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报道中农民形象的缺失与重构
对新闻报道中农民工形象失实的思考
王 加 佳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逐 渐加快 ,农 民工群体便也应运而生 ,并且 已经 日渐成 为一个数量庞 大、结构复杂的新生群体 ,在媒 体报 道 中也 日趋 占有大量比重。调查研 究结果表 明,媒体对 于农 民工的形象塑造存在很 大的偏 差,这一现 象不利 于广大受众以及整 个社 会对农 民工群体的理性认识。本文将从媒 体所产生偏 差的具体表现入手 ,在 学习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向着最终解决 问题的 目的迈进 一步。 关键词 :城 市化 ;农 民工形象 ;新闻报 道
前 盲
大众对于农 民工群体的认知主要来 自于文学 和艺术作 品中以及媒体 的报道 中,而前者 因为出于作品的可读性 和服务 于主 旨的使命 ,往往有 或多或少 的虚构成分在里面 ,因而大众对于这 一群体 的认识 基本上就要 凭借新 闻作 品中农 民工的形象。在当今社 会 , 新 闻媒介作 为最有力广泛 的传播媒介 ,在 对农 民工这 一社 会 边 缘群 体 的 塑造 上 起着 重 要 的作 用 】 。但 通过近期 调查 ,传媒对农 民工 的生活工作现状和负面行为 的关 注度 比较高 。且对这些问题的报道往往停留在受苦受难 现状和负面行为 本 身的描述上 ,缺乏深入 的解读和分析。 1 .报 道 内容 失 实 的 具 体 表 现
量 真 实 的 心 理 、生 理 状 态 和 需 求 并 不 能 有 效 的 表 达 出 来 。 1 .3对农 民 工 的伪 人 文 关怀
在新 闻报道过程中 ,媒体应充分调动积极性 ,突 出报道 主题 ,增加 报道类型 ,改变 目前报道 内容相 对简单和 刻板的状 态,增 加深度报 道 , 通过不断拓展信息的来源增加此群体表达话语 的渠道和空 间,在笔 者调 查 中发现在此类报道中 ,涉及农 民工 的被施恩 、负面的报道 占了很 大 比 例 ,而其他方面涉及的远远不够 。 2 . 3在 报 道 的 立 场 中增加 中 立报 道 在农 民工报道 中,报道者应 站在平等 的位置 ,讲述这一群体 的诉求 与生活状态 。媒介应该多给予他们关注 ,全面而客观 的描绘他们 ,一方 面加强主流人群对他们的理解 ,另一 方面帮助他 们寻找社 会认 同感 。 媒体 真正把他们 当作是城市人 口社会组成 的一部分 ,而不能简单地 视为 弱势群体 ,给 以同情 ,甚 至轻 视视 ,要 挖掘他 们 身上优 秀 的素质 和价 值 ,消除城里人与农民工之间的隔阂。 2 .4加强媒介的行业 自律 。提升媒介素养 既然媒介人 的素质对媒体有 如此 大的影响力 ,那么 ,传媒要 想提高 自身的地位 和影响 ,在市场中 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高度重视媒 介人素 质 的把 关 。既 要 严 格 把 住 进 人 关 , 又 要 重 视 对 现 有 人 才 素 质 的 培 养 。 如果 能逐步提高媒体的职业素养 , 增强其服务意识 ,在考虑媒体 的利益 同时承担其社会责 任。那 么也许 “ 城 里人” 和 “ 农村 人” 的界 限有朝 日会 不 再 那 么 明显 。 2 .5政 府 加 大监 管 力度 ,发挥 宏观 调 控 职 能 在引导规范媒体正确报道农 民_ T群体时 ,政府应致力于建设稳 定持 久的长效机制 ,制定政策法规对媒体报道加 以正确的规范 与引导。 由于 我国并未 出台正式 的新闻法 ,因而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报道 中媒体更 应该 注重报道方式与原则 , 使 维护弱势群体 的媒体话语权制 度化 、法治
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构建调研思考
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构建调研思考前言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媒体的报道中,农民工往往被贴上了负面标签,给人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这些标签和印象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呢?本文将从媒介视角出发,探讨媒介在农民工形象构建中扮演的角色,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和思考。
一、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的影响媒介是构建和传播社会形象的重要渠道,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
然而,在媒介报道中,农民工往往被刻画成社会边缘群体,他们的形象常常是贫困、污秽、无知、猥琐等。
这种消极形象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影响:1.社会认知偏差媒介和文化认知的互动,总是有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更大。
而在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认知中,媒体刻画的形象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2.社会交往壁垒负面形象的形成不仅会影响农民工自身,也会影响与之交往的其他社会成员对其的态度和认知。
这种交往壁垒会阻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和发展。
3.社会压力加剧通过媒介对农民工的形象进行消极描绘,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得以传达和强化。
这将加剧农民工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农民工形象构建调研1.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向不同年龄、地域、职业的受众发放问卷,让受众根据自己对媒介报道的感知和理解来评价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构建情况,以及消极形象的背后原因。
2.调研结果•媒体报道中农民工形象普遍偏负面,形象标签主要有“脏、穷、无知、低贱”等。
•有观众认为,媒体刻画农民工形象消极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精英主义”观念在市场化进程中才得以深层次地推荐,也才在自由话语媒介中获得足够的正当性,进而反作用于媒体的价值选择和观念倾向。
•有观众表示,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一些网络红人、网红视频也在构建消极形象。
农民工形象虽然在“歪大师”的手中变得简单且嘻哈、粗糙,但在网络上显得形象比较突出,更为焦距化。
浅析时政新闻报道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
浅析时政新闻报道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
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扮演
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农民话语权却经常
被忽视或缺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下是一些导致农民话
语权缺失的原因:
1. 媒体视野狭窄:时政新闻报道通常集中报道高层领导人的言
论和政策,而忽视基层农民的声音和诉求。
2. 媒体定位问题:传统媒体的定位是政治性、正面性、过程性,但是这些定位往往无法与农民的真实诉求相契合,在报道时容易忽
略农民的话语权。
3. 农民自身问题: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缺乏对
新闻媒体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因此往往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和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重建农民话语权,具体措施如下:
1. 打破传统媒体报道模式:传统媒体需要扩大报道领域和范围,将基层农民的声音纳入视野,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呼吁政府为农
民发声。
2. 推广新媒体:利用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途径,让他们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
道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 加强农民教育:通过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和科普教育,提高农
民的学历和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更
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在重建农民话语权的过程中,政府和媒体需要共同发力,加强
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信息平台,让他们能够直
接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缺失到赞美:央视春晚农民工叙事之流变
央视 春晚 作为 中国人一 年一 度 的全 民盛 宴 , 它不仅在全 国人 民生活中扮 演着 重要 的文化 角色 , 同时也是 时代 变迁 的重 要记 录者 , 承载 着宏 大的叙事 功能 。 那 么 在这个全 民瞩 目的狂欢大舞 台中, 农 民工
( 2 )“ 形体 动作” 刻画的农 民工形象 。
象也开始 变迁 ,如 以着制 服形象 出现 的
《 开锁 》( 2 0 0 8 ) 中 的开锁 工 , 《 吉 祥 三 宝 》( 2 0 0 9) 中的保安 , 《 农 民工 之歌 》
( 2 0 0 8 ) 中各种职 业着装的农民工群体 。
另外春 晚中还 出现 了作 为脑力 劳动者 的 现代打工者 , 如《 都市外 乡人 》( 2 0 0 4) 的
声屏世界I 襄 鬈 W O R L D
从 缺 失到 赞 = — j 占 巨 = 。 刁 I I L又 央视 春 晚农 民工叙 事之
。刘 金晶
【 摘
要】 农民工是我 国社会转型期 出现 的一个重要 而特殊 的社会群体 , 对推进我 国工业化和城镇化 、 统筹城 乡发展发挥 着不可
事向我们 提供 了了解世 界 和向别人讲 述
市中从事 的职业范 围变宽 , 也更加规范和 多元化 , 春 晚舞 台上农民工呈现的外表形
阄啦蟹
2 o l 3 年 第7 期 8 7
嚣 磷 霪 魏 l 声屏世界
场景布置 , 也称叙 事空 间 , 它 的 设 计 往 往
结农 民T在 春晚中 的形象 呈现所 经历 的
替代 的作用 。 而央视春 晚作 为中国人一年一度 的全 民盛 宴, 它不仅在全 国人 民生活 中扮演 着重要 的文化 角 色, 同时也是 时代 变迁的重
浅议媒介中农民工形象问题
浅议媒介中农民工形象问题作者:李兹新陈晓姝来源:《新闻世界》2009年第01期【关键词】报道农民工贴标签近十来年媒介对农民工的报道形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农民工形象被贴标签现象。
除却政治政策上以及历史上的问题,我们着重分析来自媒体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一定的应对策略。
一、媒介中农民工形象被忽视和贴标签的原因我国媒体正处于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在传播方式上逐渐实现了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
换句话说,当媒体与资本结盟后,资本直接影响传媒的编辑方针和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
媒体行为的最高原则非常简单:收视率、收听率或销量=利润。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认为,“商业的介入,使某些媒体更多地去迎合受众而非引导受众,媒体市场竞争的压力越大,迎合的趋势就越明显。
”“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因为在社会地位、消费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就会被排斥在服务意识淡薄的媒体的报道范围之外。
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新闻媒介好比吹笛手,而给吹笛手定调的是那些付钱给吹笛手的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让很大一部分消费不起或者说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被遗忘。
据统计,全国已经注册的各类电视台上千家,开办对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的节目、栏目的只有十几家,仅占1%。
相反,以白领、富豪、成功人士、明星族、新新人类等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栏目却充斥着电视屏幕。
在媒体市场化运作背景下,更多的媒体开始自觉调整受众定位,一批媒体明确宣布以“强势受众群”作为主要目标受众,因为这些强势人群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自然就把眼睛盯在社会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颇具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以吸引广告商的资本投入。
既然电视节目具有商品的属性,相当比例的节目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市场,它就不可避免地为销售而制作,为利润而销售。
有学者尖锐指出:“社会资本拥有者——广告商的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媒体运作的指挥棒。
央视春晚农民工形象的审美流变
央视春晚农民工形象的审美流变冯资荣央视1983年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至今已29届了。
29年来,春节联欢晚会在国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它建构了整个民族盛大节日狂欢叙事的公共话语空间,使人们的春节情结突破了局限于私人空间的抒怀,并逐渐由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衍变成为国家的神圣意志对国民的身份召唤、各年度的记忆文本和国家主流话语的传媒镜像、进而成为“中华民族团年饭”和举世瞩目的国度图腾。
①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农民工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改革开放至今全国已有三亿多的农民工,他们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说:“感谢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你们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许多工厂、矿山,一些繁重的岗位,你们常年坚守在那里,城市的高楼大厦是你们盖的,最重、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是你们干的。
”②按理说,总理如此评价农民工,农民工题材的节目理应如军人、教师、体育健儿、科研人员等一样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占据一席重要的位置。
可是纵观2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农民工题材少之又少,仅以小品为例,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小品仅占春晚节目总数的9·3%,③农民工形象亦经历了由歧视性呈现到理性呈现、由同情性呈现到赞美性呈现的流变过程。
一、1983—1989:农民工形象的缺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现象。
但由于这个群体的规模相对较小,所涉足的社会领域有限,所以未被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和反映。
因此,从第一届春晚至1989年,七年间都没有农民工形象出现在央视春晚舞台上。
七年的春晚促进了小品艺术的发展,从1989年开始,小品逐步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
这一年陈佩斯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演的《胡椒面》④,讲述了一个有钱却抠门的城里人和一个大大咧咧却锱铢计较的乡下人在城里某餐馆为了争一瓶胡椒粉而发生的尴尬趣事,陈佩斯扮演那个进城的农民,与朱时茂扮演的抠门城里人明争暗斗。
媒介传播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其成因
媒介传播中的农民⼯形象及其成因相关推荐媒介传播中的农民⼯形象及其成因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媒介技术的⽇新⽉异,⼈们的⽣活⽔平不断提升,信息传播⽇益便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多元化和贫富差距的扩⼤使得社会的⼀些弱势群体问题也⽇益凸显。
本⽂主要探讨在当代的⼤众媒介的传播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形象是怎样被建构的,同时分析在媒介传播中这种农民⼯形象构建的原因。
关键词:媒介传播;农民⼯;形象;成因 ⼀、关于“农民⼯”概念的界定 农民⼯这样⼀个特殊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他们的社会⾓⾊也在不断的发⽣着变化,在街谈巷议的话语体系中,农民⼯的形象逐渐的从之前的勤劳,淳朴转变为卑下、粗暴的代名词,这些转变有其固有的客观原因,同时社会主观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我们眼⾥农民⼯就是那些⽣活在城市社会底层,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常年或⼀年中的⼤部分时间在城市从事⾮农业⼯作,靠⾃⼰的劳动获得⼯资并作为其主要收⼊来源,但户籍仍然在农村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季节性、周期性的返乡进城活跃在城乡之间[1]。
关于农民⼯的内涵和概念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度予以剖析和界定。
学者王春光分别从农民⼯的职业、⾝份、劳动关系和地域四个维度予以了具体的论述。
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则是在其《90后农民⼯》⼀⽂中将农民⼯群体依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分为三代:第⼀代农民⼯即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农村政策放活⾛出农村的农民。
这些⼈中的绝⼤部分是在乡镇企业打⼯,亦⼯亦农,离⼟不离乡。
时⾄今⽇,这⼀代农民⼯早已⼈过中年,除了少部分具有技术专长或管理能⼒的⼈成为企业经营者,⼤部分⼈已回到农村;第⼆代农民⼯⼤多是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民,随着90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外向度⼤幅提⾼⽽外出打⼯。
这部分⼈是⽬前农民⼯中数量最多的,外出进城打⼯是这代农民⼯有别于上代农民⼯的显著特点,他们中的⼀部分留在了城⾥,另⼀部分挣了⼀些钱⽽选择回乡;第三代农民⼯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后出⽣的农民⼯,最近⼏年新增加的农民⼯主要是这部分⼈,他们基本是进城打⼯,也都念过书很多还是独⽣⼦⼥,对农村也没有⽗辈那样依恋,估计有4000万⼈左右[2]。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以《人民日报》1983-2011年的报道为例
其刻 画农 民工形象 不够 全面 ,不够深刻 。 从《 人 民 日报 》 报道 时间上 , 我们 可 以分
外从 对 《 人 民 日报 》 文 章 的统 计发现 , 报
稿件, 而对 于深度挖 掘农 民工生活 、 内 心
通 过分析 2 8 年来 《 人 民 日报 》的农 民工报道 , 发现 《 人 民 日报 》 对 农 民工 群 体 的再现 中存 在偏差 , 主要表 现在 : 再 就
N E W S W O R L D I 调查研究
2 、 农 民工媒介形 象传播 的问题及原 因
分 瓶
需要被关怀救助 的对象 , 这种形象 的描述
显然有失偏颇 。媒体 的这 种模 式化传播 , 使得农 民工 形象越 来越 多的在社 会成 员 心里形成负 面的刻板 印象 , 并影 响其在现 实生活 中对这一群体的正确认 知。
农 民工在媒介 中没有话语权 , 导致其处于 弱势状 态 , 而且大众媒 介在对农 民工的报
在策划选题方面不仅要 客观 、全 面 ,
而且要增强策划意识 , 多关注农 民工这一 特殊群体 的权 益 , 如农 民工就业 难 、 看病
难、 子女 受教育难等问题 。 此外, 应满足农
象塑造的关键 因素 。 如果新闻工作者多些
对象而 已, “ 主体 缺位” 让农 民工 限于尴 析 出媒体对农 民工 的报 道集 中在年关 。 另 农 民工形 象传播 过程 中出现 弱势化 道 中 的文 章多局 限于报 道事实 的消 息类
的现象 , 究其原 因 , 其一 , 《 人 民 日报 》 作 为 党报 , 其 为营造对农 民工 的关怀 , 引导 社会对农 民工群体 的关注 , 报道时所选取 的角度大 多是政 策 的利 好性 和政府关 怀 度, 以至于对 其报道趋 向于同情 , 农 民工 便 无形 中被 弱势化 了。 其二 , 农 民工 在媒 世界的文章则少之又少 , 对 于农 民工的报 道也仅停 留在表面化 的叙述 , 缺乏深层次 的分析 与探讨 。
关于农民工媒体报道的思考_构建
关于农民工媒体报道的思考_构建论文导读::出现了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型群体——农民工。
农民工媒体报道缺陷。
媒体起着为我们构建外部世界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媒体报道,缺陷,构建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
但是,中国社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型群体——农民工。
民工潮从1979年起步,经历1984年到1993年的重点延伸,1995年以后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1]据统计,我国农民工数量已突破 2 亿,今后10 多年还将有更多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这些涌入城市的农民,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冲突的最突出表现。
[2] 媒体不仅有力地参与了农民工形象的建构,而且其所持有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解、认知农民工的模式,同时也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自我定义,并可能成为其行为举止的参考规范。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城市农民工问题日益突显,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社会身份在社会各个领域受到的种种歧视和排斥,从报纸、电视到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对农民工的负面报道更加使农民工的不利处境日益恶化。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近几年,农民工报道在数量上与日俱增构建,究其原因不外乎该人群数量的庞大、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农民工本身的特质赋予的新闻价值等因素。
但是,在日益增多的农民工报道中却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传媒在关注着该群体,为该群体的合法权益呼吁;另一方面在报道中却存在着偏见、歧视和冷漠等现象。
[3]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镜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认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资源配置。
农民工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由农民工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目前,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在报道规模、报道质量和议题设置上存在着话语权萎缩和媒介镜像被污名化、妖魔化倾向,加深了社会主流群体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成见,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
从缺失到赞美:央视春晚农民工叙事之流变
声屏世界2013/8VOICE &SCREEN WORLD视听艺苑文艺直通车继2011年旭日阳刚的一首《春天里》唱响央视春晚后,2013年河南“农民魔术师”丁德龙和唐山“卖菜大妈”张学敏分别以娴熟的魔术技巧和漂亮的“海豚音”再次亮相春晚,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农民工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采。
央视春晚作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全民盛宴,它不仅在全国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重要记录者,承载着宏大的叙事功能。
那么在这个全民瞩目的狂欢大舞台中,农民工形象是如何呈现和反映的?本文以1983至2013年反映农民工形象的春晚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在春晚舞台上所呈现的形象及其变迁。
叙事学视域下央视春晚的农民工形象叙事符号。
在服饰穿着上,为了凸显农民工身份的差异,使其更符合“城市中体力劳动者”这一职业属性,在早期的春晚舞台上扮演农民工角色的演员大多以“土气的穿着”和“浓重的乡音”出现。
其中男性大多身着旧中山装或军大衣、戴鸭舌帽、穿布鞋亮相,以黄宏和赵本山饰演的农民工为典型代表;女性大多着花棉袄、戴头巾,扎两麻花辫出现,以蔡明和宋丹丹饰演的农民工为典型代表。
在形体动作上,春晚舞台上演员通过惟妙惟肖的形体动作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农民工形象。
《难兄难弟》(1990)中黄宏和严顺开饰演的两农民工发生矛盾时,竟大打出手、互相扭打,刻画了两人粗鲁冲动的个性;《擦皮鞋》(1993)中的擦鞋匠,将给保姆工作计时的闹钟偷偷回拨一个钟头,反映了他狡猾、小气的性格特征;舞蹈《进城》(2007)中舞蹈演员动作的迟缓、“东张西望”将农民工进城时的彷徨和好奇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你摊上事了》(2013)中的保安力阻进入大厦的无证者,表明了他的敬业精神。
在场景布置上,春晚舞台上呈现的“场景布置”即叙事空间大多设计为农民工工作的场所,如《回家》中的洗车店,《打工奇遇》中的酒店,《你摊上事了》中的大厦,《打工幼儿园》里的幼儿园,《过年》《送水工》《装修》《开锁》中雇主的家里。
都市类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
调查与研究都市类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 刘晓平1984年以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也就是媒体所称的“农民工”。
“农民工”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但在许多城市中,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不被他们所服务的社区所接纳,甚至被排斥。
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他们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们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
①传承人类文化、向社会提供消息和娱乐为己任的都市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存在着失衡的状态。
媒介对农民工的污名化社会学家孙立平指出,在我国城市中,对农民工的污名化现象普遍存在。
肮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等,在某些报道中似乎这些就是农民工的特征,一个地方一旦发生了刑事犯罪,人们也总是首先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
②中国传播学会会员、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生李红涛曾对《工人日报》、《北京晚报》、《成都商报》三份报纸一年间的112则报道样本做了内容分析,结合“以农民工为主角的个体事件报道中的事件类型”,考察了“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
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媒体报道中完全纯负面形象的比例为9.8%,若将负面形象与“被侮辱与被损害”形象中偏向消极的形象建构累加起来,应该在20%~25%之间。
在个别事件的报道和一般化的对农民工形象塑造中,都存在着对农民工污名化的倾向。
在媒介视野中,农民工被塑造成为主流群体的“他者”而存在,他们被认为是弱势的、病态的群体,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农民工的讨薪欠薪难题、农民工权益保障、政府部门有关农民工问题的会议和政策、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等相关议题,不难看出,报道中农民工被打上无力、无能、需要扶助等弱势形象的烙印,被定位在“需要拯救”的刻板印象中。
媒介中的农民工失语现象面向城市人群的都市报近10年来发展迅猛,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1~2家都市生活娱乐类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日报。
电视媒介对农民形象再现的偏差
许 昌 电视 台 农 业 科 技 教 育 频 道
存 在 以 下 几 个 问 题 :过 多 的 增 收 报 道 存
在 片 面 性 、农 民 工 报 道 内 容 单 一 、农 民
“ 角 ” “ 角 ” 、 民 正 面 典 型 的 缺 主 的 配 化 农
在 媒 介 市 场 化 运 作 的 背号 下 . 电视 媒 介 自身也 存 在 着 与 农 民和 农 村 “ 意 隔 有 离” 倾 向 。在 收视 率 和 广 告 的 “ 挥 棒 ” 的 指
级别 台 名 频 道 名 称
“ 农 ” 问题 历 来 是 党 和政 府 工 作 的 三 重 中 之 重 。 而 对 “ 农 ” 题 的 分 析 、 断 三 问 判 可 以 分 为 三 个 层 面 : 自政 府 的 “ 策 三 来 政 农 ” 来 自媒 体 的 “ 介 三 农 ” 客 观存 在 的 、 媒 、 “ 实 三农 ” 在 这 儿对 关 系 中 , 事 。 以电 视 为 代 表 的 大众 传播 媒 介 执行 着 雷 达 监 测 、 社 会 示 范 、 塑 大 众 文 化 的 功 能 , 不 仅 是 形 它 社 会 大 众获 取 外 部世 界 信 息 的 重 要 渠 道 。 同 时 也 是 讨 论 公 共 议 题 和 形 塑 民 意 的 场 域。 但媒 介 提 供 给 我 们 的社 会 图 景 并 非 是 对 现实 丰 会 真 实 完 整 地再 现 . 是 一 种 制 十 而 造 意 义 的实 践 , 通 过 符 号 的选 择 和 建 构 它
下 , 以城 市 居 民 为 目标 受 众 的 电 视 节 目 占
失 等 原 因的 影 响 下 , 视 媒 体 中 所 呈 现 的 电
农 民 群 体 形 象 与 社 会 真 实 存 在 着 较 大 程 度 的偏 差 。 电视 媒 介 资 源 配 置 的偏 差 我 国 电 视 媒 介 资 源 的 配 置 存 在 着严
新闻报道中的农民工形象构建
次 )“ 、血汗钱”8 (6次)“ 、清偿 ”7 次1“ (1 、讨工资” 讨资” 或“
(5次 )“ 条 ” 2 1“ 薪 ” 1 ) 追 缴 ” 1 3 、欠 (7次 、 追 (8次 “ (8次 ) 、 “ 债 ” 1 )偿 清 (5次 )“ 苦钱 ”1 次 )“ 账 ” 8 讨 (6次 、 1 、辛 ( 5 、赖 (
社
会
新 闻报 道 中的农 民工 形 象构 建
唐 斌
【 摘要 】 农民工是 中国社会变革的特殊产物 , 近年来,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 关注他们的生存状 态, 相关的新
闻报 道 常见 诸 于报 端 。从 认 知 隐喻 的视 角 , 过对 新 闻报 道 中 出现 频 率相 对较 高的 “ 通 商业 ”“ 水 ”“ 、流 、城堡 ”“ 、战 争 ” 几 组概 念 隐喻 的分 析 , 讨 新 闻报 道 所构 建 的农 民工及 其 蕴含 的 意识 形 态。 等 探
不熟悉 的领域。a c uh指出, Fil g ro 当我们用 v 来描述 x v 时,
所 包 含 的所 有 的 意 思 、 意识 形 态 倾 向” 内涵 意 义 、 想 “ 、 联
意义等全部被投射 到 x 因此我们通过 v , 来谈论 x通过 Y ,
来 理解 x 稳 喻有 助 于社 会 现实 本身 的构 建 和理 解 。 , 本研 究 基 于 C at i Bak2 0 ) 出 的批 评 隐喻 方 法 ,对 hrr — 1 (04 提 es c ⑥ 18 年 至 2 0 期 间 《 民 日报 》 中 与农 民工 相 关 的 97 07年 人 27 篇新 闻报道 进行 分 析 ,探讨 农 民工 在 中 国主 流媒 体 06 中 的话语 建 构 。
瀛蠢 隐嗡
电视纪录片中农民形象的真相与想象
电视纪录片中农民形象的真相与想象作者:刘修榕刘行芳来源:《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08期【摘要】在我国电视屏幕上,有关反映中国农民形象的电视纪录片凤毛麟角,似有若无,缺乏全面系统对农民的生活境遇和社会贡献的应有记录。
我国农民形象的电视表达主要以新闻、专题和影视的形式出现,在一些零星散见的纪录片中,偶尔也能见到农民的影子,但这些作品多以制作者的主观视角和形势需要来“想象”和“建构”农民形象,离“真实的农民”尚有较大距离。
因此,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纪录片形式加大表现农民群体的力度,给予他们应有的媒介表达通道,是电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纪录片;农民形象;真相;想象纵观我国电视银屏,目前尚未看到有电视台开设专门的农民纪录片频道,亦无固定成型的农民纪录片栏目。
有关农民生活的报道和农民形象的传播不仅凤毛麟角、难觅踪迹,而且多是以“新闻”片、“专题”片乃至影视作品来表现的,难免存在“片段呈现”或者“艺术建构”的问题,无法展现出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偶尔播出的涉及农民形象的纪录片,更多的是以拍摄者个人视角或者是为了适应某一时期的形势需要而摄制的具有浓厚“创作”色彩的艺术化了的作品,是较为典型的所谓“遵命”之作,难以表现出农民生活的“原生状态”和“本来面目”,观众很难分辨出哪些是农民的真相、哪些是作者的想象,从而消解了纪录片“展现事情的原汁原味”、“达到更深入人心”[1]目的之效果。
如何通过农民纪录片形式来真实地反映农民的生活现状,展现他们的生活境遇和喜怒哀乐,揭示农民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理想追求,使社会加深对农民群体的认知,是摆在我国电视媒体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
一、似有若无的农民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适度的艺术加工,展现生活本质,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农民电视纪录片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办了涉农频道、涉农栏目和涉农节目,一个振兴三农的传媒大合唱格局初具规模。
当前我国媒体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
摘 要: 农 民工一直都是社会各界普遍 关注的焦点 , 是媒体争相报道 的对象。随着经济的增 长与社会 的发展 , 人们 获取信 息的 渠道越 来越 多样化。我们 对事 物的认知 大多来 自媒 体。 大众媒介 有力地参 与了农 民工形 象的建构并影响 着社会 上大 多数人对农 民工形 象的认 知。媒 体的争相报道 , 使农 民工受到 了社会广 泛的关注 , 但 这样并 没有 改 变他们 的 处境 , 甚至 于人 们通过新 闻报道 的认 知更 多地 对农 民工形成 了 “ 脏、 乱、 差、 素质低”等 不好的印 象。这样 的情况不 得不 引起我们的思考。 ‘ 关键词 : 农 民工; 媒体 ; 呈现 ; 形象 中图分 类号 :G 2 0 6 文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7)0 4 — 0 0 1 9 — 0 2
第8 卷第 4 期 2 0 1 7年 0 2月
新 闻研究导刊
J o u ma l o f Ne ws Re s e a r c h
V0 1 . 8 NO . 4
Fe br ua r y 2 01 7
当前我 国媒体 中的农 民工形象分析
刘 清华 罗 彬
8 3 0 0 1 2) ( 新疆财经大学 新 闻与传媒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起, 一 条条柏 油马 路修建 , 这 些都凝 聚着农 民工 的辛 勤汗 水。 农 民工 是城市化 建设 的重要力量 。 从 另一 方面来 看 , 人 口过 多必然 对城市 居 民的就业 带来 定 的压力 。人 多地少 , 资源有 限, 居住拥挤 , 环境变差 , 给城 市的治安带 来了潜在 的隐患。此外 , 农 民工进入城镇 , 大部分 农 民工子女 被留在 了家里 , 成为 留守 儿童 , 伴 随而来 的是他们
荧屏农民形象“缺席”为哪般
荧屏农民形象“缺席”为哪般荧屏农民形象“缺席”为哪般我国电视剧创作近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大批作品能以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方式反映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出大气磅礴的民族精神气概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然而,荧屏上的农民形象稀少,农民形象在电视剧中呈现出相当程度的“缺席”状态。
这与我们党和国家年年强调的要加强“三农”工作不相协调,也与我国电视收视群体农民居多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四大反差“九亿农民八部戏”,过去一年存在着电视作品多、农村题材少的反差。
一方面,电视事业蒸蒸日上,电视机构、电视频道在改革重组后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电视剧播出数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数量日益减少,以2003年为例,观众能够在央视黄金时段看到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只有八部,即:年初播出的《刘老根》(二),以后陆续播出的《希望的田野》、《好爹好娘》、《走进八里堡》、《烧锅屯的钟声》、《三连襟》、《郭秀明》、《远山远水》等,可谓“九亿农民八部戏”,少得可怜。
2004年的情况也没怎么见好。
“风味多样投口少”,时下普遍存在着电视剧风格类型多、农民喜欢少的反差。
农民在电视剧中看不见自己的形象,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和喜欢的人物。
他们面对的是一部接一部的让人眼花缭乱、数量众多的都市情感剧和青春偶像剧,以及大量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粗制滥造的武打类、警匪类电视剧。
而且,像《刘老根》第二部这样的电视剧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男女之间情感在农村生活中的翻版,将故事情节与剧中人的情感纠葛硬贴上农村的背景标签。
“市场广阔开发少”,当前普遍存在着农村题材电视剧市场前景看好、但开发利用少的反差。
收看电视剧,是九亿农民的文化习惯,算下来该有多大的市场?但因缺少农民喜欢和可看的电视剧,而使这一市场处于闲置状态。
反映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电视剧少,农民不感兴趣,又何谈开发农村市场、拓展农村的广告资源呢?“形象众多农民少”,现在普遍存在着电视剧中成功的艺术形象众多,但成功的农民形象稀少的反差。
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叙事建构及叙事伦理的开题报告
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叙事建构及叙事伦理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中国农民工是指有着农村户籍的人员,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人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9亿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7.5%。
然而,农民工并未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和尊重,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常常遭受歧视和不公,媒体也常常将他们描绘成低劣、卑微、无知、粗鄙等负面形象。
这种双重歧视使得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异常艰难,更难以融入城市的社会和文化。
浅析当前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的叙事建构与再现,有助于深入反思媒介对特定群体的媒介形象塑造,更加准确、公正地呈现人物真实形象与价值,在更大程度上减少歧视、消除偏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关注媒介如何对农民工形象进行印象建构和再现。
同时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叙事伦理进行探究。
题目定为: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叙事建构及叙事伦理。
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1)文献整理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并整理有关农民工形象的文本资料,从宏观上了解农民工形象的叙事特点和媒介道德伦理。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普通公众对于农民工形象的认知和看法,从微观层次上考察了人们对特定群体形象的认知与态度,为文章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3)质性研究法。
通过对媒体报道中的农民工形象进行分析和解析,分析其表象、隐含的意味以及背后的媒介逻辑,挖掘其所凸显的话语系统,为文章提出更具建设性的反思和展望。
三、论文结构与预期成果1. 论文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叙事形式和表征手段,详细阐述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整个过程,以及媒介利用的各类表征手段。
第三部分: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叙事伦理探究,聚焦于媒介对农民工形象传递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进行分析,深入考察媒介对公众对群体的看法进行引导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下月刊
据2007年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在我国的13亿人口当中,农村人口占56%。
然而,从目前我国媒介的状况来看,广播电视节目绝大多数内容都是面向城市居民的,而农民与农村报道却逐步走向边缘。
农民被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地带,逐渐沦为媒介的“失语者”。
一、电视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与缺失1、
电视剧对农民形象的塑造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大量关于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不断亮相荧屏。
尤其是东北题材的乡村主题电视剧,先后在央视和地方台热播,它以贴近现实的表现力、耳目一新的黑土地气息赢得了许多观众的掌声。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变。
反映在东北电视剧和喜剧小品中,一类农民是步入小康的“智者”形象(如刘老根、马莲等),另一类则是愚钝的“傻冒”形象(如徐老蔫等)。
从《相亲》、《拜年》,再到《卖拐》、《卖车》,这些农民要么是木讷寡言,要么是油腔滑调,歪戴着帽子,走路斜着身子,操一口方言。
正因为东北电视剧和喜剧小品“东北风”席卷中国大地,使得人们一说到农民马上就想起赵本山,想起赵本山在影视和小品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但这并不是我国广大农民完全的缩影。
2、电视新闻对农民的误读与呈现
电视新闻,在人们的意识中,一直都是政府新闻、市民新闻,这些新闻主题每天都充斥着全国各大电视台的荧屏。
而占中国人口近三分之二的广大农民,却极少在电视新闻中看到。
即使有,也都是局限在一定的题材范围。
勤劳致富的农民企业家,贫困乡村的艰难生活、农民工讨薪、城市农民工的边缘化生存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从日常新闻中了解到的农民形象和他们的生活,对于那些不了解农村情况的都市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眼中的
农民。
农民的生活和形象被误读。
3、电视新闻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
所谓话语权,指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掌握对社会行动及其相关规则的言语规范的权力。
它不仅潜在地影响到社会行动者参与社会行动的范畴、模式、规范及行为准则,更直接决定其在社会行动中所获得或追求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从目前我国媒介的状况来看,无论是报纸的版面还是广播电视节目,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面向城市居民的。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张振华撰文批评说:“当前,媒体的资源配置如频道、频率、版面、人力、物力等等以及工作的着力点、开掘点同国情之间存在着明显错位和倒置现象,绝大多数媒体都把主要对象和市场集中在城市,虽然整个国家远未实现城市化,但媒体却单独地率先城市化了。
”这使得农民被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地带,逐步沦为媒介的“失语者”。
吴志斌、陈青等在山东的300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对农业节目介绍的科技信息,大部分村民的反映是:对一些术语一知半解,不知道什么意思不敢试验;大部分农民对电视播放的农业科技信息仍然觉得离自己太遥远,是电视里的,和自己关系不大”。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的纷纷开播,让我们看到了媒体对社会责任的追求及取得的成果。
但其中所谓的贴近群众也只是对市民的贴近,民生节目变为市民节目,争相对农民工的关注只是为了吸引市民的眼球,获得更高的收视率。
二、电视媒体重塑农民形象的对策1、镜头里为农民留一席之地
作为媒体从业者,在涉农报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不断深入农民群体,了解他们的衣食疾苦和真实境遇,通过新闻报道向外界客观地展示他们的所思所想。
因此,要真正做好涉农节
电视报道中
农民形象的缺失与重构
■张鹏
刘艳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拥有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可以从媒体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
然而,在喧闹的媒体世界里,占我国56%人口的广大的农民却逐渐沦为媒介的“失语者”。
本文意在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探寻我国农民形象在电视中的缺失与重构问题,以及如何拓展农民话语权。
【关键词】农民
电视媒介形象缺失
对策
声屏世界
89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下月刊
05:55三农最前线(重)
13:25
经典剧场06:35农博士在行动(重)17:50三农最前线07:00三农最前线(重)18:30露天电影院08:15经典剧场22:00村里这点事11:30村里这点事22:25好运伴你行
12:00法网天下22:40精品剧场2集:大丫鬟15.1613:00
农博士在行动
00:50
经典电影狂欢夜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2010年5月4日部份节目单
06:01农广校之窗16:44中国法治记录11:30乡村季风(重播)20:36快乐生活一点通上11:55农资超市(重播)20:51快乐生活一点通下12:25致富招招鲜
21:08
活到九十九14:59快乐生活一点通上(重播)21:50热线村村通15:19
快乐生活一点通下(重播)22:10
天气预报
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2010年5月4日部分节目单
目,电视人应走出自己长期生活的城市,多一些“农民视角”、“农村视角”
,将摄像机镜头伸向农村生活的底层,在策划理念、创作方法、节目样式等方面为农民着想。
切实关注农民的需要、农民情感,自觉充当农民与外界全方位沟通的桥梁。
当前民生新闻所标榜的“平民话语”只是针对城市市民而设的,几乎把农民排除在外,实际上它不仅是市民的专利,更应成为农民表达自己的呼声、
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的途径与工具,如此才能真正恢复“民生新闻”的本来含义。
2、媒体,请放大农民的声音(1)电视之于农民
当前,充斥于“三农”栏目的都是政策、会议、正面、帮扶报道。
其真正的报道主体是政府、农业工作部门,而农民只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配角。
如:农民工辛辛苦苦挣来的工钱被无理克扣,有关部门帮他们讨回了血汗钱,他们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向有关部门送锦旗、感谢信”……诸如此类的报道。
而非以
“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为核心内容的“为农传播”理念指导下的自觉行为。
前者把农民作为传播的客体、对象对待,后者则把农民放在主体地位来考虑。
(2)几家农民频道的启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有不少媒体开始意识到涉农报道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上表是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与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的节目单,从中可以看到,农民正在慢慢走上电视荧屏。
在这两个专业的农民频道中,关于农村和农民的节目已经占据了频道的大多数时段,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另外,贵州电视台的《中国农民工》栏目,让农民走进演播室,通过农民工朋友温暖、真诚、朴素的讲述,展示了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农民工形象
的同时,还成功地推出了新时代的中国农民工群像。
可是这些仍然远远不够,对于我们这个拥有9亿多农民的国家来说,仅有的几个涉农频道只是凤毛麟角。
其实,电视台之所以不愿意涉足农村这一领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消费能力的有限,广告商不愿意把大把的钞票,投放到这个没有购买力的群体身上。
电视台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不得不转移目标。
可是,近年来,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运作表明,收视率、经济效益已经不再是阻碍涉农节目的绊脚石。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开播近四年来,坚持打造最贴近
广大农村群众的频道,已成为河北省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频道,被广大农村观众亲切地称为“咱农村老百姓自己的频道”。
频道整体收视上升迅猛,河北省网平均收视份额由开播之初的0.98%提高到2008年的8.38%,自2008年10月以来,收视份额已跃居河北电视台第一。
频道广告创收也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从500万到1500万再到4000万,2008年完成7000万。
目前,农民频道已成为全国对农专业频道的领头羊,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2008年,在业界具有较高权威性的“TV 地标”评比中,农民频道从全国近千个频
道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专业特色频道”,同时频道还被省广告业协会评为“河北省最具广告成长力媒体”。
西方哲学家塔西陀说:“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刻”。
如何让农民在日益繁荣的大众媒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媒体要关注和思考的,更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应共同关注的。
■参考资料
①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②方晓红:《大众传播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
③方晓红,《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J].《新闻传播研究》,2002(4)
④黄琳、王成华,《中国农民历史变迁规律的探索》,《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
⑤凌燕、
李发庆,《当代中国中、东部农民与媒介接触使用情况实证研究》,《广告研究(理论版)》,2006(07)
⑥卢迎安,《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构建—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形象再现的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4(5)
⑦陈桂棣、吴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⑧陈力丹、陈俊妮,《论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当代传播》,2006
(作者:张鹏,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07级本科生;刘艳,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声屏世界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