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3细菌的生理
药学微生物教案细菌各论
药学微生物教案细菌各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特征1.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解释细菌的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描述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1.2 细菌的生理与代谢介绍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异养、自养)解释细菌的生理活动(生长、繁殖、分裂)1.3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细菌的分类系统解释细菌的命名规则第二章:革兰氏阳性细菌2.1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特征描述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结构解释革兰氏染色原理及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染色特征2.2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代表属介绍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属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代表属2.3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药用价值讨论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介绍革兰氏阳性细菌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第三章:革兰氏阴性细菌3.1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特征描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结构解释革兰氏染色原理及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染色特征3.2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代表属介绍大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等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代表属3.3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药用价值讨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介绍革兰氏阴性细菌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第四章:细菌的感染与防治4.1 细菌感染的特点与危害描述细菌感染的症状与影响讨论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4.2 抗生素的分类与作用机制介绍抗生素的分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解释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等)4.3 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讨论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介绍细菌感染的疫苗接种与预防措施第五章: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研发5.1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机制解释细菌耐药性的概念与类型(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描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基因突变、质粒传递等)5.2 抗生素研发的挑战与策略讨论抗生素研发的难点与前景介绍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技术与策略5.3 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管理解释细菌耐药性监测的重要性讨论细菌耐药性的管理策略与措施第六章:细菌的实验室培养与鉴定6.1 细菌的培养条件与技术介绍细菌培养的基本条件(营养、pH、温度等)讲解细菌的培养技术(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厌氧培养)6.2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解释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的意义介绍常用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等)6.3 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讲解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原理与技术(PCR、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第七章:重要的病原性细菌7.1 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介绍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的特征、感染特点及防治策略7.2 肺炎克雷伯菌介绍肺炎克雷伯菌的特征、感染特点及防治策略7.3 脑膜炎奈瑟菌介绍脑膜炎奈瑟菌的特征、感染特点及防治策略第八章:细菌与药物过敏反应8.1 药物过敏反应的类型与机制解释药物过敏反应的类型(即时型、延迟型等)描述药物过敏反应的机制(免疫介导、非免疫介导等)8.2 细菌抗原与药物过敏反应讲解细菌抗原与药物过敏反应的关系介绍细菌抗原在药物过敏反应检测中的应用8.3 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治疗讨论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讲解药物过敏反应的治疗方法(抗过敏药物、脱敏治疗等)第九章:细菌感染的人体免疫应答9.1 细菌感染与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介绍细菌感染时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9.2 细菌感染免疫应答的调控讲解细菌感染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等)9.3 细菌感染与免疫相关的疾病介绍细菌感染导致的免疫相关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第十章:细菌感染的临床案例分析10.1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案例分析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10.2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临床案例分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10.3 淋病奈瑟菌性淋病的临床案例分析淋病奈瑟菌性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生理与代谢、分类与命名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是理解细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细菌的各种形态及其细胞结构特点。
细菌的生理特性
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虽然细菌与人类、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
本文将探讨细菌的生理特性,包括细菌的形态、代谢途径、运动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方面。
一、细菌的形态特性细菌的形态特性多样,可以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不同类型。
最常见的细菌形态有球形(又称为球菌)、棒状(又称为杆菌)和螺旋形。
1. 球菌:球菌是一种圆形的细菌,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球菌通常存在于群体中,呈聚集状。
它们可以形成链状、堆状甚至团状的结构。
2. 杆菌:杆菌是一种长条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等。
杆菌通常呈直线状,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
杆菌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形成链状或斜链状。
3. 螺旋形:螺旋形细菌通常呈螺旋状,如梨形杆菌和螺旋菌等。
螺旋形细菌可以呈螺旋状扩展,也可以形成螺旋状的链状结构。
细菌的形态特性不仅与其生理特性相关,也与其分类和识别有关。
二、细菌的代谢途径细菌的代谢途径决定了它们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方式。
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1. 自养细菌:自养细菌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取能量,如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
2. 异养细菌:异养细菌无法通过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必须从外部环境中摄取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如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
细菌的代谢途径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细菌的运动方式细菌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实现。
1. 纤毛运动:某些细菌具有纤毛结构,能够通过纤毛的摆动实现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肠道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
2. 鞭毛运动:某些细菌拥有鞭毛结构,鞭毛能够旋转推动细菌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水中的细菌,如弧菌。
3. 原形虫运动:某些细菌通过细胞质内的纤维蛋白束实现伸缩运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原形虫细菌。
除了以上常见的运动方式,还有一些细菌由于缺乏运动结构而无法主动移动,它们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扩散来实现位置的改变。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3.细菌的生理
第2章细菌的生理教学要求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及与医学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
2.熟悉细菌的分类、命名、常见的生化反应、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3.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和营养类型。
重点和难点: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及与医学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充足的营养物质。
◆合适的酸碱度proper pH):pH7.2-7.6◆适宜的温度(proper temperature):37℃。
◆必要的气体环境(atmosphere):◆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细菌细胞内为高渗,而膜外则为等渗环境。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1、细菌个体的生长方式:二分裂(binary fisson)、无性繁殖●繁殖速度:20~30min/代●代时---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生长曲线(growth curve)●迟缓期Lag phase :细菌对培养环境的适应期。
●对数生长期:生长最旺盛,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时期,约在培养的8-18小时。
●稳定期Statinary phase: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产生和分泌的时期。
●衰败期Decline phase:细菌生长繁殖速度下降,活菌数减少,死菌增加,生物学性状不典型。
二、细菌的新陈代谢(一)细菌的能量代谢⏹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EMP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需氧呼吸—以分子氧为受氢体(二)细菌的代谢产物1、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Bacterial metabolites)和细菌的生化反应: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别。
根据此特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常见的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VP(V oges-Proskauer)test: E.aerogenes(+), E.Coli(-)◆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 E.aerogenes (-), E.Coli (+)◆枸橼酸利用试验Citrate utilization test: E.aerogenes (+), E.Coli (-)◆吲哚试验Indol test: E.aerogenes(-), E.Coli (+)◆硫化氢试验H2S test: S.Paratyphi B (+), E.Coli (-)◆尿素酶试验Urease test: Proteus (+), S.typhi (-)细菌生化反应常用于鉴定细菌,尤对于形态染色和培养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细菌更有鉴别意义。
3.细菌的生理(病原)
细菌的生理一、A1型题1. 肉眼直接观察细菌有无动力常选用A.液体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C.固体斜面培养基D.固体平板培养基E.选择培养基参考答案:B2. 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A.10分钟B.20分钟C.40分钟D.1小时E.2小时参考答案:B3. 去除热原质的最好的方法是A.蒸馏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滤过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参考答案:A4. 大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值是A.4.5~5.6 B.2.3~3. 2 C.7.2~7.6 D.7.6~8.5 E.8.4~9.2参考答案:C5. 细菌的分离培养常选用A.液体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C.固体平板培养基D.固体斜面培养基E.肉汤培养基参考答案:C6. 不同细菌能分解不同的糖,主要的因素是A.细菌的营养类型B.细菌的酶系统C.氧气存在与否D.细菌的种类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7. 通常情况下繁殖最慢的细菌是A.伤寒杆菌B.痢疾杆菌C.结核杆菌D.葡萄球菌E.链球菌参考答案:C8. 细菌代谢产物与致病性无关的是A.外毒素B.内毒素C.侵袭性酶D.热原质E.细菌素参考答案:E9. 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毒素C.热原质D.抗毒素E.维生素参考答案:D10. 下列可用于细菌鉴别的合成代谢产物是A.内毒素B.外毒素C.抗生素D.抗毒素E.色素参考答案:E11. 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是A.二分裂方式B.胞子出芽方式C.自我复制方式D.有丝分裂方式E.增殖方式参考答案:A12. 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A.菌丝B.菌团C.菌苔D.菌落E.菌膜参考答案:D13. 大肠菌素属于A.抗生素B.维生素C.细菌素D.类毒素E.抗毒素参考答案:C14. “菌落”是指A.在细胞培养瓶中形成的空斑B.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C.由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团D.多种细菌在培养基上混合生长形成的团块E.一个细菌细胞参考答案:C15. 不符合菌落的描述是A.—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形成的B.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C.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D.肉眼可见E.可分为S、R和M型菌落参考答案:B16. 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A.分离单个菌落B.增菌C.检测细菌毒素D.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E.鉴别菌种参考答案:B17.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与细菌鉴定有关的是A.内毒素B.热原质C.抗生素D.维生素E.细菌素参考答案:E18. 关于热原质,错误的叙述是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人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D.可被高压蒸汽灭菌破坏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参考答案:D19. 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 ℃,但应除外A.大肠杆菌B.结核分枝杆菌C.浅部真菌D.志贺杆菌E.霍乱弧菌参考答案:C20. 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的细菌群体生长繁殖期是A.稳定晚期B.迟缓期C.稳定期D.对数期E.衰亡期参考答案:D21. 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是: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C.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D.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E.根据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参考答案:E22. 常用抗酸染色法鉴定的细菌是A.布鲁菌B.结核分枝杆菌C.嗜酸乳杆菌D.嗜肺军团菌E.白喉棒状杆菌参考答案:B23. 有关“外源性热原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主要是革兰阳性菌的合成代谢产物B. 主要成分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C. 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D. 不被高压蒸汽灭菌法(121℃,20min)破坏E. 注射药剂中不得含有热原参考答案:A24. 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是:A.有性繁殖B.无性繁殖C.出芽繁殖D.菌丝断裂E.核酸复制参考答案:B25. 在自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A.细菌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B.细菌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细菌代谢类型多样化D.细菌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E.细菌多参考答案:B26. 对人类致病的细菌都是A.异养菌B.自养菌C.专性需氧菌D.兼性厌氧菌E.专性厌氧菌参考答案:A27. 有关“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充足的营养物质B.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pH为7.2~7.6 C.均需要氧气D.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通常为37℃ E.有些细菌初代分离培养需补充5%~10%CO2气体参考答案:C28. 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时期的细菌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参考答案:B29. 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A.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B.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C.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D.确定细菌抵抗力的强弱E.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要参考答案:C30.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期中的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31. 能以简单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原生质的细菌是A.异养菌B.自养菌C.腐生菌D.寄生菌E.致病菌参考答案:B3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A. 内毒素B. 外毒素C. 抗生素D.氨基酸E. 细菌素参考答案:D33. 关于细菌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B. 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C. 产生受细菌染色体控制D.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E.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参考答案:C34. 大多数有致病作用的细菌是A. 专性厌氧菌B. 专性需氧菌C. 微需氧菌D. 兼性厌氧菌E. 以上均不是参考答案:D35. 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A.伤寒杆菌B.结核杆菌C.葡萄球菌D.链球菌E.肺炎球菌参考答案:B36. 在流行病学调查时,可作为细菌分型依据的代谢产物是A.抗生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毒素E.色素参考答案:B37. 无机盐对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不包括A.构成菌体成分B.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C.细菌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D.促进酶活性E.与细菌生长繁殖和致病有关参考答案:C38. 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是A.分钟B.小时C.天D.周E.秒参考答案:A39. 属于细菌分解代谢的产物是A.热原质B.靛基质C.抗生素D.色素E .外毒素参考答案:B40. 吲哚试验是检测细菌是否能分解A.吲哚B.胱氨酸C.色氨酸D.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E.甲硫氨酸参考答案:C41. 不同细菌对糖的分解能力不同,主要因为A.营养型不同B.酶系统不同C.糖的种类不同D.氧气存在与否E.二氧化碳多少参考答案:B42. 下列不属于生化反应的试验是A.VP试验B.肥达试验C.糖发酵试验D.吲哚产生试验E.尿素酶实验参考答案:B43. 细菌培养物中,能代表纯种的是A.菌苔B.菌落C.菌膜D.菌球E.菌丝参考答案:B44. 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不包括A.热原质B.细菌素C.内毒素D.外毒素E.侵袭性酶参考答案:B45. 细菌使液体培养基混浊的原因是A.菌细胞半透明B.菌细胞不透明C.菌细胞数过多D.菌细胞有动力E.细菌代谢产酸参考答案:A46. 对数生长期细菌的主要特点是A.生长繁殖迅速B.生长繁殖缓慢C.形态不典型D.死菌数增多E.活菌数保持相对平衡参考答案:A47. 用于细菌的分型和鉴定A.抗生素B.细菌素C.维生素D.热原质E.色素参考答案:B48. 用于疾病的治疗A.抗生素B.细菌素C.毒素D.热原质E.色素参考答案:A49. 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A.抗生素B.细菌素C.维生素D.热原质E.色素参考答案:D50. 正常人体必需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A.抗生素B.细菌素C.维生素D.热原质E.色素参考答案:C51. 能使菌落出现不同颜色的是A.抗生素B.细菌素C.维生素D.热原质E.色素参考答案:E52. 细菌在下列哪个生长期中最易出现变异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参考答案:C53. 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破伤风杆菌B.大肠杆菌C.痢疾杆菌D.炭疽杆菌E.脑膜炎球菌参考答案:A54. 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A.分离单个菌落B.增菌C.检测细菌毒素D.鉴别菌种E.观察细菌运动能力参考答案:B55. 葡萄糖输液中发现患者的体温升高,最可能的是该输液中含有A.色素B.抗生素C.热原质D.外毒素E.细菌素参考答案:C56. 专性需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可形成何种生长现象A.菌膜B.沉淀C.浑浊D.菌落E.菌苔参考答案:A二、简答题(答题说明:根据提问,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二、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与其他生物类似 吸收的各种前体代谢物通过各种代谢途径, 合成所需物质: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大分 子物质。但细菌不能自身合成,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细菌 的合成途径和合成能力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以及代谢产物也 不尽相同,可作为细菌鉴定指标。
三、聚合作用(polymerization)
3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此时因营 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 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 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 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 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 生。大肠杆菌的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decline phase)细菌开始大 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 新的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细菌 的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进 行鉴定。
特点:
需要特异性的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消耗能量
运输SO42-、PO43-、糖(真核)
胞外
细胞膜
胞内
促进扩散示意图
3、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特点: 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 需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运输有机离子、无机离子、氨基酸、乳糖等糖类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主要内容:
细菌的代谢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生化试验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有独立的 生命活动,涉及复杂的新陈代谢。 细菌的生理涉及细菌的组分、营养 要求、能量代谢、生物生长合成繁 殖及基因调控等。
细菌与动物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有如下几点:
2017年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讲义第3章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生理细菌的生理是研究细菌的营养、代谢、菌体各成分的生物合成、生长繁殖与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一)细菌的化学组成细菌和其他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相似,由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组成。
细菌体内还含有一些特有的化学物质,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脂多糖(LPS)等。
细菌含有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种核酸。
RNA主要存在于胞质中;DNA则存在于染色体和质粒中。
DNA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卵黄双抗培养基(EPV)细菌的DNA碱基配对是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嘌呤(G)。
每种细菌DNA中的G+C含量摩尔百分比有一定范围,变化不大,不受菌龄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故可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1.带电现象细菌的蛋白质和其他生物细胞的蛋白质相似,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当蛋白质分子所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为等电点。
革兰阳性菌等电点低,为pH2~3,革兰阴性菌的等电点稍高,pH为4~5。
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其pH高于细菌的等电点,细菌均带负电荷,尤以革兰阳性菌带负电荷更多。
细菌的带电现象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系。
2.表面积细菌体积虽小,但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远比其他生物细胞要大。
有利于菌体内外界的物质交换。
3.光学性质细菌细胞为半透明体,当光线照射在菌体上,一部分光被吸收,另一部分光被折射,故细菌悬液呈混浊状态。
菌数越多,浊度越大。
4.半透性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使细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二、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一)细菌的营养1.营养类型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需要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1)自营菌: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氮化物作为碳源、氮源,合成菌体所需的大分子,其能量来自无机化合物的氧化(化学能),也可通过光合作用而获得(光能),如固氮菌。
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练习题第3章细菌的生理
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练习题第3章细菌的生理第三章细菌的生理一、A11、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合适的PH为A、8.4~9.2B、7.2~7.6C、6.5~6.8D、5.5E、6.8~7.22、细菌生长繁殖必须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营养物质B、合适的PHC、适宜的温度D、必要的气体E、合适的湿度3、细菌所含核糖核酸占细菌干重的A、5%B、10%C、15%D、20%E、25%4、细菌的RNA主要存在于A、细胞壁B、聚糖骨架C、胞质D、脂多糖E、蛋白质5、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二分裂B、有丝分裂C、复制D、孢子生殖E、出芽生殖6、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对数期和稳定期7、一般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最适pH为A、6.0~6.4B、6.4~6.8C、6.8~7.2D、7.2~7.6E、7.6~8.08、细菌代谢活动活跃的原因是()。
A、细菌的体表面积大B、细菌的结构简单C、细菌繁殖快D、细菌易变异E、细菌营养谱广9、IMViC试验不包括A、糖发酵试验B、吲哚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D、甲基红试验E、V-P试验10、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的是A、CAMP试验B、吲哚试验C、硫化氢试验D、胶液化试验E、尿素分解试验11、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由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C、毒性强,有抗原性D、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E、毒性具有选择性12、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A、1%~20%B、6%~10%C、0.2%~0.7%D、0.01%~0.1%E、1%~5%13、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主要取决于A、细菌的营养型B、细菌的血清型C、细菌的酶系统D、细菌的转运系统E、外界的温度14、有关细菌内毒素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B、化学成分主要是脂多糖C、对人体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D、可单独激活补体旁路途径E、可使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凝固15、细菌在生长曲线的对数期的特点是A、生物学特性典型。
3.细菌生理教案
3.细菌生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细菌的生理特征,是微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细菌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基本特性,为后续学习其他微生物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校XX专业XX班,共有XX名学生。
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但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细菌的生理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细菌的生长曲线,具备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菌的生理特征。
难点: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析。
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菌的生理特征,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学视频和实物展示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细菌的生长过程。
七、教学准备教材及活页教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
教学视频:展示细菌的生长过程。
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细菌样本等。
教学课件:展示重点和难点内容,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教学时间:5分钟教学内容: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教师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细菌有哪些吗?它们有哪些生理特征呢?”学生行为: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可能会提到一些常见的细菌名称,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教学设计目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对细菌的基本认知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知识讲解教学时间:10分钟教学内容:讲解细菌的生理特征教师行为:结合教材和活页教材,详细讲解细菌的生理特征,包括营养方式、代谢、繁殖等。
通过图解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菌的生长过程。
药用微生物学
药用微生物学一、引言药用微生物学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病理、药物、免疫、流行病学、诊断学以及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等方面。
通过对药用微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提供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二、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分类学是药用微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依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对其进行分类。
细菌是药用微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其形态多种多样,包括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根据革兰氏染色法,细菌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每种细菌具有不同的分类地位和生理特性。
三、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学科。
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包括营养需求、温度和湿度适应性、气体需求等。
细菌的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芽殖、裂殖等,其生长曲线和生长条件对药物的研制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细菌的代谢反应也是药用微生物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包括能量产生、物质分解等过程。
四、微生物病理学微生物病理学是研究微生物引起疾病的学科。
细菌在体内通过抵抗免疫系统的清除,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不同的细菌会引起不同的疾病,如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等。
细菌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是药用微生物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五、微生物药物学微生物药物学是研究微生物来源的药物的学科。
许多抗生素、抗菌剂和抗肿瘤药物等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
微生物药物的生产和应用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青霉素就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于多种细菌感染都有效。
六、微生物免疫学微生物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应答和防御的学科。
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皮肤、黏膜等天然屏障以及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而特异性免疫则包括B细胞和T细胞等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以及抗体和补体的作用。
细菌的生理(重点)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营养物质和合成各种所需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
细菌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能力,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获得能量,具有代谢旺盛、繁殖迅速的特点。
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一、化学组成1.与其他生物细胞相似,含有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糖类、脂类和核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2.水占75-90%,为主要成分。
3.去除水分后,主要为有机物,包括碳、氢、氮、氧、磷和硫。
还有少量无机离子,包括钾、钠、铁、镁、钙、氯等,用以构成菌细胞的各种成分、维持酶的活性和跨膜化学梯度。
4.还含有一些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组成,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等。
二、物理性状1.光学性质细菌为无色半透明小体,细菌悬液呈混浊状态。
观察-染色法-相差显微镜。
2.表面积细菌体积微小,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细菌的内外物质交换。
3.带电现象细菌的固有成分50-80%是蛋白质,主要为兼性离子氨基酸组成。
G+菌的等电点pH为2-3G-菌的等电点pH为4-5因此,在弱碱性或近中性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等电点越低带负电荷越多。
意义:细菌的带电现象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凝集反应和抑菌杀菌作用有着密切关系。
4.半通透性意义:细菌为了利于内外物质交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其细胞壁和细胞膜都为半通透性。
5.渗透压细菌体内由于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其渗透压极高。
革兰阳性菌渗透压高达20-25个大气压,革兰阴性菌也有5-6个大气压。
意义:细菌一般处于相对低渗的环境,有坚韧的细胞壁保护不致崩裂。
细菌若处于高渗环境中,菌内水分逸出,胞质脱水浓缩,细菌就不能繁殖。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1.水:溶解营养物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
2.碳源:主要来源于糖类,是合成菌体的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成分,又是细菌的能量来源。
3.氮源:来源于氨基酸、蛋白质等,合成菌体成分。
实验三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检验技术》
项目四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预习: 项目五 日化产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定义 二、检测意义 三、材料 四、检测流程
检样 稀释 菌落计数 报告
倒平板
培养
《微生物检验技术》
项目四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五、实操训练
(一)采样、稀释和培养 (二)菌落计数 (三)菌落总数的计算 (四)菌落计数原始数据记录 (五)菌落总数检验报告 (六)结果判定
《微生物检验技术》
项目四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微生物检验技术》
项目四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教学重点】 1.样品采集; 2.样品稀释; 3.倾注平板法的操作注意事项; 4.菌落总数计数和报告方式。 【教学难点】 1.样品采集; 2.倾注平板法的操作注意事项; 3.菌落总数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 2.采样的代表性 3.稀释液 4.吸管 5.培养基 6.混匀 7.培养 8.对照
《微生物检验技术》
项目四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六、思考
1.什么是细菌菌落总数(cfu)?
2.影响杂菌总数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3.在化妆品卫生检验中,为什么要以细菌菌落总 数为指标?
4.为什么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要保持在 (46±1)℃的温度?
《微生物检验技术》
项目四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学时数】6(理论2学时、实操4学时)
【知识目标】 1.熟悉不同的日化产品所选择的不同的采样方法; 2.了解菌落总数测定的意义; 3.熟悉和掌握日化产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和原理。
《微生物检验技术》
项目四 日化产品中 菌落总数的测定
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机制和耐药性形成
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机制和耐药性形成抗生素是一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因其具有杀菌或抑菌效果而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和寿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常见。
本文将讨论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机制和耐药性形成。
抗生素的杀菌机制抗生素的杀菌机制主要与细菌细胞壁、膜和代谢有关。
1. 细胞壁细胞壁是细菌细胞外部的一层,是细菌的支架和保护层。
许多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胞壁结构而杀死细菌。
例如,利福平、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胞壁的破裂和细胞死亡。
2.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菌细胞内外界面的一层,靠近细胞壁。
许多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而杀死细菌。
例如,多环芳香族类抗生素、脂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离子交换失衡和细胞死亡。
3. 细胞代谢草酸钙、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能够阻碍细菌代谢,抑制细胞内的核酸、蛋白质和糖类合成,导致细胞死亡。
抗生素的耐药性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经导致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发展。
抗生素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在暴露于抗生素后,繁殖和生存的能力减弱或丧失的能力。
1. 基因突变细菌内部的基因会不断变异。
在细菌繁殖过程中,突变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这种变异可能会破坏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或者改变细胞膜的结构,从而阻止抗生素进入细胞。
2. 基因传递细菌还可以通过基因水平的传递来获得抗生素抵抗力。
例如,转移RNA酶能够在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传输抗生素抵抗性基因。
此外,质粒也能在细菌之间传递。
3. 细菌生理状态细菌的生理状态也可以影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有些细菌会进入休眠状态抵制抗生素,或利用细胞外载体来保护自己免受抗生素的影响。
怎样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减少抗生素耐药性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合理使用药物遵从医生的建议,根据指示使用抗生素,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和时间。
这有助于防止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精品】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思考题】1.从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致病性上,比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1)形态结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只有原始核,由裸露的环状双链DNA构成,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分化明显。
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生长繁殖。
只有一种类型核酸(为DNA或RNA)。
(2)培养特性:细菌和真菌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病毒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需采用鸡胚接种、动物接种和细胞培养方法培养。
(3)致病性:细菌主要依靠侵袭力和内、外毒素致病。
病毒可直接杀死宿主细胞,但主要是通过免疫病理损伤致病。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思考题】1.试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上的差异及其在致病性、抗原性、染色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意义。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穿插其中的磷壁酸组成,特点是肽聚糖含量高,结构致密,为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少,结构疏松,但具有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构成的外膜。
(1)致病性: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所构成,是- 1 -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革兰阴性菌主要靠内毒素致病,而革兰阳性菌无内毒素,主要靠外毒素致病。
(2)抗原性: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重要的表面抗原。
(3)药物敏感性:革兰阴性菌脂质双层上镶嵌有孔蛋白,可阻止一些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的进入,故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
(4)染色性:脱色时,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结构更加致密,结晶紫不被脱出体外,菌体呈紫色。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外膜,含大量脂质,可溶于乙醇,结构更为疏松,结晶紫易被脱出菌体外,故菌体最终呈红色。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及医学意义?细菌特殊结构主要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练习第三章_细菌的生理
2019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一、A11、细菌生长繁殖必须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营养物质B、合适的pHC、适宜的温度D、必要的气体E、合适的湿度2、细菌所含核糖核酸占细菌干重的A、5%B、10%C、15%D、20%E、25%3、细菌的RNA主要存在于A、细胞壁B、聚糖骨架C、胞质D、脂多糖E、蛋白质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A、二分裂B、有丝分裂C、复制D、孢子生殖E、出芽生殖5、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对数期和稳定期6、一般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最适pH为A、6.0~6.4B、6.4~6.8C、6.8~7.2D、7.2~7.6E、7.6~8.07、细菌代谢活动活跃的原因是A、细菌的体表面积大B、细菌的结构简单C、细菌繁殖快D、细菌易变异E、细菌营养谱广8、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由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C、毒性强,有抗原性D、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E、毒性具有选择性9、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主要取决于A、细菌的营养型B、细菌的血清型C、细菌的酶系统D、细菌的转运系统E、外界的温度10、有关细菌内毒素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B、化学成分主要是脂多糖C、对人体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D、可单独激活补体旁路途径E、可使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凝固11、细菌在生长曲线的对数期的特点是A、生物学特性典型B、代谢产物丰富C、易形成芽孢D、代谢旺盛E、具有多形态12、测定细菌DNA中G+C含量摩尔百分比可作为A、判断细菌致病力强弱的依据之一B、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C、区分死菌和活菌的重要依据之一D、判断细菌对热抵抗力强弱的依据之一E、判断细菌繁殖速度的依据之一13、细菌的染色性与细菌的何种物理性状有关A、光学性质B、带电现象C、表面积D、渗透压E、半渗透性14、使用比浊法可粗略估计细菌的数量与下列何种物理性状有关A、光学性质B、带电现象C、表面积D、渗透压E、半渗透性二、B1、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1> 、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A B C D E<2> 、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哪个时期生长的细菌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细菌生长繁殖必须的基本条件有4个方面:营养物质,合适的pH,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气体。
药理知识点总结细菌病毒
药理知识点总结细菌病毒细菌的药理知识点:1. 细菌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结构简单,没有真核细胞的结构。
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构成,对抗生素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的生理特点包括分裂生长、代谢活跃等。
2. 抗生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根据其结构和作用机制可以分为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如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等。
3.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在临床上,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中,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4. 抗生素的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
此外,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病毒的药理知识点:1. 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侵入、合成、组装和释放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是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重要步骤。
2.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抗病毒药物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抑制病毒的复制、抑制病毒的进入宿主细胞、增强宿主免疫等多种类型。
3.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如治疗流感、艾滋病、乙肝等疾病。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4.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肝肾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
同时,由于病毒的高变异性和复制速度快,导致了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课题,药理学的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相关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所述的细菌和病毒的药理知识点对读者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群体的繁殖——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1)概念
•2)分期及各期特点
•Lag phase •-- 为分裂作准备 •Logarithmic phase •-- 性状典型,抗生素敏感 •Stationary phase •--- 收获代谢产物及芽胞 •Decline phase •--- 出现多形态的衰退型
药3细菌的生理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二、细菌的光学性质
细菌为半透明体,细菌悬液呈浑浊状态 菌数越多,浊度越大,光吸收值也越大 比浊法或分光光度法 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结构
•
三、细菌的半透性
细胞壁和细胞膜均具有半透性 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与废物的排泄
•
四、细菌的渗透压
菌体内部具有较高的渗透压 细胞壁的保护
半固体培养基 动力
•
固体平板
分离菌落colony 菌落分S、R、M 三
型 纯培养 •固体斜面 •菌苔
•
•第五节 细菌的代 谢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复杂分子
•(有机物)
•分解代谢酶系 •合成代谢酶系
简单分子+ ATP+ [H
•
细菌的能量代谢
•营养物质 •合成
•废弃物 •能量
基质主要是糖类物质 ATP形式的化学能 基本反应是生物氧化
•最初 •日光 •能源 •还原态无机
物
•化能异养菌 •光能自养菌 •化能自养菌
•
•通用能 源
•ATP
三、细菌所需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水 •碳源
•营养成分 •糖类
•功效作用
•营养吸收和代谢,作为细胞组分, •维持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型
•合成菌体成分;供给能量
•氮源
•氨基酸、蛋白质
•合成菌体成分
•无机盐 •微量元
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
•专性厌O2菌为何在有O2环境中不能生长?
•--- 氧化还原电势低,不能利用有氧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 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H2O2酶,过氧化物酶,不能
•
消除O2-及H2O2的杀菌作用
•
•六、细菌的生长繁殖
•1.个体的繁殖
•无性二分裂;速度 快
•代时:细菌倍增的时
•
间,多为20~30min
•分解 •能 源 •能量与代谢关系
通过加氧、脱氢和脱电子的方式实现
细菌以脱氢和氢的传递更为常见
•
细菌的能量代谢
呼吸 无机物为受氢体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发酵 有机物为受氢体
无机物氧化 化能自养型细菌特有的产能方式
•
分解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糖发酵试验 VP 试验 甲基红试验 靛基质试验 硫化氢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尿素酶试验
•
五、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充足的营养物质
合适的酸碱度 多数病原菌为7.0~7.6间
适宜的温度 多数病原菌要求370C
一定的气体环境 (O2 、CO2)
渗透压 •
按细菌对氧的需要分类
专性需氧菌
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微需氧菌
低氧压时生长最好,高时抑制
兼性厌氧菌
大多数病原菌
专性厌氧菌
•
•第四节 细菌营养与繁 一、细菌细胞的化殖学组成
水:维持生命的根本 蛋白质:最重要的固形物 核酸:遗传物质的基础,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糖类:重要的能源 脂质:内膜的主要组分 维生素:辅酶的前体或功能基
•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 autotroph 异养菌 heterotroph
•有机物
•
•3、抗生素(antibiotics)
•---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抗生物质 •--- 能选择抑制或杀死某些微生物 •--- 多由真菌和放线菌产生 •--- 细菌产生的只有多粘菌素和杆菌肽等少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细菌素(bactericin)
•--- 细菌合成的具有抗生作用的蛋白质 •--- 作用范围狭窄,仅对近缘菌株有效 •--- 产生受质粒的控制 •--- 常用于细菌分型及流行病学调查
•
•1、糖发酵试验
•
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 •- •+ •+ •-
•
•2、M-甲基红(methyl red)实验
•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甲基红 -
•葡萄糖→丙酮酸
甲基红 +
•
•3、靛基质试验
• 色氨酸 •色吲氨酸哚酶(靛基质)
•
•对玫二瑰甲吲基氨哚基苯甲醛
素 •生长因子
•磷、硫、钾、钠、 钙、镁、铁、钴、
锌、锰、铜等
•维生素、氨基酸、 嘌呤、嘧啶、辅酶
•合成菌体成分;维持酶活性;参 与能量储存和转运;调节渗透压;
某些元素与致病性有关
•补充细菌自身不能合成的有机营 养
••成分、呼吸辅酶
四、细菌摄取营养的机制
被动扩散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系统 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 基团转移
•
(红色)
•-
•
•4、硫化氢试验
• 含硫氨基酸 •解分H2S •P•P2b+b, FSe•+,2 FeS(黑色)
5、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利用枸橼酸盐生长 +
•不能利用
-
•
IMViC 试验: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 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
I M V iC 试验
•大肠埃希菌 + + - -
•产气杆菌 - - + +
•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1、毒素 (toxin) 和 酶
•外毒素:G+菌生活过程中产生释放的蛋白质 •内毒素:G-菌,菌体死亡、崩解释放的脂多糖 •侵袭性酶
•
•2、热原质(pyrogen)
•--- 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之分 •--- 内源性热原质源于机体本身 •--- 外源性热原质主要成分是G-菌的LPS •--- 具有致热及耐热的特点 •--- 除去热原质的方法以蒸馏法效果最好
•5、维生素(vitamin)
•如大肠杆菌:B6、B12、K2
•
•6、色素(pigment)
•--- 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 •--- 用于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
•
七、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 culture medium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特殊培养基
•
按物理状态分类
液体培养基:快速增菌 固体培养基:分离单菌落;保存菌种 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
• 液体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的生长
液体培养基 混浊、沉淀、菌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