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瑜的开题报告(修改)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岳林青)修改

开题报告(岳林青)修改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试论我国合同法中的代位权制度及其缺陷与完善》学生姓名岳林青专业法学班级08级法学2班指导教师袁峥嵘职称副教授一、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一) 选题的依据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一种债的保全制度,现在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纳。

我国合同法也对其做了相关规定,对我国合同法明确确立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通过比较等方法予以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意识到做为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在有关规定上虽然突破了传统的代位权理论,但是在传统的代位权制度的继承与突破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有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并未能很好的予以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二) 研究的意义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法律意义,从建立以来就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它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产生的大量的“三角债”问题,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但从其实行几年的司法实务效果来看,我国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对其予以完善,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司法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法律规范,为债权人充分行使债权提供了更有效的法律保障,填补债权只能约束双方当事人而不能对任何第三人产生直接效力的漏洞,弥补空白,充分显示民法公平性,公正性和合理性。

从而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债权的一种保全制度,现在世界各国大多数国家已经采纳,我国也已予以明确确立。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需要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这个要件。

传统理论认为,怠于行使其权利,主要表现为根本不主张权利或迟延行使权利。

只要债务人已经行使自己的权利,纵使其方法不当或后果不利,债权人也不得再行使代位权,更不得依债权人的主观意愿来认定债务人行使对于第三人权利的方法适当与否,以及后果的好坏。

对于由此而给债权人带来的不利,可以借助其他制度予以补救。

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归——论赵瑜的报告文学

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归——论赵瑜的报告文学

胆干预的勇气 , 《 太行山断裂》 的问世可谓曲折坎坷 , 几经
赵瑜 在报 告文 学 的创 作 中 , 非 常强 调 对 “ 问题 ” 的确 认 和 切入 。他 曾在 《 中 国的 要 害 》 “ 创作手记” 中 有过 这 样 的 表述 , 其 大意是 : 报 告文学 实 际上是 最接 近 人类 生 活的 一种 创 作形 式 , 而在 它发 现并 揭露 的众 多问题 和 诸 多典型 中 , 就
辗转 , 最终在《 花城》 上发表, 引起文坛注 目和社会关注, 甚
至 一度惹 发 了 “ 上面 ” 的恼火 , 赵 瑜 也 为 此 付 出很 大 代 价
— —
差 点被 “ 驱逐 出晋 ” 。
《 中国的要害》 也是一经发表便在国内产生极大反响。 作者从太行山公路交通的现实情况出发 , 进而从关系国计 民生的视角放眼 , 指出了缘于交通 状况的滞后而对国民经
简单 化 、 人物 归类 化 的 创作 , 而 开 始愿 意 思 考和 辨识 问 题 。
因此 , 赵瑜在创作过程中会认真揣摩 、 细心体会读者的阅读
感受 和 接 受 心 理 , 有 意 识 地逼 近 现 实 , 接 纳 生 活 的 本 真 形
国内的高速公路建设 尚未列入 国家政府的议事 日程 , 而时 至今 日, 包括山西在内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 , 也就是 说, 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显然是作为先觉者的赵瑜, 呼吁 中国
现 了他们 对 “ 问题 ” 所 持 有的 价 值 立场 , 以及 所 显现 的 人 文 关 怀 。也 可 以说 , “ 问题” 意 识 是作 家 把 握现 实 和体 认 世 界 的 一种审 美方 式和 文 化理 念 , 具 有强 烈 的 反 思意 识 与 批 判

开题报告修改版(柳盈)

开题报告修改版(柳盈)

类别:编号:科研项目开题报告项目名称:高职院校钢琴调律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来源: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申请人:柳盈承担单位: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起止年限:2012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填报日期:2012年6月6日一、本项目的研究动机目前在上海,仅有两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钢琴调律专业,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由于学生在校的学习,实践机会较少,容易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

毕业前不能顺利拿到钢琴调律师相关证件,毕业进入市场后,没有较扎实的功底迎合市场的需求,有的甚至因为专业技术不扎实,导致转行。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钢琴调律师主要是从事钢琴音准的调试,认识不到维修和调整的重要性。

没有意识到一个高水平的调律师要具有调律、维修整理、整音等多方面的技能。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结合目前市场对钢琴条律师的要求,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模式。

二、本项目的学术研究基础参加人员的研究水平:柳盈:在音乐学院本科学习期间,主修钢琴,对钢琴演奏及构成特点有一定研究。

在钢琴调律的学习过程中,有着1年琴厂实践经历,深入一线,全面了解、学习钢琴调律方法、步骤,以及钢琴生产和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同时,对于学校目前所开设的钢琴调律专业课程,进行了跟踪听课,与经验丰富的老师沟通、学习,辅导学生课余时间进行钢琴调律技术的练习,从而进一步了解目前学校课程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可行性分析:一是申请人对钢琴调律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对本校钢琴调律教学模式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科研素质;并且能够将在琴厂一线所学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探索一条更加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二是申请人所在单位在人力、时间等方面能提供大力支持。

资料准备情况:已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

目前国内关于“高职院校钢琴调律师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课题比较少,基本上钢琴调律师的培养还停留在工厂里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

高中语文文学教育浅思的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文学教育浅思的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文学教育浅思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语文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文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审美素养。

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切实推进文学教育,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借鉴经验与思路,为语文文学教育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益的思考。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对高中语文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

2. 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分析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基本任务,明确文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3. 提高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实践路径。

结合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角度探讨提高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

4. 加强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

文学教育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社会责任和教育使命的角度探讨加强文学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明确研究思路和框架。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文学教育需求和实际情况,为探讨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实践路径提供依据。

3. 访谈法:通过与各学科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交流,探讨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实践性问题和现实困境。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如下:1. 全面了解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 明确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3. 提出提高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实践路径。

4. 探讨加强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进高中语文文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对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提高和改进有借鉴意义。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选用价值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选用价值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作家作品选用价值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女性身份的重建,女性文学的兴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女性作家在文坛上拥有自己的声音,用她们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表现出了女性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和理解。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选用女性作家的作品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材料,更可以启示学生尊重女性,关注性别平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通过选取女性作家的作品为素材,分析其作品的选用价值,并探讨如何合理地将其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女性作家的作品选用价值分析。

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女性作家的作品为例,探讨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以及该作品在教学中的适用性。

2.女性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结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标准,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因素,研究如何有效地将女性作家的作品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并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进行思考和探究。

3.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题将选取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向学生提供阅读素材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女性作家的作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影响,评价其教学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及实验等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分析女性作家的作品选用价值;其次,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再次,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女性作家作品的意见和看法;最后,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教学活动记录和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等方式,评价女性作家作品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效果。

四、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素材和思路。

通过选用女性作家的作品,可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开题报告(2012级王雪)

开题报告(2012级王雪)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类型:论文)题目:论大陆青春电影的主题发展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年级(班):2012级(s)班学号: 201201209008姓名:王雪指导教师:余建荣2015年 7月 1日重庆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类型:论文)1.作品创作选题目的和意义:近年来大陆的青春电影越来越受关注,不仅票房收获颇丰,国内对青春电影的研究近几年月来越多,但以“大陆青春电影主题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稀少且大陆的青春片近几年在国产电影中异军突起,也成为商业电影的代表。

大陆在80年代以前,尽管也有不少名为“青少年题材”的影片,但真正可以称为青春电影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90年代。

这以后,随着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的逐渐开放,青年文化才渐渐浮出了历史的地平线,才逐渐形成了大陆的青春电影。

最早的青春电影的萌芽当属王朔,以他的小说改编的影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轮回》等等,大概可以被看成是中国青春题材类型的早期代表作品。

然后后面的青春电影逐渐走入观众的视野,直至今天成为了青年一代的主流电影,其中也不乏涌现了一部部令人赞不绝口并深有时代共鸣感的经典青春电影代表。

80年代的《芙蓉镇》《红高粱》《鼓手》《花街时代》等,90年代的《小武》《少年小渔》《头发乱了》《长大成人》等,21世纪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孔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

鉴于大陆青春电影逐步进入主流的市场,近几年对于青春题材的电影研究才逐步增多,但总体来讲研究成果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大陆青春片的题材还是很值得拿来研究的。

并且我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在对于大陆青春片的研究成果当中,主要是针对目前青春片的电影形式和时代特征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的比较多,而从发展的角度来探寻青春片的主题深刻内涵意义的不多,有少部分谈发展变化的都是侧重于写影片的背景变化去了,对具体影片主题的探讨研究到时代性青春电影的主题发展趋向研究的不多,所以我觉得可研究性很强,也对于当代青春电影主题的发展探讨有着深远意义。

中文系毕业开题汇报.doc

中文系毕业开题汇报.doc

中文系毕业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研究方案、条件分析、等。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文系毕业,欢迎阅读借鉴。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

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

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

我的开题报告初稿

我的开题报告初稿

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论文题目:论《嘉莉妹妹》中的生态观及其影响学院:外国语学院系别:英语系专业:英语学生姓名:刘金婉学号: 200703101537 指导教师:陈宗华填表时间:2011 年1月6日一、选题的类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二、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选题依据:德莱塞创作《嘉莉妹妹》的原始目的是批判当时物欲横流的残酷社会,但是其中却流露出了些许的生态思想。

他在作品中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写实描述,是我们看到了工业文明、人类发展给自然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人情冷漠、贫富差距等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在此通过分析《嘉莉妹妹》中所展现出来的自然界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用生态观的角度去思考其影响,试图唤起人类对工业发展模式的思考以及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审视。

研究意义:用生态批评理论对德莱塞的《嘉莉妹妹》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该作显示出作者强烈的绿色思维倾向及“和谐”观,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进行尝试,达到了人类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统一及对自然的回归。

德莱塞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主张不仅在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下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而且对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对当代背景下建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也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生态批评的端倪出现在20世界70年代的美国,自90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关于生态批评的思想内涵、意义、原则、策略等是国外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重心。

国内研究现状:《嘉莉妹妹》自问世以来,国内外对其研究和评论数不胜数。

在我国,目前仅在中国期刊网上就有相关的87篇学术文章,更有众多译著和专著出版。

研究者多围绕自然主义倾向和“欲望”的主题,运用历史传记批评、文本分析、消费文化、实用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宗教伦理等多种方法和角度解读该作品。

开题报告(蔺蓉)修改

开题报告(蔺蓉)修改

题目:房地产新政下湖南楼市发展研究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1.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我国开始形成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

以这个巨大的市场为基础,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房地产业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起来。

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不少学者和房地产商纷纷抛出所谓自由市场理论,来论证其合理性。

但是,事实却说明,当前的房价已经进入一个非理性区间,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为稳定房地产的价格、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央政府紧盯房地产市场变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随着2010 年1 月“国十一条”、4月出台“国十条”、2011年“国八条”、“新国五条”等调控手段的陆续出台,调控进一步升级和深化。

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1年将继续趋紧,房价不稳,政策不止。

除现有政策的落实外,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紧缩、限购限贷、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和土地供应量的继续增加,政策力度不断加强,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从抑制需求、增加供给、加强监管等方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调控。

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对湖南楼市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湖南的住房市场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本选题研究的目的。

本人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选取这一主题作为研究对象,其理论意义在于:住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城镇住房问题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的大事,对居住场所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需要。

人们的业余生活,包括吃饭、休息、娱乐、教育子女、进行业余学习和社会交往等活动大部分都要在住房中进行。

人们在吃、穿、用以及其它方面生活条件的改善,也都需要以住房为依托。

从这个意义上说,住房是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

妥善解决城镇住宅问题对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安定团结都是十分重要的。

惩罚性赔偿在著作权侵权领域的引入

惩罚性赔偿在著作权侵权领域的引入

惩罚性赔偿在著作权侵权领域的引入
杨丛瑜;王坤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6)006
【摘要】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s)是英美法上的一种侵权责任形式,在制裁和抑制侵权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适用效果,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将这一侵
权责任形式适用于著作权侵权领域.鉴于著作权侵权的特点和我国以盗版为代表的
著作权侵权问题,本文就如何抑制我国的著作权侵权问题进行比较法研究,分析国外现有著作权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结合今年三月公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新增的惩罚性赔偿条款,对惩罚性赔偿在我国著作权侵权领域引入过程中的一些具
体问题进行分析.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杨丛瑜;王坤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重庆401120;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重庆401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41
【相关文献】
1.惩罚性赔偿在著作权侵权领域的引入 [J], 王坤
2.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著作权领域中的引入-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为背景 [J],
陈静怡
3.食品侵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性检视 [J], 陈塞雪
4.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知识产权侵权领域的引入 [J], 杨丛瑜;王坤
5.我国反垄断法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J], 杨茹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中学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教学研究二、研究背景和意义: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感悟力和人文素养等。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材料,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规定了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采取讲解解读的方式来讲授作品,而这种方式显然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在这种教学中充分地积极地体验和感悟到文学作品的意境和艺术魅力,并且也难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作品中隐藏的问题和思考。

因此,对于中学语文教育而言,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增强作品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查和互动探讨等方式,研究中学语文作品“开放性”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实践的应用情况。

2.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学术文献,例如:《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教学概述》、《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教学——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谈起》等,对文学作品“开放性”教学方法和应用实践进行重点研究。

(2)实地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收集与中学课程标准要求相关的作品及课堂教学活动,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比较。

(3)互动探讨研究法——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与中学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探讨实践中“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际效果,以此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1)进建立中学语文作品“开放性”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框架。

(2)初步探索中学语文作品“开放性”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提升。

(3)为中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增强课程的“开放性”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4)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服务。

中学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人性的探索、对生命的咀嚼与反思,因此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然而,在很多学校中,文学教育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成为课程中的一个附属部分,如何在中学语文课中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人生、探索世界的窗户。

三、研究内容
1. 探究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分析当前中学语文课程中面临的文学教育问题;
3. 研究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探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相关指导文件、专业书籍进行文献调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证调查问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

五、预期成果
本文旨在研究中学语文课程中文学教育的有效实施,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情趣。

预期成果包括:1. 提出中学语文课程中实现文学教育的构建方案;2. 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3. 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文学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情趣。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代文学作品是中学文学阅读的重要部分,在中学阶段的文学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新媒体的普及,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逐渐降低,阅读能力也出现下滑的趋势。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中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2. 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阐述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后续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方法,分析中学生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习惯和行为特点,了解现状。

(3)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并进行教育实验,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总结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经验,为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问卷调查。

通过网络和实地两种途径,对中学生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习惯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

(2)个案研究。

选取几个中学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中学生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表现。

(3)教育实验。

根据前期调查和个案研究结果,结合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策略,进行教育实验。

(4)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4. 研究产出和预期效果(1)研究成果:撰写《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学术论文,并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2)预期效果:通过本研究,将提高中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方法总结萃取成为可供借鉴参考的教学策略,为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使得中学生更加热爱文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为中学文学阅读教学的提升和推广做出贡献。

“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彰显与缺失的开题报告

“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彰显与缺失的开题报告

“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彰显与缺失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女性小说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于女性题材的小说尤为重要。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性道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性与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探究“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彰显与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表现,分析其在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和意象中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同时,也将探讨现代性爱在小说中的缺失,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研究内容1. “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表现通过分析王实味《边城》、张爱玲《小团圆》、沈从文《春蚕》等经典小说文本中的情节、人物、意象等方面来探讨现代性爱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2. 现代性爱在小说中的缺失通过对小说中的经典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现代性爱的缺失程度及其原因。

并且,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女性作家在性爱表达方面的限制和障碍,以及女性身份和体验对于性爱表达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深入解析“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表现形式、意义和不足之处,并未深入探究现代性爱对于中国社会及文学的深远影响。

同时,也将对于中国现代性爱表达方式的进程做出更加深入的观察及分析,并为中国女性文学在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五、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深入剖析现代性爱在小说中的表现及其不足之处。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出版一篇学术论文,探讨“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表现和缺失,为研究中国现代性爱表达方式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同时,本论文将为女性文学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及方向,为我国文学及文化研究做出微薄的贡献。

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的开题报告

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的开题报告

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泰戈尔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被誉为印度文学的巨匠,在20世纪初期的印度文坛上享有盛誉。

他以其自然主义、个性解放、民族自立等思想,影响了印度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而在泰戈尔的杰作《飞鸟集》中,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人民等形象的描写却身影难寻。

但在《吉檀迦利》、《印度的细雨》、《林荫道上的人》等其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些有关中国的描写。

通过分析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泰戈尔对外国文化态度的转变,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在20世纪初期的形象,更好地了解中印文化之间的交流。

2. 研究内容本文将通过对泰戈尔在多部作品中对中国形象的描写进行分析,探讨泰戈尔对中国文化、历史以及人民的态度和看法。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及其特点,包括对中国的地理环境、人民习俗、文化底蕴等方面的描写。

(2)探究泰戈尔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分析其是否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看法,以及如何评价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异同。

(3)分析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历史及其影响,探究泰戈尔对中国历史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历史对当时中印文化的交流产生的影响。

(4)研究泰戈尔描写中国人民形象的特点,探究泰戈尔对中国人民的认识及看法,从中反映出泰戈尔对于人民主权、民族自立等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3. 研究意义通过对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对于理解并认识泰戈尔的思想,以及中印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研究泰戈尔对中国的观察和评价,可以了解印度人对当时中国的看法,体现出印度人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认可。

(2)了解泰戈尔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和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以及中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3)通过对泰戈尔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性格的认识,能够更好地了解20世纪初印度对于中国的态度和看法,了解中印之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关系。

(4)从泰戈尔笔下的中国人民形象中,可以了解印度人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和看法,反映出人民主权和民族自立等问题在印度文化中的关注和体现。

新时期以来《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研究回顾

新时期以来《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研究回顾

新时期以来《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研究回顾
柏以慧;张丛皞
【期刊名称】《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8)003
【摘要】《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研究是一项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特征,并关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在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认定和意义评估的重大学术课题。

新时期以来的此项研究在已有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研究视域不断拓宽,价值尺度日趋合理,学理深度持续加强,走过了一条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浅及深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道路。

与此同时,相对于《红楼梦》影响的深广度和复杂度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尚需开拓和提升的空间,广度的拓宽,观念的更新,方法的改进,是研究继续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方法和必然选择。

【总页数】6页(P15-19,55)
【作者】柏以慧;张丛皞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1258;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1
【相关文献】
1.新时期以来《世说新语》研究回顾与反思 [J], 董晔
2.夏志清对新时期以来内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 [J], 张锦
3.研究回顾、拓宽路径与价值重申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灾害书写研究的若干思考 [J], 李继凯;张瑶
4.西方文学影响下的中国新时期文学 [J], 刘洪涛
5.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J], 刘川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期待遇挫理论应用探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期待遇挫理论应用探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期待遇挫理论应用探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文学阅读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在欣赏美文的过程中获取启示和感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难以理解文本、缺乏情感体验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阻碍学生的文学阅读习惯的养成。

因此,如何提高中学文学阅读教学的效果,是当前中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挫折理论是经典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它指出,在面对挫折、失败的情况时,个体会出现不同的应对方式。

具体来说,个体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自责、消极情绪等,也可能通过积极思考、自我激励等方式来克服挫折。

对于中学生文学阅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挫折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发挥自我潜能,提高阅读自信心和阅读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探究挫遇理论在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寻找提高中学生文学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挫遇理论在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找到提高文学阅读习惯、减少学生阅读障碍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升中学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中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分析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 探究挫遇理论在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实现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实地应用。

3. 通过教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挫遇理论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效果、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挫遇理论在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 分析挫遇理论在中学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本研究将为中学文学阅读教学的改善提供参考,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同时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拓宽教育研究领域,提升阅读教学和教育整体水平。

三、研究方案和方法本研究计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主要有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等。

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生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状况。

因此,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意义如下:1. 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合理运用应变艺术,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讨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应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应变艺术;(2)教师应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情境的应变艺术;(3)教师应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基础水平的应变艺术;(4)教师应对课堂管理和组织的应变艺术。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调查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应变艺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历年来教学实践方案和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地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式,获取高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生学习需求和环境的情况和应变举措。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其实现途径1. 预期研究结果:通过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应变艺术,预计可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总结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变艺术,形成相应的理论框架;(2)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变情况和应变举措,建立相应的数据库;(3)提出高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生不同需求和情境的应变策略,为教师教育培训和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学院:国际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丛瑜指导教师:周升起2013年11月20日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一、选题目的与意义山东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山东全省的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处于支柱性地位。

随着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配额取消,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更为广泛、复杂、尖锐和激烈的竞争。

如何在新的环境下,研究和提高山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关系山东省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山东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

为此,本文对山东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山东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本文着重研究山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分析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所在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应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文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分析和评价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通过基于统计数据的指标测度和因子分析,形成较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本文首先对众多经典经济学著作中国际竞争力概念进行了概括,并总结出本文的国际竞争力含义。

其次,对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现状进行初步和比较系统的分析。

本文将以实际数据为依据,重点分析山东省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地区分布、销售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并针对以上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其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由于山东省的纺织品发展迅速,其出口贸易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众多学者的深刻研究。

黎友隆(2010)在《中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前景分析》一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大力发展,以及国际上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纺织产品在全球比重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也日益感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挤压,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将被逐步进入淘汰行列,纺织工业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期。

黎友隆(2010)在《中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前景分析》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只占10%左右。

但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不仅能力在增强,产品质量及性能也在提高。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正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时机已经成熟。

陈钢(2009)在《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国是纺织品原材料生产大国,但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2%,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纺织天然原料存在资源供给瓶颈。

同时,中国纺织品加工能力庞大,纺织原料纤维存在较大缺口,每年须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棉花和化纤原料。

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和石油价格上涨明显,中国纺织品生产面临很大的原料成本压力。

长远看,要有效地解决纺织品原材料供应的压力,必须依赖降低纺织品产量,通过“减量增价”从内涵上提升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陈钢(2009)在《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一文中指出:短期看,纺织品出口企业应通过缩短结汇周期、优化结算货币和开拓新兴市场来回避汇率风险;长期看,为扭转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中国纺织品出口业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提升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通过优化和提高纺织品出口商品结构来提高纺织品出口档次和价格,才能正真提升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郝佳(2012)在《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一文中指出:历年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且从国际比较来看,2000 年~2009 年中国在该指标上都排名第一,这是国内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重要表现之一;从2000 年~2007 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增长率一直表现为正数,说明纺织品出口一直在随着对外贸易总量的扩大而增长,2008 年和2009年变为负数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张华(2008)在《山东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指出: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大力开展技术改造,改造传统纺织工艺,开发纺织新材料、新产品,重点开发生态、环保和特殊功能纺织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在自主品牌的培育上加大力度,以品牌竞争力巩固和发展出口市场。

要将出口产业链扩展到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纺织服装出口龙头企业,增强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王来力(2009)在《山东省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一文中指出:2008 年山东省纺织行业围绕建设纺织强省的大目标, 以服装产业链调整为主线,以发展家用纺织品及产业用品为新增长点, 以园区辐射带动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支撑, 突出抓好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机制创新, 提高纺织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在2009年纺织行业受国际金融动荡、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制约的条件下, 前三季度生产及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 可见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抗冲击能力。

吴钧(2013)在《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一文中指出:当前,国际经济正朝着知识型和技术型方向发展,任何企业如果没有创新是很难持续发展的。

仅仅是依靠低附加值和低技术的产品出口根本无法取得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国纺织业一直处于国际同类行业分工的底端,要想改变这种分工格局,必须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强化品牌建设。

上述研究的成果值得进一步思考、借鉴,他们从山东省纺织品的各个方面入手,利用了实证分析与经济模型分析等方法,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山东省纺织品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将在参考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辩证分析归纳,取长补短。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山东省统计局网站的有关数据,采用数据分析、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前人研究成果和文献的基础上探讨山东省纺织品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分4 部分,各部分具体安排如下:1. 前言,介绍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的现状2.1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规模及其变化2.2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现状;2.3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的地区分布现状;2.4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的销售方式现状3. 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3.1 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方法(包括:市场占有率(MS)方法、显性比较优势方法(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方法等,分别进行计算比较)3.2 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的计量结果3.3 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计量结果分析4. 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存在问题(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分析)4.1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优势;4.2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劣势;4.3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机遇;4.4 山东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威胁5. 提升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5.1 从研发、设计方面提升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5.2 从品牌国际化方面提升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5.3 从建立营销渠道方面提升山东省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五、进度安排第一周——第四周: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第五周:完成开题报告第六周——第九周:论文初稿的撰写第十周——第十一周:论文初稿的修改第十二周、十三周:论文的定稿、装订六、主要参考文献:【1】邵桂兰董海柱:《后过渡期青岛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战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4期【2】罗璇:《山东省对外贸易竞争力评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3】刘鹏赵丽敏:《山东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5期总第135期【4】赵丽敏刘鹏:《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分析》《特区经济》2010年9期【5】《2012年1-5月山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共完成956.4亿美元》《济南纺织服装》2012年02期【6】周志芳:《山东纺织服装品牌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纺织导报》2013年07期【7】张华:《山东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山东纺织经济》2008年03期【8】王来力:《山东省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山东纺织科技》2009年01期【9】张春晓:《山东纺织业研发实力探析》《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年08期【10】刘丽:《碳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5期【11】黎友隆:《中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前景分析》《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08期【12】杨晨晖:《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态势分析》《现代商业》2007年26期【13】陈钢:《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14】郝佳:《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价格月刊》2012年01期【15】蒋浩:《中国与欧盟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25卷第1期【16】彭刚姜艳霞赵涛:《中、欧纺织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经济纵横》2008年第2期【17】王婉芳:《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价值链分析与竞争力提升》《商业时代》2008年06期【18】李友隆:《中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前景分析》《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08期【19】于历莉:《山东服装行业发展对服饰消费的影响》《山东纺织经济》2008年06期【20】吴佩佩:《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分析》《山东纺织经济》2009年第03期【21】山东省统计局编:《山东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编《2007年后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风险和对策分析》《国际贸易》2007年07期【23】张荣:《中国纺织品出口前景预测》《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06期【24】谢振叶:《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25】白杨:《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科技视界》2012年30期【26】余文娟李晓钟:《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国际商务》2008年01期【27】张根能齐国荣张培:《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研究——以美国市场为例》《综合竞争力》2010年01期【28】严建苗林高榜:《中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基于入世前后的评估》《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年02期【29】徐惟:《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10年04期【30】周春颖:《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企业导报》2011年10期【31】杨晶张一博程中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影响分析——基于EVIEWS的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7期【32】李丽:《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问题探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4期【33】黄明仪:《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厦门科技》2007年05期【34】薜燕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山东纺织经济》2008年第4期【35】商悦李莹张华伟:《后配额时代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战略思考》《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8年11期【36】范云军:《中欧纺织品月层装贸易靡探分析》《WTO贸易摩擦备忘》2008年第1-2 期总第55期【37】孙健:《纺织品出口企业如何面对贸易摩擦高峰期》《中国市场》2006年21期【38】林涛:《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39】沈才胜:《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市场论坛》2007年02期【40】黄明仪:《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厦门科技》2007年05期【41】傅斐彦胡丹婷:《对手强劲中国如何应战?——中印纺织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纺织》2011年11期【42】杜晓燕邵琦:《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1期【43】郭明泉王树恩:《山东省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态势分析》《理论学刊》2012年09期【44】李青青黄杨芳秦杨陈益人:《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5期【45】吴钧:《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价格月刊》2013年02期【46】王海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探讨》《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9期【47】郭先登:《山东纺织业转方式指向何方:时尚产业》《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48】刘重力李慰陈静:《无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研究——基于市场结构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2期【49】谷任吴海斌:《汇率变动、市场份额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世界经济》2007年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