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衍兰的词学贡献及其文化意义
中国文学史(第二十七章 唐五代词)知识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十七章唐五代词)一、名词解释1、词: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
2、敦煌曲子词: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因是在敦煌发的,故称。
敦煌曲子词保存了词的初始形态与内容特征。
内容丰富庞杂,风格自然朴实,感情直率,生活气息很浓。
3、花间词: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
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鹿虔扆、牛希济等。
4、南唐词人:五代稍晚于西蜀词在南唐地区出现的一个词人群体。
重视以词言志,偏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
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
代表词人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
二、论述题1、李煜词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对词的发展有何贡献?李煜词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⑴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传达人物的情态和心理,于平淡中见新奇。
⑵善于借助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段将抽象的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⑶语言朴素生动,而耐人寻味,达到直白通俗与形象精练统一的完美境界。
他对词的贡献在于: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使词由花前月下娱宾遣兴的应歌之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独立抒情文体,开文人抒情词的先河。
正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
【加练半小时】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五章 专题二 Ⅰ 群诗通练四 Word版含解析
群诗通练四 莲女情思主题解说 中国女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位极其低下,也很少能被古代文人歌咏。
但有这么一群人——采莲少女,她们天生的丽质、劳动的勤奋、青春的活力、爱情的娇羞是永远无法遮蔽的。
下面一群诗,就是文人用优美的语言写给她们的赞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答: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女词(其三)李 白耶溪[注]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注 耶溪: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
3.诗中的采莲女有什么特点?试作简析。
答: 4.“佯羞”的意思是“假装害羞”呢,还是“因害羞而假装采莲”或别的意思?试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曲于 鹄偶向江边采白,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采莲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5.比较两首诗主人公的不同形象。
答: 6.前人评价《江南曲》“一片心情只自知,‘偶向’‘还随’‘暗掷’妙极形容”,请作简要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注],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 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7.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答: 8.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答: 9.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怎样刻画采莲女形象的。
答: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张 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叶朗美学思想述评
叶朗美学思想述评叶朗是中国美学史上的著名美学家,其学派被称为叶派美学,又称为新美学派。
他提出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独特性,对于推动中国美学理论的发展、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以及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精神价值观的重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对叶朗美学思想进行详细的述评,并举出5个例子,以证明其为人类美学史贡献的独特性。
叶朗美学思想的独特性体现在其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挑战和超越,以及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先,叶朗的美学思想挑战了传统美学坚持的一系列观念。
比如说,传统美学理论家们普遍认为,美是一种超出日常生活范畴的、超验的精神体验,是对于理性之外存在的呈现。
而叶朗反对这种观念,他提出“美是生活的记号,就在于生命的表现力和矛盾统一”这一思想。
他认为,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体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验息息相关。
美和生命、社会、文化都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
其次,叶朗的美学思想超越了传统美学对于艺术作品的关注。
他将美学关注点扩展到了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关注的问题包括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社会秩序以及公共空间等。
他认为,这些问题不是只能通过政治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等领域去解决,美学也应该是这些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叶朗美学思想的独特性,本文举出以下5个例子,以更好地证明其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1、叶朗的观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灵魂。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功能的区分,还包括城市的表现形式和颜色,这也是城市人文精神所在。
叶朗的城市审美观认为,一个城市的规划应当尽可能地凸显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因此,城市规划的美学价值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2、叶朗的观点促进了公共空间的提升。
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
与城市规划类似,公共空间的设计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美的需求。
美学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空间。
美学家往往会倡导开创更加美丽、亲近和舒适的公共交通设施、公共休闲区域、公园等公共空间,以便于更好地满足当地生活所需。
美在意象_美学基本原理提要
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叶 朗(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收稿日期:2009202226作者简介:叶朗,男,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编号:04JJD720003。
一、引言:什么是美学1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不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
21中国美学的历史至少从老子、孔子的时代就开始了。
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美学。
3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朱光潜和宗白华。
41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出现一场美学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范围内讨论美学问题,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5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复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61美学的学科性质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哲学学科,那种用心理学美学来取代哲学美学的思潮对美学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第三,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美学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等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第四,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从国际范围看,至今还找不到一个成熟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71学习美学的意义在于:第一,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第二,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
81美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习美学的方法:第一,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学习和思考任何美学问题都不能离开人生;第二,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第三,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第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有系统的艺术史的知识;第五,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六,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的新的研究成果。
六年级语文下册 访兰课件 西师大版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兰。
兰的背景介绍
1 出生
2 受教育
3 工作
1903年,广东省新会县一 个书香门第之家。
中国最早的女子高等师范 学院——省立女子高级师 范学校。
曾在多所高校任教,其中 包括西南联合大学。
兰的生平简介
晚清时期
兰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重 视教育的家庭。
展示兰的作品和成就
小说《白毛女》
兰的经典之作,被广泛认为是中 国现代文学的顶峰之一。
原稿、书信等手稿
兰的手稿、书信等文物,广泛展 示在国内外文化景区和博物馆。
纪念馆、墓地
为纪念兰的成就和思想,国内外 设立了多处纪念馆,兰的墓地也 成为许多文化爱好者的朝圣地。
新文化运动
兰积极参与反对封建文化、倡导 现代文化的运动。
晚年生活
兰的创作和思想引起了国内外广 泛的关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的主要作品
小说
《白毛女》、《侵略者》、 《家》等
散文
《使徒》、《望春风》、 《长恨歌》等
诗歌
《浣溪沙·和杨节制》、《晚 春所思索
2
作品对妇女的生存状况、角色扮演以及对
家庭、个体经济地位的影响进行探讨。
3
写实、报告性强
作品关注当时社会现实问题,呈现出强烈 的现实主义风格。
优美的文学语言
作品中的文学风格、对词语和语言节奏的 运用,带有既有的传统与细腻的艺术风味。
兰的影响与贡献
• 为中国女性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拓宽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 • 关注当时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现实。 • 提出了有力的女性问题主张,对中国现代女性解放起了推动作用。 • 对散文的创作有着深厚的影响。
严衍 诗词
严衍(1860年—1922年),字又陵,一字椒生,号苍仙,别署小苍仙馆主人,晚年自署严几道,又署几道老人,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
他精通英、法、德、日四国文字,是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翻译家严复的长子。
严衍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但有其独特之处。
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为主要特点,同时又不失豪放之气。
例如,他的《次韵和沈乙庵丈除夕感怀之作》一诗,以除夕之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此外,严衍还有一些词作,如《浣溪沙·本意》、《鹧鸪天·本意》、《蝶恋花·本意》等,这些作品多以描写爱情和人生哲理为主题,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总的来说,严衍的诗词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精神。
“一门风雅”:清代归安叶氏才女群创作探析
文章编号:1009 1734(2021)05 0010 08
春 秋 时 期 的 宫 闱 才 女 庄 姜 ,因 《诗 经 · 邶 风 》所 存 其 5 首 诗 而 开 中 国 女 性 文 学 创 作 之 先 河 ,至 唐 代 达 到 了鼎盛。闺秀才女的文学创作虽晚于宫闱才女,但在宋、元宫闱才女文学 趋 于 衰 落 时,却 日 益 显 现 出 创 作 的活力,明末清初,更是出现了前所 未 有 的 以 血 缘 亲 情 为 标 志 的 群 体 化 现 象。“一 家 之 中,祖 孙、母 女、婆 媳、姊妹、姑 嫂、妯 娌,均 系 诗 人、词 人、文 学 家。”[1]68 如 明 末 江 苏 吴 江 沈 宜 修 四 母 女、安 徽 桐 城 方 维 仪 三 姐 妹 及 弟 媳 ,明 末 清 初 浙 江 山 阴 商 景 兰 四 母 女 与 两 儿 媳 等 。 潘 衍 桐 《两 浙 輶 轩 续 录 》论 述 清 代 浙 江 才 女 群 时 , 不无钦佩地赞道:“归安叶氏一门风雅之盛,为吾浙冠。”归安(湖州)叶氏才 女 群,无 论 是 作 者 人 数、别 集 规 模 还 是 艺 术 成 就 ,不 仅 媲 美 于 任 何 才 女 群 及 其 身 后 所 凭 倚 的 文 化 家 族 ,而 且 从 不 同 方 面 体 现 出 闺 秀 才 女 文 学 创 作 的 演 变 过 程 ,彰 显 出 女 性 文 学 推 陈 出 新 的 典 型 意 义 。
2018年高考语文大题狂做系列 08第03期 含解析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1.(2016届陕西西安铁一中高三12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8~9题。
眼儿媚阮阅(北宋)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眼儿媚石孝友(南宋)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
”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1)这两首词在用字方面都是连用叠字,表达效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5分)(2)前人评价石孝友的《眼儿媚》结处三句“‘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
”请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1)相同点:使描写对象特点鲜明,(1分)富有韵律美、节奏感,极富艺术感染力。
(1分)不同点:阮词“盈盈”“淡淡”突出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似春山之秀的特点,借此衬托相思之情。
(1分)石词“淡淡”“潇潇”烘托了沉闷、迷濛、凄冷气氛,以景衬情(1分),“暮暮”“朝朝”则直接抒发抒情主人公绵长无尽的相思。
(1分)(2)既得“萱草”一丛,也不能解忧,加倍突出忧思的绵绵无尽,难排难解。
(1分)“修竹”引自杜甫诗句,只见修竹数杆而不见美人,自然会触目伤怀。
(1分)“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几叶芭蕉更是助愁添恨的景物。
(1分)词作最后三句虽未着一字写情,却句句借景抒情,充分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无尽思念,(1分)在寂寞的相思中,这三个意象,一句一景,意象叠加,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添愁加恨,无不与忧思相关。
(1分)结尾三个意象的铺排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论中国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进程
论中国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进程
朱惠国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近百年,词的创作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状态,但词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社会思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传统词学蜕变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也是其主要推力;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是转换过程中的三个突出点.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等既有深厚的传统词学功底,又不乏现代思想意识,中国现代词学最终在他们手中得以确立.
【总页数】7页(P28-34)
【作者】朱惠国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词学影响下的王国维词和词话 [J], 杨军
2.临桂词派,中国传统词学的最后辉煌——临桂词派系列研究论文之三 [J], 王娟
3.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研究述论 [J], 金凤; 胡建次
4.浙派词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J], 陈水云
5.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古今演变研究述论 [J], 胡建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衍词学研究
陈衍词学研究陈衍词学研究陈衍词,字雁冈,号莫限,是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邃、情感细腻著称,被誉为“诗坛幽兰”。
陈衍词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诗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持久而深刻。
本文将就陈衍词学进行研究,探讨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对诗歌、散文和翻译等方面的杰出贡献。
一、陈衍词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二、陈衍词的诗歌风格与创作特点三、陈衍词的散文创作及其思想四、陈衍词的诗歌思想及其哲学内涵五、陈衍词诗歌创作的历程与演变六、陈衍词诗论思想与贡献七、陈衍词的翻译创作及其翻译理论八、陈衍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和地位九、陈衍词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影响结论:陈衍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独特的诗歌、散文及翻译创作,以及他的诗歌创作思想及诗论理论,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之后的文学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
1. 陈衍词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这个提纲主要是对陈衍词的人生经历和文学背景进行介绍。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陈衍词的写作背景,包括他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背景,以及他成功的创作生涯,这些信息对理解陈衍词学研究非常重要。
2. 陈衍词的诗歌风格与创作特点这个提纲涉及到陈衍词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通过分析他的诗歌,读者可以了解他的写作风格,比如他的清新、脱俗和风景画般的描写。
此外,讲解他的创作特点,比如他的想象力、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表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3. 陈衍词的散文创作及其思想这个提纲涉及到了陈衍词的散文创作及其思想内容。
陈衍词还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主要表现为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悟方面的反思,同时这些散文还融入了他的诗歌哲学和视角等思想元素,值得深入探究。
4. 陈衍词的诗歌思想及其哲学内涵这个提纲则讨论陈衍词的诗歌思想及其哲学内涵。
陈衍词的许多诗歌中表现出他的哲学思考和的对古代传统哲学的参照。
对这些思想内涵的探究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体系,深刻分析他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自然、爱情等哲学主题,从而加深对他诗歌的理解。
陈衍词学研究
陈衍词学研究陈衍词学研究论文报告陈衍词(1899-1944),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受过钱玄同、鲁迅等人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领域里的一位杰出人物。
陈衍词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里都有成就,其思想深邃精湛,对于新文化运动、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主要探讨陈衍词学研究,并列举九个提纲标题,包括:一、陈衍词的思想体系及其特点陈衍词的思想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反抗主义思想和受到边缘文化影响的思想,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其思想体系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二、陈衍词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中国文化领域最为重要的一次改革运动,它直接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
陈衍词在新文化运动中也起到了不可少的作用,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三、陈衍词对于民主主义的思考与实践作为一位历史学家,陈衍词关注的不仅是文化问题,还包括政治与社会的问题。
他曾经探讨过“自由的问题”、“民主制度”的发展等问题,本文将介绍陈衍词在民主主义思考和实践方面的作用。
四、陈衍词的历史观与历史方法论陈衍词对于历史学的贡献也是不可小觑的。
他提出了“故事叙述”和“大众史学”的观点,对现代史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文将对其历史观与历史方法论进行研究。
五、陈衍词的文学与艺术观陈衍词虽然不是一位文学家,但是他对于文学与艺术的观点也有所涉及。
他曾经提出“文艺融合”的观点,认为文学与艺术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六、陈衍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应用在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化思想领域。
陈衍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七、陈衍词对于现代性与文化传承的思考现代性是20世纪中国文化领域里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中国文化的传承、转型和发展。
陈衍词在此方面也有自己的思考,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八、国际化语境下的陈衍词研究陈衍词是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领域里的杰出人物,然而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中国国界。
《东方审美词汇集萃》
《东方审美词汇集萃》
叶瑜荪
【期刊名称】《美育学刊》
【年(卷),期】2011(002)006
【摘要】吴蓬编著的《东方审美词汇集萃》是一本备查备用的词典类审美工具书。
冠上“东方审美”之名,是非常确切而有见地的,也能引起我们对区别东西方审美范式乃至整个学术体系的一些遐想:
【总页数】1页(PI0001-I0001)
【作者】叶瑜荪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黔东方言苗语词汇的意义解读——基于生计和审美的视角
2.常用电影俚语词汇
集萃3.东方绘画的审美意象与文化价值对西方美学的意义——论印象画派中的东
方影响4.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高频高级词汇集萃5.大美至简,东方情韵\r——潘玉
良油画的东方审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范文澜诗词
范文澜诗词范文澜,字子文,号梅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诗人、书法家和美术家。
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脱俗、自然流畅、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新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范文澜的生平范文澜于1906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
他的祖父范承珩是清朝的进士,父亲范鸿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
范文澜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对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
1924年,范文澜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在大学期间,他接触了许多新思潮和新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曾经参加过“白话文运动”,并且成为了“新月派”的一员。
毕业后,范文澜先后在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任教,同时也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他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被广泛发表,并且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自然流畅、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新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范文澜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始了他的教育工作。
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人才。
同时,他也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
1986年,范文澜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他的诗词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文澜的诗词作品范文澜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脱俗、自然流畅、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新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生命、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以下是范文澜的几首代表作品:《梅溪》梅溪清流澄碧,石磴花径蜿蜒。
竹林深处幽径,翠影婆娑,风吹叶响。
红梅绿竹,相映成趣,清雅脱俗。
溪畔小亭,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夜行黄山》夜深黄山路险,石径崎岖,松涛阵阵。
月色如水,照得山川苍翠。
千峰万壑,尽在眼前,令人心旷神怡。
行至一处,忽见云海,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秋夜》秋夜月明,清辉如水,照得大地银装素裹。
桐花瘦尽,梦摇天末——吴兰修《桐花阁词》论析
桐花瘦尽,梦摇天末——吴兰修《桐花阁词》论析李曙光【摘要】吴兰修是嘉、道时期岭南词坛的代表人物.其所著《桐花阁词》备受赞誉.就内容而言,这部词集是其羁旅人生的心灵记录,具体表现为对浮生如梦的哀婉之叹,对爱情、友情的渴望珍重,对归隐故园的热烈向往.就艺术而言,吴兰修的词具有情感真挚、表意婉曲、语言清丽的特色.同时,吴兰修词不拘一格,转益多师,出唐入宋,体现出重情的特质和清真婉丽的风格.吴兰修可以说是嘉、道以后岭南词坛的报春花和拓荒牛.【期刊名称】《北京社会科学》【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11页(P40-50)【关键词】吴兰修;桐花阁词;粤词【作者】李曙光【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本文二维码清代嘉、道以后,岭南词坛大放异彩,吴兰修为嘉、道年间岭南词坛的代表人物。
吴嵩梁云:“岭南故多诗人,而少词人,然石华孝廉则今之玉田生也。
”[1]谭敬昭云:“近时汤雨生暨吾粤吴石华《桐花阁词》最工。
”[2]陆以湉亦谓:“《桐花阁词》,清空婉约,情味俱胜,可称岭南词家巨臂。
”[3](P68)吴兰修词,黄燮清《国朝词综续编》选入7首;《粤东词钞》则选入58首,数量仅次于屈大均和黄德峻。
把握吴兰修词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不仅对于认识吴词在岭南乃至全国词坛的地位、影响,而且对于厘清嘉、道以后岭南词坛的发展脉络,探析其繁荣原因都不无裨益。
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词坛名家,目前学界关注甚少,除一篇赏析之外,真正的研究只有范松义的一篇论文《清代岭南客家词人综论》。
这是7位词人的合论,其中对吴兰修词的评价是“‘词人之词’,即情思浓郁,缠绵深婉”,[4]所论较能切中肯綮,可惜过于简略,因此仍有进一步论述的必要。
关于吴兰修的生平履历,据《清史列传》(卷72)、《(光绪)嘉应州志》(卷23)、《(宣统)番禺县续志》(卷14)、《清儒学案》(卷132)《清代学者象传》等记载,吴兰修,字石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
陈永正《朱庸斋论读词之法》
陈永正《朱庸斋论读词之法》《分春馆词话》(以下简称《词话》)对唐宋词和清词名家名作,作出了精当的评述,同时更从词的风格、意境、声韵、句法,学词门径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解说。
不仅是为欣赏词而作,更是为了金针度人,教人如何去填出优美的词作来。
可以说,《词话》是朱庸斋先生一生创作和研究的心血结晶,堪称填词理论之大成,这是历代词话从所未有的成就。
《词话》卷一、卷二概论部分,内容丰富,说理翔实,以下所述各目最有价值,可供后学取法。
读词朱庸斋先生论词、教词,有两个目的,一是如何读词,二是如何作词。
《词话》云:“学词须先从读词入手,首先了解作者之时代背景、生平,所谓知人论世。
盖此二点不知,将莫测其中所有。
”学词之法多方,学作词,先学读词。
“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是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两项读诗原则。
面对前人诗作,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深入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及其思想感情,他在怎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生活,经历过怎样的重大事件,思想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
对这一切,要怀着理解与同情之心。
知其世,诵其诗,方得尚友古人,明其心迹。
王国维云:“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汉人传《诗》,皆用此法。
”这里所谓的“法”,不是具体的技法,而是理解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论世与知人的基础上,方能以己之意去逆古人之志,进入诗人之精神世界,理解其主体意识,揭示隐藏在诗句深处的孤独的灵魂。
知人,人实难知。
如王国维所说,“诗人之境界”,是与“常人之境界”格格不入的。
真正的诗人,具有其独特的诗人气质,是进取的狂者,也是颓放的痴人;既有淑世情怀,而又遗世独立;敏感激动,不守故常,更葆有纯真的童心。
他们心中,梢神世界远比物质世界重要。
在常人看来,诗人似乎都是有梢神问题的畸人,要以正常人的思维去解畸人的诗,无异于为“痴人”解梦。
在“狂者”、“痴人”眼中,常人均是愚夫,以愚夫之意,去“逆”狂者痴人之志,欲得其本来就不清不楚的“实义”,以致佳诗尽成死句。
叶海烟
谢谢观看
1.叶海烟,《庄子的生命哲学》,东大图书公司,台北,1990年4月出版。 2.叶海烟,《道德、理性与人文的向度》,文津出版社,台北,1996年1月出版。 3.叶海烟,《老庄哲学新论》,文津出版社,台北,1997年9月出版。 4.叶海烟,《人文与哲学的对话》,文津出版社,台北,1999年11月出版。 5.叶海烟,《中国哲学的伦理观》,五南图书公司,台北2002年出版。
少年时的叶海烟,怀揣着哲学之梦,在方东美、严灵峰等前辈大师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中国哲学的海洋中。
个人著述
研讨会论文
期刊论文
专著
1.叶海烟,1996年2月〈人文社会与圣王之道——当代新儒家的论题反思〉,哲学与文化月刊,pp.12811299。
2.叶海烟,1996年8月〈哲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哲学——论唐君毅人文意识的根源性与终极性〉,哲学杂志, pp.120-135。
3.叶海烟,1996年11月〈齐物论与人间世——一场知识与权力的对话〉,哲学与文化月刊,pp.2168-2176。 4.叶海烟,1996年12月〈庄子哲学的「阴阳」概念〉,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pp.135-151。 5.叶海烟,1997年4月〈老庄哲学的伦理向度〉,哲学与文化月刊,pp.327-336。 6.叶海烟,1998年3月〈道家思想中的自由、超脱与解放——并论道家的情意教育观〉,通识教育季刊第五 卷第一期,pp.27-40。 7.叶海烟,1998年9月〈生态保育与环境伦理的道家观点〉,哲学与文化月刊,pp.814-823。 8.叶海烟,1998年12月〈通识教育与中国人文精神〉,哲学与文化月刊,pp.1098-1108。 9.叶海烟,1998年1月〈台湾文化的意义建构与定向问题〉,政治大学哲学学报第五期,pp.217-2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ta tY a l ’ i ot o tb t nr et i reapcshsl gr g eeatQu src : EY na SC —per cnr ui e c nt e set: i i e n ,l n i n y i o f s l h n i g
Me g An n Ch o b c mi g a n q e “Cy i i m o rn i” a h ttme: r i g Li g a o t a e o n n u iu mb d u g e i g i tt a i me gn n n n p er y
而正是在需要为这种转变提供推动力的关键时期叶衍兰站出来了他通过自己令人信服的词体创作才衍兰晚期的外籍固定交游对象建立起深厚而长久的词学交谊使得还处在主流词坛边缘的广东词坛有机会借助这些外籍词宗扩大自己在全国词坛的影响得到认可快速融入主流词坛进而最终一举确立广东词坛在近世中国词坛上应有的地位
叶衍 兰 的词 学 贡 献 及其 文化 意义
谢 永 芳
( 冈师范学院 文 学院, 黄 湖北 黄冈 4 8 0 ) 3 00
摘要 : 以缠绵清绝的《 秋梦庵词钞》 为独 秀一 时的词坛 “ 兰” 将岭 南诗 的雄 直之 气与浙西词派的 审美 成 春 、
观 念 融合 为 自成 一 格 的词 学趣 尚 、 承 上 启 下 的 词 学 交 游 活 动 推 动 近世 广 东词 坛 的 去 边 缘 化 进 程 , 构 成 叶 以 是
基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 项 目“ 明清词学文献整理与 区域词学研究 ” 编号 20 Y19 ( 09 5 ) 作者简介 : 谢永 芳( 99一) 男 , 16 , 湖北 天门人 , 文学博士 , 冈师范学 院文学 院副教授 、 黄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 向为
a d sg i c n o t b to n Ci—p er . n inf a tc n r u i n i i i ot y
K yw r s Y aln QuMegA i h o d mag ai t n cnr ui i ot ;u— e o d : EY na ; i n nc a ;e— ri lai ;o tb t ni c —per c l C n z o i o n y
衍 兰词 学贡 献紧密相连 的三个方面。有效推动近世广 东词坛 的去边缘化进程是 叶衍 兰最主要 的词 学贡献 , 也 是 其词学贡献文化 意义中的一 个重要 方面。 关键词 : 叶衍 兰 ;秋 梦庵词钞》; 《 去边缘化 ; 词学贡献 ; 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 : 0 .3 I 7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59 2 1 ) 1 0 9 0 10 7 (0 1 0 — 0 3— 7
wt n a io s f n t ea d as ei ieso etr hj n i c ol nosi nr i i a mb i , a k s l n et t da fw s n Z e a gC ho it ug ei C h tu l y h c e i s e s
章京 ,傣直枢垣二十余年” “ 。后“ 以忤某邸遂告归” 卷 ㈩, ¨ 二 主讲越华书院。著有《 海云阁诗钞》 一卷 、 《 秋梦庵词钞》 二卷《 一卷《 续》 再续》 一卷 、清代学者象传》 《 等。
近世 广东 中期词 坛 (80—11 ) 近世广 东词 坛 (77—14 ) 14 99 是 19 9 8 的鼎 盛期 之 一 _ , 2 作为 本 土著 名词 ]
YE n a S Ci—po t y Co t i to a d Is Cu t a ini c n e Ya l n’ e r n rbu in n t lur lS g f a c i
XI Yo ga g E n f n
( col f i rtr, u ngn o l nvrt, u ngn , b i 3 00, hn ) Sho t aue H aga gN r i sy H agag Hue 4 80 C ia oLe ma U e i
第4 4卷 第 1期 2 1 年 2月 01
江西 师 范 大学 学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unl f i gi oma U i ri ( oi c ne) ora o J nx N r l n esy Sc l i cs a v t aSe
Vo . J 144 No.1 Fe 2 1 b. 01
tr lsg i c n e u a in f a c i
叶衍兰 ( 83—19 ) 字南雪 、 雪 , 兰 台 , 12 87 , 兰 号 别署 秋 梦 主 人 、 伽 。原 籍 浙 江余 姚 , 于广 东 番 禺 曼 生
( 今属 广 州市 ) 。咸丰二 年 ( 8 2 中举 , 年成 进士 , 15 ) 六 改翰 林 院庶吉 士 。散 馆 , 主事 , 户部 , 取军 机 授 分 考
人, 叶衍 兰为此 期词坛 的繁荣作 出了 比较 大 的贡献 。本 文从 词 体创 作 独 秀一 时 、 学趣 尚 自成 一格 、 词 词 学交 游承 上启 下三个 方 面讨 论 叶衍 兰的词 学贡献 , 揭示 其相应 的区域文 化 意义所 在 。 并
收 稿 日期 :00— 9—1 21 0 6
c u s i o n ci g l k b t e h r c d n n h olwi g wh c s hs mo ti o t n o re w t a c n e t i ewe n t e p e e i g a d t e f l n , ih i i h n n o s mp r 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