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教育从娃娃抓起 从灵魂改变

合集下载

谈谈中小学的信仰教育

谈谈中小学的信仰教育

谈谈中小学的信仰教育百度百科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

所以一个人有什么样信仰,其实就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比如当一个人信仰“金钱是万能的”,那么他的世界观就是“拜金主义”,他的方法论就是“钱能解决一切”。

信仰对社会到底是推动还是阻碍,“信仰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而我理解的“信仰教育”,没有那么复杂,我认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恩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

而这三个方面,在当今的中小学,都相当地不成功。

一、当今中小学的信仰教育的现状(一)从信仰教育的载体——中小学教材来看,存在假、大、空现象,甚至成为许多教育评论家眼中的有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撰写者为了强调父爱的伟大,硬是用简单的思维,拼凑出父亲徒手刨挖的情节;为了显示父亲的高尚人格,尽管他的孩子在洞口,父亲还是先救别人的孩子,再救自己的儿子;为了显示完美的童话结局,38个小时后,14个孩子仍毫发未损,精神抖擞。

这篇杜撰的课文,怎么教育学生有一题真正感恩的心,有坚定为人民奉献的信仰。

当然,“假、大、空”,不仅存在于中小学,也存在于中国的宣传部门当中。

汶川大地震涌现出来的英雄“谭千秋”,在去年也被证实为假新闻,谭老师是一名英雄,不假;但他张大有力的臂膀保护学生,危难之中,还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则是一条真正的假新闻。

长此以往,有谁会相信我们的媒体?有谁会相信我们的学校?有谁会相信我们的老师?2010年,有一本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开明国语》(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突然热销甚至脱销,从另一个方面是对我们当今教育莫大的讽刺。

(二)从事信仰教育的主体——老师,自身缺乏信仰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需要有崇高的师德、有高度的责任感,有淡泊名利的育人理念,有远大的理想、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国旗下讲话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国旗下讲话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国旗下讲话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敬爱的各位同志:在这个庄严而庄重的场合,我站在国旗下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今天,我想与大家一同探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性与方法。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指对自己的国家、祖国怀有深厚的情感,愿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种情感和态度。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爱国主义作为价值追求,时刻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那么,为什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如此重要呢?首先,爱国主义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国家、关心国家的命运,才能够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之情,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奋斗。

只有国家繁荣,我们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

其次,爱国主义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备品质。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应该坚定地信仰社会主义,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刻为人民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我们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呢?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国家历史、国情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知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历史遗址和重要纪念馆,让他们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光荣。

其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传承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场所,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国家的重要性和责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各类爱国主义活动,如纪念国家重要节日、举办座谈会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来。

最后,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应该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夯实依法治国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要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入手,全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才能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一、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党员领导带头是关键。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依法治国应该是执政党的依法执政、政府的依法行政和公民依法行使权力三者的有机统一。

其中前两者是关键。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若执政党本身不遵守法律,超越法律,法律和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将没有可以监督的力量。

毋庸置疑,“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学法至关重要,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有重要作用。

”如果执政者意识不到法治的重要性,不能够率先垂范的话,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很难形成。

政府是老百姓的楷模,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社会。

所以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训练,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纠正部分领导存有的“人治大于法治”和“权治大于法治”的错误观念。

作为依法治国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党员干部只有带头树立法治意识、维护法律权威,自觉做依法办事的“忠实践行者”,杜绝“人治”和“权治”。

如此这般,才能带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二、实现全民守法,先要做到全民懂法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强全民的权利义务法治观念教育,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朱熹的学眼前事教育主张对儿童教育的借鉴意义

朱熹的学眼前事教育主张对儿童教育的借鉴意义

朱熹的学眼前事教育主张对儿童教育的借鉴意义“朱熹强调学习“眼前事"注重道德行为操作的训练,要求儿童的学习由浅入深,自近及远,这不仅符合儿童认识发展与道德形成的规律,易为儿童掌握,而且也有助于自幼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践履笃实的作风。

古语说:一室不能扫,何以扫天下?小节不拘,大德怎成?注重“眼前事”的学习,也就是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至今这仍是儿童品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论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并分析这种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有何借鉴意义?1注重蒙养教育2 .要求慎择师友3 .强调学眼前事4 .提倡正面教育朱熹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对人的心理特点有初步的认识,又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他把人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和”大学”。

这是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又是小学教育的深化。

在两个教育阶段中,朱熹特别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主张儿童应该早施教。

朱熹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就似大好了圣贤之才的坯模,长大在此基础上加工,就可以成为圣贤。

他还进一步指出,若儿童时期大好了基础,大学就卜费力,若少时这个基础没打好,再补救,就十分困难了。

他再三强调15岁以前儿童教育的意义。

〃中国教育从传统上来说和儒学是不能分的。

〃自孔子以来两千余年儒家道统的传承中,历代学者将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其中朱熹无疑是儒学发展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在教育问题上,朱熹不仅是继承者,更是开拓者。

本文在梳理儒家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对朱熹少儿教育著作的文本内容进行考察挖掘朱熹少儿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教育传统的核心要义中国思想史上提出明确的教育理念、构建系统的教育观、完善具体教育方式,并以育人为社会理想的唯有儒家。

儒家思想不仅是理性思辨、自我反思、追求真理和意义的学问,也是学做人的学问。

首先,儒家以教育为天职。

浙里潮音答案红船杯

浙里潮音答案红船杯

浙里潮音答案红船杯2022年浙里潮音"红船杯"共青团党团知识竞赛题库1.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_____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C)A.中华文明B.共产主义信仰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2.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_____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_____,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A)A.实事求是真理B.实事求是自信C.求真务实真理D.求真务实自信3.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_____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D)A.制度B.理论C.信仰D.道路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____。

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B)A.指南针B.营养剂C.清醒剂D.引路旗5.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____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A)A.无私奉献B.真诚无私C.忘我无我D.奉献自我6.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_____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A)A.人生价值B.无私奉献C.道德品质D.服务他人7.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_____精神。

(D)A.工人B.能人C.专业D.工匠8.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_____,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_____,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2023赞颂辉煌成就、军民同心筑梦国防教育大学演讲稿精选

2023赞颂辉煌成就、军民同心筑梦国防教育大学演讲稿精选

2023赞颂辉煌成就、军民同心筑梦国防教育大学演讲稿精选赞颂辉煌成就军民同心筑梦国防教育演讲稿精选1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现在的世界还不太平,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时代的要求。

国家的领导人明确提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

今天我参加了社会实践调查,让我想起了我在北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听着雄浑豪迈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当年无数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发出的吼声!这也是炎黄子孙不屈的意志!虽然现在看似是国泰民安,危险离我们还很遥远。

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现代战争和世界不稳定的根源。

形形色色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没有一次不是由于霸权主义发动挑拨,或是参与的。

想前不久的利比亚,直至现在那个地区的人民还处于危险之中。

现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使得一些有想法的国家感到了震动,一些和我国关系比较紧张的国家纷纷加紧了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局面。

我们的天空上正飞行着外国的各种卫星;我们的海底还隐藏着别国的核潜艇;美国的导弹在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爆炸;新疆的敌对份子正在叫嚷独立;台`独势力也丝毫不减?所以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然而国防的昌盛,离不开军民强烈的国防意识国防精神和国防热情,而这种“意识”“精神”“热情”又决定着国防工作的好坏,维系着国家安全与民族兴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在我们心中从小就树立起国防观念,时刻记住有防才有国,时刻意识国防是我们安定繁荣生活的保障。

赞颂辉煌成就军民同心筑梦演讲稿:行于烽火2作者:林子涵我在一夜又一夜的黑暗中化成风,化成烛火,烧着我们自己的虚空。

2024年廉政文化进校园样本(3篇)

2024年廉政文化进校园样本(3篇)

2024年廉政文化进校园样本当前,廉政文化是个热门话题,社会各界对此颇为___,研究、探讨尉然成风,尤其对“廉政文化进学校”是见仁见智,不久前首届中国___廉政文化论坛上,___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程文浩发出呼吁“___也要从娃娃抓起。

”但也有不同声音传出:___从娃娃抓起是舍本逐末,希望靠“从娃娃抓起”取得成效一种无力的表现;___对象是权力阶层,在孩子身上做文章又何用。

一个被廉洁教育驯化得很成功的娃娃,能否确保长大后手握权力时不会___变质等等观点,在廉政文化“六进”工作中,对廉政文化进校园的争议是最多的。

笔者结合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学习思考,谈谈对廉政文化进学校的几点认识。

一、廉政文化进校园的认识定位1、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___在《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

这是中央关于___倡廉教育思路和方法的重要创新。

廉政文化六进要求的提出,几乎将廉政教育面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面向全党全社会,从幼儿抓起,一直抓到老,立足于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___倡廉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思想道德价值标准。

这种目标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党风廉政建设和___斗争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廉政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党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

廉政文化建设中,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需要占领社区、农村、企业这三块阵地,但“防腐疫苗”应从娃娃打起才能嬴得主动。

青少年作为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在这个特殊的人生时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使其从小就了解___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廉洁光荣,___可耻”的意识和___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使5“清正廉洁”成为每个人立身立业之基,无论今后从政、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清正廉洁”的理念都会根植于脑中。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这一思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

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人民的坚定信仰,是国家力量的根本保障,是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信这条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

灯塔在线答题题库索引版(带答案内容)

灯塔在线答题题库索引版(带答案内容)

B1、办好继续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学习型】2、保持土地——再延长()年。

【30年】3、保障和改善——一年接着一年干。

【1.最关心2.最直接3.最现实】C4、创新是引领——体系的()支撑。

【战略】5、从二〇三五年——现代化强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6、从十九大——奋斗目标的()。

【历史交汇期】7、从现在到——建成小康社会()。

【决胜期】D8、大规模开展——带动就业。

【结构性创业】9、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接受监督。

【委员会全体会议】10、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召开()次。

【两】11、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由()决定。

【上一级委员会】12、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体现()的意志。

【选举人】13、党的各级委员会——相结合的制度。

【集体领导个人分工】14、党的各级组织——了解和参与。

【党务公开】15、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

【三年至五年】16、党的基层委员会——应报()批准。

【上级党组织】17、党的基层组织——分别设立党的()。

【1.基层委员会2.总支部委员会3.支部委员会】18、党的基层组织——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全选】19、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举行一次。

【五年】20、党的市——建立()制度。

【巡察】21、党的县(旗)——任期()年。

【五年】22、党的县(旗)——以上的党龄。

【三年】23、党的一切工作——利益为()标准。

【最高】24、党的支部委员会——提交()讨论。

【支部大会】25、党的支部委员会——支部大会讨论。

【党内外有关群众】26、党的中央和地方——由()决定。

【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27、党的中央和省——实现巡视全覆盖。

【一届任期】28、党的中央军事——实行()。

【主席负责制】29、党员必须——一切阴谋诡计。

【1.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2.对党忠诚老实3.言行一致】30、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自行脱党。

【六个月】31、党员要求退党——上级党组织备案。

【除名】32、党支部作为——其担负的职责的是()。

关于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和做法

关于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和做法

关于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和做法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地带来精神的愉悦,兜里越有钱,反而思想越空虚,财富越积累,精神反倒越迷茫。

于是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反思“信仰危机”的问题。

其实,我们的信仰教育是不缺乏的。

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一直都在接受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信仰教育。

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出现多元化,信仰选择也日益多样化,这些都使青年人眼花缭乱,茫然失措。

而我们信仰教育的方式少有改变,还是过去传统的灌输方式。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信仰教育“生动”起来,不再那样的死板、那样的空泛、那样的没有活力,这是我们应该下工夫研究的地方。

信仰教育要让人感动感动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养分,是一个人感情的核心素养。

感动是他人的感情故事与本人的感情思想相遇所产生的感情共鸣。

感动,是因为你用心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你周围的人,心中有爱的人才会感动;感动,就像一颗人性的种子,拥有了它,或许你就拥有了智慧的人性,就学会了诗意的生存。

一个人,不管他是怎样玩世不恭,只要他还有感动,就说明他还有良知;只要还有感动,即使他遭遇逆境,也绝不愿放弃做人的尊严。

是的,学会感动,就会备觉人生的温馨和人性的美好。

教育不能没有感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者应该用自己的感动唤醒学生的感动。

当师生在一起,切实因感动而领略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教育的理想境界便会不期而至。

让学生对教育者产生感动之情,教育者的人格至关重要。

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具有严于律己、诚实正直等优秀品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11.12•【文号】•【施行日期】2019.11.1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11月12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2.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

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着力扎紧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专技天下 法治信仰与法治建设 答案

专技天下 法治信仰与法治建设 答案
专技天下2016年临沂试题法治信仰与法治建设
题目内容:信仰法律,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对法律应当怀有敬畏和戒惧,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同时,要求人民在行动上能够()
A、遵守法律
B、认识法律
C、远离法律
D、依法办事
答案:AD
题目内容: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确信对其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的制裁一定正当。
A、《焚书.答耿中丞》
B、《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
C、《说苑.立节》
D、《潜夫论.述赦》
答案:D
题目内容:传统中国社会成员,其文化能力的培养常常在家庭,而在家庭里面作用突出贡献的常常是母亲,儒家的精神之所以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不是靠知识精英,不是靠大皇帝的命令,不一定靠正常的学术规范,而主要在家庭里面靠母亲的身教传下来的。对于上面说法下面最贴切的是()
A、韦基奥
B、德沃金
C、韦伯
D、孟德斯鸠
答案:A
题目内容:古今中外,理与德也好,法与令也好,诏与敕也好,村规家法也好,都是规则。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题目内容:罗斯福在《正义论》中指出: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是一个被设计来发展它的成员们的善并由一个公开的正义观念有有效地调节者的社会。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肯定着人们的自律并且支持他们所考虑的正以判断的()。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题目内容:通过无数次的主观意识与客观效果的正向循环互动,达到稳定和巩固法律意识的目的,从而真正地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矗立起崇法和信法的()
A、法治思想
B、法律信仰
C、信仰思想
D、法治信仰
答案:D
题目内容:从法制信仰的高度看,忠实地履行法院裁判,就是尊重和践行法律,就是在为法制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学校法制教育应做到“六重”

学校法制教育应做到“六重”

学校法制教育应做到“六重”建设法治型社会,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这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党和政府提出依法治国,把建设法治型社会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既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和总结,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明智选择。

在全党全社会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更应从建设法治型社会的角度,重视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学校法治教育应做到“六重”。

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教育学生崇法尚法“徒法不足以自治”。

建设法治型社会,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更需要国民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在罗马法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正义女神的雕像。

正义女神一手托着天平一手托着宝剑,双眼被布紧紧蒙着。

雕像的背后,刻着一句简洁的古罗马法律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

”西方法治程度较高,正是源于他们严格的法律信仰。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法律的阶级性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取得空前的一致,这就为国民自觉信奉法律创造了优越的政治条件。

但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人治”遗毒在我国社会还有严重残留,国民中普遍的法律信仰的培育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这种法律信仰的培育应从娃娃抓起。

学校教育应自觉承担起法制教育的责任,并在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中把法治信仰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来抓。

二、重传授法律基本知识,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完备的法律体系不能被人们了解和掌握,只能是一纸空文。

宣传法律知识,让人们行有所讳,知有所避,这才能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成为可能。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大量案例事实说明,不知法、不懂法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缺乏必要的课时,缺乏系统的教材,缺乏法律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应试教育的痼疾影响下,学校法制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极为有限,甚至归零。

社会发展到今天,迫切需要学校正视法制教育,重视法制教育,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扎实有效地开展法制教育。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信仰及其凝聚力和软实力。

认清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深远意义,反省我国目前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引言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一代,又是我们国家的精英群体。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流信仰的强弱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信仰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并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及教育引导,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什么是信仰?《辞海》给信仰下了一个定义: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

从大学生个人的价值来看,信仰的缺失,犹如在茫茫的大海航行中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幸福的彼岸在哪里,“心归何处”的绝望情绪随之而生。

从民族的发展来看,信仰的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凝聚力,怎能确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艰难转轨之中,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社会如何和谐,民族何以复兴,国家如何富强?(一)树立正确信仰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

从年龄上看,他们已进入青年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到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

领导之声2019•04【编者按】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期刊发座谈会摘要,供学习参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初克的教肓方针落卖立徳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4新教育•上旬刊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浅析列宁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

浅析列宁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

浅析列宁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1. 引言1.1 列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列宁意识形态在俄国革命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统一和具体的思维方式,它不仅包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还包括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愿景。

在列宁看来,意识形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它可以引领人民群众走向胜利。

列宁在俄国革命时期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这一概念深刻影响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和教育事业。

无产阶级专政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它要求无产阶级要团结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意识形态不仅在理论上指导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也在教育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灌输,列宁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途径,向人民群众传达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

列宁对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他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列宁对教育的重视列宁对教育的重视体现在他认为教育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列宁强调,革命的胜利需要有高度的教育水平和思想觉悟,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具有革命意识和决心的新一代人才,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彻底改造。

列宁认为,教育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塑造社会形态和促进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列宁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具有革命精神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变革的行动中。

列宁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始终把教育放在社会变革的首要位置,将教育视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未来共产主义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 正文2.1 列宁关于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列宁关于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探讨。

列宁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革命者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他强调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具有革命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一代。

今年国庆节新闻作文题目新颖

今年国庆节新闻作文题目新颖

今年国庆节新闻作文题目新颖今年国庆节新闻作文题目新颖——“爱国教育从娃娃抓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不断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的必修课。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一代又一代有信仰、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首先,爱国教育需要从小开始。

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国,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成年时期,更与他的童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孩子们爱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单纯地让孩子们背诵《义勇军进行曲》,还远远不够。

教育应该从丰富多彩的爱国故事、英雄事迹以及爱国主义基本知识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思想和情感。

比如,讲述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让孩子们感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性;或者讲述抗日战争的胜利,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从而让他们从小培育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爱国教育的力度。

社会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来源之一,更是爱国教育不可或缺的层面。

在街头巷尾、在超市与公园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托儿所的广告与衣服上印有“祖国最可爱”、“我爱我的国家”等标语,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对“从娃娃抓起”的爱国教育。

尤其在国庆节这样的特殊时期,政府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比如举办爱国主义影视展览、纪念《五四运动》等,来吸引更多人重温历史、感受民族精神。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最后,爱国教育应该与时俱进,紧抓新时代。

新时代下的爱国教育,应当注重挖掘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脉搏。

同时,教育也应该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方向,向全国青少年传达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未来各行各业中留下中国的足迹。

总之,在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我们希望人们重新审视爱国主义教育,在珍视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同时注重新时代下的变革与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育”重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育”重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育”重要性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

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这几个阶段都铺陈好。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成长过程,引领方向、坚决抵制不良思想、错误认识的侵害,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治要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第二,情怀要深,要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

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

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

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

第六,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人民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思政课,是制度自信教育的鲜活教材。

当前要突出讲好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要用好国际比较的方法,既善于用生动的事实说话、用鲜活的事例教学,又善于从中提炼总结鲜明观点、画好“点睛之笔”,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真正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培育新人。

高校思政课教育还要健全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在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作用的同时,压实专业课老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职责,根据有关调查,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思政、全程思政、全方位思政。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发布时间:2021-09-07T11:12:38.6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作者:李敬国[导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李敬国山东省平原县教育和体育局山东德州 253100“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作为育人前沿阵地的学校,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各中小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在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精髓,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

当今,受学校“唯分论”、家庭“偏”爱“缺”爱、社会不良风气、网络不良信息和国外敌对势力价值观等影响,部分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甚至没有理念信念,在“德”上不及格,分不清什么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正如人们所说的“木桶原理”一块短木板对木桶水的容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学生“德”方面成为“短板”,有时会极大的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

没有理想信念就会精神“缺钙” 得“软骨病”。

一个得“软骨病”的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难有立足之地。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有一句经典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试想,如果青少年学生信仰缺失或存在错误的价值取向,那靠什么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靠什么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不懈的艰苦努力,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仰教育从娃娃抓起从灵魂改变发布人:黄春钰发布时间:2012-11-30 点击:428——2012校长论坛交流材料向阳小学[吴新春]周末在家看电视,发现转了几个台,都有电视节目在探讨国人道德、信仰的问题,说,在广州的公交车站,车辆才入站,已等待多时的人们蜂拥而上,一个妈妈拉着一个小学生,企图率先冲上车,但因为孩子不够醒目,始终落后于人。

但要说明的是,车是空车,就算是人群中的最后一人上车,也肯定有位置坐。

上车后,妈妈跟孩子说:“不够精明,好在这车上人不多,否则就没位子了”孩子听完低下了头。

这虽然只是个别事件,但也反映了一定的教育问题。

为了“不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会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然而,孩子被一味过早地放入竞争环境,从小把孩子培养成习惯“利益选择”,把心思放在了那条不可输的起跑线上,便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这一局面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德育忽视了信仰教育。

我认为我们的德育应加强信仰教育,信仰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娃娃的教育做起。

一、信仰教育的解读信仰主要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或宗教教条的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

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或目标的向往、仰慕和追求,在行为上表现为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解释、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信仰的作用在于它弥补了人类及其社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为人提供了生活所必须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奠定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信仰可以给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以正确的方向引导。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德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塑造、提升、丰富人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教育本身就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我国德育体系中,人们习惯地将与信仰相近的一些内容称之为“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等等。

因此信仰教育已被理解为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的翻版。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是要做一个有坚定教育信仰之人,明白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的价值,用自己的生命去铸就他人生命的辉煌,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使我们的教育带给人以希望,带给人以憧憬,把我们的学生引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发挥信仰的导向作用。

信仰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导向和行为导向两方面。

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信仰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

青少年如果没有信仰或产生信仰危机,就会表现出认识错误或认识水平低等特点。

在无信仰的支配下,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就会唯我独尊,目中无人、无集体;就会不知忍让,就会表现出经不起挫折、易悲观绝望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而在错误信仰的支配下,就会表现出在错误行为上不思悔改、桀骜不驯的顽劣性,或易冲动、易怒、好战等放纵行为;这些都表现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差、自理能力差、判断能力差、道德意识差、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具有现实的危险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在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不及时矫正极易演变为真正的违法、犯罪行为。

而加强信仰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青少年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格,则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良好手段。

所以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

而信仰的偏差,则会造成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的错误。

我校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重视课堂渗透,挖掘课本中的德育资源。

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中每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材料,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

就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而言,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这些文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如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纯洁美德,展现祖国的灿烂文化,揭露旧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讴歌历代仁人志士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在材料生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校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充分遵循“文道合一”的原则,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做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从而促使他们身心的愉悦发展。

例如,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精妙的导语进行德育渗透;在介绍背景中进行德育渗透;抓住文题进行德育渗透;于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分析人物形象中进行德育渗透;利用高超的教学机智进行德育渗透在其他人文学科教学中,我校老师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

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用制度规范行为,发挥信仰的塑造作用。

信仰的塑造作用表现在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心理及品格。

1、我校精心编写的校刊《心语》,刊登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还有升旗国歌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学生考试规则、成绩考核、学生奖惩条列、阅览规则等制度,保证了规范有章有循,有据可依。

2、我校还成立了行政、年级组、年级三级检查网络,内容包括礼仪、环境卫生、上课纪律、眼保健操、爱护公物等,如校门口检查学生进校是否佩戴红领巾,着装是否整洁规范,眼操、广播操姿势是否姿态端正等。

每周评出总分最高的前三名班级予以张榜公布表扬。

3、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首先要在教师中倡导和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崇高的师德,用教师自身的良好行为去教育、熏陶学生。

在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往往停留在教育学生上,而忽视了本身行为,这只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如我们要求教师进校自行车推行,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可有些教职工却一溜烟骑进校,学生向他问好,他爱理不理;升旗仪式时,学生队伍整齐,精神饱满,可有些教职工确松松垮垮,漫不经心;要求学生遵守的规范,可有些教职工却随意乱扔乱吐,这些现象都妨碍了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可见,提高教职工的首先规范则是落实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关键。

所以我校制订了《向阳小学教职工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向阳小学教师十忌语》、《向阳小学十句教学文明用语》、《向阳小学教师的承诺》等规定,要求教职工认真学习,热爱事业;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团结协作,钻研业务,教书育人。

年底由校考评小组分别对教师进行任职情况及师德规范考核,对年级组和教研组进行考核,评出文明组室和先进教工,以先进典型的敬业爱生的榜样,感染教育学生,让学生在良好师德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

实践证明,教师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

四、以活动为载体,拓展学生展示自我平台,发挥信仰的激励作用。

信仰对青少年成长具有激励作用,表现在:第一,信仰是青少年人生的动力。

从人的行为动因的角度看,信仰对人类行为具有激励功能。

信仰深藏于人的心灵深处,通过人的行为来显露,并且可以调节人的行为,锁定人努力的方向,明确成就事业的目标,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和信仰,就会精神低落,没有生活和创造的动力,以至于颓废和沉沦。

信仰是力量的源泉、前进的动力,它给人以信心、勇气和毅力,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

校内教育阵地是主渠道。

校园网、集体晨会、国旗下讲话、班级晨会、班队活动、板报、学习园地、中队角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各学科、各岗位渗透德育教育,每一位成员都是德育工作者。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

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

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

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上午的“操前讲话”,每天下午的“阳光唱跳”已形成我校的特色。

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5、组织开展文艺、科技节等活动。

为了拓宽育人渠道,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发展自我的信心,展示我校校园文化特色和同学们的个性特长。

学校每年举办科技体艺节等大型系列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科技、体育、艺术、文化才华的平台。

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包括:科技制作竞赛、大型的开幕表演、田径运动会、放筝比赛、红歌比赛、诗文朗诵比赛、学雷锋见行动活动、现场书法、绘画表演赛、手工制作活动及“六一”文艺汇演等诸多项目。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了师生的沟通,启迪了同学们的才智和灵性,发展同学们的才艺和特长,涌现出大批具有才华的佼佼者:运动之星、文娱之星以及各种技能之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加强了自我肯定意识,提高了学好文化的自信心。

还培养了公平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级体的凝聚力加强了,校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6、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现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组织全校学生听法制宣传员讲课、收看法制教育专题片。

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防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五、形成家长学校、家长、社会三点一线的信仰教育网络,发挥信仰的支撑作用。

父母对青少年的信仰教育至为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对未成年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了使信仰教育取得稳定的效果,我们需要家长、社会的有力配合。

1、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

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

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

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2、班主任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及时与家长沟通,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协同教育,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