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学习资料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班级:科目: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素养目标1.基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原理,尝试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比较实验方法的异同点。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2.基于查阅相关资料,理解“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归纳分析实验原理和过程。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通过一些生物遗传物质的分析来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科学思维)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答案解析P162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连线):2。
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3。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在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中,用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混合作用后,再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等。
2。
T2噬菌体的结构和增殖:3.实验方法:标记技术。
4.实验过程:(1)标记大肠杆菌:①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的大肠杆菌.②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的大肠杆菌。
(2)标记T2噬菌体:①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的T2噬菌体。
②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的T2噬菌体。
(3)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含35S的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含32P的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5。
实验结果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进入细菌细胞中,而留在外面.(2)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遗传的。
6。
结论: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教材二次开发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可行吗?假如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哪种标记元素?这些标记元素存在于哪里?三、将生物类型与代表生物及对应的遗传物质连线病毒含有几种核酸?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答案解析P162知识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两个转化实验的比较:(1)区别: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科学家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细菌培养小鼠体内体外培养基实验构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的作用观察指标小鼠是否死亡培养基中菌落类型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2)联系:①所用的材料相同。
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高一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之小船创作
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
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1.导入新课:借助图片,教研回顾1—2章所学的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入本节的探究内容:遗传物质是什么?
2.展示学习目标:掌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提升实验分析能力;小组合作,大胆质疑,总结实验设计思路;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探索生物奥秘!
3.预习案反馈:有针对性的对预习学案暴露出来的知识问题、答题习惯进行逐一反馈。
4.自主学习5分钟:结合预习反馈自主再次修改巩固预习案;继续自主完成探究案,充分利用好课本。
5.合作探究6—8分钟:重点讨论的内容:自主学习过程中
发现的不明白问题;学案中的三个探究内容。
6.展示点评:提前公布展示、点评小组。
点评1:介绍格里菲斯,重点讲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各小组的比较分析,总结对照试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点评2: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对于“转化因子是什么”的实验设计,教师进行点评分析;
点评3:介绍噬菌体的结构及其组成;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并在其中检查提问如何培养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噬菌体;
点评4:点评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
并对本节的实验进行总结归纳。
7.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并留出三分钟时间进行巩固整理。
8.完成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组程家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两大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分析,加强学生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两大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假说,作合理的分析或设计合理的验证方案。
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展示多组明星姐妹的同框照片提问:这些照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提问:从遗传学来讲,相貌属于性状,其主要由什么决定?提问:为什么他们相貌相似?提问:遗传物质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的主题。
答:同框的两人相貌相似。
遗传物质或基因。
答:有共同的父母,从而继承得到相似的遗传物质。
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出本节主题。
简述早期观点。
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DNA是遗传物质,而是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对遗传物质的重新认识其实是开始于一个偶然的事件—格里菲思实验。
引出格里菲思实验。
格里菲思实验显示R、S型肺炎双球菌的比较表格,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3第3段,完成填空。
投影展示格里菲思的4组实验图片,依次描述前3组实验过程,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结论。
阅读,填空。
第1组:R型菌无毒性。
训练学生实验分析猜想第4组实验出现S型活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教师对各种假说不作详细评论。
提出预先准备的假说:猜想一:R型活菌本身就可以转变为S型。
对吗?为什么?猜想二:死的S型菌可以复活?猜想三:S型死菌刺激小鼠体内产生了免疫物质,该物质再刺激R型活菌突变成了S型活菌。
是否有一定道理?如何验证?提示:该假说的关键是认为小鼠本身发挥了关键作用。
那如果我们可以将细菌培养转至体外(不在小鼠体内培养)进行的话,不就可以检验其是否正确了吗!体外培养下,若仍然出现S型活菌,就说明该假说错误;反之,则正确。
该细菌能体外培养吗?随着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发展,能!展示固体培养基上的两种菌落图。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测。
2.结合教材图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3.结合教材图3-6,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4.归纳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重难点击]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亲属之间在某些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遗传。
其实,早在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中就记载着“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正是生物的遗传特性,才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那么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是由什么物质起作用,而在亲子代之间连续传递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肺炎双球菌类型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3.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
4.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 (1)实验结果及现象(2)结论:DNA 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了活的S 型菌,请分析:1.已知在80~100 ℃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 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 ℃左右时,DNA 的结构会恢复,但蛋白质却不能恢复。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应该是哪种物质? 答案 是DNA 。
2.研究表明,小鼠体内的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项目菌落 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有无毒性有无(1)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遗传物质。
2.通过重演科学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
2.实验验证DNA与RNA是遗传物质,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二、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三、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成分)组成。
那么,这两种物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42页,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要想找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首先得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呢?为什么?请举例。
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这样一种细菌做实验寻找遗传物质,请大家阅读书本43页,看看格里菲思怎样做实验的。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1、本实验用的生物材料是什么?肺炎双球菌有几种类型?2、动画展示四组实验过程①活的R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②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死亡③灭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④活的R型+死的S型感染老鼠死亡讲述:从第一、二组实验可以说明R型活细菌不具有致死性,S 型活细菌具有致死性;从第二、三组实验可以说明死亡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测。
2.结合教材图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3.结合教材图3-6,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4.归纳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重难点击]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亲属之间在某些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遗传。
其实,早在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中就记载着“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正是生物的遗传特性,才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那么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是由什么物质起作用,而在亲子代之间连续传递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肺炎双球菌类型3.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4.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1)实验结果及现象(2)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了活的S型菌,请分析:1.已知在80~100 ℃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 ℃左右时,DNA的结构会恢复,但蛋白质却不能恢复。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应该是哪种物质?答案是DNA。
2.研究表明,小鼠体内的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1)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讲解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内容包括:经典实验如格里菲斯实验、艾弗里实验以及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等,这些实验逐步确立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地位。
同时,还介绍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如何携带遗传信息。
2.教材地位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过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后续基因结构与功能、遗传变异与进化等内容的重要前提。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O理解格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实验的设计思路与结论。
O掌握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科学依据,理解DNA结构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分析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O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以验证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通过学习科学家探索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O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对细胞结构、遗传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但对于分子水平的遗传物质及其功能理解尚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实验和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及其重要性。
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设计和分析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谁是遗传物质?”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新知导学】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两种肺炎双球菌的结构特点和生物特性2. 格里菲斯实验(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含有____________,使R 型细菌转化为____________。
3.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将提纯的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2)现象:只有加入__________时,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型细菌,并且_______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3)结论:S型细菌体内只有________才是“转化因子”,即________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1)结构特点: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__________构成,头部内含有____________。
(2)与大肠杆菌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程要求核心素养知识导图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1.通过分析图示,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科学思维)2.通过类比分析,掌握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种类.(科学思维)基础知识·双基夯实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的类型(连线)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两个阶段(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的结构与代谢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及结论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2P标记DNA __有____有____DNA__是遗传物质35S标记蛋白质__无____无__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2)侵染实验:(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RNA__。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连线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的种类:〔活学巧练〕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格里菲思的实验结果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后,可在沉淀物中发现大量的放射性物质.(×)(3)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以使其DNA带上放射性.(×)(4)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5)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思考〕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从死亡小鼠中是否只分离出S型活细菌?提示:不是,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且R型活细菌数量多.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提示: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
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因为检测放射性时不能检测出是哪种标记元素产生的.3.酵母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提示:DN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朱琳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主要遗传物质是DNA”的发现历程;2、了解噬菌体的基本组成3、分析遗传物质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研究科研方法,发展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2、通过图文资料学习,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有所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模拟科学发现,体验探究的艰辛过程。
2、在学习过程中,认同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1)掌握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
2、学习难点:(1)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德的过程中搅拌离心的目的。
(2)正确理解离心后上清液或者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学习方法直观学习法、讲解法五、学习过程: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断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生物理论开始并不被学术界认可,因为大多数的科学家根据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染色体,推测出二者之间肯定有一种物质为遗传物质,而他们得出的普遍结论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只有少数人认为遗传物质为DN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有两个主要的人物持怀疑态度分别为格里菲思和艾弗里。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观察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让学生对图指出R型和S型菌体、菌落各是怎样?它有多毒?加深学生对这两种细菌的理解。
提问:1、哪些过程是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你看到了什么?2、第四组的实验结果是什么?3、思考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哪?又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学生阅读课本p43-p44,阅读时阅读插图,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实验过程可分为四大步骤:第一组:注射没有毒性的R型活细菌,小鼠存活;第二组:小鼠在注射活毒性S型细菌后死于败血症。
第三组: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存活;第四组:“杀死的S型细菌+R型活细菌”注射,小鼠死亡。
高一生物第三章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生物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取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学难点1、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2、分析T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请大家回忆一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使染色体数目恒定,对于生物体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有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那么,这两种物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42页,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出题: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授课:科学发展到今天,DNA是遗传物质已经是众所周知,不容质疑的了。
可是有什么证据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今天我们就和科学家一起来寻找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同时我们还要理解科学家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设想,并且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要想找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首先得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我们知道不管是高等的、复杂的生物(动物、植物),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病毒、细菌等等),它们都含有核酸,大家觉得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呢?为什么?(答:低等的,简单的生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案(0000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案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教学目标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介绍〗噬菌体及其侵染细菌的过程:①吸附→②注入(DNA)→③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④组装子代噬菌体→⑤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考: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可行?阅读思考回答列表比较一目了然亲代噬菌体原宿主细菌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2P标记DNA 无32P标记DNADNA有32P标记DNA是遗传物质35S标记蛋白质无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无35S标记总结介绍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叶实验归纳: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随堂练习例题:见PPT 应用作业P46,练习一、二六、教学设计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细菌:菌落光滑、有多糖类荚膜、有毒性1、类型R型细菌:菌落粗糙、无多糖类荚膜、无毒性2、体内转化 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3、体外转化 1944年美国艾弗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过程:①吸附→②注入→③合成→④组装→⑤释放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七、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汇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测。
2.结合教材图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3.结合教材图3-6,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4.归纳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重难点击]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亲属之间在某些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遗传。
其实,早在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中就记载着“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正是生物的遗传特性,才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那么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是由什么物质起作用,而在亲子代之间连续传递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肺炎双球菌类型3.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4.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1)实验结果及现象(2)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了活的S型菌,请分析:1.已知在80~100 ℃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 ℃左右时,DNA的结构会恢复,但蛋白质却不能恢复。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应该是哪种物质?答案是DNA。
2.研究表明,小鼠体内的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1)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
(2)S型活细菌是怎样产生的?答案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S型细菌是有毒性的,据此推测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有毒的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都增加。
知识整合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一起注射到小鼠体内时,开始时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数量下降,随着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逐渐增多,毒性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都增加。
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答案 C解析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较DNA差,且不能复制,故选C项。
其他选项所述的蛋白质的特点,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征一致,可作为判断为遗传物质的理由。
2.艾弗里及其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可知( )A.①不能证明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②说明S 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③和④说明S 型细菌的DNA 是转化因子 D .①~④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 C解析 第①②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无关,A 、B 项错误。
第③组实验说明DNA 与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有关。
第④组实验说明DNA 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C 项正确。
①~④只能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项错误。
易错提醒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几个易错点(1)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 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 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 型细菌被转化成S 型细菌。
(2)加热杀死S 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 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3)体内转化实验结论是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者:赫尔希和蔡斯。
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材料:T 2噬菌体(如图所示)4.实验过程(1)标记T2噬菌体(2)侵染细菌5.实验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来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分析:1.标记噬菌体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噬菌体?答案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答案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管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是什么?答案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5.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6.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1)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2)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知识整合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搅拌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经过离心,噬菌体颗粒到了上清液中,大肠杆菌留在沉淀物中;如果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会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保温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3.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 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则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二者为相互对照实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大肠杆菌裂解导致的,也可能是部分噬菌体的DNA未侵入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到上清液中。
4.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在外壳中找到15N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答案 B解析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由于DNA复制,故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和15N标记的蛋白质。
方法链接“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三、生物的遗传物质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只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2)实验过程(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答案分别是DNA、DNA、RNA、DNA。
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①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②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③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⑤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答案②④。
3.蚕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哪些?答案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知识整合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 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含有DNA(如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含有RNA(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的,RNA 是遗传物质。
5.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具有侵染作用C.c、d两过程表示用TMV的外壳和HRV的RNA组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烟叶感染车前草病毒的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D解析由于该实验中并没有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叶,因此无法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 B解析A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C.2、3和4 D.1、2、3和4答案 D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