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文化资本支持
城市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入
价值观 更多 的是体现在老 乡 、亲 属这 种关系 网络 中 ,因此对
目前 ,我国农 民工与城 市的融合度较 低 ,但是这种 融合 现代社会关 系网络并不信任 。在各种 事务处理过程 中更多的
也是我 国城 镇化建设和发展 的总要 问题 ,因此 ,针对农 民工 是 “讲交情 、看 关系” ,而且长期 的 “礼”也影响着个 体的
首 先拥有生存能 力 ,在 提高发展 能力 ,最终提高 自身生活质 重要价 值 ,并指出教育 则是文化资本传递 、生产 、积累 的重
量 。农 民工想要在城 市中市民化 ,最基本条件就是经济资本 。 要途径 。这 种理论为农 民工 更好 融入城市这一 问题 提供新的
但是 ,从经济 资本来 说 ,农 民工在城市中属于较低层次 。
下 ,形成的城 乡二元格局也不会 随着 城乡户籍制度 取消而瞬 民两者之间更具有 突出性的交往边界 线 ,因此就导致 了农村
间消失 。社会发展 中 ,精神文化一般 都滞后于制度 文化和物 人 口和城市之 间存在 社社会认同和社会 角色等隔离 。详 细老
质 文化的发展 。所 以 ,针对农 民工在 城市融合 中的文化资本 说 ,农 村转移人 口尽 管在城市生产生活 ,但是具有较强 的乡
念 中在 弱化 ,大事农 民工这 一庞大而又特 殊群体 ,户籍 则成 要就是不 同个 体的关系 网络所组 成的 ,也被称 为以个 体为 中
为其在 城市中市 民化 的重要阻碍 。缺乏城镇 户籍 ,因此 不能 心的差序格 局。农 民则长期在这 种社会模式 中生活 ,因此其
享受到城市 的社会保 障 ,因此 无法 真正 融入 到城市中。
城 市 文化 资 本视 角 下 的农 民工 城 市 融 入 木
◎耿 风
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生活融合力的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 民工是现代 化建设 的一支生力军 , 他们与城市 社会生 活的融合力对推进 我国工业 化 、城 镇化具有 特别意 义 。首先 , 他们 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 能使得他们在城镇化进
程 中获 得 更 多 的 就业 机会 以及 相 对 稳 定 的职 业 和 收人 , 而 从
重的就业因素上 , 新生代农 民工把职业发展性、 工作环境 等放
诸如手机、 脑 、 电 网络 、 服饰 , 至 汽车 和房 子 等 。有 调 查 显 示 , 甚
地 留下来创造条件 , 使其工作融人企业 、 子女融入学校 、 家庭 融入社 区, 与城镇共生共荣 , 与居民融洽相处 , 在城镇 中愉快 工作 、 稳定生活 、 健康发展 . 而提 高了城镇的产业和人 口聚 从 集能力 , 也进一步加强 了我 国工业化 、 城镇化 的建设 。 三、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生活的融合力的途径
求更好发展 的契机, 他们渴望进入 和融人城市社会 生活, 享受
现代城市的文明。具体说来 ,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 以下特征:
( 受教育程度较高 。 生代农 民工主要是 出生于 2 一) 新 0世
( 有利 于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 态 、 地缘和业
“ 生代农 民工” 新 是指 8 后 、0后 的农 民工 , 0 9 他们基本上
没 有 务 农 的经 历 ' 多 是 从学 校毕 业 后 就 直 接 外 出 的 , 至 连 彳 艮 甚
基本的农业常识 都缺乏 :从动机上看, 他们基 本上不是基 于
“ 存 理 性 ” 出, 是 更 多 地 将 流 动 视 为 改 变 生 活 方 式 和 寻 生 外 而
( 培养新 生代农民工的城 市文化适应性 一)
首先 , 提高新生代农 民工 观念 文化适应性 。新生代农 民 工为 了能够适应并真正融人城市生活,必须转 变原有不 正确 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要依托教育 培训 对 自己的观念 转变进行 强化培养 , 在生活观及价值观 方面, 新生代农 民工要积极 、 主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 田师 范专 科学 校 学报 》( 文 综合 版 ) 和 汉
J1 0 1 3 卷 第 二期 u. 1 第 O 2
总第 7 期 0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郭晓宁
(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甘肃兰州 700 ) 300
L 捅 矍 J 我国 在 城市化 过程中. 的 和建 的 城市 发展 设越来 不开 和 消费观念等方面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 越离 农
民工, 然而现今城市只是在经济上接纳农民工. 城市社会只是农民工挣钱的场所 , 城市中打工赚钱 ,而是更渴望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生活中,成为真正 不能安居也不能乐业。占农民工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基本上处于 的 “ 城里人 ” 。 半融入状态。本文从印象管理、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亚文化生活圈和半市民化四 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进行论述和分析,讨论了新生代农民 工城
市融入的 “ 三难”问题,提出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问题。
【 键子J 天 新生代农民I:城市融入;文化资本
一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的提出 新生代农 民工指 18 年之后 出生的农民工, 90 在我国农民工群体
中占 有很大比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 09 20 年全 国农民工 总量为 23 . 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 15亿人其中,1 _ 6岁到 3 0岁 的占 6.% 也就是说, 09 1 。 6 20 年外 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 80 万左 90 右。 如果将 84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 国 45 我 现 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 l 亿人左右。… 近年来,关于新生代农 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引起 了政界和学界 的广泛关注.且 已提到了两会的议程,并引起 了众多代表们的关注 和讨论。例如今年的两会上,全 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主任郗杰英带来的两份提案都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学术界也把新 网,唱歌 生代农民工问题作为一个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纳入到 了学术思考和 1鲜有成效的 “ . 印象管理 ” 。在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戏剧论中, 他 讨论的范畴。 早在 20 年学者王春光就率先提 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 特别关注 “ 01 印象管理 ” 这是个体引导和控制他人形成对他或她的印 , 人 口的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 问题。u 象方式。 也就是如何在他人心 目中塑造 一个 自己所希望的印象 。 而由城市融入 问题所衍生的农村经济发展和新 生代农民工犯罪 新生代农民工试图通过衣着、谈吐、消费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 的 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国际先驱导报 的报道为例,2 1 年 塑造,谋求 自己城市人的形象。朱虹 (04 对城市打工妹的城市 00 20 ) l 月底 , 1 扬州市中级法院发布了一份 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为主题的 社会化的研究也从特定侧面看到 了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的可能性 。 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 08年度和 20 09年度,扬州三成的刑事案 她 的研究表 明, 打工妹通过积极的城市身体的塑造 ( 如服饰、 气质 ) , 件罪犯是新生代农 民工。2 1 年 1 00 月至 1 0月,北京市顺义区人民 城市语言的掌握,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等途径 ,实现 了其 法院受理 的刑事案件中,新生代农民工被告人达 4 3 1 人,占全部刑 对城市生活的适应 ,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城市社会。 然而这种印 事案件被告人总数的 3% 9,而这个数字相 比较 20 09年同期增加了 象管理并没有起到根本性 的作用 。 6 . %。 O7 在个案 】 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被访者 z 说一 1标准的普通话 , 3 笔者也认为,解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 “ 牛仔裤 、长靴子、染发、触屏手机…… ”外在的这些标签信号 , 是解决了农 民工整体 的大部分问题,毕竟未来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 基本上还是和当前城市的主流要求相符 的。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她被 农 民工的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鉴于现今我国的国情 , 人称为 “ 打工妹 ” 农 民工” 说: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呀 ,我也想 、“ 。z 无论是从健康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 像城市里的那些女孩子一样, 自己打扮漂亮些, 把 可是没那么多钱, 人 口压力 ,推动城 乡一体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还是减少社会 就只能到东部或 者夜市上买那些便宜的衣服,很多城里人,一看我 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整合来说,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的打扮就会用很鄙视的眼光看着我。 结合以往学者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及笔者针对兰州市 2 名在农 民 个案 2的 F 也深有感受:我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自 工的访谈,从社会学角度 ,分析新生代农 民工的城市融入 问题。 己农民工的身份 ,我对工作认真负责 ,任劳任怨,在 公司经常受老 板表扬 , 可是有时送快递, 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时候 , 就会听见 “ 到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分析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处在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 底还是农 民工”类似的话,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理都挺难受的。 的转型期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基本上没有从 2 边缘化的社会地位 。新生代农 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化的社会 . 事农业生产的经历 ,且长期生活在城市当中,在生活方式、价值观 地位,主要体现在生活居住条件差、工作环境差 、 无法享受到应有 要选择恰当的路径与方式 ,有时则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利 、 [] 3 张风云. 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许昌学院学 J. 00( ). 用。强调在市场机制的环境与条件下 ,充分发挥政府 力量的主导作 报 ,2 1 3 用, 要争取做到 “ 两个拳头都要硬 ” 使己成长起来的工业部 门能给 , [] 4 叶子荣.江晓莉.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一 基于理论与国际实践视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探讨——以河南省为例
以 规 范 。 相 关 制度 上 , 快 户籍 管理 制度 改 革 是 重 中之 重 。 在 加 户 籍 制 度 对 农 民 工 市 民 化 的 制 约 , 经 是 一 个 长 期 的 、 须 加 以 已 必
的物质性 保障是 新生代 农 民工顺利 融人 城市 的首要条 件 , 因
此, 这一 问题 不 容 忽 视 。 1 . 融 入 城市 的社 会 权 益保 障缺 失 2
农 民工 在 医 疗 、 务 、 育 等 方 面往 往 受 到 不 合 理 、 公 平 服 教 不
重视的问题 , 它毕 竟存 在 多 年 , 革 起 来 并 非 易 事 。 先 在 与 户 改 可 籍 制 度 密 切 相 关 的制 度 上 进 行 逐 步 改 革 , 比如 , 取 消 户 籍 制 可
经 济 大 省 、 速 发 展 的 新 兴 工 业 大 省 . 全 国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迅 在
地 位 。近 年来 , 南 省 经 济 快 速 稳定 发 展 , 来 越 多 的农 民 工 被 河 越 吸 引 到 城 镇 中 来 , 近期 国 家 统 计 局 河 南 调 查 总 队 发 布 的调 查 据 报 告 显 示 . 南 省 农 民 工 的 “ 生 代 ” 接 近 六 成 。 这 些 农 民 工 河 新 已
3_ 宣 传 要 多项 并 举 . 导 农 民 参 加 新 农 合 2 引 要 真 正 推 行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制 度 , 要 让 农 民真 正 了解 就
提 高 整 个 地 区 的 健 康 水 平 。二 要 加 强 对 医务 人 员 的培 训 . 高 提 服 务 质 量 。加 强 农 村 基 层 医疗 卫 生 队 伍 建 设 . 断 提 高 基 层 卫 不
文化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融合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数据与方法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西北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 计划训练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对社会融合影响的 实证研究》,[2]项目组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西安市 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出生在1980年及以后且拥有农 村户籍的城市务工人员。调查共收集问卷120份,删除非新 生代农民工及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01份,样本有效 率约为84%,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变量说明 本研究核心的自变量为文化资本,因变量为心理融 合,文化资本与心理融合分别由不同指标进行测度。 1、因变量 在心理融合的测量方面,学界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本 研究借鉴感知融合量表与Bogardus的社会距离量表进行了 修改,量表合计包括7个题项:(1)我觉得我已经是城里 人了;(2)我愿意自己或亲人与当地市民通婚;(3)我 觉得当地市民愿意接纳我成为其中的一份子;(4)我觉得 当地市民愿意与我做邻居或朋友;(5)我喜欢当前工作的 城市,归属感强烈;(6)我喜欢目前的生活,想在这里定 居;(7)我希望我的家人都来到这里发展。每个题目采取 答案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5点李克特量表,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城市文化适应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城市文化适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城市文化适应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种种限制与困难,仍有许多农民工难以实现有效的社会融入并顺利适应城市文化。
本文将就这一议题展开探讨,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动因、社会融入的障碍以及城市文化适应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动因有多种,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农民工通过赚取更高的薪水来提高生活水平,这通常是他们离乡背井的重要原因。
此外,对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渴求也是农民工向城市迁徙的推动力。
然而,农民工融入城市时面临着许多难题。
首先,户籍限制成为他们的一大障碍。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中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有限,这使得他们的社会融入更加困难。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农民工面对的挑战。
城市文化通常与农村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农民工需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包括语言、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持续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待遇,让他们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此外,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保障,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其次,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在城市中找到稳定就业的机会。
此外,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设农民工之家、提供心理辅导和婚姻家庭教育等服务,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增强社会融入感。
对于农民工来说,适应城市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因此,他们需要采取主动措施来改善适应能力。
首先,他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城市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与城市居民交流和沟通。
其次,了解并尊重城市的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也是至关重要的。
农民工还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适应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并寻求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城市文化适应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社会议题。
文化认同、社区融入与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有效路径——基于对F省Q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
文化 认同 、 社区 融入与市民 化: 新生 佳鏖
童
宣垫整 堡
文化认 同 、 社 区融 入 与 市 民 化 :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城 市 融 入 的 有 效 路 径
基 于对 F省 Q 市城 市社 区文化 建设 的调研
王丽 霞 王连伟 堵琴 囡
综上所述 ,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当前关于新生
作者简介: 王丽反( 1 9 6 4 一 ) , 女, 辽宁沈阳人,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社会政策、 地 方政府公共管理; 王连伟( 1 9 8 6 - ) , 男, 山东莒县人,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0 1 0 级行政管理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理论与方法、 地
组所进行 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调查采用 了分层 抽样的方法 , 从Q 地 区各 区县抽取9 个企业集聚的区
县作为调研 目的地。 然后又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 包
・
1 0】・
晋 阳学刊 2 0 1 3年第 2期
・ 社会 学研 究与社会调查 ・
代农 民工城市融人的研究不少 ,但大多集 中于城市
( 2 ) 因变量
融人影响因素和障碍方面的框架建构和宏观层面分
析 ,而对于中观和微观方面特别是城市社 区文化建 设、 社区融人和市民化三者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 与 以往 的研究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关系到新生代农 民工文化认 同、社区融人以及市民 化, 继而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的进程。
( 华侨 大学 公共 管理 学院 ,福 建 泉 州 3 6 2 0 2 1 )
摘 要: 新 生代农 民工城市融入 近年来 一直成为社会各 界热议和关注 的焦 点。 当前关于新生代农 民工的研 究主 要集 中于权益保 护、 市民化、 城市 融入等一些宏观层面 , 而对 于他们 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和城市基层社 区文化建设 的 关系等微 观层 面研 究较少。 下 面主要是从精神文化层 面入手 , 结合 0 地 区城市社 区文化建设 的调研数据 , 运用 因子分 析和 回归分析 方法得 出了初步结论。认为文化认 同、 社 区融入和市 民化是一个循序渐进 、 逐 渐深入 的过程 , 分别 为新 生代农民工城 市融入提供价值认 同和心灵归属 。同时社会支持 网络和全方位身份转变, 制约着他们城 市融入的进程
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
智观天下智库时代一、引论(一)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转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剧烈的变革。
在大时代的滚滚浪潮中,“农民工”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代表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因其社会背景的影响,分散出“第一代”“新生代”两个层次,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角色定位,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为目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增进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关注,帮助更多的农民工转向市民化发展。
顾名思义,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他们中大多为“80”后群体,远离家乡故土从三四线城镇来到一二线城市务工,以劳动力获得经济收入,为我国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了28652万人,其中年龄在18到39的农民工占到了50.5%。
从年龄上看,他们处于青壮年期间,内心满怀期望和理想,在注重工资待遇的基础上,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职业技能有着更高的追求。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和40岁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消费理念、个人价值、发展方向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相比之下,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加鲜明的职业认知和利益需求,但是在残酷的社会压力之下,他们还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的关注焦点不仅仅体现在“找工作”“吃饱饭”上,还拥有了更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在城市中扎根生存,享有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利益。
从根本上说,社会资本体现了农民工个人在社会组织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他所具备的个人价值,会对我国经济整体起到积极的影响。
结合这一分析视角来看,农民工作为社会阶层中一类特殊的群体,有一定的弱势性,因此也被定义为“边缘群体”。
他们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劳动价值,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意识、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相应的劣势,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及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发挥自身潜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帮助农民工主动去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现状及路径研究
策 、 规 、 务方 面 , 法 服 当前 都 没 有 完 全 做 好 接 纳他 们 的准备 和安 排 。 生代农 民工在 就业 、 新 医疗 、 女 子 教育 、 动保 障 、 老等 方 面仍 遭遇 了“ 垒” 城市 劳 养 壁 .
同。 他们 在人 格特 征 、 城 打工 目的 、 城市 的认 同 进 对
州 232 10 2
[ 中图分 类号】 2 G1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10— 43 ( 1)6— 07 0 04 442 20 0 03— 7
一
、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城 市 文 化 融 入 困 境 研
感 及工作 要求 、 未来 的期望 等方 面 存在 明显 的差 对 异, 具有 自身 的新 特 征 和新诉 求 。 1 . 一 代农 民工相 比 , 生代 农 民工 受教 育 与第 新
生代农 民工真正 融人城 市 的关键 。
二 、 生 代 农 民工 城 市 文 化 融入 诉 求 研 究 新
1 生代农 民工城 市 文化融 人 的客观 诉求 . 新
文化 已成 为突 破 城 乡 二元 结 构 形成 的心理 障 碍 的关键 要 素 。文化 融 人 是新 生 代农 民工 真 正融
正 融入 城 市的根 本 标 志和 重要 切 入 口。通过 分析 新 生代 农 民工城 市文化 融入 的现 实 困境和 主客 观诉 求 。
探 讨 解决 其 文化 生 活 匮乏 的 长效 机 制 和现 实路 径 , 挥 文化 在 新 生代 农 民 工 市 民 意识 养 成 、 发 价值 理 念 塑
与 城市 青 年 具有 较 大 的相 似 性 。但是 由于制 度 保 障 的 匮乏 、公 共 服 务 的缺 失 和 城 乡二 元 体制 上 的
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
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问题逐渐凸显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融入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福祉,也对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就业歧视、社会保障缺失、社会交往受限等。
近年来,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农民工群体内部发生了显著的代际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职业期望、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揭示两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本研究也有助于增进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理解和关注,推动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和谐融合。
2、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
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工群体也在发生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这种代际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具体而言,研究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哪些具体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等。
这些代际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制度性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还是个人因素?如何促进农民工的更好融入?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如何共同努力,为农民工创造更好的融入环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创造更好的条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现状分析
会 表 现 出 承 受 挫 折 能力 低 , 易 采 取 极 端 户 口 制度 的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对 户 口制 度 的 容
( ) 强城 乡居 民 互动 , 挥社 区功 三 增 发
的办 事 方 法 等 这 些 心 理特 点 , 大 都 是 群 反 应 没 有 预 计 的那 么 强烈 。究 其 原 因 , 也 一 能。社 区作为群体交往 的最 小单位 , 以 可
接受 ; 另一方面 由于户 口制度而造成的隔 生活 ,融 入社区也成 了必 不可少 的一部 ( ) 一 使新 生代农 民工融入城 市生活 阂已经淡化, 社会 的进步也从多方面淡化 分。 这种群体之 间的交往可以促进人们相
是 构建 社会 主 义和谐 社会 的 必然要 求 。 了城乡户 口造成的身份差别 。加之 , 有众 互 之 间 的 理解 , 少不 同群 体 之 间 的社 会 减
1 . 8亿左 右 , 中“ 生代 农 民工 ” 其 新 达到 1 度不同等种种 原因, 使得新生代农 民工在 亿 。新生代农 民工是人 口城 市化 的主力 , 迈 向真正的城 市生活时 , 步履 维艰 。 首先,
收录 日期:0 1 1 2 1 年 1月 1日
一
实现其身份转换, 是其从农 民转变 为市民 表 现 在 择 业观 念 上 , 生 代 农 民工 一 样 具 新
个概念 。 传递 出党和政府对大约 2 . 4亿农 民 工 和 占 农 民 工 总 数 超 过 6 % 的“ 0 0 8
二、 新生代 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
社会 融入 是个体和个体之 间、 不同群 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 以及 由此而发 的社
企业用 工制度 、 教育 制度等 互相适 会保 障制度 、 后 ”“ 0后’ 、9 ’ 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2 1 0 0年 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 间互相配合 、 并 两会 后 , 中央财 经领导 小组办 公室 、 中央 应的过程, 以构筑 良性和谐的社会为 目 都 难 以保证 新生代农 民工 顺利参 与到 城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廉租公寓 ,运用社会资金投资兴建农 民工公寓。对 此, 青岛市 的做法值得借鉴 : 该市在城阳区建设 了近
1 O处设 施完 善 的农 民工公 寓 , 人住 农 民工 超过 1 O万
、
强化 政 府职 能 。 快 建立 新 生代 农 民 工融 入 加
城 市社会的政策体系
在解 决新 生代 农 民工 融 人 城 市 社 会 问 题 上 , 政
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 、来 自 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 的
帮助 和 支援 ” , 嘲 一个 完 备 的支 持 系统 包括 政 府 、 企业 及各 种 非政 府 组织 和 亲朋 好友 等 组成 的 网络 。根据
新生代农 民工的特殊性 ,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政府 、 企
事业单 位 、 共青 团及 其他社 团组 织 。
约 , 难真 正 融入 城 市 主流社 会 , 易成 为 游离 于 城 很 极
代农 民工在城市定居的户 口登记制度 ,稳妥地推进
户籍 制 度 改革 :1 对 于在 中小城 市 、小 城镇 实 现 稳 ) 定 就 业 创业 而 又 放 弃 农 村 责任 地 的新 生 代 农 民工 , 应 取消 准 入 门槛 ; ) 2 大城 市 和特 大城 市要研 究 放 宽 新 生代 农 民工 进 城落 户 的相 关政 策 ,采 取 评选 暨积 分 制落 户 等办 法 , 教育 、 术 资格 、 龄 、 保缴 纳 将 技 工 社 年 限等 作 为积 分 内容 ,优 先 考 虑将农 民工 中的优 秀 分 子转 变 为市 民 ; ) 照稳 定 居住 、 会 保 险交 纳 、 3按 社 人 力 资本 积 累等 标 准 ,逐步 将 有条 件 长期 在 城镇 T
中共 山西 省 直 机 关 党校 学 报 2 1 0 2年 第 1期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径与政策选择——以郑州市为例
2012年第9期总第219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社会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径与政策选择———以郑州市为例周英洁(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45)[摘要]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面临着融入城市问题。
然而他们的融城梦在刚性的政策、制度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在高昂的进城安居成本面前望而却步;在向市民化心理适应面前徘徊不前。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本解决之道是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需要扫清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加大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培养力度,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实现其融入城市的梦想。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径;郑州[中图分类号]F2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9-0116-02作者简介:周英洁(1973-),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思政理论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社会学、教育学。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融入城市情况的调查我们在郑州市最大的都市村庄陈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组织2010级在校大学生进行“我身边的新生代农民工”访谈调查活动。
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奋斗历程,既包括其在‘扎根’与‘归根’之间”的社会适应困境,也了解了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策略和摇摆的社会心态以及危机下坚忍不拔的生活现状。
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如下:1.深受现代文明影响城市环境消解着新生代农民工乡土的“生活习惯”、“集体意识”和“社区记忆”,给予其规则意识、协作意识、法制意识等现代意识。
2.生活方式城市化他们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活环境,自觉成为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3.生存状态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基本的特征是付出多(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获得少(平均工资低、福利少、劳动保障缺乏、教育培训少、发展机会少),职业呈现低质性的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
资本 丰厚的家庭 的孩子 。第二是教 育场 域 ,目前在我国教育 经 费 占据养育子女 的花费 中的大部分 , 拥有 丰富文化资本的 城市人 能从 小培养子女读书 习惯 。相 比之下 , 新 生代农 民工 多数 在农村 接受基 础教育 ,师 资力量 薄弱 ,教学设 施简 陋 , 除了老 师课 堂传授的知识很少培养其他兴趣 爱好 ,有很多家 庭甚至 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城市高 校的高等教育转而学 习专业技术 。 2 、 城乡惯 习的差异 虽然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参加过农村 的劳动生产 ,但是他 们毕竟在 乡村度 过了青年时期 ,接受 的是城 乡二元结 构断裂 背景下 的农 村教 育 ,因此乡土世界 的社会 和文化 惯习不能不 对他们产生影 响。当他们 进入城市 ,真正与城市人交往 , 那 些具有历史传 承 I 生 的乡村惯习就会从思维方式 、行 为习惯 等 多个方 面得 以彰显 ,这 不仅会引 发城市人 的 “ 排外 ”情绪 , 同时也让新生代农 民工在 各种不 同价值观 的冲击下变得 自 卑 与胆怯 。最普遍 的例 子是 , 农 民工在进入城市之前 ,长期生 活在熟人社会 当中 ,基于地缘和血缘关系 ,邻里 、朋辈群体 乃至陌生人之 间的热 情交 往是 他们长久 以来形成 的惯 习。可 是进入城市之后 ,面对 的却是 城市人的冷漠和工厂里冰冷 的 机器,这种巨大的反差会使他们十分压抑,长时间得不到释 放 ,就会酿成 “ 富士康” 的悲剧 。 三 、新 生代农 民工城 市融入 的策略 ( 一 )扩宽资本获得的途径 ,有效积 累资源 新生代农 民工城 市融入难 的主要原 因是文化资本和社会 资本 的严重缺乏 ,基 于此 ,国家应 给予他们更多政策上 的帮 助 ,扩宽他们积 累文化资本 的途径 。各 省、市可 以成立专 门 的 “ 农 民工 协会 ” ,为进 城务工 的所有农 民工进行基 本生活 资料、专业技能、职业向往等方面的登记工作,并将他们分 成教育 型 、 技 能型 、提高 型三个 组别 ,针对教育 型的新生代 农 民工 ( 即受过 良好 的教育 , 但 因经济原因无法深造 的 ) 主 要 为他 们提供接受教育 的机会 ,如 申 请 高校入学名额 、参加 成人教 育等 ,让他们掌握更多 的知识 ,积累文化资本 ,并逐 渐获得更 多的城市资源 ,提高他们 的求 职竞争力 。对于技能 型 的新 生代农 民工 ( 即拥有一技 之长和一定的工作经验者 ) , 协会可 以将 他们集 中起来形成 一个 小的团体 ,并 由协会 出面 为 团体介绍 工作 ,这样既提高 了他们 的就业 率 ,也增加了他 们 的归属感 和凝聚力 。至 于提 高型的新 生代农民工 ( 即受教 育程度低 ,并无一技之长者 ) 可以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职业 技能培训 , 并为表现优异者 提供 相应 的工 作机会 。除此之外 , 新生代农 民工还应该 注重扩大 自身的人际交往范围 , 打破 “ 群 体 内交往 ”的格局 ,主动接触 一些 城市人 。在与他们 的交往 中了解 城市人特有 的惯 习 , 在 接受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 习惯 的过程 中向他们展 现新生代农 民工的风采。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分析
社会体制之外 , 处在 “ 边缘人 ” 的 境 地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自身 具 有 的 特 征 和 社 会 结 构 的 限 制 使 得 他 们 的 城 市 社 会 融 入 过 程 异 常
艰难 . 因此如何 增强他们 的城 市归属感 、 变 统 计 意 义 上 的 市 民 为 真正的城市 居 民到 我 国
力 .亦 包 含 随 打 工 父 母 在 城 市 中 长 大 的 青 年 劳 动 人 口” 。根 据
用 社 会 融 入 理 论 来 解 释他 们 的迁 移 过 程 。新 生代 农 民 工 的社 会 融人是多层次 、 多 维 度 的 概 念 。德 国学 者 恩 泽 格 尔 建 立 了关 于
移 民社会 融人 的四维度 模 型 , 即 经济 融入 、 政治 融人 、 文 化 融 入、 主体 社会对 移 民的接纳程 度 , 可 以将 其 概 括 为 经 济 、 政治、
组 织 型社 会 资本 的 利 益 代 表 功 能 及 强 化 制 度 型 社 会 资 本 的 保 障 功 能 三 个层 面提 出 了相 应 的 建 议 。
[ 关键 词 ] 新 生代 农 民 工 ; 社 会 融入 ; 社 会 资 本
[ 中囤分类号] D4 1 2 . 6 ; F 2 9 9 . 2
文 化 和 心 理 四个 维 度 的融 人 。
2 0 1 2年 国家 统 计 局 公 布 的抽 样 调 查 数 据 , 推 算 出 我 国新 生 代 农 民工 的 数 量 已经 接 近 1 亿 . 占到 全 国农 民 工 总数 的 3 6 . 8 %, 而 2 0 1 2年 全 国城 镇 人 口 的数 量 为 7 1 1 8 2人 ,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在 城 镇 人 口 中 的 比重 已经 达 到 1 3 . 5 8 %,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已经 成 为我 国 城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福利支持机制
权 ,让其 能享受社会保 障。归根结底 ,这一体制的建
立和维护要依赖政府职能的发挥 。
2 组织支持机制 .
其次 ,要发挥 民间组织在保障新生代农 民工 文化
福利方面 的作 用 。从很多个案研 究 中我 们可 以看 到 , 这种 草根组织 在维 护农 民工 权 益 的问题 上有 较强 的 活力 和效率 。民间组 织可 以通过 参与 对新 生代农 民 工进 行法律 基础 知识 培训 、举 办有关 文化 生活 的讲 座 等 ,提 高农 民工对 自己合法权 益 的认识 ,提 高其
工约 占到 9 0 0 0万 。如 此大规模 的新 生代农 民工 流动 已经成为我 国推动科学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保 障和改善 民生进程 中不可忽视 的重大 问题 。 农 民工 自身结构变化所带来 的影 响是广 泛的。新
是广 大 老百姓 看得 见摸 得着 的文 化体 验 。只有把 文
新 生代农 民工在城 市 中所作 的 贡献 ,同时也关 注新 生 代农 民工 的情 感 ,反 映他 们 的意愿 。简 而 言之 , 舆 论 和媒体 要继 续营 造关 心新 生代农 民工 、善待 新 生代农 民工 、保 护新 生代农 民工文化 福利 的氛 围和
舆 论环境 。
代农 民工 的公 民权 的问题 。王卓祺指出 ,公 民身份或 公 民资格是现代社会 的重要议题 ,因为它显示公 民个 人应得 的权利 。王小章认 为对 当代 中国农 民工的研 究 应该 采用 公 民权视 野下 的 “ 身份一政 治 ”叙事 模 式 ,也 就是 说最 重要 的是 赋 予新 生 代农 民工公 民
生代农 民工 成长于体 制转轨和社会 转型 的大背景下 , 时代 变迁给他们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使得他 们和老
资本建构、资本转换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
式 。受 国际移 民研究的影响 ,对新生代农 民工所遭 遇
的社会排斥 的研究路径 主要包括结构性路径和功能性
路径 。前者强调结构性 因素的制约作 用 ,主要关 注户 籍 、社会保 障等结 构性议题 。在这一路径 的导 引下 , 研究者 阐明了新生代农 民工如何受制于社会性障碍 的 事 实 ,包括制度排斥 、经济排斥 、政治排斥 、文化排 斥 以及社会关 系排斥 等 … 。而功能性分 析则 强调人力 资本 、文化 与心理认 同等 自身禀赋 的约束 。而且 ,研
础 。既有研究表 明 ,总体而言 ,新生代农 民工依 然面 临经济 资本有 限的窘境 。但是 ,他们始终高度重视经 研究 表 明,新生代农 民工 的城市融合是行动者与
结构二重化的过程。新生代农 民工是理 I 生的行动者 ,且
济 资本 的积累 ,进而为其在城市 的消费 、交往 、投资 等经济活动 奠定 基础 ,其行 动策 略包 括加班 、跳槽 、 理财与投 资等。 加班 。在工 资标准 既定 的前提下 ,对于不少新生 代农 民工 而言 ,选择 加班 虽属 无奈 ,但依 然愿 意接 受 、甚至主动要 求加班 。这成 为了农 民工普遍使用 的
本 的行动策略。
1 经济资本 的积累与新生代农 民工的经济 融合 .
经济资本 ( 由生产诸因素 、经济财产 、各种 收入
及各种经济利益组成)是资本的最有效的形式 ,也是 其他资本 的根源 [。经济资本 既是新生代农 民工从事 现社会文化融合的基
最早 由同学介绍来做印刷工 ,因为收入不 高也不 喜欢 ,干 了半年 ,不再 做了。换 了一份销售 电脑 的工 作 ,干 了 3个月 ,因为是底薪加提成 ,完不成任务 就 扣钱 ,最后没有拿到钱 ,又换 了工作 。之后 做汽车销 售 的工作 ,由于上 岗前企业有培训 ,自己也 努力 ,后 来一 直干得挺好 ,月 收入 平均有 50 0 0多元 ,最 多时
积极搭建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文化平台
女能接受城市 良好教育 , 最高精神需求是父辈或
基金项 目: 2 0 1 2 年度国家社 会科学规划基 金重大项 目 《 农 民工 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 0 1 2 & Z D 0 2 2 )
作者简介 : 邢军 ( 1 9 6 6 一) , 安徽灵璧人 , 安徽省社会科学 院科研 处副处长 、 副研究员 , 国家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 家库成员 , 安徽 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主要研究 方向 : 青少 年教育 、 文 化发展和社会建设 。
文化建设典型个案 6 8 份。 本文在文献查阅、 问卷 分 析 和 理论 研 究基 础 上 , 研 析反 映农 民 工文 化 建
设价值 . 简要分析农 民工在文化需求 、 文化消费 习惯及能力 、文化资源供给与保 障,对政府 、 企
业 、社 区提 供 公共 文 化服 务 满 意度 等 方 面情 况 ,
文化 的建设和创造主体 。 在培育发展城市文化过 程 中. 农 民工 与城 市公 共 文化 服 务体 系之 间 是互
动互 融 的 , 农 民工 不是 单 向被动 地接 受 城 市 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覆盖 , 而是在被覆盖 的同时 他们参与城市文化的创意和创造 。 新生代农民T 多 是 乡村 文化 精 英人 才 , 他 们将 乡村 优 秀传 统 文 化带到城市 , 为城市文化重生 、 再造提供 了优秀 文 化基 因源 , 为 城市 文化 发 展增 加 丰 富元 素 和 鲜
城 市 居 民一样 的公 共文 化 服务 。 最 渴 望 他 们 的子
研究提 出搭建农 民工融人城市 的文化平 台的对
策 建议 。
一
、
农 民工 文化 建设 的社 会价 值
农 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 、 城市化 和现代化进
城市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探析()
城市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探析城市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探析摘要:农民工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群体,构成农民工主要要素有:农村户籍、具有土地承包权、从事非土地生产劳动、生活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
“农民工”这种特殊群体主要就是游离农村和城市之间,甚至成为农村和城市的“边缘群体”,因此可知农民工很好的融入城市中还面临很大的困难。
本文针对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难与城市融合的根本要素就是缺失文化资本。
因此,提出解关键词城市文化资本农民工城市融入一、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与困境(一)当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农村劳动力想要在城市中能够安定下来,其前提条件就是拥有在城市生活生存的基本了能力,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来不断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最终获得更多的报酬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就是农民工首先拥有生存能力,在提高发展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农民工想要在城市中市民化,最基本条件就是经济资本。
但是,从经济资本来说,农民工在城市中属于较低层次。
(二)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困境户籍是我国进行人口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历史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我国更好的进行社会管理和控制,但是这种管理制度一定条件下也加剧城乡社会二元格局。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加剧了人口流动性,“户籍”在人传统观念中在弱化,大事农民工这一庞大而又特殊群体,户籍则成为其在城市中市民化的重要阻碍。
缺乏城镇户籍,因此不能享受到城市的社会保障,因此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中。
目前,我国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度较低,但是这种融合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总要问题,因此,针对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找到引起这种问题的各种要素和根本原因,来促进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到城镇生活中,对于我国目前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精神文化生活的融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实质
精神文化生活的融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实质发表时间:2013-10-21T14:19:05.357Z 来源:《学术月刊》2013年9月供稿作者:杨飞高玉峰[导读]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括休闲娱乐、价值观念、恋爱结婚、身份认同、精神健康等方面。
杨飞高玉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较高层次的需求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不仅是地理空间上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事某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和适应,尤其是在精神文化生活上要实质性的融入。
本文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角度来探讨其城市融入的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精神文化生活实质[作者简介]杨飞(1973—),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C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9-0045-03问题的提出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到外出农民工的60%以上[1],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和城市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以下特征:心有梦想,希望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注重发展,自觉提高职业技术水准;要求尊严,维权意识明显提高;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低。
由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已不再是单纯的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像城里人一样有尊严的定居生活,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不仅是地理空间上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和适应。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较高层次的需求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实质也应该落脚到精神文化生活的融入上。
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主要侧重在经济和政治制度层面,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而以上三个方面的融入往往是交融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就像人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样不可或缺,由于精神文化生活是城市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较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它是判断新生代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准,新生代农民工能否从实质上转变为城市市民,其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将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S t u d y o f t he S u pp o r t o f Cu l t u r a l Ca pi t a l s t o t h e Ur ba n I nc l u s i o n o f t h e Ne w Ge n e r a t i o n o f Pe a s a n t Wo r ke r s
Ma r .2 01 3
Vo 1 . 2 2 NO . 2
新 生代 农 民工 城 市 融入 的文 化 资 本 支 持
张 军 , 王 邦虎
( 1 .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 ,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9 ; 2 . 安徽大学 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中心 ,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9 )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p e a s a n t wo r k e r s wh i c h we r e b o m i n 1 9 8 0 s a n d 1 9 9 0 s h a s s p r u n g u p q u i c k l y a d n i t s q u a n t i t y a n d p r o p o r t i o n b e c o me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b i g g e r ,t h u s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t h e i r u r b a n i n c l u s i o n i s v e r y s e r i o u s . Th e r e s e a r c h e s O D t h e i r u r b a n i n c l u s i o n c a n b e 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 t h r e e c a t e g o r i e s :“ p o s i t i v e i n c l u s i o n ’ ’ ,“ p a s s i v e g o i n g b a c k h o me ’ ’ a n d“ q u a s 卜i n c l u s i o n , , .No wa d a y s ,t h e t o t a l s o c i a l s e t t i n g s o f
2 0 1 3年 3月 第2 2卷第 2 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An h u i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Z H ANG J u n 。 W ANG Ba n g - h u ,
( 1 .S c h o o l o f oc S i o l o g y a n d P o l i t i c s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He f e i 2 3 0 0 3 9 , Ch i n a ; 2 .Th e Re s e a r c h Ce n t e r f o r Ru r a l oc S i e t y De v e l o p me n t ,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 He f e i 2 3 0 0 3 9,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t r e n d s o f t h e“ a g i n g ’ ’a n d“ b a c k - h o me ”o f t h e f i r s t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p e a s a n t wo r k e r s ,t h e n e w
型, 以 期 为今 后 的 经 验研 究提 供 借 鉴 。
关键词 : 新 生代 农 民 工 ; 文化资本 ; 城 市融 入 中图分类号 : C 9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2 4 6 3( 2 0 1 3 ) 0 2 — 0 0 4 3 — 0 6
摘 要 : 随 着第一代农 民工逐渐呈现 出“ 老去” 与“ 返 乡” 趋势 , “ 8 O后” 甚至“ 9 O后” 出生的新 生代农 民工群体异
军突起 , 规模 和比例 不断增加 , 其城 市融入 问题 也 日益凸显 。有 关其城 市入 的既有研 究分 化为 三
类: “ 积极融入论” 、 “ 消极 返 乡论 ” 与“ 半 城 市化 论 ” 。 时 下 乡村 劳 动 力 相 对 过 剩 、 城 市 劳动 力 结 构 性 短 缺 的 总 体 性 环 境 需要 其 积 极 融 入 城 市 。借 用 布 迪 厄 “ 文化资本” 概念 的三维划分 , 在 对 核 心概 念 实施 操 作 化 的基 础 上 , 阐 明 了其在 他们 城 市 融入 中 的 积 极 功 能 , 并 尝 试 建 构 文 化 资 本 支持 系统 的 理 论 模
t h e r e l a t i v e l y s u r p l u s wo r k e r s i n r u r a l a r e a s a d n t he s t r u c t u r a l s h o r t a g e o f wo r k e r s i n u r b a n a r e 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