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鼻腔粘膜活检诊断的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 ] 欧建平 , 1 庄广伦 , 周灿权 , 无精 子症 患者 10例取 精方 法及 等. 0 妊娠结局[ ] 中华男科 学,0 2 8 4)2 82 0 J. 2 0 , ( :5 —6 . [ ] 庄广伦 , 2 周灿 权 , 梁小燕 , 现代辅 助 生育技术 [ . 1版. 等. M] 第
存 时间为 2个 月 一 3个月。病理形 态学 1 5 2例均见胞质深红染的 大多边形上 皮样 细胞及横 纹肌样细胞 为主 , 色素 少。 结论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 色素瘤是一种 少见肿瘤 , 生存期短 、 其 恶性度 高。临床专科检 查以息 肉样外观伴表 面灰 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坏死 为特点。病理学以胞质深红 染仅有 少量黑 色素颗粒 的大 多边形上皮杆 细胞及横纹肌 样细胞 为主要成分 , 色素 黑
特 染及 免 疫 组 化 可 明确 诊 断 。
[ 关键词 ]鼻腔 ; 原发性恶性黑 色素瘤 ; 临床病理 [ 中图分类号 ]R 3 . [ 7 9 5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6 159 (07 0 -6 70 17 -0 8 20 )608 -3 Th i c pa ho o ia s r a i n n 1 s s o i a y M a i na t M ea o a e Cl ni o t l g c lOb e v to o Ca e fPr m r 3 lg n l n m o he Na a v t ft s lCa iy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0 5:7 —7 2 0 1 5 1 6.
[ ] MeioC, rn zC eur C a e a. eao si e 3 r Mat e h ge C, hnR C,t 1R lt nhpb — n i J i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2018年第22卷第9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43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姜晨霞1管小松2施公胜1陈志伟2李强2吴春2(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苏南通,226001;2.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上海,201900)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

方法复习5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本组5例,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48~92岁,平均年龄67.2岁。

肿瘤起源于鼻腔、皮肤及食管等不同部位。

瘤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上皮样、痣细胞样或泡沫样,排列成巢团状、条索状或疏松网状。

免疫组化示瘤细胞表达 S-100,不同程度表达 H M B45、M e l a n-A与 V i m e n t i n,个别表达 C D56和 C g A。

C K、E M A、C E A、D e s m i n、N S E、L C A、C D3、C D20、S M A、M y〇D l、M y〇g e n i n、S y n等均阴性。

5例肿瘤均行B m f、C-k i t基因检测,其中1例发现B r n f基因V 600E突变,C-k it基因未发现突变。

其他肿瘤均未发现B r n f与C-k i t基因突变。

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变化大,容易误诊或漏诊。

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基因检测;B r n f; C-k i t;靶向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018)09-043-05D0I:10. 7619/j c m p. 201809011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differentialdia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JIA N G Chenxia 1,G U A N Xiaosong2,SHI Gongslieng 1,C H E N Zhiw ei2,L I Q iang2,W U C hun2(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Jiangsu,226001 ;2. Shanghai Histopathology Diagnosis Center,Shanghai,201900)A B S T R A C T;O 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mmunohisto-chemistry,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M ethods The data of5 cases were reviewed.Results Out of5 patients, 1patient was female and4 were m ales,aged 48 from 92 years (mean age of67. 2 years).Tumors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sites,such as nose,skin and esophagus.Microscopically,the tumor cells were various in morphology from spindle,epithelioid,nevus alike cells to foam alike cells,arranged in nests,stripes or loose net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showed positive expressions in S-100,HMB45 in lan-A o r Vimentin,individually expression CD56 and CgA.However,the levels of C K,E M A,C E A,Desmin,N SE,L C A,CD3,CD20,SM A,MyoD 1,Myogenin and Syn were negatively expressed. Braf and C-kit gene tests w ere applied in all cases,however,only one case was detected with Braf gene V600E mutation.No case was found with C-kit gene mutations.Conclusion Malignant mela­noma is a kind of highly i nvasive tumor,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changed morphology and easily misdiagnosis or missed diagnosis.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genetic testing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and targeted therapy.K E Y W O R D S;malignant melanoma;immunohistochemistry;genetic testing;Braf;C-kit;targeted therapy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在临床 中发病率不高,但预后很差,其组织学形态多样,需要与一些与其形态相似的肿瘤进行鉴别。

原发性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原发性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原 发 性 鼻 腔黏 膜 恶 性 黑 色 素 瘤 6例临 床 病 理分 析 并 文 献复 习
周 兵 , 王
摘要 : 目的
洁, 王晨 亮
探 讨原 发 性鼻 腔黏 膜 恶性 黑色 素瘤 ( s i n o n a s a l
d e s m i n 、 S MA、 K i - 6 7 、 My D 1 、 HMB - 4 5 、 Me l a n — A、 S P试 剂 盒 ( 即
2 . 1 临床 特点
鼻腔镜下 6例病灶表现为黏膜下 暗红色息
肉样新生物 , 部分表现 为黑褐 色可见 表面溃 疡及 新鲜 血迹 。 由于临床取 活检定 性手法 不一 , 送检 物均表 现为灰 黄 、 灰褐 碎组织一堆 , 直径 0 . 8~ 3 c m不等 , 泥沙状 , 部分可及坏死。 2 . 2 组织学形态 纤 毛柱状上 皮下 , 可见 肿瘤 由形态 各异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3 9 9 ( 2 0 1 5 ) 0 5— 0 5 8 7— 0 3
d o i : 1 0 . 1 3 3 1 5 / j . c n k i . c j c e p . 2 0 1 5 . 0 5 . 0 2 7
原发 性鼻腔黏膜恶性黑色 素瘤 ( s i n o n a s a l mu c o s a l m li a g -
的细胞构成 , 实性 、 巢 状排 列 ( 图1 ) 。其 中 4例 主要 由上皮
样细胞组成 , 呈 团块 、 片状 、 小梁状生长 , 核质 比增 高 , 细胞核
表型综合判断 。
不规则 , 核深染 , 嗜酸性 并见 核内包 涵体 , 核仁 明显 , 可 见病
理性核分裂 , 肿瘤浸润性生长 ( 图2 ) 。其 中 2例主要 由梭形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分析发表时间:2015-11-06T09:47:40.9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作者:王紫云[导读]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医院病理科 332200 结合肿瘤肉眼特征、光镜所示、免疫组化及黑色素颗粒检查,即可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医院病理科 332200)【摘要】目的: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给予病理切片并诊断,进而观察其病理特征。

结果:本组患者肿块体积在3.1cm×2.0 cm×0.8cm~1.0cm×0.6cm×0.3cm之间,肿物颜色呈褐、黑、暗红及黑褐等多种颜色;肿物呈结节状、菜花状、息肉状、乳头状等各种形态;52例镜下显示为上皮样瘤细胞,32例为梭形肿瘤细胞,5例为混合细胞形;HE染色下,72例肿瘤细胞胞浆内有明显黑色素颗粒;全部患者免疫组化HMB45与S-100均呈阳性。

结论:结合肿瘤肉眼特征、光镜所示、免疫组化及黑色素颗粒检查,即可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这对早期给予治疗干预,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2-02Clinical pathology consultation Malignant melanoma[Abstract] objectiv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malignant melan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4to January 2015 were treated 88 cases of malignant melanoma patien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pathology observed pathological features. Results: Thisgroup of patients tumor volume between 3.1cm×2.0 cm×0.8cm to 1.0cm×0.6cm×0.3cm; mass color were brown black, black , dark red and darkbrown several colors;Cancer shows nodular, cauliflower, polypoid and papillary;and 52 cases of epithelioid tumor cells, two cases of spindle tumor cells,five cases of mixed cell shape; By HE staining, 72 cases of tumor have melanin granules in the cytoplasm obviously; all patients immunohistochemistryHMB45 and S-100 were positive.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pathological features, the show of light microscop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stainingmelanin granules,we can made a early dia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 and given early treatment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and survival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Key words]Malignant melanoma; diagnosis; clinical observation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指起源于皮肤或其他器官黑色素细胞,发病隐匿并且高度恶性的一类肿瘤,其重要特点为发病早期即可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一般预后较差。

7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7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7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恶性黑色素瘤(下简称恶黑),系来自黑色素细胞的APUD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粘膜和淋巴结。

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生常隐袭,组织学结构复杂多样,当肿瘤缺乏色素时易误诊。

现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7例恶黑,就其临床和病理特点作一讨论。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病理检查分型特征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自我科(1996-2007年)11年间所诊断的7例恶黑,组织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常规病理诊断。

1.1 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自30-91岁。

发病部位:左前臂2例,右拇指1例,左小指1例,会阴2例,右腹股沟1例。

主要症状:多表现为皮下包块,蕈状,息肉状等,为突出皮肤、黏膜的结节样肿块或黑痣,临床表现,突然增大、隆起、色素加深,糜烂出血及奇痒疼痛等。

1.2 病理学检查巨检:皮肤与粘膜之恶黑呈结节、息肉状。

表面有糜烂、溃疡、出血。

呈褐色、灰褐色或蓝黑色。

镜检: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可分为(1)上皮样细胞,细胞圆或多边形,核圆、染色质粗,核仁大而嗜酸性,胞浆丰富,核分裂像易见,此型细胞似棘细胞,但无角化及细胞间桥。

肿瘤细胞常弥散分布,也可成巢甚至出现腺样结构。

当肿瘤缺乏色素时易被误诊为鳞状细胞癌或腺癌。

(2)小痣样细胞,较痣细胞略大,呈巢样结构,具有明显异型性,此类细胞亦与未分化癌、淋巴瘤混淆。

(3)梭形细胞,通常有长短两种,排列成束状、带状、漩涡状,酷似肉瘤,易与纤维、平滑肌、神经等来源的肿瘤混淆。

(4)奇异型细胞,特征为瘤细胞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差别悬殊。

核可为单核或多核,易被误诊为横纹肌肉瘤。

(5)空泡样细胞,此类细胞之胞浆透亮,似气球样,酷似透明细胞癌或脂肪肉瘤。

恶黑组织学,通常以上皮样细胞为主,与奇异型细胞、梭形细胞混杂构成。

瘤细胞单一者甚为少见。

间质均有不等量纤维反应,分割瘤细胞成团状,梁索状。

瘤中血窦丰富,出血坏死及腺管内癌栓易见,有明显的炎细胞反应,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为主,多数可具有协助诊断的色素,部分也可不含或仅有少量色素。

荐读: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分析

荐读: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分析

荐读: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分析▍本文为作者原创定义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nasal cavity andsinus, SNMM)。

是来源于鼻腔鼻窦黏膜中树突状黑色素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约占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4%及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3.5%。

由Stewart于1951年首次报道。

常见发生部位为鼻中隔及鼻甲,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 无明显性别差异。

该病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

约20%的患者在就诊时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确诊时多处于晚期。

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常见临床症状为一侧进行性鼻塞、反复涕中带血、嗅觉减退及面颊麻木疼痛。

易发生邻近结构侵犯,特别是眼眶和颅窝底侵犯,表现为眼球突出、复视、眼痛和头痛等神经症状。

晚期多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或经血循环发生肺、脑、骨、肝等远处器官转移,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临床分期2010年NCC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指南对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分期分期直接从T3开始。

NX:局部淋巴结不能评价。

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2015年中国专家组对AJCC的TNM分期进行了完善,将T1及T2期进行了细化。

相关检查鼻内镜检查:黑色素瘤根据瘤细胞胞质内黑色素的量分为色素型和无色素型, 无色素型约占1/3, 鼻内镜下肿块也因黑色素含量的不同呈黑色、灰黑色、棕色或暗红色等, 无色素和含微量黑色素者可表现为粉红色肿块, 但质脆和易出血为共同特征[8]。

A: 左侧中鼻道暗红色息肉样新生物,堵塞左鼻腔至后鼻孔B:左侧鼻腔下鼻甲及中鼻甲黏膜呈黑褐色CT检查平扫:软组织肿块呈中等密度,密度不均匀,瘤内出血可见斑片状高密度灶;增强:肿块不均匀、中等度强化,可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灶;骨质以浸润吸收为主,中鼻甲、钩突、筛窦间隔、上颌窦内侧壁常见。

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约半数 病例 瘤细 胞 内可 发 现 黑 色 素颗 粒 ( 第3 8 2页 彩图 1 ) , 本组 3 例 根据 H E染色 观察 其细 胞形 态 、 组 织结 构 及发 现 胞 浆 内存 在 典 型 的黑 色 素小 体 而 直 接诊 断 为 恶 性 黑 色素 瘤 ; 其余 3 例 经免疫 组化 V i m、 I g/ B 4 5 、 S 一1 1 3 0 均 阳性 而确 诊 。
1 . 5 ) 岁 。4例 出现 单 侧 鼻 塞 、 鼻衄 , 1 例 出现 流脓 涕 伴 问歇性 头 痛 , 1 例 因听力下降 、 嗅 觉 减 退 就 诊 发 现 。病程 1 个 月 ~2 . 5年 , 平均( 9 . 5 4 - 2 . 3 ) 个月 。
1 . 2 检查方法 采用 P h i l i p s B r i l l i a n c e 1 6层 螺 旋
著. .镜下肿瘤主要 由小 圆形细胞 、 大 卜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 , 其中 3 例 见典 型的黑色素小体。结论
黑 色 素 瘤 的病 理 认 识 有 助 于对 c T作 出 正 确 判 断 。
提高鼻 腔原发恶 性
【 关 键词】 鼻腔
黑色素瘤
病理
X线计算机
恶性 黑 色素瘤 ( m a l i g n a n t m e l a n o m a , MM) 简 称 恶 黑, 来 源于黑 色 素细 胞 , 多发生于皮肤 、 黏膜 , 原 发 于鼻 腔 内的恶性 黑色 素 瘤 较 为罕 见 , 约 占全部 恶 性 黑色 素瘤 的 1 %_ l J 、本 病发 展 快 , 预后 较 差 , 5年 生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 料 选 择 2 0 0 8年 7月 ~2 0 1 3年 5月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魏盛珍;江金来【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07(014)006【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掌握其诊断及相关鉴别诊断要领,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特染及免疫组化确诊的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瘤,并对其临床专科特征、生存随访情况、病理形态学特征及特染与免疫组化表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为进行性鼻塞或(和)鼻衄,9例伴轻重不等的头痛.专科检查均见广基性息肉样新生物填塞鼻腔,表面有暗灰褐黑色样坏死物覆附,触之为血痂或坏死物、质脆.8例临床诊断为鼻息肉、鼻窦炎,5例诊断为鼻肿瘤、鼻出血坏死性息肉伴鼻窦炎.治疗为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手段,生存时间为2个月~53个月.病理形态学12例均见胞质深红染的大多边形上皮样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为主,色素少.结论: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其生存期短、恶性度高.临床专科检查以息肉样外观伴表面灰褐色坏死为特点.病理学以胞质深红染仅有少量黑色素颗粒的大多边形上皮杆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为主要成分,黑色素特染及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总页数】3页(P687-689)【作者】魏盛珍;江金来【作者单位】达县中医院,四川,达州,635000;达县中医院,四川,达州,6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J], 李海梅;余金霞;杨海军2.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J], 巩丽;赵建业;陈海琛;孙瑞琳;朱少君;兰淼;张伟3.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J], 王丽华;高志安4.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J], 唐大峻;秦胡兰5.膀胱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J], 任力;王萍;毛志远;岳颖;李德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2例报道并复习文献)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2例报道并复习文献)
大, 核深 染, 核仁不清或仅见小核仁 。 瘤细胞成巢状时常易误诊为 低分化癌 , 呈 弥散分布 时易误诊为未分 化癌或恶性 淋 巴瘤 。 肿瘤
来 患者 以上症状 反复 发作 , 感 冒时症状 明显加重 , 均 口服 药物治 疗 后可暂 时缓解 , 曾在成都市某 医院诊治 , 病情 无缓解 , 于2 0 1 1 年 l 0月 2 0日, 到本 院五官科门诊就诊 , 行鼻窦C T检查 , 结果 : 全 组 鼻窦炎 , 左侧 鼻前庭软 组织影 , 建议手术治疗 。 收入本 院五官科 住 院治疗 , 入 院后初步诊断 : ( 1 ) 慢性鼻 一鼻窦炎伴 鼻息 肉;( 2) 鼻 中隔偏 曲; ( 3 ) 慢性肥厚 性鼻炎 。 诊疗计划 : ( 1 ) 鼻通 鼻部雾化 ; 《 2) 曲安奈德 喷鼻 ; ( 3 )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抗感染 ; ( 4) 完 善
检查择 期手 术。 例2 : 患者 , 男, 7 3岁 , 左侧鼻腔 阻塞半年 , 查体 : 左侧 鼻腔可
间质少 。 本文 中 1 例可见瘤细胞 围绕血管呈特征性血管周 围细胞 瘤样 ̄ i l dd , 血 管之间可见退变区域 , 这 是由于广泛坏死 , 而血管周 围 的肿瘤细胞保 留下来的结果 … 。 ( 2 ) 上皮细胞型 : 上皮样瘤细胞
体积较大 , 卯 圆形或多 角形 , 胞质 丰富 , 轻度 嗜酸性 , 核 圆形或卵
见黑褐 色新生物 , 手术切 除部分组 织送检 , 病理诊断 “ 左侧鼻腔恶 性黑色素瘤 ” 。 患者去上级 医院治疗 , 失去随访 。
1 . 2 方法 手术 切除标本经 4 %中性 甲醛 固定 , 取材 、 石蜡 包 埋切片厚度 4 u m, HE 染色 。 免疫 组化染色 采用E n Vi s i o n 两步 法。 选 用S —l O 0 、 HMB 4 5 、 C D 5 6 、 C D 2 0 、 C D3£、 PC K。 购 自福 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 限公司 。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与中西医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与中西医治疗
周 小 芬 (郑 州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 , 河 南 郑 州 ,450000) 中图分类 号: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860 (2011)04-0085-02 证型 :lAD 【摘 要 】 目的:观察左足拇{e  ̄ . 2g 黑色素瘤 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 源,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 1例 恶性 黑 色素瘤的临床 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① 患者 甲,女,74岁 ②左拇指恶性黑 色素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 为上皮 样细胞呈 巢团样分布 ,梭行细胞呈束状及不规 则排列,分布于真皮层及真皮与表皮连接处,侵及表 皮。细胞有 明显异型性,侵袭性 。 ③恶性黑 色素瘤 与良性痣 、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免疫组化有助 于诊断。结论:①恶性黑 色素瘤起 源于外胚层。②恶性黑 色素瘤容 易发生误诊 ,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⑧恶性黑 色素瘤恶性程度较 高,易转移 ,治疗上宜旱发现 ,早 治疗 ,综合 治疗。 【关键词 】 左足拇指恶性黑 色素瘤;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left foot thumb malignant melanoma pathological form,further discussing its organization,
..87..
3_3 两 组 治疗 前 后 TSAb阳 性 率 比 较 。治疗 前 ,治 疗 组 35例 阳 件 (89.74% );对 照 组 37例 阳 性 (92.50%)。疗 程 结 束 后 ,治 疗 组 4例 阳 性 (10.25%);对 照 组 11例 阳性 (27.50% ),组 间
于眼 脉 络 膜 和 软脑 膜 处 。
恶黑 肉眼 形 态可 从原 来 呈棕 色或 黑 色 的扁 平点 、扁 平斑 块 , 经 过一 段 时期 (最 长 可达 数十 年 后 )面积 扩 展或 有 隆起 ,颜 色变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螺旋CT诊断(附2例分析)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螺旋CT诊断(附2例分析)
显 示 病 变 的范 围 、邻 近 骨 质 破 坏 程 度及 其 与邻 近 周 围结 构 的关 系 ,增 强 扫 描 强化 较 明 显 ,有 助 于 临 床 选 择 活 检 部位 及 制 定 手 术 方 案 ,提 高 诊 断 水 平 。 【 关 键 词】 恶 性黑 色素 瘤 ;鼻 腔 、鼻 窦 ;体 层 摄 影 术 ;X 线 计 算 机
乎对 称 的 F — V 环 ,成椭 圆形 ,吸气 相波形 和 呼气相
波形 都是 有锯 齿 的封 闭 的 曲线 ,只是 环及 潮 气量 比
位置 理想 时小 ,可 能 由于左侧 支气 管 导 管管 端 进入
左下 肺 开 口或 顶在第 2隆突 ,引起 左 侧 单肺 通 气不 良 ,对纵 隔 的推动力 下 降 ,从 而造 成 非通 气 侧胸 膜
5 5 — 5 7 .
离不 全并 漏气 ,非通 气侧 管腔 通过 旁 气 流技 术测 得
呼 出气量 ,包 括对侧 漏气 量 + 同侧 呼 出量 ,随 着漏 气量 的增 大测 得呼 出气量 增 大 ;而非 通气 侧 吸 入量
[ 4 ] 王 一 雄 ,周 建 英 ,杨 玉 欣 ,等 . 呼 出 气 二 氧 化 碳 监 测 判 断开 胸
福 建 省立 医 院 放 射 科 ( 福州 3 5 0 0 0 1 ) 郑晓红
【 摘 要 】 目的
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宾
何 慕 真 孙 维 路
蔡 仕 平
探 讨 鼻 腔 、鼻 窦 恶 性 黑 色 素 瘤 的 C T 表 现 ,提 高对 该 病 的认 识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经 手 术 与 病 理 证 实
确 、偏 浅 3 种 情况 ,而 实际上 临 床遇 到 双腔 管 位置 可 出现多种情 况 ,如位 置倒 错 、旋 转 、支气 管 导管 管端脱 出 ,这 些情况 需待 进一 步 观察 ,如 果 通过 听

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Melan-A 蛋白被称为Tcell-1 识别的MM抗原,本文阳性率为 70.83%。此外角蛋白 、波形蛋白(Vimentin)等也可用于鉴别诊 断。
按照AJCC分期标准,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有 助于判断MM有无远处转移。
MM的发病时间长,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常 易与“色素痣”、“寻常疣”及创伤后色素沉着等相混淆 。临床可使用“ABCDE法则”诊断早期的MM,即:
皮损数量:病灶单发69例,多发9例(8例患者 初诊时同时可见2处皮损,1例患者初诊时有3个皮 损),7例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现象。
症状:破溃的皮损均有轻度到中度的疼痛或瘙痒症状; 未破溃皮损除少数患者偶觉轻微瘙痒外,其余无自觉症 状。
系统检查:7例初诊患者区域浅表淋巴结肿大(其 中腋窝3例,腹股沟2例,肘部1例,腘窝2例),均行 淋巴结活检术,除1例为炎症性改变,其它6例均经病 理证实为肿瘤淋巴结转移。
早期MM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卫星灶、破溃及区域 淋巴结转移,移行转移和远隔转移。常见的远隔转移 部位包括皮肤、淋巴结、肺、脑、肝脏、骨等部位。 发生于非内脏部位远隔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要高于内 脏转移者,脑和骨部位的转移者生存期亦短,预后差。
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是判断临床分期的重要标准和独 立预后因素。 Andtbacka等认为,肿瘤厚度0.75~ 1mm的ⅠA 或ⅠB患者以及>1mm的患者推荐前哨淋巴结活检。但国内 一般推荐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者及时行淋巴结清扫。对于 无条件开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单位,可结合影像学检查, 包括区域淋巴结超声和CT检查,来决定是否行淋巴结清扫。MM病 Nhomakorabea分级(期)
治疗:除3例患者因年老体弱、皮损面积过大且出现转移而 仅做活检,未予手术切除,余75例均行原发灶手术切除。32例 甲下及肢端MM行病变指(趾)超关节截肢术,5例行截肢术 (截除平面在跗跖关节或腕掌关节),6例足底负重区皮损行皮 瓣转位修复,7例非负重区皮损行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29例接 受了生物治疗(干扰素α-2b、IL-2等)。9例患者转入肿瘤科进 行联合化疗,2例患者行生物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鼻腔恶性 黑色 素 瘤 是 一种 罕 见疾 病 , 发 生 率 其 占全 部恶性 黑色 素瘤的 1 %左右 [ 本 病 恶性 度 高, ,
发展 快 。本 文收集 6例 , 合文 献对 其临 床特点 、 结 形 态特 征 、 诊断要 点及 鉴别诊 断进行分 析 。
1 材 料与方 法 收 集 我院 2 0 ~2 0 0 2 0 6年 间外 科 活检 与手 术 切 除的鼻 腔 恶 性 黑 色 素瘤 6例 , 本 经 1 % 甲醛 固 标 0 定。 石蜡 包埋 , HE染 色 , 以及 免 疫 组 化 染 色 。所 用 抗 体 S一1 0蛋 白、 0 HMB 5和 波形 蛋 白、 C E 4 L A, MA 试 剂盒 ( 购 自中 山生 物技术 开发公 司 ) 均 。染 色前切 片做 微 波处理 , 抗原修 复 , 色步骤 按试 剂盒说 明书 染 进行,A D B显色, 已知 阳性 切 片作对 照 。 用
高, 后差 。 预 5年生 存率 为 1 %, 均生 存 率为 2年。 0 平
[ 关键词 ]鼻腔 恶性 黑 色素瘤 ; 免疫组 化 ; 病理 学
[ 图 分类 号 ] 3 ,2 [ 中 R7 96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 编 号 ]10 —9 12 0 ) 219 —2 论 040 5 ( 07 1—4 30
( 乌兰 察布 市 中心 医院 病理科 , 蒙古 集 宁 内
[ 要 ]目的: 讨 鼻腔 恶性 黑 色素 瘤的临 床病理特 征 和鉴 别诊 断 。方法 : 摘 探 收集 6 鼻 腔 恶性 黑 色素瘤, 例 观察 其临床 病理特 点, 进行 免疫组 化染 色。结果 : 全部 发生 于单 侧 鼻腔 , 检肿 瘤细胞 形 态多样 , 含 6例 镜 4例 有黑 色素颗 粒, 例 未 见。免疫 组化 HMB 5 +) S一1 0( 、 m ( 。 结论 : 2 4( 、 0 +) Vi +) 鼻腔 恶性 黑 色素 瘤恶性 度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目的:探究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分析及鉴别观察。

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特征并进行组织特异性分析,随后对不同恶性黑色素瘤类型进行分类,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S-100、HMB-45、Melan-A、CK、Ki67进行分析。

结果: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共有4种类型,其中小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表浅扩散型恶性黑色素瘤1例,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2例,肢端雀斑样恶性黑色素瘤1例。

经免疫组化检测,S-100在5例患者的恶性黑色素瘤标本中均为阳性,阳性率100%,而HMB-45、Melan-A均有4例阳性,阳性率80%。

CK在5例患者均为阴性,Ki67阳性率为5%~35%。

结论:临床上恶性黑色素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期的发现有助于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掌握典型和非典型的恶性黑色素瘤特点,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

标签: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canoma)是一种来源于恶性程度较高的产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占皮肤恶性肿瘤的7%~20%,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

恶性黑色素瘤主要发病部位在皮肤,在生殖道、消化道、鼻腔等黏膜组织中较少发生[1]。

目前,黑色素瘤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研究提示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刺激相关,如日照时间、人种及是否有家族史等因素[2]。

临床上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溃疡及瘙痒等,其中瘙痒、皮损颜色和大小变化在年轻患者中多发,而老年患者则主要表现为溃疡。

组织学类型又因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由于该疾病的发生较隐匿,病理组织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变化多样,且有一些肿瘤并不含有色素,易引起误诊[3]。

本次将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例,男女比例为1.5∶1。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五例临床分析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五例临床分析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五例临床分析郝建海【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3(025)003【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黑色素瘤;鼻腔;外科手术;病理学,临床【作者】郝建海【作者单位】075000,河北,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2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1-5],多见于皮肤,较少发生于黏膜[6-9],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发生率极低,约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1%[10-12]。

解放军251医院2006年3月—2012年3月收治鼻腔恶性黑色素瘤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52~72岁,平均60.5岁;病程1个月~1年。

1.2 临床表现 3例有鼻腔堵塞感,1例右侧鼻腔流黑涕,1例鼻塞伴反复流鼻血。

肿瘤发生在单侧4例,双侧1例。

肿瘤原发于下鼻甲2例;原发于中鼻道,位于上颌窦口处2例;原发于中鼻道,侵及双侧鼻腔、鼻咽部及软腭后方,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右侧眶板破坏,并伴分泌性中耳炎1例。

1.3 诊断本组均经病理学确诊为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前活检确诊4例,术后病理确诊1例。

1.4 治疗 5例均行手术治疗。

3例于全麻下行同侧鼻侧切开术,累及的鼻腔侧壁包括肿瘤边缘部分黏膜一并切除,其中1例切除累及的部分眶壁,眶骨膜保留;2例术后行放疗,1例自行放弃放疗。

2例在鼻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行放疗,另1例术前误诊为鼻息肉,鼻内镜下行鼻息肉摘除,术后病理确诊,建议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侧壁扩大切除术,患者到上级医院手术。

1.5 随访结果 5例均获随访。

2例术后1年死于局部复发;1例术前误诊为鼻息肉,患者自行到上级医院行鼻内镜下鼻腔侧壁扩大切除术后转入解放军251医院治疗,5个月后死于局部转移;1例术后3年死于远处转移;1例随访1年无复发。

2 讨论2.1 病因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病因不明,目前有两种学说:①某些化学致癌物质与紫外线共同作用下诱发所致;②免疫缺陷。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八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放射治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9卷陆雪官(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冯炎(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胡超苏(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约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1%。

现报道本院1991~1997年间收治的8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放射治疗情况。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2例。

年龄31~75岁。

临床表现为鼻出血(6例)、鼻塞(5例)、耳鸣(1例)和头痛(1例)。

1.2 诊断:6例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均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另外2例常规石蜡切片染色病理诊断分别为恶性淋巴瘤和低分化鳞癌,后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

CT扫描显示病灶局限于鼻腔内4例,侵犯筛窦4例,其中同时侵犯蝶窦和上颌窦3例,同时侵犯鼻咽2例和侵犯眼球后组织1例。

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地转移。

1.3 治疗:病灶局限于鼻腔内的病例行局部肿瘤切除术加术后放射治疗,而病灶范围广泛的病例中3例行单纯放射治疗,1例行放射治疗加化疗。

放射源采用60Co或6MV X射线,设一前一侧野或两侧野加鼻前野,一前一侧野照射时加45°楔形板。

全部病例在TPS下显示肿瘤靶区包括在90%等剂量曲线内。

采用大分割少分次放射治疗,单次肿瘤量400cGy,2次/周。

8例中4例治疗情况为4800cGy,12次,39d,3例为4000cGy,10次,32d;另1例为6000cGy,15次,50d。

2 结果4例病灶广泛者放射治疗后均有肿瘤残留。

所有病例随访期均超过2年。

6例生存满1年,3例生存满2年,其中1例生存已达37个月。

5例死亡者中4例为病灶范围广泛而未行手术治疗,仅1例是术后放射治疗者;其中4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1例发生肝脏转移。

3 讨论3.1 诊断:原发于鼻腔的恶性黑色素瘤初发症状不典型,临床上易误诊。

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柳玉红;刘芳;邱立;龚静青;温寿青;邹桂华【期刊名称】《齐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32)3【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收集6例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6例肿瘤细胞镜下形态多样,其中上皮细胞型3例,梭形细胞型2例,混合型1例。

组织病理学特点:肿瘤由上皮样、梭形、卵圆形、多角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瘤细胞核仁大而清楚、嗜酸性,胞浆内或者细胞间可见或多或少的黑色素;肿瘤血窦丰富。

6例恶性黑色素瘤肿瘤细胞LCA、CK、EMA、Myogenin、CD99、NSE和Syn皆呈阴性表达或者局灶弱阳性表达,Vimentin、S-100和HMB45均呈阳性表达;5例肿瘤细胞MelanA呈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平均约50%。

结论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镜下形态多样,病理确诊需要综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多项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并需与多种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总页数】3页(P288-290)【关键词】鼻腔;黑色素瘤;病理学,临床【作者】柳玉红;刘芳;邱立;龚静青;温寿青;邹桂华【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2;R739.5【相关文献】1.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J], 张再兴;戴建军;付兴华2.原发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94例临床分析 [J], 袁伟;王伟芳;王胜资;丁浩;陈浮;张海燕;邹丽芬3.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活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及临床特征分析 [J], 李厚勇;周梁;王璟;丛宁4.原发性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J], 周兵;王洁;王晨亮5.鼻腔黏膜活检诊断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J], 王文亮;张传山;张静;郭华章;程虹;马福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6例

鼻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6例

鼻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6例
吴忠明
【期刊名称】《衡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23)002
【摘要】鼻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6例吴忠明(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衡阳,421001)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恶黑)常发生于皮肤,少数发生于粘膜。

鼻腔粘膜恶黑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和病理误诊率高,不易早期诊断,根治困难,恶性程度高,极易复发,预...
【总页数】2页(P140-141)
【作者】吴忠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5
【相关文献】
1.原发于鼻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 [J], 贾玫;李忠;李冬云;张洪均;侯丽;陈信义
2.鼻腔粘膜活检诊断恶性黑色素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J], 张艳琼;李花梅
3.47例鼻咽,鼻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J], 吴秋良;云径平
4.鼻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附10例报告) [J], 常风珍;吕仲虹
5.表达CD34的皮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黑色素瘤表型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J], Breza T.S.;Magro C.M.;沈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附3例报告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附3例报告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附3例报告
梅义增;关丽荣
【期刊名称】《河南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1991(004)001
【摘要】发生在鼻腔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

现报告三例如下。

例1:患者男性,76岁,于1988年11月29日以左侧进行性鼻塞,伴间断性鼻衄三个月收住院。

患者10年前曾因左鼻塞五个月在我院门诊按“鼻息肉”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梅义增;关丽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2
【相关文献】
1.原发性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附5例报告) [J], 杨劲松;张晖萍;王美霞
2.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附3例报告) [J], 李顺荣;朱树椿
3.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附13例报告 [J], 阮宏莹;李丽
4.鼻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附10例报告) [J], 常风珍;吕仲虹
5.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附5例报告) [J], 王泽俊;杨小玲;石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回顾的开题报告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回顾的开题报告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回顾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可发生于皮肤、黏膜和眼
球等部位。

然而,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相对较为罕见,病情危重且易
发生复发和转移,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治疗策略方面的
研究还比较匮乏,这使得临床医生在处理该疾病时面临较大的挑战。

因此,本文意在系统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学特点和术后治疗
方案,以期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文献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
究进展。

同时,本文将以本院收治的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为研究
对象,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与探讨,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该疾病的病理学
特征和临床表现。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将进一步了解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
的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以及特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从而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和有效的依据。

此外,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其他部位的临床治疗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鼻腔粘膜活检诊断的病理分析
作者:韩志蓉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4期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鼻腔粘膜活检诊断的病理特征。

方法:共选择6例本院于2010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实施鼻腔黏膜活检诊断,了解病理形态特点等。

结果:黑色素瘤细胞组成和组织排列表现为多样性,形态不规则,以灰白色或灰黑色为主,部分伴随出血及坏死,肿瘤组织以巢状、结节状分布为主,边界模糊,且具有浸润性,可观察到上皮样、小细胞样和棱形细胞等;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HMB-45、S-100均为阳性,CD99阳性率为33.33%-66.67%,CK、EMA、NSE、Syn、Cg A、desmin、SMA、My D1均为阴性。

结论: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需注重与其他鼻腔原发性肿瘤进行诊断,其病理特征为多类型细胞组成,瘤组织呈现结节状、巢状等,且侵袭性强、预后差,需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鼻腔粘膜活检;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 R7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16-01
恶性黑色素瘤虽然在我国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对其的认知不足,导致诊断延误,治疗延误,因此需注重对该疾病的尽早诊断[1]。

原发性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一般是由神经嵴衍生,较为少见,且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鼻阻、鼻出血和肿块,无特异性,镜下检测多形性,导致难以早期发现与诊断,且容易与其他肿瘤误诊[2]。

为了实现对该疾病的尽早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鼻腔粘膜活检诊断的病理特征进行了探讨,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0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共6例,男患者4例,女患者2例,最低年龄为48岁,最高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57.16±1.25)岁,左前鼻新生物3例,左鼻腔内灰黑色新生物1例,右鼻腔血新生物2例;其中2例采用放射治疗,4例采用平消片化疗。

患者均表现出鼻阻、鼻出血等症状,且发现鼻腔内肿块,表明黏膜破溃、坏死等。

1.2 方法
取标本后利用10%重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采用连续切片,厚度为4μm;选择HE 染色及免疫组化SP两步法染色,抗体包含上海长嘉公司提供的CK、EMA、vimentin、
CD99、NSE、Syn、Cg A、S-100,desmin、SMA、Ki-67、My D1、HMB-45、Melan-A、SP 试剂盒,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及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6例患者病理特征分析
6例患者经鼻腔黏膜活检可观察到黑色素瘤细胞组成和组织排列表现为多样性,最低肿瘤直径为0.5cm,最高直径为5cm,形态不规则,以灰白色或灰黑色为主,部分伴随出血及坏死;在低倍镜观察下,肿瘤组织以巢状、结节状分布为主,边界模糊,且具有浸润性,巢间基质缺乏细胞成分、缺乏胶原纤维成分,且间质表现出轻度水肿、黏液样变性等。

虽然伴随轻度血管外皮瘤样分布,但并不明显,且缺乏硬化性胶原纤维基质成分。

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上皮样、小细胞样和棱形细胞等,以上皮样细胞和棱形细胞为主,其中上皮样细胞呈现核圆和卵圆,且核具有多形性、异型性,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棱形细胞丰满、核仁略小,胞质嗜酸性。

经检查,有3例患者以上皮样细胞为主,伴黑色素,核圆形或卵圆,核分裂易见,1例患者无色素性,可观察到出血、坏死,且瘤细胞体积偏大;2例患者以小细胞为主,无色素性,2例梭形肿瘤细胞。

2.2 6例患者免疫组化分析
6 例患者中vimentin、HMB-45、S-100均为阳性,信号表现为棕黄色颗粒,CD99阳性率为33.33%-66.67%,CK、EMA、NSE、Syn、Cg A、desmin、SMA、My D1均为阴性。

3 讨论
临床研究可知,当前黑色素瘤主要来源于皮肤,相对而言,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几位少见,但发生后会累及多个鼻窦,并易于远处转移[3]。

当前对该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观察到大部分含色素细胞,以黑褐色为主,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尤其很容易与血管瘤及炎症性病变误诊。

为了实现对该疾病的尽早诊断和治疗,需了解其病理特征[4]。

在恶性黑色素瘤镜检下可观察到最鲜明特征为浸润性生长,病理性核分裂及多形性细胞特征等,伴随典型黑色素沉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5]。

当前临床诊断该疾病标准需以除外其他组织转移、瘤旁交界性改变,免疫组化vimentin、HMB-45、S-100阳性等,但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结合活检进行最终确诊。

需要注意,该疾病需要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毛细血管瘤、未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嗅母细胞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及血管肉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瘤细胞组成和组织排列表现为多样性,形态不规则,以灰白色或灰黑色为主,部分伴随出血及坏死,肿瘤组
织以巢状、结节状分布为主,边界模糊,且具有浸润性,可观察到上皮样、小细胞样和棱形细胞等;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HMB-45、S-100均为阳性,CD99阳性率为33.33%-66.67%,CK、EMA、NSE、Syn、Cg A、desmin、SMA、My D1均为阴性,提示诊断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学诊断需注重病变的原发性,组织排列的多样性,并观察除外淋巴瘤、浆细胞瘤、未分化癌等依据。

在诊断时还需密切观察诊断该疾病的辅助线索,若诊断存在困难,可结合免疫组化标记。

如今临床治疗该疾病可采用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化疗等方式,但由于该疾病复发性强、存活期短,因此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料,而且具有解剖结构复杂、脉管组织丰富等特征,且其发病率偏低,难以受到临床重视,无法总结出有效的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案[6]。

综上所述,恶性黑色素瘤具有预后差,早期根治难度大等特征,行鼻腔粘膜活检诊断可观察到肿瘤细胞组成和组织排列表现为多样性,细胞核分裂象高,且免疫组化vimentin、HMB-45、S-100阳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雯,曾智,周亨,等.原发性鼻黏膜恶性黑色素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33(2):169-173.
[2]陈加优,郑祥,廖江,等.鼻腔、鼻咽、口腔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0):126-129.
[3]尹如娇,朱云,赵卫,等.鼻腔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J].实用放射學杂志,2017,33(1):24-27.
[4]王梦君,李慧,马士崟.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疗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2):116-120.
[5]崔彬,罗爱华,黄其文,等.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23(8):589-592.
[6]许庆刚,尹红霞,鲜军舫,等.MR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6,31(2):155-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