山绿水,村舍田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

画家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将中国山水田园的美景展现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七、《太湖秋色图》这幅画作出自明代画家仇英之手,描绘了太湖秋天的美景。

画中,湖光山色,秋叶满天,景色如诗如画。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太湖秋天的美景展现得绚丽多彩,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感觉。

清朝中期袁江山二十四幅精品山水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袁江山二十四幅精品山水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袁江二十四幅精品山水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我们一起分享袁江精品绘画作品。

袁江(1662—1735)字文涛,号岫泉。

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专攻山水楼阁界画。

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

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

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齐名。

他们两人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作品在北方流传较多。

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

山水画主要学宋代闫次平,画石多鬼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

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界画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很有特色的一门画科,它在东晋时代已同人物、山水画并存了,发展到宋、元时期就已达到高峰,但一直受到文人画的排挤。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1、《疏松幽岫亭》曹知白元代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山间有飞流的瀑布,瀑布下有平常的人家。

虽然仍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遗风,但曹知白也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加了进去。

由于家中雄厚的财力,曹知白的日子过得舒心如意,与倪瓒等人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

传世之作有《疏松幽岫亭》《群山雪霁图》《溪山泛艇图》等。

2、《花卉图》陈遵明代立轴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57.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溪流自左至右贯穿着画面,岸边繁花似锦,色彩缤纷。

花草以没骨法画成,色彩浓淡层次丰富。

轻柔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出小溪边的清新景致。

陈遵,生平不详,明代画家。

字汝循,浙江嘉兴人。

擅长描绘花鸟,栩栩如生。

传世作品有《三友图》《枇杷图》《蓼花蛱蝶图》。

3、《陶渊明故事图》陈洪绶明末清初长卷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308厘米(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喜好在宁静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这幅画抓取解印、种秫、归去、无酒等几个特写镜头来描绘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清馨生活(此选两幅)。

作者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家,少年时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门七十二贤》的拓本,关门在家终日鉴习。

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陈规,自成一派。

4、《仙山图》陈汝言元代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山峦层叠起伏,错落有致。

山顶和山脚都配以墨色厚重的松树,它们压住了山峰鲜亮的绿色,使画面趋于沉稳。

山峦中安排了小桥、村落、浮云、人物,左下角两人正在看山羊戏耍,右边有高士与童子,一片世外仙境的境象。

陈汝言,元末画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

传世之作有《仙山图》《百丈泉图》《荆溪图》等。

5、《猿图》法常宋代立轴绢本水墨纵173.9厘米横98.8厘米(日)京都大德寺藏一棵枯松斜插天际,猿猴的重色稳定了画面的重心。

北宋白描山水的经典之作: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卷

北宋白描山水的经典之作: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卷

北宋⽩描⼭⽔的经典之作:乔仲常后⾚壁赋图卷今天提起北宋的乔仲常,恐怕没有⼏⼈能说出他是⼲嘛的。

确实,不关注中国古代绘画的⼈,对乔仲常确实是不太了解。

然⽽乔仲常却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关重要的⼀个⼈物,尽管他传世的代表作只有今天藏在美国纳尔逊-阿⾦斯特艺术博物馆中的《后⾚壁赋图卷》。

可是,传世作品的稀少,并不能否定乔仲常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地位。

乔仲常之所以在画史中据有重要地位,⼀是因为他继承了北宋⽩描⽂⼈画家李公麟的创作⾐钵,⼆是因为他的这幅《后⾚壁赋图卷》开创了中国古代⼭⽔画上的⼀个先例。

乔仲常,⽣卒年份不详,北宋末年⼈。

1126年⾦军第⼆次兵围开封,乔仲常就是亲历者。

据说,在兵围开封时,他思念故乡,便创作了《河中图》赠送给朋友。

这⼀记载见于南宋邓椿的《画继》。

有⼈根据这⼀说法,认为乔仲常是河中⼈(今属⼭西)。

然⽽,正是因为乔仲常是河中⼈这⼀论断,却导致了乔仲常和他⽼师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

历史上对乔仲常与李公麟的记载有三种说法:其⼀说乔仲常与李公麟是师⽣关系。

这当然没有问题,乔仲常的绘画就是学习李公麟的⽩描风格;其⼆说乔仲常是李公麟的⼦侄,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侄⼦。

但是两⼈的姓⽒不同,所以也可能是外甥;第三种说法说乔仲常是李公麟的表弟。

对后两种说法提出反对意见的⼈认为,乔仲常是河中⼈,⽽李公麟是安徽舒城⼈,两地距离遥远,似乎不当存在亲戚关系。

不过,笔者以为,安徽与⼭西虽然距离遥远,可⼈⼝是能够迁徙的。

⼈⼝迁徙的环境下,距离遥远的两地,完全可能有亲戚存在。

这种反对意见⾃然不⾜为训了。

乔仲常的绘画基本沿袭李公麟的绘画⽽来,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后⾚壁赋图卷》便就是⼀副典型的⽩描绘画。

⽩描画最早是古⼈画画时⽤作粉底的画稿,只有线条,不做设⾊和⽤墨。

但是,⽩描画经过李公麟的创造和改良后,成为⼀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幅《后⾚壁赋图卷》⼀样,通篇望去都是简单的⿊⾊线条,没有设⾊,也没有⽤墨所做的皴法和晕染。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萧照十幅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萧照十幅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萧照十幅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西方画应该是西方之文明物,中国画应该是东方之文明物。

我们都应该好好的,用心的去感受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这些都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舍不得也割不断。

——题记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南宋初期不断与金交战,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在宋孝宗时期有过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

后期蒙古崛起对南宋进攻,南宋抵抗多年后最终于1279年被灭。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

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

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

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

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

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

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

夏圭、马远、李唐和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

以及扬无咎、林椿、李嵩和梁楷等四位大画家绘画赏析。

南宋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是令后人仰望的高端。

百万图库

百万图库

百万图库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五)xianger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五)      《竹林听泉图》清沈宗骞纸本设色纵906厘米横351厘米沈宗骞,生卒年月不详,字熙远,号芥舟,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工画,善山水、人物。

此轴设色偏于青绿,十分素雅。

近处苍苔布满溪畔石丛,坡地上生有一片翠竹,竹林间一座茅舍,从敞开的窗扉中可以看到屋里短榻上端坐一人,青衫白裳,沉浸在山林天籁的氛围中。

远处是几抹山峰,以青绿色调皴染,山间溪流淙淙,白云弥漫,与近处风景的色调十分一致。

《盘车图》清李寅绢本设色纵133.5厘米横73.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寅(17世纪末—18世纪初),字白也,号东柯,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擅画山水、楼阁及花鸟,画风工细,设色娟妍。

《盘车图》画大幅雪景,笔法工整,风格古朴。

《图绘宝鉴续纂》、《扬州画舫录》等著录。

《山水图》清唐岱绢本设色纵83厘米横4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岱(1673—?),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默庄,满洲正白旗人。

官内府总管,以画供奉内廷。

善画山水,系王原祁的弟子,画风沉稳浑厚。

唐岱的山水用笔沉着,布置沉稳,从宋人中吸取最多。

其绢本中幅,丘壑位置,神似王原祁,但画风稍嫌骨格软甜,只是摹其形,尚未得其神韵。

此画构图严谨,气势雄劲,是唐岱山水画的代表作。

唐岱作为内廷画家,深得皇帝喜爱,蒙皇帝御题诗最多。

《晴峦春霭图》清唐岱立轴,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15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云崖锦树图》清张宗苍张宗苍(1686—?),字默存,一字墨岑,号篁村。

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以主簿理河工事,乾隆辛未以画进呈,蒙召入祗候,授予户部主事”。

其山水师黄鼎,多用干笔皴擦。

“年将七十,以老告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白描图片有哪些
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山水画。

写实是它们共同的特性,传达了更加突出山水画的精神情感。

整理了中国白描山水画,欢迎阅读!
中国白描山水画图片展示
白描山水画图片
中国山水画图片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态浓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从古代起,中国的山水画的特点四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的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发明的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适合变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

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他的风格,形成一种派别。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在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的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大师,但山水画的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

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尤其是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

现代有出现许多表现欣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秦岭、太行、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

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