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脾综合征1例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一、内容综述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长期持续的疲劳为主要特征,伴有其他多种症状的疾病。
目前CFS的病因尚不清楚,治疗方法也相对有限。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补虚劳药膳神仙粥作为一种具有调养脾肾阳虚作用的食疗方法,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是一种采用多种中草药和食材制作的药膳,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健脾养胃等功效。
研究发现补虚劳药膳神仙粥能够有效改善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疲劳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补虚劳药膳神仙粥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对于预防和延缓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仍较为有限。
一方面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不够完善,难以全面评价补虚劳药膳神仙粥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扩大研究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可信度;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补虚劳药膳神仙粥的疗效;结合现代医学手段,探讨补虚劳药膳神仙粥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述为了更好地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中医药膳的研究。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作为一种具有滋补脾肾、益气养血的中药食疗方剂,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脾肾阳虚证的主要病机表现为脾肾两脏的阴阳失衡,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脾功能亢进治疗【专业知识】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脾功能亢进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不同的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脾切除而缓解。
本病经治疗原发病后,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减轻。
一般认为脾功能亢进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这种肿大的脾脏对血细胞有滞留作用,脾窦的增生增强了对血细胞吞噬及破坏作用,是产生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的重要原因。
脾脏切除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纠正。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原发性脾亢原发性者是指基本疾病未能确定,但临床上却具有脾功能亢进的一系列表现。
有所谓原发性脾增生、非热带性特发性脾大、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原发性脾性全血细胞减少、脾性贫血或脾性血小板减少症。
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系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系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脾亢继发性者是指由于脾以外的疾病影响到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其原发疾病多数是已经诊断明确的。
临床上更多见的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包括发生在下列各种病因较明确者:(1)急性感染伴脾大:如病毒性肝炎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慢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疟疾等。
(3)充血性脾大即门脉高压:有肝内阻塞性(如门脉性肝硬化、坏死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结节病等)及肝外阻塞性(有门静脉或脾静脉外来压迫或血栓形成)等。
(4)炎症性肉芽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及结节病等。
(5)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及癌肿转移等。
(6)慢性溶血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等。
(7)类脂质沉积症如戈谢病及尼曼-匹克症。
(8)骨髓增生症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
(9)其他:如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
3.隐匿性脾亢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脾亢,因骨髓代偿性增生良好,所以周围血象未显示血细胞减少,但一旦有感染或药物等因素抑制造血功能,即可导致单一或全血象细胞减少症。
浅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医治疗的临床法则
在“ ” 安 五脏 中 , 脾 同治 为要 。《 问・ 肺 素 五脏生 成 》 篇云“ 诸气 者 , 皆属 于肺 ” 《 问 ・ ;素 六节 藏象论 》 言“ 则 肺 ( 下转第 1 1 6 6页 )
生 , 热邪 外受 , 如 肺失 宣 发 , 热邪 难 以排 出体外 , 与 则 肺
MO S是 急性 起 病 , D 多有 邪盛 因素 存在 , 热毒 炽 如 盛 、 明腑 实 、 阳 湿热 蕴 结 、 败血 阻 滞 、 陷 心包 等 , 以 邪 所 祛 邪是 不可 缺少 的环 节 , 临床治疗 时 可通过 清热 解毒 、
排 出, 恶心 、 吐 , 胀 、 秘 ; 呕 腹 便 热邪 聚而 成毒 , 量 毒邪 大
聚 于肠腑 , 伤肠 道 , 成 为毒 邪 入 侵 的新 途 径 , 气 损 又 清
不升 , 气不降 , 浊 清空 被 毒邪 蒙 蔽 , 烦 躁 、 搐 , 则 则 抽 甚
昏迷 等症 状 。 脏衰 是五 脏衰 。 脏气 乱气 少 , 五 功能失 调 ,
另 一 方 面 又 是 营 养需 求 相 当大 的 器 官 。肠 道 从 血液 中摄 取 营 养 物 质 ,还 可 以 直接 从 肠 道 中 的食 物 摄 取 营 养 维 持肠 道 黏 膜 的 完 整 。所 以充 分 的 胃肠 道 营 养 可 以 有效 的 防止 NO S的器 官 续 贯 D
3 结 语
郁; 胃气降, 则心肺亦降 , 故金火不滞” 。可见调整好脏 腑 阴 阳平 衡 , 护生 气 之源 “ ” 顾 脾 和主气 之枢 “ ” 直接 肺 , 影 响到疾 病预 后 。具体 应用 : 如针 对痰 热 壅盛 , 逆气 咳 喘 者则 当清肺 健 脾 , 常选 用 黄芩 、 连 、 柏 、 公 英 、 黄 黄 蒲 鱼腥草 、 陈皮 、 竹茹 、 苍术、 生薏苡仁等。祛痰在 M D OS 的气道管理中( 包括呼吸机支持 ) 是至关重要 的, 也是 防止痰蒙神窍等变证的关键 。肺脾同治 ,既治贮痰之
2018年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2-文档资料
脾淋巴瘤(lymphoma of spleen)
分原发性和淋巴瘤脾浸润,大部分为后者。 可以为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分型:弥漫性脾肿大型(无肿块)、粟粒型(直径
小于5mm小结节)、多发结节型、孤立大肿块型。 弥漫性脾肿大型、粟粒型CT难显示结节,仅表现脾大。 多发结节型、孤立大肿块型表现为脾大+低密度结节灶
脾弥漫性疾病
表现为脾大。 【脾大标准】 厚度超过4cm,脾外缘大于5个肋单元,下缘超过肝下缘
。 【脾大病因】 炎症性 淤血性 增殖性 肿瘤性 寄生虫性 胶原病性
脾肿大
脾肿大
脾破裂
1.发生率 40-50% 2.损伤形式:爆裂 脾门撕裂 断裂
病理分类:中央破裂、被膜下破裂、真 性破 裂
[鉴别诊断] 需与腹腔肿大淋巴结或其他肿物鉴 别。副脾密度或增强特性与正常脾脏相同可鉴别。
多脾综合症。CT平扫(上图)示腹腔器 官异位,右腹部可见多个脾脏。增强( 下图)示多个脾增强情况相同(箭头) 。
有增强现象。
脾梗死。CT平扫(上图)示脾内多 发低密度区,边界模糊。增强扫描( 下图)示病灶边界变清,为多发的楔 形低密度灶,无强化表现。
游走脾 多脾综合征
为先天性变异。 游走脾或异位脾指脾位于正常位置以外的腹腔其
他部位。为脾蒂及脾有关的韧带松弛或过长所致。 多脾可以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心血管及内脏多种
1 人体最大的淋巴 器官,脾个体差异 较大,平均长 10.5cm、宽6.5cm 、厚2.5cm; 2 正常人脾重100250g. 3 位于左季肋深部 ,9-11肋 4 韧带:胃脾韧带 ,脾肾韧带,膈脾 韧带,脾结肠韧带
4 脾的血循环: 腹腔动脉→脾动脉→脾叶动脉→脾段动脉→ 小动脉→终末动脉 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 脾静脉→门静脉 5 脾的淋巴引流: 汇入脾门淋巴结→腹腔动脉旁淋巴结
MRI诊断多脾综合征一例
w e o at] a ct19 ,4 (0 5 :1. hn t c[ .L ne,9 7 3 99 5 )8 7 J
( 辑 : 翠涛 ) 编 鲁
・
病例报 告 ・
MR 诊 断多脾综合 征一 例 I
刘 焦枝
( 北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磁共振室 , 北 襄阳 湖 湖 4 10 ) 4 0 0
『O 2 ]石 景森 .胆 囊 隆 起 性 病 变 一 有 关 胆 囊 恶 性 病 变 和 手 术 指 征 问 题
s i ugcla d fl w u eisJ.G t2 0 4 ()2 0 i n sria n ol p sr [ s o e ] u ,0 0,6 2 :5 —
g l l d e c r i o a d t e s g n a t p o a e o - a l a d r a c n ma n h e me tl y e f d n my b
o ts fte gl ld e[ .C ne ,92,91 )2 4 — 6 2 ma i o h al adr ] a cr19 6 (1:6 7 2 5 . os b J
超 声 诊 断 与 病 理 对 照 的 比 较 研 究 … .临 床 医 学 工 程 ,0 1 1 2 1 ,8
『7 oa iT. S i i Y, T u a a K,e .Re t n hp b t e n 1 1 O tn hr a sk d ta 1 l i s i e e ao w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方5首 中医治疗不孕良方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方5首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症候群,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之间激素分泌失调,因而卵巢长期不能排卵,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生育年龄妇女。
其发病可由下列因素引起:①由于精神紧张、营养失调、疾病、药物等因素影响,使下丘脑周期中枢功能失调对垂体功能的调节发生障碍,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去应有周期,造成FSH和LH比例失调,LH水平持续增高而无高峰,FSH含量低于正常,使卵泡发育而不能成熟、无排卵,卵泡膜细胞增生和黄素化,形成多囊性变化。
②部分酶缺乏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中雄激素过多的原因。
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病者亦有类似多囊卵巢的临床表现,并采用肾上腺手术或激素治疗后可恢复排卵性月经,因此推测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过量可能与本病的形成有关。
④遗传因素即发现少数病例有性染色异常,表现为X染色体长臂缺失和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嵌合体,某些多毛患者有明显家族史,及某些病人卵巢中有胚胎类细胞瘤存在,因此认为本病与遗传有关。
临床上以月经紊乱、不孕、多毛、肥胖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变为基本特征。
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类于中医“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范畴。
本病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责之于肾虚痰湿,并与瘀血有关。
治疗多从虚、痰、湿、瘀着手。
本文选介排卵汤、涤痰汤、多囊方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方共5首,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1.排卵汤【处方组成】①补肾方:熟地、首乌、菟丝子、仙茅、仙灵脾、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川续断、当归各9gg,肉苁蓉7gg,淮山药15g,阿胶12g。
②活血补肾方:柴胡7gg,赤白芍、泽兰、益母草、刘寄奴、生蒲黄、牛膝、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仙茅各9gg、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各15g,仙灵脾10g。
【治疗方法】补肾方一般在经后连服7g~10天,每日1剂,然后观察2~3周,有效与否均可重复前法服药;活血补肾方,无周期者,服3剂,停7g天,每周期第12~13天再服3剂,每个周期共服6剂。
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_汤泊
1. 2 方法 1. 2. 1 6 4 层螺旋 C T 检查 准备 6 层螺旋 患儿不能有效配合操作者 , 4 C T 扫描仪 , ( / 给予 1 于检查前口服镇 0 % 水合氯醛 0 . 5~0 . 8 m L k g体 重) / 静, 入睡后再行 6 4 层 螺旋 C T 检查 。 心率 >8 0次 m i n及 心 或) 不能配合屏气的患者 , 应用对大血管快速 律明显不齐和 ( 扫描成像的模式 , 不采用心电门控 , 以使扫描时间显著缩短 。 , 扫描参数为 : 设定螺距为 0 准直器 1 2 0 k V, 1 0 0 7 0 0 m A, . 3 7 5 ~ / 。 宽度为 1 重建层厚 0 旋转扫描时间0 . 2 5 mm, . 6 2 5 mm, . 3 5 s r / , 若患者心律规整 , 配合屏气 , 心率 <8 次 心脏成像模式 0 m i n 应用心电 门 控 下 的 内 容 。 扫 描 参 数 为 : 设定螺距为 1 2 0 k V, , / , 准直器宽度为 0 旋转扫描时间 分别 按 0 . 2 4 . 6 2 5 mm, 0 . 3 5 s r 、 、 、 、 间期的 相位 相位 相位 相位 R-R 1 0% 2 0% 3 0% 4 0% 5 0% 相位 、 6 0% 相位 、 7 0% 相 位 、 8 0% 相 位 及 9 0% 相 位 来 完 成 横 / , 断面 重 建 操 作 。 对 比 剂 总 量 为 0. 浓度为 2~2. 0 m L k g / , , 为 非 离 子 型 注 射 流 率 为 3 5 0 m I m L Om n i a u e 1. 0~ g pq / , 。 3. 0 m L s 延迟扫描时间在注 射 后 1 4~3 5 s 重建后的数据 在扫描结束后向 AW 对横断 4. 2 高级图像处理工作站传送 , 、 、 面重建图像行多 平 面 重 组 ( 容积再现( 最大密 MP R) V R) 等, 对图像行分析和诊断 。 度投影重组 ( M I P) 1. 2. 2 T T E 检查 准备采用多 普 勒 超 声 心 动 图 仪 , 对 胸 骨 上、 左 室 长 轴、
治疗脾曲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治疗脾曲综合征的中药制剂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景东旭
申请号:CN201410653884.0
申请日:20141105
公开号:CN104474484A
公开日:
201504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脾曲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桂枝15份、广木香6份、茯苓12份、苍术10份、生姜3份、槟榔15份、白芍15份、法半夏10份、柴胡12份、黄连10份、青皮15份、陈皮10份。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增强免疫力,泻火解毒,行气止痛的作用。
具有升清降浊,理气健中的功效,是治疗脾曲综合征的内服纯中草药组成制剂。
申请人:景东旭
地址: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会仙庄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内脏反位合并肾癌1例报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0年10月第25卷第10期947-短篇与个=-内脏反位合并肾癌1例报告吴学武,姚志强,何伸宝,秦泽,刁龙,马俊海,李O(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研究所,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甘肃兰州730030)关键词:肾癌;多脾综合征;脏器反位;内脏反位合并恶性肿瘤;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321.6文献标志码:C DOI:10.3969/j.issn.1009-8291.2020.10.023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具有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倾向,发病率约1/104)13,包括全内脏反位和部分内脏反位(全内脏反位患者,因脏器解剖位置与正常人完全相反,呈镜像改变,故又称“镜面人”4。
部分内脏反位较全内脏反位少见而合并恶性肿瘤更为少见。
2018年5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部分内脏反位合并右侧肾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8岁,主因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4月,间断恶心、呕吐1月入院。
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
查体:腹平软,右侧肾区压痛、叩击痛明显,左侧肾区未查及明显异常。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常规止凝血等未见明显异常。
增强CT检查示:内脏反位,肝脏位于左侧,肝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胆囊不大,囊壁、囊腔未见异常密度影,肝段下腔静脉缺如,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下腔静脉连接于奇静脉。
脾脏位于右侧,脾窝可见多发软组织结节影,强化同正常脾实质,右侧多发小脾脏,符合多脾综合征;胰腺、胃位置反位,胰腺短小。
右肾占位,中上极见稍低密度肿块影,大小约7cm,动脉期病灶较明显强化,内部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静脉动脉期早显,考虑透明细胞癌并下腔静脉全段、左右肾静脉广泛性癌栓形成,癌栓远端达双侧骼总静脉起始段水平,下腔静脉远端、双侧骼总静脉纤细、闭塞征象,宫旁静脉丛、双侧卵巢静脉增粗形成侧枝循环入门静脉(图1A、B、C)。
归脾汤治疗脾虚型干燥综合征思路探讨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退,体温明显下降,呼吸平稳,已无呃逆㊂次日在前方基础上龙骨㊁牡蛎各加至45g ,以加强敛降相火之力,加巴戟天30g 补肾阳,加葱白4根交通阴阳㊂至7月9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芤脉较前改善,病情稳定,后于7月21日带药出院,随访无复发㊂按语:验案1中,患者不仅有口干口苦㊁全身酸痛㊁下颌疼痛等热象,又有疲倦㊁乏力㊁面色晦暗㊁舌淡㊁苔薄白㊁三部脉浮弱无力等阳气不足㊁真寒盛于内之象,是为真寒假热㊁阴盛格阳之证,经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治疗后热象渐退㊂验案2中,患者长期卧床,证候表现复杂,门诊误辨为阳明热盛证,予白虎汤对治无效㊂入院后根据患者脉芤沉取无力,以及久病卧床㊁素体虚弱㊁神情淡漠㊁静卧不烦等特点,辨为下元阴阳两虚,真寒假热证,予以重剂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加减,两剂而热退㊂以上案例均取得显著疗效㊂6 小结临床上,真寒假热性发热较为常见㊂本文认为此类发热真寒易辨,但热象真假则难以辨识,并提出首辨寒热,次辨热之虚实,再定寒热真假的辨证思路;用药方面遵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之理,主张重剂救逆,运用重剂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等加减化裁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㊂参考文献[1]刘新学,张瑾枫,贺晓婷,等.郭立中疑难杂病真寒假热证辨析方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5):503,532.[2]蔡碧波,王雪梅,刘仁馨,等.郑进教授运用引火归原法辨治真寒假热之象经验拾萃[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41(10):6-8.[3]王艳雯,蔡雯,顾文忠.顾文忠应用经方辨治寒热真假病案两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4):100-101.[4]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陈嘉斌,陈伟,徐国暑,等.大剂量附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J ].中医肿瘤学杂志,2020,2(4):23-28.[6]史忠亮,卢海宁,张展林,等.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子用药剂量的探讨[J ].中医杂志,2018,59(23):1985-1988.[7]孙其新.李可临证要旨[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60.(收稿日期:2022-05-26)җ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Z Y 2022):周全,E -m a i l :d o c t o r z q@s i n a .c o m 第一作者:王慧,E -m a i l :155********@163.c o m .归脾汤治疗脾虚型干燥综合征思路探讨җ王 慧1李纪高2,周 全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ʌ摘要ɔ 干燥综合征(S S )是一种以唾液腺㊁泪腺㊁腮腺等外分泌腺受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口干㊁眼干等㊂S S 病机错综复杂,脾虚是其主要证候表现,常与阴虚㊁血瘀㊁气滞㊁脏腑功能受损等病理因素并见㊂该文认为脾虚可加重S S 患者病情,从脾论治本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㊂归脾汤健脾养血安神,既能改善S S 患者脾虚症状,亦可改善因气血亏虚引起的焦虑㊁失眠等负性情绪,随证加减多有良效㊂ʌ关键词ɔ 干燥综合征;燥证;脾虚;归脾汤中图分类号:R 593.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0802干燥综合征(S S)是一种以口干㊁眼干等干燥症状为临床特点,以唾液腺㊁泪腺㊁腮腺等外分泌腺受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伴随血液㊁神经等系统受累[1]㊂目前,S S 病因尚不明确,对症治疗及借鉴类似疾病治疗疗效欠佳㊂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 燥痹 燥证 消渴 痿证 等范畴㊂国医大师卢芳教授㊁路志正教授均提出可从脾论治S S [2-3]㊂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3,V o l.31N o.8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脾虚型S S患者不仅津液代谢失常,且存在血虚㊁血瘀㊁情志异常等情况,临床表现及病机错综复杂㊂归脾汤具有健脾养血之效,治疗脾虚型S S疗效佳㊂本文主要探讨应用归脾汤治疗脾虚型S S思路㊂1病因病机现代医家多认为S S病机以阴虚为本㊁燥邪为标[4]㊂路志正教授认为阴血亏虚是本病的核心病机[5]㊂王新昌教授认为,瘀血参与S S燥邪生成与发展过程[6]㊂胡文秀等[7]认为,湿邪与S S相关,提出从湿论治本病㊂S S起病隐匿,为持续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后期常累及多个系统,病机往往错综复杂,津亏㊁阴虚㊁血瘀㊁气血亏虚㊁气机不畅等证候常并见,临床治疗难度大㊂李东垣言 百病皆生于脾 ㊂笔者认为,S S的发生㊁发展与脾脏功能减退相关㊂S S以口㊁眼㊁皮肤干燥等燥邪旺盛表现为临床特点,燥邪的本质为津液亏虚,而津液代谢离不开脾㊂‘顾松园医镜“云: 脾胃为后天之根本,经曰:安谷则昌㊂盖精生于谷㊂ 津液来自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依靠脾胃运化而成,若脾胃亏虚,水谷运化失常,则会影响津液生成㊂‘素问㊃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㊂ 脾胃化生津液后,脾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清,津液上传于肺,进而布散㊁滋养全身,若脾失健运,则水精不布,津液不能充斥于四肢百骸,发为干燥㊂由此可见,脾虚可引发S S㊂S S患者的血虚㊁血瘀证候均与脾虚相关㊂叶天士言: 胃气旺,饮食化生精血,充之于脉㊂ [8]脾气虚弱,水谷运化失常,气生成不足,中焦无法 受气取汁 ,继则无法 变化为血 ㊂‘医门法律“曰: 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血不生则阴不足以配阳,势必五脏齐损㊂ 气血源于水谷,S S脾虚者,气血生化乏源,日久血亦不足,轻者可出现头晕㊁心慌㊁面色白㊁失眠等症,重者或伤及五脏,引发其他疾病㊂气血亏虚则脉管不充,行血无力,终致血瘀㊂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阻滞,进一步加重瘀血症状㊂‘景岳全书㊃妇人规“言: 脾者荣之本,荣出中焦 荣不足,补之必以甘㊂ ‘血证论“言: 胞中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㊂ 又言: 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㊂ 由此可见,可从脾论治S S证属血虚㊁血瘀者㊂S S患者情志异常与脾虚相关㊂‘灵枢㊃本神“言: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㊂ S S患者苦于口干㊁眼干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同时患者易陷入对疾病的担忧中㊂若患者思虑过度,气机升降失常,则气机郁结,发为郁证,引发一系列的情志异常㊂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提出: 意外思虑,失饱伤饥,脾土之真阴受伤㊂ 思虑太过,气结于内,致气机升降失常,水谷不得运化,津液不得输布,气血瘀滞于内,日久变为内邪,损阳耗液㊂此外,思虑过度可导致 五志化火 ,伤阴耗气,加重干燥症状并伤及脾阴㊂脾脏亏虚会加重情志异常,‘灵枢㊃本神“曰: 脾藏营,营舍意㊂ 脾虚则营血亏虚,意无处可居,出现健忘㊁思绪不宁㊁失眠等症状㊂因此,S S患者伴情志问题时,可从脾论治㊂S S患者多系统受累与脾虚相关㊂‘血证论“指出: 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百脏㊂ 脾为他脏化生水谷精微,亦是脏腑气机的升降枢纽,承担着调和诸脏气机的功能㊂脾失健运,易累及肺㊁肾㊁心㊁肝等其他脏腑㊂‘医旨绪余“云: 脾胃一虚,肺气先绝㊂ 水谷精微㊁津液经脾首先传送至肺,若脾气虚弱,精微不得上输于肺,则肺叶失养,发为肺病㊂肝与脾在疏泄与运化方面相互为用,若脾失健运,肝气运行不畅可出现精神抑郁㊁胸闷太息㊁纳呆腹胀㊁肠鸣泄泻等肝脾不调症状㊂脾与肾为先㊁后天之本,两者相互资生,脾虚可累及肾脏,常见脾肾阴虚㊁脾肾阳虚等证,出现水肿㊁小便异常等症状㊂心与脾共同主宰血液的生成㊁运行,若脾失健运,可致心脾两虚,见眩晕㊁心悸㊁失眠多梦㊁腹胀食少㊁体倦乏力㊁精神萎靡㊁面色无华等症㊂由此可知,脾脏功能失调可致S S患者他脏受累,当S S患者伴有其他系统损害时,亦可从脾论治㊂2归脾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归脾汤出自严用和所著‘济生方“,由白术㊁茯神㊁黄芪㊁龙眼肉㊁酸枣仁㊁人参㊁木香㊁甘草㊁生姜㊁大枣组成,具有益气补血㊁健脾养心的功效,主治思虑过度㊁劳伤心脾所致健忘㊁怔忡等病㊂薛立斋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当归㊁远志,以增强其补血㊁养心㊁安神功效㊂归脾汤固守脾土,兼顾五脏,可以有效改善S S患者的临床症状㊂方中人参㊁白术㊁甘草㊁茯苓健脾益气,取四君子汤之意,脾健则水谷得运,气血津液得生㊂黄芪味甘入脾,性温走肺,有补气生津㊁补气生血之功㊂酸枣仁味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入肝而色走心,养心肝之阴血;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㊁脾经,具有温脾养血之效;当归味甘,补血活血,为血中圣药,且 补中有动,行中有补 ㊂酸枣仁㊁龙眼肉㊁当归合用,补心㊁肝㊁脾之血,以改善S S 阴血亏虚症状㊂木香醒脾调气,‘本草纲目“云: 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㊂ 归脾汤中加木香,一助脾运行以调五脏,二使诸药补而不滞㊂远志味苦辛,性温,入肾通心,具有安神益智之效,可改善S S 患者的焦虑㊁失眠症状㊂煎煮归脾汤时加生姜㊁大枣调和脾胃,以滋化源,助患者恢复脾胃生化之能㊂S S 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有不同,应随证加减㊂气虚者,可重用黄芪;血虚者,可重用当归㊁酸枣仁㊁龙眼肉;燥盛者,可加天花粉㊁南沙参㊁北沙参㊁天冬㊁麦冬;燥化热毒者,可加桑叶㊁菊花㊁连翘㊁生石膏;脾阳不足,气不化水而聚湿者,可加苓桂术甘汤化气行水㊁温化痰饮,同时密切注意患者津液情况,以免桂枝温燥伤津㊁茯苓利水过度;脾气虚而湿聚者,可加党参㊁白术㊁茯苓等药物,佐少许木香以醒脾助运;聚湿成痰者,可加清半夏㊁瓜蒌㊁天花粉等化痰散结;痰湿久聚化热者,可加胆南星㊁竹茹㊁猪苓㊁生石膏等清热化痰;伴失眠㊁烦躁者,可加大酸枣仁用量,或加龙骨㊁牡蛎㊁磁石重镇安神;关节疼痛者,可加桃仁㊁红花或藤类药物活血化瘀㊂此外,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固护患者脾阴,用药不宜过苦㊁过温㊁过于滋腻,避免苦㊁温药物伤及脾阴,加重病情㊂3 验案举隅患者,女,61岁,2021年6月8日就诊㊂主诉:口干㊁眼干10年,加重两周㊂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㊁眼干,至某省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S S ,未予药物治疗㊂现症见:面色少华,精神疲惫,口干,眼干涩,猖獗性龋齿,关节游走性疼痛,纳差,寐差,二便调,舌质淡红㊁苔薄少,脉细数㊂肝功能:球蛋白42.9g /L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0.9㊂骨密度:骨量偏低㊂13C 呼气试验阳性㊂血常规无异常㊂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高球蛋白血症),幽门螺杆菌感染,低骨量㊂中医诊断:燥痹(脾虚津亏血瘀证)㊂治法:健脾生津,散结通络㊂处方:南沙参30g ,麦冬20g ,黄芪㊁白术㊁茯苓㊁玉竹㊁天花粉各15g ,党参片㊁龙眼肉㊁酸枣仁㊁制远志㊁当归㊁桑叶㊁雷公藤各10g ,煨木香㊁炙甘草各6g ㊂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㊂2021年6月11日二诊:患者干燥症状㊁睡眠较前改善,关节疼痛改善不佳㊂在一诊方基础上加炒桃仁10g㊂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㊂2021年6月15日三诊:患者行肝功能检查示球蛋白39.3g /L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1.0㊂患者口干进一步改善,疲惫感减轻,关节疼痛亦有改善,自觉咽中有痰㊂二诊方加煅蛤壳㊁知母各10g ㊂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㊂2021年7月12四诊:患者精神可,面色有华,口干㊁眼干程度均较前改善,寐差,关节偶有疼痛㊂中医辨为阴虚内热证㊂治法:养阴生津,养血安神㊂处方:牡蛎(先煎)㊁首乌藤各30g ,南沙参㊁北沙参㊁生地黄㊁酸枣仁㊁龙齿(先煎)各15g ,天冬㊁麦冬㊁紫菀㊁乌梅㊁桔梗㊁知母㊁煅蛤壳㊁赤芍㊁炒桃仁㊁桑叶各10g,炙甘草6g ㊂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㊂患者服药后随诊,其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㊂按语:本案患者初诊时存在脾虚㊁津亏㊁血瘀证候表现,同时伴有纳少㊁感染外邪㊁骨量低㊁高球蛋白血症等,予归脾汤健脾养血,予沙参㊁麦冬㊁玉竹滋阴润燥,雷公藤㊁天花粉活血通络㊂服药3剂后,患者口干㊁眼干有所改善,但关节疼痛改善不佳,此为瘀血内阻㊁通络之力不足,遂加炒桃仁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助雷公藤通络止痛㊂服药4剂后,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但有痰液生成㊂肺为贮痰之器,肺为痰阻,布津失常,遂加煅蛤壳㊁知母化痰散结㊁清热润燥㊂近1个月后复诊,患者脾脏功能进一步好转,证候转变,及时更方,以养阴生津为主,兼顾宣肺㊁化痰,辅以养血㊁安神㊁助眠,活血通络,防瘀血形成㊂治疗后随访,患者症状改善,且病情稳定㊂4 小结脾在机体津液代谢㊁气血生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㊂S S 患者脾虚日久,不仅影响津液代谢,亦影响气血的生成,其病机往往复杂多样,临床治疗多有难度㊂笔者认为临床治疗脾虚型S S 应以补脾为本,应用归脾汤加减健脾养血,可以较好地改善S S 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医师借鉴㊂参考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干燥综合征学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规范[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4):269-270,276.[2]齐堉潼,朴勇洙.国医大师卢芳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J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5):858-860.[3]张华东,黄梦媛,陈祎,等.路志正 持中央 而 调升降 以治燥痹学术思想浅析[J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47-748.[4]郑爱红,许早荣.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J ].中国民间疗法,2015,23(10):70-73.[5]姜泉,张华东,陈祎,等.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 ].中医杂志,2016,57(6):463-465.[6]秦源,林崇泽,刘丹,等.王新昌运用益气养阴祛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2):259-261.[7]胡文秀,冯波,陆定其,等.浅议从湿论治干燥综合征[J ].浙江中医杂志,2021,56(1):4-6.[8]叶天士.景岳全书发挥[M ].张丽娟,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6.(收稿日期:2022-01-12)җ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 2019423077);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777134D )通信作者:刘建平,E -m a i l :136********@163.c o m第一作者:王玉婷,E -m a i l :494615713@q q.c o m 寒热并用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王玉婷1刘建平2,焦 红1,崔泽华1,董紫薇1,李培通1,杨 森1(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2.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ʌ摘要ɔ 溃疡性结肠炎(U C )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㊂中医认为U C 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病理产物包括湿热㊁瘀血㊁热毒等,日久则脾肾渐损,肠腑湿热,终成虚实并见㊁寒热错杂之病,临证时当以寒热并用法治之,可取得较好疗效㊂该文主要论述寒热并用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㊂ʌ关键词ɔ 溃疡性结肠炎;寒热并用;湿热;脾肾阳虚中图分类号:R 256.3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0803溃疡性结肠炎(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U C )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㊁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间断发作的腹痛㊁腹泻㊁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㊂西医治疗U C 主要通过5-氨基水杨酸制剂㊁激素㊁免疫抑制剂㊁生物制剂以诱导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防止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㊂U C 归属于中医 痢疾 便血 肠澼 等范畴㊂中医认为U C 发病本于脾胃虚弱,同时伴有湿热㊁瘀血㊁热毒等病理产物,日久脾肾渐损,肠腑湿热,终成虚实并见㊁寒热错杂之象㊂寒热并用法是一种寒热并投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寒热偏盛状态,选取适宜的药物种类及剂量,从根本上调理患者寒热病理基础㊂对于U C 患者,运用温补脾肾㊁清热化湿㊁理气活血等寒热并用法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㊂本文主要论述寒热并用法在U C 中的应用㊂1 寒热并用法的发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是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之一,即热证用寒凉药物治疗以清热泻火,寒证用温热药物治疗以温经散寒㊂临床上,单纯热性或寒性的疾病较少见,患者多同时存在热象及寒象,此时仅使用寒药或热药均不能达到治疗目的,须将二者联合使用方能奏效㊂‘医碥“言: 寒热并用者,因其人有寒热之邪夹杂于内,不得不用寒热夹杂之剂㊂ 张仲景开创了寒热并用法的先河,在其‘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大量寒热并用的方剂,如半夏泻心汤㊁黄连汤㊁大青龙汤㊁大黄附子汤㊁柴胡桂枝干姜汤㊁乌梅丸㊁麻杏甘石汤㊁桂枝二越婢一汤等,治疗的疾病涵盖内㊁外㊁妇㊁儿等各专科㊂刘完素针对湿热痢疾创立寒热并用的芍药汤㊂朱丹溪创立左金丸,用苦寒之黄连与温热之吴茱萸相配伍,寒热并用,用于治疗肝火犯胃的胁痛㊁吞酸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记载了用于治疗脾虚气滞㊁寒热错杂痞满的枳实消痞丸,方中枳实㊁厚朴㊁半夏㊁干姜辛温行气㊁消痞除满㊁温中散寒,黄连苦寒,清食积之热㊂后世医家多推崇寒热并用法,并在临床上对其继承㊁发展㊂‘圣济总录“中记载方剂152首,其中127首为寒热并用之方㊂常德贵教授根据寒温并用法自创了 芪蓝方 ,用于治疗前列腺癌[1]㊂彭培初教授在临证时多采用寒热并用㊁攻补兼施之法,并创立了温肾化痰方,用于各种肾病的治疗[2]㊂裘沛然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多。
儿童MYH9基因突变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11月第27卷第22期儿童MYH9基因突变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蔡思燕 黄烈平 柯蕾芬MYH9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2.3-q13.2区,包括41个外显子,编码相对分子质量约224000的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NMMHC-ⅡA)。
本文报道1例儿童MYH9基因突变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1 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4个月,因“发现血小板减少伴反复鼻衄3年余,再发鼻衄5天”于2018年5月5日入院。
患儿为第1胎第1产,母亲孕期体健。
患儿就诊前3年余发现血小板减低,伴有反复鼻衄,于多家医院检测均提示血小板均偏低。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系比例正常,细胞形态正常,巨核细胞724个,分类50个,其中颗粒巨细胞35个,产板巨细胞15个,全片血小板少见,偶见巨大血小板。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查阴性,余相关抗体指标(抗核抗体、IgA、IgM和ASO)未见异常。
多次予“免疫球蛋白”及“泼尼松”治疗,疗效甚微,后至三甲医院临床诊断为“灰色血小板综合征(GPS),血小板减少症5型,血小板减少症4型”。
完善基因分析提示,MYH9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而其父母则未发现该突变。
患儿时有鼻衄,较难止血,每0.5~1个月输注血小板治疗1次,输注血小板后鼻衄可止,无神志不清、生长发育迟缓。
5天前患儿出现鼻衄,予局部止血治疗后鼻衄渐止。
5天后患儿咳嗽时再次出现大量鼻衄,遂入院诊治。
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相关疾病史。
入院体格检查:T37℃,呼吸30次/m i n,脉搏150次/min,血压89/50mmHg,经皮测氧饱和度96%,重度贫血貌,面色苍白,甲床苍白,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鼻腔可见渗血,两肺呼吸音粗,未啰闻及音,心率150次/min,心音中,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s,全身未见瘀点、瘀斑。
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病理组织学研究核心与要点
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病理组织学研究核心与要点
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理组织学研究对于了解该疾病的
发生机制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该疾病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核心与要点。
1. 病理组织学特征:
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表现为多器官的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
常见的病理变化包括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肝脏细胞的坏死、脾脏和淋巴节点的增生和
破坏、肾脏小管的坏死和肾小球的充血等。
2. 心肌病变:
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是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重要病理学表现。
心肌细胞的
变性可以表现为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变性等。
心肌细胞的坏死则会导致心肌纤维
的破裂和间质的增生,最终引起心功能的损害。
3. 肝脏病变:
肝脏是体内代谢功能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可引起肝脏细
胞的坏死和肝小叶结构的破坏。
坏死的肝细胞通常表现为变性和溶解,肝小叶结构的破坏
则会导致肝功能的下降。
4. 脾脏和淋巴节点病变:
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可引起脾脏和淋巴节点的增生和破坏。
脾脏和淋巴节点是
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增生和破坏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更易
于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5. 肾脏病变:
肾脏是排泄废物和维持体内平衡的主要器官之一,断奶仔猪多器官衰竭综合征可引起
肾小管的坏死和肾小球的充血。
肾小管的坏死会导致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功能的下降,肾小
球的充血则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
中医马凡氏综合征
中医马凡氏综合征《中医马凡氏综合征》导言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 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以多系统受累、特征性外表改变和心血管异常为主要特征。
它是由于胶原纤维基因FBN1发生突变导致的,主要影响人体的结缔组织,包括皮肤、骨骼、眼、血管等。
中医学认为马凡氏综合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致使肝、脾、肾脏失调,生长发育不良,导致病状的出现。
本文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对该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法。
一、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 外貌特征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有身材瘦长,臂展大于身高、指关节过度活动、驼背、胸廓变形、下颌后缩等特征。
此外,面部有明显的变形,如有减少眼球间距、上眼睑下垂、鼻梁低平等。
2. 眼部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眼部异常,如近视、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或渗出等。
严重者可导致视力受损。
3. 心血管异常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心血管异常,如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瘤、心脏瓣膜脱垂等。
这些异常可导致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4. 骨骼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骨骼发育异常,如长骨过长、软骨结构松弛等。
这些异常可导致骨折、关节脱位等问题。
5. 神经肌肉系统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神经肌肉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弯腰驼背、平足等。
二、中医对马凡氏综合征的认识中医学认为,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肝、脾、肾脏功能失调,启动发育异常的过程。
下面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探讨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 肝气郁结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马凡氏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
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不畅,引起各个系统的功能紊乱。
此外,肝气郁结也会影响体内的神经系统,导致神经肌肉系统异常。
2. 脾虚湿盛中医认为脾虚湿盛也是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之一。
脾虚湿盛会导致体内湿浊停留,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
此外,脾虚也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进一步影响生长发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典型病历
生殖道器质性病变
如炎症、肿瘤等
治疗
治疗过程
入院后完善细致的体格检查及盆腔检查,患者毛发分和生长正常,无多毛改变。生殖道无炎症、异物、肿瘤或损伤性病变。完善实验室检查,血HCG在正常非孕范围,甲状腺功能正常,血清雌二醇、PRL浓度正常,睾酮3.2nmol/L(轻度升高),LH/FSH>3。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8×6×5cm,内膜厚1.8cm,回声增强,局部呈强回声。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基本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月经异常,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大,其中多毛、男性化体征和卵巢多囊性改变不够典型。分析该患者由于持续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而发生增生,1年前的病理检查结果为复杂型增生,给予的治疗为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不妥当。在内膜受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的情况下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无异于火上浇油。目前患者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局部呈强回声,首先应做一次宫腔镜检查,全面评价宫腔情况,而后结合其强烈的生育要求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另见宫腔镜手术记录)。
脾功能亢进疾病研究报告
脾功能亢进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脾功能亢进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消化内科,血液科病症体征:肝脾肿大,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疾病介绍:脾功能亢进是什么?什么是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是怎么回事?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脾切除而缓解,本病经治疗原发病后,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减轻,脾脏切除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纠正症状体征:脾功能亢进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有关脾功能亢进症状的介绍:(一)脾脏肿大; 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
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
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也能测定脾大小及脾内病变。
但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二)血细胞减少; 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
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三)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 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能因外周血细胞大量被破坏,成熟细胞释放过多,造成类似成熟障碍象。
(四)脾切除的变化; 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除非骨髓造血功能已受损害。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 51CR标记血小板或红细胞注入体内后体表扫描,发现脾区的51CR量大于肝脏2~3倍,提示血小板或红细胞在脾内破坏过多。
化验检查:(一)脾脏肿大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
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
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也能测定脾大小及脾内病变。
但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二)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
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三)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能因外周血细胞大量被破坏,成熟细胞释放过多,造成类似成熟障碍象。
Taussig-Bing综合征婴儿尸体检验1例
Taussig-Bing综合征婴儿尸体检验1例邵煜;张建华;秦志强【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33)006【总页数】2页(P679-680)【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婴儿,新生,疾病;右室双出口;心脏缺损,先天性;Taussig-Bing 综合征【作者】邵煜;张建华;秦志强【作者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 200063;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 200063;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 20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年冬季某日下午,在某市某路口东北角的绿化带内发现一具用毛毯包裹的男性婴儿尸体。
1.2 尸体检验衣着检验:上身穿白底彩色字母印花童衣,下身着配套童裤,内穿纸尿裤,脚穿粉色童袜。
发育情况:身长51.0cm,毛发黑,长2.5cm;头围35.5cm,胸围 37.0cm,腹围 34.0cm;双顶径 10.0cm,枕额径11.0cm,枕颏径10.5cm,枕下前囟径9.0cm,前囟门直径1.3cm;肩宽15.5cm,双髂前上棘间距11.0cm。
尸表检查:脐带已离断,断端以脐带夹夹闭;全身体表未见明显外伤;头部局部胎发已剃除,颜面部皮肤发绀,口唇见白色黏液附着,双手指甲床发绀,余未及明显异常。
尸体解剖:颈、胸、腹部皮下软组织及肌肉未见出血,骨性胸廓无骨折,双侧胸腔见少量淡红色积液,气管、支气管腔内无异物。
心脏呈球形(图1A),质量34g;心肌呈暗红色,质地中等;左心室扩张,右心室流出道扩张,心内、外膜光滑,未见出血点(图1B);右心房卵圆孔处见一宽约0.3 cm裂隙;左心室壁厚0.3 cm,右心室壁厚0.3 cm;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升主动脉管腔偏小,主动脉、肺动脉均发自于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前上部于肺动脉瓣下见一直径约0.7cm类圆形缺损(图1B~D);心脏各瓣膜光滑,未见赘生物,二尖瓣与肺动脉圆锥间存在纤维连接,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周径分别为 4.3、3.7、1.3、2.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