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引导

作者:万龙康钊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05期

摘要以“厦大教授吴某诱奸女学生”事件为例,从网络舆论主体的认知因素、情绪情感因素及其动机三个方面分析探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根据影响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动因研究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方式,以期净化网络环境,使网民在和谐与健康的环境下发表相对客观的意见。

关键词网络舆论动机心理机制舆论引导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不良网络传播媒介与大学生性道德认知偏差的相关研究[XXYJC1106]。

作者简介:万龙,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康钊,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2-171-03

我国社会舆论表达的平台多种多样,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自己的主页、微博、QQ及微信等网络媒介来传递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因而网络舆论开始备受人们的关注,已然成为最活跃、最自由、最激烈的舆论新形式。网络舆论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网络舆论形成的机制和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十分必要。蒋乐进研究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与网络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所有的网络舆论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网络舆论不仅是互联网上形成的公众的一致的意见,而且是遍及全球的无声意见的交互过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与使用网络。网民在网络上可通过各种方式就某件事件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各网民在评论中互动,从而推动网络舆论得以形成。积极的舆论有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表达的情绪化言论便会在网络平台上毫无顾忌地表达,并且可能在信息相互交流中得到强化,而一旦某种非理性的情绪化言论占主导地位,必将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2014年7月10日“厦大教授吴某诱奸女学生”事件在网络上传开后,一时间网络舆论铺天盖地,网民对吴某的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把该事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该事件还未平息之时,2014年10月11日,一网友爆料“川美副教授在馆子里亲吻年轻女人遭偷拍”,更造成网民的心理失衡,因而在网上引发了人们对高校教师的道德质疑。当然正确的宣泄无可厚非,但是也有些过于情绪化的言论同样在散播开来。通过对这两个事件的思考,人们不禁要问:人们为什么会对高校教师的道德败坏行为如此关注?这种强大的舆论是如何形成的?本文试图以厦大吴某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并研究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

一、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认知因素

所谓网络舆论主体,就是网络的使用者,即网民。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可以自由讨论,交换意见,参与舆论的形成。网民的认知是网络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因,知觉的选择性告诉我们,我们在面临如此繁多的新闻信息时,并不是对每一个信息都给予关注,而是根据刺激的强度、自己的兴趣等因素选择部分进行加工。也就是说,只有当某件事件具有一定的心理强度或者说心理价值,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评论时,舆论才可能形成。如果事件和网民持有的价值观念反差太大或者高度一致,那么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正是由于厦大教授吴某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网络受众所持有普遍价值观念反差太大,而致使该事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持续升温。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心理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随个体和环境两个因素变化而变化,用公式表达为:B=f(P·E)。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个人与环境的产物,舆论行为也不例外。当问题发生,即舆论客体出现时,不同的舆论主体会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场中也可能持有不同的意见。两种或多种意见相互碰撞,促使舆论正式形成。在厦大吴某事件中,刚开始大部分人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都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谩骂,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另外一种意见,即维护教授的名誉,为吴某证清白。这两种意见的对立,使对该事件的舆论愈演愈烈,顿时网上一片轰动。后来随着事件的水落石出,对吴某的谴责的声音一下征服了维护的言论。显然,两种不同观点的产生,一种是出于对某种违背道德行为的谴责,因为这样一个事件与他内化了社会准则和普遍价值观念相冲突。另外一种由于有的是和事件中的人有利益关系,有的是不明事实的真相而空发议论。即使后来人们大都对此种恶劣行径进行批评,但评论也有差异,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有的网民只是对教育界极个别人的行为感到不满和质疑,而有的网民却泛化到对所有高校教授的不满,把教授等同于叫兽,对整个教育界的道德有种强烈的失落感。我想见仁见智,是无需对这些进行道德判断的,但是在对舆论事件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有的人在强烈的心理失衡下,会发表一些过于情绪化的言论,而把舆论推向高潮,势必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余秀才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认为网络舆论事件产生后网民的心理失衡主要由于认知不协调所引起。网络的出现使得网络舆论成为人们释放内心张力、恢复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网民的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失衡是网络舆论得以形成的重要心理动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主要指个体因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而引发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厦大吴某事件为例,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行为违背了人们的社会准则和普遍的道德观念,因而与受众原有的认知相冲突,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平衡,使个体的心理产生一种紧张感。为了消除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感,受众要么强化自己的认知,极力维护自己的观点,要么改变自己的认知以适应舆论行为,从而释放张力,消除紧张感,恢复原有的心理平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民在网络舆论场中进行激烈的辩论,经历了从认知协调到认知失调,再到认知协调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