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六章
《传播学》第六章媒介分析
第一节 媒介及其比较研究
电视
报纸
广播
施拉姆:视听媒介在传播一定数量的有关某种主题的信息上, 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更为优越。
第一节 媒介及其比较研究
第一项研究
戴维·塞纳和威廉·麦克尤恩研究
结论:视听媒介如电视在传播信息方面,并不比单纯的视
觉媒介如报纸和听觉媒介如广播更有效力、对受众的影响 更大。
“我们的身外世界越来越变得广阔和纷杂,如今人们已很难直接去感 知它、把握它、理解它,众多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都远远超出人们 直接接触、亲身感受的范围,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实 际上已是“够不到、看不见、想不起”。”
二、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
涵义
构建一个可供感受、适合体验的间接环境,即脑海图景。 脑海图景是个经过简化的“拟态环境”,其作用在于把臆
正面功能:指媒介有益于社会的积极作用而言; 负面功能:指媒介有损于历史的消极意义而言。
媒介 系统
社会 系统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正面论述:
1.监视环境 2.联系社会 3.传递遗产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
监视环境: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 联系社会:把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整合为一
结论:视听媒介始终使人的精神处于紧张而消极的状态中,
注意力总是被原作的内容所吸引,就不可能发挥更多的主 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相反,视觉媒介则能为感受信息 提供从容的机会、联想的空间与自由的向往。
研究各种媒介在具体传播活动中 “的不同效力,是当今媒介分析的一大 趋势。
”
第二节 斯蒂芬森的游戏论
传递遗产和提供娱乐
传播学--信息与符号
disappointed
pitiful
gay and merry
fearful
aggressive
hesitant
lovable
furious
bashful
第六讲结束
思考如下问题: ▲如何理解信息?它和讯息、符号的关系如何? ▲信息有什么特性? ▲符号的结构如何? ▲符号有什么特性?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符号有哪些种类?我们未来从事 的工作使用的符号有哪些种类?
有声语言符号(口语)
语言符号
符号
无声语言符号(书面语):文字、乐谱等
动态:身体语言、人际距离、运动画面等 视觉性
非语言符号
静态:标示、衣着、道具、绘画、摄影、雕塑等
类语言:笑声、哭声、呻吟、叹息等 听觉性
其他声音符号:乐声、鼓声、口哨、汽笛等
实际上,人类的传播符号经常是混合使用的。 例如:
沟通双方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 ——爱伯特·梅热比
传播学
第六章 信息与符号
I、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或者说,信息是能 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传播的基本内容。
一、理解信息 第一个问题:
信息是什么?
1、信息和物质、能量一起,是这个客观世界 的基本构成要素。
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第息的传送过程 (1)信息论 申农: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式
(2)控制论 维纳:反馈
(3)系统论
讯息
信号
信源
发射器
所接受信号
讯息
信道
接收器
信宿
噪音源
反馈
其他几个重要概念
▲噪音 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即噪音。 ▲冗余信息 即信息中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信源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反馈 “在人类传播中,指接收者对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的反应。传播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六章)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一)群体的概念日-社会学家-岩原勉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群体的本质特征-目标取向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任何一个群体都有组织性群体的分类美-库利-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德-韦伯-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一般群体德-威瑟-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群体的社会功能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连结的桥梁和纽带群体对社会的意义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即部分社会群体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群体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集中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群体对个人的意义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参加群体的基本动机之一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群体传播-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岩原勉-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群体凝聚力的核心-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线-群体传播(一)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产生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特别是“我们”感情群体归属意识,即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群体的传播结构流量-大/小流向-单向/双向法-迪尔凯姆群体意识通过社会化过程为个人所吸收,但总体上属于集合意识,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二)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的功能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群体规范作用-排除偏离性意见,控制群体内意见分歧和争论,保证群?寰霾吆腿禾寤疃?男??BR>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美-凯利、沃卡尔特-群体规范对群体内部和外部的传播活动都起作用外-群体规范与说服观点一致,则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加强说服效果群体规范与说服观点相离,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衰减,甚至唤起自卫(三)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群体活动的基本原则-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传播学 第六章 自我传播
综上,在思维科学领域中的“自我传播
”是个人的意识与思维活动,它在人的身 体内部“能动”地发生和进行,人总是根 据一定的目的需要和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原有经验和知识去反映客体,它对感觉器 官及人工接受反应系统的各种信息往往积 极主动地选择,是一种“生理——心理”水 平上的过程。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
统,有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有信 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有记忆和处理 装置(人脑),有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 器官及控制这些器官的肌肉神经等)
人的认知过程,就是接受和存贮符号输 入、对输入编码和解码作出决策、产生新的表 达方式、给出符号输出(人脑不断调动日益积 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来对新输入的外部信息进 行译码,并且产生概念、推理,形成思想)的 全部过程。
(四)H.布鲁默
他在其著作《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
社会存在,人认识的对象既包括外界和他人 ,也包括自身。
本质上来说,“自我互动”是个人与他
人之间社会互动行为的内在化,也就是与 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自己头脑中 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通过与社 会、他人的联系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 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 四、人格心理学视阈下的“自我传播” 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人格结构理论)中
所指出的一组矛盾:
在追求完美人格的过程中,人类灵魂深处充 满着动物性和神圣性的深刻矛盾。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即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等。(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他在其著作《心灵、、自我与社会》 一书中对“多重自我”进行了内涵扩充, 把自我概念区分为“主我”与“客我”等 。其中“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 做出的反应,“客我”是一个人自己采取 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等。“自我 ”和“客我”共同统一在社会个体的整体 自我之中,它们构成整体自我的不同侧面 。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一、群体传播(重点,必记)1、群体(1)群体的概念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特征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3)群体的分类美国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德国韦伯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德国威瑟组织性的强弱: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
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1)群体的社会功能群体是将个人和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群体通过社会分工和协作,团结个人的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群体的个人意义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负面意义:某些群体为实现一己之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社会分工;群体同时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3、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1)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的概念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岩原勉)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对群体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3)群体意识的定义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
(4)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无疑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群体的传播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方面来理解。
信息流量大,互动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流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是否都拥有传播机会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第一节:1、试述群体的社会功能。
答: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局部社会“。
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之际,首先是作为局部社会——群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人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群体成员,同样也做不了合格的社会成员。
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的行为。
因此,群体对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
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什么是群体意识它是如何形成的答: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群体意识无疑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另一方面,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双向性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
一句话,群体的凝聚力更强。
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具有什么功能答: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且拥护的规范体系,成员个人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倾向于积极维护群体规范。
传播学总论笔记完全版2
第六章传播过程1、传播过程及其特征1960[美] 传播学家D.伯洛首先提出将传播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
他认为:①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②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我们研究的基本单元就是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的多元关系。
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运动,即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总之,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视角)过程:指事物运动的程序和状态结构:整体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组合2、传播模式模式:指对客观事物的内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美]学者多伊奇认为模式在社会科学中的功能有四:①构造功能②解释功能③启发功能④预测功能模式分类:按所用符号分类:文字模式、图标模式、数学模式按模式作用分类:结构性模式、功能性模式评价和判断模式的标准:①模式的概括性如何?包括了多少内容?是否有效?②模式的收获或者启发性如何?是否有助于发现新的关系、事实或方法?③根据它得出的推断在有关研究领域内是否有意义?对该领域的发展有无关键意义?④据此作出的测量的准确程度如何?⑤模式有何创见?它还有多少不确定之处?它提供了多少新的见解?⑥模式的简明程度、即表述上是否经济、简略?⑦模式的现实性如何?即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以它来表明某种实际情况。
丹尼斯·麦奎尔和斯文·温德尔:五种类型28个模式:①基本模式: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丹斯模式等8种②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及其修正);两级传播模式;创新扩散模式等5种③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间接与直接模式;议题设置模式;大众传播依赖模式;沉默螺旋模式等5种④受众中心模式:使用与满足模式;使用与效果模式;信息寻求模式等3种⑤其他: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比较媒介体系模式;媒介组织模式;守门人模式等7种✓线性传播过程模式视传播过程为单向、流动的观点为线性传播观,集中在早期传播学研究中。
传播学第六章
(二)选择性理解
人对自己见闻的理解,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种是结构因素, 是指感官刺激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引起的反应。
❖ 另一种是功能因素,它是源自于一个人的情绪、需 求、经验和记忆的因素,已经不属于纯粹感官刺激 的范围。
(三)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对信息的记忆也是有所选择的,这是受众心理过 程的最末环节。 正如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一样,人们倾向于记住传播内容中与自 己观点一致的那些部分,而忘掉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部分。这一行为 往往是出于潜意识的,它可能用以加强而非改变受传者的已有意见。
(三)广告受众接受广告信息的情感特征
其一,情感影响认知反应。
其二,情感影响对品牌的决择。
其三,情感影响对商品的态度。
最后,情感还可以转化到使用该商 品的经验。
情感特征
二、受众心理选择过程
1. 探讨受众被传播媒介及其内容所吸引的原则
2. 探讨受众对传媒内容发生兴趣的动机 ❖ 3. 研究受众对传播内容给予理解和记忆的心
实训步 1.课上讨论:根据所给材料提示,展开讨论,相互启发。 骤 2.个人拿出分析报告。3.课上进行报告阐述。4.教师点评
实训体 会
第六章:对谁“说---传播受众
BRAND
PLANING
本章内容
1
第一节 受众
2
第二节 受众的心理选择过程
一、Audience),即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 也可称为受传者。受众是信息的“目的地”,又是传播 过程的“反馈源”,同时也是积极主动的“觅信者”。
例如: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报纸 刊物的读者;广播电视的收听者;媒体的用户都属于受 众的范畴。
理因素。
(一)选择性注意
❖ 选择性注意又称为选择性暴露,即受传者是否注意到媒介及 其信息。
传播学——第六章
而且是一个其内部结构和动态使之有机地与这
一正在出现的进程协调一致的角色。
2、预警:媒介失去控制
《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1993)
媒介失控是美国社会大失控和大混乱的一个方面,主要表 现在: 电视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节目内容正日益失去控制。 一是刺激了全球群众在物质上的攀比欲望;二是引发了 “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危机”,缺少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 三是大众媒介传播的价值观念趋向道德败坏和文化堕落。
人物的著作值得去阅读。
3、媒介失控论的本质与主题
媒介失控论是在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来 的,他最担心的是美国在21世纪的全球大失控、大
混乱中失去作为超级大国的“催化作用”。
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还是西方传播学界继科技决定论 之后的第二个模式——“征候模式”的典型。这一模式认
为:“传播科技发明之后,是否被采用和推广,有什么影
社会情境的合并,从而使人变成“透明人”。
2、对媒介情境的评价与思考
(1)将媒介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起来;
(2)以动态的和可变的眼光分析情境与行为的关系; (3)将受众的概念纳入媒介情境分析中,提出“情境合 并”的系列论点。突出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从 而迫使传播媒介必须根据受众群的需求、特征以及分离、
是各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
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麦克鲁汉
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开创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考察 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 用,这是深具启迪意义的。 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和媒介工具看作决定社会发 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
会关系等各种复杂因素,以及人作为社会主体的能动
结合形式设计信息内容。
《传播学概论》第六章
●去个性化——群体的成员 失去个性感,而淹没于群体之 中,集体行为的这一侧面叫做 去个性化。
▲菲力普·金巴尔多1970年的实验 结果表明,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主 要特征:
——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三K党 的成员就是如此;
“三K党”(Ku Klux Klan): 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Ku -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 意为集会。Klan是种族。因三个字头都 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 国。1865年创建于田纳西州的普拉斯基城。 党旗呈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一条黑龙。 党员的制服是白外套和套在头部的白色垂胸 布罩,给人一种神秘恐怖感。党员只限于生 在美国的新教徒中的白种人。
六、集合行为的“信息流”
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流动也 呈现出一种异常状态,其主要形 式是流言。
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 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
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 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如浙江 瑞安戴海静事件
戴海静,女,28岁, 99年从浙江师范大学 毕业后,进入瑞安市 第三中学任英语教师。 2006年8月18日凌晨 “坠楼”身亡。
五、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群体模仿
模仿可分为两类:
●无意识模仿:个人在不自觉状 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
●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 目的的自觉仿效。
集合行为的模仿更多地表 现为无意识的、本能的、条件 反射的模仿。
2. “匿名性”
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 姓名和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 “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 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在朋友之间蔓延比在陌 生人之间快得多;
最后,感染或行动在那些具有共 同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中间迅 速蔓延。
传播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六章重点难点
研究生考试网为考生整理的新闻学考研复习指导之传播学第六章新闻传播媒介复习要点第六章新闻传播媒介第一节传播媒介一.媒介和传播媒介媒介:社会生活中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传播媒介:用来表示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任何物体或物体排列也称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新闻媒体,特指专门用于交流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仅包括六种传统新闻媒介和新媒体六种传统新闻媒介: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新闻电影、通讯社媒介形态:媒介的物理特征和工作原理物理特征物质实体:文字、印刷品、通讯器材等物理能:电波、光波、声波等传播媒介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对社会发展起着直接和有力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泛指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传者传递各种信息的技术手段通常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媒介小众传播媒介:即非群体化传播媒介,指传播范围小、受众人数少的传播媒介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传播媒介的新特征德意志曼——划分传播形式私下传播/人际传播——透过媒介面对面公共传播/大众传播——透过媒介——非集合的集合的面对面说明:大众传播是传播的一种,传播并不限于大众传播大众媒介传播一定是大众传播,但大众传播并不限于大众媒介传播大众媒介不等于大众传播,大众媒介只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工具与通道其它分类:手段——口头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对象——个人媒介,大众媒介技术程度——小媒介,大媒介传播目的——高级媒介和通俗媒介,严肃媒介和大众化媒介,公共性媒介和盈利性媒介感官作用——听觉媒介,视觉媒介,视听复合型媒介讯息明晰——热媒介,冷媒介麦克卢汉热媒介:可以使某一感官作高度定义(所传播资料的明确程度)扩张的传播媒介冷媒介:承载的讯息清晰度和明确度低,受传者参与程度大,有电视电影演讲等新解释热媒介:原先按传统工艺生产的报刊冷媒介:用新技术制作的报刊二.传播媒介的衍行面对面口头传播———书面媒介传播———有线电子媒介传播———无线电子媒介传播结论传播媒介逐渐精致丰富传播讯息得以保存和积累,传播逐渐打破时间的囿限传播媒介由难以移动转为可以轻易移动,传播打破了空间的藩篱知识大众化,导致社会权利分散,社会结构也起了根本变化传播媒介发展史也是一部传播科学技术史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介一.传统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传播媒介的一种,以报道与评述事实的信息为内容与使命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及新闻电影六部分(一) 报纸与期刊现代报纸: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面向广大群众并连续发行的印刷媒介散页形式公开发行期刊:分定期与不定期,刊载时事性材料为主的,归于新闻传媒之列清末-《京报》-严格算来是期刊出版史:书籍——期刊——报纸即杂志,原系阿拉伯文,本意是仓库或军用品供应库1731-英-爱德华.克伏-《绅士知识供应库》中文译文-统计传1815-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马礼逊、米怜-马六甲-《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报称呼杂志:梁启超《时务报》、章炳麟《经世报》以期刊称呼:1904-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报与期刊的明确区分:20世纪初区分:出版周期报纸周期短,期刊周期长出版速度报纸迅速,需要分秒必争地报道刚刚发生的新闻,装订简单期刊较慢,可以详尽阐述新闻并作出全面透彻的剖析与评论,印刷精美新闻提供量报纸多于期刊,从传播新闻这一功能来看,报纸功能大于期刊刊载内容报纸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能干预运动,成为运动的喉舌,反映局势,联系群众期刊以刊载实事性文章和评论为主,能广泛研究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列宁-报纸适于鼓动,期刊适于宣传戈公振-主张从内容不同来区分两者,报纸以报告新闻为主,期刊以刊载评论为主(二)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传播手段分无线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有线广播——通过导线历史:1920.11.2-美国匹兹堡-第一座领有执照的电台-KDKA电台1923-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外国人开办1940.12-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声音电信号工作原理:播出者————话筒——————————收听工具————收听者声波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波顺序播出成套节目,这是所有单个节目的组合,一套节目前有开始曲、呼号、节目预告优势:对象广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大众交流工具中最普遍的传播迅速-电波所及范围或导线所到之处,可以同时受到信息对重大的突发事件的同步广播,广播优于电视功能多样-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和文艺性节目,比报刊全面感染力强-劣势节目内容转瞬即逝,选择性和保留性比报刊差,听众比读者被动只有听觉形象,听后效果逊色(三)电视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新闻传媒,出现晚于报刊和广播历史 1936-英国广播公司-亚历山大宫-建立电视台,11.2日正式播出电视节目20世纪50年代-黑白电视广为发展1954-美国-彩色电视广播中国—电视业1958诞生-1973.5.1首播彩色电视节目工作原理:景物、活动形象和声音————电信号(视频和音频)————景物、活动形象和声音用电视摄像机(带话筒)摄录用微波负载并传送用电视接收机还原电信号电视片画面-现场景物、活动图像及照片、图片、文字等声音-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特点: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功能全面-形、声、色、美受众广泛-电视观众数量最多选择性保留性差佼佼者-有线电视20世纪30年代-欧洲面世20世纪40年代—美国登场1964—我国开始研制有线电视二.新世纪新闻传播媒介(一) 网络传媒——第四媒体信息量大,传播内容丰富,获得信息便捷,传输成本低廉,交互性、小众化、兼容性强(二) 新型广播电视数字音频广播DAB—广播媒介第三代高清晰度电视HDTV(三) 综合媒体——大媒体通过国际高速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并由个人光电脑收传的新型传媒第三节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一.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功能:从系统论看,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重复现象从日常社会生活看,功能即效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一般指社会功能,即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美-政治学家、传播学者-拉斯韦尔-1948-《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宏观角度-三项功能-监视环境、协调反应、传递遗产美-社会学家-赖特-1957-《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增加一个功能:娱乐美-传播学者-施拉姆微观角度-五项功能守望人-五官的延长决策功能-唤醒大众注意,加以劝服社会化功能-视听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商业的功能普遍认为信息的功能—守望或监视环境的雷达功能协调和管理的功能—推动政策制定执行,反映社会舆论,促进社会机制运转教育功能-教育社会成员,传播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娱乐功能-附带教育和社会化功能重视问题设置议题-即议程确定。
传播学概论第六章传播的控制研究
媒介渠道控制
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媒介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通过对媒介渠道的控制, 影响信息的传播内容和方式。
媒介的议程设置
媒介通过选择报道的议题和角度,设置公众议 程,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和思考方向。
媒介的技术手段
媒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和传播,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范围。
受众反馈控制
受众的选择性接触
负面效果
当传播控制失当或过度控制时, 可能导致信息失真、舆论失控、 社会动荡等负面效果。
辩证看待
在评估传播控制的效果时,需要辩证 看待其正面和负面效果,既要看到其 积极作用,也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负 面影响。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Part
05
传播控制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控制挑战
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接触特定的媒介和信息。
受众的反馈机制
受众通过反馈机制向传播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影响传播者 的决策和行为。
受众的群体压力
受众所处的社会群体对其信息选择和接受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Part
04
传播控制的效果与评估
传播效果的定义与分类
传播效果的定义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包括认知、态度、行为等各个层面。
Part
03
传播控制的过程与机制
传播者控制
01
传播者的自我审查
传播者在发布信息前,会根据自 身的价值观、立场和认知对信息 进行筛选和过滤。
02
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03
传播者的,避免发布虚假、误导性的信 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传播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 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
传播学概论第六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例如:
“你好!” “你好! 咱们商量签这合同吧。” “好吧。”
对什么是人际传播最适当的理解应该 是:“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 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 的样式就发生了。”
二、人们寻求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得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互动的人 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产生过程中的决定环节 1.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 物的刺激感应性 2. 由刺激感应的反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 3. 由一般的动物感觉和心理到能动的人的 意识的产生
(二)人内传播的/要素
1.感觉 2.知觉——感觉的集合;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直 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三、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 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 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 频度高;
4.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5.传播以单个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 为主;
6.适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接 受者的态度和行为。
四、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
●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 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 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马斯洛需求层次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概念
人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与个人之 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例如:A:“现代人爱打电话,不爱提笔写信, 这现象该叫什么?” B:“言而无信。”
身高、体形、脸型、 饰物、
发型、服装
(四)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传播学纲要第六章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受众研究
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
大众传播的接受者接触传媒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也会受到他 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这个意义上的受众群体背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 义上的群体;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
受众中的个人群体属性不同,对大众传媒信息的需求、接触和反应 方式也存在差别。
第六章 大众传播
大众传媒媒介通常划分为书籍、报纸、期刊、广 播、电视、电影六大类。但在实际运用“大众传 媒”这个概念时,更多的是指报纸、广播、电视 这三类传媒。 大众传播亦是一种以社会作为空间的最大规模的 组织传播。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 第一, 它是公开的社会性的传播活动; 第二, 其基本传播路径是“点”向“面”的传 播; 第三,信息主要由“点”单向流动到“面”,反 馈是偶然、延时的。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的理论化研究
4、第三人效果
1983年戴维森提出第三人传播效果的假设:暴露在说服讯息下 的受众会认为讯息对其他人的影响比对自己的影响大。 这个心理的认知基础是:我比别人更有主见和文化素养。
“第一人传播效果”:如果面对具体传媒报道中的正面的事实, 人们会认为自己受到的影响比其他人受到的大。
第三人、第一人传播效果,在社会心理学的认知上,属于“自我 拔高”的动机,即人们感知自己和他人时,总是力求使自己看上 去或者感觉上去比别人要好。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霍夫兰发现了影响说服效果的两个相关因素:信源与内容结构。
信源
内容结构
信源的可信度越高,说服效 果越大;反之则小。
但信源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 的信源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 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反 而呈上升趋势。
传播学 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群体: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下,依据共同的 价值观和信仰而聚合到一起的人群。
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 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 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有助于 社会秩序的维持。
调和整体运作的过程,可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
位以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 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一般来说,横 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 性质,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 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 交谈、私人交往等等;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 兴趣小组或联谊会等等。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 动的过程,它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 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以企业为例:如 调查室、计划部、市场调查部或营销部等等。还有 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 (销售数据系统)等等。
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把集合行为中 的传播看作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
第六章第一节:1、试述集体的社会功能。
答:集体拥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类功能,简言之即集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集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构成部分,或许说是”局部社会“。
个人在参加社会活动之际,第一是作为局部社会——集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人不可以做一个合格的集体成员,相同也做不了合格的社会成员。
集体帮助个人达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派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理和控制个人的行为。
所以,集体对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次序的保持,使社会次序的连续性获取保证。
不单这样,集体还经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别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达成个人所不可以达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
所以,集体相同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集体对个人成员也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什么是集体意识?它是怎样形成的?答:所谓集体意识,就是参加集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集体意识无疑是在集体信息流传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任何一个集体都拥有自己的流传构造,这个构造能够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集体成员间互动和沟通频度高,集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另一方面,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仍是双向的,流传者是特定的少量人仍是一般成员拥有流传的时机等等,对集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双向性意味着集体流传中民主议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集体目标和集体规范的合意更一致、集体感情和集体归属意识更牢固。
一句话,集体的凝集力更强。
3、集体规范在集体流传中拥有什么功能?答:在集体流传中,集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清除偏离性的建议,将集体内的建议分歧和争辩限制在必定范围以内,以保证集体决议和集体活动的效率。
每个集体都有一般成员认可并且拥戴的规范系统,成员个人的集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偏向于踊跃保护集体规范。
集体规范的保持经过集体内的赏罚体制来保证。
在成员个人对集体作出了贡献的时候,能够获取集体的奖赏,包含获取其余成员的赞誉和在集体内角色地位的上涨等等;当从事了不利于集体或违反集体规范的行为之际,个人成员将会遇到集体的制裁,包含遇到其余成员冷漠而陷于孤立状态、各样不一样程度的处罚直至被清除于集体以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 信息或新事物,是因为大脑中的“认知基模” 在 起作用。
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 。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个新 事件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场所的时候,我们过去相 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导引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 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地做出态度或行为 反应。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 的客我(Me),是自我意识社会关系性 的体现;
②客我代表社会成员所认定的观念系统,是 自我的传统、习惯和常规等方面;主我是自我 对外在环境的反应,某个时刻的主我是下个时 刻的客我。
③主我的发展可以促成社会变迁的实现,因 为社会控制最终是落实在自我控制实践中的。
④当一个具有伟大思想和道德品行的人格出 现,并对社会形成改变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 互动关系便显著地凸显出来。
面对面传播 → 语言 延时传播 → 文字 电子传播 → 电子信号
人际传播使用的符号包括:
面对面: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 、穿着、 实物符号等; 借助听觉媒介如电话:口语、类语言等; 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 :书面语、 绘画语言等; 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 符号。
自 辩证 我 互动
主我 客我
意愿和行为主体 他人的社会评价及社会期待
有
意
主
义
客
我
的
我
象
征
符
“有意义的象征符” 可以是音声的 ,也可以是形象的,它不但能够引 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 者自己的反应。
意义:
①从个体的主观意愿与社会的角色定位 之间阐释个体的行为模式,揭示了社会传 播与人内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基模的概念及其特点
基模具有以下特点: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二)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 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接触新信息,激活相关基模
互动的实质就是行动并对行动做出反应,在互 动中相互影响。
1、人际传播的动机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人际《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
人际传播是处于一个关系之中的甲乙双方借以相 互提供资源或协商交换资源的符号传递过程,也 就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 :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爱。人际传 播交换的主要是后三种资源。
反馈迅速——双方交流、直接交流的情况下, 传受双方都容易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交流, 互动频次更高。如有中间媒介,反馈的速度和 数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控制性强——随传受双方的需要而进行变更。 传受双方双方都可以现场把握信息的流向、流 度和清晰度、准确度。
(2)人际传播的媒介类型
人际传播所经历的三种形态及其相对应的符号/ 信号——传播媒介:
人内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 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 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一、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有
意
主我
义 的
客我
I
象
Me
征
符
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基本假设:人都有一个自我。 主要观点: ①社会性自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自我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
②内动性,人内传播即人的自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 我信息沟通,这一切的传播活动都是发生在由自己开拓的内 心世界的“小天地”里。
③短途性,传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总是从甲流到乙,并 从乙流动到甲,而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主 我和客我的信息交流和对话,瞬息之间就完成了一个自我的 传播过程。
第六章
传播的基本类型(一)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 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 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 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
第一节、人内传播
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自我传播,是发 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第二节、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 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 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一种符号互动。
传统的定义: 两个人之间:
面对面或借助于媒介的; 正式或非正式的(Role Play); 特定情境下的或长期的。
从互动据以发生的信息来判断:当人们主要依 赖有关个人的信念、态度、人格特征等心理层 面的信息进行传播活动时就是人际传播。因为 这时讯息的剪裁是专对于个人的,而不是针对 具有相同特征的文化群体或组织群体。
②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 要研究成果有“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 论、“创新—扩散”理论等等 。
3、人际传播的模式
➢ 平衡模式 ➢ 均衡模式
(1)海德的平衡模式(POX 模式)
• P代表个体 • O代表他人 • X是第三者(人或物)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 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则被假定是
人内传播的形式: 1,感觉和知觉 2,记忆 3,思维 4,想象 5,情绪和感情
感觉:包括“五觉”,是人通过眼、耳、鼻、 舌、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 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热等作出的反映, 这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 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知觉的 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 握的过程。
理解人内传播:
① 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 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 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② 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③ 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 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④ 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 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 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 ,才会活跃起来。
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 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 的过程。
吾日三省吾身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二、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所谓自我表达是指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 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地位、身份等等向他 人加以表达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体态的传播功能
日本学者船津卫认为,在传播和自我表达活动中,体态 至少有以下五种功能:
1、强调语言 2、补充语言 3、代替语言 4、控制语言 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观形象。外观既包括身高、体形、 脸型、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饰、饰物、随身携带 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这些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 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②社会关系网络是建构和决定个体行动 的作用力之一;
③自我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有不可 分割的关系。
局限性:
①忽视人们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 等方面的控制和被控制的状况;
②忽视社会分层与变动状况; ③无法解释社会系统中的权力关系。
(二)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 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 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 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 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 的观念。
2、人际传播的特点、类型和功能
人际传播的特点 人际传播的媒介类型 人际传播的功能
(1)人际传播的特点
直接传播——不依赖大众传播媒介来做中介物 ,可以更直接了解传者的情绪或个性等特征; 随意性大——非制度化传播;传者和受者的位 置在交流过程中可随时交换,传播的内容和方 式也可根据现实情境随时调整改变; 保密性强——由于是直接交流,而且传播对象 和范围可以控制,所以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 保密性;传受双方之间的深层传播处于“熟人 圈”。
以“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也称为 反射的自我)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面对面互 动的产物。别人好像一面镜子。我的自我意 识是我从别人的心里看到别人怎么看的我。
主要观点: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自 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 互动中形成的,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 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 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2)开创了将自我意识置于意识中而非置于行 为的先河。
(3)局限性在于:该理论主要依据个人的观察 而提出的,带有想象性的特征。
(三)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 。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 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 象。
(2) 我们想象出对这一面貌的某些评价。 (3) 我们由此产生了某种特定的自我感觉。 换言之,我是按照我认为你怎样想我的方式 来感觉自身的。
意义:
(1)镜中我理论理论关注人们与他人在日常生 活中的交换行为,并将此看作是社会形成的日常结 构。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 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 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
不稳定的,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
紧张只有在状态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才会缓 解。
将三者的关系用三角形的方式进行图解,肯定关系 和否定关系分别用“+”、“-”号表示。 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 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相反,三种关系 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 存在不平衡状态。共有8种形式,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 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