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视野下的舆论形成机制研究
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作用研究
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作用研究1. 引言1.1 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作用研究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下,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可以迅速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形成舆论热点。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对社会事件和议题的影响力。
网络舆论的参与性也是其独特之处。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论更加平等和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评论和表达观点。
这种广泛的参与性使得网络舆论更具有代表性和民主性,能够真实反映社会舆论倾向。
网络舆论的信息有效性也备受关注。
随着假新闻和谣言的泛滥,网络舆论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舆情监测和信息审核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网络舆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网络舆论的舆情引导也是其作用所在。
通过舆情引导,政府、企业和个人可以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引导公众舆论,影响舆论方向,实现自身利益或目标。
网络舆论具有传播速度快、参与性强、信息有效性、舆情监测和舆情引导等特点,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了解并研究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舆论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正文2.1 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是其特点之一,其快速传播的特性使得信息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开来。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更快更直接,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大量用户。
这种速度不仅来自于网络的高效传播方式,也受到用户互联网使用习惯的影响。
在网络舆论中,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如社交媒体平台、新闻网站、论坛等。
用户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快速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使得信息在网络上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
这种传播速度可以让一条消息在短时间内变成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还会受到热点话题的影响,一些热点事件往往会在网络上迅速引发讨论,形成舆论热点。
这种热点迅速出现、快速消散的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更加快速。
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快、直接且高效,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最新精选】舆论的形成过程
舆论的形成过程“社会舆论”是在日常用语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内涵有明显的区别。
西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教科书对舆论的定义列了一个清单,有8种之多。
比如,卢梭认为舆论即公意,库利认为社会舆论是社会互动的有机体的意见,行为科学的学者们认为社会舆论是多数人的意见,而社会心理学的学者们则认为社会舆论是表面上的“多数人意见”,是可以操纵的。
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诺伊曼则认为社会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对中国人来说,社会舆论也并不是一个泊来品。
我国古代称之为“舆颂”、“舆诵”、“清议”等,使用范围基本与之相同。
综合起来看,社会舆论是社会多数人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的意见的总和,作为多数人所认同的意见,常常有形无形地构成公众看待问题的“正常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
正如黑格尔所说,公共舆论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在我们的时代尤其如此。
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复杂的事物就像一座大山,从任何角度去观察和认识,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
舆论不仅仅是舆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而且还要涉及一定的社会现实、文化背景、公众心理等因素。
因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舆论的形成过程也不尽相同。
一般说来,舆论的形成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即面对特定的问题,不同的个体因其社会生活背景和经验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意见,多种个人意见相互交错、冲突、融合,进而产生一种主导性意见,这种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意见会在众说纷纭中凸显出一定的影响力,由此因此舆论。
另外,舆论的形成又可以看做是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受众自发: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探析
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探析【摘要】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个体心理健康的现象。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舆论暴力的定义和表现形式,然后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暴力的根源和特点。
接着探讨了网络舆论暴力对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个体受到的伤害。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展示了网络舆论暴力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在我们对网络舆论暴力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希望能够加强对网络舆论暴力的监管和引导,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网络舆论暴力问题,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传播学、社会影响、案例分析、反思、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网络舆论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出现的言论或行为,通过攻击、谩骂、造谣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恶意批评和攻击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愈发突出,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带来不小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
这种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舆论暴力在网络空间快速蔓延,甚至影响到现实生活。
网络舆论暴力不仅仅是个人攻击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道德和文化的问题。
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析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从传播学视野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升公众舆论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传播学视角分析、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探析,深入了解其定义、表现形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探讨其中潜在的传播规律和机制。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网络舆论暴力在实际情况中的具体表现,分析其背后的传播学原理。
总结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加强网络舆论暴力监管和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媒体对公共舆论形成的影响机制
媒体对公共舆论形成的影响机制在当今社会,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形成观点和影响决策的重要渠道。
媒体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多种机制得以实现。
首先,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影响公共舆论的基础。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决定了公众能够接触到哪些内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但并非所有信息都能进入公众视野。
媒体通过筛选、编辑和报道,将某些事件、话题和观点突出呈现,从而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例如,重大的社会事件、政治决策、经济动态等,往往是媒体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些报道会在公众中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进而形成公共舆论的基础。
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公共舆论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媒体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公众怎么想,但可以决定公众想什么。
媒体通过选择报道的主题和议题,赋予它们不同的重要程度和显著程度,从而影响公众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例如,在某个时期,媒体可能集中报道环境问题,这就会使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讨论和呼吁,进而形成相应的公共舆论。
媒体的报道框架也对公共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报道框架是指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所采用的角度、观点和表达方式。
不同的报道框架会导致公众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比如,对于一场自然灾害,媒体如果侧重于报道救援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公众可能会对政府的应对能力产生积极的评价;而如果媒体更多地关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混乱,公众可能会对相关部门提出质疑和批评。
这种报道框架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公共舆论的走向。
此外,媒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是影响公共舆论的重要因素。
如果公众认为某个媒体是可信的、权威的,那么它所传播的信息和观点就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和认同,从而对公共舆论的形成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相反,如果媒体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其传播的内容可能会被公众质疑和抵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共舆论引导。
媒体的互动性也在改变着公共舆论的形成方式。
微博舆论形成机制论文
浅析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摘要】2010年,微博元年,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应用平台在中国实现了飞速发展,势头之盛赶超之前的bbs、博客等sns社交媒体。
2012年,新浪发布《2012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指出,新浪微博用户已达到3.68亿,在引爆社会热点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仅仅利用140字的微小创意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缩短了人与人沟通的距离,为政府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与民对话模式,为商界创造出了更新颖灵活的营销手段。
那么,微博何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微博舆论又是如何构成的呢?本文将从舆论形成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微博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浅析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微博;微博舆论;形成机制一、公众舆论及其形成的两种途径(一)公众舆论的涵义。
公众舆论的概念来自于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于1922年的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公众舆论》,书中回答了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等传播学领域经典问题。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其主体是公众。
那么什么是公众舆论?对于公众舆论的概念,笔者较赞同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乔·萨托的观点:舆论由精英自上而下的煽动、普通民众舆论的自下而上沸腾和相关团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认同这三个部分构成。
(二)公众舆论形成的两种途径。
根据乔·萨托对公众舆论概念的解读,公众舆论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由精英自上而下的煽动;二是由普通民众自下而上的沸腾。
我国传统的舆论环境更接近多伊彻的“瀑布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信息以瀑布的方式,从较高的传播系统向较低的传播系统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水簇会经过一个个的水潭:最上面的水潭由经济和社会精英组成,接下来是政治和统治精英的水潭、大众传播媒介的水潭、舆论领袖的水潭,最后是人民大众的水潭,每一个水潭都抱着独立的态度以其特有的方式把进入它的信息重新加工一番。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也随之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旨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网络舆情的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首先对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概述,明确研究背景与意义。
接着,从网络舆情的生成与传播机制、主要类型、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网络舆情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网络舆情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展望网络舆情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促进网络舆情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的定义与特点网络舆情,顾名思义,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的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现象或话题的情感、态度和观点的总和。
它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复杂性和动态性。
网络舆情的定义涉及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网络”,即信息传播的平台和渠道,二是“舆情”,即公众的意见和情绪。
传播速度快:网络舆情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旦某一事件或话题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便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形成强大的舆论场。
互动性强: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发表观点、分享信息,形成多元化的舆论表达。
影响力大:网络舆情能够对社会事件和公共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难以控制: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加之互联网环境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和控制变得异常困难。
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探析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l O年第5期(总第107期)Jo啪al of t}l e P嘶Sch砌of C Pc孙e呼hou M血ci pal c伽_I Ili tte e N o.5,20l O(s u m,10r7)社会学研究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探析肖盼章(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技术科学系,河南郑州450053)摘要:网络舆论监督这一新型舆论监督形式的出现,对我国的民主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近几年一些网络舆论以“暴力”的形式呈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网络身份的匿名性、网络议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网络把关人的失职、部分网民对传统主流媒体缺乏基本信任等是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网络舆论暴力的现实存在,反映了目前我国网络道德与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
应对网络舆论暴力可以从道德规范、法律约束和网络技术等方面进行控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议程设置;实名制;媒介素养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5—0080—02一、网络舆论暴力的内涵网络舆论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已成为近几年人们讨论的热点。
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者是舆论发布的主要承担人,他们通过发起议题,提出议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形成“议程设置”模式。
网络受众通过讨论、回复的方式,同信息发起者保持相吻合的态度和共识。
一旦达到一定的大众认同程度,便会形成以文字形式表达为主,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舆论。
在网络上发布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虽然体现了网上舆论的民主特点,但由于发布者的知识构成以及心理问题等因素,一些网上发言往往缺乏理性甚至过于情绪化。
而这些失去理智的言论一旦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强化,就会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形成极大的舆论压力,最终发展为网络舆论暴力。
笔者试图给网络舆论暴力下一个定义:在网络传播中,部分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某一事件、现象的看法、态度的过程中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而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这些意见多以道德为准绳,通过激烈的言辞在网络空间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并把这种道德审判转向现实生活,公布事主个人隐私信息等,往往给事主本人或亲属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当事人以及部分参与者受到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伤害。
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控制
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控制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控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其控制力,探讨媒体传播的利与弊。
首先,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可以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可以将各种事件、观点和思想传递给大众。
媒体的报道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和观点,扩展人们的知识和视野。
媒体报道也能够引发社会关注,推动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舆论引导的方式实现。
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或观点时,通常会进行评论和解读,这会对公众形成一定导向性的影响。
例如,在选举期间,媒体报道和评论对候选人形象和政策进行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对候选人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评价和观点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公众的舆论。
然而,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媒体的部分报道可能存在片面性和偏颇性,缺乏客观和全面性。
媒体通常会根据自身利益和立场进行选择和呈现,这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不平衡和失真。
此外,部分媒体可能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从而选择性报道某些事件或观点,忽略甚至歪曲其他声音,造成舆论偏差。
另外,社交媒体的兴起加剧了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和控制。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人们可以自由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然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往往缺乏编辑和审核,可能存在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由于社交媒体用户众多且分散,媒体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舆论控制力相对较弱,这可能导致信息的混乱和舆论的失控。
为了减少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有一些对策可以采取。
首先,应加强媒体自律和公正性。
媒体应秉持客观、公正、平衡的原则,尽可能提供全面的信息,避免片面性和偏颇性的报道。
其次,应加强媒体监管和舆论监督机制。
政府和社会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机制,监督和约束媒体传播的合法性和道德性,确保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符合公共利益。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突发公共事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其形成与演变机制。
通过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过程,揭示了网络舆情形成和演变的机制。
在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舆情管理策略和对策,为应对类似事件提供了参考。
通过案例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探讨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结果总结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制和演变规律,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为社会稳定和舆情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形成机制、演变机制、应对策略、案例分析、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对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是当今社会舆论议论的热点之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往往会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对事件的传播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和规模大大加快,舆情的爆发和蔓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可迅速扩散到全国乃至全球,对事件的发展和处理产生重要影响。
深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探究网络舆情形成和演变的机制,制定相应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和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影响。
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中传播迅速,可以迅速引发舆情的爆发,并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对于及时有效地控制舆情、缓解社会矛盾、保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在高校中的影响日益凸显。
高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舆情管理不仅关乎校园内部秩序和声誉,也紧密关联着社会公众对高校的态度和信任度。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谣言、负面评论等舆情事件频发,给高校形象和正常运转带来了困扰和挑战。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术界和管理者对此开始关注并探讨相应的引导机制。
目前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究还比较零碎和缺乏系统性,对于其特点、现状、影响因素、优化策略和实施路径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必要开展一项系统性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以期为高校舆情管理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高校的声誉和形象有着深远影响。
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对于提升高校形象和声誉、维护高校的利益至关重要。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及时处理负面舆情,降低危机事件对高校造成的危害。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引导机制,高校可以更好地掌握舆情走向,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保障高校的声誉和稳定发展。
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还可以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交流,增强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可以更好地与社会发展趋势接轨,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意义在于提升高校形象和声誉、帮助高校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对于推动高校的发展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作用和效果,深入研究该机制在高校舆情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情况。
通过分析研究,旨在揭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在提升舆情管理效率、维护校园稳定、促进信息传播和宣传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和建议。
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机制
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机制社会舆论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传播,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了新的传播渠道。
本文将从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探讨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机制。
一、传播渠道网络作为传播渠道主要表现在新闻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博客等方面。
其中,新闻门户网站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它们兼具发布国内外要闻、社会新闻等实时内容的功能,并且它们提供了个性化订阅等功能,方便读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别。
社交媒体平台具体而微地反映出每个人的兴趣和态度,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它们促进了互动,推动了社会舆论的建立。
而博客则更加个性化,聚焦于个人的主题讨论,具有更强的话语权和传播魅力。
二、传播方式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首先,热点事件会在新闻门户网站上反复播报,引起读者注意,形成人气,带来强大的传播力。
其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能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看法,同时也可以表达对社会事件的态度和观点,这种社交传播方式提高了受众的跨界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
此外,由于博客的个性化特点,在写作过程中会突出主题,吸引阅读者关注,从而通过诱惑、感染等方式推广新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观点体系。
三、影响因素网络上的社会舆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首先,新闻媒体的报道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官方新闻机构发布重要新闻或深度报道,往往会在网络上掀起热潮,形成强大的传播效果。
其次,个人互动的影响力也很重要。
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个人的观点在网络上得到传播,逐渐形成大规模共识,成为新的社会舆论核心。
还有,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社会背景也直接影响社会舆论。
较低的收入和低水平的教育会使人们在互联网上沉淀在相对固定的想法中,而高收入和高水平的受教育者则更加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其舆论影响力的可能性也更高。
总之,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机制是复杂的,涉及诸多因素,需要从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对新闻舆论调控的探讨与思考
汇报人:2023-12-02CATALOGUE目录•新闻舆论调控的背景与意义•新闻舆论调控的理论依据•新闻舆论调控的手段与方法•新闻舆论调控的实践案例分析•对新闻舆论调控的思考与建议•对新闻舆论调控的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01新闻舆论调控的背景与意义新闻舆论调控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其进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舆论调控的目的新闻舆论调控的目的是通过影响公众意见和行为,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新闻舆论调控的定义新闻舆论调控是指通过引导、控制和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以影响公众态度、意见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手段。
通过新闻舆论调控,可以引导公众关注正面、积极的社会问题,避免负面情绪的扩散,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新闻舆论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使公众更易理解和接受信息,从而提高社会认知和共识。
提高传播效果新闻舆论调控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与公众沟通,传达政策意图和声音,增强政府公信力。
促进政府与公众沟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政治选举、重大事件等,新闻舆论调控可以防止恶意攻击和谣言传播,维护社会秩序。
防止恶意攻击02新闻舆论调控的理论依据新闻舆论调控是基于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
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允许公民自由地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
然而,新闻自由也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使,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新闻自由新闻舆论调控也与舆论监督密切相关。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对政府、企业或社会问题进行监督和批评。
舆论监督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和透明,推动问题的解决。
舆论监督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新闻舆论导向与调控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会对公众的认知和态度产生影响。
新闻舆论导向是指通过选择和强调某些信息,引导公众关注特定问题,并形成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和态度。
新闻舆论调控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政府需要对新闻舆论进行必要的调控。
新闻舆论调控是指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技术手段等手段,对新闻媒体和公众的言论进行管理和引导,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目的。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舆论监督方面,新媒体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网络调查、网上评论等,实现了更为广泛和及时的监督。
新媒体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对舆论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要实现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平衡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不仅对社会舆论形成和政府决策产生影响,也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和民主进程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但也会面临着谣言传播、信息失真等新挑战。
【关键词】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形式、作用、方式、优势、平衡、重要性、发展趋势、未来挑战。
1. 引言1.1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在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最新的信息,与他人分享观点和观念。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还包括信息呈现的多样性和即时性。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人们可以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信息。
新媒体时代还呈现出个性化、互动性强的特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来源、参与讨论,形成自己的信息圈和观点。
新媒体时代还具有虚拟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信息过载的困扰。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需要更加谨慎地筛选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多样性、即时性、互动性强,但也面临着虚拟化、碎片化和信息过载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2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舆论监督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舆论监督能够促进政府公正廉洁,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通过媒体和公众监督,政府的不当行为和腐败行为难以逃脱公众的眼睛,从而增强政府的廉洁形象,推动政府更加务实和廉洁地履行职责。
舆论形成与传播的实证分析
舆论形成与传播的实证分析舆论形成与传播一直以来都是与媒体息息相关的问题。
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持续关注,并且认识到舆论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并深入探讨影响舆论的因素。
1. 舆论形成在现代社会,舆论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社交网络、政府宣传等。
首先,媒体在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媒体通过报道新闻、分析评论等方式,引导着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反应。
其次,社交网络的兴起也对舆论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们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和传播信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群,进而塑造了舆论形成的格局。
政府宣传也是舆论形成的一大因素,政府机构通过宣传手段,对公众进行信息操控和引导,影响舆论的方向和发展。
2. 舆论传播舆论传播是舆论形成的重要环节。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传媒机构的选择、传播途径和公众接受程度的影响。
传媒机构的选择决定了哪些信息能够进入公众视野,而传播途径则决定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范围。
公众的接受程度则决定了舆论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人们在传播舆论时也会受到个人态度、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人会选择积极参与舆论传播,而另一些人则可能选择保持中立或者沉默。
3. 影响舆论的因素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媒体的选择和报道方式直接影响舆论的形成。
媒体在选择新闻、呈现角度和评价立场上的差异,会对公众的认知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社会群体的特点也会影响舆论的形成。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因此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也可能存在分歧。
此外,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也会影响舆论的形成。
公众对于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判断,会对其舆论倾向产生影响。
最后,个人的认知和情感也是影响舆论的重要因素。
个体的思考方式和情感倾向会对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舆论形成与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媒体、社交网络、政府宣传等在舆论形成和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
网络媒体与社会舆论形成
网络媒体与社会舆论形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成为我们了解时事新闻的重要渠道,还促使社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网络媒体与社会舆论的相互关系,以及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首先,网络媒体与社会舆论形成息息相关。
一方面,网络媒体作为时代的窗口,汇集了各类新闻信息和观点,为公众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
当发生重大事件时,通过网络媒体,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到第一手的报道,迅速了解事实真相。
这些信息和观点的传播往往会引发大量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社会舆论的初步声音。
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又对网络媒体产生着直接影响。
在网络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参与到社会舆论的形成中。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体可以迅速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种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不仅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也影响着社会舆论的走向。
网络媒体与社会舆论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信息的传播和反馈上,也体现在观点的塑造和演变上。
网络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扮演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角色。
当某一新闻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时,网络媒体通过发布相关报道和评论,对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引导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态度。
例如,当某一社会问题突然成为热点话题时,网络媒体可以通过持续的报道和舆论引导,将其置于公众的视野中,引发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同时,社会舆论也有能力对网络媒体进行影响和塑造。
当公众对某一网络媒体的报道或观点表示强烈反对或支持时,这些反馈将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在信息时代,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
当社会舆论对某一媒体持负面评价时,该媒体的声誉将受到质疑,进而影响到其信息的传播和观点的接受。
然而,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方面,网络媒体具有广泛的信息源和观点,可以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意见和看法。
这有助于培养公众的批判思维和思考能力,促进了舆论的多样性和互动。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面也容易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虚假报道的传播,进而误导公众的判断和决策。
媒体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研究
媒体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媒体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媒体报道的内容、方式和角度可能引发公众对某个事件的不同看法,甚至改变人们的态度与行为。
因此,研究媒体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媒体报道可以对社会舆论产生直接的影响。
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获得新闻与故事。
而媒体的报道内容往往决定了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
举例来说,当媒体报道某个社会问题时,报道的角度、图片、标题都会引导公众对该问题作出特定的理解和反应。
不同的媒体可能会选择突出不同的信息,从而引导公众对同一事件形成不同的观点。
这种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的认知与态度。
其次,媒体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还表现在其传播与引用的效果上。
当某一媒体对一件事件进行报道后,其他媒体多数会对其进行引用或转载。
这样一来,媒体报道的内容就会被扩散到更多人的视野中,并且不同媒体之间的报道也会相互影响。
如果某一报道引起了公众热议,那么其他媒体则会更多地关注这个事件,从而形成了“舆论场”。
舆论场中公众对事件的讨论与评价,进一步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媒体报道的传播与引用效果,加深了社会舆论对事件的讨论与影响。
此外,媒体报道还能够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
媒体报道时往往会用效果图、情感化的语言和故事情节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并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
媒体报道的情感共鸣可能通过对希望、恐惧、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刺激,激发公众对事件的共鸣与参与。
例如,当媒体报道一则人道主义故事时,通过展示人们关心弱势群体、牺牲奉献的品质,激发公众的同情与帮助意愿。
这种情感共鸣可以加强人们对特定议题的关注度,引起公众对相关问题的更深层次思考。
但是,媒体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公众也会对媒体报道进行解读和评价。
公众在接收媒体报道时,也会基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对报道进行评判。
新媒体传播对公共舆情的影响及管理策略
新媒体传播对公共舆情的影响及管理策略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新媒体的传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虚假信息传播、负面舆情的扩散等,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必须对新媒体传播对公共舆情的影响加以认识和管控。
本文将就新媒体传播对公共舆情的影响及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传播对公共舆情的影响1、加速舆论传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直接、更广泛,各种信息不断涌向公众视野。
这一现象也加速了公共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类信息和观点,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新媒体平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互动沟通机制,大大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舆论事件的迅速发酵。
2、促进舆论民主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更为开放、自由,在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方面更具民主化特色。
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传播和民主表达。
在此过程中,公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信息传递和互动模式。
3、扰乱公共秩序尽管新媒体传播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等优点,但在实践中也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虚假信息的泛滥和负面舆情的扩散。
虚假信息不仅会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导致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负面舆情的扩散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引发群体恐慌、社会不安等问题。
二、新媒体传播对公共舆情的管理策略1、加强信息监管为了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负面舆情的扩散,必须引入更加严格的信息监管制度。
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对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审查和排查,确保正常信息的流通,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行为。
此外,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到信息监管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和举报等形式,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信息环境。
2、提高舆论素质舆论素质是公众掌握信息、表达观点、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网络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与引导
网络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与引导网络传播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舆论导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引导着人们的思想。
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这样多元化、开放的传播环境中,网络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网络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网络传播,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人们可以获取到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和观点。
这种信息的多元化使舆论导向更加立体和多元,有利于人们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拓宽视野。
同时,网络传播也增加了舆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一条微博或一篇文章在短时间内可以引发广泛的讨论和热议,从而对舆论导向产生明显影响。
其次,网络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引导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一些网络平台和媒体也在积极引导舆论,推动舆论走向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方向。
通过精心策划和引导,一些舆论事件可以被有效地引导和塑造,从而形成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舆论导向。
网络传播的引导作用也体现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上,一些网络力量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引导公众形成理性、客观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风和偏激言论的传播。
另外,网络传播也对舆论导向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由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一些不实信息、谣言和负面舆论很容易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扩散,对舆论造成干扰和负面影响。
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网络传播来散布不实信息、制造谣言,从而影响社会秩序和舆论导向。
这种负面影响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信息核查和舆论引导,规范网络传播行为,维护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总的来说,网络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和引导是双重的,既可以为舆论导向的形成提供更多元和开放的信息来源,又需要引导舆论朝着正能量和有益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在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和观点的碰撞交织,舆论导向也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通过高度警惕和积极引导,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网络传播对舆论导向带来的挑战,推动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传播学视域下的重大疫情舆情引导与网络信息治理——以“C0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置为例
社会治理党政干部论坛传播学视域下的重大疫情舆情引导与网络信息治理"——以“C0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置为例o张文宇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的是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在复杂困难条件下的国家治理能力。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这次疫情应对暴露出信息传播者素养不足、传播内容对接不畅、报道失真、信息接受者真假不辨的诸多短板和不足,对政府如何做好信息多元社会的舆论弓I导和网络信息处理工作,带来了不少警示和思考。
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必须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有的放矢,提高在重大疫情处置中舆情引导和信息控制的能力,不断提升社会精细化治理水平。
一、深刻认识疫情应对中的舆情和网络信息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牵涉民众的生命安全,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政府和民众的行为对立与心理冲突。
政府需要科学认知疫情中的舆情规律,有效引导社会舆情,精准治理网络信息,满足公众的信息期待。
(一)舆情影响范围广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其中的关键舆情信息,不但影响大众的心理,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所涉及的医疗卫生知识专业性很高,触及到多数公众的知识盲区,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慌心理,行为一时不知所措。
如果政府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不能释疑解惑,疫情谣言极易产生并传播,会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影响,致使对疫情处置、大众行为选择、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影响,甚至在网络发酵,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二)网络舆情发展迅猛社会信息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特征之一,网络信息歸匿名、草根、裂变传播的#tE,加之突发公共独事件与身利益的相关曲艮高,会在不同群体、多种载体工具中相互转发传播,使得相关舆IWMm 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政过体发布彼信息,信息以好、图像、音频、视频等虚拟形式在网络上大量交织。
公众通过手机、电视、r»、电脑等渠道,获取相诽息,了解疫iww a®,自断、选择、参与信息的发布、评论与转发,在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同时,不断表达困惑和不解,把个体信息汇入网络公众信息。
公众舆论 (2)
公众舆论概述公众舆论是指社会上广泛存在和发表的关于某一特定话题的观点、评论和意见的总称。
它是由公众对于某一事件、议题或个人的看法和情绪所构成的集合。
公众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能够对政府、企业、个人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公众舆论的形成原因、传播方式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形成原因公众舆论的形成源于人们对于社会事件和政治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以下是公众舆论形成的一些主要因素:1.媒体报道: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将社会事件和政治问题推向公众视野,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媒体报道的角度和方式会对公众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2.社交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公众交流意见的重要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自由表达观点,分享信息,形成群体舆论。
社交媒体的迅速传播和广泛覆盖,使公众舆论更加迅速产生和扩散。
3.个人经历: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会对公众舆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个人经历能够触发共情和认同,从而影响公众对于某一问题的看法。
4.权威机构和专家意见:公众通常会倾向于信任权威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和意见。
他们的表态和解释对于公众舆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传播方式公众舆论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口碑传播:人们通过面对面、电话、微信等方式相互交流和传递信息,形成口碑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具有亲密性和信任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在社交圈内扩散。
2.媒体传播: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等形式传播公众舆论。
3.社交媒体传播: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成为公众表达观点和意见的重要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公众可以自由发布、转发和评论相关信息,形成广泛而迅速的舆论。
4.专业评价和分析:专业评价和分析通过学术论文、专业研究和咨询报告等方式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通常更加理性和理据化,对于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应对策略针对公众舆论的高度关注和影响力,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1.加强信息公开:政府和企业应当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减少谣言和不良舆论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知识(2009.02)·本刊特稿·言 靖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 舆论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一种是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一种是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自觉形成。
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 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
其优点在于控制成本较低, 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 控制方式简单, 易受偶然性影响, 控制预见性差。
自觉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
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 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体和目的, 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
随着社会成员自觉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为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相应地, 作为自为控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 大众传媒的舆论控制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
在舆论的产生过程中,自发和自觉机制往往交织在一块,用各种形式,共同促使舆论的形成。
一、社会规范的自然反弹和“创新扩散论”社会规范是指通过某种习俗、传统方式固定下来或由国家即社会组织认可,构成一定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与其保持一致,是适应社会环境的有效方式,反之则被视为“反常”,导致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或社会冲突,遭受社会各方面的议论甚至抨击,从而产生舆论。
换句话说,这种舆论的形成正是来源于社会规范的自然反弹。
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所属社会群体的群体规范,并作为“雷达”提供环境信息以引导个人的行为取向。
人们通过对公众舆论的认识和接受表明了自己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如党派立场、社会地位、宗教观点等。
社会成员总是在通过舆论的表达和传播告知社会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并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社会,以此来提高归属感,表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通过对舆论的认知和接受,个人也在表明他与所属社会群体其他成员的人际关系状态在正常地维持和发展。
否则,社会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就会表现为一种压力——如果个体与群体产生离心倾向,违背社会规范,群体舆论就会发挥“雷达”的预警功能,对个体发出警告。
从这个层面上说,舆论正是出于对社会规范的维护。
例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虐待老人会引起舆论的一致谴责。
社会规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种潜在的控制,对违规者予以警示。
而这种制约虽然是出于对社会的维护,但却不一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如,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里,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女人改嫁却为人所不齿。
于是,一个女人改嫁要背上不贞不忠的名声,受到人们的舆论声讨和指指点点。
这种思想影响之深,时间之久,甚至今天在某些落后地区还存在。
社会规范出于维护秩序的需要,必然对新事物采取审慎和某些程度的排斥态度,这里就存在新事物如何在社会上推广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舆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美国社会学家埃弗雷特•罗杰斯和休梅克提出的“创新扩散论”,对此有一定的启示,它从具体的、微观的角度描述了新观念的扩散过程。
而与之对应的是舆论的形成过程,因为舆论潜在客体一般正是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新观念而出现的。
“创新扩散论”将观念扩散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知晓,受众个体知道了新观念的存在;说服,人们开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权衡和评价这一观念,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决策,在得到更多的有关信息以后,经过进一步思考,人们作出是否接受新观念的决定;确定,在最后阶段,人们还会继续寻求支持其决策的信息,如果新的观念被证明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就会实施某些相应的行为,否则,就可能改变原先的决定。
舆论的形成伴随着传播视野下的舆论形成机制研究新闻知识(2009.02)·本刊特稿·整个过程。
在知晓阶段,舆论形成之初,只有小范围的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对某个社会问题形成明确的意见和态度。
可是,如果这几个人把这个观点传达给同样数量的另外的人,这样的传播辐射的范围就会呈几何级地扩大。
舆论产生的第一步就是使更多的“潜在公众”转变为对舆论客体有更多了解的“知晓公众”。
帮助完成这一步骤的可能是大众媒介的传播,也可能是人际传播,传播的速度相当快。
不过,这时人们的意见往往是多元的,还没有形成共同的意见。
舆论本身在形成之初,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也显示出相当的弹性和活力。
在说服阶段,相当程度上是舆论领袖在发挥指导作用。
由于公众在年龄、身份、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性,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总会产生分歧。
在统一认识方面,舆论的扩散必须经过人际传播渠道,特别要借助于公众之中那些见多识广、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在某一问题上具有权威性的舆论领袖的影响力。
舆论领袖必须深入群体中间,了解公众的普遍意志,取其精髓,去其偏颇,才有可能获得追随者,将群体其他成员统一于某种意见之下。
同时,公众对某种事物持赞成或反对态度,关键要看这种观念背后是否站着他们的利益。
如果某种观念与公众的利益相违背,公众就会坚持其反对立场,即便是有非凡能力的舆论领袖也无力回天。
在这里,意见开始汇集。
决策阶段是个体对是否汇入公众的洪流并实施相应的舆论行为的抉择过程。
此时,决定的作出是审慎的。
因为,抉择意味着内在的态度、意见将要转化为外在的社会行为,行为的结果可能是获得较大的利益,也可能是付出较大的代价。
此时,意见开始扩大。
确定阶段是决策的延伸。
为了进一步证实已作出的决定的正确性,人们倾向于寻求更多的意见支持。
如果接触到相反的意见,仍有可能推翻已作出的决策。
一个人在工作单位就某个问题作出的决定,可能由于家庭成员的反对而取消,也可能由于他所尊敬、信赖的权威人士的反对而取消。
总的看来,在这一阶段,人们已经形成普遍的社会舆论,对新观点、新事物接受或拒绝。
知晓、说服、决策、确定四个步骤在整个舆论形成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截然的划分,它们综合地发挥作用。
公众个人经历了这些环节之后,接受舆论,支持舆论,直至形成舆论行为的庞大主体,进而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二、群体利益的自我协调与舆论分散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指出,社会的各种利益集团常常通过大众媒介实行社会控制。
在西方社会中,那些在主要权力结构中占据着显要地位的社会组织,减少了对公众的直接宣传而转向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公共关系”的宣传,达到形成或改变公众态度的目的,其实质就是要控制社会组织内外各种意识、舆论和行为,促进其正常运行。
很显然,各种利益集团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中枢作用正在变得日益显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舆论的产生是群体利益自我协调的结果。
中国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利益的多元性形式表现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就是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各种舆论需求的存在,即舆论分散的存在。
舆论分散反映了当前社会利益主体不断分化的现实。
城市的群体分化较农村更为复杂,公职人员、个体工商业者、企业工人、进城农民,以及新出现的三教九流的社会群体,形成了相当多样化的舆论。
即使是原来意义上的较大的社会群体,由于社会结构处于转行期,也表现出舆论的相对分散特征。
这种舆论的分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广、人多。
这么大的地域,如此众多的人口,要想全国统一,只有一个声音是难以做到的,更何况是社会群体不断分化的今天。
因此,从实事求是出发,应当允许人民内部“舆论不一律”,广泛反映各种不同阶层群众和利益群体的不同意见和要求,即舆论的多样性。
由于社会群体的舆论传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表达,因此,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舆论表达受到传媒结构的很大影响。
从我国目前的传媒结构来看,虽然表面上比较平衡、合理,但是各种传媒不同程度存在的歧视,这就影响了舆论表达的多样性,表现了高度同质化的舆论传播。
以城乡结构为例,我们的传媒结构中,几乎所有的媒介都把目标锁定于城市受众,自觉地避开进城务工人员等人群,造成这些群体的利益和意见表达明显缺失,从而表现出较明显的舆论生态失衡。
几乎所有的媒体上都充斥着面向城市白领的汽车房产、美容美食、旅游导购信息和投市民所好的趣闻逸事、休闲娱乐、卫生保健内容,而对于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的各种信息需求和利益表达的欲望,往往视而不见。
舆论传播的同质化将导致舆论生态的结构性失衡,因为同质化就意味着多样化的丧失,社会环境失去了舆论多样性,舆论生态格局将遭到严重破坏。
这与目前我国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群体利益与舆论应该遵循的准则。
社会生活是五光十色新闻知识(2009.02)·本刊特稿·的,应当允许多样性的存在,不能强求千篇一律,舆论多样性的存在是社会有机体保持活力的源泉。
三、“沉默的螺旋”与舆论场“沉默的螺旋” 理论属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舆论形成机制的研究,由德国传播学者纽曼提出。
她认为由于害怕社会交往中被孤立,人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种社会天性就会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现象: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出于防止孤立的考虑,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在这里,她强调了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具有强大的效果,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
这种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从上可以看出,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几个要点: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从众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安全感或压力,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和“劣势意见的沉默”的螺旋式扩展过程,最终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①“沉默的螺旋”理论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互动,它强调人们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对意见环境的感受。
这种意见环境有时表现为“场”,即舆论场。
舆论场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
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公众都在一定环境中生存,个体在特定时间对具体世界的体验,总是伴随环境与他人的影响趋向一体化,公众的共同意见必然是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特殊场合下形成的,这种场合就是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