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为的产生与改变
行为改变技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行为及其特点
一、行为的涵义
(一)行为的界定
(1)传统华生斯金纳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2)新行为主义赫尔托尔曼内隐性的意识行为
(3)认知论心理表征的过程
(4)广义内在外显意识潜意识
有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有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二)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
1、生理成熟与衰退
2、偶发事件(疲劳,疾病,药物,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3、学习
二、1行为问题的产生
(一)适应与发展
个体通过不断的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三、行为的分类
正常行为: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人的性别,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并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相符合的行为。
不正常行为
四、行为的特点
1、行为包括人们的所说和所做
2、行为具有可塑性
3、行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5、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6、行为可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7、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8、行为是可以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第二节行为改变技术及其特点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产生背景
二、行为改变技术的界定
建立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的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和方法。
三、行为改变技术与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的辨析
四、行为改变技术的特点
(一)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第二章 人类行为理论
而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则是指在没有任何明 确的和可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有机 体似乎是自发产生的行为。经典性条件反 射行为是受到刺激物控制的被动行为,而 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是有机体主动的、自 发的行为,它表现出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 适应,在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特定的关联。 2、强化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发生的作用 强化增强的不是某一具体的条件反应本身, 而是反应发生的概率。我们将正强化物和 负强化物分别称为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 物。
B、他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片面地夸大了
环境和教育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不久否 定了人类行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而且也忽视了人类行为发展的内部机制。 C、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2、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A、对儿童怕、 怒、爱的情绪行为的研究;B、对儿童嫉 妒的情绪行为的研究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以客观的可以 验证的资料来研究人类行为,有其积极的 意义,另外他提出应该对儿童进行早期训 练的观点,也非常有价值.
主要著作:
Maslow,1916-1970)
《动机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 《科学心理学》(1967)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分
析了人 的基本需要,提出人的需要是分 层次发展的,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 的不同,可以将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 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马斯洛 的人本主义理论,称为自我实现理论。
自考心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自考心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1)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三个概念:个体、行为、心理。
2)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涉及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个体。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的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肌肉的活动、神经系统的活动等。
4)人的脑电波就是利用脑电仪才能观察到。
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6)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涉及的范围分成人和动物两部分。对人的内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包含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两部分;对动物心理的研究包括对动物的感觉、知觉、记忆、具体思维、情绪、模仿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7)名词解释:正常心理指个体一般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异常心理主要指变态心理和缺陷心理。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的心理,如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缺陷心理是指有心理或生理缺陷人的心理,如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聋哑人心理等。
8)普通心理学的含义:是指概论性的、具有基础性质的心理学,也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情趣,以及人格的主要特征等。
9)普通心理学包括的内容:心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智力、人格心理。
10)种系发生:指从动物心理到人的心理的进化过程。个体发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变化。需要:是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指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第二章 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三)
课堂活动
写出你认为你找工作时需要考虑的条件 薪水、 发展前途、 压力、 成就感、 工作环境(包括领导、同事、公平)等等
自己排排序,排好后前后同学互换一下,看看别人的排序和你的一 样吗? 结论:每个人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不尽相同的,但也可以看出同样的 人容易持类似的价值观。
三、价值观 VALUES
(三) 价值观对管理的意义
人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 的 叙述,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态度的 心理结构
情感成分
人对事物的好恶,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 特 征,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意向成分
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 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
五、态度 ATTITUDES
(二)态度具有一致性吗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寻求态度之间以及态 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个体试图消除态度的 分歧并保持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协调一致,以便使自己表 现出理性和一致性。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试图解释态度 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一个人的行为与观念相违背时,认 知不协调就出现了。 现实世界中,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全避免不协调。
招聘以价值观把关
培育新的价值观
重视群体价值观
四、情绪 EMOTIONS
(一)情绪是什么?
区别情感、情绪、心情 Affect 情感是描述人们体验的覆盖很广范围感觉的 一般性术语。它是包含了情绪和心情的更广义的概念。 Emotions 情绪是指人们针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感觉。 Moods 心情与情绪相比,是一种较弱的感觉,而且 通常缺少具体针对的对象。 对比:情绪是对一个对象的感觉反应,而不是人的特 性,它针对具体对象。心情则不针对具体对象。当不 再针对对象时,人们的情绪可能会转化为心情。 情绪是影响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第三章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农民是农业推广行为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最终接受者和采用者,没有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与采用,科学技术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及采用与农民需要和农民行为密切相关的。
农民需要是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积极性的最初源泉,
而农民行为能否改变则是新技术能否得以推广的根本所在。
因此,研究农民需要、农民行为及行为改变的规律性、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等,对于更好地调动农民主动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农民行为的自愿改变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要求:
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和农民行为改变的特点,能够利用行为改变理论指导农业推广活动。
重点: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规律,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及其模式。
难点:行为改变的模式,个人行为改变的经历时期。
第一节行为产生理论
一、行为的概念及特性
1. 概念: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即行为。
行为的主体是人;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及预见性。行为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作用于一定的对象,其结果与行为的动机、目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 人的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 目的性。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去采取一定的行为。
(2) 可调节性。受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的调节。.
(3) 差异性。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4)可塑性。人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到的,受着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与影响,所以一个人的行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讲课文档
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能清晰、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迅速而准确地辨别视觉上异同的能 力
鉴定一个问题的逻辑后果,并解决 这一问题的能力
运用逻辑评估一项争论价值的能力
空间视知觉 记忆力
当物体空间位置变化时,能想象出 物体形状的能力
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
工作范例 会计、保险精算师、数学 家 企业管理者、社会工作者、 推销员 事故处理者
第二十四页,共70页。
4、自我监控
指的是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个体能力。 高自我监控者在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方面表现 出相当高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 同情境采取不同的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私人的自 我之间表现出极大差异;
低自我监控者则不能以这种方式伪装自己,倾向于 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和态度,因 而在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做什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行 为一致性。
第十九页,共70页。
有关内外控之相关研究结果:
•内控者呈现出较高的工作动机;
•内控者对于努力会获致绩效,有较强的期望。
•当工作绩效与奖酬结合时,内控者会展现较高的绩效表现 ; •在工作满足与绩效表现的关系强度上,内控者大于外控者 。
第二十页,共70页。
2、马基雅维里主义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 ,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只要行得通,就采用 它”这是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归因理论
• 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对其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 而这种判断取决于三个标准:即一致性、恒常性、特殊性, 并依照三个标准,对归因做出正确判断。 • 例“马教授批评学生保尔”(归因于行为发动者;归因于 行为的对象;归因于客观对象。见下页)
• 基本归因错误:评价他人行为时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 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 责任归因: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个体决策
3) 隐含偏爱模型:非理性 处理复杂且非常规决策的模型。即在决策过程的早期隐含选择 了一个偏爱方案,尔后的过程主要是决策证明练习,即通过尔后 的过程是决策者确信他的隐含偏爱方案确实是恰当的选项 4) 直觉模型:感性 超感觉?第六感?与生俱来的个性特质? a. 定义: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 并不一定脱离理性分析而独自运作,事实上两者相辅相成 b. 何时可能使用直觉决策: 不确定性水平很高;几乎没有先例;难以科学地预测变量;事实 有限;事实不足以明确指明前进道路;分析性资料用途不大;需 要从几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而每一个方案的评价都不错;时间 有限。
3、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根据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实现预言(self 或称皮革马利翁效应,管理者对其下属期望值愈高, 或称皮革马利翁效应,管理者对其下属期望值愈高,而其成员的 成果就愈突出。由此可以说, 成果就愈突出。由此可以说,组织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 理者的知觉和期望值。 理者的知觉和期望值。
第二章 行为科学理论
2 、企 业中 除了 “正 式组 织” 之外, 之外, 还存 在着 “非 正式 组 织”。
梅奥认为, 梅奥认为,人们通过正式组织共同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过程中,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人际关系, 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人际关系,并产 生某种共同的感情, 生某种共同的感情,从而形成具有 共同利益、需要和情感的非正式组 共同利益、 织。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利于激发职工 的士气,便于彼此沟通, 的士气,便于彼此沟通,创造和谐 的组织气氛。但如果管理不好, 的组织气氛。但如果管理不好,非 正式的组织也会起到消极、 正式的组织也会起到消极、离散的 不良影响。 不良影响。
个体 激励 理论
个体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强化理论
行为 科学 的 发展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1971) 马斯洛(1908-1971)美国著名 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 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 主要著作: 人类动机的理论》 主要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 1943)、 激励和人》 1954) )、《 (1943)、《激励和人》(1954)
需要 层次 理论
理论要点: 理论要点: 人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 人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社 交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交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行为受到人的需要欲望的影 响和驱动, 响和驱动,但只有尚未满足的需 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 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已满足 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人的需要由于重要程度和发展顺 序的不同, 序的不同,可以形成一定的层次 性; 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第二章农民行为改变基本原理
和才华得到公正的评价赞许。要求在团体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一种是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工作。并要求有相对 的独立和自由;另一种是要求给予名誉、地位和权力等,要求 他人对自己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5
自我实现需要
1
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这是一种要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如下三大作用:
(1)始发作用
(2)导向作用
(3)强化作用
动机是发动行 为的动力。行 为之所以能产 生,是由动机 驱使的。
动机是行为的指 南针。动机对行 为的导向,是在 反馈中不断进行 的。
强化作用是加速 或减弱行为速度 的催化剂。可以 分为正强化作用 和负强化作用。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1 生理需要
1
包括人类对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各种物
质生活条件如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及休息等的需要。生理
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低级、最迫切也即最基本的需要,因而也是
推动力最强大的需要,在这一级需要未满足之前,其他更高级的需
第一节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产生
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所谓需要的主导性是说众多的需要当中,某
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 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到较大的效果。
行为医学(主编韦波)章节重难点第2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纲要
掌握:
1.条件反射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的基本内容。
2.健康信念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知-信-行理论、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理论要点。
3.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贝克的认知理论、自我指导训练理论。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5.内脏学习理论、应激理论、情绪学说的理论源起及主要内容。
熟悉:
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的实验与理论基础。
2.健康信念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知-信-行理论、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的理论起源。
3.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及抑郁症患者的常见10种认知曲解。
4.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如何解释心理失调的实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5.内脏学习理论的临床应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了解:
1.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行为医学中的作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特点和实际意义;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的原理及在临床行为治疗中的作用。
2.健康信念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知-信-行理论、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在行为医学中的应用。
3.自我指导训练的理论基础。
4.自我实现者具有的人格特征。
5.情绪与生理反应。
二、教材精要
【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内脏学习理论和心身相关理论等与行为医学具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理论的理论起源、主要内容、在行为医学中的作用等。
【教材知识点】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个体的意识流程分析
心理学: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个体的意识流程分析
人的行为可分为个体意愿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两个部分。其中个体意愿是如何产生的呢?那就要从意识流程说起了。
个体的意识流程分为思想认知、价值喜好、行为三个阶段,后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形成,并且逐渐缩短变化周期,加快调节速度,缩小应用范围,接近现实。
一、思想认知吸收外界信息在大脑中形成的抽象形态,形成后很难改变,隐藏在内。长期行为和外界环境会改变认知。
二、价值喜好吸收外界现实信息后做出的感情上的反馈,变化周期长,性格的稳定表现。
三、行为对外界环境的直接身体反应,时刻在变化,性格的直接表现。
第一阶段:思想认知。个体只有首先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喜欢或者讨厌等感情,并对其做出各种行为。
第二阶段:价值喜好。个体只有在对事物做出价值评价,表达出对事物的喜好后,才能引发出对该事物的需求。
第三步:行为。当个体发出对事物的需求时,就会激发起身体反应以完成个体的需求。行为阶段是与外界直接进行相互作用的阶段,行为引发的外界反应又会反馈到前两个阶段,引发感情,丰富思想。
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个体会影响外界环境,而环境既会对直接对个体意识产生影响,又会在个体记忆中留下印记,等待将来发生作用。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对外界事物的了解越来越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这就是世界观。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生理需求,个体还会不断模仿周围环境进行学习,比如儿童向父母学习生活技能,在学校学习如何和同龄人交流以及社会生存的基础技能。在未走向社会时,在父母的保护下儿童可以自由学习各种技能;一旦走向社会,直接承受各种生存压力,个体就不得不被迫学习生存的必需技能,期
农业推广学第05章_行为改变理论
•例1:P和O两人是好朋友,都嗜好抽烟(X),则三者关系 相协调,P心理上是和谐的。如O不喜欢抽烟,则P心里上不 舒服,就要劝说O不要抽烟。
•P—O—X模型(1958年F.Heider海德提出 •例2 :)P和O分别是农技员和农民,P最近推广一种优质水稻 品种,O不喜欢这个品种,但看在农技员的面子上使用了这个 品种,从而使POX达到了平衡。在实践中,许多情况都是农民 因相信农技员而相信技术。
•A—B—X模型(T.M. Newcomb纽卡姆) •例3:A与B两人关系很紧张,他们看电影时正好坐位相邻( X),A-B-X不协调,两人感到都很别扭,于是A(或B)走开 ,以消除紧张心理,从不平衡转为平衡状态。
•
(2)认知失调理 论 1957年费斯廷格提出的,被心理学家广泛接受
,至今被认为是最好的态度改变理论。
•5、ERG理论认为,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 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
•第二节 行为改变理论
•一、行为改变主要理论 1、态度改变理 论(1)平衡理论 • 平衡理论认为,构成一体的两个认知对象,当两 个对象看法一致时,认知处于平衡(或和谐)状态;不 一致时,认知处于不平衡(或不和谐)状态,认知不平 衡,就会引起内心不愉快或紧张,人们就要试图消除 这种紧张。
动机理论(又称需要层次理论)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Ⅰ)
03
激励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主要关注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强调满足员工的需 求以激发其工作动力。
详细描述
内容型激励理论认为员工受到内在需求的驱动,如成就感、归属 感、自主权等。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组织需要了解员工的 内在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如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 利待遇、晋升机会等。
THANKS
详细描述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目标管理 、360度反馈等,以全面了解员工 的工作表现。
总结词:绩效评估与管理是衡量 员工个体心理与行为表现的重要 手段,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
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确保 评估过程客观、公正。
将绩效评估结果与薪酬、晋升、 培训等挂钩,以激励员工更好地 发挥自身潜力。
总结词
该理论试图将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更 为全面的激励框架。
详细描述
综合型激励理论试图将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结合起来,建 立一个更为全面的激励框架。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外 在激励是相互作用的,组织需要同时关注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外 在激励,以激发其工作动力。综合型激励理论为组织提供了更 为全面的激励框架,有助于组织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心理和行为, 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其工作动力。
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个体心理与行为对于提高 个人职业发展、组织绩效和员
工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2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 一、强化理论溯源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 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
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 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 基础。后来,赫尔(Hull) 、斯金纳 (Skinner) 、米勒 (Miller) 、 多拉德 (Dollard) ,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 来,班杜拉(Bandura)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重大成 功。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三)模仿(imitation)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米勒和多拉德(Miller & Dollard)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 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 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 四、认同理论
认同理论是从符号互动论,特别是结构性符号互动作用 理论中孕育发展而来的(Stryker, 1980)。
第二篇 个体心理及个体行为1.1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和人力资 源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来的。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一级的自 我实现的需要;阿吉雷斯的“成熟不 成熟”理论中成熟的个性,麦戈雷格 的Y理论都是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理论 来源。它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 力,表现自己的才华,只要人的潜能 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 感。
4、需要与动机转化
可达到目标(方向)
刺激
需要
意向
愿望(驱动力)
动机
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示意图
需要转变为动机的条件: 1、需要达到一定强度,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 2、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
5、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 机所推动。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 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外表被积极 的行为所掩盖。
第一节 个体行为规律
一、一般行为公式
卢因(Lewin)1951年提出人力 行为公式:B=f(P· E) B——行为 P——个人 E——环境 f——函数关系 根据卢因的理论,人的行为是环 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需要与行为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 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也可以说是个体对某种必不可少的事 物感到匮乏的心理状态。 需要具有方向维度和强度维度。方向 维度是定性的,表明了对能够满足该 种需要的外界诱激物的指向性,强度 维度是定量的,表明指向该目标的意 愿的强烈程度。
课件第二章行为医学的基本理论
六种与行为转变紧密相关的信念 1.感知到的易感性 3.感知到的益处 5.行动线索
2.感知到的威胁 4.感知到的障碍 6.自我效能
第二节 健康行为与行为改变理论
二、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stages of change model,SCM ) 又称为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是由 Prochaska等人于80年代初在综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 的,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之一。由于 该模型整合了若干个行为干预模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故又称为行为分 阶段转变交叉理论模型。 健康行为的变化经历5个发展阶段
第一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三)实际意义 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被称为是行为理论
大厦的重要基石。掌握条件反射的形成、消退、泛化及分化的规律, 有助于理解行为的产生与消退。他的许多论述,对全面理解人类行 为,消除及矫正病态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二、华生的行为学习理论
射重视行为反应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 研究显示:人的各种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
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 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都可以通过 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二、行为产生的模式
需要 心理紧张 动 机 行为 目标达到 需求满足
新的需求 (内外刺激诱因)
激励状态
需要: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渴求或欲望。 动机: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和想法。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三、主要理论 需要理论(又称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 马斯洛( 1908-1970 ) 1943 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中 提出。 自我实现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虽然马斯洛的观点存在许多争论,但到目前为止,马斯洛 的观点仍然是最被广泛传播的一种。 [ 美 ]奥尔德弗( C. P. Alderfer )于 1969 年在《人类需要 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修正了马斯洛的论点,认为人的需 要不是分为5种而是分为3种: (1)生存的需要(Existence),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要 ( 2)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 Relatedness ),包括有意义的社 会人际关系。 (3)成长的需要(Growth),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和自 我实现。
3、影响因素有哪些?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第一节 行为产生理论
一、行为的概念及行为特点 1、行为的概念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 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行为的主体是人;
行为是在意识支配下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行为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作用于一定对象; 行为总要产生一定的结果。
如,大蒜在徐州邳县(以蒜头为主)、盐城大丰(以蒜苔 为主)种植面积很大,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每年 3~4月份叶枯病发生严重,因此,良好的防病技术,是农民 最迫切需要的。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市场需要——拉动力。(外因)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和经营主要依据市场 对农产品的供求变化,供求变化一般以市场价格变化 来体现,多数情况不下再受制于政府计划。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一、实现戒烟,今后自己不再抽烟;
二、对于抽烟会生肺癌的说法加以否定,不认为两者间 有内在的联系,认为“不抽烟的人也会生肺癌”; 三、添加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如:改抽过滤嘴香烟, 或者抽低尼古丁;肺癌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无生 命危险。
海德的认知平衡论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一样, 都重视个体认知协调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海德强调的 是个体对人际关系平衡与否的认知。费斯廷格强调的 是个体内部各认知元素间的失调。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有人抽烟成瘾,抽烟后感觉心情舒畅,不抽则心
烦意乱。但又有“抽烟可能生肺癌,肺癌会危及生命”
的认知,两者发生矛盾,因此戒烟动机十分强烈。
再如,另一人偶然抽几支烟,虽然也知道抽烟与 生癌的关系,但两者无大的矛盾,因此戒烟动机不强 烈。 当认知失调以后,必须改变双方中任何一种认 知因素,使双方趋于协调。解除方法有: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群体行为改变既重要,又费时,群体行为改变主 要有三类:
1)风俗习惯行为调节(风尚、礼节、习惯) 2)知识情感行为调节(科学、道德、艺术) 3)政策法律行为调节(自然规范、社会规范)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4)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 1、强迫(制)性政策 2、商品或服务交换
第二章 推广对象行为的 产生与改变
基本要求:
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和农民行 为改变的特点,能够利用行为改变理论指导农业推广活动。
重点:
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规律,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 力及其模式。
难点:
行为改变的模式,个人行为改变的经历时期。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课前思考
1、当前中国农民急切需要什么? 2、如何实现?
缺乏将引起不满和消极情绪
具有激励作用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强化理论(又称操作条件反射论)
[美]斯金纳(B.F.Skinner)1938《有机体的行为》 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的反应,受 外部环境刺激所调节和控制,改变刺激就能改变行 为。只有创造和改变环境条件,人的行为就可随之 改变。 如:孟母三迁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人的行为特点 (1)目的性: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去采取行动。
(2)可调节性:受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的调节。
(3)差异性: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差异。
(4 )可塑性:行为受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的影响, 并且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3、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自然、社会因素); (2)世界观; (3)生理、心理因素。
农民需要(原动力) 市场需求(拉动力) 政策导向(推动力)
动 力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改变农民行为的策略 Kurt. Lewin曾提出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著名公式:
B=f(P·E)
B—人类的行为;P—个人特性;E—环境
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个人特性与周围环境交互 作用的结果。
三种策略: A:以改变农民个人特性(即素质)为主 B:改变环境(即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为主
2 )变化期。旧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少,新的行为方式
越来越多的时期。先认同和模仿,逐渐学新的行为
模式。 3 )冻结期。新的行为方式巩固和加强的阶段。在认 识上再加深,在情感上更增强,使新行为成为模式 行为、习惯性行为。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3)群体行为的改变方式
一是参与式改变,二是强迫性改变
权力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弥补物质管理资源的 不足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1)双因素理论 [美]赫兹伯格(Herzberg)提出
激发动机的因素
保健因素
企业组织的改革 行政管理 基层人员管理的质量 与主管人员的关系 工作的环境与条件 薪金 与同级的关系 个人生活 与下级的关系 安全
激励因素
工作成就 工作成绩得到承认 工作本身挑战性 责任感 个人得到成长 发展和提升
理想、 威信、认可、 抱负 社交 信任、友谊、地位 爱情
尊重
安全
健康、安全、 食物、水、空气、保障 睡眠、性
生理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需要顺序 存在优势需要
低层次需要始终存在
低高
未满足需要才有激励作用 局限性
1、把需要层次看成固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程序,是一种机械 运动。实际上低水平需要未满足时,高水平需要也可以发展。 2 、一切从个人的需要解释人的行为有失偏颇,无法解释绝食, 舍己救人的行为。 3 、需要是先天产生还是后天形成的,个人的一切需要是否都 是合理的,都是应该满足的并且能满足仍是争论的问题。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强化手段:
正强化(积极强化)
表扬
负强化(消极强化)
批评 惩罚
消退
不予理睬
赞赏 晋升 提级 授予名誉 授予责任和权力 增加工资 奖金、奖品
公开批评 直接批评 间接批评
警告 记过 降职 减薪 罚款 开除
实事求是、形式多样 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及时强化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二、农民行为改变规律
1、模拟平衡学说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特· 烈文(Kurt.Lewin) 提出的。
阻力
动力
新行为改变
平衡状态
行为改变 打破平衡
新平衡 生产停滞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农民本身的文化素质
(落后的生产技术、低水平的教育)
阻 力 农业环境中的阻力
(较低的生产投入、缺乏生产资源)
C:人与环境同时改变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3、行为改变规律
(1)行为改变的层次性
高 群体行为
困 难 度
知识 低
个体行为
态度
时间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行为改变的阶段性 1 )解冻期。不接受 接受的时期。就是认识到应该 改变个人原有的标准、习惯、传统及旧的行为方式,
接受新的行为方式。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第二节 行为改变理论
一、行为改变主要理论 1、态度改变理论 (1)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认为,构成一体的两个认知对象,当两 个对象看法一致时,认知处于平衡 ( 或和谐 ) 状态;不 一致时,认知处于不平衡 ( 或不和谐 )状态,认知不平 衡,就会引起内心不愉快或紧张,人们就要试图消除 这种紧张。
(3)期望理论
[美]弗鲁姆(V. H. Vroom)1964《工作与激励》中提出的。
确定恰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以产生激励
力量。
激励力量(M) = 期望值(E) ×
效价(V)
工作积极性的 高低和持久程度
根据经验判断自己能达到 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达到目标对满足 个人需要的价值
作为管理者既要考虑目标的效价,又要考虑期望值。
奥尔德弗需要论,简称为ERG需要理论。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自我 实现
ERG理论
生存需要 满足 挫折 上升 回归
尊重
相互关系需要
成长需要
社 交
安 全
生 理
1、奥尔德弗大量调查证明,这些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 2、各个层次的需要满足越少,则这种需要就越渴望。 3、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较多满足,对高层次的需要就越渴望。 4、较高层次需要一再受挫,人们会重新追求较低层次的需求。 5、ERG理论认为,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 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
3、技术咨询
4、影响农民素质 5、直接操纵 6、提供生产条件 7、提供推广服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第三节 行为改变理论在推广中的应用
一、按照农民需要进行推广 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动力 (1)农民需要——源动力。(内因) 满足农民迫切需要的、能解决农民当前实际问题 的技术,往往不推自广,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认知失调理论 1957年费斯廷格提出的,被心理学家广泛接受,
至今被认为是最好的态度改变理论。
费认为,人的每一种看法都是认知元素,而两个
认知元素之间具有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3种关系。
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会造成心理紧张,人们
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自己采取某种行动以减轻
或消除这种不协调,进而产生态度的改变。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激励理论 行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 行为冲动,朝向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激励的功能 美国哈佛大学 威廉 . 詹姆士 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 境中,人员的潜力只发挥出 20% ~ 30% ,如果受充分的激 励,他们的能力可以发挥 80%~90%。 发掘人的潜能
群体行为 个体行为 态度 知识 知识 态度 群体行为 个体行为
权力
参与性改变
强迫性改变
农业推广学
群体行为 改变方式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特征 1)权力来自于低层; 2)自愿参与,积极性高; 3)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持久有效; 4)适合于成熟水平较高的群体; 5)费时较长。
参与式改变
强制性改变
1)权力来自于上层; 2)带有强迫性; 3)适用于成熟水平较低的群体; 4)耗时少。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消除不协调的方法:
(1)改变不协调中任一认知元素,使之协调;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缓和认知不协调。
A:今天要下雨 B:我抽烟很厉害 C:抽烟可以导致肺癌 A1:农民想购买水稻新品种 B1:水稻新品种优质高产 C1:病虫害影响水稻优质高产
A 与 B 、 C 没关系; B 、 C 关联。 A1 与 B1 、 C1 相关联, A1与B1协调,与C1不协调。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例1:P和O两人是好朋友,都嗜好抽烟(X),则三者关系相 协调, O ,P 心理上是和谐的。如 O 不喜欢抽烟,则 O 心里上 不舒服,就要劝说P不要抽烟。 P—O—X模型(1958年F.Heider海德提出) 例2 :P和O分别是农技员和农民,P最近推广一种优质水稻品 种,O不喜欢这个品种,但看在农技员的面子上使用了这个品 种,从而使POX达到了平衡。在实践中,许多情况都是农民因 相信农技员而相信技术。 A—B—X模型(T.M. Newcomb纽卡姆) 例 3 : A 与 B 两人关系很紧张,他们看电影时正好坐位相邻 (X),A-B-X不协调,两人感到都很别扭,于是A(或B)走 开,以消除紧张心理,从不平衡转为平衡状态。
饲 料 玉 米 价 格 上 扬 种 植 玉 米 的 积 极 性
扩大了种植面 积、促进了新 技术(地膜覆 盖技术、优化 配方施肥技术、 化控技术等)、 新品种(紧凑 型抗病品种) 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