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5课时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第5课时

第一单元第5课时
位置与方向(一)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我们在这单元学过了哪些有关 《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新课讲授
说一说。
1.早上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的哪边?为什么? 2.中午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的哪边?为什么? 3.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的哪边?
为什么? 4.如果学校在你家的北面,那么你放学回家要朝哪
——巴尔扎克
缆车。花坛的东侧是过山车,西侧是旋转木马。卡丁 车和碰碰车的场地分别在游乐园的西北角和东北角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这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 适当的位置上。





①空观缆车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 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想升高,有两样东西,那就是必须作鹰, 或者作爬行动物。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房子的影子在房子的东 面。因为这时房子的东面太阳照射不到。
4.如果学校在你家的北面,那么你放学回 家要朝哪个方向走? 放学后要朝南走。
小结:要掌握好方向,能够在实际 生活中运用。
课堂作业
(1)熊猫馆在动物园的( 西北 )角, 飞禽馆在动物园的( 东北 )角。
(2)猴山在狮山的( 西北 )方向, 长颈鹿馆在狮山的( 东南 )方向。
个方向走?
1.早上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的哪边?为什么?
早上房子的影子在房子的西面。因为影子 是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而房子的西面被 房子遮住太阳照射不到,所以影子在房子 的西面。
2.中午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的哪边?为 什么?
中午房子的影子在房子的北面。因为 房子的北面太阳照射不到。
3.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 的哪边?为什么?
(3)说一说其他动物分别在狮山的什么 方向。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第5课时 圆的周长(1)》教案(公开课)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第5课时 圆的周长(1)》教案(公开课)

三、达标检测
师:同学们对于今天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让我来考考你。

(1)圆周率是一个()。

A.有限小数
B.无限小数
C.循环小数
师:对选B,因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2)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师:回答的真棒,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就是求车轮的周长。

(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B.π
C.3
师:圆的周长时直径的π。

这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应说“π倍”而不是“3.14倍”哦!
易错举例
(1)圆的周长一定比半圆的周长大。

()
教师提示:直径不确定,无法比较。

(2)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不相等。

()
教师提示:圆的半径不相等,直径就不相等,圆周率是一定的,所以,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不相等。

手脑结合:画一个直径为10cm的圆。

(1)想一想,怎样得到它的周长?
(2)把圆剪下来,量一量。

(3)多量几次,算出测量结果的平均数。

(学生自主练习,然后找几个同学用展台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评价)
师:有误差是难免不了的,属于正常情况。

多测量几次。

典题精练:看图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填空。

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倍,
所以圆周长÷直径一定小于()
第2课时这月我当家。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解析】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注重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说清道理再计算。

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就不会再成为难关了。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明白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有关于0的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4.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5.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能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分析、归纳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并感受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列出综合算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5课时: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1课时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1课时第4课时括号……………………………………………………………1课时第5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级下册第10页例5及第11页练习三第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灵活运用数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三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一单元 第5课计量时间 冀人版(2017)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一单元 第5课计量时间 冀人版(2017)含答案

第5课计量时间一、填空。

1.使用停表时,应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

2.按下(起始键),停表便开始计时。

3.计时结束时,再按下(停止键),停表便停止计时。

4. (停表)是计量时间的工具。

5.体育比赛中常用(停表)作为计量时间的工具。

6.一个小时有(60)分钟,1分钟有(60)秒。

7.一天有(24)小时。

二、选择。

1.使用停表时应先按(B ),再开始计时。

A.起始键B.复位键C.停止键D.清零键2.使用停表开始计时时,应按(A )。

A.起始键B.复位键C.停止键D.清零键3.使用停表结束计时,要按(C )。

A.起始键B.复位键C.停止键D.清零键4. (D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A.刻度尺B.量筒C.天平D.停表5.一天中有(B )小时。

A.11B.24C.12D.60三、判断。

1.停表是计量时间的工具。

(V )2.使用停表时,应先按复位键使停表的示数归零。

(V)3.按停止键,停表便开始计时。

(X )4.一天中有24个小时。

(V )5.按下起始键,停表便停止计时。

(X )6.按下起始键,停表便开始计时。

(V)7.停表是经常运用于体育运动中计算时间的工具。

(V)四、课后习题解答。

1.怎样计量时间?答:时间测量用钟表。

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随身携带使用的多为手表(或者怀表);家庭用的是钟(石英钟、电子钟、机械钟)等;运动场上用的是停表或者与起跑器、发令枪、终点监测机构连接的计时器;科学实验中有更精确的时间测量仪器。

2.你还知道哪些计时的工具?了解使用这些工具计时的方法。

答:计时器的种类包括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坚持计时器、停车计时器、反应计时器、放大计时器以及windows计时器等等。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最为常见。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是4-6V,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220V交流电压,当频率为50Hz 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指导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比较小,误差比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要小。

第一单元_第5课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一单元_第5课开明的民族政策

千寻塔,云南 三塔寺内三塔中的 主塔。据考证,千 寻塔建于836(唐 开成元年)设计者 是汉族工匠(传说 为恭韬、微义)。 高69.1米,方形中 空,16层,密檐式 砖砌,形状与西安 小雁塔近似。
1、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 是 ( B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中宗 2、唐朝初年,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于 ( A) A、逻些 B、长安 C、涿郡 D、洛阳 3、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的 ( D ) A、颉利可汗 B 、松赞干布 C、 皮逻阁 D 、尺带珠丹
3、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与吐蕃“和同为一 家”
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入藏
三、册封南诏
1、唐玄宗册封统一六诏的南诏首领皮逻阁 为云南王。 2、意义:南诏广泛吸收了唐朝的先进经济 文化成果。
两小塔建于五代时期,均高 42.19米,八角形,实心,砖垒砌。 三塔外表面呈白色,映衬在苍山 洱海间,更显美观。
一、开明的民族政策
1、表现:唐太宗以开明的民族政
策对待周边的少数民族。
2、意义: ①北方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 “天可汗”。 ②大大提高了唐朝中央政府的 威望。
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藏族
吐蕃人是藏族的 祖先,生活在青藏高 原上,主要以游牧为 生。
松赞干布是吐蕃 王国的创建者。629 年登赞普位,凭着机 智和勇敢,统一青藏 高原,定都逻些 (拉 萨)。
第五课
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一、开明的民族政策
回纥 东突厥 西突厥 吐蕃 南诏
靺鞨
唐 前 期 民 族 分 布 图
靺鞨
吐蕃
南诏
唐 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 族 分 布 图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一单元第05课时《一起来养蚕》练习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一单元第05课时《一起来养蚕》练习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一单元第05课时《一起来养蚕》练习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一起来养蚕》练习一.填空题1.蚕的一生要经历、、和四个不同的阶段。

2.刚出生的蚕卵是色的,形状是,蚕卵很细小,直径约毫米。

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色。

3.蚕卵孵化后的蚕宝宝像小蚂蚁,体小而黑,称为“”。

4.由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几次后逐渐成熟并。

经过10~15天,在茧里发育成。

5. 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配,然后产下。

二.判断题1.蚕的生命是从蚕蛾开始的。

()2.桑叶要新鲜、干净,表面没有水珠。

()3.可以把整张桑叶放进盒中喂养蚁蚕。

()4.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像蚂蚁。

()5.把蚁蚕放在纸盒里饲养时,纸盒盖上要开几个透气孔。

()6.蚕不会生病,所以在养蚕时不需要检查是否有病蚕。

()三.连线题下面是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

请按照养蚕过程中的观察给它们排序,并写出各个阶段的名称。

四.解答题请你说几条在养蚕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一.1. 卵幼虫蛹成虫2. 淡黄略扁的圆形 1 紫黑3.蚕蚁4.蜕皮吐丝结茧蛹蛾5.蚕蛾蚕卵。

二.1.× 2.√ 3.× 4.√ 5.√ 6.×三.①卵→③幼虫→④蛹→②成虫四.1.桑叶要新鲜、干净,表面没有水珠。

2.蚁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

3.每天清洁饲养盒。

4.发现病蚕需要及时隔离。

5.防止蚕被其他动物伤害。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一单元第03课《种子的传播》练习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种子的传播》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植物的()成熟后,能在()的环境中萌发生长。

通常情况下,种子传播到()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2、自然界中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借助()传播到远处,除此之外,还有依靠()、()、()传播种子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结构与形状上也展现出一些明显的()。

3、莲是()植物,具有适应()传播的明显特征,果实附着在海绵质的莲蓬(花托)上,一是具有(),二是具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文的中心内容,并能够流畅地复述。

2.能够理解并掌握重点词语及语法结构。

3.培养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知,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1.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包括关键词语和事件。

2.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进行分析。

3.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交往与沟通。

2. 难点1.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

三、教学准备1.课本《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2.课堂小组分工工作卡。

3.课后作业《我的童年生活》。

4.幻灯片资料相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童年岁月”的回忆情境。

2. 学生讨论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内容,重点是童年时代的快乐回忆,每个小组准备口头展示。

3. 课文讲解老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语法结构,并让学生重复朗读。

4. 互动交流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童年经历,并再次讨论“童年岁月”的主题。

五、巩固提高1.学生撰写作文《我的童年生活》,突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课后布置《快乐童年活动宣传册》设计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回忆,激发学生情感,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希望学生能从中获益,感受到童年时代的快乐和纯真,同时提升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以上是针对《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北师六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1) 教案

北师六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1) 教案
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那么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V=Sh
如果圆柱的底面积未知,已知底面半径、直径、或底面周长,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呢?认真想一想。
生:如果已知底面半径,就需要先算出圆柱底面圆的面积再乘高,用字母表示为V =πr2h;
如果已知底面直径或周长,就需要先算出底面半径,再算底面积乘高,分别用字母表示是V =π(d÷2)2h、V =π(C÷π÷2)2h
师:在底面积未知的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先计算出底面半径,只有根据半径才能计算底面积。明白了这些让我们回头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刚才的问题吧!
笑笑了解到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m,高为5m。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试一试,并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和注意事项。
生: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以根据V=πr2h直接计算。3.14×0.42×5=3.14×0.16×5我们先来计算0.16×5比较简单,不容易出错,最终计算结果是2.512m3,一定要注意单位是体积单位。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最大化的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突破重、难点。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先利用教具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 “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利用“等积变形”的方法去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类比”,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目录 (带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目录  (带解析)

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1课时机械运动
第2课时声现象
第3课时物态变化
第4课时光现象
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检测一
第二单元密度力压强浮力第6课时质量与密度
第7课时力
第8课时运动和力
第9课时压强
第10课时浮力
单元检测二
第三单元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第11课时功和机械能
第12课时简单机械
单元检测三
第四单元热和能内能
第13课时热和能
第14课时内能的利用
单元检测四
第五单元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第15课时电流和电路
第16课时电压电阻
第17课时欧姆定律
第18课时电功率
第19课时生活用电
单元检测五
第六单元电与磁信息能源
第20课时电与磁
第21课时信息传递
第22课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检测六
第二板块专题综合突破
专题一作图专题
专题二实验探究专题
专题三综合计算专题
第三板块综合模拟测试
综合模拟测试一
综合模拟测试二
综合模拟测试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第5课时:近似数(认识近似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第5课时:近似数(认识近似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第5课时:近似数(认识近似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识别并说出近似数。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

3.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1. 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四舍五入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四舍五入法。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例如:班级人数、身高、体重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实例中的数的特征。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强调近似数是一个大约的数,与准确数相近。

2. 通过实例演示四舍五入法,解释其原理和步骤。

3. 引导学生进行四舍五入法的练习,巩固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 每组讨论并完成练习题,包括求整数的近似数和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3. 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总结,并向全班汇报小组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 引导学生回顾四舍五入法的步骤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近似数的实例,并尝试求出其近似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5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精选习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5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精选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精选习题(题目版)【本套习题为Word文档,支持在线编辑、下载打印,可用于课堂练习和考试复习。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课后习题1. ()是最小的自然数,()最大的自然数。

A.1 没有B. 0 有C. 0 没有2.在数位顺序表中,哪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A.个、百B. 百、万C. 亿、十亿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几个数位是一级?A.每3个数位B. 每4个数位C. 每5个数位4.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至少是几位数?A.八位数B. 九位数C. 十位数5.一个自然数,最高位百万位上的数是“8”,其他数位上的数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写作()。

A.800000B. 8000000C. 81111116.最大的九位数是(),最小的九位数是()。

A.999999999 900000000B. 99999999 10000000C.999999999 1000000007.下面诗句中的山最高约是()厘米。

(提示:一仞等于周尺的七尺或八尺,周尺的一尺约合23厘米)A.1610000B.1840000C. 1848. 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它们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几?A.5B. 6C. 79.如果在1000的前面添上数字“1”,新组成的这个数比原数增加了()。

A.1000B. 10000C.10000010.一个自然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7,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符合条件的最小自然数是()。

A.743210B. 179C. 89。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课件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课件

观察钢尺是怎样运动的? 我们把物体振动时往复运动的距离称 为振动的幅度,简称振幅。
尺子会来回 运动!
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 和敲击鼓面。
观察它们发出强弱不同声 音时,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怎样能更容易 观察到鼓面的 振动情况呢?
实验帮助卡
任务:探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大小的关系 第( )组
实验 步骤
(1)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橡皮筋和敲击鼓面。 (2)观察它们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振幅的大小。 (3)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
实验帮助卡
实验 记录
实验帮助卡
实验 记录
小结: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 物体的振幅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探索二: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对悬挂小 泡沫球摆动幅度的影响
振动幅度( B )。
A.Hale Waihona Puke 小B.越大C.不变
2.利用钢尺探究声音强弱的实验中,以下实验设计不合理的 是( C )。 A.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 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3.我们把物体振动时往返运动间的距离称为振动幅度。用不 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的幅度不同,以下表示 振动幅度最大的是( A )。 A. B. C.
4.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鼓面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为了 让鼓面振动的情况更便于观察,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C )。 A.将敲击后的鼓槌放入水中 B.在鼓面的旁边挂一个大的塑料泡沫球 C.在鼓面上放一些小颗粒的塑料泡沫粒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___轻__重__不同的声音称为声
音的强弱不同。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音__量来描述。 2.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强___;物体振动的幅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第5课 声音的强与弱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第5课 声音的强与弱
第一单元 声音
第5课 声音的强与弱
一、知识速记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声 音 越强 ;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 越弱 。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 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二 、重点实验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 1.住在火车站附近的小明,从火车自远而来到离他而去,他 听到的声音是( C ) A.逐渐变强 B.逐渐变弱 C.先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
2.下面对“昨晚雷声很大”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 B.雷声很大,说明音量很强 C.我们听到雷声是因为耳道中听小骨振动产生的
一、填空题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弱 ,单位: 分贝 。 2.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 音量 不同。
二、判断题。 1.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小。( × ) 2.声音的强弱无法控制,我们只能远离。( × ) 3.拨动皮尺、塑料尺、钢尺比较三者发出的声音,我们发现 拨动钢尺时声音最强。( √ ) 4.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它发出的声音响一些,可以调节弦 的松紧度。( × )
6.如右图所示,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弹 起的幅度不一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1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 音最强 B.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2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 音最强 C.敲击音叉乒乓球运动到3号位置时音叉发出的声 音最强
四 、生活应用题。 根据以下声音的特性正确连线。 用力敲击锣 轻轻敲击锣 鼓皮振动幅度大 鼓皮振动幅度小
3.轻轻击打和用力击打同一把音叉,我们听到的声音( B )
A.音量一样
B.音量不一样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我的健康档案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我的健康档案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我的健康档案教案引言:小学生的健康是他们成长的基础,教育他们关于健康的知识和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健康档案的知识。

健康档案是记录个人健康状况和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工具。

通过了解和记录自己的健康档案,学生将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健康意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档案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习如何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和日常行为习惯。

3. 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健康档案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习如何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和日常行为习惯。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可以用来记录健康档案的纸张和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起他们对健康的兴趣。

例如,可以问:“大家上次学到了有关健康的知识,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健康?”Step 2:学习新知识(15分钟)老师通过PPT展示健康档案的定义和作用,并讲解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同时,老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记录自己的健康信息和日常行为习惯对于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实例和案例的呈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个概念。

Step 3:讨论和记录(2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可以如何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和日常行为习惯。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或PPT 上。

Step 4:运用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以及老师的指导,试着自己记录健康信息和日常行为习惯。

他们可以画出并填写表格、做问卷调查,或者其他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录。

同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记录。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记录的健康信息和日常行为习惯。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记录,并从其他同学的分享中学习新的想法和方法。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触觉》知识点整理(2023春)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触觉》知识点整理(2023春)

5.触觉
1.触觉是怎样产生的?
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

2.皮肤对刺激会有什么反应?
答:(1)天热时,皮肤会出汗。

(1)在阳光的照射下皮肤会变黑,严重时皮肤可能会被晒伤。

(2)被蚊虫叮咬时,皮肤会起包。

(3)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上会起一层像鸡皮一样的小疙瘩,汗毛也会竖起来。

3.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皮肤病有痱子、湿疹、水痘等。

对海鲜过敏的人吃了海鲜后皮肤会起疙瘩并伴有瘙痒症状。

4.怎样保护我们的皮肤?
答:(1)保持皮肤清洁。

(2)勤换贴身衣物。

(3)避免皮肤受到刺激。

5.皮肤里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多,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弱。

手指尖、手背、手肘三个部位中,手指尖的神经分布最多。

6.用棉棒触碰指尖时,人体感觉到指尖数量的过程是指尖皮肤受到刺激→感觉神经→脊髓→脑。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杨树10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少10棵,柳树有多少棵?
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1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课堂小结: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
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闭上眼想一想)
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3、揭示课题:混合运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新授
(一)看教材P11页例5
1、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
韩家庄小学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第5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课题
四则运算(5)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
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
态度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
设计
思路
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
板书
设计
(1)42+6×(12-4)2)42+6×12-4
1、计算。34+15×4-20 300-55×12÷20 12×3÷9+56(44+16)÷4×23
2、仓库有水泥150吨,运了3次,每次运24吨,还剩下多少吨?
3、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前4天平均每天修150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作业布置
教材第P14—15页2、3、5—7题。
=42+6×8=42+72-4
=42+48 =114-4
=90 =1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一)引入新课
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
(二)练习15×4+20÷5 15×(4+20)÷5
1、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
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知识巩固
(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
1、计算。14+25×6-20 28÷4+22×5 14+25×(20-18)28÷(12+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