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和抗凝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溶栓和抗凝治疗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溶栓和抗凝治疗
(. 30×1 ~ . 0 5 0×1 U, 日给 ( . 0) 次 10×1 ~ . 0 3 0×1 U, 0)
组 别
n 基 本 治愈 ( ) 有 效 ( ) 无 效 ( ) % % %
连 续 6d 将 尿 激 酶 加 入 生 理 盐 水 10m 中 , 脉 输 注 ,0m n , 0 l 静 3 i 内输 完 , 剂 量 不 超 过 2 6×l。U。 低 分 子 肝 素 钙 组 ( 8 总 . O 9 例 ) 低 分 子 肝 素 5×1 U 腹 部 ( 旁 、 上 ) 下 注 射 , 日 : 0 脐 脐 皮 每 2次 , 用 1 。减 量 后 停 药 常 规 给 予 脑 保 护 剂 , 酌 用 2 % 连 0d 并 0 甘露 醇 、 栓 抗 凝 完 成 后 均 给 肠 溶 阿 司 匹林 ( O~10) 治 溶 8 0 mg 疗 。 在用 药前 、 药 后 隔 日监 测 出 凝 血 时 间 、 分 凝 血 活 酶 用 部 时 间 、 小 板 计 数 , 有 异 常及 时停 止 溶 栓 治疗 。 血 如 l4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_ 根 据 欧 洲 脑 卒 中 评 分 ( S ) 治 疗 前 ES ,
杨 翠展 张 定华 张 尚忠 日洋姑 崔金 刚
【 摘要 】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国产尿激酶溶栓 和皮下 注射 国产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急性 脑梗死 的疗 效。方
法 将 12例 急性 期 缺 血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3组 , 8 即大 剂 量 尿 激 酶 溶 栓 组 1 例 , 剂 量 尿 激 酶 溶 栓 组 7 1 小 3例 , 低
大 剂 量 尿 激 酶 溶 栓 组 1 4d基 本 治 愈 , 效 率 比较 明 显 高 于 其 他 两 组 , 剂 量 尿 激 酶溶 有 小 分子 肝 素钙 组 9 8例 。 结 果

第8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方案及临床指南

第8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方案及临床指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方案及临床指南杨光福(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定 071000)(一)发病3h(4.5h)内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1.适应症(1)年龄大于18岁。

(2)临床表现为卒中综合症。

(3)溶栓治疗可在发病3h(4.5h)以内进行。

(4)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

(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禁忌症(1)临床表现出现明显改善或仅有轻微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如单纯性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构音不清或肢体轻瘫。

(2)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考虑为癫痫发作后遗留所致。

(3)颅内出血史,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4)近3个月内头颅外伤、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

(5)近3周内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史。

(6)近2周内大的外科手术史。

(7)近1周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

(8)体检发现有活动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9)收缩压>185mmHg, 或舒张压>110mmHg。

(10)口服抗凝药(INR>1.5)。

(11)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值范围)。

(12)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13)血糖浓度<50mg/dl(2.7mmol/L)(14)CT有早期多脑叶梗死征象或低密度影大于大脑半球的1/3。

(15)严重卒中,NIHSS>22分。

3.治疗方案(1)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静脉推注10%(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脉滴注,共60min。

无条件采用rtPA时,可用尿激酶替代。

尿激酶100万IU~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30min。

(2)将患者收到ICU或者卒中单元进行监测。

(3)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在静脉滴注rtPA过程中1次/15min;随后6h 内,1次/30min;此后1次/60min,直至24h。

(4)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头痛、急性血压增高、恶心或呕吐,应立即停用rtPA,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

抗栓与溶栓i治疗

抗栓与溶栓i治疗
抗栓与溶栓Ⅰ治疗
• 抗栓与溶栓Ⅰ治疗概述 • 抗栓治疗 • 溶栓Ⅰ治疗 • 抗栓与溶栓Ⅰ治疗的临床应用 • 抗栓与溶栓Ⅰ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展望
01
抗栓与溶栓Ⅰ治疗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抗栓与溶栓Ⅰ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或介入治疗的方法,阻止血栓形成、溶解已形 成的血栓,以恢复血管通畅,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的治疗方法。
预防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抗凝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
定期监测。
其他抗栓治疗方法
总结词
其他抗栓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溶栓 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详细描述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可 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血管扩张剂如 硝苯地平等,可扩张血管,改善血 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其他抗栓治疗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使用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
基础疾病
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 压、糖尿病等会影响治
疗效果。
药物因素
药物的种类、剂量、给 药方式等会影响治疗效
果。
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 症如出血、过敏反应等
会影响治疗效果。
抗栓与溶栓Ⅰ治疗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04
新药研发
研发更高效、安全的新型抗栓 和溶栓药物。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
抗血小板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定期 监测。
详细描述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 板表面的受体或代谢酶,阻止血小板 聚集和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维普资讯
2 0 年 4月第 4 08 6卷第 l 2期


著・
大 剂量尿 酶溶 激 栓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 分 临床 析
周雪珍 ( 广东省茂名石化 医院脑系一区 , 广东茂名 5 5 0 ) 2 0 0 【 摘要】目的 观察大剂量尿激 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 6 h内适合溶栓治疗 的急性 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 , 半小时 内静脉给予 10~10万 U尿激酶 , 0 5 观察 2 h 3 、d 1d NHS 4 、d 7 、4 I S评分及出凝 血功能 。结果 2 h内 6 患者 N HS 评 分均 大幅减少 , 中有 2例好转后有所反复 , 例 I S 其 但无一例发生症状性脑 出血及过敏。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溶 栓治疗时间窗 、 适应症和禁忌症 ,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 全、 有效。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 中; 尿激 酶; 溶栓 ; 大剂量
【 中图分类号】R 4 . 7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 0 )2 o — 2 6390(081一90
Cln c l i i a Ana y i o L r e l s s f a g Do e s Ur ki a e o n s Th o b l s s n r m o y i o Ce e r l r b a
p t n rc re .S mp o c r b a e r a e a d h p ru c p b l i o p e n al o e p t n .Co c u i n ag o e ai t e u d y t m e e r h mo h g n y e s e t i t d d n t a p a i t a i t es l s i i y r l f h es n l so L re d s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缺血性卒中(IS)的抗栓治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缺血性卒中(IS)的抗栓治疗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缺血性卒中(IS)的抗栓治疗缺血性卒中(IS)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在IS和TIA中,“A-S-A”管理(即降压、他汀、抗栓)仍然是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

其中,抗栓治疗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在临床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还要关注以华法林为主的抗凝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三大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更多的死亡或残疾风险。

其中,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死亡或残疾风险的降低效果尤为明显。

急性IS 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复发。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I S急性期抗栓治疗1、静脉溶栓【推荐意见】对IS 发病≤3 h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推荐尽快静脉给予rt-PA 溶栓治疗【1A】。对IS 发病3 ~4.5 h 内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推荐尽快静脉给予rt-PA 溶栓治疗【1B】。如没有条件使用rt-PA,且发病≤6 h,可参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2B】。不推荐在临床试验以外使用其他溶栓药物【1C】。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或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者,推荐推迟到溶栓24 h 后开始【1B】。【推荐意见说明】溶栓使用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溶栓方法: rt-PA 0.9 mg/kg (≤90 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 min 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 h;尿激酶100 ~150 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200 ml,持续静脉滴注30 min,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 内应严密监护患者。2、血管内治疗【推荐意见】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即使正在考虑血管内治疗,符合静脉rt-PA 治疗指征的患者也应接受静脉rt-PA治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都应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1A】。对于大血管闭塞的IS 患者,使用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方法可能是合理的【2B】。对满足下列所有标准者,应当进行可回收机械取栓术【1A】:①卒中前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为0 ~1 分;②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 段闭塞所致卒中;③年龄≥18 岁;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⑤Alberta 卒中项目早期CT 评分(ASPECTS)评分≥6;⑥症状出现≤6 h 可以开始治疗(腹股沟穿刺)。对于发病≤6 h 的以下患者,虽然获益仍不确定,但进行可回收机械取栓术可能是合理的【2B】:①大脑中动脉M2、M3 段闭塞;②卒中前mRS 评分>1,ASPECTS 评分<6 或NIHSS 评分<6 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 段闭塞者.虽然获益尚不确定,对发病≤6 h 的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闭塞者,进行可回收机械取栓术可能是合理的【2C】。距最后正常状态6 ~16 h 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符合DAWN 或DEFUSE-3 研究的其他标准,推荐进行机械取栓术【1A】。距最后正常状态16 ~24 h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者,符合DAWN 研究的其他标准,可考虑进行机械取栓术【2B】。发病≤6 h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IS,当不适合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无效且无法实施机械取栓时,可严格筛选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1B】。【推荐意见说明】mRS 评分:评估卒中后功能残疾程度。NIHSS 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ASPECTS评分:评估脑梗死体积。3、抗血小板治疗【推荐意见】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IS 患者,推荐在发病后尽早给予阿司匹林150 ~300 mg/d【1A】。溶栓治疗者,推荐在溶栓结束24 h 后开始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1B】。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建议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2C】。4、抗凝治疗【推荐意见】对大多数急性IS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抗凝治疗【1A】。溶栓后需抗凝治疗者,推荐在溶栓结束24 h 后使用抗凝剂【1B】。凝血酶抑制剂治疗急性IS 的有效性尚待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这些药物只建议在临床研究环境中或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使用【2B】。5、降纤治疗【推荐意见】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建议选用降纤治疗【2B】。IS二级预防抗栓治疗IS 主要包括非心源性和心源性两大类,复发风险高,卒中后应尽早开始二级预防,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复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1、非心源性【推荐意见】对非心源性栓塞性IS 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建议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A】。建议首选阿司匹林(50 ~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抗血小板治疗【2B】。发病≤24 h, 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ABCD2 评分≥4 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 或轻型IS(NIHSS 评分≤3 分),推荐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1A】。推荐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长期二级预防的一线用药【1A】。发病≤30 d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 ~99%)的IS 或TIA,建议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 d【2B】。此后推荐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长期二级预防的一线用药【1A】。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IS 或TIA,建议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2B】。非心源性栓塞性IS 或TIA,不推荐常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1A】。【推荐意见说明】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 ~150 mg/d。阿司匹林(25 mg)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200 mg)或西洛他唑(100 mg),2 次/d,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方案。抗血小板药应综合患者危险因素、费用、耐受性和其他临床特性个体化选用。2、伴房颤的IS【推荐意见】对伴有房颤(包括阵发性房颤)的IS 或TIA,推荐适当剂量华法林口服抗凝,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再发,维持INR 在2.0 ~3.0【1A】。伴有房颤的IS 或TIA,应根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转化的风险,选择抗凝时机。建议出现神经功能症状≤14 d 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复发,对于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抗凝时机【2B】。伴有房颤的IS 或TIA 患者,若不能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推荐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1A】。也可以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2B】。【推荐意见说明】DOACs 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目前国内已经获得批准的DOACs 包括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药物选择应考虑患者个体化因素。3、其他心源性IS【推荐意见】伴有急性心肌梗死的IS 或TIA,影像学检查发现左室附壁血栓形成,建议华法林抗凝治疗≥3 个月【2B】;如无左室附壁血栓形成,但前室壁无运动或异常运动,建议给予华法林抗凝3 个月【2B】。有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但无房颤及其他危险因素(如颈动脉狭窄)的IS 或TIA,建议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2B】。已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发生IS 或TIA 后,不建议常规联用抗血小板治疗【2C】;但足量华法林治疗过程中仍出现IS 或TIA时,建议加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2B】。不伴有非风湿性二尖瓣性房颤或其他瓣膜病变(局部主动脉弓、二尖瓣环钙化、二尖瓣脱垂等)的IS 或TIA,建议抗血小板治疗【2B】。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IS 或TIA,建议长期华法林抗凝治疗【2B】。已植入人工心脏瓣膜者,既往有IS 或TIA 史,若出血风险低,建议在华法林抗凝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2B】。。

急性脑梗死的抗凝治疗与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死的抗凝治疗与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死的抗凝治疗与临床研究作者:洪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9期【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1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92例)和对照组(n=80例)。

治疗组应用尿激酶1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 30 min内静脉滴完,随后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5000 IU, 2次/d,共用10 d,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及普通胰岛素6 U;对照组仅应用同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及胰岛素。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 d、 7 d、 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结果治疗组第3天、7天、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 ACI)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溶栓和抗凝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辽阳市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于2010年 8 月至 2013年6月以来,应用尿激酶(urokinase, UK)溶栓后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heparin , LMH)抗凝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72例入选病例均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3],并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在 30~75岁。

②无嗜睡、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

③发病在 6 h以内。

④血压在180/120 mmHg以下。

⑤头颅 CT 排除颅内出血,且本次发病的低密度梗死灶尚未出现。

⑥症状体征在 1 h内无恢复迹象,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⑦无出血性疾病、出血素质,无妊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

⑧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分组 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80例。

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一、引言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加重,呈阶梯式进展,病情恶化。

急性期治疗是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将对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二、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现状1. 早期识别与诊断早期识别和诊断是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内,若符合溶栓治疗适应症,应尽快进行溶栓治疗。

此外,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神经功能评估量表(如NIHSS)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进展性脑梗死。

2.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

溶栓药物主要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UK)。

研究显示,溶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然而,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脑出血等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溶栓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研究显示,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和死亡率。

然而,抗血小板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4.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另一种方法。

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研究显示,抗凝治疗能够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和死亡率。

然而,抗凝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抗凝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5.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急性期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新技术。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

研究显示,介入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然而,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脑出血等并发症。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后肝素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后肝素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后肝素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 临床效果徐晓航【摘要】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溶栓后肝素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146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73例。

两组均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素钠抗凝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 究组治疗痊愈37例, 显效33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治疗痊愈26例, 显效34例, 无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1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继发性出血率为6.85%(5/73), 对照组继发性出血率为17.81%(13/73);研究组继发性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死亡率为2.74%(2/73), 对照组死亡率为12.33%(9/73);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68±2.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4±2.0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51.26±13.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8±12.4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溶栓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应激反应较强, 容易造成患者症状性出血, 利用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效果显著, 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肝素钠;抗凝治疗DOI :10.14164/11-5581/r.2019.10.049作者单位:114000 鞍山市长大医院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急症, 患者在发病后存在脑组织缺血、缺氧、颅内压异常等, 上述症状都直接导致脑组织、脑神经异常, 严重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不同的发病时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且危险的疾病,在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死亡。

所以,科学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降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脑保护治疗、改善侧支循环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治疗等九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临床医师如何选择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最近进展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行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多见于老年人。

随着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急性脑梗塞发生后,血管内形成的栓子及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逐渐恶化,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会越来越严重[1],科学评估患者病情,实施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2]。

所以,临床医师了解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是非常必要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后给予科学的治疗方案,增加抢救的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1溶栓治疗1.1“时间窗”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后会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脑神经功能缺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因此,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脑卒中中心的发展,为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赢得了时间,保障了生命。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在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时应该科学地选择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才能保障治疗的有效性,改善临床症状[3]。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探讨得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h内为最佳溶栓治疗时间[4],超过6小时后恢复血流,可引起再灌注损伤、继发出血和脑水肿。

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至至ii黧矍璧煞|;黑薹錾薹鬟篓篓杰W歪。

舞rld壶H杰e歪alt至h至Di至ge戛st至M至ed东ica至lⅢPe高rio至d臻ica鎏l蕊歪誊歪至爱杰豢至啦象系未至Ⅲi临床报道很少.因严重低氧血症和重症感染等因素,呼酸并代酸经常发生。

本组慢性呼衰中发生肺脑20例占8.9%,死亡2例,死亡率15.4%。

抢救呼衰和肺脑的关键在于改善通气功能。

为此,必须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联合应用平喘药解除气道痉挛,促进排痰.有条件可采用高频射流或机械通气。

合理氧疗应以持续低流量(1~2升/分)控制性吸氧疗法(PaO z55~60 m m H g)为宜。

根据报道用面罩和鼻罩的情况下,以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 I PA P)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病例不仅能够提高动脉氧分压,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也会下降。

2.3顽固性心衰治疗:慢性呼衰患者中常有右心衰竭。

本组并发肺心病右心衰占54%.一般情况下,经积极抗炎、改善通气、合理氧疗和适当选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措施,能使呼衰纠正,右心衰缓解。

只有少数患者经上述治疗心衰不能纠正,甚至加重并出现全心衰,即慢性呼衰并顽固性心衰.顽固性心衰是慢性呼衰急性加重常见的死亡原因,本组死亡13例中。

死于顽固性心衰者2例占15.4%.真正的顽固心衰只有在心肌发生严重不可逆损伤时才会发生.慢性呼衰并顽固心衰者多是由于呼衰严重致心衰加重或因呼衰处理不当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而致心衰处理棘手。

治疗慢性呼衰并顽固心衰应注意:2.3.1首先应积极治疗加重的呼衰。

使呼衰加重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其次是气道痉挛.采用抗生素应联合、足量、合理有效,尽量缩短病程。

解除气道痉挛也很重要,采用单一平喘药往往很难奏效。

我们采用B2激动剂、茶碱类、钙拈抗剂、肥大细胞稳定剂联合应用.必要时采用皮质激素以减轻气道痉挛和黏膜水肿,有利改善通气。

鼓励和促进排痰也不可忽视,气道干燥痰栓形成可导致严重呼衰并顽固心衰的发生与发展.【中图分类号]R7432,3.2积极治疗加重心衰的并发症.慢性呼衰常存在电解质紊乱和酸硷失衡.特别是因摄人不足,利尿不当发生低N a+、K+、C l一血症所致医源性硷中毒而加重组织缺氧引起顽固心衰。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治疗措施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治疗措施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治疗措施1. 急性期溶栓治疗血栓形成或栓塞实质是颅内动脉堵塞而发生脑梗死,即使在早期,脑梗死的中心部位也已是不可逆损害。

应及时恢复脑血流、改善组织代谢,避免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组织缺血,逆转其功能改变进而转变为器质性病变。

理论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点是及时挽救缺血的半暗带,在缺血脑组织坏死之前使血管再通,脑组织早期获得血流再灌注,避免神经元损害的加重,缩小梗死灶的范围。

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认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理想的方法是血管扩张及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时间窗的选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动物实验表明,最佳时间窗大鼠为4小时左右、猴为3小时,发病6小时后的疗效明显不佳。

已有确切证据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据随机双盲研究结果显示,对脑CT 低密度无明显改变,意识清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之内可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1)溶栓适应证:①尽早开始溶栓治疗。

发病4.5小时以内(rt-PA)或6小时内(尿激酶)。

②年龄18 ~80 岁。

③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或症状持续性加重。

④脑CT 扫描排除脑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⑤基底动脉系统的脑梗死,因病死率极高,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和适应证可以适当放宽,患者或家属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2)溶栓禁忌证:①既往有脑出血或出血性脑梗死;3 个月内有头颅外伤史;3 周内有活动性出血(如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2 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1 周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

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很快减轻或恢复。

③活动性内出血或出血性体质和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月经期、妊娠期或产后10 天以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糖尿病患者;急性、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④口服抗凝药物及凝血酶原时间>15 秒者,且国际标准化比值>1.5;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超出正常范围)。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4.5 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4.5 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4.5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路径(2020年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ICD-10:I63)。

4.5小时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ICD-9-CM-3:99.1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1. 急性起病;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 头部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四、标准住院天数≤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检查项目(一)必需检查的项目:1.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12导联心电图;3.头部CT。

(二)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检查项目:1. 胸部X线平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头颈CT 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发泡试验、颈部动脉血管超声、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B超;3.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4.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七、选择用药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抗栓治疗【最新版】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抗栓治疗【最新版】
内溶栓47-50%)
不足 介入准备操作花费时间可能会抵销一部分治疗效果
1、小动脉或皮层支等侧枝循环好的血管,静脉溶栓也可取得好的效果 2、主干血管闭塞等严重致残性中风动脉溶栓明显优于静脉溶栓 3、由于手术、溃疡等静脉溶栓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动脉溶栓 4、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但CT(-),可考虑动脉溶栓
显微导管超选择动脉溶栓
溶栓治疗
溶栓只有一条最简单的原则: “Time is Brain” 参与溶栓小组的所有成员在任何时间都必须牢记这一原则
溶栓治疗推荐意见
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 3 h内(1级推荐,A级证 据)和3~4.5 h (1级推荐,B级证据)的 患者,应根据适应证 严格筛选患者,尽快 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
的证据 (6)动脉内尿激酶治疗6h时间窗内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可明显改善预后 (7)在一些选择性的中心,急性基底动脉阻塞可用动脉内治疗
禁忌症和药物相互作用
禁忌症:过敏、活动性内出血、1个月内有卒中史、近期颅内或脊 髓内手术和外伤、治疗前评估有颅内出血、疑为SAH、颅内肿瘤、 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出血体质、无法控制的高血压
(2)静脉rt-PA治疗发病超过4.5h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益处是较小的, 但在一些选择性的病人中可出现
(3)静脉rt-PA不推荐用于中风发作时间不很肯定的病人,包括那些 意识清醒的中风病人
多中心提供的溶栓建议
(4)静脉链激酶是危险的,不适宜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5)任何其他的静脉溶栓药物的有效性或安全性的资料均不适合作为推荐
药物相互作用:如抗血小板活化药物等阿斯匹林、抵克立得、波 立维都可增大出血危险性
➢ 动脉溶栓可显著提高局部溶栓药物浓度,增加药物与栓子接触的速度,减 少药物使用量
➢ 使用微导丝可机械性破碎栓子,加速血栓溶解速度 ➢ 可显著提高溶栓效果,减少全身副作用,缩短溶栓时间 ➢ 非随机性研究示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率高于静脉溶栓,约50%-71%(静脉

如何治疗急性脑梗死?

如何治疗急性脑梗死?

如何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脑损伤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脑血流,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急性脑梗死。

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

它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来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溶栓治疗的关键是在发病后的3-4.5小时内进行,因此及早就诊非常重要。

然而,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由于溶栓药物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禁忌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是由于大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血流不足。

通常需要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一般为发病后4.5小时内。

在这个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功能。

然而,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患者在3-4.5小时内到达医院),可能仍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溶栓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剂量和给药时间的要求,以避免出现出血等副作用。

3.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它通过使用抗凝药物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从而减少脑梗死的风险。

然而,抗凝治疗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出血风险或其他禁忌症,因此抗凝治疗可能不适合他们。

4.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帮助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再发风险。

抗血小板治疗通常是在急性期开始,并持续一段时间,具体的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5.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和营养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急性脑梗死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情况。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

(1)疑为脑栓塞的患者; (2)近6个月内有颅内出血史; (3)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 (4)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史;
(5)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史;
(6)血小板计数小于1×105/mm3; (7)患者不合作; (8)妊娠。
(1)以下各项积1分: 年龄在50-59岁; 吸烟; 慢性支气管炎; 偶収期前收缩; 坐位生活; 无规律的体育活动; 高盐食物; 长期饮酒史; 高脂食物; 家族卒中史; 口服避孕药史。
约80~90%的急性脑梗塞都是血栓堵塞动脉所 致,因而只有早期再通的闭塞脑血管,及时恢 复供血,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脑组织坏死。
从这个意上讲,溶栓是急性脑梗塞的根本性治 疗方法。
SU 溶栓 48小时内应用阿司匹林 48小时内抗凝
0.5
OR 0.71 0.83 0.95 0.99
1
2
个体结局好 个体结局坏
最近刚刚引入国内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 拉奉,在日本的临床及室验中在良好表现。
Levy等研究溶栓治疗前血压与继収性脑出 血的相关性,结果舒张压>100mmHg是主 要的危险因素。
NINDS采用的r-tPA 0.9mg/Kg比较合适 国家“九五”攻关计划显示UK<150万IU比
较安全,200 万对多数安全性也较好,超过 之危险较大。
多数学者认为NIH卒中评分>20~25分,危 险性大。
对照组 35 22.63±8.08 22.77±7.88 22.69±7.92 21.20±7.20 18.34±7.12 13.26±6.88 9.11±6.35
*与对照组相比,p<0.05
25
20
MESSS分值
15
溶栓组
3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规范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规范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李小刚写在课前的话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2周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参考诊治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概况(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过程(如下图):该图包含了以下方面:1 、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

2 、发病过程:病人容易形成粥样硬化,粥样硬化形成以后,斑块不稳定破裂,启动了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系统,就会形成血栓或者栓塞,堵塞了远端的脑血管,这样就造成了缺血性卒中。

3 、对抗措施:首选治疗方法是再灌注疗法,即通过溶栓治疗、支架或者是器械取栓等,把堵塞的血管再通。

但是这种再灌注疗法有一定的时间窗。

(二)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1 、按照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临床上将缺血性卒中分为:超早期:发病 6 小时内早期:发病 6 ~ 72 小时内急性后期:发病 72 小时~ 1 周内恢复期:发病1周后2 、半暗带( 1 )超早期状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

( 2 )缺血发作时真正坏死的神经元比较少,大部分处在一个半暗带,即是所有可以挽救的组织。

( 3 )随时间的变化,坏死区逐渐扩大,相对的半暗带逐渐减少,至 6 个小时,坏死区已非常大,这时可以挽救的半暗带非常小。

3 、时间就是大脑被堵塞的脑血管如在一分钟以内不恢复血流,大概有 190万个神经元死亡,如果 1 小时不恢复血流,可以想象这个死亡的神经元是巨大的。

即使随后血流再恢复,仍然不能挽救病人的神经功能,即已经死亡的神经元无法再恢复。

4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1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若用一个圆来表示,则四分之三决定于它的超早期的 6 到 8 小时,而剩下的四分之一的机会是康复。

( 2 )从卒中发作开始,要积极呼叫急救系统,通过急救车转运到有资质的神经科医院,同时加用神经保护药,经过卒中小组的成员做评估后,进行脑的影像学检查,如果确定是缺血性脑卒中,就要及时给予溶栓治疗。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0-12T07:18:07.79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4月4期作者:唐吉辰杨福义通讯作者[导读]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唐吉辰杨福义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脑梗死为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会在短时间内给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致死率、致死率高,治疗难度大。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于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分类抗栓治疗等,每一种疗法均有其临床优势,可以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重要帮助,以下文中便简单探析了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方法脑梗死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脑梗死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极大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生活质量。

据悉,脑梗死的发生与脑血管血栓形成有关,以至于无法为中枢神经系统供血、供氧,目前在其临床治疗中,要重视急性期间的治疗,即发病后1个月内的时间,而且这一时间段内的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时间窗”内溶栓治疗脑梗死是因脑血管的急性血栓形成而引起,以至于短时间内的供血不足,经影像学检查来看梗死位置附近存在明显的半暗带,那么在此急性期的治疗中,要重视恢复血供、溶解血栓。

当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中有“时间窗”的概念,即在脑梗死后3~6h内予以溶栓,理论上来看越早溶栓治疗,患者脑组织受损情况便越小。

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时的溶栓治疗方法推荐使用静脉溶栓,其中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首选药物,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在该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的致残率可以明显降低,脑组织功能的受损情况也看有效减轻;不过对于一些无使用rt-PA条件的患者也可选择尿激酶治疗,同时有相关研究比较了rt-PA与尿激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虽然rt-PA的溶栓效果更优,但是在治疗时也有一定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溶栓药物[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对急性期缺血性 脑梗死 采用溶 栓和抗 凝治 疗可使 阻塞 的血
患者积极控制 血压 , 并调 整患者血 糖和血脂 , 使其 维持 在相对 正 常 的水平 。
13 观察指标 . 对本研究 所有 患者在治疗前后 均进行血常规 检 查, 记录血小板计数 , 进行凝 血三项检 查 , 并 记录 出凝 血 时间 、 凝 血酶原时 间、 纤维蛋 白; 检查尿 常规 ; 检查并记录患者肝 肾功能状 况; 检查 并记 录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及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前
前 ( 00 )在 治疗后 7 1 P< . 5 , 、4d内试验组 N H S I S 评分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0 0 ) 试验组 患者 的疗 效评 价 明 P< .5 , 显优于对照组 ( P<00 ) . 5 。表 明对急性 期缺 血性 脑梗死 患 者采 用溶栓和抗凝治疗 , 可以有效 地改善 患者 的神 经功能 , 提高 患者 的治疗效果 , 改善患者的预后 , 但是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内科 常见疾病 ,
急性期患者是指发病时间 6— 8h 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 , 4 , 将严 重
影响患者的预后 。急性 脑梗死 患者最 主要 的病 因是脑动脉 硬
化造成 的血栓 的形成 , 而堵 塞血管 , 从 导致脑 组织不 同程度 的缺 血 。血栓形成和缺血再灌注量的相关因素是血液粘度 , 激酶是 尿
【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 医院收治的 10例患 2
者, 将其随机分成 试验组 和对照组 , 对照组给 予传统常规 内科 治疗, 试验组在 对照组 的基 础上采 用尿 激酶和低 分子肝 素进 行溶栓 和抗
凝 治疗 , 并对其 治疗前后神 经功能进行评分及疗效评价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1d内, N H S评 分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 其 IS 义( P>00 ) 在治疗后 7 1 .5 , 、4d内试验组 N H S 分明显优 于对照组 , IS 评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0 0 ) 试验组 疗效评价 结果 明显优 于 P< .5 , 对 照组 ( 0 0 ) P< .5 。结 论 对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 患者在传 统 内科 治疗基 础上采 用尿激 酶溶栓后 给 予低 分子肝 素抗凝 治疗 , 助 于 有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12 治 疗 方 法 . 对 照 组 患 者 采 用 常 规 保 守 治 疗 , 予 低 分 子 维 给 脑 路 通 、 旋 糖 酐 、 二 磷 胆 碱 等药 物 治 疗 , 验 组 在 对 照 组 的 基 右 胞 试 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 , 5 将 0—10万 u 加 入 到 0 9 氯 化 钠 注 射 0 .%
患者神 经功 能的恢复 , 高患者的疗效 , 提 改善 患者 的预后 。
【 关键 词 】 溶栓 ; 抗凝 ;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 是内科 常见 的急症 危症 之一 ,随着人 们生 活方 护剂 , 有水肿患者给予 2 %甘露醇静 脉注射脱 水治疗 , 0 对高血 压
式和饮食 习惯 的改变 , 其发病率 和死 亡率逐渐增加 。对 急性 期缺 血性 脑梗死 的治疗 , 以往常采用 内科常规保 守治疗 , 研究表 明 , 有
查确诊为缺血性 脑梗 死 , 为急性 期患 者 ( 均 发病 时 间 6— 8h 。 4 ) 排除标准 : C 经 T检查排 除出血性脑梗死 、 脑水 肿 、 脑肿瘤 、 脑动静 脉畸形 、 面积脑梗 死伴 有脑 出血 ; 大 脑栓 塞 ; 严重 心肺 功能 障碍以
E S积分 ( 60 1. 7 分 , S 4 .24 34 ) 治疗后 E S积分 ≥9 - S 0分为基 本 治 愈; 有效 : S E S积分 5 0~8 9分 ; 无效 : S E S积 分 <5 0或 者患 者死 亡 。有效 =显效 + 有效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及后 17 1 行神经 功能评分 , 经功能评 分参造美 国 国立 、 、4d进 神
卫生 院卒 中量 表 ( ao a isttso ha hs oesa , I S ) nt nl ntue f el t k cl N H S i i t r e
评 定 神 经 功 能 缺失 状 况 。
组为 7 . % , 0 O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 两组均 未发 生不 良反应 。结论 P< . 5 ;
[] 4 植绍权. 激酶 、 尿 分子肝 素钙联 合尼 莫地平 治疗 急性脑梗 死 3 0例 临床 观 察 [ ] 国 际 医药 卫 生 导 报 ,0 5 1 1 ) J. 20 , 1( 4 :
8 —8 8 9.
量 。本研究表 明, 两组 患者 的 N H S治疗 后均 明显 优于 治疗 IS
辱澎 手 - 多 ≯ - 。。 。 - 。・ ≯ 量 ≯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
注  ̄2=1. 1 P=O 00 X 37 4, . 0
3 讨 论
由于溶栓抗凝治疗有一定 的危险性 , 可增加患者 出血 的概 率。因 此需要及 时的检测患者 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情况 , 准确 的掌握 其 适应证 , 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 提高患者的生存 质量 。 参考文献
15 随 访 . 对 本 研 究 患 者 进 行 为期 1 5个 月 的 随 访 , 访 过 程 ~ 随
及 严重凝血障碍 ; 严重肝 肾功能 障碍 ; 近一 周 内服用溶 栓 、 抗凝 、
抗血 小板聚集药物等 ; 伴有血小板减少症患 者 ; 重度高 血压患者 。 将 其随机分为两组 , 试验 组患者 共 8 常规 保守 疗法 。两组患 者年 龄 、 性别 、 发病 时间 、 伴有疾病 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 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 意义
1 1 一般 资料 .
随机选 取 20 0 8年 2月 ~2 1 0 1年 2月笔者 所在
医院收治 1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 中男 7 2 其 0例 , 5 女 0例 , 年龄
14 疗效评定标 准 .
欧洲 脑卒 中评分标 准 ( S ) 显效 : ES , 治疗前
3 7 4~ 6岁 , 平均 ( 84±1. ) , 有患者 均经 C 5. 23 岁 所 T等影像 学检
血液 中多种凝血 因子和纤维蛋 白消耗从而降低血液黏度 , 同时也 可 以使栓子溶解 , 进脑梗死 部位血液循 环 , 促 改善脑组 织缺 血缺 氧状态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 种抗凝 药物 , 可通过 降纤 、 其 降低
血黏度 、 防止血小板 聚 , 而有效 的抑 制凝 血过 程 , 从 增加 脑血 流
管再通 , 救缺血部分 脑组织 , 少神经功 能损 害… 。为探究 溶 挽 减
栓抗凝疗法对急性期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的安 全性及疗 效分析 , 随 机选取 20 0 8年 2月 ~2 1 年 2月笔者所在 医院收 治的 10例缺 01 2 血性脑梗死患者 ,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现报告如 下。
【 收稿 日 】 21 一 1 0 期 01 l — 1
无 创 正压 通 气 在 呼 吸衰 竭治 疗 中的疗 效 观 察
曹俊花
阳高县人 民医院( 山西 阳高 0 8 0 ) 3 10
【 摘要 】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 气(P P 在 呼吸衰竭 中的应 用价值 。方法 cA ) 将 6 例呼吸 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 分为观 察组 0
仔 细监测患者血小板计数 、 出凝血 时间 、 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 , 如有 异常迅速停止溶栓治 疗 。治疗 的同时两组 患者 均给予 常规 脑保
表 1 两组 患 者 治 疗 前 以及 治 疗 后 17 1 经 功 能 N H S 分 比较 、 、4d神 IS 评

1 ~ 7
中外医学研究
级资料 的 比较 采用 秩和检 验 , 以 = . 5为 检验标 准 , 0 0 00 P<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 1 两组患者神经功 能评 分结果 .
两组 患者 N H S治疗后均 明 IS
显优于治疗前 ( 00 ) 两组 患者 在治疗前 和治疗后 1d内, P< .5 , 其 NH S I S 评分 比较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 0 ) 在 治疗后 7、4d P> .5 , 1 内其 NHS I S评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详见表 1 。
观察组 总有效率为 9 . % , 7 0 对照
和对照组 , 每组 3 。对 照组给 予常规 治疗 , 0例 观察组 给予无创 正压通 气治疗。 比较 两组疗 效及动脉 血 气分析 中 PC , 二 氧化碳 分 aO( 压) 血 氧饱 和度 ( a : 、 、 SO ) 动脉血氧分压 ( a 、 P O ) 心脏每搏输 出量、 左心射 血分数及心 率变化 。结果
中外医学研究
l l
21 0 2年 1月 第 1 0卷
第 2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l ll 2 l 1l l l l 1 l l 。一 l l l l l l
21 0 2年 1月 第 1 0卷
第 2期
C IE E A D F R I NME I 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乡 _ ≥ _ |
。 ≯ - | ≯ - 蚤。 誊
磐多 。 蒡
n %) (
l √ 誊。 I l 0 l l l l — l 1 ÷ 曩 ! l √。 ∥ l l l 。!l l l 。蛰 l l 。
溶 栓 和 抗 凝 治 疗 急 性 期 缺 血 性 脑 梗 死 临 床 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