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课件 09社会制度和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
社会学学科发展
创立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
力图为科学创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实证政治学》、《实证哲学教程》、《实证精神 论》、 《实证主义概论》、《实证政治体系》
主要观点
社会学是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之后的最重要最 复杂的一门科学,其对象就是社会现象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和实证方法论 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索罗金的整合社会学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特点
逐渐抛弃了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 致力于创立社会学学科的新视野和新方法 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开展经验研究 使社会学真正具备独的学科特征
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工业(产业)社会学、企业 社会学、交通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权力社会学、宗教 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才社会学、科学 社会学、建筑社会学、信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传媒 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福利 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文学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小说 社会学、影视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家庭 社会学、闲暇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管理社会学、发展 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等。这类的分支学科最多
社会问题——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社会失调, 社会失范,规范真空,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制度冲突, 文化冲突,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城市问题,家庭问题 等等。
社会控制——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强制性 (硬)控制、非强制性(软)控制,自我控制,舆论控 制,控制手段、控制工具,越轨,犯罪,等等。
社会控制资料
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或者群体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调控和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作为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控制包括诸多方面,如政治控制、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文化传统等。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一定的社会控制来维护秩序和稳定,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和争议。
社会控制的类型社会控制可以分为正面社会控制和负面社会控制两种类型。
正面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正当手段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例如,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教育系统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宗教对信徒进行精神指导等。
负面社会控制则是指通过压迫、束缚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控制和干涉,破坏了个体的自由和尊严,这种控制方式常常引发争议和反抗。
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控制的机制多样且复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领域,社会控制主要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和政治宣传来实现,以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在经济领域,社会控制主要体现在市场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以保证经济稳定和市场秩序。
在文化领域,社会控制主要通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来引导个体的行为和思想,起到社会凝聚和共识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社会控制主要通过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的设置,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塑造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世界观。
社会控制的影响社会控制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正面的社会控制能够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规范,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然而,负面的社会控制容易导致个体的抵触和反抗,破坏社会和谐和稳定。
在现代社会,社会控制在保障公共秩序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平衡个体权利和社会权力的挑战。
结语综上所述,社会控制作为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对社会和个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面的社会控制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负面的社会控制则容易引发争议和冲突。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需要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体权利和尊严,实现社会控制的合理和有效。
第9章 社会制度
制度变迁的规律
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表现为:
1)偶然性和必然性的 统一
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 统一
3)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4)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三、中国的体制改革
(一)内容和特点 (二)积极的意义 (三)存在的问题
内容和特点
在一定意义上,体制改革表现为社会各重要领域的制度改 革,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 育体制改革等等。
2)宗教提供情感上的安全、认同感,并在诸多观念的冲 突中提供一种固定的参照点。
3)宗教使规范神圣化,并将群体的目标提升到个体的目 标之上。
4)宗教为对现存的社会模式的批判提供作为其基础的标 准,这是宗教的先知功能。
5)宗教使社会秩序合法化,为社会秩序提供稳定性,并 且经常帮助维系现状。
一、社会制度的涵义 三、社会制度的特征
二、社会制度的起源 四、社会制度的分类
一、社会制度的涵义
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 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
在我国,制度一词有特定的含义,“制” 是制约或控制, “度” 指限度。社会制度主要是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而 设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机构与设施。社 会制度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对人制 约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学中,制度常常被认为是人为设计的,制度的形成 是人们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当某种行为或互动方式使人 们感到有好处时,人们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方式,于是这种 行为方式、互动方式被制度化。制度可以减少人们共同活 动的“成本” ,减少成本成了某种行为方式制度化的理 由。
制度化的作用
不同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因而有不同的作用,但从总体上 说,制度化的基本作用是:
社会学 第九章 社会制度
制度,是指包括价值标准、规范、组织和物 质设备等要素的复合体。 社会制度,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 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 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的起源 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2.杜林的暴力论
3.萨姆纳,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 求——饥饿、爱情、虚荣和恐惧。 4.白拉德,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类的欲望。 5.结构功能学派,社会制度起源于个人和群体 的相互需要——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缺陷:忽视了满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径,无法 解释社会制度的变异性。
当代中国家庭制度的特征: 1.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 2.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 3.家庭问题的复杂性
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和 制度。 经济制度最初存于家庭制度中,后独立于家 庭制度。 经济制度的主要功能 规范经济活动,调整经济关系,保障社会生 产和再生产的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提供 物质基础。
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 1.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权威作用加强。 2.各种社会群体利益在制度创新中重新定位。 3.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 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走向: 1.经济制度方面 2.政治制度方面 3.文化制度方面
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制度产生于满足 人类需要的手段和途径——社会生产方式。 社会制度形成的途径 自发形成,民俗——民德——制度。 立法产生。 社会制度的本质 社会制度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固定化,是 把人类社会交往中各种关系,用规章、准则、制 度、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化。
社会制度的层次 第一,高层次的、广义的社会制度。总体社 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 制度。 第二,中层次的、中尺度理解的社会制度。 社会不同领域或方面的制度,如家庭制度、经济 制度、教育科学制度和政治制度等。 第三,低层次的、狭义的社会制度。社会生 活中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社会组织的 奖惩制度、考勤制度等。
社会控制
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方式
社会控制的方式是指社会、群体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去预防、约束和制裁 其成员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越轨行为。 一、习俗、道德和宗教 (一)习俗及其社会控制作用。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习俗对
人们的行为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社会控制作用。这表现为违 背习俗的人常常会受到周围大众的嘲笑、攻击和孤立。习俗有有优劣之分。 (二)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 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和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它包含了对一个人的人格 进行优劣评价的因素。 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 行为受到社会赞扬,不道德行为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使行为者在思想上、心理 上受到压力。因此,道德对人的行为是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违反道德的 行为具有控制作用。 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但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有限,因为道 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在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道德的控制力受 到挑战。 (三)宗教及其社会控制作用 宗教是一种和神或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 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教规和宗教仪式。 宗教通过教育和制裁两种手段来约束和控制其信徒的活动。 在政教合一的情况 下,宗教发挥着极强的控制作用。而在现代国家,随着宗教世俗化,他的控制
第三节 一、越轨行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对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 首先,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 另外,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 还有,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评价。 对越轨行为的判定有很多的因素要考虑。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越轨行为进行不同分类: 按越轨行为的性质分,可以分为正向越轨行为和负向越轨行为。 按越轨行为的主体特征,可以分为个人越轨和群体越轨。 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可分为问反习俗的不从俗行为、 违反道德的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反法律法令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二、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一)生物学、心理学解释 (二)社会学解释 三、犯罪行为及其治理
社会学概论(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
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含义:在特定的社会流动领域形成的一整套持续,稳定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活动的重要结构框架特征:1.普遍性深度上贯穿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广度上覆盖了所辖的整个社会2.相对稳定性优点:保障社会秩序缺点:存在保守滞后性3.变异性:制度变迁4.系统性:复合性不同层次的范围和制度会形成一个体系5.强制性:个体必须服从相关制度二、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1.概念系统社会制度有一套由概念组成的理论基础说明其目的与价值2.规范系统社会制度包含一整套行为规则规定成员之间的关系3.组织系统制度发挥作用的组织实施保证核心:结构与效率4.设备系统制度运行的物质手段和条件实用设备象征性标识三、社会制度的功能1.行为导向功能:通过提倡或禁止某种行为,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2.社会整合功能:协调社会行为,调适人际关系,清除运行障碍,建立新秩序强制手段:越轨行为积极建设:合理有效社会秩序3.文化传递功能把前人文化保存并传给后代制度本身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四、社会制度的分类1.美英格尔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表意整合制度亲属制度2.马克思本原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派生制度五、社会制度功能的失调(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矛盾)1.小范围和可调节:制度改革2.不可调和:革命六、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1.从层次上分析(美默顿)显功能潜功能2.从性质上分析正功能负功能3.负功能通常表现为潜功能,但也可以表现为显功能潜功能通常是负功能,但不是所有七、社会控制含义(美罗斯1901年正式提出)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方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以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构成要素1.控制主体(1)社会场的控制:成员间相互制约(2)社会组织的控制:组织内成员(3)全社会的控制:某些组织以全社会的名义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控制2.控制客体:社会行为个人行为组织行为3.控制的手段:社会规范政权、法律4.控制的保障:明确有力的奖惩功能正功能1.维持社会稳定2.促进社会发展3.维持成员间的正常生活负功能:限制社会发展控制手段1.组织控制手段组织指令:规范文件,口头指示组织规章2.制度控制手段政权(政府)法律3.文化控制手段特征:非强制性、自觉性、广泛性具体形式:伦理道德(价值规范)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行为)信仰观念(宗教信仰与主义信仰)社会舆论特点:大众传播性、现实性、软约束性形成方式:自上而下(国家倡导)自下而上(群众中形成)社会作用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社会行为的导向作用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八、越轨行为及其控制定义: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了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分类:按主体不同个体越轨群体越轨按后果不同消极越轨积极越轨:移风易俗中性越轨常见划分违俗行为:风俗违德行为:道德违纪行为:组织纪律违警行为:社会治安与公共秩序违法行为:受刑罚处罚越轨行为的功能负功能1.破坏秩序危害稳定2.破坏人们遵守规范的自觉性3.降低社会的凝聚力正功能1.积极越轨能够促进社会发展2.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3.从反面促使人们遵守规范。
社会学概论--第九讲社会控制-657
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 社会成 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 与制约。
舆论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 一是由社会公 众自发形成, 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社会 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 体现为社会 系统的自在控制
二是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 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 这种自觉形成的舆论是 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 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 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 体和明确的目的, 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 动权的把握
▪ 2.心理学解释
弗洛伊德(S.Frud)为代 表:本能理论
认为侵犯是人的本能行为, 是与生俱来的。发生侵 犯行为的动因来自人的 内部。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 是侵犯的诱因,在它的 作用下,人很可能以侵 犯行为缓解挫折感
3.社会学解释
(1)差异交往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所有的人都要经历一个 社会化的过程,他们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们在社 会化过程中同什么人交往 . 与越轨人员交往密切会 促使越轨行为发生。
1.生物学解释 龙勃罗梭认为越轨是 由于遗传而得来的生 物学上的变态的结果。
1、犯罪者通过许多体格和心 理的异常现象区别于非犯罪 人。 2、犯罪人是人的变种,一种 人类学类型,一种退化现象。 3、犯罪人是一种返祖现象, 是蜕变到低级的原始人类型。 4、犯罪行为有遗传性,它从 C.龙勃罗梭(C.Lombroso) 犯罪天赋中产生。
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手段过程中也有其无能为力的 地方,有的领域和场所是不适宜用法律的方式调 整和规范的。
有些在道德上重要但又不能在法律上予以执行的 义务很难加以把握;
法律对侵犯了重大利益但又微妙模糊的行为方 式往往是无能为力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
它可以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修正他们的运行轨道,控制他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早期的社会控制理论美国社会学家 E.A.罗斯在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从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一词。
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
他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种“自然秩序”,包括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3个组成部分。
人性的这些“自然秩序”成分,使人类社会能处于自然秩序的状态,人人互相同情、互相帮助、互相约束,自行调节个人的行为,避免出现因人与人的争夺、战争引起的社会混乱。
但是,罗斯为美国社会设想的这种“自然状态”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所否定。
在现代的美国社会,初级群体和社区迅速解体,人们不得不生活在完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交往的“匿名度”大为提高,人性中的“自然秩序”难以再对人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离轨、犯罪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
所以,罗斯认为必须用社会控制这种新的机制来维持社会秩序,即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进行约束。
他还认为,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宗教、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等,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是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必要措施。
60年代以前,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曾在美国风行一时。
此后,社会控制的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充实。
有的学者认为,把社会控制仅仅归结为控制人的动物本性,带有根本性的偏差,它否定了人的社会性,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
编辑本段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主要有:①从社会控制的本质来看,它具有明显的集中性和超个人性。
社会控制的集中性,是指社会控制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特定社会组织的利益和意志,不管它具有什么具体内容和采取什么具体手段,都服务于社会组织的总体利益和最高意志。
社会学 第九章 制度51插图版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 第二节 制度的功能
第三节 制度的类型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
一、制度的定义 二、制度的形成
三、制度的构成要素
制度
一、制度的定义
1、劳史(Ross)、霍伯特(Hobhouse) 2、季亭史(Grldings)、赫芝拉(Hertzler)
3、爱尔乌德(Ellwood)、孙本文
是由习俗和已接受行为所授予的。传统权威基于固定不变的、历史 悠久的地位,韦伯称之为“永恒的昨天”的权威。 是由一位领袖所具有的与其追随者建立特殊关系的能力而导致的权 力。它亦称“感召的权威”,来自于个人人格的某种素质,这种素 质与普通人不同,具有超人的特殊力量与品质。 其基础是基于理性建立的规则,这些规则反映了组织依据制度来达 到目标的系统性尝试。
5、五种社会活动领域
五种主要社会活动领域相应地形成了五种制度:
(1)经济制度:关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产品如何分配与交换、 行为主体相互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基本规范的总和。
(2)政治制度:关于各个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行政、公共秩序、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规范的总和。
(3)文化教育制度:为了满足文化知识与观念的创造、运用、传 播而设立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执行,而现代社会,这些“少数人”就 是各种执行制度的专门机构与设备中的 工作人员。
第三节
制度的类型
一、政治制度 二、经济制度
三、教育制度
制度有哪 些。。。
一、政治制度
1、什么是政治制度? 2、政治制度的功能
3、政治权力
4、安全阀制度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科网页
1、什么是政治制度?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三)社会学解释 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主张从社会 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研究社会 越轨产生的社会原因。 1.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2.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3.科恩的亚文化群理论
社会越轨的控制 社会越轨有消极性、积极性和中性 三种不同的性质,对这三种性质的社会 越轨要做具体分析,做不同程度的控制 。
第二节 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控制手段 (一)组织控制手段 1.组织指令 2.组织规章 (二)制度控制手段 1.政权 2.法律 (三)文化控制手段 1.伦理道德 2.风俗习惯 3.信仰信念 4.社会舆论
社会控制过程 (一)决策环节 决策环节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 社会控制的方向和社会控制的度做出具体规定的 过程。 (二)实施环节 实施环节是指控制手段施加于控制对象、产 生控制作用的具体过程。 (三)监控环节 监控环节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过程和控制对 象进行监督、核查和调控的过程。 (四)反馈环节 反馈是指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对控制过程产 生影响的过程。
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 (一)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1.社会控制的普遍性与阶级性 2.社会控制的统一性与强制性 3.社会控制的多重性与闭环性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1.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 2.硬控制与软控制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4.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5.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概述 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
什么是社会控制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 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 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 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 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 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 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一般在广义上 使用这一概念。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社会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手段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的过程。
社会控制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同时也能影响个体的认同和自由。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社会控制的机制和效果,以及社会控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实现。
首先是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
社会以一定的规范和价值观来指导个体行为,例如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等。
通过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社会得以规范和约束个体,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其次是社会制度和组织。
社会制度和组织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如政府、学校、家庭等。
这些机构通过权力和规则来管理和约束个体,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
还有文化和教育系统。
文化和教育是社会控制的重要途径,通过传承和传播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对个体进行教育和培养,使个体内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控制。
另外是媒体和技术手段。
媒体起到了信息传播和引导的作用,可以通过宣传和影响来塑造社会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对个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手段如监控、网络审查等能够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监控和限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控制效果。
二、社会控制的效果社会控制对个体和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对个体而言,社会控制首先能够提供秩序和安全感。
社会的规范和制度可以使个体感到法律的庇护和社会的关怀,从而追求自身的理想和目标。
社会控制还能够塑造个体的认同和行为,使其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对社会而言,社会控制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社会控制,社会能够维护秩序、防止犯罪和保证公平正义,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控制还能够传承和弘扬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保持社会团结和凝聚力。
然而,社会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过度的社会控制可能会导致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甚至产生反抗和不满情绪。
另外,社会控制也容易滋生权力滥用、腐败等不良现象。
三、社会控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社会控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学概论第九讲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_OK
三、我国当前的社会问题举隅
• 1。人口问题
• 1)人口数量过剩。中国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再生产 由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向第 四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平衡,人口出现零增长)转变, 人口增长进入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幅度最高、增长最快的阶 段。据国家统局统计,1996年全国人口已达122389万,占世 界人口数22%左右。人口数量大大超过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 的合理承载量。
内控制与外控制??三社会控制的手段三社会控制的手段??11法律法律政策纪律舆论道德民俗宗教??22政策??33纪律??44舆论??55道德??44民俗??55宗教??四适度的社会控制四适度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存在既定的社会控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存在既定的一成不变的社会控制模式因而社会控制是历一成不变的社会控制模式因而社会控制是历史的具体的
• 1.社会病理学理论 • 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社会有机体理论,
它将社会比作生物有机体,并按照医学模式, 把符合自然法则因而也符合人们道德期望的社 会安排视为“健康的”,而把违背道德期望的 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也就是社会问题。 对社会病理学来说,社会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都是人的社会化的失败,个人的社会化结果违 背了社会的道德期望。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在 于。 • 60年代后社会病理学理论认为制度本身不符合 道德要求,制度有病才是真正的社会问题。
14
• 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 也有助于个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 发挥。反之,则不利于社会进步,也是对个性 的压抑。提倡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避免社会 失控或社会过控。
• 社会失控——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 自由散漫性提高。
•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一面,忽视 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社会控制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必须运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他们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正常运行、良性发展。
上述过程就是社会控制,它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机制。
本章将讨论社会控制的定义、类型、几种具体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越轨现象。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的含义在一个车辆稀少的十字路口,过往司机只要稍加克制,不强行抢道,则大家都可相安无事通过路口,无需采用其他的强制性措施。
但随着车辆的增多,单凭司机们之间的谦让和默契再也不能保证大家顺利地通过路口,进一步的控制手段也就应运而生:安置红绿灯、设立岗亭、制定交通规则、委派交通警察,对那些违反交通规则的司机予以处罚等等,从而使车辆畅通,秩序井然。
上面所述可看作社会控制产生的一个例子。
社会控制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明确提出来的,他于1901年出版了一本名字就叫《社会控制》的著作。
罗斯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天生具有对秩序的某种适应品质,”①“在良好的环境中,同情心、友善、正义感和怨恨能够靠它们自身产生出一个纯粹的自然秩序,亦即一个没有人工设计和作用的秩序。
”②在他看来,结构简单的前现代社会大都能产生上述“自然秩序”,因而无需特别的社会控制手段,但到了结构复杂的现代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多,群体的分化,使得自然秩序再也难以维持,因而必须运用各式各样的社会控制手段,建立起“人工设计”的秩序即社会秩序,以确保社会不致因混乱而解体。
罗斯非常强调社会控制的基本作用,而在他之后,社会控制也确实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尽管社会控制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已经提出来了,但社会学界并不是在完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
该概念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现代控制论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
事实上,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所① ①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6、32页。
社会学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社会学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时候,社会学作为一门以研究社会展开的学问,尤其是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的问题。
一、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互助、相互制约和相互约束的关系状态。
在一个社会中,有许多不同层面的社会秩序,而这些秩序包括了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体系。
1. 个人社会秩序个人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要遵守的社会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了人们的行为、言语、情感和思想等方面。
在这些规则上,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并且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同时,也不能侵犯其他人的基本权利。
因此,个人方面的社会秩序,经常被理解为道德秩序和行为规范秩序。
2. 群体社会秩序群体社会秩序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互助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群体行为规范,并且与其他成员配合,以达成预期目标。
例如,在公司中,部门之间的合作就是一种群体社会秩序。
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则,以达到公司的目标。
3. 社会体系秩序社会体系秩序是指在整个社会中,各个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维系整个社会秩序的关系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机构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例如,在国家层面,政府由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组成,以共同维护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
二、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中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这些行动可以是政府的行动,也可以是公民个人的行动。
社会控制的目标通常是让每个人都尽可能遵守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正式控制正式控制是指依法进行的控制行动。
这些行动通常是由正式机构和组织进行的,例如警察、法院和政府。
正式控制的特点是有规律、规定和法律的保障,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打击。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
社会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社会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它们是解释和理解人类在社会中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以及受制约的过程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制,以及它们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重要性。
一、社会化的机制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交往、社会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文化内容的过程。
社会化是人类成为社会人的途径,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也塑造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社会化机制:1. 内化:内化是指个体根据外界给予的信息和经验,逐渐接受并认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这个过程通常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学习和接触社会化的代理人,如家庭、学校、媒体等,个体逐渐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2. 规范引导:规范引导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明确和隐含的规范要求,引导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社会化代理人、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向个体传递社会规范,使之遵循和接受社会价值标准。
3.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反馈,从中获取信息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通过观察模仿和反馈,个体能够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4. 激励与惩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激励与惩罚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化代理人和社会组织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调节。
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激励,也可以是口头和心理层面的认可,而惩罚则是对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以达到纠正和约束的目的。
二、社会控制的机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社会控制机制的存在和发挥,使得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遵循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社会控制机制:1. 外部控制:外部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限制。
例如,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处罚来维护社会秩序;教育机构通过学校纪律和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控制的类型
• 从手段上看 从手段上看:
积极的控制:教育、奖励、疏导… 消极的控制:警诫、制裁、惩罚…
• 从形式上看 从形式上看:
内在控制/软控制:自我激励,内化 (internalization) 外在控制/硬控制:制裁,效果有限
• 从规范形态上看 从规范形态上看:
正式控制:法律,条例 非正式控制:道德,群体压力,社会舆论
• 2、政权、法律和纪律 政权、
–政权 政权:凭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专政工具对破坏国家 政权 利益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制裁。 –法律 法律:现代社会最权威、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控制手段 法律 –纪律 纪律:它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 纪律
• 3、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
–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它是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意见和评价 社会舆论 –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总和,它 群体意识 是成员为了维护群体的荣誉和利益对自己应该的行为的考虑。
–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 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如各种规章制度
社会制度的类型
• 从社会制度的历史过程划分:
本源的社会制度:家庭 派生的社会制度: 政治、教育、宗教
• 从发挥的作用来看: 非正式制度:民俗、道德、意识形态
正式制度:法律,规章,条例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1.价值: 1.价值:一制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价值系统 价值 是人格和文化中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制度 的灵魂。 2.规则 规则: 2.规则:是一定社会中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准 则,它们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选择、 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认为 是合理且合适的东西。它是社会制度的基础 3.组织 组织: 3.组织:是指实施社会制度的社会成员、群体 和组织机构,它是社会制度的实体部分,是 价值和规范的载体。 4.设施:是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物质手段,它 4.设施: 设施 包括实用性的物质设备和象征性的物质设备
社会制度的概念
• 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
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 定的规范体系 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的三个层次
• 宏观层次 宏观层次——社会经济形态层次:社会制度
是一定经济基础和建立于其上的上层建筑的 总和,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 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 中观层次 中观层次——社会生活领域层次:社会制度
我国的社会制度改革
• • • • •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制度与社会转型 教育制度与社会转型 家庭制度与社会转型 宗教制度与社会转型
二、社会控制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社会控制的涵义 (二)社会控制的方式 (三)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社会控制概念的来源
• 罗斯 罗斯《社会控制》1901年,提出“社会 控制”。 –他认为在人性(同情心、互助性和正 义感)的自然秩序受到破坏的情况下 ,要维持社会秩序就必须采用社会力 量去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控 制。
越轨的界定
• 越轨行为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如周末商店 • 越轨行为的界定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
如未婚同居现象
• 越轨会依身份而定。穷人和少数民族,更容
易被蒙上越轨的污名
• 越轨会由于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如离
婚
• • • • • •
思考: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越轨: 1、闯红灯 2、文身的人 3、同性恋 4、行为艺术
或者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阙如的一种 社会状况
• 手段-目标论:默顿:遵从-创新-形 手段-目标论:
式主义-逃避-反叛
• 亚文化群体论 亚文化群体论: 同性恋亚文化,监狱
文化
• 标签理论:初级越轨—贴上标签—二级 标签理论:
越轨
当前我国的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 1、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越轨行为——社会转型期现象 • 2、越轨行为的一些突出问题
是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 度,它是一些系统的行为规范,指导着人们 在特定领域的活动。
• 微观层次 微观层次——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社会制
度是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 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社会制度的起源
• 自然起源论 自然起源论:
–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如婚 姻制度
• 人为设计论 人为设计论:
(1)群体性越轨行为——它包括群体的、有组织的,也包 括集体行为。 (2)有权者越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权力寻租等
• 3、越轨行为的控制
–(1)周密地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 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2)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3)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4)加强法制建设
阅读参考书目
越轨行为的类型
• 越轨的性质:
–正向的越轨,如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对
不合理的法规的越轨
–负向的越轨,如犯罪
• 不同程度的越轨:
–反常的越轨:罪犯 –不遵从的越轨:引起他人的注意
• 个人越轨和集体越轨 • 越轨行为未必就是犯罪,如赌博
越轨产生的原因
• 生物学视角 生物学视角:
基因或生理、大脑缺陷
• 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 • 埃森克(Hans Eysenck):内向性格
(三)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 越轨(deviance)行为含义
–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也被称为离轨行为、偏差行为 越轨行为 或差异行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 会成员不同程度地违反社会规范的、出格 的行为。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 社会规范 成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 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 为,这就是社会规范。
社会制度的功能
• • • • • 合理的满足人的需要 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导向的作用 社会整合和控制的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 社会制度的负功能: 阻碍社会变迁,如户籍制,收容遣送制度
代表一部分人的社会利益
制度化与制度的变迁
• 制度化:把人们生活方式模式化、定型 化的过程。法制社会。 • 制度的生命周期,形成-成熟-僵硬- 消亡 收容遣送制度的取缔 习俗-民德-道德-法律
社会制度 & 社会控制
一、社会制度
• 主要内容
–社会制度的涵义与类型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制度化与制度变迁
社会制度的涵义
system:指社会整体上的形态 ,如原 Social system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institution:指对某一社会生活领域 Social institution 发生作用的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婚姻家庭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 ——社会学研究的是后一种涵义的社会制度。 关注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它所反映的社会 结构方面的意义。
• • (introvert),外向性格(extrovert) 班杜拉(Albert Bandura):社会习得 (socially learned) 挫折-攻击(Frustration-Aggression)
• 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解释 社会学视角:
越轨的社会学视角
• 失范 失范(anomie):指规范和价值相互冲突 :
• 朱苏力:《送法下乡》 朱苏力: 送法下乡》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杨联陞:《中国制度史研究》 杨联陞:《中国制度史研究》 :《中国制度史研究 • 王阳:《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 王阳:《江湖中国: :《江湖中国 度在中国的起因》 度在中国的起因》
THE
END
社会控制的功能
• 1、社会控制的正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维持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 2、社会控制的反功能
–(1)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 –(2)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 目标的追求
(二)社会控制方式
• 1、习俗、道德和宗教 习俗、
–习俗 习俗: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习俗 –道德 道德: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 道德 社会的行为规范。 –宗教 宗教:宗教的约束力在于神。 宗教
(一)社会控制的涵义
• 广义 广义:社会组织运用各种社会规范及相应的 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群体 与组织)的社会行为与价值观进行约束,以 保证社会秩序的过程。 • 狭义 狭义:对社会越轨者进行惩罚或教育以纠正 偏差。 • 教材定义: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 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 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 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既定的社会规 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