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年级二年级科目历史序号14 教师孙改平时间2013-10-10
【学习内容】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习重点】
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含义、实质、;
认识各种思想产生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
问题导读评价单
阅读教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促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这些人有哪些活动?
这些人的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人物和主张有
哪些?有哪些实践活动有哪些?结果如何?如何评价这一大事?
3、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和主张是什么?有何不足之处?
4、早期维新思想发展成了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谁?有哪些实践活动?结果如
何?有什么历史意义?
问题解决评价单
1.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2.2006年4月,胡锦涛书记访美期间,耶鲁大学精心挑选了一副画像,作为礼品赠送给他。画像中的人叫容闳,他于1850年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成为中国最早在美留学并获得本科学位的第一人。耶鲁大学这么做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该校是19世纪唯一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
B.该校在容闳毕业之前已经接受了大批清朝留学生
C.该校为中美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作出了历史贡献
D.该校帮助清朝政府建立了近代高等教育制度
3.“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物,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这段言论应该出自
A.顽固派B.洋务派
C.维新派D.革命派
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
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5.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根本措施是
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B.变科举,开学校
C.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D.办报刊,立学会
7.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维新派宣传的思想有①社会进化论②君主立宪③人民主权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提高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D.赋予传统儒学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9.维新思潮最终没能救国,但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在于
A.使人们意识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B.使人们认识到资产阶级力量太弱小
C.使人们受到近代民主思想的洗礼D.使人们认识到西方殖民国家的先进
10.下列论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师夷长技以制夷”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D.“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问题提升评价单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材料二:“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
材料三: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
------(十九世纪末)罗德斯
材料四:“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19世纪末)吉卜林
材料五:“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有何联系?
(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