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

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
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这种类型沉淀池的 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 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并 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斜管及出水槽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出水槽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沉淀池的特点
表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澄清池是集反应、 澄清、浓缩及污泥回流为 一体的高效水处理构筑物, 分为絮凝反应区、预沉浓
缩区、斜管分离区、后混
凝反应区。 主要设计参数: 高密度澄清池共4座,单池 最大流量为1072 m³/h。单
高密度池--出水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污泥井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浓缩刮泥机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表面负荷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借助于
16 14 12 10 8 6 4 2 0
表面负荷比较
污泥循环和投加聚合物,表
面负荷可以达到15m-25/h。 平流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仅 为1.5m/h-2m/h。 表面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占地 面积和土建费用的减少。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
斜管沉淀池由于单位面积出水量高,因而泥量亦 相应增加,与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每单位面 积的积泥量,将增加好几倍,积泥分布在整个底
板上,虽比较均匀,但积泥不及时排除将会严重
影响出水水质。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沉淀池 介绍
高密度沉淀池是法国利得 满公司专利技术, 20 世 纪 90 年代中期被引入国 内 。 特 点 是集 良 好 的 机 械 混 合 、 絮凝 、 澄 清 和 高 效 混 合 于一 体 , 分 离 效 率 高 、 排泥 水 量 低 、 占 地 面 积 小, 出 水 浊 度 低。

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的设备。

在高密度沉淀池中,通过引入化学药剂和物理处理方法,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实现沉淀和分离出水中的固体颗粒。

高密度沉淀池通常由一个大型容器和一系列的处理单元组成。

废水首先进入沉淀池的预处理单元,其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混凝,使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重力沉降沉淀到池底。

沉淀后的固体颗粒被集中到池底的斜板上,然后通过污泥泵或其他设备从池底抽出。

相同时间,上清水通过池顶或侧面集中收集并排出。

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回流等。

相比于传统的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能够处理更高浓度的悬浮物,减少处理时间和空间。

另外,高密度沉淀池还可与其他废水处理设备(如过滤器、脱水机等)进行组合,实现更高效的废水处理。

1。

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

知识创造未来
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设备,通过重力作用将悬浮固体颗粒从液体中沉淀出来。

它通常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固体的液体,如污水、废水、工业液体等。

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是利用固体颗粒与液体的比重差异,通过自然沉降来实现固液分离。

在沉淀池中,流入的悬浮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到池底,形成沉淀层;而清水则从池顶流出。

通过控制流入和流出的速度,可以实现对固液分离效果的调节。

高密度沉淀池通常具有较大的处理容量和较小的流速,这有助于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入一些助沉剂或添加剂,以增加固液分离的效率。

高密度沉淀池在污水处理、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有效去除悬浮固体颗粒,减少废水中的固体含量,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同时,高密度沉淀池还可以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1。

高密池培训PPT课件

高密池培训PPT课件

-
-
-
-
-
-
-
-
-
-
-
-
-
-
-
-
混凝剂
-
-
-
-
-
-
-
-
-
-
-
-
-
-
-
-
物化工艺
混凝工艺后是絮凝。通过投加絮凝剂致使微絮体及其他颗粒结合,从而产生较大的絮体,称之矾花。
斜管下部
物化工艺
L’
L
因斜管组件的出现,澄清器将具有更小的池体(L’取代L)混凝剂
聚合电解质
污泥循环
污泥排放
技术说明
沉淀: 在经过絮凝后,矾花因其高密度在池底快速沉淀。 斜管沉淀:剩余矾花在斜管上滞留,在哪里它们结合成较大矾花并落入池底。 在通过斜管组件后,处理后的水在集水槽收集。 浓缩:沉淀于池底的污泥通过刮泥机(2只刮臂)收集后,在池底的污泥斗浓缩。浓缩后的污泥浓度可达40 g/L。
工艺流程图
故障处理
絮凝反应器污泥浓度过低
回流污泥浓度过低
回流泵故障
检查污泥回流,如必要提高低泥位设置值
重启污泥回流泵,检查低流量开关设置
污泥回流量过低
检查进水总悬浮物,如有必要回流比
搅拌器停转
检查后重启
加药故障
检查混凝剂/絮凝剂投加量
故障
解决办法
原因
故障处理
絮凝区污泥浓度过高
污泥回流量过大
污泥未收集到污泥斗
检查泥位,将絮凝剂只投加在投加环上
过扭矩激活
高扭矩时排泥时间过短
故障处理

第六章沉淀池PPT课件

第六章沉淀池PPT课件
0.5m3/s,设计人口为250000人,沉淀时间 1.50h,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求沉淀池各部分 尺寸。
18
19
6.4竖流式沉淀池
(1)工作原理 (2)构造
20
21
进水
出水 排泥
竖流式沉淀池示意图
22
(3)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 优:〖1〗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 〖2〗占地面积小。 • 缺:〖1〗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 • 〖2〗对冲击负荷及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 〖3〗造价较高。〖4〗池径不宜太大。 • 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 (2)进、出水的布置方式
• 〖1〗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 〖2〗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 〖3〗周边进水周边出水
• (3)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 优:〖1〗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也较方便。 • 〖2〗排泥设备已有定型产品。
• 缺:〖1〗池内水流速度不稳定。
• 〖2〗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按水流方向不同,可分为: 异向流、 同向流、 横向流(侧向流)。
39
思考题解:
ET不变,在分层后,处理水量变化? 分层后处理水量:Q’=BHv’
u0/v’= u0t/v’ t=h/L H=nh u0/v= u0t/v t=H/L 有:v’=nv 分层后处理水量:Q’=BHnv=nBHv=nQ
40
(2)构造
30
31
出水
排泥
进水
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示意图
32
• 〖1〗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 〖2〗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 设计计算简介 • 1)有效沉淀面积、池长、池宽、池深等计算公式见教材
54页。注意:有效水深h2:通常取1/2半径处的深度值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精品PPT课件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精品PPT课件
P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9
斜板沉淀池的缺点:
1. 单位面积上的泥量增加,如排泥不畅,将产生反泥现 象,使出水水质恶化。
2. 水在池中停留时间短,若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来不及 调整运行,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差。
3. 斜板或斜管管径较小,若施工质量欠佳,造成变形,容 易在管内或板间积泥。
4. 斜板或斜管在上部阳光的照射下会滋生大量的藻类。
Page 18
工作特点
(1)采用合成的有机絮凝剂PAM。混凝时添加PAM作助凝剂,使得反 应可产生较大的矾花,污泥回流可进一步增加矾花的密度和沉 降性能,加快其沉淀速度。
(2)从慢速推流反应区到斜板沉淀区矾花能保持完整,并且产生的 矾花颗粒大、密度高。
(3)高效的斜板沉淀可保证沉淀区较高的上升流速(可达2O~40 m/h),絮凝矾花可得到很好的沉淀。
Page 8
优点: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 池
大的多,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④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 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 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Page 3
高效沉淀池设计非常紧凑, 它把混凝池、絮凝池、 沉淀池和污泥浓缩集合于一体。
Page 4
混合反应区:混凝反应
混合过程中应使混凝剂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 的每一个细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 聚,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该过程是靠搅拌器的提 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药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 经叶轮提升至推流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以结成较大 的絮凝体。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课件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课件

效率
高密度沉淀池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过程, 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停留时间。
污泥产量
适应性
传统沉淀池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 性较低,而高密度沉淀池具有较强的 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水质、水量 变化。
传统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量较大,而高 密度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量相对较少, 有利于减少污泥处理成本。
可能是由于药剂配比不当 或加药方式不正确,需要 调整药剂配比和加药方式 。
设备堵塞
可能是由于杂质过多或管 道设计不合理,需要加强 进水预处理和管道清洁。
设备故障
可能是由于部件老化或维 护不当,需要加强设备巡 检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 部件。
04
CATALOGUE
高密度沉淀池与其他沉淀池的 比较
与传统沉淀池的比较
特点
具有较高的沉淀效率,占地面积 小,处理能力大,适用于大规模 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
工作原理
原理
通过增加颗粒碰撞次数和改善水流流 态,使颗粒快速沉淀,提高沉淀效率 。
过程
污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后,在斜板区 域进行分离,颗粒在斜板上聚集并滑 落到池底,清水则上升至集水系统排 出。
应用领域
防腐设计
针对不同水质和环境条件,采 取合适的防腐措施,延长沉淀
池的使用寿命。
保温设计
根据气候条件和工艺要求,考 虑保温设计,保证沉淀池的正
常运行。
03
CATALOGUE
高密度沉淀池的运行与维护

启动与运行
启动前的准备
检查设备完整性,确保所有部件 正常工作;检查水路是否畅通, 确保没有堵塞;检查电源是否正
常。
定期保养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厂家建议, 定期进行全面的保养和维护;对 沉淀池进行全面清洗,确保水质 达标;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更

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包含混凝区,絮凝区,斜管沉淀区以及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设计水量:658m3/h混凝区:将药剂充分、均匀的扩散在水体中。

添加药剂为PAC(聚合氯化铝)和臭氧。

混凝时间:60S。

主要设备:快速搅拌器絮凝区:经充分混合后的原水,在水流作用下使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以形成更大的颗粒。

添加药剂为PAM(聚丙烯酰胺)15.6min。

主要设备:慢速搅拌器斜管沉淀区:使絮凝体和清水分离,上升速度8.4米每秒。

主要设备:刮泥机一台直径11M,排泥泵3台运行方式:连续运行。

搅拌器一套(混凝),絮凝。

有着最佳的絮凝性能,矾花密集,结实,沉淀速度快,效率高,污泥浓缩效果好,不需要在进行预浓缩,耐负荷和水量冲击,出水水质优良。

组成集成式絮凝区 沉淀区 污泥浓缩区混凝区 絮凝区 斜管沉淀区 斜管下方的成层沉上层污泥区 下层污泥区进水在进入混凝区时已经被5mg/L 的二氧化氯进行了预消毒,经过预消毒处理的污水进入混凝区,在这个区域里有着高密度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中回流的污泥,和加药系统投加30mg/L 的混凝剂PAC 。

外部链接系统加药系统 加氯系统 污泥系统PAC 投加系统 PAM 投加系统 污泥回流系统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在快速搅拌机的的快速搅拌之下,污水与混凝剂PAC在短时间内充分反应形成矾花,而加入的回流污泥可以加速矾花的生长和增加矾花的密度,借以提高絮凝效果和在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在混凝区内反应完毕的污水进入絮凝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增加矾花的密度,在此由加药系统投加2mg/L的PAM絮凝剂,这个区域内进行的是慢速搅拌,如果快速搅拌会将形成的矾花打碎,速度过慢的话形成的矾花就会在这个区域进行沉淀。

污水以慢速流至沉淀区域,在斜管沉淀区域进行高效率的沉淀,完成沉淀的水进入集水槽,然后流到出水渠,沉淀下来的污泥由刮泥机在低转速下将其送到斜管沉淀区的下层的漏斗,其中的上层污泥只保留几个小时然后由污泥系统中的回流污泥泵打到混凝区,下层污泥属于剩余污泥,要在下层进行长时间的浓缩,一般为一周左右。

高效沉淀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区别

高效沉淀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区别

高效沉淀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区别
1高效沉淀池(高密度)工作原理
原水投加混凝剂,在混合池内,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保证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
凝剂与原水快速混合。

高效沉淀池分为絮凝与沉淀两个部分,在絮凝池,投加絮凝剂,池内的涡轮搅拌机可
实现多倍循环率的搅拌,对水中悬浮固体进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体。

沉淀池由隔板分为预沉区及斜管沉淀区,在预沉区中,易于沉淀的絮体快速沉降,未
来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获,最终高质量的出水通过池顶集水槽
收集排出。

2高效沉淀池(高密度)与传统高效沉淀池的比较
与传统高效沉淀池比较,高效沉淀池技术优势如下:
1、表面负荷高:利用污泥循环及斜管沉淀,大大高于传统高效沉淀池。

2、污泥浓度高:高效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含固率高,不需再设置污泥浓缩池。

3、出水水质好:高效沉淀池因其独特的工艺设计,由于形成的絮体较大,所以更能拦截胶体物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出水更有保障。

3高效沉淀池工艺的关键之处—污泥循环和排泥
污泥循环:部分污泥从沉淀池回流至絮凝池中心反应筒内,通过精确控制污泥循环率
来维持反应筒内均匀絮凝所需的较高污泥浓度,污泥循环率通常为5-10%。

排泥:刮泥机的两个刮臂,带有钢犁和垂直支柱,在刮泥机持续刮除污泥的同时,也
能起到浓缩污泥,提高含固率的作用。

4高效沉淀池(高密度)的四大特点
1、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
2、处理水质优、社会效益好;
3、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
4、设备少、运行维护方便。

第三讲理想沉淀池原理沉砂池和沉淀池PPT培训课件

第三讲理想沉淀池原理沉砂池和沉淀池PPT培训课件
第三讲理想沉淀池原理沉砂池和沉淀池
优选第三讲理想沉淀池原理沉砂池和沉淀池
物理处理法-格栅
平面格栅、曲面格栅 固定格栅、回转格栅 粗格栅(16-40mm)、细格栅(1.5-10mm)、 超细格栅(0.2-1.5mm) 人工清渣、机械清渣、水力清渣 栅渣含水率70-80%。
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从废水中分离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相对密 度2.65,粒径0.2mm以上),如砂粒,炉灰渣、煤渣等。
进水区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草图
沉淀区
出水区 保护高度
沉淀高度
坡度
污泥斗高 度
( 污泥斗底部尺寸)
竖流沉淀池
竖流沉淀池水流方 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 反,其截流速度与水 流上升速度相等。
竖流式沉淀池多为 圆形,直径介于47m 之间。沉淀池的上部 为圆筒形的沉淀区, 下部为截头圆锥状的 污泥区,中间为缓冲 层。
平流式沉淀池示意图
平流式沉淀池由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和污泥区四部分组成。
进水区
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整个断面上,尽可 能减少扰动。
入口流速小于25mm/s。 为了保证不冲刷已有的底部沉积物,水的流入点应高出 污泥层面0.5m以上。 水流入沉淀池后应尽快消能,防止在池内形成短流或股 流。设置整流装置。
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 是直径较大 (2030m)的 圆池,最大直径 可达100m。中 心深度为 2.55.0m,周边 深度为1.53.0m。
中心进水 周边进水
排泥方式 辐流式沉淀池大多数采用机械刮泥,将污泥收集到中心泥斗, 通过静压力或污泥泵排出,刮泥机一般每小时转24周。
主要设计参数 1、有效水深H不大于4m; 2、池直径D不宜小于16m,D/H=612。 3、沉淀时间 初沉池12h 二沉池1.52.5h 4、表面负荷q0= 1.53.0 m3/m2.h; 5、池底坡度为0.050.10; 中心泥斗坡度0.120.16。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课件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课件

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的需求。
城市污水处理
02
扩大高密度沉淀池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高城市污水
处理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农村污水处理
03
将高密度沉淀池引入农村污水处理领域,解决农村地区污水处
理难题。
研究方向的展望
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和机制,建立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
工艺优化
进一步优化高密度沉淀池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提高其处理效 果和稳定性。
运行状态的监测
沉淀效果监测
定期检查沉淀池出水浊 度,评估沉淀效果。
污泥状态监测
观察污泥颜色、气味及 流动性,判断污泥状态

设备运行监测
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如 电机、泵、搅拌器等。
水质指标监测
定期检测进出水水质, 了解水质变化情况。
运行故障的排除
沉淀效果不佳
分析原因,如加药量不足、进 出水流量不稳定等,采取相应
高密度沉淀池适用于处理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地表 水等,尤其适用于处理悬浮物和杂质含量较高的水质。
限制条件
高密度沉淀池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较高,应确保进水水质稳定 且符合处理要求;同时,在处理含有大量油类、藻类、微生 物等难以沉降的物质时,可能需要采取预处理措施或调整工 艺参数。
06
高密度沉淀池的未来发展与 研究方向
04
高密度沉淀池的运行管理
运行参数的控制
01
02
03
04
进出水流量控制
保持进出水流量稳定,避免流 量波动过大影响沉淀效果。
加药量控制
根据水质情况,合理控制加药 量,确保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

污泥回流量控制
合理安排污泥回流量,保持沉 淀池内污泥浓度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运行费用较高,因此需对药剂的投加进行优化控制,以使完整 的运行费用降至最低。
Page 19
优缺点
优点: 高密度沉淀池具有处理效率高、单位面积产水量大、 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强、处理效果稳定等且占地面积小 等优点,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高密度沉淀池这 种带有外部泥渣回流的专利澄清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必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缺点:该处理工艺的机械设备多,能耗大,运行管理杂, 施工难度也较大,投资总体较高。
Page 20
定量参数
进、出水水量 污泥回流比 剩余污泥排放量 停留时间(SRT、HRT) 污泥浓度 常规污染物检测(pH、COD、BOD
、SS、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 磷、SV%、MLSS、MLVSS等)
(4)能有效地完成污泥浓缩,沉淀池排泥浓度可达15%,无须进行 再次浓缩,可直接脱水处理。
(5)处理效率高。有文献显示,高密度沉淀池对SS的去除率在85% 左右,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5%一96%,BOD的去除率高达92% 。
(6)集混凝、沉淀和浓缩功能为一体的水处理构筑物,结构紧凑, 降低了土建造价并且节约了建设用地。
16 14 12 10
8 6 4 2 0
表面负荷 立米/ 平米.日
高密度沉 淀池
平流沉淀 池
Page 16
污泥循环效果
絮凝
1 - 无污泥循环的絮凝 2 - 有污泥循环的絮凝
开始沉淀
沉淀接近结束
12 有污泥循环:
矾花的大小更为均匀 矾花沉淀效率更高 经过沉淀后的水更清
12
Page 17
12
主要配套设备 混凝区搅拌机 絮凝区搅拌机 斜管分离区内斜管及配套集水槽 可调速电机的浓缩型刮泥机 用于污泥循环的螺杆泵 用于污泥排放的螺杆泵
Page 6
斜管沉淀区:浅池理论 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
为异向流(逆向流)、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 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最广。异向流的特点:水流向 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
Page 7
Hale Waihona Puke 在沉降区域设置许多密集的斜管,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 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 排出。这种池体可以提高沉淀效率50~60%,在同一面积上可提高处理能力 3~5倍。斜管的的安装倾度一般和水平方向呈60°,这个倾度可以保证沉淀 在斜管上的污泥可以顺利地滑向底部而不至于淤积。斜管的剖面是六边型可 以得到较大的有效沉淀面积。
Page 21
Page 10
斜管及出水槽
Page 11
澄清出水区
Page 12
污泥回流 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在池底刮到泥斗中,污泥循
环采用污泥泵从泥斗中抽取回流至絮凝池。沉淀 池中的污泥有一定的凝聚性能,污泥的回流增加 了污水的悬浮物,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絮凝体 的污泥层,回流污泥颗粒能够增加絮体的沉降速 度,同时污泥中生物絮体的絮凝吸附作用能够较 大程度的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起到强化一级处 理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过量投加药剂。
Page 8
优点: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 池
大的多,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④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 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 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混合过程中应使混凝剂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 的每一个细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 聚,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该过程是靠搅拌器的提 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药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 经叶轮提升至推流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以结成较大 的絮凝体。
Page 5
絮凝反应区
絮凝反应区也就是慢混区,由可调速搅拌机控制加药后混合 水的搅拌速度,以促进矾花的增大,使矾花密实均匀。 絮凝反应 区中污水在助凝剂和回流污泥的作用下,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泥渣 层来增加颗粒碰撞机会,有效吸附胶体、悬浮物、乳化油、COD 及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污泥回流,不仅可以节省药剂投加量,而 且可使反应区内的悬浮固体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从而达到优化 絮凝反应的目的。
Page 18
工作特点
(1)采用合成的有机絮凝剂PAM。混凝时添加PAM作助凝剂,使得反 应可产生较大的矾花,污泥回流可进一步增加矾花的密度和沉 降性能,加快其沉淀速度。
(2)从慢速推流反应区到斜板沉淀区矾花能保持完整,并且产生的 矾花颗粒大、密度高。
(3)高效的斜板沉淀可保证沉淀区较高的上升流速(可达2O~40 m/h),絮凝矾花可得到很好的沉淀。
Page 13
高密度池--浓缩刮泥机
Page 14
高密度池--污泥井
Page 15
表面负荷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借助于污 泥循环和投加聚合物,表面负 荷可以达到15-25m/h。
平流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仅为 1.5m/h-2m/h。
表面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占地面 积和土建费用的减少。
表面负荷比较
Page 9
斜板沉淀池的缺点:
1. 单位面积上的泥量增加,如排泥不畅,将产生反泥现 象,使出水水质恶化。
2. 水在池中停留时间短,若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来不及 调整运行,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差。
3. 斜板或斜管管径较小,若施工质量欠佳,造成变形,容 易在管内或板间积泥。
4. 斜板或斜管在上部阳光的照射下会滋生大量的藻类。
高密度沉淀池 (Densadeg)
适用于饮用水生产、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 和污泥处理等领域。
Page 1
絮凝
高密度池
进水
污泥循环泵
Page 2
出水
斜板模板
取样口
至污泥脱水机
Page 3
高效沉淀池设计非常紧凑, 它把混凝池、絮凝池 、沉淀池和污泥浓缩集合于一体。
Page 4
混合反应区:混凝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