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论文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 (1)

中外园林史 (1)

华侨大学中外园林史课程论文课程类型:全日制本科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任课教师:乌云巴根伊斯兰园林的类型及特点姓 名 胡诗云学 号 1113211016 __院 系 建筑学院 _专 业 环艺 _年 级 2011级 __课程论文提交时间: 2014 年 5 月9日华侨大学 Hua Qiao University目錄-摘要-关键词-引言-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印度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的特色-伊斯兰园林的整体格局-伊斯兰园林的建筑-伊斯兰园林的水-伊斯兰园林的植物-结语摘要伊斯兰园林是世界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兩种不同哲学观的碰撞反映在了建筑和园林的形态上。

由于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伊斯兰园林更多的是在遵循宗教教义的前提下,汲取中国本土园林的处理手法。

伊斯兰园林是人们心目中天国花园的象征,起源于对阿拉伯早期农业的直接模仿,是世界园林史上最内敛最沉静的园林,环抱于高墙或建筑之内,具有独特的园林特色:为典型的十字型格局,用十字型水渠或园路把庭院划分为四部分;水渠交叉处是全园的中心,设置喷泉或凉亭;种植高大的绿荫树,花坛边上整齐地镶边绿篱植物。

关键词:伊斯兰宗教教义十字型引言在世界园林史中涌现过各种类型的园林:许多王公贵族们所构筑的园林都规模巨大且内容繁复,以炫耀个人财富和自我享乐。

其中,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即使不算最为复杂,至少也是最为炫耀的园林。

在文艺复兴园林中彰显着人工技能的高强,它通常建于山坡一侧,其造景元素包括台阶、精美的园路、图案细致的花园、台座之上的雕像和各种错综复杂的喷泉或水景设备等;不过,在世界各国,还有许多另一种类型的古典园林,它们旨在帮助人的心灵得以重生,并予人以现世的欢娱,这种场所更能适宜于人的沉思冥想,让人身心松弛且精神宁静。

这种平和的园林包括中国古典园林、日本禅宗花园、东方茶庭、中世纪药草园以及本文将详细阐述的伊斯兰园林等。

正文伊斯兰园林通常配有主要的总体结构,这在泰姬·玛哈尔陵园中显露无遗。

外国园林史期中论文

外国园林史期中论文

期中论文题目:对园林设计师伯纳德.拉索斯的设计风格、手法、思想的研究科目:西方园林史专业:15级园林专升本姓名:贾明菊学号:201552320022015-11-23伯纳德.拉索斯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与艺术息息相关,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艺术的发展,对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印象派的莫奈、梵·高,野兽派的马蒂斯,立体派的毕加索,抽象派的康定斯基、克利,风格派的蒙德里安等人的艺术作品,都对现代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些艺术家,如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米罗,还直接参与了风景园林设计,米罗作品中的许多有机形体给设计师们注入了新的设计语汇。

许多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早期都学习研究过绘画,从绘画的语言中吸取养料,从而获得新的设计语汇。

法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和艺术家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 Lassus)就是其中的一位。

伯纳德.拉索斯拉索斯简介拉索斯1929年出生于法国查马里尔斯(Chamali色res),20世纪50年代跟随费尔南·莱热(FernandL6ger)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美术学院就读,1968年任教于巴黎美术学院,这给他以后从事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

20世纪60年代,拉索斯开始从艺术转向景观,进行了许多有关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研究,提出一系列的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比如“最小的干扰”、“创造性的分析”、“居住者——环境美化者”等观点,是现代风景园林理论的重要基础。

从1976年到1986年,拉索斯领导着凡尔赛国立景观学院的查尔斯·里维埃·迪弗雷尼(CharlesRiviereDufresny)工作室,广泛地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充分贯彻他的理论原则。

1981年,他的获奖方案设计ParcdeLaVillette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他开始专注于景观设计。

1982年,他在坚石城(Rochefort)的“回归花园(Le Jardin des Retours)”项目获胜,这个大的公共工程建设一直持续到2000年。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对于中西园林设计大家有什么了解了,知道中西园林设计的差异性在哪里吗?以下是本人精心准备的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自从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开始交流,人们对这两个风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

中西方的园林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进而了解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1、追求自然美。

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生活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

中国园林形成含蓄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受中国诗画的影响,诗贵含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另一方面是与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这两大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

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造园,创造和谐的园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

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并把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带到园林艺术创作中,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一直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的境界。

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如选石,强调山石的“透、瘦、漏、皱、清、丑、顽、拙”,梅花表示风骨清高,松柏喻示坚贞,在中国园林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审美主体抒发主观情绪意趣的载体。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l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因此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营造,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规矩方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一切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中西园林比较论文文档

中西园林比较论文文档

中西园林比较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是具有自然风趣的建筑、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环境的艺术再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园林的设计也体现了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独有的手法。

本文就中西园林的风格作了简单的比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门类,它有着独特的特点:1.崇尚自然。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是两千年来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缺位的结晶。

要研究它,还得主要从自然美的发现和田园生活的已经两方面入手,而田园生活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容是决定性的。

‘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主要是通过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会心的。

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的场所环境,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

从中国园林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这些风景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可以体现出道家“崇尚自然”之一观点。

园林中的“叠山”既是模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以比较小的尺度创造峰、峦、岭、峋、洞、谷、悬崖、峭壁等形象。

“理水”也是自然界中河、湖、海、地、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根据园内地势和水源的具体情况,或大或小,或曲或直,或静或动,用山石点缀岸、矶,岛筑桥,以营造出一种岸曲水洄,似水还连的意境。

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

园林植物的基调主要以白、蓝、墨绿色等冷色调为主,园中还多用常绿之植物,如四季常青的翠竹、苍松等,这些植物的青绿色彩正适合表达晴朗明净、闲适的心境和缥缈的意境。

2.追求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园者引用到园林中来,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情操。

园林讲诗意,诗文绘风景,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一直是相互借鉴,采用古代诗文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由此及彼的联想效应,让观园者从园景的提名、对额得到的暗示而联想到有关文字乃至历史人物、事件、景色等虽然中西园林属于不同的园林体系,但它们同属于与建筑和绘画艺术相关联的艺术门类。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姓名:学号:目录:一、引言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现状四、国家在保护园林上采取的措施五、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六、总结七、参考文献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表现,代表着古代人民的审美水平和建筑工艺,是无价之瑰宝,是传统建筑艺术之塔上的明珠。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大都表现出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儒家风范,例如宫殿、陵墓等。

只有园林建筑不同,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并能充分体现工匠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特点自成一体,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主要特点如下:1、园林建设时因地制宜,力求与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周围的山水,达到依山傍水的效果。

2、园林建筑除少数皇家园林外都比较小巧。

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园林建设时不以建筑而改变整体风格。

3、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富于变化。

设计中仔细思考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

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

典型代表是北方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

因此可以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表现含蓄、强调意境、突出封建礼教、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风格有异。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状:中国古典园林完整存世的数量比较少,主要包括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

其中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而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承德,其他地方很少见。

中外园林史论文-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

中外园林史论文-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

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姓名:学号:班级:水是园林之血脉,园林无水不活。

以下从理水方面比较同时期的意大利的埃斯特庄园和中国的寄畅园。

埃斯特庄园充分利用台地优势,将各种理水手法运用得堪称绝妙。

分为以下五个方式:1.喷泉。

埃斯特庄园中规划了大小喷泉五百余个,为了增强喷泉的装饰效果,还将水池中的喷泉改造为底座,形成雕塑喷泉。

2.水池。

在庄园中的三个矩形鱼池便是采用这种方式。

开阔的水面不仅给人以凉爽之感,而且倒映在水池中的绿树红花、宫殿廊柱或戏水的水鸟等,都构成了绝美的景色。

3.瀑布。

埃斯特庄园中的瀑布多以叠瀑形式出现。

不仅增加了水的动态美,而且跌水下泄的水花、怒吼、鸣响都会给人以震撼。

4.水剧场。

综合运用喷泉、瀑布、水池的理水方式,是意大利人的一种独创。

埃斯特庄园的水剧场以半圆形壁龛为背景,以成组的喷泉为主,以瀑布为辅,水池为舞台,通过喷射的水流的下跌的水体组合,形成气势恢宏的景象,宛如交响乐一般。

5.水风琴。

以楼房为背景,占地面积大,气势雄伟,从下往上看,宛如一座大自然的水风琴。

这一建筑构思新颖,技艺精湛。

当泉水涌下时,犹如琴声叮咚,委实悦耳动听。

不同于西方国家园林以围绕主轴线依次展开,中国的理水方式和造园手法一样自然犹如天作。

寄畅园的水源自天下第二泉。

寄畅园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集中用水和分散用水相结合,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散处多以曲折取胜,聚处多以开阔见长。

南北长向的锦汇漪经过多次分割和收放,通过大小对比和节奏变化,丰富了池水的层次,提升了池水的意趣。

在理水过程中,水的处理不是孤立的,必须加强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处理好水体与地形及周围建筑的关系。

寄畅园的景色,主要是围绕着锦汇漪而展开的,山影、云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

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先月榭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

在立面上,池岸的高低曲折,临水建筑的前后错落,桥面和栏杆的横向划分,花木的婆娑树冠,都起到了组织空间的作用,使锦汇漪一个水面,包含了无数的层次,错落有致,次第展开,形成了意犹未尽,深邃不知穷尽的艺术效果。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课程论文题目:浅析法国古典园林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成绩:二○一五年一月十三日摘要在世界园林史中,西方古典园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法国园林在学习和借鉴意大利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民族特性和自然条件,逐渐展露了头角,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林艺术风格,并最终取代了意大利的统治地位。

到17世纪下半叶,绝对君权专制政体的建立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安定,也使部分人有条件追求豪华的生活,这些都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于是,安德烈·勒诺特尔这位天才得以脱颖而出,使古典主义园林艺术在法国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由于这时的法国园林艺术是古典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因而其在欧洲又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而以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被称为勒·诺特式园林。

文章通过对法国园林发展历程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浅析法国园林的艺术。

关键词:法国园林造园手法影响结论第一章法国园林艺术发展历程1.1中世纪的法国园林在中世纪初期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宗教统治,封建割据,战争不断,社会混乱,王公贵族们只有在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堡中,才会有安全感。

因此。

城堡园林在法国和英国等地发展起来,并以法国为代表。

这种园子中以种植蔬菜、果木和草药为主。

并由水渠划分成方形的地块, 水井位于园子的中央, 井上用格栅建亭并覆以攀缘植物。

1.2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园林在15世纪初期,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运动从意大利北部蔓延到北方各国,大约一世纪后,这个运动传到了法国。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佛罗伦萨别墅建筑尚带着中世纪城堡式的外观,但从15世纪左右开始,就逐渐变成了开敞式的文艺复兴风格。

那波利远征尽管时值那样一个时代,但法国人素以既富创新精神而又保守著称于世,法国本身建筑样式却没有向开敝式转化,外观上仍是带雄蝶与壕沟的戒备森严的城堡式,因而,它的庭园在细部上虽然可以见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但整体却还是围着厚墙,保持着规则的形状[1]。

中外园林史论文--现代景园探索者 ——“哈佛三杰”

中外园林史论文--现代景园探索者 ——“哈佛三杰”

现代景园探索者——“哈佛三杰”——中外园林史课程论文0 前言0.1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霸主,既成为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最强极,亦是学术和艺术发展、交流最为繁荣的国家,在诸多学科领域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景观设计学科也不例外。

在菁英辈出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三位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在大时代的潮流中和先进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探索,堪称景观设计学界的“革命”,展开了对景观设计学界传统观点守旧者之间的论战,成为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第一批探索先驱之一。

0.2关键词景观设计、哈佛革命、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景观设计1“哈佛革命”总体概况1.1“哈佛革命”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不少有影响的艺术家纷纷来到美国寻找安身之地,主要的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1937年,德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格罗皮乌斯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的独裁政权,来到美国,担任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院长。

一战到二战期间,从欧洲到美国的著名建筑师还有密斯·凡·德·罗、布劳耶、纽特拉、门德尔松等,加上美国本土的建筑大师赖特,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建筑活动的中心。

格罗皮乌斯的到来,将包豪斯的办学精神带到哈佛,彻底改变了哈佛建筑专业的“学院派”传统。

在他的指导下,建筑系很快变成一个酝酿关于艺术、社会和技术的新思想的地方,充满着让人激动的探索气氛。

然而,景观规划设计的教授们试图忽视这些,他们谨慎地告诫学生,园林不同于建筑,建造园林的材料几百年来没有什么变化,树也不能从工厂里制造出来,因此不必操心什么“现代园林”,园林的革新无非是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之间的微妙平衡,自然式的草地树丛看起来同样适合于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

渴求新思想的学生们不愿接受这样的观点,他们通过研究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作品和理论,探讨它们在景观设计上可能的应用,这些学生中最突出的是加勒特·艾科伯(Garrett Eckbo)、丹尼尔·基利(Daniel Kiley)、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

中外园林史范文

中外园林史范文

建筑与艺术学院2009届2013年冬结课论文中外园林史中外园林艺术特色比较————共性中继承,异性中共生【前言】: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

在所谓的共性当中,又存在着差异性。

其表现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和西方园林的重在表现人为力量。

【关键字】:共性继承异性共生文化气息社会氛围理念渗透【正文】一、形式特征从形式特征上看, 其最大区别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 经过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 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中国园林讲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在不规则的平面中, 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 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是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位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水乳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造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 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 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 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和对称关系。

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 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帅着花园, 花园从属于建筑, 如巴黎的凡尔赛宫。

二、建筑空间体量、形式中国园林建筑形式多样、位置灵活, 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 在处理手法上将建筑化小为大, 化集中的大体量为分散的小体量, 非常适合中国园林布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 建筑为辅”的设计理念。

中西方园林史论文

中西方园林史论文

基于比较视角的中外园林景观分析摘要:从中西方的园林发展史中来观望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主要从园林的文化、布局、建筑以及中西方在游览园林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来突显出中西方园林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园林、历史文化、差异正文: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

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我们很难分出中法园林孰高孰低,现在就从比较的视角对中西方园林景观做出一个浅析。

中西方园林体系概述东方体系: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图1 中国古典园林图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桥西方体系: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园林文化论文六篇

园林文化论文六篇

园林文化论文六篇园林文化论文范文1在西方的历史上,冷硬的石质建筑表达了一种西方的文化理念,不仅如此,从埃及金字塔到雅典卫城,几乎全部的闻名石质建筑都必需以垂直线为轴心,并尽其可能地寻求垂直轴心的高度。

哥特式教堂就是最鲜亮的例证。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厅高达48m,而乌尔姆市教堂钟塔甚至高达161m。

教会要藉此表达离弃尘土和亲近上帝的神学意图。

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对永恒的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在中国哲学看来,不需上帝那样的人格神即可解决“安家立命”的问题:只要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和谐以达到最高的心灵境界,就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对无限与永恒的体认。

到后来,资本主义精神将这种对建筑高度的追求推向了极致,现代化楼厦成为拜物教的最好诠释,它们高耸在曼哈顿街区及全部的商业闹区,而依中国文化的心理景观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些理性的玻璃盒子,折射着太阳的光线,而毫无生命感。

2中国园林造景中的人文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布满着才智的休闲文化,自古至今中国人都强调人要活得自然才能恬淡,体静才能心闲,心闲才能通达。

于自然之中寻流水之声以养耳,网青禾绿草以养目,在回归自然的身心自由中感知自然之美妙,生命之美妙。

这便是中国人的休闲之境界。

“休”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休,人依木而休,表明白中国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闲”在《楚辞》中释为:“闲,静也”,“闲,雅也,指品质”,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观。

由此,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孕育出了我们特有的精神态度和文化气质,首先,从审美的角度看,休闲能够使人回归自然,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在自然的造化之中铸造人的豁达、开朗、坦荡、虚怀若谷的品行。

休闲使人在精神的自由中达到对世界的审美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人的生活审美。

其次,从理论上讲,由于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要将自己的生命寄予于那个抽象的、人格化的神,因此,休闲对于中国人而言,其价值在于,在生活的劳作与困顿之外,在家园中,闲适中的时间能够为人类构建意义的世界,使人的心灵有所安排、有所归依,使人的精神得以守护,这是中国人的生活信仰。

中外园林史(绪论)

中外园林史(绪论)

绪论
一、园林的涵义及园林诸要素
1、园林概念的界定
1)国外的“园林”定义 国外的“园林”
西文的拼音文字如拉丁语系的Garden、Jardon等 西文的拼音文字如拉丁语系的Garden、Jardon等, Garden 源出自古希伯来文的Gen Eden两字的结合 Gen和 两字的结合。 源出自古希伯来文的Gen和Eden两字的结合。前者的意 思是界墙、藩篱,后者即乐园。也就是《旧约•创世纪 创世纪》 思是界墙、藩篱,后者即乐园。也就是《旧约 创世纪》 中所描述的充满着果树鲜花 潺潺流水的“伊甸园” 充满着果树鲜花、 中所描述的充满着果树鲜花、潺潺流水的“伊甸园”。
大自然的造化 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要
1、自然造化
自然美是不同国家、 自然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园林艺术共同追 求的东西,每个优秀民族似乎都经过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自 求的东西,每个优秀民族似乎都经过自然崇拜 自 然模拟与利用——自然超越等三个阶段,到达自然超 然模拟与利用 自然超越等三个阶段, 自然超越等三个阶段 越阶段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园林也就完全形成了。 越阶段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园林也就完全形成了。
英国则人认为: 英国则人认为:
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 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 则愈达到真美境界。因此,可以模仿自然、 则愈达到真美境界。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 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 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 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 过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等途径,创造出 过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等途径, 供人们游赏、 。(狭义 一个供人们游赏 游憩的优美环境。(狭义) 一个供人们游赏、游憩的优美环境。(狭义) 从近、现代园林发展视角看,园林包括各类公园、 从近、现代园林发展视角看,园林包括各类公园、 各类公园 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风景与人文艺 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风景与人文艺 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快乐、 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快乐、文 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广义) 。(广义 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广义)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古建筑园林中的美学思想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所以建筑在园林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所以在很多场合下人们把中国的园林说成建筑园林。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园林和建筑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权威的观点这么认为: 一种观点是确定了建筑的风格才能确定园林的风格,然后在园林风格中更好的体现建筑,使建筑融入环境,使环境更好的衬托建筑!也就是以建筑为主,园林为辅。

第二种观点认为两者园林和建筑是要相辅相承的,是平等的。

第三种观点:好的建筑是能融入环境的,园林是一种大的建筑,它更要求融入环境,和环境和谐的在一起。

从中看出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建筑的风格特征影响园林的风格特征.那么园林中的建筑在中国和外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我们以前讲过,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

米开朗基罗说过:一个好的建筑雕刻作品,就是从上山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建筑和雕刻是团块的。

中国就很不同。

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种团块,使他们有虚有实,使他疏通。

从而我们看到中国的建筑注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内外相通。

而这种建筑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不难让我们想到作为艺术的一种园林和建筑毫无疑问尊顺一些艺术设计和艺术理论。

作为艺术内部很重要的美学毫无疑问对园林和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都有联系,同时也表明了古代艺术和生产劳动之间的联系。

这说明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古代的建筑园林艺术思想有关。

人与外界既有隔也有通,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

有隔有通,就依赖着雕空的窗门。

有隔有通,也就是实中有虚。

这不同于埃及金字塔与希腊神庙等的团块造型。

例如山西晋祠,一座大殿完全是透空的。

这说明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思想乃是虚实相生的美学,乃是内外通透的美学。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一、背景1. 地理: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园林景观。

2. 园林发展:18世纪前,英国发展规则式园林,受他国影响很大——而后发展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达到鼎盛期,影响甚大。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英国规则式园林:汉普顿宫苑、墨尔本庄园、牛津大学植物园(英国最早的植物园)、农萨其宫苑(16世纪英国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宫殿)汉普顿宫苑:都铎王朝时期最重要的宫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英国并无郊外的大型庄园。

分为实用园、游乐园两部分。

密园一端连接的池园是园中现存最古老的庭院。

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是英国规则式风景园时期最重要的设计师,两人是墨尔本庄园的设计者。

英国规则式园林特征:(简答&论述)1. 未能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未能反映英国本土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

受他国的影响:①意大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水景、绿色雕刻、植物迷宫、柑橘园捣得运用上。

②法国勒诺特尔的影响——出现追求宏伟壮观的造园倾向。

影响较小。

③荷兰园林的影响——更精巧细致。

2. 英国式的处理手法:①主要体现在局部构图和造园要素上。

结园、花坛、草坪中的园路都是设计重点。

②手法的革新;对花卉装饰的运用。

③园林建筑小品:回廊、园亭、日晷、门柱等。

三、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因:(简答&论述)①哲学思想的转变:出现牛顿宇宙观和洛克经验主义,促使启蒙运动中产生自然主义,为自然式园林奠定了美学基础。

②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古典主义园林遭到抛弃,出现新型资产阶级整治庄园。

③民族主义艺术观:光荣革命后,英国造园家努力摆脱他国影响,寻找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④社会经济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乡村风貌改观。

因航海造船、修缮房屋缺树,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兴起园艺热潮。

英国自然条件丘陵为主,无法形成古典主义大轴线,气候利于植物生长,而整形式园林养护费用高。

⑤回归自然的思想:人们认为幸福就蕴含在自然框架之中。

《中外园林论文》doc版

《中外园林论文》doc版
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意境进行园林创作,中国古典园林获得了人们极高的评价。
中国古典园林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庞大的园林体系,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思想情怀,是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有如此令人着迷的魅力,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标准是对“意境”的追求。
“意境”的追求使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含蓄的美、自然的美。
通过“写意”的造园手法、奇妙的景物布置,让人们进行充分的联想使我们感觉到景物外的思想。
另外在古典园林在空间的营造上讲究动与静的结合,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空灵”的感觉。
园林的空间越分隔,身临其境的观赏者就能在有限的面积内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中还讲究“曲”与“直”的结合,线条的美感也影响到观赏者对园林“意境”的感悟。
关键词:
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目录中文摘要··········································。
···························2目录··········································································3绪论··········································································4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5 1古典园林的萌芽阶段··························································5 2古典园林的转折阶段··························································5 3古典园林的兴盛阶段··························································6 4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6 5古典园林的成熟后期··························································7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7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影响··················································8结语··········································································8参考文献······································································9绪论1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在全球经济发生巨变的不利形势下,中国毅然挺立、中流砥柱的风姿让世人深切体会到了中国抗击风险的能力和不屈向上的民族精神。

中西方园林评析论文

中西方园林评析论文

中西方园林评析论文一、西方园林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

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

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

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

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

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

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

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

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

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

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

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

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

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中外园林赏析论文

中外园林赏析论文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尝试——南苏园欣赏与批评南苏园是我校西南一隅学术活动中心后的一处江南园林,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

为交大为数不多的具有较浓厚人文气息的景观之一。

然而,由于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封闭的管理方式,交大学生很少了解其情况。

2012年11月1日,我们一行人在老师带领下,前往南苏园考察。

一,基本情况南苏园属于南方园林,人工山水园林,按照中国古典园林样式兴建,中国园林的四大要素:建筑、水体、山石、植物,在园中均有体现。

园子占地面积不大,除去功能性较强的学术活动中心会议室,余下的几乎是几步路就可以逛遍。

这也体现了江南园林“轻盈淡雅”的特点,这在交大广阔的校园中,也是很有特色的。

园子挖有一池,号河从园边流经。

南苏园现在基本作为学术活动中心的附属空间,且看上去并未受到精心打理,实为可惜之处。

(图1 南苏园一景)二,建筑南苏园建有舫、亭、廊、堂、阁等中国古典建筑,以及一些半古典半现代的会议建筑。

规划者似乎力图让古典的园林发挥一些现代的作用。

入口处是现代气息较浓厚的会所,掩映在河畔垂柳之中。

(图2)园中建有一座蔚然舫。

(图3)分为前厅和后厅两部分。

比起一般的舫,还是有所简化。

然而飞檐斗拱,映入水中,还是趣味无穷的。

园中建有鸳鸯亭,还有普通的四角亭。

其中鸳鸯亭与画舫隔水相望,亦是情趣盎然。

(图4)园中花窗、门洞的设计,亦是体现出一种“隔”的效果,走在其间,颇具韵味。

(图5)(图2 河畔功能性较强的会所)(图3 蔚然舫)(图4 鸳鸯亭与画舫隔水相望)(图5 花窗:框景手法的运用)三,理水与置石理水是园林中各种水景的设计建造。

水是造园的重要元素,古人常把水比作园林的血脉,“有水则活”。

南苏园体量较小,全园环绕小池而建,属于“聚”的布局手法。

在入口处,是以号河分隔,辅以亲水植物柳树,杨柳依依,为游人营造出一种私密感。

人工建造的小池以土岸为主,兼有石岸,以植物掩蔽水岸,试图营造出幽深的意境。

遗憾的是,水中较为空虚,所置湖石亦毫无特色。

中外园林文化叙

中外园林文化叙

叙中西园林文化摘要:园林从人类文明初期开始便已经出现,并一直伴随发展至今日。

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的部分。

由于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差异,每个时代、每个地方的园林都不同。

分别在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成长的中西方园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同时也彰显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Abstract: Garden appeared in the early human civilization, and it has developed until now.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 life, is an important part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garden in different period and place is particular because of the specific religion, policy, economic and society. Developing in completely different background, the gardens in west and east present a different face and reflect the cultural diversity.关键词( key words ):文化差异( the cultural difference)、文人( literati )、人文主义( humanism )一、园林面貌提起园林,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苏州园林、颐和园等山水别苑。

但事实上园林的形式远比我们所想的要多,只是我们习惯将它定位于山水亭园而已,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园林是指古典园林。

很多女孩子都向往着住进美丽的城堡过着公主般的生活,或者能在别墅庄园里体验一下西方贵族式的奢华享受,也有的希望被王子牵着手走进大教堂完成神圣的婚礼仪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结课论文题目:中外园林之差异姓名:学院:专业:班级:2012级2班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5年1月1日2010年 1 月1 日伊索拉·贝拉庄园与布伦海姆庄园的对比摘要:伊索拉·贝拉庄园又称贝拉岛花园,是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经典之作,是现存的唯一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湖上庄园,将意大利台地园与巴洛克风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布伦海姆庄园又称丘吉尔庄园,布伦海姆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园林建筑之一,是英伦三岛最大的私人庄园,宫殿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成功地使一座意大利宫殿完美地融于英式的园林中。

关键词:伊索拉·贝拉庄园;布伦海姆庄园;台地园;自然风景式;巴洛克正文伊索拉·贝拉庄园又称贝拉岛花园,建造在意大利波罗米安群岛中的第二大岛上,离马杰奥湖西岸有600多米,距西岸的斯特莱萨镇1.5千米,是现存的唯一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湖上庄园,原先是由美丽的岩石构成的荒岛,名为伊索拉·马托勒的第一大岛上过去也建有台地园,后来逐渐荒芜并消失了。

庄园从1632年由卡洛·博罗梅奥第三代伯爵开始营造,直至1671年才由其子第四代伯爵维塔利阿诺完成。

庄园以卡洛·博罗梅奥伯爵之母伊索拉·伊莎贝拉的名字简称命名。

参加设计建造的有建筑师卡洛·封塔纳和水工师莫纳,雕塑及其他装饰由维斯玛拉和西蒙奈塔承担。

布伦海姆庄园又称丘吉尔庄园,位于英国科兹沃兹最东面的一个小镇伍德斯托克镇。

布伦海姆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园林建筑之一,是英伦三岛最大的私人庄园,198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十八世纪初,安妮女王为了表彰马尔伯勒公爵率领英军在布伦海姆击败当时路易十四世所向披靡的“太阳之师”的功勋,把伍德斯托克赏赐给了他。

从此,伍德斯托克由皇家的园林,变成了马尔伯勒公爵的私人领地。

布伦海姆庄园从十八世纪初即开始修建,约翰·范布勒被委任为公爵宅邸的设计师,整个宫殿的建设几乎延续了三十年,占地面积达2100英亩。

布伦海姆宫的总体规划出自范布勒,里面的许多细节凝聚了英国不少设计大师的智慧,其中包括范布勒的重要助手尼古拉斯·霍克斯莫尔,他参与了几乎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另外还有宫殿的勒诺特尔式花园是由亨利·怀斯设计的;胜利圆柱是由彭布罗克伯爵三世设计的;马尔伯勒四世邀请了设计师威廉·钱伯斯爵士对宫殿进行了改建,并请“能人”布朗美化了花园;马尔伯勒九世邀请法国园艺设计师阿基里·杜谢内重新改建了花园。

一、自然条件分析及对比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

意大利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Alpi)中部有亚平宁山脉,山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80%,又三面为坡,只有沿海一线是狭窄的平原,所以自古以来意大利的贵族总是在背山面海的地方建造别墅。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南部半岛和岛屿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丹平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气压较低,气候潮湿;阿尔卑斯山区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冬季下雪,在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区地带,由于高山挡住了来自北欧的寒流,加上湖水的调节作用,故气候温和。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及一系列附属岛屿组成的西欧岛国。

地形丰富,有米德兰平原、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和一些山地,但全国主要以平原为主。

境内湖泊、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

英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但天气多变,气候条件适合植物生长,森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二、历史文化分析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造园从高潮逐渐走向没落,造园风格背袭了最初的人文主义,反映出巴洛克艺术的非理性特征,此后与巴洛克艺术同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登上历史舞台。

园林艺术出现追求新奇,表现夸张的倾向,园内充斥着繁杂的装饰小品,建筑物体量偏大,占有统率地位。

水景新颖别致,绿色雕塑的形象和植坛的花纹日益精细,同时暴露出滥用整形树木的特点,形态不自然。

花园形状变为矩形,并在四角加上各种形式的图案。

花坛、水渠、台阶多设计成流动的曲线型,林荫道纵横交错,整体用透视术造成幻觉。

18世纪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他们将规则式花园看作是对自然的歪曲,而将风景园看作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

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因为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并且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英国造园受中国园林的影响,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三、平面分析东西最宽处约175米,南北长约400米,但是用于建庄园的长度只有350米。

岛的西边有称为小村庄的建筑群,宽50米,长150米,其中有教堂和码头。

花园部分占地面积大约3公顷,堆叠成九层台地,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相像。

从西北角的“五瓣蝉翼”式台阶码头拾级而上,达到府邸的前庭。

由于该别墅是夏季避暑所用,所以主体建筑都朝向东北,面向湖水开窗。

建筑向南延伸的长长的侧翼作为客房及画廊,尽端有一个椭圆形下沉小院,既狄安娜前厅。

府邸花园布置在东北边,设有两个台层。

在上层约150 米长的带状台地中,是绿阴笼罩的草坪,点缀着瓶饰、雕像等;尽头建有赫拉克勒斯剧场。

下层台地中有小巧迷人的丛林,可供夏天乘凉游憩用。

花园南端的小树林及从狄安娜前厅都有台阶通向台地园。

台地花园的中轴对着狄安娜前厅,上了狄安娜前厅两侧的台阶之后,向南再上两层台阶,到达布置有绿丛植坛的台层。

再向上的台层是以台地园的轴线为轴线布置的两个花坛,外侧各种有六棵高大的柏木。

再向南有连续的三层台地,台地的北侧便是著名的巴洛克式水剧场,从水剧场两侧台阶可上到顶层平台。

顶层平台南端是九级狭长的台地,一直伸到水边。

台地上种有柑橘等植物,中间的台地较大,围绕着水池有四块精美的花坛。

台地下有大型贮水池,以泵提升湖水上岛,供全园水景之需。

在花坛台层的东西两端,各有八角形的水城堡,其中之一用于安装水工机械,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佳作。

花坛两侧有台阶通至下面临近水面的台层,这里也做码头之用。

在东南角的三角地上布置有柑橘园,其北是矩形花园台地,沿湖有美丽的铁栏杆,在此可凭栏眺望群岛中的第一大岛伊索拉·马托勒岛的景色。

来到布伦海姆庄园,透过林荫大道远远便可看到高耸的胜利纪念碑和雄伟的宫殿,走过林荫大道便来到范布勒大桥,站在范布勒大桥上可以欣赏到左右两边女王湖及“能人”布朗为衬托范布勒大桥所挖的人工湖,桥西湖畔是原皇家庄园遗址。

范布勒大桥正对着布伦海姆宫,布伦海姆宫前是一个大广场,将宫殿衬托的更加庄严宏伟。

布伦海姆宫呈“冂”字型,宫殿后是布朗设计的大草坪。

依附于宫殿的花园有宫殿西南侧的由阿基里·杜谢内设计的与台地园相结合的水景式花园和宫殿东北侧的意大利式花园。

宫殿的西南方向有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由植物园、玫瑰园、小瀑布、船屋、湖滨走道、戴安娜殿等组成;东南方向有神秘园、怡乐园及一片几何形的园林。

怡乐园是意大利式园林,由马尔伯勒迷园、蝴蝶馆、薰衣草园等组成。

1 23 5 6 971011 1 1. 码头2. 庄园宫殿3. 宫殿前花园4. 赫拉克勒斯剧场5. 狄安娜前厅6. 巴洛克式水剧场7. 勒诺特尔式花园8. 水城堡9. 矩形花园台地 10. 柑橘园 11. 小村庄及教堂 4 8四、轴线分析伊索拉·贝拉庄园有两条轴线,第一条是府邸前的花园轴线,花园由三块矩形花坛和赫拉克勒斯剧场组成,矩形的花坛形成一条透视线,但又以挡土墙做的赫拉克勒斯剧场结束。

另一条是台地花园的中轴线,台地花园的中轴对着狄安娜前厅,它与府邸前面的花园轴线,从平面上看并非一条直线。

然而,由于在转折处的处理十分巧妙,使人无变化方向之感。

在狄安娜前厅的南面两侧,有 半圆形的台阶,将人们引至上一台层,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方向,从而在全园中形成一条连贯的主轴线。

1 36 24 51. 胜利纪念碑2. 范布勒桥3. 女王湖4. 人工湖5. 布伦海姆宫6. 怡乐园布伦海姆庄园是由一条主要轴线贯彻下来,将胜利纪念碑、范布勒大桥及布伦海姆宫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它们在庄园中的主体地位。

该轴线也是一条透景线,透过林荫大道可以看到宫殿的主体部分,从宫殿的大门也可以看到高高耸立的胜利纪念碑。

庄园中其他部分并不以该轴线对称,而是采用英国经典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五、布伦海姆庄园细节分析胜利纪念碑位于布伦海姆庄园的主轴上,圆柱之上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古希腊勇士。

是由彭布罗克伯爵三世设计的,为纪念马尔伯勒公爵在布伦海姆之战中首次击败不可一世的“太阳之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军队,并俘获法军首领泰拉德元帅,他曾在威尔顿建造了精致的帕拉第奥式桥梁。

位于主轴上的范布勒大桥,是为纪念范布勒而命名的,由范布勒设计,属于帕拉迪奥式桥梁,后来马尔伯勒公爵四世邀请设计师“能人”布朗修的人工湖完美地衬托了该桥。

布伦海姆宫占地总面积达2100英亩,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是英国最伟大的宫殿之一。

在布伦海姆宫长大的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评价布伦海姆宫“成功地使一座意大利宫殿完美地融于英式的园林中”。

该宫殿历时将近三十年,在建造过程中因公爵风头过盛而造人嫉妒被弹劾,使得公爵被削职,王宫也停止资助布伦海姆宫的建设,直到乔治一世登基,恢复公爵爵位,但马尔伯勒不得不自己出钱建造宫殿;另外,公爵夫人因不喜欢范布勒的的奢华、戏剧性的风格和范布勒差点谈崩,因为她更注重这座宫殿的实用和朴素感。

经过宫殿前的大广场走上大庭院的台阶,经过壮丽的橡木大门就走进了宫殿,透过宫殿大门可以看到远处的胜利纪念碑,很好的利用了透景线,强调了纪念碑和宫殿的主体地位。

钟楼上,格里林·吉本斯雕塑的英格兰雄狮撕碎法国雄鸡的两座塑像矗立在塔尖两旁,十分醒目,这两座雕像宣扬了布伦海姆宫纪念布伦海姆战役胜利的基调。

一进入大厅,就可以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家族先祖的大小不一的肖像油画或雍容婀娜,珠光宝气;或神情威严,一身戎装;20米高的大理石天花板上由艺术家詹姆斯·桑希尔描绘的布伦海姆战役壁画,画中的马尔伯勒公爵一世被刻画成一位正在向女王谏言的古罗马将军,旁边有两位战神对他的谏言表示满意和赞同,另一端,女神将这件事记录在她的史书上。

范布勒设计的大厅、沙龙,尼古拉斯·霍克斯莫尔设计的图书馆,长长的图书馆最初被设计为画廊,这个55米长的房间内放有女王安妮、国王威廉姆尔伯勒马德罗二世和第一任公爵马德罗的全身雕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