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教师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学习时间第周第节年月日教案编号学习内容炮兽主笔人审核人学习目标方法指津1、了解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把握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3、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合作探究用,体会人物性格。
4、能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自主预习】一、导入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
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
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
比如,晚餐、宴会等。
二、解题1、作雨果及其创作维克多•雨果(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一个军人家庭,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
他一生饱受宠辱,当过法兰西学院院士、上院议员,也被迫流亡海外长达19年。
在艰苦的流亡生涯中,他笔耕不辍,始终不向强权屈服。
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暴行的西方作家。
他死时,法国举国志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死后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碑的“先贤祠”。
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在长达60年时间里,他创作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炮兽教版
《炮兽》导学案第一学时一、学习目标:回顾小说知识、了解小说场景。
二、学习重难点:1、小说场景的概念、分类、作用的理解。
2、场景与板块、场面、情节、环境、空间、横截面等的区别和联系。
3.小说场景的划分和归纳。
三、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5-8m)话题:场景①阅读教科书29-33页并在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下做好标记。
2、合作探究与初步运用(10-12m)就下列问题学生分组交流①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②小说描写的环境分哪几类?③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3、点评与小结(5-10m)①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②教师有针对性地点评。
③教师讲解其中的重难点。
4、目标测试(8-10m)(1)填空题小说的三要素是( 环境)、( 情节 )、( 人物 )。
小说描写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外貌(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侧面:(景物)烘托、人物反衬等(2)简答题:小说场景的功能有哪些?①定调;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③引导人物出场;④揭示人物性格;⑤作为象征。
5、能力提升(3-5m)运用所掌握的小说知识熟读《炮兽》一文。
四、课后思考或探究1、《炮兽》一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场景?2、以简洁的语言归纳每个场景的内容。
第二学时一、学习目标: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分析,把握场景的功能或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掌握场景的功能。
2、具体分析课文中不同的场景描写的作用。
三、学习过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自主学习(5-8m)速读文章,查阅资料,翻阅词典,完成下列题目。
①、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②、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一万磅bàng槌chuí 垛duî 禀bǐng赋B、褥rù子桅wãi杆驯xùn服颠踬zhìC、锚máo索痉jīng挛气喘吁吁xū瞥piē见D、晕眩yùnxuàn飓jù风剐guǎ摇曳yâ③、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纠正。
《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⑴了解作者雨果其人其作;⑵场景的概念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在场景中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在场景描写中,运用对照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场景的功能,学会创设场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理解赏罚分明的重要性;⑵激发和培养学习外国小说的兴趣。
一、积累字词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歼.灭槌.铁锤.驯服牡.牛碾.
胳膊肘剁.着剐.褥.子痉挛
..
严峻舵.索颠簸船舷.禀.赋
瞥.见颠踬.侏儒
..锚.索陷阱
气喘吁.吁桅.杆摇曳蚱蜢
..受宠若惊飓风
二、整体感知切分场景
1、速读全文,找出小说中的人物。
2、粗读课文,列出作品中主要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三、美丑对照分析人物
(一)第一场景
提示:1、炮兽有多重?
2、作者为什么把这门脱落的大炮说成“怪兽”?你认为作者对炮兽的描写最具有冲击力的在哪一处?为什么?
3、在他的淫威下,与之对立的人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二)对比分析人物形象
探究——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作者是如何运用对照法来刻画人物的?
1、场景一:
2、场景二:
3、场景三:
4、谁是《炮兽》中的主角?炮队队长,将军还是炮兽?
四、小试牛刀创设场景
作业设计:请从以下场景中选择一个(或自创一个场景),写一个小片段,注意突出场景的特点,150字左右。
1、考场
2、毕业典礼会场
3、某明星演唱会现场
4、冬日清晨的大街上。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炮兽》主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炮兽》,使学生了解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炮兽》是一篇讲述自然界中动物生存法则的散文,通过描绘炮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互动,展现了炮兽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2.2 生字词解析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
2.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炮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互动等内容,深入领会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界生存法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炮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独特生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字典,理解生字词,掌握课文基本内容。
3.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揭示的自然界生存法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4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炮兽》的课后作业,包括作文、练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4.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炮兽》课文文本。
5.2 多媒体课件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包括炮兽图片、视频等素材。
5.3 字典、注释等辅助资料为学生提供字典、注释等辅助学习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炮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6.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人教版高二选修课程中的《炮兽》一课,该课程是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方军队中的“炮兽”在战争中的故事。
此教材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将选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情节的要点;(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了解其性格特点;(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其语言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理解小说中不同的情感表达;(2)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意识;(2)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了解其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2)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入(1)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章节,提高其课前预习能力。
(2)通过引入,导入本次课程的关键点,提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感受小说情节。
(二)课堂授课(1)讲解故事情节。
本次课程中将选择小说《炮兽》中的第一章,详细讲解主要情节及其背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故事的情感表达。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情节,认识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形象特点、性格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
语文:《炮兽》教案(新人教《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教学设计盂县第三中学张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九三年》的故事梗概,能够准确的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本文场景描写的作用,学习并尝试运用场景描写渲染气氛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小说中将军对炮队队长的态度,理解将军赏罚分明的行为。
【教学重点】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人道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渗透。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帆船模型【教学流程】【教学设想】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围绕《炮兽》中的人物形象展开教学.教学过程分为朗读导入、温故知新、教学目标、人物赏析、课内检测和课外探究六大步骤,将内容集中于8张幻灯片中。
本节课旨在鉴赏人物形象,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体会雨果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鞠躬,请坐!)一、朗读导入[出示幻灯片一]“一个疏忽危害了这只船。
到了现在,这只船也许已经没法挽救.在海上,就是面对着敌人。
一只渡海的船就是一支作战的军队.风暴隐藏着,可是并没有消失。
整个大海就是一个陷阱。
面对着敌人的时候,犯了任何过失都要处以死刑.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是哪位大家的文字呢?(生:雨果。
)[出示幻灯片二]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炮兽》,进一步去感受人物形象、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板书题目、作者]二、温故知新[出示幻灯片三]上节课我们自主学习了《炮兽》,首先,请同学解读题目,并介绍小说的故事梗概。
(答案略)文学鉴赏的重要原则是“知人论世"。
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作者相关情况。
(答案:雨果,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3课炮兽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生活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一个这样的“面”组成的。
本单元以“场景”作为单元的话题,选取了雨果的《炮兽》和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两篇小说,目的在于使同学们了解并掌握场景的定义、场景的功能、现代小说的场景观等理论知识,以便准确地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要在阅读中快速地融入文本,实现与作者的沟通与对话,达到与作者在思想认识上的共鸣,并在阅读欣赏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文学修养,受到美的熏陶。
课标定位1.领会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与功能。
3.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学法指导1.学会阅读小说,关注场景描写,理解场景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把握小说的情节,体会小说的内容与主旨。
3.理解场景描写的方法,要关注时间、空间,注意场景与人物的关系。
第3课炮兽坚守自我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做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炮兽》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埃尔弗雷德·比斯特所著的小说,本文将结合该小说内容,撰写一份《炮兽》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经典小说。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炮兽》,学生将会了解到美国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文化现象;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人性、战争和生命等话题的探讨和思考。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等。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于《炮兽》的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视和平、热爱国家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学内容:引子、主体和收尾三部分。
引子:老师可以通过介绍《炮兽》的作者介绍、小说背景、主题和阅读方法等,唤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欲望来阅读。
主体:老师可以分别以小说的几个部分、章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此次教学可以结合各种形式,如口语、朗读、课堂讨论、文件展示等等,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对《炮兽》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收尾:本节课结束了,如何让学生对学到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呢?可以通过小结、思考题、观影等等一系列上课要求来鞭策学生,在回家之前,让学生对于本次教学有所印象和领悟。
2.教学步骤:引子部分:a.简要介绍小说作者和其作品的主题,揭示小说内容的重要价值。
b.通过刺激学生,引导他们生起阅读欲望,降低文化隔阂的顺势c.激活学生的预备知识,让他们对二战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基本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主体部分:第一部分:《炮兽》章节一十种死法a.总结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b.道出身份:询问、解答一个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何理解世界是“赛场”, 而不是“战场”?c.开展讨论:针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内容等等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呈现出小说中丰富多彩和独特的世界观。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炮兽》这款游戏的基本玩法和规则。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提高学生对游戏设计和开发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游戏概述:《炮兽》是一款多人在线竞技游戏,玩家需要控制炮兽进行战斗。
游戏玩法:介绍游戏的基本操作、战斗系统、升级系统等。
游戏设计:讲解游戏的设计理念、关卡设计、角色设计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游戏的基本玩法和规则。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游戏操作和战斗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游戏体验和设计理念。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游戏画面和教学内容。
电脑:进行游戏演示和学生操作练习。
纸质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指导。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炮兽》游戏的基本玩法和规则。
2. 讲解:讲解游戏的设计理念和关卡设计。
3. 演示:进行游戏演示,展示战斗技巧和操作方法。
4. 练习:学生进行游戏操作练习,熟悉游戏控制。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游戏体验和设计理念。
3.2 时间安排导入:10分钟讲解:15分钟演示:10分钟练习:10分钟讨论:1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操作练习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游戏玩法和设计理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竞技中的表现。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游戏的体验和感受,以及游戏操作和设计的建议。
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和评估。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设计和开发的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游戏制作的整个过程。
邀请游戏开发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游戏行业的经验和趋势。
5.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相关领域的自主学习,如游戏剧情创作、角色设计等。
组织学生参加游戏设计和开发的相关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目标展示】1、知识与能力: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揣摩和体会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重难确认】把握场景设置对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意义。
【知识链接——记一记】一、作者简介:雨果其人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
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现在叫《船长》)。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_0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炮兽》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由雨果作品《巴黎圣母院》引出对雨果生平的介绍。
1、雨果生平: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因政见不和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
雨果少年早慧, 15 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 岁获图卢兹学士院“ 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夏多布里昂称之为“卓绝的神童”。
雨果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领袖。
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占领了欧洲古典主义的堡垒——法国文学阵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 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 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
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 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
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无论他的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雨果的作品都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
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
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
1885年5月26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雨果一生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炮兽》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能够把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炮兽》,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炮兽》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散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一只炮兽的相识、相处和分别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待动物要有爱心和尊重的态度。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和环保意识。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炮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回答问题和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课文的分析报告。
3.4 探究学习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环保意识,进行小组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学习。
3.5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炮兽》导学案2-1
《炮兽》导学案知识目标:、了解作者雨果其人其作;、场景的概念及其功能;能力目标:、在场景中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对比及比喻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赏罚分明的重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国小说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雨果其人其作;、在场景中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会小说中对比及比喻的作用;自主导学:预习:一、自主积累走进作者:维克多·雨果(),年月日年月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雨果几乎经历了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
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年任上院议员,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年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他回到巴黎。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维克多·雨果的创作期长达年以上,作品包括卷小说、卷诗歌、卷剧本、卷哲理论著,合计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绘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2.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课文《炮兽》节选自某作家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小男孩阿泰与一只受伤的炮兽结识,并决定帮助它治疗伤口,最终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绘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得到启示。
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2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4.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课后作业5.2 拓展作业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 3炮兽学案三 精品
《炮兽》学案三编者:审核人:[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生动传神的场面描写作为浪漫派的领袖,雨果的浪漫手法在《九三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雨果的一个重要的浪漫手法是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
小说开篇对战舰上大炮的描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这艘行驶的军舰上,一尊二十四磅重弹的大炮从炮座上滑脱了,它变成了一头怪物,它在舰上滚来滚去,旋转,闪避,脱逃,停顿,冲撞,击破,杀害,歼灭,又像撞城槌在任性地撞击城墙,这门大炮完全破坏了军舰的战斗力。
雨果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个场面描绘得令人叹为观止。
对照手法的运用对照法是雨果在创作中最喜欢采用的方法。
他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在本文的三个场景描写中就运用了对照法。
如第一场景中,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船长和大副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第二场景中,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炮队队长的勇斗炮兽与“老人”的智胜炮兽;第三场景中,将军(“老人”)对炮队队长的赏功与罚罪等。
这些对照不仅突出了炮队队长的英勇,而且也衬托了将军(“老人”)坚毅果敢、智能双全、赏罚分明的性格。
2.迁移应用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要求:①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②结构相对完整,语音准确、连贯。
③不少于150字。
[佳作·领悟]石头下面的一颗心雨果从另一个故事说起:一个男孩遇上一个安静的女孩,女孩说她正在恋爱,是幸福的。
男孩告诉女孩自己爱上了她。
女孩回答,她就要进修道院了,原来女孩爱上了上帝……一幅影像作品是关于人间与天堂的表述,石头下面的一颗心,坚韧而脆弱,希望而绝望。
把宇宙缩减到唯一的一个人,把唯一的一个人扩张到上帝,这才是爱。
爱,便是众天使向群星的膜拜。
灵魂是何等悲伤,当它为爱而悲伤!不见那唯一充塞天地的人,这是何等的空虚!呵!情人成上帝,这是多么真实。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乐观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炮兽》,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2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掌握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课文朗读与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4.3 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环境保护主题,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5.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尝试与家人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或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7.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8.1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炮兽》相关的文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环保主题的理解。
《炮兽》导学案.doc
高二语文《炮兽》导学案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积累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2、阅读话题详解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场景3、阅读思考:(1)小说节选部分可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场景来描写的?(2)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为什么?【学习重难点】小说节选部分场景的描写【教法学法】了解作者一一理清梗概一一探析环境一一鉴赏场景【知识链接】1、英法联军火烧作者简介: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
他死时,法国志哀, 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宠辱,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相关内容介绍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
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
而郭文背后,乂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乂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
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徳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 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
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私自放走了他。
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
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代表、他的老师西莫尔登也在痛苦川开枪自杀了。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3炮兽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本单元以“场景”作为单元的话题,选取了雨果的《炮兽》和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两篇小说,目的在于使同学们了解并掌握场景的定义、场景的功能、现代小说的场景观等理论知识,以便准确地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要在阅读中快速地融入文本,实现与作者的沟通与对话,达到与作者在思想认识上的共鸣,并在阅读欣赏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文学修养,受到美的熏陶。
,学会阅读小说,关注场景描写,理解场景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把握小说的情节,体会小说的内容与主旨。
理解场景描写的方法,要关注时间、空间,注意场景与人物的关系。
,领会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与功能。
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3 炮兽◎背诵名句1.庄子的《逍遥游》中说大舟好像无拘无束,但它受到水的限制,水积得深方能航行,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从反面论证了这一观点。
2.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诵读经典经典: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墨子》) 翻译: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因此爱他;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别人也一定会因此为他做好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因此憎恶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一定会因此伤害他。
赏析:在这段话里,墨子实际上是在强调“爱是相互的”,如果人各自爱、自利,就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恶。
因此做有利于他人之事,并不意味着只有利于他人,其实利益是相互的。
所以,人们只有各不相害,彼此相利,把个人利益建立在整体利益之中,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作者档案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维克多·雨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炮兽》导学案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积累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2、阅读话题详解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场景3、阅读思考:(1)小说节选部分可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场景来描写的?(2)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为什么?【学习重难点】小说节选部分场景的描写【教法学法】了解作者——理清梗概——探析环境——鉴赏场景【知识链接】1、英法联军火烧作者简介: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
他死时,法国志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宠辱,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相关内容介绍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
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
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
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
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私自放走了他。
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
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代表、他的老师西莫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
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
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发革命叛乱。
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
然而,他以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小说中那个被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
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保持他身份的神秘感。
小说节选部分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
他将人物置身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
在《炮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了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字词积累:槌()垛()褥()子桅()杆驯()服颠踬()锚()索胳膊肘()摇曳()剐()铁锤()瞥()见飓风()合拢()二、内容主旨和人物。
1、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炮队队长?还是那个神秘的老头(将军)?或者是炮兽?说说你的理由。
2、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
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
.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三、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3、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4、第二场景中又蕴含着哪些对照?5、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总结: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自主探究】《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
《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延伸阅读】雨果名言: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3、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4、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5、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6、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7、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8、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9、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11、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12、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13、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14、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15、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16、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17、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
自主预习1、通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给下列的字词注音。
疙瘩(gē)(da)虬(qiú)曲桠(yā)枝丹柯(kē)篝(gōu)火泥沼(zhǎo)龌龊(wò)(chuò)喧(xuān)响黏(nián)泥合拢(lǒng)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结构。
序幕:族群突然遇难开端:丹柯挺身而出发展:人们抱怨丹柯高潮:丹柯剖腹取心尾声:丹柯力竭而亡4、分析人物内心波动。
①族人困难来临之前:快乐,强壮、勇敢外族入侵时候:恐惧、胆怯,愿意做奴隶丹柯领导初期:和谐、相信大雷雨来临时:抱怨、围攻走出森林以后:漠视、践踏②丹柯困难来临的时候:勇敢的号召并领导族人开始抱怨时:快乐而安详族人怨恨审问时:有所埋怨、责怪族人生气诅咒时:怒火燃起、怜悯族人兽性爆发时:苦恼、奉献生命四、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树林分开又合拢这一情节?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突出了人们在丹柯的领导下产生了巨大威力,黑暗的森林已经不堪一击。
2、人们冲出黑暗后,忘记了牺牲的丹柯,说明了什么?先驱者的孤立和不被理解,批判了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的麻木。
3、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①丹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森林,走向广阔的草原,象征人们渴望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愿望。
②文中高大坚固的树构成黑暗的森林,象征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的黑暗;③广阔的草原让人豁然开朗,象征着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④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则象征着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⑤其他的人们则象征着在革命到来之前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
4、概括小说主题,本篇小说的主题如何展现?歌颂了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俄国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批判了一般民众对英雄的不理解,不尊重,不爱护。
表现主题的方法:(1)扬彼抑此,对比映衬(2)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
(3)浪漫主义手法。
五、拓展运用高尔基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现名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早逝。
高尔基由外祖母抚养成人。
外祖母家贫, 11岁的高尔基就不得不出外谋生。
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以维持生计,少年时期曾参加倾向民粹派的大学生秘密团体。
这一切就是高尔基的"大学"。
20岁后,高尔基开始在俄国各地流浪,目的在于"了解一下俄罗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样生活的"。
在长期的流浪期间,他一面做工,一面组织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
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
90年代高尔基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底层"社会(如《马尔华》《柯诺瓦洛夫》《切尔卡斯》等)。
在高尔基早期作品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占有重要地位,如《伊则吉尔婆婆的故事》《鹰之歌》《海燕之歌》(1901);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进军的号角。
90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臻至成熟,这时期高尔基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1899),接着,《三人》(1900)也问世了。
此外,高尔基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1905)、《野蛮人》(1905)、《仇敌》(1906)等等。
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
高尔基在许多作品中无情地抨击了作为旧制度支持力量之一的小市民意识,如中篇小说《奥古罗夫镇》(1909)、《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高尔基发表的重要作品有《意大利的故事》《俄罗斯漫游记》等。
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第三部《我的大学》于1923年写成。
"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同时又创作了几个剧本,其中著名的有《叶戈尔·布雷乔夫及其他》(1932)等。
高尔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诗式的不朽巨著。
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
高尔基的文学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
此外高尔基还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他曾担任《红色处女地》杂志的编辑工作,组织"世界文学出版社",领导1934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工作,同时他还是国内战争史和工厂史写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在他的关怀下,培养出整整一代的优秀苏联作家。
六、课后反思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