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农业资源管理

农业资源管理

农业资源管理1. 背景介绍农业资源是指土地、水源、气候条件等自然资源,以及农作物、畜禽、农机具等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资源管理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能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土地资源管理2.1 土地分配根据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政府统筹规划和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确保农田、种植园、农村居住用地等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平衡。

通过土地承包和流转制度,促进农业土地集约利用。

2.2 土地保护加强土地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土地质量保护体系,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严禁违法占用耕地和破坏农田生态系统,保护良田和重要农业生态功能区。

3. 水资源管理3.1 水资源调配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科学规划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保证农田灌溉用水的供应,并确保水资源的多样利用,如养殖、饮水等。

3.2 节约用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灌溉用水量。

4. 农业机械管理4.1 机械化推进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维修等服务,提供农机租赁和共享平台,促进农机合理利用。

4.2 农机质量控制建立农机质量监督和检测体系,加强对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农机安全、可靠。

加强农机维修技术培训,提高农机维修水平,延长农机使用寿命。

5.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5.1 农药、化肥使用加强对农药、化肥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5.2 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不合格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6. 农业废弃物管理6.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农民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沼气发电等,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6.2 农业废弃物处理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防止废弃物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1.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领域的具体应用。

2.生态型:趋异适应产生的同种生物的不同基因型类群叫生态型。

3.生活型:趋同适应产生的相同生态习性的不同生物类群叫生活型4.生境:也叫栖息地。

在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这个小区域就称为该生物种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5.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器官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现象。

6.趋异适应: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接受不同环境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的生态变异。

7.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8.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中和适应位置。

9.种群:指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10.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状况。

11.生命表:是指列举同生群在特定年龄中个体的死亡和存活比率的一张清单,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12.环境容纳量;某种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即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值或最大密度,成为系统的环境容量,常用K表示13.生态对策(生活史对策):生物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并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的对策。

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扩散对策等。

其中生殖对策是最为重要的。

14.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即群落是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15.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种类组成上发生质的变化即优势种或全部种类的变化。

16.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指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生态系统间、景观单元间)的过渡带17.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农业信息技术期末复习重点

农业信息技术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农村信息化概述1、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就是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

2、农村信息化的内容:(1)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土地、大气、水、农业生物品种等都属于农村资源与环境范畴.建立农村资源、环境信息网络,可以正确、及时地了解农村资源和环境变化,及时正确地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对策,从而达到既高效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立作用、即为什么要进行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2)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3)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农业文献数据库、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和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以便农业科技人员交流和共享科技信息资源,协同攻关,避免重复,少走弯路,多出、快出成果.(4)农村教育信息化、(5)农村管理信息化、(6)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指植物栽培、动物养殖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确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达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7)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8)农产品市场信息化、(9)农民生活信息化3、农业信息产业化:农业信息产业化主要是指由分散的信息活动演变成整体的信息产业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机构企业化、信息服务产业化。

4、农业产业信息化:农业产业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农业部门内,通过大量采用农业信息技术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业效益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种、养、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农产品商贸电子化等。

5、农业信息化的构成要素:(1)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农村信息网络建设(3)农业信息技术应用(4)农业信息产业发展(5)农村信息人才(6)农村信息化的外部环境6、农村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1)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农业: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的八个部门:农业生产业、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农业金融、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行政管理和政策。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4.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农产品的特殊性。

5.我国农业现状: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 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 1/5 人口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像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存在的问题有种植业发展不稳定,增长率呈周期性波动。

农民的纯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多。

6. 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途径:开源和节流。

7.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9.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1.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4.开发农业各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5.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材队伍。

6.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浙江农林大学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浙江农林大学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1、生物圈: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他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2、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农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4、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1)系统组分方面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为主,生物组分中人是最重要的调控力量,在自给农业中人还是系统产物的重要大型消费者。

在环境组分中,农业生态系统多了环境组分。

(2)系统输入方面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既有自然的输入,也有社会的输入。

(3)系统输出方面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目标明确,有大量的农产品输出,然而还保留一些非目标性输出。

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出受到了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

5、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主要任务: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内外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探讨最佳农业生态系统或农业生态模式,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

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

合理调控农业生态系统, 协调生态-经济-技术, 提高人民福祉,促进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1、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总体。

2、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3、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4、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

5、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组分:太阳辐射、气体、土体、水体。

6、生态适应:生物为适应环境的长期作用而发生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乃至遗传的变异的现象。

7、生态适应的类型可分为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农业推广复习题(答案版)

农业推广复习题(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组织与教育或沟通农民,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2。

推广服务系统:指推广人员、组织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

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4.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是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

5。

效价:又目标价值,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 6。

行为操纵: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

7. 沟通: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身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

8.正式沟通: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以及特定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9农业推广沟通: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推广对象了解需要,提供信息、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推广对象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10.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11。

创新的采用: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11.创新的扩散:指某项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13。

大众传播法: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14。

集体指导法:又群体指导或团体指导,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农业现代化定义: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协调的高效系统;世界性:应当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内容:1.生产技术现代化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2.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机器设备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全面规划土地,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树立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增加人力资本,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4.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3、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最终目标: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物技术主要提高土地生产率;机械技术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专业化定义:各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由原来从事多种生产项目、生产多种产品转变为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或某几种生产项目或产品,甚至只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

农业信息技术考试复习

农业信息技术考试复习

本资料由小马辛苦手打,希望各位同学分享的同时,也能经常到我的博客看看,谢谢大家!并祝各位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小马博客首页:/u/1981945897(打印时记得删除此段)第一章一.现代信息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

主要包括1.微电子技术2.传感技术3.信息存储技术4.计算机技术5.多媒体技术6.通信技术7.计算机网络技术二.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三.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

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特点:超大规模.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

四.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对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

农业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管理技术、试验手段和传播途径,可应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农田精细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教育与培养等领域,能够促进传统经验型农业向现代精确型农业转变。

第二章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的结构由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I/O接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数据转化器等部分组成。

功能:时钟功能、信息采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控制功能、自诊断功能、信息输出功能。

二.电子鼻是有多个性能重叠的气敏传感器和适当的模式分类方法组成的具有识别单一和复杂气体能力的装置。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

1、请论述农业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答:(1)农业信息学的地位。

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已到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其地位与价值日益提升,也正逐步惠及农业。

农业信息技术助推农业迈入数字化、定量化新阶段,数据挖掘、信息挖掘进程加快,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要素与标志之一。

(2)农业信息学的作用。

农业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及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和应用价值。

①农业信息技术可增强对农业研究对象的量化描述和认识,综合发展和集成单项农业理论与技术(如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②为农业科技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如数字农作);③方便快捷地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推广应用(如网络信息服务);④提高农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如在线决策支持);⑤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贸易和流通(如电子商务);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如在线教育支持)。

2、请论述GPS技术农业应用的领域与作用。

答:(1)应用领域:农业领域诸产业均可适用。

(2)作用:①可提供定位导航服务、确定方位、测量海拔、距离与面积、农机作业测速与记载轨迹、三维模拟等,如遥感图像野外调绘、病虫害面积测量、农业污染源定位、样地测量等;②可为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提供高精度的实时空间定位数据;③可精确授时、农产品物流精确管理;④因其携带方便,可提高农业数据采集精度、质量与效率等。

3、请论述遥感技术农业应用的领域、作用及发展前景。

答:(1)应用领域包括:①农业资源遥感调查;②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③农业灾害监测与评估等。

(2)作用。

我国人地矛盾尖锐,人均资源贫乏,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等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不甚清楚,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难以精确评估,因而遥感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农业资源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有哪些?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辅助能,初级生产中的能流,次级生产的能流2、种群个体的分布有哪些类型?在自然界较普遍的是那种类型?分布类型:成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是聚集分布。

3、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有何特点?(1)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2)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3)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4)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4、农业生产有哪三种农业区位?其含义是什么?自然区位,妒能的农业经济区位,生态经济区位。

5、什么是食物链的富集作用?食物链富集是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6、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4)具有一定的结构;(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7)具有边界特征。

7、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资金流与能流、物流的关系。

(1)耦联关系:资金流与能物流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时或出售农产品时发生耦联关系,流量成正比,流向成反比(2)独立关系:独立的资金流,通过纳税、还息、还贷、交费、交罚款等方式离开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是不能和能物流发生直接关系的。

独立的能物流,如公共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并未伴随有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从而导致成本外滩和收益外泄,易出现经济外部性问题,脱离了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8、作物生产力估算的四个层次。

光能生产力、光温生产力、气候生产力、土地生产力9、食物链“加环”类型并简单举例。

(1 )生产环: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2 )增益环: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如猪、鸡粪- 蚯蚓- 饲料- 促进猪、鸡的消化(3 )减耗环:捕食性天敌的引入,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系统生产力(4 )复合环:具有两种以上的功能。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考试 选择题 55题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考试 选择题 55题

1. 农业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B. 农业市场信息服务C. 农业资源环境监测D. 以上都是2. 农业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A. 智能温室B. 精准施肥C. 智能灌溉D. 以上都是3. 农业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做什么?A. 预测市场趋势B. 优化种植结构C. 提高生产效率D. 以上都是4. 农业移动应用软件(APP)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农业资讯B. 远程监控农作物C. 农业技术咨询D. 以上都是5. 农业云计算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处理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6. 农业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哪些方面?A. 作物监测B. 病虫害防治C. 精准播种D. 以上都是7.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土地资源管理B. 农业规划C. 灾害预警D. 以上都是8.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农产品销售B. 农业物资采购C. 农业金融服务D. 以上都是9.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主要用于什么?A. 农产品追溯B. 农业资产管理C. 农业物流管理D. 以上都是10.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传感器主要用于什么?A. 环境监测B. 作物生长监测C. 土壤监测D. 以上都是11.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监控B. 农业灾害预警C. 农业资源管理D. 以上都是12.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决策B. 农业市场分析C. 农业政策制定D. 以上都是13.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农机主要用于什么?A. 精准播种B. 智能收割C. 智能施肥D. 以上都是14.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节水灌溉B. 精准灌溉C. 智能控制D. 以上都是15.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温室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环境控制B. 作物生长监测C. 智能管理D. 以上都是16.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养殖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环境监测B. 动物健康管理C. 智能喂养D. 以上都是17.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植保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病虫害监测B. 精准施药C. 智能预警D. 以上都是18.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物流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产品运输B. 农业物资配送C. 智能调度D. 以上都是19.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金融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贷款B. 农业保险C. 农业投资D. 以上都是20.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教育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技术培训B. 农业知识普及C. 农业人才培养D. 以上都是21.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营销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产品推广B. 农业品牌建设C. 农业市场分析D. 以上都是22.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服务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咨询B. 农业技术支持C. 农业信息服务D. 以上都是23.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管理B. 农业资源管理C. 农业项目管理D. 以上都是24.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监测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环境监测B. 农业生产监测C. 农业资源监测D. 以上都是25.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分析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数据分析B. 农业市场分析C. 农业政策分析D. 以上都是26.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决策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决策B. 农业市场决策C. 农业政策决策D. 以上都是27.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控制B. 农业环境控制C. 农业资源控制D. 以上都是28.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优化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优化B. 农业资源优化C. 农业市场优化D. 以上都是29.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预警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灾害预警B. 农业市场预警C. 农业政策预警D. 以上都是30.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评估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评估B. 农业资源评估C. 农业市场评估D. 以上都是31.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规划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规划B. 农业资源规划C. 农业市场规划D. 以上都是32.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设计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设计B. 农业资源设计C. 农业市场设计D. 以上都是33.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开发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开发B. 农业资源开发C. 农业市场开发D. 以上都是34.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实施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实施B. 农业资源实施C. 农业市场实施D. 以上都是35.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运营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运营B. 农业资源运营C. 农业市场运营D. 以上都是36.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维护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维护B. 农业资源维护C. 农业市场维护D. 以上都是37.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更新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更新B. 农业资源更新C. 农业市场更新D. 以上都是38.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升级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升级B. 农业资源升级C. 农业市场升级D. 以上都是39.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创新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创新B. 农业资源创新C. 农业市场创新D. 以上都是40.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研发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研发B. 农业资源研发C. 农业市场研发D. 以上都是41.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推广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推广B. 农业资源推广C. 农业市场推广D. 以上都是42.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应用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应用B. 农业资源应用C. 农业市场应用D. 以上都是43.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服务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服务B. 农业资源服务C. 农业市场服务D. 以上都是44.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管理B. 农业资源管理C. 农业市场管理D. 以上都是45.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监测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监测B. 农业资源监测C. 农业市场监测D. 以上都是46.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分析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分析B. 农业资源分析C. 农业市场分析D. 以上都是47.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决策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决策B. 农业资源决策C. 农业市场决策D. 以上都是48.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控制B. 农业资源控制C. 农业市场控制D. 以上都是49.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优化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优化B. 农业资源优化C. 农业市场优化D. 以上都是50.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预警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预警B. 农业资源预警C. 农业市场预警D. 以上都是51.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评估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评估B. 农业资源评估C. 农业市场评估D. 以上都是52.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规划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规划B. 农业资源规划C. 农业市场规划D. 以上都是53.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设计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设计B. 农业资源设计C. 农业市场设计D. 以上都是54.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开发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开发B. 农业资源开发C. 农业市场开发D. 以上都是55. 农业信息化技术中的智能实施系统主要用于什么?A. 农业生产实施B. 农业资源实施C. 农业市场实施D. 以上都是答案: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

农行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农行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一、农行规章制度1. 为达到有效管理,软开使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三条主线贯穿始终。

2. 2008年,开发中心确定了“创新、服务、管理、发展”的工作理念,管理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

3. 外协人员在入场前需与中国农业银行签订《外协服务人员保密协议》,服务期间接受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履行考勤管理、安全管理、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4. 晚到或擅自提前下班视为迟到或早退,以打卡系统记录为准。

5. 外协人员试用期为一个月。

6. 外协人员在试用期间迟到、早退累计5次者将提出外协技术人员资源池,并列入黑名单,外协服务商不得再以其他形式提供此外协人员。

7. 无故旷职天数达到项目总服务天数10%者,将剔除外协技术人员资源池。

8. 事假累计天数占项目总服务天数的10%为限。

9. 试用期外协人员事假天数累计达到10天者将剔除外协人员资源池。

10. 外协人员请假或出差,必须提前填写《外协人员请假/出差表》,由项目经理签字认可后,送外协服务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否则以旷职处理。

特殊情况,事后5个工作日内将《外协人员请假/出差表》补交外协服务资源管理部门,否则也视同旷职。

11. 外协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正式运行前,外协人员在服务期间每周填写《外协服务人员工时周报》,记录每周工作内容,由所服务项目的农业银行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交所属外协服务商汇总报送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技术总监室。

12. 外协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后,外协人员需每日正式工作前登陆外协服务管理系统,做签到操作,每日正常工作开始。

在每日工作结束,在外协服务管理系统中做签退操作,并填写本日工作内容,为自己核定工作时间,提交农行项目经理审批。

13. 对在历次服务考核中出现单次考核得分低于60分或累计两次考核得分低于70分的服务商(技术人员)取消其服务资格。

14. 一个季度内,考核不合格的外协人员人数占到外协服务商在资源池中总人数30%比例以上的外协服务商,取消服务资格。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4分*10个=40分〕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途径和策略的科学。

2、系统即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边界〕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即是指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分功能之总和的特性。

它靠系统有序为基础。

系统功能的整合性又称整合效应4、生态系统的准确定义,经历了坦斯利〔1935〕、林德曼〔40年代〕、奥德姆〔1983〕、骆世明〔1987〕。

骆世明〔1987〕认为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简而言之: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称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分在时空中的分布(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以及组分间相互联系的有序状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6、分解者---指异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等。

由于它们的功能是把有机物复原成无机物,因此,又称复原者。

由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产过程都依赖初级生产,所以它们的生产过程又称次级生产;同理它们又次级生产者。

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包括物质和能量〕供求关系。

根据建立方式不同,可分为食物链结构和食物网结构。

8、食物链结构---以食物链方式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间通过吃与被吃方式而彼此联系起来的食物营养供求序列。

如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9、食物网结构—以食物网方式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

食物网是指生态系统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联结而成的食物供求网络关系。

10、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农业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资料

农业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资料

农业信息技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技术的总称。

主要包括农业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技术、作物模拟模型技术、农业自动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3S技术以及网格技术等。

1、如何解数字地球?有何特点?其主要支撑技术包括那些?答:所谓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对真实地球及相关现象题、统一的数字话重现和认识,是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由海量地球信息组成的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并能用多维空间描述的虚拟地球。

数字地球的核心是: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宽带网络、仿真与虚拟技术的全球信息化,是计算机、海量地球信息与通信网络为主体的、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全球综合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1)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宽带高速网;(2高分辨率卫星影像;(3)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4)大容量数据存储及元数据;(5)科学计算;(6)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2、地球的发展现状如何》数字地球在我国有哪些应用?3、什么是智慧地球?其内容包括那些?有何意义?答:IBM认为智慧地球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信息基础架构与高速整合的基础设施之间的完美结合,能够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个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高效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使得政府、企业和市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智慧地球分为地球部分和智慧部分,地球部分主要包括人、企业、机构、社会团体、生态系统。

智慧部分包括:电力、通信、it。

智慧地球的建设步骤:第一步:各种创新思维的感应科技开始被嵌入各种物体和设施中,从而令物质世界极大程度地数据化;第二步:随着网络的高速发达,人、数据和各种事物都将以不同的方式联入互联网络;第三步:先进的技术和超级计算机则可以对这些堆积如山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等。

农业资源与技术管理考试 选择题 45题

农业资源与技术管理考试 选择题 45题

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A. 土地资源B. 水资源C. 人力资源D. 金融资源2. 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A. 短期效益最大化B. 长期生态平衡C. 单一作物种植D. 无限制使用化肥3. 下列哪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A. 轮作制度B. 单一作物种植C. 过度灌溉D. 无机肥料过量使用4. 水资源管理中,节水灌溉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微喷灌5.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提高农民技术水平C. 减少农业研究投入D. 降低农产品价格6.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A. 增加化肥使用量B. 合理使用农药C. 过度放牧D. 单一作物种植7.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优势是?A. 增加劳动强度B. 提高生产效率C. 减少作物多样性D. 增加生产成本8.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转基因作物B. 传统育种C. 细胞培养D. 化学肥料9. 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A. 提高信息保密性B. 增强信息传播速度C. 减少信息使用D. 降低信息质量10.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A. 减少检测次数B. 增加农药使用C. 实施标准化生产D. 降低生产标准11. 农业保险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农民负担B. 分散农业风险C. 提高农产品价格D. 减少政府干预1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合作社的优势?A. 集中采购B. 分散风险C. 统一销售D. 增加个体竞争13.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A. 最大化经济效益B. 维持生态平衡C. 增加化学品使用D. 减少生物多样性14. 下列哪项技术有助于减少农业用水量?A. 传统灌溉B. 雨水收集C. 过度灌溉D. 无限制使用地下水15.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是?A. 直接焚烧B. 堆肥化C. 随意丢弃D. 填埋16.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减少有机肥使用B. 增加化学肥料使用C. 实施轮作制度D. 单一作物连作17. 农业灾害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增加灾害发生率B. 及时预警C. 减少信息传播D. 提高灾害损失18.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A. 科技研发B. 技术推广C. 旅游观光D. 农产品加工19. 农业气候变化适应策略不包括以下哪项?A. 调整种植结构B. 增加温室气体排放C. 改进灌溉技术D. 选择耐旱作物20.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A. 增加劳动时间B. 提高机械化水平C. 减少技术培训D. 降低工资水平2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 限制技术传播B. 保护创新成果C. 增加生产成本D. 减少市场竞争2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保障粮食安全C. 促进农民增收D. 保护生态环境23. 农业市场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减少信息透明度B. 提高市场效率C. 增加信息不对称D. 降低市场竞争力24.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A. 增加资源浪费B. 实施循环农业C. 无限制开发D. 减少技术投入25. 农业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环境污染B. 评估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 减少评估成本D. 提高农业生产成本2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A. 项目规划B. 项目实施C. 项目评估D. 项目废弃27. 农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是?A. 增加风险暴露B. 分散风险C. 忽视风险D. 增加风险损失28.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势?A. 提高效率B. 增加成本C. 优化资源配置D. 增强市场竞争力29. 农业品牌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品牌知名度B. 提高产品附加值C. 减少市场竞争D. 增加生产成本30.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A. 减少研发投入B. 增加技术引进C. 提高自主创新D. 降低技术标准31. 农业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是?A. 增加土地破碎化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 减少土地面积D. 增加土地污染3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A. 农业贷款B. 农业保险C. 农业投资D. 农业娱乐33. 农业大数据应用的主要优势是?A. 增加数据冗余B. 提高决策效率C. 减少信息利用D. 降低数据质量34.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A. 减少标准制定B. 增加生产自由度C. 实施标准化管理D. 降低生产标准35. 农业国际合作的主要目的是?A. 限制技术交流B. 促进资源共享C. 增加贸易壁垒D. 减少国际影响力3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A. 生态保护B. 农业体验C. 商业开发D. 环境保护37. 农业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方式是?A. 随意丢弃B. 焚烧C. 资源化利用D. 填埋38.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友好性?A. 增加化学品使用B. 实施有机农业C. 减少生物多样性D. 增加土地污染39. 农业灾害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A. 增加灾害损失B. 及时响应C. 减少救援资源D. 忽视灾害预警4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方式?A. 现场指导B. 技术培训C. 网络推广D. 减少技术投入41. 农业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资源开发B. 实施保护政策C. 减少资源利用D. 增加资源浪费42.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A. 增加劳动强度B. 提高技术水平C. 减少技术投入D. 降低生产标准43. 农业品牌营销的主要策略是?A. 降低品牌知名度B. 提高产品质量C. 减少市场竞争D. 增加生产成本44.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环境政策的主要内容?A. 环境监测B. 环境治理C. 环境评估D. 环境娱乐45. 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是?A. 市场需求B. 政府干预C. 技术引进D. 减少研发投入答案1. D2. B3. A4. C5. B6. B7. B8. D9. B10. C11. B12. D13. B14. B15. B16. C17. B18. C19. B20. B21. B22. A23. B24. B25. B26. D27. B28. B29. B30. C31. B32. D33. B34. C35. B36. C37. C38. B39. B40. D41. B42. B43. B44. D45.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复习资料1、信息:是信息源所发生的各种信号和消息经过传递被人们所感知、接收、认识和理解的内容的统称。

2、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3、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输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与交换码之间的转换,信息的整理、加工、生成,以及利用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信息存储和积累的技术。

4、已形成的综合应用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5、现代信息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

6、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贮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由海量地球信息组成的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并能用多维空间描述的虚拟地球。

(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7、智慧地球:基于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能够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使得政府、企业和市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简要概括。

8、数字地球与智慧地球的区别与联系:9、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含义: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10、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

11、数字农业:即农业信息化,是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实现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和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

12、数字农业关键技术:GIS、RS、GPS、元数据管理技术、遥感图像的快速处理技术、计算机宽带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快速自动分析检测技术、全自动化农业机械电子监控技术、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农情监测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设备、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等。

13、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14、GIS的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分析;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数据更新。

15、GIS数据:是GIS的管理内容和操作对象。

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数据。

可以是数字、文字、表格、图像和图形等。

16、GIS的发展趋势:(1)从总的系统角度看GIS的发展方向,GIS标准化、GIS网络化、GIS全球化、GIS大众化、GIS数据商业化。

(2)从系统内部的角度看GIS的发展趋势,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数据自动输入技术、与遥感技术的进一步结合、GIS的智能化、GIS 应用模型开发、加强GIS教育。

17、GIS的发展历史:以时间发展为序列,GIS分为4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起始发展阶段;70年代-巩固发展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90年代-全面发展阶段。

1、60年代起始发展阶段: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存储量小,磁带存取慢,使得GIS带有更多的机助制图色彩,地学分析功能极为简单。

系统能实现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进行地图数据的拓扑编辑,分幅数据的拼接,并发展了基于栅格的操作方法。

这一时期GIS发展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许多与GIS有关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

2、70年代巩固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容量存取设备-磁盘的使用,为空间数据的录入、存储、检索和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用户屏幕和图形、图像卡的发展增强了人机对话和高质量图形显示功能。

3、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由于计算机的发展,推出了图形工作站和微型PC机等性能价格比大为提高的新一代计算机,计算机和空间信息系统在许多部门广泛应用。

4、90年代全面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GIS技术的不断完善,GIS产业逐渐趋于成熟,数字化信息产品正在全世界普及,GIS 开始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18、数据源:是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所需要的和所能用的各种类型数据的来源。

19、地图: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表示形式,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地理语言,是最为常用的一种GIS数据源。

20、遥感:意为遥远的感知。

21、遥感技术:通常把接收、传输、处理分析、判读遥感图象的整个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22、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遥感平台(飞机、卫星等)、遥感仪器(遥感器、传感器)、图象接收处理和分析判读应用四个部分所组成。

23、卫星遥感技术优越性:遥----遥远成象,近垂直投影,完整清晰;快----资料获取、更新快;真----地物成象连续逼真,制图精度高;广----(1)影象覆盖范围广,可覆盖地球上任何地区。

(2)遥感的应用领域也很广。

24、遥感资料分类: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卫星遥感资料。

(1)美国陆地卫星,陆地卫星遥感资料:多光谱扫描仪(MSS)、专题制图仪(TM)、增强型/ 再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 / ETM+);(2)法国SPOT卫星;(3)美国NOAA气象卫星;(4)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搭载合成孔径雷达(SAR);(5)印度遥感卫星(IRS-1C),搭载两台Linear Imaging Scanner System(LISS)。

25、GPS:全称是导航卫星授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轨道高度为20200km的六个轨道面上,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钟,以确保任何时间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5至11颗高度角大于10O的GPS卫星。

出于技术垄断,GPS采用同一频率多个编码来获取不同卫星的信号,能为所有用户免费提供全球连续的定位和授时服务。

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信号就可定位。

26、地理数据的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27、空间特征:指的是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地理坐标数据表示。

28、属性特征:是非几何属性, 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地理变量或地理意义,表示实际现象或特征,如变量、分类、数量特征和名称等。

第一类为自然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第二类为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属性数据。

29、空间关系的表示:依靠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30、GIS的点(零维):点,又称为元素或像元,是一个数据点,具有一对(x,y)坐标和至少一个属性,逻辑上不能再分。

31、GIS的线(一维):线,由一个(x,y)坐标对序列表示的具有相同属性的点的轨迹。

线的形状决定坐标对序列的排列顺序,线上每个点有不多于二个邻点。

32、GIS的面(二维):面,是以(x,y)坐标对的集合表示具有相同属性的点的轨迹。

面的起始点坐标对与终止点坐标对完全相同。

33、矢量、栅格数据结构比较:栅格模型矢量模型优点:优点:1 简单的数据结构 1 数据结构精度高2 容易叠加且效率很高 2 易于表达拓扑关系3 与遥感图象兼容 3 投影变换效率高4 能有效表现空间多变数据 4 压缩的数据结构5 易于自我编程 5 有效地进行网络分析6 多种属性共用相同网格缺点:缺点:1 所需计算机存贮空间大 1 复杂的数据结构2 周长、面积和形状有误差 2 难于做图象叠加操作3 难于网络分析 3 难以表达空间多变数据4 投影变换效率低 4 与遥感图象不兼容5 象元大,信息丢失6 出图精度较差,欠美观34、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可相互转换。

35、地理坐标:用经度(λ)纬度(Φ)所表示的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36、经度: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为该点的经度,由本初子午面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各180°。

37、纬度:地面点在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为该点的纬度。

赤道面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南、北各90°。

38、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

它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39、54国家坐标系:大地坐标原点在北京的大地坐标系又称北京坐标系。

40、80国家坐标系: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又称西安坐标系。

41、几何分析:是指以空间要素的定位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集合的几何分析方法,确定空间要素多重属性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它包括多边形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和泰森多边形分析。

42、叠置分析:是指空间信息的合成叠置,就是把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和同一投影的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产生新的图形或空间位置上新的属性。

43、点的缓冲区是半径为缓冲区宽度的圆;线的缓冲区是一条带;面的缓冲区是一封闭的条带,有岛(内边界)的面的缓冲区是两封闭条带。

44、书P143—147出简答、名解。

45、泰森多边形:将所有相邻的气象站连成三角形,作这些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于是,每个气象站周围若干条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用这个多边形内所包含的一个唯一气象站的降雨强度就可以用来表示这个多边形区域内的降雨强度,并称这个多边形为泰森多边形。

46、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RIS )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它是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基础的。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和格式,用已知的X、Y坐标系统去记录和贮存多维土壤资源实体的空间位置,这种多维土壤资源实体一般是各个级别的土壤资源类型;(2)描述与位置无关的土壤资源实体的属性;(3)描述这些土壤实体的拓扑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