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合集下载

“读写结合”“读写融合”“似是而非”的概念

“读写结合”“读写融合”“似是而非”的概念

372021.1•高中的主要方式,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是为了培育阅读素养而写。

写作成为手段,所指向的不是写作能力,而是阅读素养的培育。

例如,人们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因为阅读过程中总免不了伴随摘录、圈点批注等点滴零碎的写作行为。

这些不成片段的零碎的写作行为显然不是为了“写作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读,是通过写作来提取并加工关键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而生活中一些规模较大、看似独立的写作行为,有时也属于阅读的“附庸”。

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乃至于对某一文本的争鸣辩论文章,其实质都是以阅读为目的,写作不过是手段而已。

三、新课程视域下的读写深度融合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生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课程内容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

它们涵盖了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日常生活、未来工作以及文学活动所需的各种言语实践活动类型。

各类学习任务群,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于“读写融合”都是高度关注的。

真实的语文能力应该满足真实的人生需求。

生活中阅读、写作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区隔,往往是先写再读,先读后写,边读边写,读与写的深度融合是生活的常态。

学校教育,当为学生的未来人生作准备。

正因为如此,各学科都非常关注读与写的紧密融合,读、写行为如空气一般弥散于日常生活中,语文价值于此得到充分体现。

在国外课程中,“阅读、写作、视听贯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等多个学科,最后产生一份份很有意思的海报、手册、绘本、小书”。

早在20世纪中叶,张孝纯先生就开始大力倡导“大语文”,探索读写在生活中的融合。

进入21世纪后,许多教师也进行了更多的尝试。

总之,读写深度融合,是一座古已有之却有待开发的语文教学富矿。

我们希望有更多同行对此展开研究与探索。

“读写结合”“读写融合”: “似是而非”的概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 201204)摘 要:有人不满足于“读写结合”,提出“读写融合”。

但“读写结合”“读写融合”都是似是而非的概念。

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读写结合教学案例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介绍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教学目标,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叙事文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叙事文写作。

教学过程:1. 阅读教学,首先,教师选择一篇生动有趣的叙事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 写作指导,在学生理解了叙事文的基本特点后,教师进行写作指导。

通过分析范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叙事文的写作结构、语言运用技巧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展开故事情节、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等。

3. 作文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叙事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后,教师可以布置作文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一篇叙事文。

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提高写作水平。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教学效果: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不仅加深了对叙事文的理解,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交流,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长。

总结:读写结合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通过本教学案例的分享,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有所收获。

读写结合的意思

读写结合的意思

读写结合的意思读写结合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将阅读和写作看做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阅读和写作不再是独立的学科,而是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地讨论读写结合的意义、方法以及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一部分:读写结合的含义日常生活中,读和写几乎是不可分割的。

读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进我们的认知能力,而写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将读与写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表达能力。

具体而言,读写结合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深入思考,及时回顾、提炼和总结所读内容,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阅读和写作一般被视为独立的技能,但实践证明,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即通过阅读来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为写作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灵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相互熏陶,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第二部分:读写结合的方法1. 阅读探究法阅读探究是指通过检察文本的各个方面,重构文本内涵,梳理阅读策略的方法,它要求学生把个人的阅读经历带领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提取和理解有关文本的信息,并帮助学生分析与推理。

这样,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就能发现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不同角度。

2. 阅读策略法阅读策略法是指学生通过运用一系列的阅读策略,以便更好地理解所读材料并获取更多信息的方法。

这些策略包括提问、推理、预测、概括、比喻或类比、结构分析、评估和评价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单机练习、同伴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传授和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

3. 写作活动法写作活动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写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演示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读后感、续写、整理学习笔记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较好地实践写作能力。

小学教学中读写结合心得体会(共8篇)

小学教学中读写结合心得体会(共8篇)

小学教学中读写结合心得体会(共8篇)第1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心得体会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有关感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

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

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

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

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

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万卷山积,一篇吟成。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

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

读写结合 并驾齐驱

读写结合 并驾齐驱

读写结合并驾齐驱
读写结合是指通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读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感;而写作则是对阅读的一种综合性反映,可以促进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阅读和写作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之一。

在学术界、商业领域、媒体界以及日常生活中,阅读和写作都是必要的沟通工具。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更是凸显。

首先,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各种领域的知识,并且扩
大人们的视野。

只有当我们知道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另外,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感,丰富词汇,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优美流畅。

其次,写作是一种运用语言的方式,能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写作的过
程需要通过思考来组织语言,这种习惯性的思考训练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敏锐、深入地思
考问题。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更
多的素材、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加准确的表达方式,这些素材和思考有助于我们的写作;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来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好地
掌握这些知识。

总之,读写结合并驾齐驱,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
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随笔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舒小林读和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读写结合是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是有着生命力且植根于我国语文教学中的精华。

在语文阅读中通过读来促进写实现读写结合也得到了众多语文界学者的认同。

实现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好读写的切点并以学生的兴趣为主捕捉学生的感受进而拓展其写作的空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从学生发展出发如何进行有效的读写训练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加以研究读写结合是指将语文中的阅读以及写作相结合进行教学。

这说明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是相互影响的。

语文是教育行业中的重点,小学语文教育更为的重要。

但是因为学生上课的时间有限而语文学习又需要慢慢积累而且小学生自律性不强止课容易分心。

这些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障碍因素。

阅读作为语文的基础,同写结合才能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提高其写作能力。

阅读的过程会让我们进入思考的状态,走进阅读内容。

小学生虽然理解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理解阅读内容,积累知识。

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因为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他们头脑中会不自觉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加工,对课文的结构和思想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分析能力。

当然,学生在有了大量的阅读后,语文基础知识就会更加丰厚,并在内容情感的感染下,自然就有想表达、想抒写的动力和欲望,进而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加强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巩固了语文知识,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一、以读促写、以写引读。

以读促写就是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

大量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而且要做到读的遍数多,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

阅读优秀作品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习理解内容,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选材、组材,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谴词造句,从而给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2019年的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活动。

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来提高写作水平,并且将阅读中的肺腑之言变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密切的关系,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对于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每次写作时,我只是机械地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表达,缺乏新的观点和创意。

通过活动的启发,我开始主动去寻找各种各样的优秀作品进行阅读。

我读了文学作品、历史书籍、科学杂志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从中获取了新的知识和见解。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思辨和分析的能力,懂得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些阅读所带来的收获,无疑对我的写作水平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在活动进行中,我们的老师引导我们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我被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剖析能力所震撼。

我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展现出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

我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表达自己的工具,更是一种思考和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通过活动的训练,我的写作风格变得更加自由、大胆,也更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写作比赛。

选手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进行创作,但必须结合所读文章的思想和风格。

这个比赛对我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和所读文章的思想融合到一起。

最终,我选择了一个关于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话题,并用了一种幽默而温暖的语言风格进行了表达。

通过比赛,我不仅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还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比赛结束后,我的作文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被选为优秀作品之一。

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也继续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写作。

通过参加“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紧密的联系。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一种学习写作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读书来丰富思考和创作的素材,再通过写作来加深对所读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我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和意义。

首先,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可以拓展思维和启发想象力。

阅读是一种有益于开阔思路和激发想象力的活动,而写作则是将这些思路和想象力具体化的过程。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情节、故事和思想,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而写作则是一种对所读书籍内容的重新创作和再思考的过程,通过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记录下来,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读书籍的内容,并且可以从中发现新的角度和观点。

因此,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我们可以不断地开拓思维和启发想象力,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可以提高思辨和表达能力。

阅读是一种思辨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来思考问题、挖掘意义,并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而写作则是一种对观点和立场的表达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来整理和梳理思路,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来深入思考和反思。

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我们可以培养思辨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另外,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可以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阅读是一种享受和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而写作则是一种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和再审视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来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品味,并且可以通过写作来学习文学的技巧和风格。

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作品质量。

最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可以增强自信和锻炼意志。

读写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和耐心投入的活动,尤其是写作更是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勇气。

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我们需要不断地阅读和写作,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这对于我们的自信和意志力是一种挑战和锻炼。

什么是读写结合

什么是读写结合

中心发言人:史小华什么是读写结合?我认为,所谓“读写结合训练”,就是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把阅读与写作两个因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有系统、有序列的训练手段,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达到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运用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读写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

谈到读写结合,很多老师定位于在课堂上动动笔,好像只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写了几句话,就是进行了读写结合。

所以,经常发现有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了几句感受,或者为一个先进模范人物写了几句颁奖词,然后就大说自己这节课突出了读写结合的特色,达到了以写促读的目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这种所谓的写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的关系。

真正的读写结合是和本节课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紧密联系起来的。

如何进行读写结合呢?请我们组其他成员具体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好做法。

如何进行读写结合呢?请我们组其他成员具体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好做法。

(一)读中学仿所谓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训练方式。

由此看来,范文是仿写的依据,范文可以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这是作文教学中的"直观"样本。

范文引路,就是要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

上好阅读课,让学生在"读"中悟"写",把从范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把阅读中吸收的营养反馈于写作之中。

仿写可分为全仿和点仿。

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

如,习作写“一处你喜欢的秋景”,很多同学想写《香山的秋色》。

这时,我们就让学生全面模仿《颐和园》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

学生通过事先到香山观察游览、课堂老师放香山景色的录相、习作后再到香山观察对照习作再修改等几个环节,再仿照《颐和园》一文的写法,该次作文学生都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香山景色的美丽,表达出喜爱的感情,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模板标题: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心得体会——开拓思维,提升写作水平一、引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互动,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提升写作水平。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二、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提升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思想和观点。

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写作的意义写作是一种思维的输出方式,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整理思绪,提炼观点,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

写作是一种对自己思考的检验,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所读内容,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以另一种形式对所读内容进行再加工,使其更为深入和具体化。

五、读写结合的具体实施方式1.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阅读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既有文学作品、历史著作等经典著作,也有时事新闻、科学研究等对我们生活有实际意义的读物。

2.注重阅读的理解与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思考,不仅仅是追求阅读速度,更应注重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通过思考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形成自己的观点。

3.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写作的形式可以有随笔、读书笔记、评论、短文等多种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进行写作。

不仅可以将所读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还可以对所读内容进行批判与思考。

4.与他人交流与讨论:将自己的写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与意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效果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法,我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在逐渐提升。

首先,在阅读过程中,我注重理解和思考,通过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阅读教学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如何实现读写结合(一)小学教研室王蕴枫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早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目前,仍然有较多的教师忽视读写结合,淡化读写结合。

长此下去,既不利于阅读教学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稳定。

一、为什么要实现读写结合?1.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是一个老话题了。

关于读写结合的重要性,有很多理论都在论证。

完整地看,读写结合具有六个理论依据,如符合学习迁移规律、符合认识论等等。

这里,就其中两个方面进行简述。

(1)读写结合符合阅读心理过程。

就阅读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一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

前一个“回合”是基础,后一个“回合”是提高,特别是后一个“回合”又恰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

因此,就这一意义而言,阅读教学已包含了作文教学的指导。

(2)读写结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靠积累、靠模仿、靠内化、靠积淀。

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读写结合的“中介”;根据儿童的“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这一心理上的需要;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阅读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储存、处理、输出等构成的信息加工系统。

而读写分离的阅读往往使这个系统支离破碎,它往往只重视输入、储存信息,忽略了处理信息,特别是信息的输出。

读写结合重视信息的输出,使阅读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而且读写结合使写作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它把语文学习置于“吸收”—“发表”的动态转化中,使阅读所得能够迅速转化为写的成果,实用性较强。

《课程标准》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读写结合”,但它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这句话其实讲的就是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写作来提高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小学语文的学习开始,学生就需要同时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练习。

而“读写结合”正是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立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读写结合”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够有足够的素材和示范,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阅读名著、优秀作文等文本,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理解文本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可以通过写作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是对阅读的综合性训练,通过写作,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模仿和创作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情感体验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并且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阅读任务,结合写作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启发他们对文本的思考。

然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比如进行书写补全、情感体验、观点阐述等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进行阅读练习,又可以进行写作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兴趣,合理利用“读写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

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

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读写结合,是我们母语学习的基本特点,也是我们前人学习语文的重要经验。

但这个概念有三个不同层面的理解。

一是作为语文学习思想的读写结合。

从语文学习的规律看,读和写几乎不可分辨。

在读中可以学习写,在写中可以学习读;阅读可以为写作服务,写作也为阅读服务。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是大家熟悉的说法。

很多人并没有专门学习过写作,但成了文章高手和大家。

鲁迅如此,莫言也是如此。

而且鲁迅根本就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作文教学”。

他们都是在阅读中学会了写作。

这样的读写结合,就是一种学习思想。

二是作为作文教学策略的读写结合。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是一个大概念,并不单指课堂的教学。

而且一个真正懂得作文教学的老师必须知道,作文仅仅依靠作文课是教不好的。

所以西方就有人说,作文是不可教的;我们古人也说,作文有可教者,有不可教学者。

所谓不可教学者,一是依靠天赋,一是在阅读中学会,一是在生活中学会。

而作文课上可以教的是其中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所以,懂得作文的语文教师会从更为广泛的范畴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

语文课上的阅读,课外自由的阅读,对写作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提出的作文教学的三个基本策略,其中一个就是建立立体健康的写作环境。

三是作为作文教学形式的读写结合。

传统的作文课,就是作文指导和作文评讲。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作文教学的课型是极其丰富的。

就我们总结的共生写作教学,目前已经形成了12种基本课型。

而读写结合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

不仅是我,很多老师都在研究读写结合式的作文教学。

它不是作文评讲,也不是作文指导,它就是一种通过读引导学生写,在读中学习写作的作文课。

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思想,读写结合的历史几乎和我们母语的历史一样长。

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基本策略,应该主要是语文独立设科以后的事。

科举考试时期,也有人编写类似优秀作文之类的复习资料,供考试参考(《红楼梦》中似乎就有这样的内容),但只能算是应试作文的模仿,还算不得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四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四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半壁____。

一直以来,语文老师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苦恼,许多中高年级学生也畏怕写作文,甚至厌恶作文,从而使习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纵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强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普遍存在着动嘴多动笔少的现状,即使有读写结合的随文练笔,还存在着千篇一律的“伪练笔”、错过时机的“空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等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

希望借助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通过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高指导学生习作的能力,也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通过研究,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从“读写结合”的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切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有效地将____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____,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增加写作素材,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小练笔入手,变“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最后达到“我爱写”“我会写”的目标。

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并从中获取写作灵感和技巧,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写作实践中,以达到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1.阅读笔记法: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记录笔记,包括文章主题、结构、重要
观点、好词好句等。

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参考。

2.改写仿写法: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范文进行改写或仿写,锻炼学生的写作技
巧和创意思维能力。

3.读后感写作: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让学生写读后感,表达对文章
或书籍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主题写作: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范文或主题进行主题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
技巧和创意思维能力。

5.分享交流: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观点和创意,并
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和获取更多的灵感。

6.教师示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读写结合的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读写结
合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7.读写结合活动:组织读写结合活动,如读写比赛、读写体验营等,让学生在
活动中体验读写结合的乐趣和挑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些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和信息,这些文字和信息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感悟。

光是读书还不够,读书之后,我们还必须进行写作,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

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读书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当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一本好的书时,往往会被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所吸引,这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感悟。

这些想法和感悟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思和写作。

我们读了一本关于自然风景的书,书中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我们就可以受到启发,写一篇关于自然风景的作文,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这样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增加我们对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读书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写作素材,当我们阅读了很多不同的书籍和文章之后,我们就会积累了许多素材和知识,这些素材和知识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基础。

我们读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和素材写一篇历史类的文章,比如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名人的传记,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还能够增加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读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当我们读了很多好的书籍和文章之后,我们就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写作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和学习对象,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读了一本好的小说,书中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很出色,我们就可以通过仔细分析和思考,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动人、生动。

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而如何将读和写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制定了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首先,我们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引导。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或者新闻资讯等材料,进行阅读指导。

通过导读、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我们将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设计各种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议论文、作文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进行写作实践。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写作,可以是日记、读后感、作文比赛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读写结合的实际运用。

在教学中,我们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写作的有机结合。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某篇文章,然后进行写作任务,将所读内容进行再创作或者拓展,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最后,我们将注重评价和反馴。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将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阅读理解测试、写作作业、口头表达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读写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学生的反馴,鼓励他们对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读写结合实施方案将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浅谈阅读教学中迁移与发散的应用从历年中考、高考作文所占的比例看,语文老师要想出成绩,必须高度重视作文训练。

而一提到作文,教师头疼,学生苦恼。

教师没有系统的方法也缺乏可操作的教案指导,想起什么题目就训练什么,学生无方法可依,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仍无法完成一片像样的文章。

教师批改作文又不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具体详细指导,简单写上几句诸如:“内容空洞,主题不深刻,语言缺乏文采”之类的套话,学生看了批语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学生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又怎样做才是语言生动有文采。

这样的结果是老师辛辛苦苦搞作文,学生兢兢业业抄作文,每次习作极少出现情文并茂的文章,间或有一个悟性好的学生,写出一篇像样文章,教师就会欣喜若狂,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满办公室宣读。

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天天学国语,读国书,竟无法拿出几篇成功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作文,初中生写的作文字迹潦草,涂涂画画,字数不够,口语连篇,看了实在让人痛心。

纠其原因,到底是谁之过错,我以为语文老师应该全面的反思。

经过不断的摸索探究,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一套系列作文训练的方法。

并在三届初三学生中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套系列的作文训练主要有以下内容:1、重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2、精心设计每一节作文,从拟题到内容、结构、形式、主题等方面形成一套由浅入深的系列训练方法。

3、教师笔耕不辍,每次作文训练教师和学生一起写。

4、每篇作文要面批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

重视作文讲评。

每次作文讲评要选出优、中、差三篇作文集体交流,好的作文学习优点,中的作文师生交流修改,差的作文打印出来让学生帮助修改。

5、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以上系列作文训练每一条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下面就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阅读是提升写作的重要途径。

有人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读是基础,是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许多名作家在写作之前几乎都是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后,才有高水平的作品问世的。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如何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促进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呢?我认为阅读与写作是“读而不作则罔,作而不读则殆”。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借此培养学生的迁移与发散意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读促写”。

如此亦是解决语文教学中作文水平不高问题的一个途径。

读书贵思。

这历来为教育工作者所首肯。

这里讲的“思”其实就是在阅读中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交互的过程,也必定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

虽然没有系统的指导,仅凭兴趣,个人也可能从中有所收获。

但就语文教学而言,放羊式的广泛阅读固然有其价值,但若没有系统的阅读指导与训练,那将会形成“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

因此,阅读教学是教学的重头戏,其重就重在思维训练上。

思维训练有很多种形式。

本文主要是从“阅读教学中的对写作的指导”的角度展开的,所以着重谈“阅读中迁移、发散及其与写作的联系”。

(1)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迁移、发散的意识。

学生在阅读中,常常因为各种因素不知道如何对文章进行分析与总结,更别论如何去“迁移与发散”了。

有些学生就有“上了一节语文课都不知道学了些什么东西”“我们所学的东西对我的写作一点作用也没有”这类的疑惑与抱怨。

这其实就说明学生没有具备迁移与发散的意识。

而这,正是需要老师要去进行引导与训练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本只是些例子”。

但如果把课本例文当成孤立的阅读材料,只是为了理解,只是用“结构、意境、特点”等知识点来“肢解”它的话,那阅读教学就会变成“知识点”的积累训练课了。

这样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当然无法让学生真正提升其写作能力。

那么,“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主旨意境和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就真的没有用么?其实不然。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东西是有何作用的,认识到这些东西是如何在写作中去体现的。

如果教师在阅读中,将写作技巧贯穿于课文的教学之中,小到讲词与句,大到分析文章主旨、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都不忘写作的指导,都让学生去思考“如何与写作联系”、“如何迁移、化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为己所用”。

学生就会意识到到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就会更有积极性。

而学生在这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学习中,也会逐步地积累起大量的作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从所教学生的反馈看,70%的学生对这种方式是认同的。

认为这种方式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思维,能较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在谋篇布局上有了更多选择。

而这些实际上就是构建在他们迁移与发散意识基础上的。

(2)阅读教学中迁移与发散训练的具体措施。

语文课本作为经典例子的集合,在日常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

要使其更有效的服务于学生,就要把它“先读薄,再读厚”。

读薄,就是在阅读中系统地发掘、整理能运用于写作的句子、结构与思路、主题等有价值的东西。

这就是使认知系统化。

读厚,就是结合一些发散思维的训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把所学得的知识与技巧融入到写作中,把所阅读的文章变成“源头活水”。

这一“读的过程”将读与思结合了起来,既有情感体悟,又有知识与技巧的积累。

使学生真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而这,就是一个迁移、发散的过程。

具体来说,它分成以下几个环节:分析与概括、联想训练、定向迁移、对应发散。

分析与概括。

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通过各种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

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要通过分析与概括,找出事物的本质。

可以说,分析与概括能力是学生进行迁移与发散的前提与基础。

事实上,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好材料:小说单元中的文章就有通过对肖像、语言等描写的例文,如《项链》、《药》、《老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

散文单元中的文章就有构思、表达等方面的示范文,如《荷塘月色》、《谈生命》、《那树》等。

学生在分析、概括并总结这些文章的写作特点、思路等后,就可以针对性地迁移、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联想训练。

联想是一种使概念相对接相联系的能力。

通过联想,阅读所得能更好地为学生所用。

使他们激活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更高层次的迁移。

比如,在阅读文章时,从标题、体裁开始,就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类似话题的文章的相关知识与技巧,然后自己先试着在头脑中作文。

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的关于“借景抒情”的作品来学习,例如《春》、《海燕》等。

定向迁移。

通过联想使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现在的结合后,再进行系统的整理后,便是迁移环节了。

在此,主要是掼定向迁移。

就是通过对知识中相似和相近处来与写作联系,对应范例文章中“话题——话题,结构——结构,语言——语言,”式地迁移。

比如,在学了《老王》一文后,就思考“和善良一样的话题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写?”《老王》一文其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老王的苦、老王的善、老王的爱等。

那么类似“诚实”、“信用”、“爱”“感恩”“奉献”一类的话题作文都可以写。

对应发散。

定向迁移环节所达到的,是对类似的话题的引导与效仿。

而对应发散就是对这一方式的补充。

发散思维是根据己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可能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

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教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观点或答案。

因此,将它运用于写作思考上,就能为文章的写作增加了更多的选择。

它主要是从“结构、语言、主题、思路”等几个方面来展开。

结合运用逆向思维、异向思维等方式对文章进行更广泛的拓展。

仍以《善良》为例。

其文是针对“善良”现象写的议论型散文。

那么,反向对应的“凶恶”“欺诈”等现象也可以将此文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

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议论文结构有并列式、对比式(正反对照)、层进式等,《善》文中选用了其中之一,那在写同类文章时,就可以使用其它形式。

通过这种发散,学生能够切入的角度多了,组合、搭配的选择也就多了,文章自然样式就多了。

(3)“迁移与发散”在写作上的应用。

进行迁移与发散训练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应用于写作。

方法、技巧只有应用才能更好体现其价值。

为了使学生在写作中真正做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在结合阅读教学实行的写作中,本人实验了一些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理论,比如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等,又采取了一些调动学生思维的措施。

比如小组竞争机制、角色扮演、故事新编等等。

将这些方法与实际的写作相结合后,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孔已己》《变色龙》和让学生生续编故事,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在上《杨修之死》过创设情景和使用角色扮演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写话题作文时,在写作之前先进行“思路、创意共享”,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借用以前学过的文章表叙形式来写。

这些方式都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其中有些人深有感悟: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

例如在写“位置与价值”话题时,学生就引用了课本中多位古今名人的事例,有项羽与刘邦,袁隆平等。

还运用了新闻报道、人物传记、戏剧等多种新的表现形式。

使用了对比、层层递进等论说手段。

文章出乎课文,却又通过组合、创新,使之具有了新的面貌,可谓“精彩纷呈”。

这些文章的出现,可以说,是和平时培养学生迁移与发散思维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迁移与发散是阅读教学与写作联系极紧密的两大环节。

要在阅读教学中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迁移与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应用将是关键所在。

在阅读教学中,从这些角度多加思考、实践,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巧妙地贯穿于读写的训练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迁移与发散意识,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使学生表达方式更丰富、写作思维更活跃。

从而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从读做起,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一、以读学写。

学生在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会掌握得很牢固,逐渐形成较强的写作技能,使其终生受益。

二、以读蓄写。

学生不能只作书籍的复印机,要学会用脑读书,去粗取精,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习作蓄积材料。

三、以读评写。

作文教学要重视讲评,自读自评、互读互评或指名读、集体评等多种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写、读、评作文的积极性。

写好作文需要多种因素,而好好读书,多读好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必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诹。

”可见,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现在的学生电视看得越来越多,游戏玩得越来越溜,而读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作文写得越来越差。

提起作文,学生发憷,老师发愁。

所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从读做起,以读促写。

一、以读学写。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两部重头戏,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