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里程表二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里程表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里程表二北师大版

5 里程表(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熟悉里程表的概念。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课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学生们思考:1.这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出讲的是“记录司机叔叔5天中,每天回家后行驶的路程的事”即可。

2.这个统计表你看懂了吗?学生能够回答出星期一回家后,里程表上的读数是160,星期二是350等,即可。

二、新课学习1.你能知道星期二司机叔叔行驶了多少千米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并讲清解题思路。

350-160=190(千米)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总结出小组的统一意见,准备汇报。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星期三、四、五各行驶多少千米?这五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哪天行驶的路程最多?哪天行驶的路程最少?(这个问题学生不易想到,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也可以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三、拓展延伸1.乐乐家的电表度数如下。

(单位:千瓦时)(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2)分别算出乐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

(3)乐乐家下半年(7月底至12月底)总的用电量是多少?(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2.赵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如下。

(1)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2)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是632千米,算一算,赵叔叔星期五晚上到家时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集体评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里程表(二)_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里程表(二)_北师大版

5里程表(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熟悉里程表的概念。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课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学生们思考:1.这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出讲的是“记录司机叔叔5天中,每天回家后行驶的路程的事”即可。

2.这个统计表你看懂了吗?学生能够回答出星期一回家后,里程表上的读数是160,星期二是350等,即可。

二、新课学习1.你能知道星期二司机叔叔行驶了多少千米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并讲清解题思路。

350-160=190(千米)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总结出小组的统一意见,准备汇报。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星期三、四、五各行驶多少千米?这五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哪天行驶的路程最多?哪天行驶的路程最少?(这个问题学生不易想到,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也可以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三、拓展延伸1.乐乐家的电表度数如下。

(单位:千瓦时)6月底7月底8月底9月底10月底11月底12月底43 0 545647382592998(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2)分别算出乐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

(3)乐乐家下半年(7月底至12月底)总的用电量是多少?(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2.赵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如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里程表(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里程表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

2.难点: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实物,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图片,让学生猜测里程表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辆汽车的里程表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里程表的组成。

教师讲解里程表的作用,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汽车的里程数据,让学生进行读取和计算。

例如,一辆汽车的起始里程是20000公里,行驶了500公里,问现在汽车的里程是多少?教师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读取和计算里程表数据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里程表(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里程表(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里程表(二)》教学设计主题里程表(二)(解决起点为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问题)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务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旧知复习,再次认识里程表。

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课堂小练,归纳总结。

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桌合作、集体交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检验学习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本节课是应用有关加减法的知识,继续解决“里程表”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读图的能力,与上节课不同的是“里程表的起点不是零”。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上节课《里程表(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里程既包括当天的里程,也包括以前的里程。

虽然数量关系很简单,但是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情,缺少这方面的经验。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1复习旧知自主完成上题(点名上台板演,其余练习本上板演,集体订正)教师活动11、组织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里程表的认识,里程的计算2、回顾计算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回顾上节课知识,巩固里程表的知识,回顾里程计算,为本课里程表不是从0开始的计算做好铺垫。

环节二: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导入新课出示教材情境图,请学生思考: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这个表是淘气数数一周的里程生2:周一早上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2、你读懂题目的意思了吗?这里的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35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说一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优秀教学设计

里程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额加减法,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题意。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直觉,培养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难点重点: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理解里程表中的信息含义,能根据含义画出线段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出示数线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吗?师提问:你能快速算出蓝格子中的数字,并说出计算过程吗?生答:550-350=200; 770-550=220;师提问:看来同学们都还记得数线这个老朋友,数线上面的数字越往右面越(),数线中增加或者减少的数字都写在哪里?师小结:今天我就用与数线道理相同的图形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去里程表(二)中看一看。

(板书课题里程表(二))活动2【讲授】情境解读二、情境解读师:(出示主题图)谁能给大家读一下给出的信息。

师:这里面的35是什么意思?生:35是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

师:表格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生: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回家时里程表的读数。

师:这些读数是怎样达到的呢?我们来看看里程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走动情况?(放视频,停在35)星期一早上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35)师:星期一开始工作了,到了回家时里程表是(160千米),星期一一天是由多少开始走到多少?生:星期一是由早上的35千米开始走到回家时的160千米。

师:这160千米是星期一一天走的吗?生:不是,出车时是35,回家时是160,中间多出来的才是星期一一天走的,用160-35=125。

师:同意吗?师:边放视频边解释:里程表继续走,星期二是从什么时候的读数开始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二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5节里程表(二)【第1课时】里程表(二)一、教学目标1. 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 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 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并会画图,看图理解。

三、教学难点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尤其是非零起点)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火车里程表时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吗?对,是画图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里程表的知识,请看下面的问题。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1.读懂题目信息,了解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

(1)观察主题图独立读题,想一想,说一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谁能把自己读懂的信息给大家说一说。

(3)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也就是说星期一晚上叔叔回来时里程表的数,实际上,星期一是从35---160,所以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应该是160-35的差。

)(4)你能用画图的方法将上表中的数据表示出来吗?(5)你能读懂淘气画的线段图吗?2.在辨析中掌握非零起点的里程表。

(1)总结概括。

那应该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呢?(2)淘气的叔叔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比较出来?(3)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学生先说自己的方法,如果没有用笑笑的方法,可以出示,让学生体会笑笑是怎样想的。

淘气笑笑(4)五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解法一:125+190+205+190+210=920(千米)解法二:955-35=920(千米)(学生讲出思路)(三)知识梳理,巩固练习1.总结提升:通过今天学习“里程表(二)”,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2.书P27-1题答案:(1) 430 545 640 730 825 920 998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2)7月:545-430=115(千瓦时) 8月:640-545=95(千瓦时)9月:730-640=90 (千瓦时) 10月:825-730=95(千瓦时)11月:920-825=95(千瓦时) 12月:998-920=78(千瓦时)(3)解法一:115+95+90+95+95+78=568(千瓦时)解法二:998-430=568(千瓦时)(4)略3.书P27-3题答案:(1)255+240+305=800(千米)(2)1000-800=200(千米)4.书P27-4题答案:(1)28+27+31+29+28=143(千米)(2)632+143=775(千米)5.下面我们来做个计算比赛答案:48,928,676,1000,189,609。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里程表(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理解里程表的构成和作用,以及学会读取和计算里程表上的数据。

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但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对里程表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对数据处理的不够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里程表的理解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里程表的构成和作用,能够正确读取和计算里程表上的数据。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取和计算里程表上的数据。

2.难点: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构成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里程表进行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应用里程表。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里程表进行问题解决。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里程表的图片和案例。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与里程表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用于计算和分析的工具,如计算器、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汽车里程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里程表的作用和构成。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里程表的构成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读取和计算里程表上的数据。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里程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提供的案例,尝试利用里程表进行问题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与里程表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独立完成,请同学上黑板
展示,集体订正。
8分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啊|星期五
2£2731292d
(1)赵权叔这五天一尢行驶了參少千米?
d)垦期一U上出发时电程丧的读数坠酣2千来’算一算,凶叔星期血晚上列家时叽|喩前读數是赛少?

测 反 馈
完成“练一练”第5题
独立完成,请同学上黑板
展示,集体订正。

学 反 思
10月底
430
545
640
730
825
(
(1)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说一说
(2)算岀乐乐家每月的用电量
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Ppt、时间
深化学习拓展训练
能正确计算 三位数的加 减混合运算廉托车上卜•班’他这一周征<1F翌的里桿如卜;
教学难点
能理解里程表中的信息含义,能根据含义画岀线段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引导、提示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Ppt、时间


一、激趣导入
1、岀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学生观看,思考:说说这是什么事?
2、这个统计表你看懂了吗?
能看懂里程 表,并根据表 中的信息解 决问题。
2页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10分
合 作 探 究 引 导 析 疑
1、乐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1月
>2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请
冋学上讲台演示,集体订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 第5课时 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 第5课时 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基础,对于如何进行加减运算已经不再陌生。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亲身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里程表相关的图片和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和活动任务,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里程表,并提问:“你们知道里程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里程表,并提出问题:“这些里程表有什么特点?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3.6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6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数学表达: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清晰地表达里程表的读取方法和数据含义。
5.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探索里程表的更多应用可能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对一些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人民币、时间等有一定的认识。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与测量相关的知识,如长度、重量等。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里程表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里程表的原理和数据关系。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教学,如模拟里程表的操作,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物道具:准备实际的里程表作为教学道具,让学生亲手操作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通常对具体的、实际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公式和概念。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可能更偏好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来学习,而不仅仅是听讲和阅读。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里程表(二)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里程表(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里程表(二)新课呈现结束后,对里程表(二)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技能提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正确解读里程表的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里程表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里程表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数据分析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里程表数据背后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里程表数据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里程表数据,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实际的里程表,引导学生关注里程表的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里程表上的数据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进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与里程表相关的数据,如行驶的路程、时间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数据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根据呈现的数据,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一辆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5小时,它能够行驶多远?”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3.6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6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6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3.6里程表(二)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上册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本节课将基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继续深入学习里程表的概念及应用。通过讲解、实例演示和互动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读取里程表、计算行驶距离,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里程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特别是在实践活动环节,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这表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成功的。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答案:汽车行驶250公里,每100公里耗油8升,所以消耗的油量为8升/100公里× 250公里= 20升。
3.换算题: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为80公里/小时,将这个速度换算成米/秒。
答案:80公里/小时= 80 × (1000米/1公里) / (3600秒/1小时) ≈ 22.22米/秒。
4.实际情景题:小华每天步行去学校,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00米,如果他每天往返两次,计算他一周步行的总距离。
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Fra bibliotek方法:(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里程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里程表(二)》(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里程表(二)》(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6课时里程表(二)·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应用有关加减法的知识,继续解决“里程表”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读图的能力,与上节课不同的是“里程表的起点不是零”。

由于有前一节课的铺垫,本节课可以适当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但由于里程表是非零起点,对于一部分同学而言会有困难,所以教师可以联系教科书中的直观图引导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1.读懂常见的汽车里程表,会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2.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解决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里程表读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解决起点非0 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下面是“甲市—丁市”的火车里程表。

(1)丙市到丁市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在练习本上完成这道题。

学生自由回答。

(2)691-348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师:691-348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能画出来吗?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复习里程表,温故而知新,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扫清障碍。

【答案】1.(1)691-517=174(千米);(2)691-348 求的是乙市与丁市之间的里程。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解决起点非0的里程问题。

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

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 千米。

淘气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

(单位:千米)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个里程表,你看懂了吗?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给予指导和记录。

师:这里的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星期一的里程数和以前的里程数。

师:同学们想一想怎么用一条线段图表示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有没有同学上台画一画呢?学生自由回答,抽点学生上台画图。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里程表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里程表的数值,并进行加减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读取里程表的数值和进行加减运算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读取方法,能够正确读取里程表的数值。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里程表的数值,并进行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运用加减法进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里程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里程表的图片、例题等。

2.教学材料:准备一些里程表的模型,供学生操作和使用。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汽车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怎么计算行驶路程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里程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里程表的读取方法。

然后给出一个例子,如:“一辆汽车初始里程是5000公里,行驶了300公里,现在的里程是多少?”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里程表模型和一些行驶记录卡片。

5里程表(二)(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里程表(二)(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喜欢通过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强,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五、总结回顾(200字,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里程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里程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数学绘本:《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通过学习《里程表(二)》,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里程表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是一本介绍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其中包括一些关于里程表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更多关于里程表的知识。
(2)数学视频:《数学大冒险》
这是一系列关于数学知识的视频,通过动画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介绍数学概念和原理。其中包括一些关于里程表的视频,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到更多关于里程表的知识。
③计算车辆行驶距离的步骤: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里程表来计算车辆行驶的距离,包括总里程和当前里程的读取,以及计算差值的方法。
④板书设计艺术性和趣味性: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用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来展示里程表的基本概念和读取方法,设计一些有趣的图案和颜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里程表教案(二)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里程表教案(二) 北师大版

里程表(一)检测巩固17 分钟1、下面是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航线示意图。

(1)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2)733-63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画一画,说一说。

(3)一艘客轮从武汉出发,沿航线已经航行了约600千米,在图中标出客轮的大概位置。

2、先计算,然后观察这两道算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350-126+207 350-(126+207)3、下面是陕西境内城市距离的里程表。

(2)榆林经过西安,再到安康,总行程是多少千米?(3)259千米表示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130千米呢?(4)算式:259-13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请计算。

(5)算式:63+13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请计算。

教师反思学生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师生活动体验导学案课题里程表(二)课型问题解决课设计者伍雅芳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把里程表中的数据变成线段图中的各点,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线段图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复习铺垫5 分钟1、身边若有司机叔叔,请连续记录一周里每天下午叔叔收车回家时的里程表,并与叔叔交流一下每天他行驶的里程数。

2、小华用尺子量一根彩笔的长度,从3厘米开始数到了9厘米,这支笔的长度是()cm。

3、小明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早上爸爸开车从家走时,小明看了车的里程表读数是150km,晚上爸爸收车回家时小明又看了车的里程表读数是160km,小明的爸爸今天跑了()km。

环节、学法、时间探案交流15 分钟认真观察情景图,解决以下问题:1、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小组交流)2、(1)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最全面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里程表二教案(精华版)

最全面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里程表二教案(精华版)

里程表(二)。

( 教材第26~27 页)1. 在具体情境中,综合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 并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3. 体会数学的奥妙,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里程表中的学问。

课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火车里程表相关的问题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汽车里程表的问题。

,你们会看汽车的里程表吗?今天【设计意图:暗示学生都是关于“里程表”的问题, 可能有相通之处。

】师: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

星期一早上出车时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

请看下表教材第26 页情境图) ,里程表的读数是35 千米。

淘气记录,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生:我知道了星期一里程表的读数是160 千米;星期二里程表的读数是350 千米; 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是米。

555 千米;星期四里程表的读数是745 千米;星期五里程表的读数是955 千师:星期一是行驶了160 千米吗? 为什么?生1:160 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天行驶的路程。

,这是星期一收车回家时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不是这一生2: 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是数减去出车时的读数的差才是这一天行驶的路程35 千米,收车回家时是160 千米,收车时的读,即160-35=125( 千米)。

师:既然都是里程表表问题呢?试一试。

,我们能不能借鉴研究火车里程表时画图的方法,来研究汽车的里程学生尝试根据题意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下面是淘气根据题意画的一个图,跟你画的一样吗? 你能看懂吗?与同伴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材第26 页淘气画的图)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从图中容易看出出租车星期一出发时读数是示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 我知道了,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35 千米,回家时是160 千米,160-35 就表,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里程表(二)|北师大版 (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里程表(二)|北师大版 (5)

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课题里程表(二)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内容教科书26-27页的内容。

授课时间目标1、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图意。

3、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更有兴趣。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能看懂里程表,并能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能运用线段图理解题意。

教学难点能理解里程表中的信息含义,能根据含义画出线段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情境图、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学生观看,思考:说说这是什么事?2、这个统计表你看懂了吗?二、探索新知1、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星期一是行驶了160千米吗?为什么?2、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示意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说出这个示意图的三层含义)(1)同桌合作议一议。

把理解的过程跟同伴间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2)集体交流时。

可以让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说说自己对线段图的理解。

(3)画一画。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全体学生模仿着画一画直观图,再次体验用直观图理解题意的优越性。

(4)总结概括。

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3、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4、你还能提出哪些其他的数学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答(2)小组交流讨论,准备汇报二次备课(3)小组汇报。

集体评议三、拓展延伸1、乐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6月底7月底8月底9月底10月底11月底12月底430 545 640 730 825 920 998 (1)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说一说(2)算出乐乐家每月的用电量(3)乐乐家下半年总用电量是多少?(4)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2、赵叔叔这一周骑摩托每天行驶的里程数如下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里程/千米28 27 31 29 28 (1)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2)星期一出发时里程表上是632千米,赵叔叔星期五到家时里程表上读数是多少?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里程表(二)前一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35 160 350 555 745 955160-35=125(千米)350-160=190 (千米)555-350=205(千米)745-555=190 (千米)955-745=210(千米)。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里程表(二)》精华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里程表(二)》精华教案
(1)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2) 星期一出发时里程表上是 632千米, 赵叔叔星期五到家时里程表 上读数是多少?
板书设计:
里程表(二)
前一天 35
星期一160星期二350来自星期三555 160-35=125 350-160=190
教学反思:
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图意。
课 时 计 划
课 题
里程表(二)
专用教室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图意。
3、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更有兴趣。
教学要点
能看懂里程表,并能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 加减,并能运用线段图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一.课前展示
二.情境导入
三.自主合作探究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学生观看,思考:说说这是什么事?
2、这个统计表你看懂了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知道周二司机叔叔行驶多少千米吗?
因为周二时, 里程表的读数事从 160 到 350 千米,所以他们的差表示的 就是周二一天所行驶的路程。
2、你还能提出哪些其他的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算式。并讲清解题思路 360-160=190 千米
(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小组交流讨论,准备汇报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三、拓展延伸 1、乐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6 月底 430 7 月底 545 8 月底 640 9 月底 730 10 月底 825 11 月底 920 12 月底 9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程表(二)。

(教材第26~27页)
1.在具体情境中,综合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并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体会数学的奥妙,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里程表中的学问。

课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火车里程表相关的问题,你们会看汽车的里程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汽车里程表的问题。

【设计意图:暗示学生都是关于“里程表”的问题,可能有相通之处。


师: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

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

淘气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

请看下表,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情境图)
生:我知道了星期一里程表的读数是160千米;星期二里程表的读数是350千米;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是555千米;星期四里程表的读数是745千米;星期五里程表的读数是955千米。

师:星期一是行驶了160千米吗?为什么?
生1: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这是星期一收车回家时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不是这一天行驶的路程。

生2: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是35千米,收车回家时是160千米,收车时的读数减去出车时的读数的差才是这一天行驶的路程,即160-35=125(千米)。

师:既然都是里程表,我们能不能借鉴研究火车里程表时画图的方法,来研究汽车的里程表问题呢?试一试。

学生尝试根据题意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下面是淘气根据题意画的一个图,跟你画的一样吗?你能看懂吗?与同伴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淘气画的图)
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从图中容易看出出租车星期一出发时读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160-35就表示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我知道了,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
师:请自己算一算每一天行驶的里程数,然后说一说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1:我先估计了一下,星期三、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都超过了200千米,我们可以分别计算出这两天行驶的里程数555-350=205(千米),955-745=210(千米);然后作比较,205千米
<210千米,所以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生2:我是分别计算了每天行驶的里程数,160-35=125(千米),350-160=190(千
米),555-350=205(千米),745-555=190(千米),955-745=210(千米);然后作比较,发现是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看汽车里程表的方法同看火车里程表的方法是一样的。

汽车里程表上的读数其实就相当于从出发(0起点)到结束(当天终点)的距离,而相邻两天里程表的读数差,则是这一天汽车行驶的里程数。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谈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内容,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里程表(二)
出发到结束的距离
相邻两天里程表的读数差是这一天汽车行驶的里程数。

1.细心研读教材,利用“从哪里到哪里多少千米”和“里程表读数与行驶里程数、电表的读数与用电量”知识的相通之处进行迁移教学,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2.借助“北京—西安”的路线图比较形象地理解所求问题,迁移到通过“里程表的转动”及“电表的转动”来展开丰富想象进行比较抽象的理解,它们的思路是一致的,直观地演示将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支撑,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分析题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A类
1.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刚买了一辆新车,星期一出门时里程表的读数为3千米。

小军记录了他爸爸这一周汽车行驶的里程表上的读数。

(单位:千米)
(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表上的读数为什么是相同的?
(2)小军的爸爸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少?相差多少千米?
(3)小军的爸爸这一周共行驶多少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301613910910121415031830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的加、减法。

能力要求:能看懂里程表中的信息并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
B类
2.小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

(单位:千瓦时)
6月底7月底8月底9月底10月底11月底12月底
437 545 643 730 825 917 998
(1)分别算出小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

(2)小乐家下半年(7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电量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的加、减法。

能力要求:能看懂里程表中的信息并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说明星期四没有开车出门,汽车没有行驶。

(2)星期一301-3=298(千米) 星期二613-301=312(千米)
星期三910-613=297(千米) 星期四910-910=0(千米)
星期五1214-910=304(千米) 星期六1503-1214=289(千米)
星期日1830-1503=327(千米)
0千米<289千米<297千米<298千米<304千米<312千米<327千米
327-0=327(千米)
答:小军的爸爸星期日行驶的里程数最多,星期四行驶的里程数最少,相差327千米。

(3)298+312+297+304+289+327=1827(千米)或1830-3=1827(千米)
B类:
2. (1)7月545-437=108(千瓦时) 8月643-545=98(千瓦时)
9月730-643=87(千瓦时) 10月825-730=95(千瓦时)
11月917-825=92(千瓦时) 12月998-917=81(千瓦时)
(2)108+98+87+95+92+81=561(千瓦时)或998-437=561(千瓦时)
教材第27页“练一练”
1. (1)(答案不唯一)知道了从7月到12月每月电表上的读数。

“画一画,说一说”略。

(2)7月545-430=115(千瓦时) 8月640-545=95(千瓦时)
9月 730-640=90(千瓦时) 10月825-730=95(千瓦时)
11月920-825=95(千瓦时) 12月998-920=78(千瓦时)
(3)115+95+90+95+95+78=568(千瓦时)或998-430=568(千瓦时)
(4)(答案不唯一)哪个月用电量最多?除了7月份的用电量以外,其他月份的用电量都低于100千瓦时。

所以7月的用电量最多。

2. 48 928 676 1000 189 609
3. (1)255+240+305=800(千米) (2)1000-800=200(千米)
4. (1)28+27+31+29+28=143(千米) (2)632+143=775(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