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有理数的乘方、近似数、有效数导...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乘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乘方》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目录乘方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乘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过程与方法: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体会运算律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有理数的乘方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的发现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乘方法则的发现,混合运算中最佳运算方法的寻找.[教学方法]设置情境——探索发现——拓展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引入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问题 1:几个不等于 0 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回忆,发现积的符号是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的.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问题 2:我们可以如何表示 2×2×…×2(10 个 2)?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小学学过的知识,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如正方形的面积 a ·a ,读作 a 的平方(二次方),即 a 2;立方体的体积 a ·a ·a ,读作a 的立方(或 a 的三次方),即 a 3.所以可以猜想2×2×…×2(10 个 2)=210,表示 10 个 2 相乘.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的共同特点(求几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由学生自主进行归纳相关概念.学生归纳(必要时教师进行启发补充等): n 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 a ·a ·…·a (n 个 a )记作 a n ,读作 a 的 n 次方.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a n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当 a n 看作一个结果时,也可以读作 a 的 n 次幂.注意:一个数可以看成是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指数就是指相乘的因数的个数,指数是 1,就是指只有一个因数.二、知识应用,巩固新知,引出新的要探究的问题例 1 计算:(1)(-4)3; (2)(-2)4 ;(3)⎪⎭⎫ ⎝⎛-214 ; (4)(-1)7.学生活动设计:乘方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故可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乘方运算.〔解答〕略.注意:表示负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括号括起来.例如,(-4)×(-4)×(-4)=(-4)3.例 2 不计算下列各式的值,你能确定其符号吗?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吗?说出你的根据.(1)(-2)51 ; (2)(-2)50 ; (3)250 ; (4)251 .教师活动设计:这两个例题主要是让学生探索乘方的符号法则,刚开始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中逐步得到正确的结果,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注意: (-2)51 和(-2)50 的区别.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现可以利用“几个不是零的有理数的积的符号”法则来确定乘方的符号.(-2)51表示有 51 个 -2 相乘,当然有奇数个(51 个)负因数,于是结果的符号应是负号;而(-2)50 表示有 50 个 -2 相乘,当然有偶数个(50 个)负因数,结果的符号应是正号.归纳:(1)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3)0 的任何次幂等于零, l 的任何次幂等于 1.从而可得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例 3 解决下列问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1) 2×32 和(2×3)2 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2) 32 与 23 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3) -34 和(-3)4 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学生活动设计:(1) 2×32 表示 2 与 3 的平方之积,等于 18;而(2×3)2 表示 2 与 3 的积的平方,等于 36.注意:没有括号时,应按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计算.(2) 32 表示 3 的 2 次幂;而 23 表示 2 的 3 次幂,它们的结果分别是 9 和 8.(3) -34 表示 4 个 3 相乘的积的相反数或 3 的 4 次幂的相反数;而(-3)4 则表示 4 个(-3)相乘的积或(-3)的 4 次幂,结果分别是 -81 和 81.因此,不要出现 -34=(-3)4 这样的错误.归纳: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要辨别清楚底数和指数以及符号问题,避免出错.三、综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计算下列各题,请总结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应是怎样的?(1)3+22×() ; (2)-72+2×(-3)2+(-6)÷⎪⎭⎫ ⎝⎛-312; (3)(-3)2×⎥⎦⎤⎢⎣⎡⎪⎭⎫ ⎝⎛-+-9532.教师活动设计:(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2)指定三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教师评析:(1)强调运算顺序;(2)注意-72=-(7×7)=-49;(3)第(3)小题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解决上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法则,同时体会在运算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运算顺序,从而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时的运算顺序:1.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巩固练习:(1) 8+(-3)2×(-2); (2) 100÷(-2)2-(-2)÷⎪⎭⎫ ⎝⎛-32; (3) -34÷241×⎪⎭⎫ ⎝⎛-322. 四、拓展创新,引导学生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问题 1:观察下列三行数:-2,4,-8,16,-32,64,…; ① 0,6,-6,18,-30,66,…;②-1,2,-4,8, -16,32,…;③(1) 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 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 取每行数的第 10 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学生活动设计:让学生充分观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①行数的排列规律为:-2,(-2)2,(-2)3,(-2)4,….对于第二个问题,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2+2,(-2)2+2,(-2)3+2,….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倍,即-2×,(-2)2×,(-2)3×,(-2)4×,….对于第三个问题,可以发现每行数中的第 10 个数的和是(-2)10+[(-2)10+2]+(-2)10×=2 562.〔解答〕略.问题 2:有一张厚度是毫米的纸,将它对折 1 次后,厚度为 2×毫米.(1)对折 2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2)对折 20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学生活动设计:探索:根据题意容易得到当对折两次后纸的厚度为 4×=22×(毫米).当考虑对折 20 次的厚度时,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发现(必要时老师可以提醒、启发)对折 3 次时厚度变为 8×=23×(毫米),对折 4 次是16×=24×(毫米),对折 5 次是 32×=25×(毫米)……归纳:对折 20 次应是 220×(毫米).教师活动设计:在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没有思路时应适时地引导和启发,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五、小结与作业小结:1. 有理数的乘方;2. 乘方的符号法则;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作业:练习,习题第 1、3、11 题.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借助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能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2)初步理解和掌握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并由给出的一个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能够准确地确定它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2.过程与方法:(1)体会科学记数法的优点以及化繁为简的思想;(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体验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培养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能够确定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教学难点]正确地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准确地说出一个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教学方法]主体性探索.[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所要讨论的内容问题 1:(出示教材第 54 页的图片和数据)现实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比如太阳的半径、光的速度、目前的世界人口等,像这样相当大的数写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要采取特殊的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体验 1:观察下列各等式,你能发现什么?102=100,103=1 000,104=10 000,….学生发现:一般地,10 的n 次幂等于10······0(1 后有n 个 0),所以可以用 10 的乘方来表示大数.体验 2:根据以上发现,如何用含有 10 的乘方的形式表示 567 000 000?学生发现:表示方法可以有多种,此时教师提出一种:567 000 000=×108,读作乘以 10 的 8 次方(幂),这样不仅可以使书写简单,同时还便于读数.教师归纳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这样的记数方法是科学记数法.问题 2: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利用自己的直尺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书本的长度,数数某页书上的字数、本班的学生人数等,然后把所得到的数字写到黑板上.我们接触的数有准确数(比如本班学生有 50 人),还有的是近似数(比如经过测量某位同学的身高是 m),而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来表示.比如π= 592 6…我们可以对π 取近似值:π≈3(精确到个位),π≈(精确到十分位或精确到),π≈(精确到百分位或精确到),如此等等.教师活动设计:教师归纳有效数字的定义: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 0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比如数字的有效数字是 1,0,1.二、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你有更好的方法来确定a和n吗?(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容易得到结果,再对比原来的数和结果,会发现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时,a是整数数位只有 1 位的数(1≤a<10),n是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比如57 000 000 中a 是,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了 7 位,于是有下面的结果.〔解答〕(1)106;(2)×107;(3)×1011.巩固练习:P56 练习.例 2 按括号里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1) 8(精确到);(2) 2(精确到百分位);(3)万(精确到万位);(4) 2(保留 2 个有效数字);(5)30 542(保留 3 个有效数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发现缺陷和不足,应及时纠正.〔解答〕(1);(2);(3)65 万;(4);(5)×104.例 3 下列各数是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请问各精确到哪一位?(1)43;(2) 6;(3);(4);(5)万;(6).学生活动设计:这是逆向思维的考察,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容易得到答案,但是要注意第(5)题,当出现冲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到统一的答案.〔解答〕(1)个位;(2)万分位;(3)十分位;(4)百分位;(5)千位;(6)十分位.巩固练习:P58页练习.三、小结与作业小结:1.科学记数法;2.有效数字;3.近似数的精确度.作业:习题第 4、5、6 题.。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全册目录(完整版)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全册目录(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分数1.2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1.3 数轴1.4 绝对值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准确数和近似数2.8 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3.3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3.4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用字母表示数4.2代数式4.3代数式的值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统计表6.3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6.4 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 几何图形7.2 线段、射线和直线7.3 线段的长短比较7.4 角与角的度量7.5 角的大小比较7.6 余角和补角7.7 相交线7.8 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 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2.3 平移变换2.4 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5.3 多项式的乘法5.4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法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 平行线的判定1.3 平行线的性质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等腰三角形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4 等边三角形2.5 直角三角形2.6 探索勾股定理2.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 认识直棱柱3.2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3.3 三视图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 抽样4.2 平均数4.3 中位数和众数4.4 方差和标准差4.5 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认识不等式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6.2 平面直角坐标系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 常量与变量7.2 认识函数7.3 一次函数7.4 一次函数的图象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2.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分布及其图形3.1 频数与频率3.2 频数分布直方图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4.2 证明4.3 反例与证明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5.2 平行四边形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4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6 三角形的中位线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6.2 菱形6.3 正方形6.4梯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1.1 反比例函数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2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像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性3.3 圆心角3.4 圆周角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形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率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七、认识时间八、找规律九、统计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角的初步知识四、表内乘法(一)五、观察物体六、表内乘法(二)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解决问题二、表内除法(一)三、图形与变换四、表内除法(二)五、万以内数的认识六、克与千克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八、统计九、找规律十、总复习三年级上册一、测量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三年级下册一、位置与方向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统计四、年、月、日五、两位数乘两位数六、面积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八、解决问题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二、角的度量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四年级下册一、四则运算二、位置与方向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三角形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五年级上册一、小数乘法二、小数除法三、观察物体四、简易方程五、多边形的面积六、统计与可能性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五年级下册一、图形的变换二、因数与倍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上册一、位置二、分数乘法三、分数除法四、圆五、百分数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下册一、负数二、圆柱与圆锥三、比例四、统计五、数学广角六、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大单元整体设计 (课件)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大单元整体设计 (课件)

课题
课时目标
2.1.2第1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 课时有 究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减 理数减 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有 法的运 理数减法运算,体会减法
算法则 和加法的转化关系
达成目标
会根据有理数的减 法法则进行减法运 算,理解有理数减 法的意义,并能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1.引入有理数的减 法.2.通过具体算 式引导学生观察、 归纳.3.体会从特 殊到一般的思想
课标要求 1.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
三步以内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 运算. 2.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4.了解近似数,会按问题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近似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运算法则,能利
乘方的概 理数的乘方运算,能利
念和计算 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解
决实际问题
2.3.1第2课 时有理数 的混合运

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顺序,并能熟练、正确 地进行计算,在有理数 混合运算中合理使用运
算律
达成目标
能识别出底数、指 数,理解乘方的意 义,能进行有关乘
方的运算
理解有理数的混合 运算顺序,正确、 熟练进行有理数的 混合运算,养成检
6.能利用计算器完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乘方运算.
课题
课时目标
达成目标
评价任务
2.1.1第1课时 有理数加法 的运算法则
理解有理数加法 法则的探究过程, 掌握有理数的加 法法则,能利用 加法法则进行简 单的有理数加法
运算
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 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 算,理解有理数加法的 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

近似数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近似数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1.5.3 近似数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第4课时,内容包括近似数与精确度.2.内容解析近似数与准确数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类数,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科书先以实例为基础介绍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然后结合对π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精确度和近似数的意义,最后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的方法,通过旁注明确指出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随意去掉,以期让学生明确一个近似数的精确程度主要看它的最末一个数字的数位.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理解近似数及其精确度的意义,能够准确地说出精确数位,以及用四舍五入取近似数.2.目标解析近似数是指与准确数相接近的数.近似数通常因测量、估算,或用四舍五入等方法得到.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通常用精确度来刻画.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如:11=1.3333…,结果取1,就叫精确到个位(或精确到1);取1.3,就叫精确到十分位(或精确到0.1);取1.33,就叫精确到百分位(或精确到0.01),等等.根据《课标》要求,初中学段学习近似数,不涉及有效数字,只说精确到哪一个数位.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在实际运算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近似值.在这个基础上,本节课学习精确到某位数的问题即精确度.精确度的产生一般是在除法运算时,如果除不尽,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具体要求是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等.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近似数精确度的确认与表述.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个报道:一个报道说:“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另一个报道说:“约有五百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师生活动:教师出示课件,师: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数字有关的问题,教师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身高约为1.35 m;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1178亿;某词典共有1234页;统计班级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上面的数据及生活中的数据,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近似的?师生活动:师:这里的513(人)、1234(页)等都是与实际完全相符的准确数,1.35 (m)、14.1178(亿)都不是准确数,而是由四舍五入得来的,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新知探究问题1: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1)一天有24小时.(2)绿化队今年植树约2万棵.(3)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4)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人得100分.(5)某区在校中学生近75万人.(6)七年级(2)班有45人.追问: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后,师生共同归纳:①我们得不到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而是通过测量、估算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②有时我们为了叙述、书写方便,通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也是近似数.例如,全国高考报名的考生共940万人.【针对训练】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1)某歌星在体育馆举办音乐会,大约有一万二千人参加;(近似数)(2)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发现带有各种细菌800000万个;(近似数)(3)张明家里养了5只鸡;(准确数)(4)据统计,2017年全国初中在校生人数为4311.95万. (近似数)【设计意图】通过对近似数的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新知挖掘师生活动:教师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近似数是一个与准确数接近的数,其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表示一个近似数近似的程度.利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例如前面的五百是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与准确数513的误差为13.用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π取近似值:π≈3(精确到个位),π≈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π≈3.14(精确到0.01,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π≈3.142(精确到0.001 ,或叫做精确到千分位),π≈3.141 6(精确到0.000 1 ,或叫做精确到万分位).【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引出近似数的概念,进而探究精确度的概念,使学生感受认知过程.(四)典例分析例1: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8(精确到0.001);(2)304.35(精确到个位);(3)1.804(精确到0.1);(4)1.804(精确到0.01).解:(1)0.0158 ≈0.016;(2)304.35≈304;(3)1.804 ≈1.8;(4)1.804≈1.80..引导学生思考:第(4)题中能把“1.80”后面的“0”去掉吗?【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表示近似数的方法,体会精确度不同,取得的近似数也不同.(五)针对训练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近似数4.230和4.23的精确度是一样的B.近似数89.0是精确到个位C.近似数0.00510与0.0510的精确度不一样D.近似数6万与近似数60 000的精确度相同2. 小红量得课桌长为1.025m,用四舍五入法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精确到0.01;(2)精确到十分位;(3)精确到个位.解:(1)1.025 m精确到0.01是1.03 m;(2)1.025 m精确到十分位是1.0 m;(3)1.025 m精确到个位是1 m.总结归纳:(1)保留整数:即精确到个位;(2)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或精确到0.1);(3)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或精确到0.01).【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受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六)深度挖掘问题2:观察近似数1.50与近似数1.5两数有何不同?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观察、思考、探究、归纳:精确度不同:1.50精确到百分位,1.5精确到十分位.【对比思考】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1.03米)(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1.0米)(3)四舍五入到个位.(1米)【设计意图】通过深挖精确度的概念,使学生对近似数和精确度有更深认识,师生共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七)典例分析例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600万;(2万;(3)5.8亿;(4)3.30×105.解:(1)600万,精确到万位;(2)7.03万,精确到百位;(3)5.8亿,精确到千万位;(4)3.30×105,精确到千位.例3:据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统计,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共有7308.44万人次入园参观,求每天平均入园人次(精确到0.01万人次).解:从5月1日至10月31日共有184天,故每天的平均入园人次为:7308.44÷184≈39.719≈39.72(万人次).师生活动:学生思考,独立完成,找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订正.【设计意图】给出取得的近似数,倒推判断精确到的位数,训练学生逆向思维.同时引入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八)当堂巩固1. 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132.4精确到_____________,(2)0.057 2精确到___________,(3)2.4 万精确到__________,(4)2.4×105精确到_________.(1)十分位;(2)万分位;(3)千位;(4)万位.2. 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344 82(精确到百分位);(2)1.504 6(精确到0.01);(3)30 542(精确到千位).解:(1)0.344 82 ≈0.34;(2)1.504 6 ≈1.50;(3)30 542 ≈3.1×104.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近似数4.60与4.6的精确度相同;(2)近似数5千万与近似数5000万的精确度相同;(3)近似4.31万精确到0.01;(4)1.45×104精确到0.01.解:(1)错,近似数4.60精确到0.01,近似数4.6精确到0.1;(2) 错,近似数5千万精确到千万位,近似数5000万精确到万位;(3)错,近似数4.31万写成单位为‘个’位的数是43100,数字1所在的位置为百位,故4.31万精确到百位;(4)错,1.45×104写成原数为14500,数字5所在位置为百位,故1.45×104精确到百位.【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九)能力提升李明测得一根钢管的长度约为0.8 m.(1)试举例说明该近似数可能是由哪些数四舍五入得来的?(2)按照李明测得的结果,你能求出钢管的准确长度x 应在什么范围吗?解:(1)近似数0.8 m可能是由0.75,0.751,0.76,0.81,0.843,0.849 ……四舍五入得来的.(2)钢管的准确长度x在大于或等于0.75 m且小于0.85 m的范围.【设计意图】通过提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提高在实际问题中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十)感受中考(2022 •济宁)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将数0.0158精确到0.001的结果是()A.0.015 B.0.016 C.0.01 D.0.02【分析】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从万分位开始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即可.【解答】解:0.0158≈0.016.故选B.【设计意图】通过对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训练,使学生提前感受到中考考什么,进一步了解考点.(十一)课堂小结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准确数,或者不必使用准确数,而可以使用近似数.比如,宇宙的年龄约为200亿年,长江长约为6300km,圆周率π约为3.14.1. 精确度的两种形式:(1)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2)精确到1,0.1,0.01 … .2. 近似数的表示方法:先根据要求,找准所在位的数字,再把这个数字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近似数与精确度的知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十二)布置作业1. P47:习题1.5:第6题;2. P51:复习题1:第6题.五、教学反思对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是这样突破的: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哪一位,就看那一位后面的数字.如果这个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比较大的数取近似数时,通常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如104 300精确到千位,表示为1.04×105(10.4万),而不能写成104000(这样写,则表示精确到个位).这样表示,书写简短,易于识读.②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如果按要求精确到的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0不能随意去掉,若去掉这个0,则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就不符合原来要求了.③近似数除用四舍五入法获得外,有时还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获得. 进一法是指指定精确的数位后面只要有数字就进一,如租船游玩,要让所有人都能乘船,哪怕剩下的只有1个人,也要另外租一条船,这时就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去尾法是指指定精确的数位后面的数字全部舍去,如用布做衣服,只要剩下的布不够做一套,就要用去尾法取近似值.对于写出近似数的精确度是这样突破的:精确度表示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即近似数的精确程度.当已知近似数,说明其是精确到哪一位时,就是看给出的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数字所在的数位,如近似数2.31精确到百分位(或精确到0.01).带单位的数或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先还原为原数,再看还原前精确到的数位在还原后的哪一个数位上.形如1.46×105这样的近似数要看数1.46的最后一位数字6还原后所在的数位(千位),表示近似数1.46×105精确到千位.形如1.4亿这样的近似数,和上面的类似,要看数1.4的最后一位数字4还原后所在的数位(千万位),表示近似数1.4亿精确到千万位.。

初一数学第6讲:有理数的乘方(教师版)

初一数学第6讲:有理数的乘方(教师版)

第六讲有理数的乘方一、有理数乘方1.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有理数的乘方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 n或(a -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 n或(a-b)n=(b-a)n .二、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三、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四、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区分乘方与幂的不同2.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方法例1.﹣12的值是()A.1B.﹣1 C.2D.﹣2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乘方运算,可得幂,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注意底数是1.例2.(﹣2)3的值为()A.﹣6 B.6C.﹣8 D.8考点:有理数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方的法则计算: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解答:解:(﹣2)3=﹣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解题时牢记法则是关键,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例3.据统计,2014年河南省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80万辆,对数据“280万”的理解错误的是()A.精确到万位B.有三个有效数字C.这是一个精确数D.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80×106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根据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意义和科学记数法的计数方法逐一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A、280万精确到万位是正确的,此选项不合题意;B、280万有三个有效数字是正确的,此选项不合题意;C、280万是一个近似数,不是精确数,此选项符合题意;D、28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80×106是正确的,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以及科学计数法,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4.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19322亿元正确的是()A.5.19322×105元B.519322×105元C.5.19322×108元D.5.19322×1013元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519322亿有14位,所以可以确定n=14﹣1=13.解答:解:519322亿=51 932 200 000 000=5.19322×101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例5.一种病毒长度约为0.000056m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A.5.6×10﹣6B.5.6×10﹣5C.0.56×10﹣5D.56×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56=5.6×10﹣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例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5.8×10﹣5,它应该等于()A.0.005 8 B.0.000 58 C.0.000 058 D.0.O00 005 8考点:科学记数法—原数.分析:把5.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5个位,即可得到.解答:解:5.8×10﹣5=0.000 05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化成一般的数的方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时,n>0时,n是几,小数点就向后移几位.A档1.计算:32=.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此题比较简单,直接利用平方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32=9.故填空答案:9.点评:此题只要利用平方的定义即可.2.﹣32=.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32即32的相反数.解答:解:﹣32=﹣9.点评: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乘方的意义就是多少个某个数字的乘积.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3.计算:﹣22﹣(﹣2)2=.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得出即可.解答:解:﹣22﹣(﹣2)2=﹣4﹣4=﹣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注意运算符号.4.近似数8.6×105精确到位.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根据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近似数8.6×105精确到万位;故答案为:万.点评:此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最后一位所在的位置就是精确度.5.近似数3.06精确到位.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这个近似数的最后一位的数字在什么位.解答:解:近似数3.06精确到百分位.故答案为:百分.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精确度由所得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在该数中的位置决定.B档6.近似数1.02×105精确到了位.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解答:解:近似数1.02×105精确到了千位.故答案为千.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7.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5600的有效数字的个数是,精确度是.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根据有效数字的定义和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解答:解:近似数0.5600的有效数字是5、6、0、0,精确度为精确到0.0001.故答案为4,精确到0.0001.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叫近似数;从一个近似数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数起到这个数完为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8.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总长约为6700000m,若将6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7×10n(n是正整数),则n的值为.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6 700 000=6.7×106,则n=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9.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将于2013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奔向距地球1500000km的深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500000为.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1 500 000=1.5×106,故答案为:1.5×106.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0.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规模已达到1853亿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元.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853亿有12位,所以可以确定n=12﹣1=11.解答:解:1853亿=185 300 000 000=1.853×1011.故答案为:1.853×1011.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C档11.环境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危害健康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即0.000002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25为.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25=2.5×10﹣6;故答案为:2.5×10﹣6.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是0.000077cm,请把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其结果是cm.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77=7.7×10﹣5,故答案为:7.7×10﹣5.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3.用小数表示1.027×10﹣6=0.000001027.考点:科学记数法—原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标准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本题把数据“1.027×10﹣6中1.02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6位就可以得到.解答:解:原式=0.000001027,故答案为0.000001027.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把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及把科学记数法还原是两个互逆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检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是否正确的方法.1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全国人口数约为137054万,将这个数精确到亿位,结果为.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37054万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解答:解: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全国人口数约为137054万,将这个数精确到亿位,结果为1.3×109,故答案为:1.3×109.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15.2015年3月10日,苹果公司宣布Apple Watch从4月10日起开始预售,价格从2588元﹣126800元不等,将126800元精确到千位,结果为.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26800有6位,所以可以确定n=6﹣1=5.解答:解:将126800元精确到千位,结果为1.27×105;故答案为:1.27×105.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216,结果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有效数字的意义,可得答案.解答:解:0.0000216=2.2×10﹣5,故答案为:2.2×10﹣5.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数字的前面有几个零,科学计数法中10的指数就是负几.2.计算:=.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直接利用乘方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计算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掌握乘方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计算(﹣1)2012﹣(﹣1)2011的值是.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解答.解答:解:(﹣1)2012﹣(﹣1)2011,=1﹣(﹣1),=1+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熟记﹣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是解题的关键.4.中央电视台统计显示,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直播有超过2亿观众通过央视收看,2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记为.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2亿=2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08.故答案为:2×108.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5.光的速度为300000千米/秒,太阳光从太阳照到地球约需500秒,地球与太阳距离是米(用科学记数法).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300000×500=150000000千米=1.5×1014米.故答案为1.5×1014.点评: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计算:﹣24+(﹣2)4=.考点:有理数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比较简单,直接利用幂的定义就可以求出结果.解答:解:﹣24+(﹣2)4=﹣16+16=0.故填空答案: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定义,其中的规律:①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②﹣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2.在近似数6.48中,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最后一位是什么位就是精确到哪一位;一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解答:解:近似数6.48中,最后一位是百分位,因而是精确到百分位,有6,4,8共3个有效数字.故答案是百分和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精确到哪一位,即对下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以及与精确到哪一位是需要识记的内容,经常会出错.3.用四舍五入法把3.0987精确到0.01的结果是.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解答:解:把3.0987精确到0.01,即对千分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是3.10.故答案为:3.10.点评:精确到哪一位,即对下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这里对千分位的8入了后,百分位的是9,满了10后要进1.4.数2.30×103精确到位.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解答:解:2.30×103精确到十位.故答案为十.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叫近似数;从一个近似数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数起到这个数完为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5.201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PD)达到636000亿元,请将63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记为.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63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36×105.故答案为:6.36×105.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6.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是0.000077cm,请把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其结果是cm.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77=7.7×10﹣5,故答案为:7.7×10﹣5.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7.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来的数:2.35×10﹣2=.考点:科学记数法—原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因而把这个数还原,就是把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解答:解:2.35×10﹣2=0.0235.故答案为:0.0235.点评:本题考查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把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及把科学记数法还原是两个互逆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检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是否正确的方法.8.我国现有约7849万名共青团员,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为名.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7849万有8位,所以可以确定n=8﹣1=7.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解答:解:7849万=7.849×107≈7.8×107,故答案为7.8×107.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七上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学习有理数的必要性.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 2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励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新课,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难点、教学重点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运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数的运算上,比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近似数等内容的学习,,运算律, 算上. . 有理数法则的理解,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绝对值意义课时分配课时内容1 正数和负数1 . 1 4 有理数2 . 1 5 有理数的加减法3 . 14 . 1 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 有理数的乘方5 . 1 2 单元复习与验收教学建议(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引入,从而使学生自得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自觅规律..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1(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体会用字母2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体现代数的特点表示数的优越性,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 2在此,会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法则要着重强调符号的确定基础上注意绝对值的运算,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正数和负数1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①了解正数与负数的引入是实际生活的需要.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③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 2训练学生运,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让学生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难点会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的含义.0•反意义的量,理解难点:负数的引入和理解.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课件展示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 1米和50张课桌,汽车向东80张课桌与卖出90‣,买进5‣和零下7 米等.120向西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想一想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2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读作负)“-”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用算述里学过的数表示,.号来表示(零除外)一位同学任意说出具有相反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活动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是正数还是负0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讨论• 数?号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的数,0正数是大于【总结】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1 例【提示】、“后”与“前”,“下降”与“上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收入”与“支出”等.、“得到”与“失去”、“高于”与“低于”旨在考查学生用正负数表示具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点评】有相反意义量的能力.克0.0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2 例克表示什么?0.03那么-•克,0.02记作+0.03表示比标准质量低【答案】克.可记为6.4%年美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减少3 2001例.7.5% +可记为7.5%,中国增长-6.4% 备选例题•个时间单位,1分钟为45²山东淄博)某项科学研究以2004( 10,0时为10并记为每天上午时以后记为正.例10时以前记为负,(应记为7:45上升依此类推,等等.1记为10:45,-1记为9:15如,) A.3 B.-3 C.-2.5 D.-7.45 分135相差10与7:45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拨】钟. B 【答案】(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正数就是我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既不是正数0.另外,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 也不是负数.,2,-1填空. 1,81 个数是–81…第 -8 , -7 , 6 ,-5,4,-3.2005 个数是–2005第数字绝对值的排列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通过观察可见,【提示】符号是负正相间,第奇数个数为负,第偶数个数为正.从绝对值和符号两方面考虑.,本题属于找规律问题【点评】(存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1-1-1表. 2 :)入记为“+”表 1-1-1 六五四三二一日星期(元)-2.6 +10 -0.9 -2.1 -1.2 +5.0 16 +)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1(元.31元, 6.8【答案】)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多了还是少了?2(多了.【答案】)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3(各种记账的优劣.【答案】用文字说明,但前者更简洁.,1个同学站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4.数学游戏: 3.(负号)表示“蹲”“-”,.用“+”表示“站”4,3,2 个同4、第1,则第+4,-3,-2,+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 2学站,第,-1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3、第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4、第2,如果第+4,+3,-2 ;作小小的“惩罚” 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4)增加游戏难度,把2(.的游戏;1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所有“命令”或“数据”•)这不仅仅是游戏哟!在电脑中,3(“翻译”没有特别的例如,表示的.(特别是二进制数)都是用有理数程序,电脑就不明白你给屏幕上的卡通人下的是“站”还是“蹲”的命令,这时,就可输入正负数以区别不同的姿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填空题 1(-吨记为20吨,那么浪费+30吨记为30)如果节约用水1吨.20 4)如果2(. -8 年前记作8,那么4年后记作+吨表示100吨,那么+7吨记作-7)如果运出货物3(运进货.吨100物,小阳体重减少了3,记作+3kg)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4(. 2kg ,则小阳增长了2 kg米,下午0.5米,记作-0.5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12.中午 20.5时,水位又上涨了5米,下午1水位上涨了•时,1 米.时的水位;5时和下午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水位高多少?12时的水位比中午5)下午2( 1时,水位-5米;下午0.5时,水位1)下午1(【答案】(米)0.5+1=1.5)2(米提升能力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50.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 3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49.8公斤,49公斤,52量如下: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0.2,-1, +2【答案】.有没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是【答案】.0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5116,3.14,0,-1.3,-2,4,,,-0.02,15-37716,0.02,15;负数:-,3.14,1.3,4,正数:【答案】711 -2,-371开放探究 12.同学聚会,约定在中午 6点到会,早到的记为正,迟到的记•点,-1.5点,最迟到的同学记为3为负,结果最早到的同学记为+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到的吗?最早到的同学比最迟到的同学早多少小时?点半到,最1点到,最迟的是下午9最早的同学上午【答案】个小时.4.5早的比最迟的早到.新中考题7‣,15‣,冷库B的温度是-5²玉林)冷库A的温度是-2004(则温度高的是冷库• .A教学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数学课为学生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负数的引入-----学生在动手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亲自操作的机会,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获取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再从而获得新知,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创造的过程,为学生今后获取新知以及探索和发现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 知打下基础有理数2 .11 有理数1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有理数按要求分类.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0③了解.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经历本节的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把已知各数填入相应的数集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认识的数除,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讨论交流了小学里所学的之外,还有另一类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512…5.2, -7.4,-3,,,0,-10,-9,-7,5.7,3学生列举:365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议一议、分数,也有负0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整数、负分数.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试一试整正数零整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说明:以上分类,若学生思考有困难,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那么整数又包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统称为有理数,含那些数?分数呢?(正数、那可不可以按数的性质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做一做负数)来分呢,试一试.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数的集合3(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分数集合、整数集合、什么是负数集合、试着归纳总结,试一试有理数集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 例812 -89 ,0.67,10.l,10%,-0.23456,-,2004,0,3.1416,57… … … …分数集合整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数集合【答案】228,2004,10%,,-3.1416,-7510.1,0.67,...-0.23456,-89,...负数集合正数集合812,,-3.1416,-570,2004,-89,...-0.23456,10%,10.1,0.67,...分数集合整数集合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分类的结果正确2 例吗?为什么?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正数整数有理数分数负数零两者都错,前者丢掉了零,后者把正负数、整数、分【答案】 . 分类标准不清楚,数混为一谈以上是对各类有理数的特点及有理数的分类进行的训【点评】练,基础性强,需要重视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B)3例是最小的正整数0①是最小的有理数0②既是非正数,也是非负数0④不是负数0③个 D.4个 C.3个B.2个 A.1可能是什么样的数,一定为a如果用字母表示一个数,那4 例正数吗?与你的伙伴交流一下你的看法..0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a不一定,【答案】全面a要求学生能用分类的思想对此题开放性较强.【点评】 .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认识备选例题 ²浙江温州)观察下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入适当2004(6243,…你的理解是,________,,,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7354._________2,找出各项数的特点是本题关键所在,第一个数为【点拨】3所得的数.1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分子,分母都加5【答案】6(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提问:今天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然后教师总结:由学生自己小结,和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我们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的含义.0要特别注意“的圈中填上适合的数,使得圈内的数依次1-2-1请你在图.1 有理数集、正数集、分数集、负数集.•为整数集、所示.1-2-2答案不唯一,如图【答案】3081120.4-5正有理数.有理数按正、负可分为 2零负有理数整数按整数分,可分为分数)你能自己再制定一个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另一种分类吗?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对事物进行分类,请你举例说明.2(的数,等于1的数,小于1)如将有理数分成大于1(【答案】的数.1例如对人按年龄可分为:)2(青年、少年、儿童、幼儿、婴儿、中年、老年..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你能说出两个图的重 3 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呢?分数集合负数集合负分数答案(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111 -0.3 ,50%,0,3,-3,,0.125, -722 0} ,3,{-7)整数集合1(11 -0.3} ,50%,-3,,{0.125)分数集合2(221 -0.3} ,{-3)负分数集合3(21 50%} ,0,3,,{0.125)非负数集合4(211 -0.3} ,50%,0,3,-3,,0.125,{-7)有理数集合5(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2 不是自然数0B.A.整数就是自然数是整数而不是正数0D.C.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325(千克,)0.1±25(某商店出售的三种规格的面粉袋上写着.)千克的字样,从中任意两袋,它们质量相0.3±25(,千克)0.2•± 千克. 0.6 差最大的是提升能力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现在所学的范围内,你能否试着a.字母 4 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a说明a【答案】,负整数或负分数.0可以表示正整数,正分数,个5.某校对初一新生的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 5名男10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为标准,生的测试成绩如下: 2 -1 2 -1 3 0 -1 -2 1 0 -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标(即达标率)?10)这1(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10)这2()1(【答案】(个)10-1=49³5)2(;50% 开放探究.应用创新题 68若向东再米,12如果一个人从A地出发先走+米,8米记作+米,你能判断这个人此时在何20米,最后走-18米,又走+15走-处吗?米处.5在A地西边【答案】.新中考题 7年元月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2004²内蒙古赤峰)我市2004(克旗的最低温度是-‣,22宁城县的最低温度是-这一天宁城‣,26 (A)县的最低气温比克旗的最低气温高-8. D‣8. C‣-4. B‣4. A ‣(六)资料采撷原始的计算工具最早人类初期的计算主要是计数.计算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用来帮助计数的工具是人类的四肢(手、脚、手指、脚趾)或身边的,说明人们常小石头、贝壳、绳子等.中国有句古话叫“屈指可数” 用手指来计算简单的数.名珍藏着一件从秘鲁出土的古代文物,在美国纽约的博物馆里,“基普”叫传基普是古人用来计数和记事的.意即打了绳结的绳子.,波斯国王在一次征战中曾命令一支部队守桥,他•世纪,6说公元前一要他们每守一天解开一个结,把一条打了结的皮带交给留守将士,直守到皮带上的结全部解完了才准撤退.人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计数和记在没有文字的我国古代,事.一件事打一个结,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办完了一件事就解掉一个结.古人不仅用绳结计数,而且还使用小石子等其他工具来计数.例这样,晚上必须圈到栅栏里.早晨放牧到草地里,他们饲养的羊,如,傍出来一只就往罐子里扔一块小石子;早晨从栅栏里放出来的时候,如果石子全部进去一只就从罐子里拿出一块小石子.晚羊进栅栏时,拿光了,就说明羊全部进圈了;如果罐子里还剩下石子,说明有羊丢失了,必须立刻寻找.教学反思:为学生提供合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这节课的教学,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去思考问,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探寻结果,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学生的讨论,有方法型的,中受到启发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可以增加.有技巧型的取长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深刻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短2 .2.1 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①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②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过程与方法 2逐步形成应用①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数学的意识.②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0m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学校,学校东课件展示 100m处分别有一个书店和一个超市,学校西150m•和西处分160m和表示书店、超市、邮局、D、C、B、A别有一个邮局和医院,分别用医院,你会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吗?(学生画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0•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左右两边0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也就是本节内容──数轴.•都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1(点拨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拿出教学温度计,第四步:构是否有共同之处.对比思考: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2(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数轴.做一做4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试一试:,-3,1.5,7吗?0,-2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a则数轴上表示数是一个正数,a若讨论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a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与原点又相距了多少个长度单位?•上?小结整数能在数轴上都找到点吗?分数呢?___________•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所有的可见,都在原点的右边.______________都在原点的左边,(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1 例43-25321210-1210-1②①③001-10-321-1-2④⑤⑥021-1-2⑦④③正确②错.没有正方向①错.没有原点【答案】⑦错.正方向⑥正确⑤错.单位长度不统一错.没有单位长度标错7 0 ,-,-3,1.5,2 4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例3【答案】 ABCED5-1-41-2-5420-33 7,,D点表示--3,C点表示1.5,B点表示4图中A点表示3.0E点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什么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如果3 例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呢?a表示-•位置上?由数轴上数的特点不准得到,正数都在原点的右边,【提示】负数都在原点左边.原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个点与它对应,【答案】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数与数轴上的点结合,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点评】形结合.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又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4 例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线;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B)(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上)阶段评估数学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上)阶段评估数学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七年级(上)阶段评估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下列各数中,比−1小的数是()A. 0B. −12C. −32D. 122.在−1,2,−2,−0.1中,倒数是其本身的数是()A. −1B. 2C. −2D. −0.13.2021年5月18日,安徽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安徽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根据普查数据,全省常住人口为6102.7万人,其中6102.7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6.1027×106B. 6.1027×107C. 6102.7×104D. 0.61027×1074.如图所示的是小青的微信钱包账单截图,若+6.80表示收入6.80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70表示余额为5.70元B. −5.70表示支出−5.70元C. −5.70表示支出5.70元D. 这两项的收支和为+12.30元5.已知点M、N、P、Q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其中对应的数的绝对值最大的点是()A. MB. NC. PD. Q6.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①−(−12)和−|−2|;②(−1)2和−12;③23和32;④(−2)3和23.A. ①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7.已知一个数由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数4.11万,则关于这个数的精确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精确到百位B. 精确到万位C. 精确到千分位D. 精确到百分位8.若|a|=8,|b|=5,a+b>0,那么a−b的值是()A. 3或13B. 13或−13C. 3或−3D. −3或139. 将一列有理数−1,2,−3,4,−5,6,…,按如图所示进行排列,则−2021应排在( )A. A 位置B. B 位置C. D 位置D. E 位置10.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数学老师将1~10共十个整数依次写在十张不透明的卡片上(每张卡片上只写一个数字,每一个数字只写在一张卡片上,而且把写有数字的那一面朝下).他先像洗扑克牌一样打乱这些卡片的顺序,然后把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叫到讲台上,随机地发给每位同学两张卡片,并要求他们把自己手里拿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写在黑板上,甲写下11,乙写下4,丙写下16,丁写下7,戊写下17.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手里拿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是2和9B. 戊同学手里拿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是8和9C. 丁同学手里拿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是3和4D. 丙同学手里拿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是9和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1. 计算(−8)÷12的结果是______. 12. 古代埃及人在进行分数运算时,只使用分子是1的分数,因此这种分数也叫做埃及分数.我们注意到,某些真分数恰好可以写成两个埃及分数的和,例如:712=13+14.则1130写成两个埃及分数的和的形式为1130=______.13. 若32+32+32+32=n 2,则n 的值为______.14. 已知有理数−2和4.(1)计算−2−42的结果为______;(2)若添一个有理数n ,使得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差为9,则n 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0分)15. 计算:−313+4+313.16.已知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m是最大的负整数,求(x+y)−2abm的值.17.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起来.+2,−1,−(−5),−|−4|,0.218.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七年级举行了“学党史⋅感党恩”的演讲比赛,每班先通过预赛选出1位选手参加决赛,如表是每个班级的决赛参赛选手的得分.(1)若将85分记作0,高于85分记为正,低于85分记为负,请在表中用正、负数或0表示各班参赛选手的得分;(2)若(1)中用正、负数或0表示的数中,有m个非负数,n个非正数,求m n的值.19.计算:(1)(13−56−15)÷(−130);(2)(−4)÷(−43)×3+(−1)2021×(−6).20.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例如: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利用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1)若点A在数轴上表示15,点B在数轴上表示2,则AB=______.(2)在数轴上表示x的点与−2的距离是3,那么x=______.(3)若数轴上表示a的点位于2和5之间,则|a−2|+|a−5|=______.21.小辉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他以20分钟为基准,将连续七天的跑步时间(单位:分钟)记录如下:+5,−3,+7,−10,+6,+8,−5(超过20分钟的部分记为“+”,不足20分钟的部分记为“−”).(1)小辉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几分钟?(2)若小辉跑步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0.15千米,则这七天他共跑了多少千米?22.对于有理数a,b定义运算:a◎b=ab−3a−3b+1.例3◎4=3×4−3×3−3×4+1=−8.(1)计算:2◎5.(2)计算:[(−3)◎6]◎3.(3)定义的新运算“◎”交换律是否还成立?请判断并说明理由.23.某学习平台开展打卡集点数的活动,所获得点数可以换学习用品.规则如下:首日打卡领3个点数,连续打卡每日再递增3个,每日可领取的点数最高为15个.若中断,则下次打卡作首日打卡,点数从3个重新开始领取.(1)按规则,第1天打卡领取3个,若连续打卡,则第2天领取6个,第5天领取______个,第6天领取______个,连续打卡一周,一共领取点数______个;(2)小琦同学从9月1日开始打卡,以后连续打卡不中断,结果一共领取了255个点数,问:他连续打卡了几天?(3)小冉同学从9月1日开始坚持每天打卡,在某天领取了15个点数后,因故有2天(不连续)忘记打卡,到9月15日打卡完成时,她发现自己一共领取了108个点数,请直接写出她没有打卡日期的所有可能结果.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0>−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12<−1,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32>−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12故选:C.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逐个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能熟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答案】A【解析】解:−1的倒数是−1,2的倒数是1,2−2的倒数是−1,2−0.1的倒数是−10,故选:A.分别求出各数的倒数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倒数,掌握倒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答案】B【解析】解:6102.7万=61027000=6.1027×107.故选:B.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4.【答案】C【解析】解:根据+6.80表示收入6.80元,“收入”用正数表示,那么“支出”就用负数表示,−5.70表示支出5.70元,故选项A 、B 不合题意,选项C 符合题意这两项的收支和为+6.8+(−5.7)=+1.1(元),故选项D 不合题意;故选:C .根据+6.80表示收入6.80元,可以得出“收入”用正数表示,从而“支出”就用负数表示,得出答案.考查正数、负数的意义,一个量用正数表示,那么与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表示.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数轴,绝对值,掌握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各点到原点的距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点Q 到原点的距离最远,∴点Q 的绝对值最大.故选D .6.【答案】B【解析】解:①根据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12)=12,−|−2|=−2,故−(−12)与−|−2|不互为相反数,那么①不符合题意.②根据有理数的乘方,(−1)2=1,−12.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故(−1)2与−12互为相反数,那么②符合题意.③根据有理数的乘方,23=8,32=9.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故23与32不互为相反数,那么③不符合题意.④根据有理数的乘方,(−2)3=−8,23=8.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故(−2)3与23互为相反数,那么④符合题意.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②④.故选:B.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定义、有理数的乘方解决此题.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掌握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定义、有理数的乘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答案】A【解析】解:近似数4.11万精确到0.01万位,即百位.故选:A.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精确到第几位”是精确度的常用的表示形式.8.【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代数式求值.根据绝对值结合a+b>0求出a、b的值,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8,|b|=5,∴a=±8,b=±5,又∵a+b>0,∴a=8,b=±5.∴a−b=3或13.故选A.9.【答案】D【解析】解:由图可知,每个凸起对应5个数字,这些数字的奇数都是负数,偶数都是正数,∵(2021−1)÷5=2020÷5=404,∴−2021应排在E位置,故选:D.根据图中的数字,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特点,从而可以求得−2021应排在哪个位置,本题得以解决.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数字的变化特点,求出−2021所在的位置.10.【答案】B【解析】解:乙同学是1,3;丁同学是2,5;甲同学是4,7;丙同学是6,10;戊同学是8,9;故选:B.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先确定出乙同学的数字,然后依次确定丁,甲,丙,戊同学的数字即可.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注意数字不重复.11.【答案】−16【解析】解:(−8)÷12=(−8)×2=−16,故答案为:−16.根据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本题考查有理数的除法,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15+16【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1130写成两个埃及分数的和的形式为1130=15+16.故答案为:15+16.根据题意即可将1130写成两个埃及分数的和的形式为1130=15+16.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有理数的加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加法.13.【答案】±6.【解析】解:∵32+32+32+32=n 2,∴4×32=n 2.∴n 2=36.∴n =±6.故答案为:±6.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解决此题.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答案】−3 5或−11【解析】解:(1)−2−42=−62=−3,故答案为:−3;(2)有两种情况:①n 为最大数,此时n −(−4)=9,解得:n =5;②n 为最小数,此时−2−n =9,解得n =−11,综合上述:n 的值是5或−11,故答案为:5或−11.(1)先计算−2−4=−6,再除以2即可;(2)分为两种情况:①n 为最大数,②n 为最小数,再求出n 即可.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一元一次方程和有理数的减法,能正确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第(2)题用了分类讨论思想.15.【答案】解:原式=−313+313+4=0+4=4.【解析】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简便运算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解:根据题意,得:x+y=0,ab=1,m=−1,则原式=0−2×1×(−1)=0+2=2.【解析】先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倒数的定义得出x+y=0,ab=1,m=−1,再代入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7.【答案】解:−(−5)=5,−|−4|=−4;在数轴上表示为:∴−|−4|<−12<0<+2<−(−4).【解析】先化简符号,再在数轴上表示出各个数,最后比较大小即可.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和实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能正确在数轴上表示出各个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8.【答案】−2+5+1+7010【解析】解:(1)83−85=−2;90−85=+5;86−85=+1;92−85=+7.85−85=0,95−95=+10;故答案为:−2;+5;+1;+7;0;+10;(2)由(1)可知,m=5,n=2,∴m n=52=25.(1)根据将85分记作0,高于85分记为正,低于85分记为负,可得结果;(2)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得出m、n的值,再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19.【答案】解:(1)原式=(13−56−15)×(−30)=13×(−30)−56×(−30)−15×(−30)=−10+25+6=21;(2)原式=3×3+(−1)×(−6)=9+6=15.【解析】(1)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进一步计算即可;(2)先计算除法和乘方,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运算律.20.【答案】131或−53【解析】解:(1)点A在数轴上表示15,点B在数轴上表示2,那么AB=|15−2|=13,故答案为:13;(2)根据题意得,|x−(−2)|=3,解得x=1或−5.故答案为:1或−5.(3)数轴上表示a的点位于2和5之间,|a−2|+|a−5|表示数a到2和5两点的距离之和,则|a−2|+|a−5|=3.故答案为:3.(1)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以及绝对值的意义解答即可;(3)结合数轴得出:数轴上表示a的点位于2和5之间,|a−2|+|a−5|表示数a到2和5两点的距离之和,则|a−2|+|a−5|等于3.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数轴,读懂题目信息,理解数轴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解:(1)+8−(−10)=8+10=18(分钟).故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18分钟;(2)20×7+(5−3+7−10+6+8−5)=148(分钟),0.15×148=22.2(千米).故这七天他共跑了22.2千米.【解析】(1)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即可求解;(2)先求出这七天的跑步时间,再乘速度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22.【答案】解:(1)∵a◎b=ab−3a−3b+1,∴2◎5=2×5−3×2−3×5+1=10−6−15+1=−10;(2)[(−3)◎6]◎3=[(−3)×6−3×(−3)−3×6+1]◎3=(−26)◎3=(−26)×3−3×(−26)−3×3+1=−8;(3)定义的新运算“◎”交换律成立,理由:∵a◎b=ab−3a−3b+1.b◎a=ba−3b−3a+1.∴a◎b=b◎a,∴定义的新运算“◎”交换律成立.【解析】(1)根据a◎b=ab−3a−3b+1,可以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2)根据a◎b=ab−3a−3b+1,可以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3)先判断是否成立,然后说明理由即可.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3.【答案】151575【解析】解:(1)∵首日打卡领3个点数,连续打卡每日再递增3个,∴第5天领取:3×5=15(个),∵每日可领取的点数最高为15个,∴第6天领取15个,∴连续打卡一周,一共领取:3+6+9+12+15+15+15=75(个),故答案为:15,15,75;(2)前5天共领取:3+6+9+12+15=45(个),(255−45)÷15=14(天),14+5=19(天),∴他连续打卡了19天;(3)∵45+0+(3+6+9)+0+45=108,45+0+45+0+(3+6+9)=108,45+15+0+(3+6+9)+0+(3+6+9+12)=108,45+15+0+(3+6+9+12)+0+(3+6+9)=108,∴她没有打卡日期是:6日和10日或6日和12日或7日和11日或7日与12日.(1)根据打卡与获得点数的规律即可得出结果;(2)由总点数减去45,再除以15即可得到第5天以后连续打卡的天数,再加数5天就是连续打卡的天数;(3)根据打卡与获得点数的规律及有2天(不连续)忘记打卡,共领取了108个点数,共有4种情况.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打卡与获得点数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有理数乘方(1)教案

有理数乘方(1)教案

有理数乘方(1)教案11有理数的乘方(1)一、教学目的:1、通过现实背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方的有关规律的过程。

2、通过尝试过程,感受数学的奇妙性,领会重要的数学建模思想、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表示,会进行乘方运算。

三、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法则?两个学生回答2、将一张作业本的纸对折30次,你们猜一猜它有多厚?学生们可讨论、想象,教师在此不作任何解答。

3、我们小学学过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用乘法,那么相同因数的乘法的简便运算又可用什么方法呢?(二)、讲授新课:1、通过探索,得出乘方的意义由边长为2的正方形,面积:422,棱长为2的正方体,体积:8222为了简便,将它们分别记作322,2,读作“2的平方”(或2的二次方),“2的立方”(或2的三次方)同样:的四次方”,读作“)记作(22),2()2()2()2(4,)的五次方”,读作“())记作(()()()()(52525252525252512a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师提出:aaaa(n个a,n为正整数)呢?生归纳总结:(抽学生回答)可以记作na,读作a的n次方。

板书①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a(n个a),记作na,读作“a的n次方”。

②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na中,相同的因数a叫底数,(a可取任何有理数),n叫作指数,(n取正整数)。

注意:⑴乘方是一种运算,⑵幂是乘方的结果,na看作是a的n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的次幂。

(没有特别说明:a的n的次方和a的n次幂,两种读法都正确。

)⑶单独的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例:3就是13,指数是1的通常省略不写。

2、应用乘方的意义回答下列的问题(1)、32读作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幂是______;2)2(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幂是_______;3)21(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幂是_______;431)(读作________,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__。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3.2 科学记数法 2.3.3 近似数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3.2 科学记数法 2.3.3 近似数

关于该火箭,下列各数中是准确数的是( B )
A.火箭直径约3.8 m B.一级采用4台液氧/煤油发动机
C.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0 t
D.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 t
变式:下列语句中给出的数据,是近似数的是( C )
A.小王所在班有50人
B.一本书有186页
C.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约155米 D.我国有56个民族
(2)确定n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1:利用整数的位数来求n,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方法2:看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n就等于几. (3)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先看10的指数,指数是多少,就
将a中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多少位,位数不足的用0补全.
知识点2:近似数与精确度(重难点)
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 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与实际接近的数
4.下列数据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1)妈妈去买水果,买了8个苹果,约3千克; (2)小民与小李买了2瓶水,4根黄瓜,约20元,然后骑车去大
约3.5 km外郊游,约玩了4.5小时后回家; (3)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准确数:8,2,4,56. 近似数:3,20,3.5,4.5
D.4 400 000 000
变式: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105;
(2)5.18×103;
(3)-3.12×105.
解:(1)原式=100 000. (2)原式=5 180. (3)原式=-312 000.
【题型三】准确数与近似数
例3:截至2024年2月,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已完成各项研制工作,
(3)原式=-1.026×105.
【题型二】还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教案 (新版)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教案 (新版)青岛版

有理数的运算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法。

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类比学习等。

2、教学手段由于本节课主要以复习提升能力为主,信息量很大,因此制作了课件,设计形象具体,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复习 1、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乘方法则2、加法、乘法运算律3、科学记数法,会按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23.挑战自我一根长1米的木棒,第一次截取全长的一半,第二次截取余下的三分之一,第三次截取余下的四分之板书设计整个板书设计是为了展示重点与难点,层次与结构,同时体现美观,挖掘启发思维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教学评价评价方式采用“观察法”及“操作性评价”。

“观察法”是在授课过程中努力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中,积极肯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钻研精神。

“操作评价”强调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达成度和操作技能的点评,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保持同学生的正面对话与互动,用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实践,并通过点评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提高信息反馈的频率和信度,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说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教学中首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检查第3章基本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经历这种探究过程,对培养学生揭示数学关系,提升能力非常有益。

选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完成思维的构建,体现认知规律,真正达到“学习有用的数学”的目的。

【教案】近似数

【教案】近似数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3 近似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给了一个近似数,你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2.给了一个数,会按照精确到要求哪一位,•四舍五入取近似数.3.会识别一个数是近似数或准确数.【过程与方法】从测量引入近似数,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和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教学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按给定的精确或有效数一个数的近似数.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数据图片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北京地铁1号线是我国最早的地铁路线,全长31.04公里.“31.04”一定是准确的数据吗?它又是怎么来的?(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近似数教师问1:下列语句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出示课件4)1.妈妈去买水果,买了8 个苹果,大约3 千克.2.小民与小李买了2 瓶水,4 根黄瓜,6 袋香巴拉牛肉干,约20 元,然后骑车去大约3.5 km外去郊游,大约玩了4.5 小时回家.3.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学生回答:精确数:8,2,4,6,56;近似数:3,20,3.5,4.5.教师问2:什么样的数是近似数?你能举例说明吗?(出示课件5)师生一起总结:1.我们得不到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而是通过测量、估算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 例如,姚明的身高是2.26米.2.2.有时我们为了叙述、书写方便,通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也是近似数. 例如,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的考生共178万人.教师问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出示课件6)(1)某歌星在体育馆举办音乐会,大约有一万二千人参加.(2)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发现带有各种细菌800000万个.(3)张明家里养了5只鸡.(4)据统计,2017年全国初中在校生人数为4311.95万.学生回答:(1)近似数;(2)近似数;(3)准确数;(4)近似数.2.师生互动,探究按要求取近似值教师问4:小明和小颖分别测量了同一片树叶的长度,他们所用的直尺的最小单位是不同的,分别是厘米和毫米.(出示课件7)根据小明的测量,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多少?根据小颖的测量呢?谁的测量结果会更精确一些?学生回答:小明测量的长度是3.1cm,小颖测量的长度是3.2cm.教师讲解:近似数是一个与准确数接近的数,其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教师问5:小明、小颖的测量分别精确到什么单位?(出示课件8)学生回答:小明精确到厘米,小颖精确到毫米.教师:我们所熟知的圆周率π,你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吗?(出示课件9)师生一起总结:精确到个位:π≈3(),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π≈3.1,精确到0.01,或叫精确到百分位:π≈3.14,精确到0.001,或叫做精确到千分位:π≈3.140,精确到0.0001,或叫做精确到万分位:π≈3.1416,……例1: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出示课件11)(1)0.0158(精确到0.001);(2)304.35(精确到个位);(3)1.804(精确到0.1);(4)1.804(精确到0.0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对8四舍五入,0.0158 ≈0.016(2)对3四舍五入,304.35≈304(3)对0四舍五入,1.804 ≈1.8(4)对4四舍五入,1.804≈1.80.教师问6:(4)中能把“1.80”后面的“0”去掉吗?学生回答:(4)题中,1.80,这里的0不能去掉,由四舍五入得到的1.8与1.80的精确度是不同的,前者是精确到0.1,而后者是精确到0.01.例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出示课件13)(1)600万;(2)7.03万;(3)5.8亿;(4)3.30×10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600万,精确到万位;(2)7.03万,精确到百位;(3)5.8亿,精确到千万位;(4)3.30×105,精确到千位.总结点拨:看一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它四舍五入到哪一位. 对带上了单位的近似数,应先将它还原成不带单位的数.例3:据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统计,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共有7308.44万人次入园参观,求每天平均入园人次(精确到0.01万人次).(出示课件1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从5月1日至10月31日共有184天,故每天的平均入园人次为7308.44÷184≈39.719≈39.72(万人次).(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7-21)1. 5月18 日,新华社电讯:我国利用世界唯一的“蓝鲸1号”,在南海实现了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可控开采.据介绍,“蓝鲸1号”拥有27354台设备,约40000根管路,约50 000个MCC报验点,电缆拉放长度估计1200千米.其中准确数是()A.27354 B.40000 C.50000 D.12002. 近似数5.0×102精确到()A.十分位B.个位C.十位D.百位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近似值:(1)75 436(精确到百位)(2)0.785(精确到百分位)4.下列数据精确到什么位?(1)小王的身高1.53米;(2)月球与地球相距38万千米;(3)圆周率π取3.14159.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近似数4.60与4.6的精确度相同.(2)近似数5千万与近似数5000万的精确度相同.(3)近似4.31万精确到0.01.(4)1.45×104精确到0.01.6.某校七年级共有学生112名,想租用45座的客车外出参观,应租几辆客车?7.若2m布可做1件衣服,则9m能做多少件这样的衣服?参考答案:1.A2.C3.解:(1)75 436≈7.54×104 ;(2)0.785≈0.794.解:(1)精确到0.01;(2)精确到万位;(3)精确到0.000015.解:(1)错,近似数4.60精确到0.01,近似数4.6精确到0.1.(2)错,近似数5千万精确到千万位,近似数5000万精确到万位.(3)错,近似数4.31万写成单位为‘个’位的数是43100,数字1所在的位置为百位,故4.31万精确到百位.(4)错,1.45×104写成原数为14500,数字5所在位置为百位,故1.45×104精确到百位.6.解:112÷45=2.488…≈3(辆).7.解:9÷2=4.5≈4(件).(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正确理解和掌握近似数、准确实的概念,给出一个近似数,能准确地确定它精确到哪一位,并能按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1)54页到55页的相关内容。

有理数的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教材分析《有理数》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

教材从实例出发,由实际需要引入负数,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次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习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1、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陈述,我们得到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1). 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 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 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

(4). 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 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 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 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 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 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知识结构本章的知识结构如图3、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1)数形结合思想。

本章为数与形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基本支撑点——数轴。

有了数轴这个基础,数与形就联系起来了,就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了,,如巩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道理,理解有理数加法,乘法的意义,掌握运算法则等内容都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

(2)分类讨论的思想。

本章中关于有理数的分类,就利用了这一思想。

(3)初步的算法思想。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第一个运算法则,也是第一次渗透这种算法思想。

所以《标准》的要求为“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5.1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1.5.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一、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二、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第一 单元:有理数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 单元:有理数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有理数教学计划姓名:刘辉 2016 年 9月 1 日一、单元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意义和有理数运算律,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能运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并自觉地学习数学的习惯。

(2)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作业的态度,提高运算能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的辩证关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

(2)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归纳的数学思想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数的运算上,诸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等内容的学习,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数的运算上,诸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等内容的学习,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中符号的确定。

(获奖)优秀课.9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获奖)优秀课.9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获奖)优秀课.9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9有理数的乘方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3、经历探索有量数乘方意义的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4、能用计算器求一些数的乘方.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四、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的算式是2个、3个或3个以上的相同数的连乘积?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方.(二)讲授新课在生活中,有这样的问题:1个细胞,经过1小时就可以分裂为2个同样的细胞,那么5小时以后,这个细胞可繁殖成多少个同样的细胞?列出的式子为:2×2×2×2×2. 我国古代的数学书中有这样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竭.”那么,10天之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多少?列出的式子为:.21212121212121212121⨯⨯⨯⨯⨯⨯⨯⨯⨯ (三)重难点精讲思考:“一尺之棰,日取其半”,如果问10个月之后还剩多少10年之后还剩多少那么列出的式子将是什么样子显然,我们遇到了如何写出这个烦琐的式子的麻烦,我们需要创设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表达这样的运算.我们把a×a 写为a 2;a×a×a 写为a 3;2×2×2×2×2写为25;;)21(212121212121212121215=⨯⨯⨯⨯⨯⨯⨯⨯⨯ 一般地,我们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如果有n 个a 相乘,可以写为a n ,也就是,n a n a a aaa =个 其中,a n 叫做a 的n 次方,也叫做a 的n 次幂.a 叫做幂的底数,a 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 叫做幂的指数,n 可取任何正整数.特殊地,a 可以看做a 的一次幂,也就是说a 的指数是1.典例:例1、计算:.)1)(4()31)(3()5)(2()3)(1(2301934-+--.1-)1()1)(1)(1()1)(4(196831)31()31)(31)(31()31)(3(;125)5)(5)(5()5)(2(;81)3)(3)(3)(3()3)(1(230123019934=----=-=++++=+-=---=-+=----=-个个;解: 跟踪训练:计算:.)1)(4()31)(3()21)(2()2)(1(2016643-+--.1)1()1)(1)(1()1)(4(7291)31()31)(31)(31()31)(3(;161)21)(21)(21)(21()21)(2(;8)2)(2)(2()2)(1(201620166643=----=-=++++=+=----=--=---=-个个;解: 例2、利用计算器计算:).001.0()135)(2()01.0(125.21)1(45精确到精确到-交流:1、当底数是负数,指数是任意正整数时,幂的符号是确定的吗如果是不确定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确定幂的符号2、在-a n 和(-a)n (n 是任意正整数)的意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区别在哪里3、在-a n 和(-a)n (n 是任意正整数)的计算结果总是相同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相同,在什么情况下不同学生思考并交流.在做幂的运算时,要注意幂式中括号的意义:(-a)n 表示n 个(-a)相乘,它的计算结果随n 的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即有⎪⎩⎪⎨⎧-=----=-).()()())()(()(是正奇数,是正偶数个n a n a a a a a a n n n n-a n 表示n 个a 的乘积的相反数,即有.)(个n n a aaa a -=- 典例:例3、计算:(1)(-3)5; (2)-34;(3)[-(-5)]3; (4)-[+(-2)]7.解:(1)(-3)5=(-3)(-3)(-3)(-3)(-3)=-243;(2)-34=-(3×3×3×3)=-81;(3)[-(-5)]3=(+5)3=+125;(4)-[+(-2)]7=-(-2)7=-(-128)=+128.例4、据统计,2009年底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已经从2008年底的1695万人增加到1755万人.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率,请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1万人):(1)到2010年底、2011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2)到2014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先求出从2008年底到2009年底北京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解:(1)用计算器计算,从2008年底到2009年底北京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为3.54%.100%0.0354%100169516951755=⨯≈⨯- 所以,到2010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1817(万人);到2011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1+3.54%)=1755×(1+3.54%)2≈1881(万人).答:到2010年底、2011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1817万人、1881万人.(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算式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我们还注意到,幂的指数等于所求的年份与2009年相差的年数.由于2009年与2014年相差5年,所以到2014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5≈2088(万人).答:到2014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2088万人.(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32与-23B .32与(-3)2C .32与-32D .-23与(-2)32、下列各式:①-(-4);②-|-4|;③(-4)2;④-42;⑤-(-4)4;⑥-(-4)3,其中结果为负数的序号为____________.3、计算:(1)(-4)6; (2)-24;(3)[-(-3)]4; (4)-[+(-5)]3.4、当你把纸对折1次时,可以得到2层;对折2次时,可以得到4层;对折3次时,可以得到8层…(1)计算对折5次时的层数是多少?(2)你能发现层数与折纸的次数的关系吗? (3)如果每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求对折12次后纸的总厚度.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5八、教学反思 2.4等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并等式的基本性质1.2、理解掌握并等式的基本性质2.3、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等式变形.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1、2. §1.9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定义: 幂、底数、指数的概念:例1、 例2、 例3、 例4、四、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等式变形.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下图:我们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天平还是保持平衡.下面我们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二)讲授新课实践: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两边放入质量相同的砝码,并把这种状态想象成一个等式成立的形式,利用它来研究等式具有什么性质.(1)在天平的一边再放入(或取出)一些砝码,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做就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说明等式应具有什么性质(2)使天平的一边的砝码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做就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又说明等式应具有什么性质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通过上面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等式具有以下两个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 我们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等式的基本性质:1、如果a=b ,c 表示任意的数或整式,那么a+c=b+c.2、如果a=b ,c 表示任意的数,那么ac=bc ;如果a=b ,c ≠0,那么c b c a =. 典例:例、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得到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及怎样变形(改变式子的形状)的.(1)如果3x=7-5x ,那么3x+_______=7.(2)如果132=-x ,那么x=_______. 解:(1)3x+5x=7.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5x.(2)x=23-.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23-. 跟踪训练: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得到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及怎样变形(改变式子的形状)的.(1)如果2x=6-3x ,那么3x+_______=7.(2)如果241=-y ,那么y=_______. 解:(1)3x+3x=6.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5x.(2)y=-8.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4.(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5x -1=4x 变形正确的是( )A .5x +4x =-1 B. 25x -21=2x C .5x -4x =-1 D .5x +4x =12、下列四组变形中,变形正确的是( )A .由5x +7=0,得5x =-7B .由2x -3=0,得2x -3+3=0C .由6x =2,得x =31 D .由5x =7,得x =353、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1)若2x +7=10,则2x =10-7.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同时 ;(2)若-3x =-18,则x = .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3)若3(x -2)=-6,则x -2= .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同时 ,所以x =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84 练习 1、2八、教学反思1.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值的概念.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3、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近似值.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四、教学难点: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看一个例子: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种报道:“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

灵宝市X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3近似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灵宝市X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3近似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能说出它的精确度;(2)给出一个数,能按指定的精确度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准确数与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近似数、精确度及近似数的准确求法的理解.会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近似数在实际情况下的取值.多媒体课件情境1:记数游戏.男女生分组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快速记住各自所看到的数据.男生: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数为1 339 724 852人.女生: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总人口数约为13亿人.提问:同样是我国的总人口数,一个很容易记忆,而另一个比较难记,为什么?指出: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情境2:实验感知.请同学们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提问:为什么结果会不同?指出: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无法用精确的数表示.教师总结: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数字有关的问题.比如,(1)七年级(4)班有42名同学;(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这里的42,3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4)王强的体重约是49千克.960万、49是准确数吗?这里的960万、49都不是准确数,而是四舍五入得来的,是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我们把像960万、49这些与实际数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到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就是精确度的问题.我们都知道,π=3.141 59…….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作精确到个位;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那么应为3.1,就叫作精确到十分位(或精确到0.1);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那么应为3.14,就叫作精确到百分位(或精确到0.01).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分别精确到哪一位?(1)132.4;(2)0.057 2;(3)2.40万.【解】(1)132.4精确到十分位(或精确到0.1).(2)0.057 2精确到万分位(或精确到0.000 1).(3)2.40万精确到百位.例2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452(精确到0.1);(2)20.415(精确到百分位);(3)4.805(精确到0.01);(4)5.904(精确到个位).【解】(1)0.452≈0.5.(2)20.415≈20.42.(3)4.805≈4.81.(4)5.904≈6.1.近似数就是与实际接近的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接近程度的问题,也就是精确度.2.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教材P46练习几何图形(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观察下列实物模型,其形状是圆柱体的是( )【知识归纳】根据立体图形的特点识别立体图形(1)若立体图形的表面均是曲面,则该立体图形为球.(2)若立体图形的侧面是曲面,则该立体图形可能是圆柱、圆锥或圆台.(3)若立体图形的侧面是平面,则该立体图形可能是棱柱或棱锥或棱台.2.(2014·无锡实验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A.2B.3C.4D.5【解析】选B.①柱体包括圆柱、棱柱,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故此选项正确;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正确;③棱柱的底面可以为任意多边形,错误;④长方体符合柱体的条件,一定是柱体,正确;⑤棱柱的侧面应是平行四边形,错误,共有3个正确.【易错提醒】1.四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但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四边形.2.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但斜棱柱的侧面不一定是长方形.3.(2014·泉州模拟)下列几何体属于柱体的个数是( )A.3B.4C.5D.6【解析】选D.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所以柱体有(1)(3)(4)(5)(6)(8),共6个.【互动探究】上面题目图形中属于棱柱的有哪些?提示:根据棱柱的概念可知,属于棱柱的有:(3)(4)(5)(6)(8).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4.下列图形中, 为柱体,其中为圆柱,为棱柱.【解析】根据棱柱以及圆柱和柱体的定义可得出:C,D为柱体,其中C为圆柱,D为棱柱.答案:C,D C D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不是锥体的是.【解析】(1)(2)(4)的底面只有一个,属于锥体,(3)的底面有2个,属于柱体.答案:(3)6.写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1) (2) (3)【解析】要根据几何体的特征来判断它的名称:(1)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相互平行,有四条这样的公共边,是四棱柱.(2)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做底面,曲面是长方形,因此是圆柱体.(3)由6个面组成,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且对面相互平行,是长方体.答案:(1)四棱柱(2)圆柱(3)长方体三、解答题(共26分)7.(8分)如图,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从上面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实物(用线连接).【解析】8.(8分)下面画出了8个立体图形(1)找出与图(a)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并说出相同的特征是什么?(2)找出其他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并说明相同的特征是什么?【解析】(1)与图(a)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有:(c)(d)(e);它们相同的特征是它们都是柱体.(2)(b)(f)(g)是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它们都是锥体.【培优训练】9.(10分)大家一定知道欧拉公式吧,一定很惊叹欧拉的伟大,其实,你也可以发现公式!如图,试一试!(1)根据上图所示,将所得数值填入下表:图顶点数边数区域数a 4 6 3bcd(2)猜想:顶点数、区域数、边数满足的关系: .(3)验证:请画一个图形验证.【解析】(1)图顶点数边数区域数a 4 6 3b 8 12 5c 6 9 4d 10 15 6(2)顶点数+区域数-边数=1(3)如图顶点数为7,区域数为6,边数为12.7+6-12=1,所以有:顶点数+区域数-边数=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进行包括小数、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符号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及省略加号和括号,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师出示问题:一个冬天的早晨,气温只有-7 ℃,中午气温上升了11 ℃,到半夜又下降了9 ℃,那么半夜的温度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完成,列出算式:-7+(+11)-(+9).二、推进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统一成加法以后的省略括号的书写形式和读法,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探讨,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师:以上问题中既有加法也有减法,怎样进行运算?学生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师:提出新的问题,可否将其统一成加法,再进行计算?学生讨论后回答.师:进一步提出,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了加法运算律的应用.然后让学生再重新尝试做一做,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方法.师:出示例子(-20)+(+3)+(+5)+(-7),并指出这个式子是-20,3,5,-7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20+3+5-7,可以读作(1)负20、正3、正5、负7的和;(2)负20加3加5减7.注意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读法,尤其是第一种,学生可能不习惯,但在后面讲到多项式时还会涉及类似这一问题的问题.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第1、2题.教师出示课本例2.师生共同完成例2,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解题过程和完整的思路分析,这一过程中要注重与前面知识的结合,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还要考虑运算律的应用.学生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第1题,完成后小组交流自主纠错.三、练习与小结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练习:教材第40页练习第2题.小结:谈谈你对省略加号和的形式的理解,对加减混合运算的认识.四、课后作业1.算式-3-5不能读作( )A.-3与5的差B.-3与-5的和C.-3与-5的差D.-3减去5【答案】C2.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1-4+5-4=1-4+4-5B.1-2+3-4=2-1-4-3D.-+--=+--【答案】C3.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标志物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2米,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0.5米,相持一会,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4米,随后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1.3米,在大家的欢呼鼓励下,标志物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0.9米,若规定标志物向某队方向移动2米,该队即可获胜,那么现在谁赢了?【答案】规定向乙队方向移动为正,则每次移动后的位置为+0.2,-0.5,+0.4,-1.3,-0.9,则(+0.2)+(-0.5)+(+0.4)+(-1.3)+(-0.9)=0.2-0.5+0.4-1.3-0.9=-2.1,结果表明向甲队方向移动了2.1米,因此甲队赢.板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推进新课三、练习与小结四、课后作业11。

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②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好处,化繁为简的方法。

③掌握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判断近似数的精确度,并能根据有效数字位数进行数的近似。

④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近似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体会科学记数法的优越性,增强对较大数的数感。

②通过对近似数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及必要性的了解,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②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

②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按给定的精确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2 教学难点①探究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的方法。

②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意义。

3 专家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理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数学活动过程。

也只有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

这一节课,从科学记数法到近似数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4 教学方法问题引入-----近似数的必要性-----近似数的应用------交流讨论------巩固练习-----课程小结5 教学用具6 教学过程6.1 情景引入情景一:神十飞船在太空中大约飞行 10 080 000千米。

情景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39724852人。

情景三: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

情景四:光的速度约为300 000 000米/秒【教师说明】像这样较大的数据,书写和阅读都有一定困难,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表示方法,使得这些大数易写,易读,易于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想一想,102=100;103=1000;104=10000。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有理数及四则运算科学记数法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有理数及四则运算科学记数法

初中数学讲义有理数及其四则运算和科学记数法
龚天勇
一、知识目标:
1、正数与负数,
2、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3、有理数
4、加减法、交换律、结合律
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倒数;交换律、结合律
6、有理数的正整数幂
7、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
8、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
二、教学过程
(一)、正数与负数
(二)、有理数
(三)、数轴
(四)、相反数
(五)、绝对值
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六)有理数加减法
(七)、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
三、课堂总结
正数、负数、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运算
四,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倒数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五、有理数的乘方
九、科学记数法
十、近似数与有效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5.1有理数的乘方(1)课型:预习+展示时间:2012年9月主备:杨湘云王玉霞邓尚先审核:李文娟班级:七年级学生学案教师导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获得解决问题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1.重点:有理数乘方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2.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学法指导: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法:指导探究知识链接:以小学乘法为基础学具准备:学案、笔记、课本、练习本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想想看,如果把整块面看成整体“1”,捏合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条.二、合作●探究一)、分小组合作学习P41页内容,然后再完成好下面的问题1、叫乘方,叫做幂,在式子an中 ,a叫做,n叫做 , an叫做。

2、式子an表示的意义是3、从运算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从结果上看式子an,可以读作;二)、新知应用1、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1)(-2)×(-2)×(-2)×(-2)=.(2)、(—14)×(—14)×(—14)×(—14)=;(3)x•x•x•……•x(2010个)=2、例题,P41例1(1)323⎛⎫- ⎪⎝⎭师生共同完成(2)(-2)4 (3)(-4)3☆从例题1 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数,0的任何正整次幂都是;◆3、思考:(—2)4和—24意义一样吗?为什么?那么(—14)2、—(14)2与—142呢?4、自学例2 (教师指导)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 在实际背景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拉面的实例引出课题能过对“幂”的形式的学习,加深对乘方概念的理解新知应用1中,提醒学生:相同的分数或负数相乘时,要加括号提醒学生:例题中的底数为分数或负数时,要加括号◆3中的思考,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出错,教师可引生回顾幂的意义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三、课堂练习 完成P42页1,2.31.(1)(—7)8中底数是 ,指数是 。

(2)(—10)8中—10叫什做 ,8叫做 ,(—10)叫做 。

2.计算:(—1)10 (—1)7 83 (—5)30.13 41()2- (—10)4 (—10)53.(1) (2) (3) (4)? 四、盘点收获:这节课我学会了 五、达标测试 1、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种运算,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运算 加 减 乘 除 乘方运算结果 和2、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1)42-; (2)323⎛⎫- ⎪⎝⎭; (3)223-;※ 3.计算(1) 2221(2)2(10)4----⨯-; (2) 3212(0.5)(2)(8)2⎛⎫-⨯-⨯-⨯- ⎪⎝⎭;课堂练习只对准确率做要求提高准确率和速度注意:42- 及223-表示的意义。

※为能力拔高题,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五)、课后反思课题:1.5.1有理数的乘方(2)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2012年9月主备: 杨湘云 王玉霞 邓尚先 审核:李文娟 班级:七年级学生学案教师导案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及善于运用运算率简化运算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1.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2.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法指导: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法:指导探究 知识链接:学具准备:学案、笔记、课本、练习本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在2+3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 种运算。

2、请你们以4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二、合作●探究1、由上可以知道,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上面只给了一个算式,却要让学生总结三个结论。

设计不合理)(1)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___; (2)有括号的,先算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 43例题3,请你试练⑴ 2×(-3)3-4×(-3)+15 ⑵(-2)3+(-3)[(-4)2+2]-(-3)2÷(-2)3、师生共同探讨P 43例题4 三、课堂练习 P 44练习(1)、(—1)10×2+(—2)3÷4; (2)、(—5)3—3×41()2-; (3)、111135()532114⨯-⨯÷; (4)、(—10)4+[(—4)2—(3+32)×2];探究1: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五种代数运算可要成三级: 加减是一级 乘除是二级乘方与开方(以后学)是三级师生共同完成例题3的第2题(建议交给学生完成后,师生点评,并概括计算顺序和易错点)请简要说明例题4的解题接替要点。

通过练习提高准确率和速度四、盘点收获:1、这节课我学会了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 五、达标测试 计算:P47第3题1、(—1)100×5+(—2)4÷42、(—3)3—3×(-31)43、67×(61—31)×143÷53 4、(—10)3+[(—4)2-(1-32)×2]※5、-23÷94×(-53)2 6、4+(-2)3×5-(-0.28)÷4书P47第4题 (1) (2) (3) (4) 书P47第5题 (1) (2) (3) (4) (5)(题量过大,请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删减)※为能力拔高题,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课题:1.5.2科学记数法学案课型:预习+展示时间:2012年9月1(五)、课后反思学生学案教师导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已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体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1.重点: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及法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遍数法中的指数与整数数位的关系学法指导: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法:指导探究知识链接: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的改变的关系学具准备:学案、笔记、课本、练习本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根据乘方的意义,填写下表:10的乘方表示的意义运算结果结果中的0的个数10210×10 100 2103104105二、合作●探究1.我们知道: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地球表面积约为:510000000000000平方米。

这些数非常大,写起来表较麻烦,能否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数吗?300 000 000= 3×=3×_____ =_3×10()5100 0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___×1012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_________________n是____________)叫做科学记数法。

2.例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 000 000= (2)57 000 000=(3)123×106= (4)0.00800 800=(5)0.0924×106= ( 6)-12 03×10 5=(6)归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时,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数位三、课堂练习1.用科学记数法写出下列各数:探究1有一定难度,都是应给予适当的启发(设计成填空降低难度,凸显了将较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的思路与步骤)板书定义注意强调:2题也要求学生先按1题的步骤书写,增强学生对定义的理解。

10 000= 800 000=56 000 000= -7 400 000= 2.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1)1×107= (2)4×103=(3)-3.96×104= (4)7.5×105=(5) 8.848×103= (6) 3.021×102=四、盘点收获:这节课我学到了五、达标测试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465000= (2)1200万=(3)1000.001= (4)-789=(5)308×106= (6)0.7805×1010=2.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 600 000 km2 ,领水面积约为370 000 km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上述两数字.3.书上P474.5.(6)中,学生归纳时,n与数位的关系是:n=数位-1数位=n+1(要强调何时加何时减)这个归纳可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升华借助练习巩固新知(1题的(2)学生不知如何用科学记数法处理以万为计数单位的数(5)(6)可能由于学案设计时输入有问题,会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处理,但如果前面的铺垫做得好,将错就错这反而是针对优生的一种拔高设计)书上的练习可让学生直接做在此处。

便于批改(五)、课后反思课题:1.5.3近似数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2012年9月 主备: 杨湘云 王玉霞 邓尚先 审核:李文娟 班级:七年级.学生学案教师导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通过学习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2.过程与方法: 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热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1.重点: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难点: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

学法指导: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法:指导探究 知识链接:小学的近似数 学具准备:学案、笔记、课本、练习本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250000000= ;(2)-0.0013×104= ; (3)-1025×104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把原数写在横线上:(1)=⨯-51003.2 ;(2)=⨯7108.5 ;二.合作●探究 1.(1)我们班有 名学生, 名男生, 名女生; (2)一天有 小时,一小时有 分,一分钟有 秒; (3)我的体重约为 千克,我的身高约为 厘米; (4)我国大约有 亿人口. 在上题中,第 题中的数字是准确的,第 题中的数字是与实际接近以学生熟悉的数据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在存在数着准确数和近似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