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本节内容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首先介绍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能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能够独立完成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例题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例题和练习题。

3.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其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从而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如加减乘除等运算。

但是,对于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移项的方法。

3.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2.呈现(10分钟)讲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挑选几个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以及如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运用这两个概念。

合并同类项是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使方程更简洁;移项则是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等式的另一边,以便于求解。

这一节的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有理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运用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能够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及方法。

2.难点:如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和方法,准备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2倍,如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那么他剩下的水果总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第六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班级姓名__小组__评价__教学目标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使用要求:一、导学1.解下列方程:(1)x+3x-2x=4 (2)3x-4x=-25-202.(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___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______本.(2)每人分4本,需要__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_______本.(3)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1)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2)利用等式的性质1,得3x-4x=-25-20上面方程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____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变为____移到左边.把某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有什么变化(3)什么叫做移项移项的根据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1)解方程 3x+7=32-2x (2)7x+1.37=15x-0.23解:(1)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移项要变号)2.用汽车若干辆装运货物一批,每辆汽车装3.5吨货物,这批货物就有2吨不能运走;每辆汽车装4吨货物,那么装完这批货物后,还可以装其他货物1吨,问汽车有多少辆货物有多少吨三、小组小结。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提高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认知水平: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模仿和探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兴趣。

4.学习难点: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以及在解方程过程中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发现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讲解示范:讲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解题思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的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利用方程的基本变形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本课讲解时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操作得出结论。

然后,利用方程的基本变形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让学生按方程的基本变形独立求解,提炼出移项法则,为了避免某些同学仍用旧的方法解方程,应加强对比哪种方法更简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与天平的平衡类比,能对方程进行基本变形;
2.能利用方程的基本变形解一元一次方程;
3.通过具体题目,简化提炼出移项法则;
4.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会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化归思想的广泛应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逐步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方程的基本变形不改变方程的解;移项法则的掌握。

难点:移项法则的应用。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或天平,等质量的小球、木块各五个)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教案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根据实际问题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同类项解决“ax+bx=c”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教学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点探究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各项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学生解答,老师点评。

(通过复习合并同类项的知识,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

)二、探索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分析: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

则去年购买计算机2x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 台。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依题意,可得方程: x +2x +4x =140这个方程怎么解呢?我们知道,解方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化为x=a 的情势,为此可以作怎样的变形?合并同类项,得 7x =140系数化为1,得 x =20所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y x y x y x yy y xx xx 2222321)4(25)3(73-)2(53)1(-+-++-注意:本题蕴含着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即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思考: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它把含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向x=a 的情势迈进了一步,起到了化简的作用。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评价分析,板书设计,时间安排七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的第一部分,解方程即是本章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方程不等式及函数做了重要的铺垫,为了使学生能够劳固掌握解方程,体会解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材设置了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提取信息、找到相等关系、列方程,然后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并通过练习归纳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本环节四方面进行分析:1学情分析,2教材目标,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

1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前面已学了整式和根据问题列方程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因此它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

本节课我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交流,发展思维,从而培养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步骤(2)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合并同类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②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3教学重点: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4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法: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法;2.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三、设计理念1.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接受老师的答案。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 3.2.1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本课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时间第九周课标要求掌握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步骤,能够根据题意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分析本章节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本节课作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是在小学学习了“简易方程”和前一章“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又是后续学习其他有理方程的重要基础.探索数列的规律,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题意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 运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3.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方程,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独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提炼的课题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目标和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作用介绍数学小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利用数学史料说明我们所学的知识人类很早以B4.谈谈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练习与检测课本91页习题3.2 复习巩固1题课本88页练习 2题.12题板书设计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例解方程系数化为一解: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word文档资料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题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利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考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教学目标问题解决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情感态度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向别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用武之地”.教学重点理解移项法则,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寻找等量关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1)5x-2=8;(2)7x=3x-5.通过学生自己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下面总结移项法则做铺垫.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但是解题过程比较繁琐,能不能找到比较简便的解题方法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导入新课.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活动内容1:用合并同类项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展示如下方程的求解过程:x+2x+3x=120.总结: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活动内容2:移项法则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对两个方程进行了如下变换,观察并回答:(1)与原方程相比,哪些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些没变?(2)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归纳: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移项要注意:1.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2.移项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不改变符号.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练习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5+x=10移项得x=10+5;(2)6x=2x+8移项得6x+2x=8;(3)5-2x=4-3x移项得3x-2x=4-5;(4)-2x+7=1-8x移项得-2x+8x=1-7.活动内容3: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3x+20=4x-25.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移项要改变符号.让学生意识到移项的最终目的是使方程一边含有未知项,而另一边含有已知项,最终使方程化为x=a的形式,从而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归纳:移项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得到的,系数化为1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2得到的.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1解下列方程:(1)2x+6=1;(2)3x+3=2x+7.解:(1)移项,得2x=1-6.合并同类项,得2x=-5.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52.(2)移项,得3x-2x=7-3.合并同类项,得x=4.变式训练1.下列变形符合移项的是( C )A.由5+3x-2,得3x-2+5.B.由-10x-5=-2x,得-10x-2x=5C.由7x+9=4x-1,得7x-4x=-1-9D.由5x+2=9,得5x=9+22.解方程:14x=-12x+3.解:移项,得14x+12x=3.合并同类项,得34x=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4(或同乘43),得x=4.3.若方程ay-1=0与y-2=-3y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 B )A.12B.2C.13D.3例2[教材P90例4]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例2让学生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活动三:【拓展提升】例3当k为何值时,单项式2a2b2k+3与3a2b11-6k的差仍然是巩固所学,提高能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单项式?例4已知A=2x-5,B=3x+3,求A比B大7时x的值.例5李明在做解方程的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他解的方程是:2y-12=12y-■,怎么办?李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53,于是他很快补充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同学们,你们能补出这个常数吗?例6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化循环小数0.3·为分数.小明发现:将0.3·扩大10倍,变为3.3,·与0.3·的小数部分是相同的.利用这一点可以列方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设0.3·=x,则3.3·=10x,所以10x-x=3.3·-0.3·,即9x=3,x=39=13.所以0.3·=13.应用拓展:(1)化循环小数0.2·3·为分数;(2)化循环小数0.23·为分数.力.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当堂训练】1.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5+y=4,移项得y=4+5B.3y+7=2y,移项得3y-2y=7C.3y=2y-4,移项得3y-2y=4D.3y+2=2y+1,移项得3y-2y=-12.如果2x=5-3x,那么2x+________=5.3.若3ab2n-1与ab n+1是同类项,则n=________.4.用移项法解下列方程:(1)7-2x=3-4x;(2)34x=x-1.布置作业:教材P88练习和P90练习.通过测试题目进一步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运用移项法则的能力.【知识网络】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本节课教学中,通过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得到移项的定义和法则.让学生体会新知识的学习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由易到难的,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化“新”为“旧”,这种研究数学的方法,会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给予启发和反思,更进一步提升.帮助.②[讲授效果反思]通过习题训练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通过用移项法则解方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移项,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③[师生互动反思]本节课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想法、解题过程,通过学生和老师的纠错、评价,使同学们巩固所学,课堂气氛热烈,效果很好.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学生在学习了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加减法则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代数式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减法则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规则,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规则,提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规则;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作为练习题。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代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方法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相互纠正、讨论,进一步巩固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进一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这一节内容通过讲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巧,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时,可能还不太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总结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实例和练习题。

3.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

例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已知小红的年龄是12岁,求小明的年龄。

2.呈现(15分钟)讲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并通过PPT课件展示详细的步骤和例子。

例如:解方程2x + 3 = 7。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择一个练习题,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方程。

例如:解方程5x - 2 = 13。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上黑板进行解题,并讲解解题思路。

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解题技巧。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方程,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的3.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合并同类项: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简化方程的形式。
2.教学难点
-合并同类项的识别:学生需能够识别哪些项是同类项,哪些可以合并,特别是在多项式方程中。
-难点举例:在方程4x + 3y - 2x + 5y = 10中,正确识别4x和-2x、3y和5y为同类项,并合并为2x + 8y。
-移项时的符号处理:移项时,学生容易忘记改变符号,特别是在处理负数时。
2.提升数学运算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高准确、快速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增强数学运算的熟练度。
3.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提高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
4.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观念:通过方程求解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和规律性,形成数学思维和正确的数学观念。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这两个重要概念。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环节,有些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还是有些模糊,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上进一步强化。
-难点举例:在方程2(x - 1) = 3x - 3中,解x = 3不仅仅是数值,它代表使等式成立的x的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例题,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 教材分析《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能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法,为后续的方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代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他们掌握这些方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及意义。

2.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及运用。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具体案例解释概念,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3.教学视频或案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代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还记得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吗?”“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2. 呈现(15分钟)介绍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子。

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

讲解移项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等式的另一边。

3. 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用PPT呈现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

5.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说课稿: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方程”的第二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方程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代数式、方程等基础知识,对于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理解不深,操作不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例题、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方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观察例题,尝试解答。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4)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4)

第八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班级姓名__小组__评价__教学目标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知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3.通过学习,更加关注生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重点: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使用说明: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交流.一、导学问题:小平的爸爸新买了一部手机,他从电信公司了解到现在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他正在为选哪种方式犹豫呢?你能帮助他作个选择吗?(1(2)对于某个通话时间,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会一样吗?(列式计算)由此可知,如果一个月内通话_____分钟,那么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相同.(3)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呢?如果一个月内累计通话时间不足_____分,那么选择“方式二”收费少;如果一个月内累计通话时间超过_____分,那么选择________收费少.(4)根据以上解题过程,你能为小平的爸爸作选择了吗?二、合作探究1、某牛奶加工厂现有鲜奶9吨,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可获利500元;制成酸奶销售,每吨可获利1200元;制成奶片销售,每吨可获利2000元。

该工厂的生产力量有限,如果制成酸奶,每天可加工3吨;制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吨,受人员的限制,两种加工方式不可同时进行,受气温限制,这批牛奶必须在4天内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该厂设计了两种可行方案.方案一:尽可能制成奶片,其余直接销售鲜奶;方案二:将一部分制成奶片,其余制成酸奶销售.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案,都必须保证4天完成,请问选哪一种方案比较好?为什么?【分析】选哪种方案比较好,就是看哪个方案获利多。

方案一可通过算式直接写出获利的多少;方案二先把4天的时间进行分配,根据时间求出加工的奶片吨数和酸奶吨数,再求出所获利润多少,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即可得出结论.三、归纳小结: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

第七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班级 姓名__ 小组__评价__教学目标1. 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 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3.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重点:利用方程解决数学中的数列问题.难点: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使用说明: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展示、讨论.一、 导学1、 解下列方程:(1)2x-8=3x (2)6x-7=4x-5(2)y y 31421=- (4)52141+-=x x2、 有一数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解析:观察这些数,考虑它们前后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规律.这些数的规律:(1)符号正负_____;(2)后者的绝对值是前者的_____倍. 如果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的第1个数为 x,那么第2个数就是______,第3个数就是_______.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_______,得方程:解这个方程 ;因此这三个数分别为;【点评】解数列题的关键是找到数列间的关系.二、合作探究列方程解下列应用题:1.再一次足球比赛中,某队共赛了五场,保持着不败纪录.规则规定,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记1分,负一场记0分。

已知这个队5场共积7分,求该队共胜了多少场?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求原来的两位数.3、三个连续偶数和是30,求这三个偶数.三、小组总结反思。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3 .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3、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重点: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会移项,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课本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学生思考,然后讨论合作。

二、讲授新课问题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学生讨论、分析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3、列方程:3x+20=4x-25问题2:怎么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遇到的议程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和常数项问题3: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即3x-4x=-25-20问题4:以上变形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等式的性质1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问题5:以上解方程中的“移项”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 的形式。

三、巩固知识讲解例2课本练习四、总结本节主要学习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主要用到思想方法是转化思想,注意移项时要变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会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数学思考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三)、问题解决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用不同的方法列方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四)情感态度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三、教学难点: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与小组探究相结合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七、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问题: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同类项吗?如何合并同类项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合并同类项和等式的性质解一些形式较复杂的方程.(二)、引入新知数学小资料: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 “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讨论下面的内容,相信大家都会回答这个问题!问题: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方法一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 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 2x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 台.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根据题意,列得方程x +2x +4x =140.方法二:设去年购买x 台.21402++=x x x 方法三:设今年购买x 台.14042++=x x x 思考:如何将此方程转化为x =a (a 为常数)的形式?回顾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思考:在解方程过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合并同类项的目的就是化简方程,它是一种恒等变形,可以使方程变得简单,并逐步使方程向x =a 的形式转化.《对消与还原》中的“对消”也指的是合并同类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后,进一步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于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操作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解题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操作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15元,请问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各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定义及操作方法,并进行讲解。

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例如:3x + 5x = 8x。

移项: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等式的另一边,例如:3x - 2 = 7,将-2移到等式左边变为3x = 9。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2、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能正确地求一元一次方程并判断解的合理性,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简捷明了,省时省力。

重点: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本例4
设计问题:(1)你能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

(2)猜一猜,哪一种计费方式合算?
(3)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5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4)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多吗?
二、讲授新课
解决问题: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后,整理归纳。

(1)用“方式一”每月收月租30元,此外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30元/分加收通话费;用“方式二”不收月租费,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40元/分收通话费。

(2)不一定,具体由当月累计通话时间决定。

(3)200分:方式一:90元;方式二:80元;
350分:方式一:135元;方式二:140元。

(4)设累计通话t分,则按方式一要收费(30+0.3t)元,按方式二要收费0.4t 元。

如果要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则0.4t=30+0.3t。

移项,得0.4t-0.3t=30。

合并同类项,得0.1t=30,系数化为1,得t=300
由上可知,如果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那么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相同。

问题:分小组讨论,试有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整理。

三、巩固知识
讲解课本例3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分类讨论思想,在学习时,要注意观察,然后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