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基本对策

合集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一、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现状1.科研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科研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高等职业教育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证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科研队伍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科研工作的地位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息息相关。

成立之初的高职院校有三种途径:一是由中专独立升格而来;二是多所中专合并而来;三是独立建立的高职院校。

而中专的实际是教育科研工作几乎没有开展,没有意识,也没有经验,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及思想在很长时间上沿袭着中专的运作痕迹,造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忽视。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不利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部门或机构的设置在学院的整体工作中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上。

高职院校成立之初,很大部分院校没有科研处,有的建立了科研处也只是附属于教务处。

有的挂牌建立机构很长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开展任何实质性的工作。

科研处在行政部门上处于虚设或空设的地位。

二是科研处工作平台搭建不够,缺乏创新支撑的条件。

科研处一般被归入二类科室管理,学院在科研办公经费预算上比起其他部门大打折扣;科研处人员的配备上也是参差不齐,一般是2~3人,工作量大,行政研究一起抓;人员素质的配备上不够科学,学院把科研处作为一般行政处室对待,科研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能显得极端不足。

三是科研人员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科研工作者不受重视。

在高职这种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的学院,科研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是教师的自由行为,教师没有科研压力与动力。

学院在管理考核上,科研没有硬性指标或考核的比重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科研处及其科研工作处于学院的边缘地位。

2.科研团队建设缺乏条件平台支撑,难以形成研究合力。

学院科研处及其工作的地位决定了学院科研工作的重点和内容。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决定了教师处于一种自由状态,既没有大的政策鼓励,也没有大的政策约束,学院科研工作基本处于教师的个人行为。

从内容来看,教师的科研主体和内容基本处于围绕教学、课程改革以及学生管理经验等微观方面的内容,在涉及学院宏观管理方面显得较为欠缺。

谈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

谈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

谈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摘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定位,应主要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探索高职教育特色。

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既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较短,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如何准确定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调查分析1.认识存在偏差,人财物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大多起步晚、基础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人财物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高职院校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指标,有人甚至认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二是认为众多本科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科研实力雄厚,高职院校,在申报课题、成果方面难以有效果,产生了畏难情绪。

由此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势必影响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2.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科研氛围尚未形成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教师的参与面较窄,存在一定的“唯功利”倾向;成果层次普遍较低,浓厚的科研氛围尚未形成。

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教师仍然认为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再加之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对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二是不少教师科研目的在于职称晋升和成果奖励,一味追求写几篇论文,缺乏持久性,科研工作在“功利”思想引导下,呈现一种短期推动效应;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骨干和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管理机制不健全,科研工作形式化、表面化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在科研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问题探析1.教育体制不完善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

目前高职院校在科研经费、科研人员待遇、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力。

2.科研基础薄弱相比于高校和科研院所,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

缺乏一流的科研设备、研究平台和科研团队,使得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

3.人才队伍不足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大多数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缺乏科研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造成了制约。

二、对策探析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

这包括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等。

只有建立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才能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应加强科研基础建设,提升科研设备和平台的水平。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搭建科研联合实验室,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应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加强教师职业发展等途径,培养一支富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队伍,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议和展望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本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支持、改革科研人才评价机制等途径,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企业可以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和市场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相信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科研工作中,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科研经费不足。

相比大学,高职院校得到的科研经费往往较少,难以支持大规模的科研项目。

其次,高职院校缺乏科研团队和优秀的研究人员。

由于高职院校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优秀的研究人员难以留在高职院校,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缺乏研究实力。

此外,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难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太相符,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技术。

针对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并优化经费的使用方式。

可以通过寻找政府、企业等多种渠道来增加科研经费,同时要严格管理科研项目,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研究人员。

同时,可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最后,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可以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等方式来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实际需求的结合。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可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科研投入不足: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有限,往往不能支持大规模的科技创新项目,限制了科研团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

2.科研成果转化困难:高职院校侧重于实践性教学和技能培养,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方面存在瓶颈。

由于学校缺乏对接企业的渠道和机制,科研成果往往无法转化为实际应用。

3.创新人才培养不足:高职院校有一部分教师缺乏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引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学生对创新的概念和方法了解不深,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对策探析:1.增加科研投入:高职院校应将科研经费纳入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与政府科技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2.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职院校应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用于实现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可以积极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开设创新课程,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组织创新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加强科研成果宣传和推广: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科研成果的认识和关注度。

可以通过组织科研成果展览、发布科研成果报告等方式,向社会展示科技创新的成果和价值。

要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科研成果宣传和推广等多个方面的努力。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推进,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科研工作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才短缺、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分配。

高职院校应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和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

同时,应加大对青年教师和优秀科研团队的支持和资助,鼓励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

二、加强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高职院校应优先招聘拥有博士学位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同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博士后等科研人才。

此外,高职院校应制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科研培训和学术会议,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完善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的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应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评估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科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分配、加强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稳步发展。

- 1 -。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

校园心语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马玉华【摘 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思想认识、科研水平、科研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转变观念、营造科研氛围、优化科研环境、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改善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情况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 科研 问题 对策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已进入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阶段,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服务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基础相对较弱,工作起步较晚,科研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调研,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科研意识不强,信心不足高职院校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经验、能力和信心普遍感到缺乏,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许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比较年轻,职称偏低,高学历偏少,科研氛围不够深厚,科研骨干缺乏,特别是缺少在科研方面有自己的领域和方向,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骨干或带头人。

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条件简陋,所以科研工作难度很大。

(二)科研水平偏低,缺乏社会认可度由于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加之以来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导致杂志、企业等对高职院校申报科研项目、参加科研工作、发表科研成果缺乏信任。

如教师以高职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录用困难;许多企业在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时,首先考虑与本科院校合作,一些在专业技术领域有明显优势的高职院校都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几乎无合作开发项目的机会。

缺乏社会认可度对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科研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科研管理工作不够细化,科研条件差许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扩大规模,注重教学实训条件的提高,大量资金基本都投入到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上,很少在科研实验室投入资金,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缺乏,与普通高校相比,很少有专门供科研使用的实验室,导致教师因不具备科研条件而无法进行专业应用型研究,科研成了无米之炊。

(四)教师科研水平低,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多数高职院校由中专学校合并、重组、升格而建成,中专学校没有科研任务,教师科研经验少,大多数中年以上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培训,许多教师不清楚开展科研的基本方法、申报课题的基本程序、检索文献的基本路径、科技查新的基本步骤、学术规范的基本常识、发表文章的基本途径等。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分析

业绩条件。教授之后, 船到码头车到站”没有了新的目 则“ , 标, 科研就没有了。教授科研不作为除了受制于职称科研这 一观念外, 还有其他的原因。 其一、 高职院校大都从中专升格 而建 , 这些教授长期从事中专教学与管理, 科研意识及科研 能力都略显不足, 加上年龄偏大, 创造条件评上教授已属不 易。 其二、 学校缺少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没能充分调动教授 的积极性。随着教授年轻化和学校人才制度的完善, 这一现 象将有所改观。分析第二种现象可以看出, 取得硕士学位的 教师, 经过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科研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更 为重要的是, 这一群体有较为强烈的致力于科研、 力争多出 成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这一点正是高职院校教师l 待增
定的发展之路。
关键 词 : 科研 现状 原因 对策 激励机 制
近几年兴盛的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 高职院校的科研要求与本科院校相比尽管较低, 但也是不 可或缺的。如教育部高职高专的评估条件中对科研工作就有 明确的规定,省教育厅每年都会给高职高专下达一定数量的 课题任务,其教师评聘职称对科研能力与业绩的要求比本科 院校的略低。这些要求和规定就需要高职院校及其教师要重 视科研工作,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搭建好科研工作的平 台, 教师要以积极投身科研、 多出科研成果为己任, 从而提升 高职院校的学术水平。 决定一所高校科研与学术水平的高低, 一个重要的因素 是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科研能力。笔者试图通过一所高职院校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及论文发表的情况分析, 了解高职院校的 科研现状, 寻找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 揭示这些现象存 在的原因, 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科研 工作 。 一、 2003- 2005三年省级课题立项:副教授9人次13项、 讲 师8人次8项、 教授 1项 、 助教零项。 二、 发表论文数量: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科研工作现状,调查中南五省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及团队建设的主要因素,如教师科研能力弱、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灵活等。

从发展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要重视科研创新工作、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规范科研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机制高校科研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核心竞争力,科研人员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科研创新团队是科研人员自由自觉自主合作与创新的基础平台。

针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课题组调查中南五省共45所高职(高专)院校,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现状调查及分析方法调查历时一年多,范围包括中南五省45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公办院校占75.56%(其中行业主办的占35.29%),民办院校占24.44%,见表1。

被调查对象3610人,包含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教职工,见表2。

调查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题座谈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被调查院校的网站网页、档案资料、统计报表等资料,获取课题组关注的数据。

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题,利用传统纸质问卷和网络电子问卷两种形式,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实施,数据采用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专题座谈会:调查对象为教育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围绕各院校科研工作的重点、难点、管理制度与模式等问题进行座谈。

二、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现状为了能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及科研创新团队的真实情况,调查主要从学校层面、个人层面与科研成果层面来进行。

在被调查的45所院校中,创建了科研创新团队的有35所,占77.77%;科研创新团队实际开展了比较有效工作的有23个,占创建了创新团队院校的65.71%,占被调查院校的51.11%;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成果对学校科研成果的贡献率为89.12%。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思考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思考
(1)科研能力弱,技术开发基础薄 科研能力弱, (2)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氛围不浓 科研意识淡薄, (3)成果类型少、质量差,学校之间差距明显 成果类型少、质量差,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3、课题来源渠道狭窄,科研时间、经费紧张 课题来源渠道狭窄,科研时间、 (1)课题来源渠道狭窄 (2)教学及其它任务繁重 (3)科研经费紧张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科研平台不够完善, 4、科研平台不够完善,科研管理不够规范
(1)科研平台不够完善 管理不够规范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1、转变高职院校的科研理念
实现由“教学为中心向教学、科研并重” 实现由“ 教学为中心向教学、 科研并重” 的理念转变 实现“由资源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 实现 “ 由资源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 ” 的理念转变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2、明确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
以突出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为主 基本任务在以下四个方面: 基本任务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为学校办学提供思 想资料或智力支持; 为学校教学活动的科学性、 想资料或智力支持 ; 为学校教学活动的科学性 、 先进性、 特殊性、 有效性提供知识前提; 先进性 、 特殊性 、 有效性提供知识前提 ; 为社 会科技发展提供职业技术层面的新知识; 会科技发展提供职业技术层面的新知识 ; 为经 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有特色的职业技 术研究成果及咨询服务。 术研究成果及咨询服务。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3、探索高职院校的科研路径 产学研相结合 注意好以下四个环节: 注意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功名心” 一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功名心” 二要紧紧抓住企业家追求利润的驱动心 三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积极性 四要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的创造性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基本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基本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基本对策[摘要]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中占有半壁江山,但其科研状况与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

文章就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提出:强化科研意识,转变科研观念;创新科研制度,营造科研氛围;夯实科研基础,搭建科研平台;研究科研定位,明确科研方向;依托地方优势,弘扬地方文化;凝练科研特色,寻找科研突破。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对策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中占有半壁江山,其科研工作同样也占有重要地位。

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既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明确高职院校科研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发挥高职院校科研在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保高职院校科研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科研工作是重要的一环。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状况与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

1.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水平较差。

我国的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大多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或中专改制、升格而成,有的是高等专科学校或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转制的高等职业院校;有的是成人高校转制建成的高等职业院校;还有的是重点中专调整合并转制成高等职业院校。

这些学校都面临着办学条件达标、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招生等激烈竞争局面,科研工作还没引起足够重视,绝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缺乏从事科研的基础和经验,科研基础较薄弱。

2.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氛围不浓。

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没有转变观念,认为科研“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有的领导只把科研当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去组织或亲自参加科学研究。

其次,部分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认为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教学,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认为科研工作要为教学、实习、培训让路。

还有一种观念认为,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生师比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教师教学任务太重,忙于上课,没空搞科研,即使为了职称,东拼西凑也是忙于应付。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摘要】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科研工作的分析,提出提高高职科研工水平的相应对策,以期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对策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是“兴校之计、强师之路、育人之道”,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1.定位模糊,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1)部分高职院校认为科研是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实践技能操作即可,没必要搞科研。

其实,高职院校的“研”是“产”与“学”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它也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对社会需求的研究;二是对高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三是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四是对特有的教育对象的研究。

高职教育中的“研”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特殊的作用,是搞好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对科研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有的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只强调“产学”结合,对于“研”有什么作用、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定位等问题却十分模糊,忽视了科研在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上应用的地位和作用。

(3)重教育科学研究,轻技术应用开发。

有的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定位不准,常常以发表论文的数量来作为教师科研能力的衡量标准,这样的导向就没有考虑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结合,没有考虑高职教师应注重技术应用开发的特点,削弱了高职院校应有的科研活力。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析。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科研投入不足。

相比于大学,高职院校在科研投入方面相对薄弱,很多院校缺乏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导致科研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

2. 创新人才短缺。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来自于实践岗位,缺乏深厚的科研背景和创新精神;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培养也存在不足,缺少相应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措施。

3. 创新资源分散。

高职院校的创新资源分散且不合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科技成果难以转化。

4. 创新氛围不浓。

一些高职院校存在功利性思想浓厚,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缺乏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氛围。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1. 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鼓励院校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和转化率。

2.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科研团队、设立科研导师制度等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4. 建设创新文化。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创新论坛、开展创新竞赛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

在实施以上对策时,需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特点和现实情况,确保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结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重视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探讨
中 图分类 号 : G7 1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7 5 1 8( 2 0 1 3) 3 1 — 0 0 3 1 - 0 4
高 等学 校 有 i大职 能 , 即人 才 培 养 、 科 学 研 究 与 服 务 社 会 。人 才 培 养 涉 及 到 教 学 , 教 学 质 培 的 高 低 决 定 着 人 才 培 养 水 平 的 高 低 很 多 的 高 职 院 校 在 经 历 了招 生规 模 扩 张 、 教 学 场所 、 教 学 设 施 等 建 设
存 . 以特 色 求 发 展 . 已成 为 发 展 的 唯 一 出 路 和 重
要 途 径


高 职 院 校 的 科 研 现 状 和 存 在 问题
普 通 高 校 尤 其是 9 8 5、 21 1重 点 大 学 是 我 国 科 研 队伍 的主 力军 . 是我 国科 技创 新 的 主 战场 . 在 国 家 的 创 新 活 动 中 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推 动 作 用 通 过 科 技成 果转 化和 利刚等 方式 .为我 国 的经济 发展 、 社 会 进 步 做 出 了 不 可 磨 灭 的 贡 献 随 着 高 职 院 校 在 我 国的 职业教 育 中地位 突显 . 其 科 研 工 作 也 应 该 越 来 越 重要 . 但 高 职 院校 与 普 通 高 校相 比 , 科 研 工 作 明 显滞后 . 科研 工 作得 不 到应 有 的重视 . 普遍 存 在科 研 价 值 严重 低 估 . 科 研 水 平 低 位 徘 徊 等 问题 . 这些
查。 高 职 院 校 科 研 工 作 普 通 存 在 以 下 几 种 情 况

养学 生 的创新 能力 和创 造性 思维 . 教 师 开 展 科 学 研

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辽宁省的高职院校在面临着逐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挑战。

高职院校在科研工作上与本科院校有很大的不同,在资源和条件上存在着差距,因此科研工作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薄弱环节。

本文拟对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现状分析1. 资源不足辽宁省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以人才培养为主,而科研工作的预算及研究设备都比较欠缺。

很多院校都无法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的必备条件,这就导致了科研工作的难度增大。

2. 基础薄弱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弱,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动力都不足,导致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

3. 科研动力不足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都是以教学为主,科研动力不足,一些教师缺少对科研的热情,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4. 科研成果转化困难一些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很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也限制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5. 制度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科研工作处于一种混乱状态,科研成果难以归属,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效率。

三、对策研究1. 加大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研究设备等资源,提高高职院校进行科研工作的条件。

2. 提升教师科研水平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科研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来指导,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动力。

3. 加强科研项目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的建设,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科研工作的社会效益。

4. 完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需要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明确科研成果的归属,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5. 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科研课程、开展科研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研基础薄弱。

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特点,科研基础薄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是创新氛围不浓。

很多高职院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良好的创新氛围,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是科研经费匮乏。

相对于大学和研究机构,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有限,难以支持大规模的科研项目。

四是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科研基础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设施,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

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提供科研指导和支持服务。

二是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兴趣。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和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经验。

三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如与企业合作、申请科研项目等,增加科研经费的来源,支持学校开展科研工作。

四是提高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师资待遇,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加入,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科研基础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提高师资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才能真正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支持。

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一、现状分析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对高校科研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管理体制不够灵活。

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着较为官僚化的管理模式,决策效率低下,对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活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2. 绩效评价不够科学。

目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主要以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作为评价指标,忽视了对科研成果的实际影响和价值,导致科研人员追求数量而非质量,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输出。

3. 资源配置不合理。

高校科研资源分配存在着浪费情况,有些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效率较低,而一些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却因为缺乏资源而无法得到有效支持。

4. 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篡改等,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的声誉和形象。

以上种种问题都影响了高校科研管理的有效性和科研工作的水平,需要加强对高校科研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二、改进建议1. 加强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要推动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减少中层机构,提高决策效率。

要借鉴国际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建立科研管理的专业团队,明确科研管理的责任和权力。

2.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应建立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将学术论文数量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同时更加注重评价科研成果的实际影响和创新成果,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要注重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进行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工作。

3. 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支持更多有潜力和价值的科研项目。

要加强对科研设备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强化学术道德建设。

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和惩处,维护学术的公正和真实性。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探析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摇篮,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在实践中发现,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能力较弱、创新思维不足、创新氛围不浓等。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探讨相应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

主要表现在科研项目数量少、科研经费有限、科研成果转化不够等方面。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相对较窄,科研团队和研究基础薄弱。

为了提升科研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应建立科研团队,引进一批科研人员,优化学科结构,培养并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骨干,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2.增加科研项目。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增加科研经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提高科研的实际效益。

高职院校的创新思维不足。

由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和应用导向,高职院校学生接触到的更多是实际的技术操作和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知识,缺乏对创新的思考和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变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创新氛围不浓。

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氛围来支持和推动,而高职院校目前的创新氛围相对较弱。

为了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领导力的引导。

高职院校的领导干部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推动创新发展。

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辽宁省的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一、现状分析辽宁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水平不高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负担重,学科优势无法形成和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数量不多,学术水平不高,缺少国际影响力。

2.科研方向和实际需求脱节高职院校的科研方向往往与地方实际需求不相符,缺少前沿性和实用性,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同时,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机会不多,学术交流和科技转移合作较少。

3.缺乏创新平台和资金支持高职院校面临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成果的转化。

二、对策建议1.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升学术水平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争取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大对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加强对学科优势的培育和发展,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推进高职院校的学术著作和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应用。

2.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应用研究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展应用研究。

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拓宽资金来源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争取国内外创新平台的建设,建立留学回团基地,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引入行业和地方资金等,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同时,加强高职院校与研究机构和其他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建共享科研设施和资源。

总之,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创新引领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

针对现有问题,加强资源整合,与产业和地方需求对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应用研究,增强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和贡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基本对策[摘要]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中占有半壁江山,但其科研状况与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

文章就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提出:强化科研意识,转变科研观念;创新科研制度,营造科研氛围;夯实科研基础,搭建科研平台;研究科研定位,明确科研方向;依托地方优势,弘扬地方文化;凝练科研特色,寻找科研突破。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对策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中占有半壁江山,其科研工作同样也占有重要地位。

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既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明确高职院校科研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发挥高职院校科研在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保高职院校科研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科研工作是重要的一环。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状况与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

1.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水平较差。

我国的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大多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或中专改制、升格而成,有的是高等专科学校或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转制的高等职业院校;有的是成人高校转制建成的高等职业院校;还有的是重点中专调整合并转制成高等职业院校。

这些学校都面临着办学条件达标、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招生等激烈竞争局面,科研工作还没引起足够重视,绝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缺乏从事科研的基础和经验,科研基础较薄弱。

2.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氛围不浓。

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没有转变观念,认为科研“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有的领导只把科研当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去组织或亲自参加科学研究。

其次,部分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认为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教学,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认为科研工作要为教学、实习、培训让路。

还有一种观念认为,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生师比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教师教学任务太重,忙于上课,没空搞科研,即使为了职称,东拼西凑也是忙于应付。

有人甚至对专科学校是否需要科研存有疑虑。

总之,高职院校从领导到教师都未能足够重视科研,学校工作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指标”的格局。

3.科研政策缺位,“科研自觉”虚位。

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不得力,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实际工作中,学校各部门只抓教学,不管科研。

有些学校尽管在教师工作量的考核中,也列入了科研,但一般都是鼓励、建议性的,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个别高职院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没有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

教师平时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和科研素质的提高,课堂讲授缺乏自己的思想。

因此,教师发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缺乏从事科研的热情。

有些教师功利目的性强,出现“职称后现象”。

4.科研素质不高,科研层次偏低。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没有形成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承担大项目的能力薄弱,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步骤,不知道怎样填写课题申报书。

一些科研课题也基本上是处于单兵作战状态,项目组人员及校内各专业、各学科不能协同作战,缺少跨学科、跨系部的综合性研究和攻关。

这样容易导致科研选题范围狭窄,科研成果形式肤浅。

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停留在经验总结或案例介绍上,学术含量低,缺乏应用和推广价值。

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或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很少。

另外,课题来源的层次也不高。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基本对策当前,高职院校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职院校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备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抓内涵建设上来,搞好科研工作。

1.强化科研意识,转变科研观念。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中,科技创新是贯穿其中的最核心的驱动力。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学校的建设工作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来进行。

没有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基础,就不可能提高学科水平。

因此,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工作和创新。

科研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根本措施。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对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给予足够的重视。

充分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文化信息密集、学术交流渠道多、实验条件比较完备的优势,引导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大量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新领域,掌握新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培育科技创新能力,这是锤炼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

科研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根本手段。

人才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得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只有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培育和提高。

只有站在科学前沿的教师才可能把最新的科技知识、研究手段传授给学生,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2.创新科研制度,营造科研氛围。

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进一步鼓励和调动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的保证。

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高校强化科研管理,就是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重奖,并作为优先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那些出类拔萃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要加大资助力度,给予荣誉。

优良的科研学术环境,是产生和创造优秀科研成果的重要因素。

科研管理工作要为教师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和谐、浓厚、活泼又不失严肃缜密的学术环境与学术氛围。

如定期举行学术讲座、学术座谈会、学术报告会,或组织科技沙龙,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寻找新的科研成果生长点。

3.夯实科研基础,搭建科研平台。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科技工作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科研环境不断优化,科研渠道不断拓宽,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增强,建设了一些科研基地,构筑了一批创新平台,产出了一批科技成果,学校整体科技竞争实力明显提升。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以解决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不断增强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在思想上要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科技转化意识,主动适应当地形势,以多种形式合建科技开发中心,以优势学科为核心,组建具有特色的科研研发机构。

4.研究科研定位,明确科研方向。

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高等教育地方化是国际性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8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之一是:要利用科学理论上的研究和应用科学的实际探讨为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学校科学研究特色培育和水平提高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高职院校科研的定位,应考虑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以解决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

高校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来制定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立足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中培育特色科研方向。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体制和投资渠道的限制,不具备进行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

在科研工作中,不能一味追求重大理论的建立和重大科学的发现,也不能只考虑个人的研究兴趣,局限于发论文、做成果鉴定而不考虑科研与当地产业的结合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最后导致低水平、低效益、无发展潜力。

实现教研产的紧密结合,是高职院校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

科研为产业提供智力源泉,产业为科研提供成果转化基地和研究经费的补充,科研和产业同时又为教学提供素材、场所、师资等方面的需求。

5.依托地方优势,弘扬地方文化。

高职院校应从地方特有资源出发,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丰富祖国的科学文化宝库,把地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出去。

选择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社会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有可能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科研方向,组织强有力的科研队伍,进行联合攻关。

高职院校除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发挥作用外,还应发挥其人才和智力优势,在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软科学研究领域,为地区经济建设、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等提供决策咨询。

利用多学科优势,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提供软科学服务。

充分把握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社会经济中具有的重要价值、有可能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方向,注重地方特有文化的发掘整理,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只有这样,其研究成果才能真正服务于地方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繁荣地方文化。

6.凝练科研特色,寻找科研突破。

高校的重要使命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一所大学不可能对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做出重大的贡献,任何一所学校的资源条件不可能也没必要支撑所有学科齐头并进。

高职院校应该重点选择一些对全局和学校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在学科建设中凝练科研特色。

高职院校在科技工作中一定要选准方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明确方向,采取措施予以扶持,做到异军突起,出奇制胜。

要形成优势,形成特色,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集中力量需要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

科学研究需要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寻求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产生创新的思维。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散兵游勇、单枪匹马不可能创造出高水平的成果。

过去,高职院校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把力量集中起来,用兵很分散,所以就很难申请到大的科技项目。

要集中力量,就需要创新人才组织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探索改变传统的基层学术组织,围绕科研课题成立课题组、研究所(中心)等组织,或成立一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组织。

要集中力量,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行重点突破,不能面面俱到。

学校在确定学科方向时必须少而精,不能什么都搞,都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

现在“有所为”很容易做到,“有所不为”则很难,但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想做的事情太多,力量就会分散,导致什么都做不好。

因此,一定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做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成果。

[参考文献][1]李政云.高校教育科研的层次分析[J].职教论坛,2004(6).[2]吴明喻.科研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3]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方宜.论地方工科院校科研工作的市场定位[J].科技与管理,2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