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合集下载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班级管理策略也需要与时俱进,因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合作、探究和创造,这对教师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顺畅和有效。

一、了解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首先需要教师们了解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策略的核心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施教的重要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1. 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善于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形成民主和谐的班级关系。

2. 强化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

3. 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有爱的学习氛围。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和创造。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1. 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兴奋。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近年来,教育部门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格培养、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等基础能力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管理策略需要从传统的纪律管控转变为多元方法的融合,探索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班级管理方法。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自主新课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班级管理也应该同样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性包括学生的决策自主、行动自主、学习自主和思维自主。

</br>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资源分配上也要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去深入学习。

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学习活动,如组织小组活动、团队合作等,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师生间的合作信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体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关爱。

班级管理中的个性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讲座和社会实践机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挖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比如点拨、解决问题等,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班级管理中的情感体验班级管理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法则在新课程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组织社团等多种途径实现情感体验的目的。

班级管理中的家庭联系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更好地帮助学生和家长协同努力。

通过微信等信息平台,定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新课程的推出为学校带来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灵活,需要更好地顺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班级管理策略也需要随之更新,以适应这一变化。

一、认识新课程的背景新课程是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改革。

新课程强调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教育个性化和差异化。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班级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班级管理策略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班级的和谐氛围和团队精神。

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新课程要求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班级管理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突破传统的分数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发展潜力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关注和培养。

班级管理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2.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班级管理需要创建多样化的课堂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班级管理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需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的班集团体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班级管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主题班会和班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班级管理也可以通过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和互助服务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相互支持和帮助。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管理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管理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谢玲一、背景与意义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程的内容贴进学生,贴进生活,贴进实际,针对新课程内容的变化,我们在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手段上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学习方式的改变,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协调和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过程。

怎样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效课堂的学习和管理,这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班主任来说是长期的、系统的分步骤、有计划的实施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伴随着艰辛、忧虑、痛苦等诸多滋味。

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勇于探索研究新课改旨意,努力探索现代学生心理,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调者、体验者、指导者。

我们就能够有序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懂得管理、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魏书生告诉我们:“一个班级如果每天靠班主任不知疲倦地去管理,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而且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管理好班级”。

在学生接触新课程时,他们有好奇、有惊喜、兴奋,此时,如果班主任能加以正确,恰当的引导,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将探究合作性学习与开放式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两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在这方面获得了一些感悟和认识。

新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班级管理是有效地组织保障。

二、学习行政小组的组建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行政组,使小组成为班级管理的基本单位,使之前由班干部做的许多工作由小组长来做。

即把课改之前的班级管理由“学校(年级)——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四级管理体制改为目前我校已经实施的“学校(年级)——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组员”五级管理体制。

从而实现班级管理、学习互动与竞赛活动的小组化。

小组组建要兼顾以下几点:1、公开选拔组长;2、组长、组员实行双向选择,友情组合;3、小组内实行性别搭配;4、组与组之间成员在成绩、表现等方面分等级和层次进行搭配;从具体小组组建的实际工作中我认为:班主任在组建小组前期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摸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班级管理“双轨制”的实践性探究

班级管理“双轨制”的实践性探究
非常 明显 。 对全体学生来说 , 这项制度虽 由老师操刀 , 但是 大家都认 可 的 , 因此 , 量化考 核制度 对学生 的在 自我管理 、 自我约束 和 自我教育上起 到 了遵 守 、 管理 和约束 的作用 。 二、 民主选举 , 形成班干部问责制 众所 周知 ,班干部 是老师 管理好 班级 的得 力助 手, 是 同学们 的“ 领头雁 ” 。因此 , 选好班 干部是至关重 要 的。 为 了能充分调动 同学们 积极参 与班级管理 的意 识, 笔者把 班干部选 举 的主动权 给 了全体 同学 , 让他 们 以互相观察 、相 互调查 的形式来做 到相互 了解 , 然 后再 以相互 举荐 或 自荐 的方式 出现一批 既能 自律 又 乐 于奉献 的人来竞 选班干部 , 最后再通过 全班 同学 民 主投票表决 的方式产生属于学生 自己的班 干部队伍 。
获一种命运 。” 可见一个好 的习惯 可 以决定一个人 的
命运 。 因此 , 学生在平 时的一举一动 、 一言一行 中能否 养成 良好 的习惯 , 显得尤 为重要 。但 若 由班主任要 求 学生 怎样做 , 学 生可 能会产生 抵触情 绪 , 效 果也不 明
显 。因此 , 笔者利用新 生开学之 际 , 组织全班学生学习 学生 手册 ,并通过学 习来熟 悉学生 手册 中的有关 规 定, 然后让学生 敞开心扉 、 畅所 欲言地进行讨论 , 在讨

给予学 生成长 、 成功 、 成才 的条件 。但是 , 所谓“ 尊重 ” 不等 于放任 自流 , “ 理解”也不代表全盘认 可 , “ 关怀 ” 也不 是无 原则地迁就 , “ 支持” 更不是无 理 由同意 的代 名词 。 这些都应该是 以“ 公平 、 公正” 为原则 , 以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为 目标 的。 我 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 生也 说过 : “ 学 生是学 习的主人 、 生活 的主人 、 自我 管理 的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新课标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典范。

新课标在对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意识培养、文明行为养成、加强公德意识、自信心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也应在传统与创新、继承与批判的碰撞中寻找合适的定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班级管理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以人为本”的实施策略。

1.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自尊、自信。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所以,尊重应该成为教师的出发点。

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逐步完善,自尊心在逐步增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尊重,我们就应该顺应学生的这种正常的心理发展。

“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才能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

首先,要理解学生。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

当前的素质教育强调给学生提供“全面性”的教育机遇,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面面俱优,而是要学生发展“多样化”,允许学生以发挥“天赋”潜能的优势,去带动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盲目地千篇一律,不仅要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现在的发展对于未来发展的作用。

其次,要充分信任学生,积极依靠学生去实施班级管理,因为学生是实施班级管理的主体,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改变师生间的情感,增加师生间的凝聚力,使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要让他们懂得自身的价值,知道自己也有闪光的机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理。

最后,我们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一视同仁地爱护他们。

要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因为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塑造每一位学生。

学校双轨制实施方案

学校双轨制实施方案

学校双轨制实施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双轨制教育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学校双轨制教育是指在同一个学校内设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不同的教育轨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双轨制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制定详细的教育课程。

学校双轨制教育的核心是提供不同的教育课程,因此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教育课程。

普通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课程则应该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与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学校双轨制教育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还需要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

三、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学校双轨制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学术成绩的评价。

同时,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学校双轨制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

同时,也需要引导企业参与教育课程的设计,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五、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双轨制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加强家校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家长也应该积极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校共同育人。

六、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最后,学校双轨制教育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学校双轨制教育的顺利实施。

总之,学校双轨制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模式已经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班级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索和实践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重视新课程理念的推行,落实新课程的内容和特色。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实践教学,侧重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本,以学习为目标,使学生在交流、探究、实践中获得新知识。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运用、消化、升华所学知识,进行思辨、创新,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重视班级管理的实践,努力树立班级文化和学习环境。

班级管理的实践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爱好为导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应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形成互助互学的学习氛围,督促和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乐于分享,其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文明行为能力和感恩精神。

此外,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要注重采取定期评价和反馈措施,通过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把握学习过程中的节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不足或学习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在新课程体系下加强班级管理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师资培训。

新课程的引入,带来了新教学模式,老师需要跟上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新教学模式,建立完善有效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师应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和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班级学习的质量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索和实践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要求老师和学生都把握新课程理念,并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而且还需要在学校、家庭、老师、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开展有效的师资培训,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也逐渐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成为教师们需要学习和探索的课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管理策略。

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比如开展班会、个别谈话、学生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为班级管理制定更科学的策略提供依据。

二、强化班级规范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规范也需要不断强化。

班级规范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保障。

针对新课程的特点,班级规范不仅仅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组织学生参与规则的讨论和制定,培养学生的自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策略还需要注重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良性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尊重他人的情感,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四、激发学习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深度。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策略。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学校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也要注重班级管理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策略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班级管理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他们发展特长、培养兴趣,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动向,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班级管理策略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班级管理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班级管理策略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和促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师应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在课堂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想法。

教师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展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也应学会尊重教师和他人的权威,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班级管理策略应注重课堂管理和学生纪律教育。

良好的课堂管理和学生纪律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环境。

教师应确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和纪律要求,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应注重奖励机制的建立,对学生的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编者按:高中新课程改革,特别是选课制和走班制的实行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改革班主任制度。

因为是新问题,当前还没有一套完整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本期特别关注所刊发的两篇文章,就是环绕这一问题进行的初步探究与总结,期望以此惹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思虑、探究与研究。

一般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程”)的有序推动,使学校德育和班级管理出现了很多新状况和新问题。

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碰到了新挑战,传统的班主任制度碰到了新问题。

一、一定界定的几个观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行政班、教课班等。

笔者发现,不论实践中仍是沟通中,人们对这些名词的内涵和外延有着多种理解,存在杂乱和模糊不清现象,一定予以科学的界定和说明,以便大家能够正确地沟通和使用。

1.选课制: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

它是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及需要,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进行自主选择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

这类课程管理制度和大学的选课制度相像。

2.行政班:班级讲课制下的班级观点。

其主要特色是由固定的学生、固定的教室构成,由班主任进行管理。

3.教课班:新课程背景下相对于行政班的一个班级观点。

其特色是由不一样行政班的学生暂时构成,教室会因为学科不一样发生变化,没有班主任。

教课班是在选课制基础上,因为教课的需要而产生的。

4.走班制: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课管理形式。

选课制的实行使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在不一样的教课班上课,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和制度就是走班制。

过去好多学校组织的分层教课的班级组织方式也属于走班制。

5.坐班制:与新课程背景下走班制相对应的一个班级管理观点。

提出“坐班制”观点主假如为了划分和明确走班制观点,坐班制与行政班管理相对应,走班制与教课班管理相对应。

新课程以前,我国向来使用的是坐班制的班级管理方式。

6.导师制:新课程背景下为指导学生选课和落实全员德育而成立的一种师徒式的学生管理制度。

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双轨制”班级管理——以杭州师范大学附

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双轨制”班级管理——以杭州师范大学附
4 . 希 望班主作工作侧重于班级 团队建设 关于班主任对班 级的管理更应侧 重哪一方 面 ,
4 . 导师对学 生在 思想 引导上帮助最 大 , 使 学生
心态更平和 、 对未来发展更有 目标 学 生认为成 长导 师在思 想引 导方 面起 的作 用 最大 , 持这一观点 的达到 5 8 . 7 3 %; 其次为学业辅导 , 占2 3 . 3 9 %; 再次 是生 活 指导 , 占1 0 . 1 3 %。 同时 , 认 为 和 导师交 流 后 能让 自己心态 更 平 和 的学生 , 占
3 ~ 4 次 的占 1 4 . 4 3 %, 5 次及 以上的 占 1 1 . 6 5 %。 在交流
方式 上 , 有 固定 时间 和地点 的 占 4 9 . 1 1 %, 学生 主动 的占 2 3 . 8 5 , 成长导师 主动的 占 1 3 . 9 2 %。 3 . 学生希望 能与成长 导师增加 交流次 数
了新 的挑 战。
业成绩 , 占2 8 . 6 1 %; 再次是思想情绪 , 占2 0 . 5 1 %; 还有 1 3 . 6 7 %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需要变化。 5 . 班 主任对 班级 的 掌控力 取决 于 自主管理 能 力的培养
关 于走班 以后班 主任 对班级 的掌控力 , 认 为没
学们 的 自主管理能力 , 2 2 . 2 8 %的学生认为是班 主任 对班级 的掌控力 , 1 7 . 9 7 %的学生认为是班 主任 的个
人能力 。
( 二) 成 长 导 师 工 作 的 状 况
基于 “ 选 课走 班教 学” 下 班主 任管理 工作 可能
被 弱化 的情况 ,如何建 立一 种班 主任 和成长 导师
生 , 分别占 1 6 . 7 1 %和 1 7 . 7 2 %; 选择 “ 其他 ” 的占

班级管理“双轨制”的实践性探究

班级管理“双轨制”的实践性探究

班级管理“双轨制”的实践性探究)
国内现阶段的教育体系,鼓励出现越来越多全新的教学模式,双轨制就是其中
之一。

双轨制是一种多元化的设置,旨在面向不同层次、特长的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方案与内容,以更好地发展获得更有效的投入。

在班级管理上,双轨制体现为两个班级不同社会结构、不同年龄段孩子被分到
两个划分,以更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潜能;比如一个班以9-11岁的孩子为主,另一
个以12-14岁的孩子为主,这样就为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需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每个班级的教师分为生理班主任和心理班主任,由后者督促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如:培养勤奋敬业的学习态度,培养丰富的思想观念和个性能力;生理班主任则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活动安排,指导解决学习难题,让学生们更懂得本次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在双轨制的布局上,引进体育、科技等课程,充分利用专业老师的
优势,设置了全新的教育模式,搭配个性化的特色教育内容,以提升孩子们的社交、才能及特长;甚至举办相应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开心、轻松学习。

双轨制实施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体验,众多实践表明,与一般班级教学
模式相比,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资源,同时也允许老师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

而且,双轨制的实施,让孩子们在充分施展自己的潜能同时,仍然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实生活。

总之,双轨制的建立,可以使学校采取更定制化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孩子们
的成长与发展,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成功与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有鉴于此,班级的管理就尤显重要。

然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总是显得那么的繁忙和琐碎,老师们经常抱怨自己太辛苦了。

那么班主任如何让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取得高效的成果,建设一个成功的优秀班集体,让学生自主管理?从而使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管理中走出来,使工作轻松而有乐趣呢?我以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行努力:首先,我们要把我们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来对待,让他们真实地感觉到我们是他们的亲人。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吃苦能力不够。

因此,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该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确实感觉到我们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一旦师生之间建立了这种融洽的感情氛围,师生的“代沟”就没有了,他们也就把我们教师当成“自己人”,这对于我们走进他们心里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我们要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自信。

我个人认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倘若一个人没有自信,他就对任何事物不能感兴趣,对任何事物都是消极对待,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被动接受,缺乏创新意识。

现在初中的课程多,学习任务重,思想压力大。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开始,不是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应该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自信,多介绍些成功案例,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让他们对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充满憧憬。

我在班会课上经常和我的学生讲:“每天早上起来应该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抬头挺胸,对着镜子笑一笑,让自己一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使得自己的心情愉悦,从而使自己一天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第二件事情就是碰到自己的同学相互问候,彼此说:你今天真棒!你能行!你一定行!通过长期的积极暗示,人的自信感觉会越来越强。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朱洪秋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出现了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行政班、教学班等一些新概念。

对这些新概念进行界定,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理顺,进而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坐班制和走班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双轨制“管理,对于重构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双轨制班级管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有序推进,学校德育和班级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遇到了新挑战,传统的班主任制度遇到了新问题。

由于选课制度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是导师制和走班制。

什么是导师制?什么是走班制?导师制和班主任制是什么样的关系?走班制和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什么关系?这些关系如何协调?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厘清,需要我们回答,需要我们探讨。

一、必须界定的几个概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行政班、教学班等。

在实践中和学术交流中,对于这些名词的使用,存在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混乱和模糊不清现象,必须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说明,以便大家能够准确地交流和使用。

1.选课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

它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进行自主选择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

这种课程管理制度和大学的选课制度相似。

2.行政班:是新课程改革以前班级授课制下的班级概念。

其主要特点是由固定的学生、固定的教室构成,由专门的班主任进行管理。

行政班是由于班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3.教学班:是新课程背景下相对于行政班的一个班级概念。

其特点是由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临时组成、教室也会经常发生变化、没有专门的班主任。

教学班是在选课制基础上,由于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

4.走班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班级管理制度。

由于选课制的实施,必然会出现同一行政班同学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走动上课的现象,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和制度就是走班制。

中学语文双轨制课程建设

中学语文双轨制课程建设

中学语文双轨制课程建设伴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加强和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水平,推进语文教育改革,中学语文双轨制课程建设提出越来越多的话题。

双轨制课程,通常指的是,以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别实施综合性教育和素质教育,构建双轨制的课程体系的教育。

首先,双轨制课程将以“语文核心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把语文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和向深层次推进为目标,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抽象化、积累操作性能力,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其次,双轨制课程将课程设置梳理成框架,将学科与技能、实践、思维和情感相结合,在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道德观等素质的培养。

此外,双轨制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和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利用课堂多种形式的教学,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适应不同的学习特点。

另外,双轨制课程的建设,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多做实践性的思考与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语文文化,扩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最后,双轨制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专业化、课程有机的结合,教师应该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深入反思,提出对语文课程的改进计划,厘清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强化课程体系建设,精心设计课程,将语文实施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课程的具体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双轨制课程建设是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更加有效地提升中学语文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实现学生的学习发展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发挥语文教育作用,充分彰显其重要性。

因此,加强双轨制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与帮助,更需要教师的努力和责任,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牵头配合。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使中学语文双轨制课程建设更加完善成熟。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发表时间:2014-07-21T09:41:54.5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4月总第151期供稿作者:景瑞[导读]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科技、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

景瑞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第一完全小学718200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科技、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

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我们中学生起点低,教师上课难;学生两极分化,班主任工作难,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次宏伟的工程,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下文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树立威信“征服”学生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

”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具有的一种感到尊敬和幸福的精神感召力量。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底子去“征服学生”;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要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有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二、进行常规教育,渗透教育理念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为使学生早日适应生活,我把学生当客人,每天有计划地灌输我校的常规。

在军训期间带领学生学习《学生手册》。

通过《一日常规》使学生知道在校的一天各个时间应该干什么而不应该干什么;通过《违纪处分》使学生懂得在校期间哪些行为为不文明行为以及不文明行为将受到的处罚;通过《学生十大学习习惯》使学生理清了学习思路,确定了学习目标及为之奋斗的恒心;通过《德育量化细则》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对个人对集体的重要性,从而端正个人的学习态度。

通过常规教育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我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反复纠正和强调,直至全体习惯为止。

双轨制国际学校管理制度

双轨制国际学校管理制度

双轨制国际学校管理制度一、引言双轨制国际学校是指在一个学校体系内,同时拥有国际课程和本地课程的学校。

这种学校模式的兴起,是为了满足家长和学生对国际教育和本地教育并重的需求。

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其成功运行的关键,本文将从学校文化、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家校合作和财务管理等六个方面探讨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管理制度。

二、学校文化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塑造一个积极、健康、多元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是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双轨制国际学校中,要打造一个既尊重国际课程的多元文化,又体现本地课程的传统文化的学校文化。

1.倡导多元化文化双轨制国际学校的学校文化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国际文化,也要包容本地文化。

学校要鼓励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的文化,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学校也要传承和弘扬本地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2.培养学校核心价值观双轨制国际学校应该明确和宣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塑造教师型与学生型学校文化双轨制国际学校的学校文化既要注重学术氛围的培育,也要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要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型文化,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学生型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育教学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管理制度要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1.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双轨制国际学校应该明确教育教学目标,根据国际课程和本地课程的特点,展开相应的教学设计。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2.优化教学资源双轨制国际学校要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朱洪秋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出现了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行政班、教学班等一些新概念。

对这些新概念进行界定,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理顺,进而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坐班制和走班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双轨制“管理,对于重构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双轨制班级管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有序推进,学校德育和班级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遇到了新挑战,传统的班主任制度遇到了新问题。

由于选课制度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是导师制和走班制。

什么是导师制?什么是走班制?导师制和班主任制是什么样的关系?走班制和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什么关系?这些关系如何协调?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厘清,需要我们回答,需要我们探讨。

一、必须界定的几个概念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行政班、教学班等。

在实践中和学术交流中,对于这些名词的使用,存在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混乱和模糊不清现象,必须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说明,以便大家能够准确地交流和使用。

1.选课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

它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进行自主选择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

这种课程管理制度和大学的选课制度相似。

2.行政班:是新课程改革以前班级授课制下的班级概念。

其主要特点是由固定的学生、固定的教室构成,由专门的班主任进行管理。

行政班是由于班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3.教学班:是新课程背景下相对于行政班的一个班级概念。

其特点是由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临时组成、教室也会经常发生变化、没有专门的班主任。

教学班是在选课制基础上,由于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

4.走班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班级管理制度。

由于选课制的实施,必然会出现同一行政班同学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走动上课的现象,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和制度就是走班制。

过去很多学校组织的分层教学的班级组织方式也属于走班制。

5.坐班制:是与新课程背景下走班制相对应的一个班级管理概念。

坐班制
概念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区分和明确走班制的概念,坐班制与行政班管理相对应,走班制与教学班管理相对应。

6.导师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为指导学生选课和落实全员德育而建立的一种师徒式的管理制度。

导师制的灵感来自大学的“导师制”,有多种组织形式,是班主任制的补充。

7.班主任制:是与新课程背景下导师制相对应的一个学生管理概念。

班主任制与行政班管理相对应,负责对行政班及班级所有学生的全面管理工作。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缓解班主任的压力,导师承担了班主任的部分管理职能。

在这七个概念中,选课制是一个独立和引领性的概念,其他六个概念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三对概念,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

二、必须明确的几对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选课制的出现是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源。

由于选课制的出现,在行政班基础上诞生了教学班,在坐班制的基础上诞生了走班制,在班主任管理的基础上诞生了导师制管理。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必须明确和处理好行政班和教学班、坐班制和走班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三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容易产生管理混乱。

下图集中反映了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三对范畴之间的渊源和对应关系。

三、必须建立“双轨制”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产生了很多新的管理问题。

走班制的实施问题,行政班的管理问题,导师制的落实问题是班级管理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人认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顺利实现新旧管理体制的过渡和转轨,必须重构班级管理组织形式,建立“双轨制”的班级管理制度。

1、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
与以往课程改革相比,这次新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的形式、内容、力度都非常大。

但是,对于班级管理来讲,变化不是很大。

除了增加了一些诸如学分制、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的管理内容外,管理形式没有大的变革,行政班仍然是主要的管理方式,行政班下的班委会、团委会、科代表、小组长等都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是教学班的管理,我认为,教学班也应该建立类似于行政班的班委会,也应该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管理,而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就是这个班的“临时班主任”,“临时班主任”随着教学班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

行政班和教学班、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班主任之间是支撑关系和互补关系。

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可以从制度上弥补原来班级管理的“真空”,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全员德育中的作用,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2、实行坐班制和走班制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
坐班制和走班制是与行政班和教学班相对应的管理概念,但是,坐班制和走班制强调地域和时空概念,行政班和教学班突出班级管理内涵的差异。

实行坐班制和走班制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要求学校对学生提出时空管理概念,只有在教学班上课时才存在走班制管理,其他一切时间、空间和活动内容都应该在行政班的基础上实行坐班制管理,不能随意扩大时空范围,否则就会出现管理的真空和失控。

在实行坐班制和走班制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坐班和走班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并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

比如,在没有更多辅助教室的学校,行政班和教学班、坐班制和走班制使用的空间有时是重叠的,在同一时间内,所有班级都走动起来时,坐班制的教室就成了走班制的教室,这样就会出现同学的书本资料以及物品的存放和管理问题,学校必须科学合理解决。

在坐班制教室内为每个同学准备一个储物箱是一种办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和管理也是一种办法,但必须教育在前,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否则就会产生很多矛盾和问题。

3、实行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实行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指导学生选课的需要,是缓解班主任压力的需要,也是落实全员德育的需要。

实行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必须厘清班主任和导师的
责任,否则可能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导师是班主任的辅助,导师的职责不能无限扩大,班主任必须承担起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主要责任。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精神,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利用好导师制的政策,支持和支撑导师工作,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导师的教育潜能。

“双轨制”管理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

它可以实现行政班和教学班、坐班制和走班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的有机结合,实现课改之前和课改之后班级管理的有效对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