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正午太阳高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同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探究一
探究二
4.从晨昏线的倾斜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图1)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 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 区出现极昼,此时极昼范围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2)春、秋分日(图2) 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极地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 (3)北半球冬半年(图3)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附近出现 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 区出现极夜,此时极夜范围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下表为天津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完成第 1~2题。
今日日出时间 05:49 明日日出时间 05:47
日落时间 18:43 日落时间 18:44
1.该日可能是( ) A.3月21日 B.4月7日 C.9月23日 D.10月7日 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 A.北半球 向北移 B.南半球 向北移 C.北半球 向南移 D.南半球 向南移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北京市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该日介于3月21日至9月23日之间,可能为4月7日。第2题,该地昼长 大于12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昼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北 移动,6月22日移动至北回归线。 答案 1.B 2.A
3.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 能位于( )
探究一
探究二
(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 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 是( ) A.冬季北京比上海白昼短 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C.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量少 D.北京比上海阴雨天气多 解析 第(1)题,31°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应以冬至日满窗日照 有效时间为标准。第(2)题,北京、上海均在北回归线以北,楼高相 同时,因北京的纬度高于上海,故同日北京产生的影长大于上海,故 楼间距应宽于上海。 答案 (1)D (2)B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优质课件(共52张PPT)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3
自学反馈 1.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是否都达到了一年 中的最大值?为什么? 答案 不是。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太阳直射时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而不是在夏至日,但北回归线及其 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时,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值。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章——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 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楼间 距、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等现实应用问题。 3.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及其地理意义。
1 自主学习 2 互动探究 3 自我检测 4 活动指导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9
1 23456 7
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D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 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 于12小时。
2.空间(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
侧④ 递减。
3.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最大值地区
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各地区
冬至日 ⑤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各地区
二分日
⑥ 赤道
极点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5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 两部分,某点所处的纬线上,⑦ 昼 弧长,⑧ 夜 弧短,则 该点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 2.变化规律 (1)赤道地区:全年⑨ 昼夜平分 ;其他地区随纬度的增高,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加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件: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第4课时
季最长,冬季最短。第(2)题,低纬度地区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较多,
热量变化较小,故季节变化不明显;中纬度地区不同时间热量差
异明显,季节性较强: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 季节变化不明显;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 答案 (1)B (2)C
教材P24活动
b b 提示 1.根据 tan H= ,可求出太阳高度 H=arctan 。 a a 2.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90°-(φ±δ)。
2.纬度分布规律
a. 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 ( 同线等长 ) ;南北
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b.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
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c.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d. 极昼、极夜规律:极昼 ( 极夜 ) 的起始纬度= 90°-太阳直射
当太阳直射点与当地位于不同半球时,用 “+ ”;当两者位于同 一半球时,用“-”。求证过程如下: ∵图中两条光线平行, ∴图1中α=β=φ-δ
图2中α=β=φ+δ
∴图1中H=90°-α=90°-β=90°-(φ-δ) 图2中H=90°-α=90°-β=90°-(φ+δ) 3.略。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考报告】
学考要求 考纲细解 能够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 律和原因 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
必考要求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 加试要求 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五 带”的分布特征
四季变Hale Waihona Puke 和五带分布等长昼长
越长
夜短
昼短夜长 夜越长
直射点
递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A
巩固练习
1.晨昏线上( A )。 A.太阳高度相同 C.纬度相同
B.时刻相同 D.经度相同
2.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BD)双选。
A.1恒星日
B.1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小时
3、太阳光直射23°26’S的日期是:(B ) A. 每年6月21日 B. 每年12月22日 C. 每年3月21日 D. 每年9月23日 4. 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点有( D ) A. 23°26’N B. 23°26’S C. 30°N D.南北回归线
夏至日
0° 23°26´S 66°34´S 90°´S
二分日冬至日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总结:正午太阳高度
某一时刻: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 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由赤道南北两侧递减
某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某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 阳高度越大
A 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2次
直射机会
B 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都不长 C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5 . 自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 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快→慢→快
B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 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地 球
黄
太 太阳
的
赤
阳辐 直射
自 转
交
射 能 表现
角
点在 的地
与 公
的
回表
存
归分 运布
巩固练习
1.晨昏线上( A )。 A.太阳高度相同 C.纬度相同
B.时刻相同 D.经度相同
2.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BD)双选。
A.1恒星日
B.1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小时
3、太阳光直射23°26’S的日期是:(B ) A. 每年6月21日 B. 每年12月22日 C. 每年3月21日 D. 每年9月23日 4. 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点有( D ) A. 23°26’N B. 23°26’S C. 30°N D.南北回归线
夏至日
0° 23°26´S 66°34´S 90°´S
二分日冬至日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总结:正午太阳高度
某一时刻: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 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由赤道南北两侧递减
某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某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 阳高度越大
A 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2次
直射机会
B 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都不长 C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5 . 自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 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快→慢→快
B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 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地 球
黄
太 太阳
的
赤
阳辐 直射
自 转
交
射 能 表现
角
点在 的地
与 公
的
回表
存
归分 运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1.3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四季
(1)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 倾角≤90°;
白天: H>0
晨昏线上:H=0
直
晚上: H<0
射
H
正午时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为一天中太阳高度
的最202大0/4/值12 。
17
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2020/4/12
18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纬度分布规律
赤道
道 向 两正 极午 递太 减阳 。高
极昼极夜现象
南寒带 66°34′S 南 极 圈
有2极020/4昼/12 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32
A●
B● 日照侧视示意图
例:读左图,回答: 1.A地昼长为
八 小时。 B地夜长为
四 小时 2.A地日出时间为
—八———时
2020/4/12
33
例:读右图,回 答:
1.A地夜长为
6 小时。
B地昼长为
日出
正午
日落
Hale Waihona Puke 12:00l 已知某地日出地方时或日落地方时,即可算出昼长,而
夜长=24小时—昼长
昼长
日出时刻 = 1 2 -
2020/4/12
2
日落时刻 = 1 2+ 昼 长 2
11
(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2020/4/12
12
夜长
A
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2020/4/12
春秋分
13
昼夜长短变化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同一点的昼长或夜 长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指在同一季节,地球上 的不同地点的昼长或夜长存在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是地球公转。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 倾角≤90°;
白天: H>0
晨昏线上:H=0
直
晚上: H<0
射
H
正午时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为一天中太阳高度
的最202大0/4/值12 。
17
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2020/4/12
18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纬度分布规律
赤道
道 向 两正 极午 递太 减阳 。高
极昼极夜现象
南寒带 66°34′S 南 极 圈
有2极020/4昼/12 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32
A●
B● 日照侧视示意图
例:读左图,回答: 1.A地昼长为
八 小时。 B地夜长为
四 小时 2.A地日出时间为
—八———时
2020/4/12
33
例:读右图,回 答:
1.A地夜长为
6 小时。
B地昼长为
日出
正午
日落
Hale Waihona Puke 12:00l 已知某地日出地方时或日落地方时,即可算出昼长,而
夜长=24小时—昼长
昼长
日出时刻 = 1 2 -
2020/4/12
2
日落时刻 = 1 2+ 昼 长 2
11
(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2020/4/12
12
夜长
A
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2020/4/12
春秋分
13
昼夜长短变化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同一点的昼长或夜 长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指在同一季节,地球上 的不同地点的昼长或夜长存在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是地球公转。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4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
K12教育课件
24
思维导图
必背清单
1.说出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联系和区别。
2.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3.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4.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5.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常见的应用。
K12教育课件
25
目录
CONTENTS
26
义。
2.学会正午太阳
正午太阳高度有季节变化,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 地理意义。
高度的计算方法。
的夹角最好可调节。那么在我们北半球中纬度地
区,一年中调整的角度多大才适宜呢?
K12教育课件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9“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视运动
(1)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___地__平__面____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 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___正__午____,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K12教育课件
12
2.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
极点上 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时) 非极点 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地区
【特别提醒】 不同纬度太阳高度的日变化速度不同。太阳高度日变化速度=正
K12教育课件
15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纬度差。 注:①公式中的H为所求的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差是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相 差的纬度;②若所求点与直射点在同一半球,两点纬度差就是大数减去小数;若 直射点与所求点分属不同半球,则为两纬度之和。
中国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共43张PPT).ppt
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时,A点的正午 太阳高度是H=90°-δ=90°-(40°-10°) =60°。
当太阳直射B点时,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H=90°-δ=90°-(10°+23.5°)=56.5°。
(3) 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所求地 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
注意:两地纬度差的求法:①若太阳直射 点与所求地点处于同一半球时,纬度差等于大 数减去小数;若两地分属不同的半球,则两地 纬度差就是两地的纬度数之和。②若所求出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0°,说明该纬度出现极夜 现象,且处于极夜的界线上;若所求正午太阳 高度为负值,说明该地是极夜地区。
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纬度地 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北回归
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
线及 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其以北 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
地区 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
归线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
之间的 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地区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思维过程】 (1)根据“6月22日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约为105°E,根据“6月22日 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83°”,可计算出该地的纬 度约为30°26′N,因此答案选C。 (2)根据该地北京时间6点左右日出(太阳高度为0°), 13时达到正午,且正午的太阳高度为83°,可推算 出太阳每小时约升高12°,当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 度角达到36°时,北京时间应该为6月22日9时,所 以可计算出西四区的区时为9-(8+4)=-3时,即6 月21日21时。
必修Ⅰ
宇宙中的地球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第①步:案例探究 1.确定地方时
12 时。 短 ,当地的地方时是____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____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南 方,房屋朝______ 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_____ 北 方,房屋朝_____ 北 。 地区,正午太阳位于______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越长 。 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_______ 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_____
逐渐变短 逐渐变长 短 一天中,影子日出最长 ―――→ 正午最_____ ―――→ 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
相反 。 阳方位_______
4.计算楼距 远 。解 近 ;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_____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_____
冬至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 ( 见下 题关键是计算当地 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回归 线上 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 至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 阳高度最大值
之间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幅规律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 ( 由 23°26′ 增大至 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②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
第4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
2017课标
任务导航
2003课标 教学内容建议
1.分析正午太阳
Ⅰ-1.1结合 高度的季节变化、 分析地球运 纬度变化规律, 动的地理意 解释其成因。 义。 2.学会正午太阳 高度的计算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时热效率最 实例,说明
高,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有黄赤交角的存在,正 地球运动的 午太阳高度有季节变化,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 地理意义。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时)
非极点 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地区 【特别提醒】 不同纬度太阳高度的日变化速度不同。太阳高度日变化速度=正
午太阳高度/当地昼长的一半。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回归线 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之间
【规律总结】 (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
度相等。 (3)近大远小规律: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 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2.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 极点上 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1)由图可知,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南回归线 , 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 北半球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一年中最大值, ___________
(2)太阳视运动(二分二至日)
东升西落 , 原 因 是 ① 图 示 不 同 日 期 的 太 阳 视 运 动 , 其 共 同 特 点 是 : 太 阳 _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 是一天中最大值。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高度不断变化, ________________ 冬至 日,B代表___________ 夏至 日。 春分、秋分 日,C代表________ ②尝试判断:A代表________ 正午 太阳高度大小。 判断理由: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 ________
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 90° ,两极点正午太阳高度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_________ 0° 。 为________ 极昼 现象,北极点的正午太 北回归线 ,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 (4)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 23°26′ ,此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 0° 。 阳高度为___________ 两 次太阳直射。 (5)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_____
3.正午太阳高度时(1)图中点虚线表示___________ ,长虚线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 实线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 夏至 日正 (2)北极点上春分至秋分正午太阳高度 ________0 °,出现极昼,其中________ 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并且极昼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极圈以内。秋分至次年 冬至 日极夜范围扩大到整 小于 春分正午太阳高度 _________0 °,出现极夜,其中 ________ 个北极圈以内,南极相反。 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地区由于有两次直射现象,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有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次可以达到90°,并且最小值不低于43°08′。
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 h· cotH ___________ 。
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垂直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_______ 为α+h=90°(如下图)。
第②步:名师精讲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
夹角最好可调节。那么在我们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一年中调整的角度多大才适宜呢?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9“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视运动 (1)太阳高度角 地平面 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 太阳光线与___________ 正午 ,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如图乙所示)。 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