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合集下载

略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略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略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摘要:互联网时代,校园网络在高校迅速发展,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文章结合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特点,从高校实际出发,提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引导策略,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网络舆论引导策略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和迅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日益成为师生发表评论、表达诉求、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平台。

新兴的网络媒体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工作创新机遇。

网络舆论以各类评论性信息为主,包括感受、看法、态度、意见、观点等各方面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更是维护高校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要达到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良好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以加强校园精品主题网站建设为基础,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校园网络主流媒体。

高校应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精品网络舆论阵地,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和内容策划,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旋律,倾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网络舆论平台,努力提高主流网站信息的权威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凸显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服务性,通过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与大学生建立和谐互动关系。

根据不同主题网站的特色和功能,持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展各类网络主题活动和互动活动,使之成为大学师生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窗口和平台。

(一)提升高校官方网站建设水平高校官方网站在校园网络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舆论导向上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高校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代表学校的权威声音,刊载的报道题材和事件都将成为校园师生关注的焦点,对其他网络平台的舆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校官方网站首先应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主旋律。

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与引导

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与引导

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与引导作者:王新起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6期摘要:伴随着人们走进信息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舆论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方式。

而大学生头脑灵活,好奇心强,易接受新兴事物,成为网络舆论参与的重要成员。

网络舆论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校园甚至是社会的和谐。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积极分析网络舆论在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发挥社会、高校、法律、科技各个面的力量,制定有效的引导策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网络舆论;高校;引导;大学生在资讯发达,而信息又特别重要的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传播技术的提高,以及传播方式的革新与发展,网络舆论以其传播迅速、参与平民化、互动性强等传统大众媒体所没有的特性,迅速地登上了新闻传播领域的金字塔顶端。

当前,网络舆论凭借自身传播快、深、广的优势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

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及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优缺点,加强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引导,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精神园地。

一、提高校园网络工作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专业的、有经验的队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引导控制网络舆论方向大学生在校园中最频繁使用的就是校园网,所以校园网的工作在网络舆论的引导中特别重要。

所以高校的网络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网络技术,更应注意到社会网络大环境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及时或延时的影响,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定期开展学生调研工作并扩宽大学生信息反馈渠道,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心理状况,调整学生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网络舆情需要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尤其对师生在校园网络中提出的合理诉求或建议。

”高校不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微型社会,还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思想交流阵地,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对于网络舆论的管理,我们要做到疏堵结合,不能一味的堵。

略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略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品 质 和 人 文 情怀 , 涌 现 出 了高 分 低 能 。 有 知识 没 文 化 的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群 大 学生。 [ 9 3 有 人 指 出 : 2 l 世纪 , 一 个 年 轻人 只掌 握 某 一 种 专业 知 识是远远不够的 , 我们必须警惕“ 有 知识 没文 化 ” 的现 象 l l 0 懈 因此 , 社会和学校应转变传统观念 , 实行 以人 文 素 养教 育 为核 心的素质教育 , 建 立 和 完 善 大 学 生 人 文 素 养 的评 价 体 系 。 完 善
建 设 和 高 等教 育发 展 提 供 精 神 动 力 和舆 论 支持 。 关键 词 : 高校 校 园 网络 网络 舆 论 引导 策 略 随 着互 联 网在 高 校 的普 及 和 迅 速 发 展 .高 校 校 园 网络 日 益 成 为 师生 发 表 评 论 、 表 达诉 求 、 参 与 公 共 事 务 管 理 的重 要 平 台 。新 兴 的 网络 媒 体 在 给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带 来 严 峻 挑 战 的同时 , 也 带 来 了新 的工 作 创 新 机 遇 。网络 舆 论 以 各类 评 论 性 信息为主, 包括感受 、 看法 、 态度 、 意见 、 观点等各方面内容 , 对 大 学 生 的思 想 和 行 为 有 重 要 影 响 。健 康 向上 的高 校 网络 舆 论 环 境 是 促 进 大 学 生 健 康 成 长 的必 要 条 件 .更 是 维 护 高 校 稳 定 发 展 的有 力 保 障 。 要 达 到 校 园网 络 舆 论 引 导 的 良好 效 果 。 可 以 从 以下 几 方 面着 手 :
以加 强 校 园 精 品 主 题 网 站 建 设 为 基 础 。 打 造 具 有 影 响 力 的 校 园 网 络主 流 媒 体 。 高 校应 集 中力 量 建 设 一 批 精 品 网络 舆 论 阵地 ,在 科 学 定 位 的 基 础上 , 加大资金投入 、 制度建设 、 人 员 配 备 和 内容 策 划 , 积 极 弘 扬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 主旋 律 .倾 力 打造 各 具 特 色 的 网 络舆论平台 , 努力提高主流网站信息的权威性 、 吸 引力 和感 染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策略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社交网络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越发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学校必须面对诸如校园暴力、学术不端、师生关系等各种突发事件,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应对这些舆情事件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的意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不仅关乎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更关系到师生的校园体验和发展环境。

良好的舆情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维护学校正常教育秩序,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1. 舆情事件多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舆情事件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愈发庞大,高校往往难以做出及时有效反应。

2. 舆情事件复杂涉及到的舆情事件种类繁多,有虚假谣言、违规行为甚至犯罪事件,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3. 舆情事件危机应对一旦出现重大危机性舆情事件,高校需要有针对性的危机公关计划和方案。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应对策略1. 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组织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信息畅通。

2. 提前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通过聘请专业机构或采用专业软件进行舆情监测,并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3. 统一应对标准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员等方面的规范操作标准。

4. 多元化宣传渠道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回应与引导舆论,及时释疑解惑,避免谣言蔓延。

5. 协同配合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并相互配合。

6. 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舆情事件,采取因势利导、精准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处理。

五、总结与展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

高校应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网络舆情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同时也需要顺势而为,把握信息化技术发展新趋势,不断完善并适应时代潮流。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内容及引导策略探析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内容及引导策略探析

【特别关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产物,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传统的思想德育资源在网络舆论下越发显得弱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挥空间也日益被压缩和挤占。

“90后”大学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已经远远超乎书本的范畴之内,思维的敏捷度、对事物的洞察力、看问题的视角,往往超乎寻常,校园网络舆论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等诸多特征,使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及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发生了重要的突破和变化,因此,密切关注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动态因素,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对建设和谐、有序、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据有关权威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31.5%,而高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刚好处于这一阶段。

高校网络舆论内容丰富,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网络或新媒体等对社会热点、学校事务、校园生活、自身权益等关注对象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青年学生主要通过商业网站、学生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群)和QQ(群)等载体获取信息,从舆论本身的主要内容看,高校网络舆论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社会热点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接受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作为一个思维活跃的群体,对社会热点关注颇深,尤其是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题以及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事件。

近期发生的“钓鱼岛事件”、“皮鞋酸奶事件”及“郭美美事件”等都引起了在校大学生群体的高度关注,成为网络舆论热点话题。

2.学校事务型。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与校园事务息息相关的事件往往成为高校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当前,校园事务类事件主要包括:严重有损学校声誉与形象的贪污腐败、学术不端、污损师德的重大事件,如武汉大学副校长腐败案、广州体院院长论文抄袭等;涉及师生员工的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事故灾害类事件,如广州大学城中毒事件等;师生对于学校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相关的舆论舆情,涉及教材改革、学制改革及课程改革等方面,如武汉科技大学开设“风水课程”等。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

舆 论涉 及 到主体 、 客体 和介 体等 几个 要 素 。 所谓 网络 舆 论 就 是公 众 通 过互 联 网这 种 载 体公 开 表达 和 评 价 某种 社 会
现 象或 社会 问题 的具 有一 定影 响 力和倾 向性 的共 同意见 。 网
网络舆 论热 点 ,主 要包 括 突发 事件 、 热点 问题 、社 会热 点 、

3 网络意 见 的扩 散和放 大 阶段 。当 网络 “ . 舆论 领袖 ”的

校 园 网络 舆论 的形 成 过 程 分析
意见一旦成为大学生网民关注的热点时, 就会 引起较大范围
和较 快速 度 的传播 , 随着 舆论 因 子 的不 断凸显 ,网上 的意 见 已不 再是 单纯 的舆 论领 袖 的意 见 , 是舆 论领 袖所 聚集 的社 而 会 人群 所 持有 的意 见 。 这一 阶段 , 在 事件 发展 的过 程和 经过
第1 0卷 第 2期 20 0 9年 6月
燕 山大 学学 报 ( 学社 会 科 学版 ) 哲
Jun lf asa iesy (hlsp yadS caS i c dt n o rao nhn Y Unvri P i o h n oil c n e io ) t o e E i
V 1 0NO o .1 .2 Jn 0 9 u .2 0
-_L- - J _
Ej

校校 园 网络舆 论 的形成 特 点 引导 策 略 及
、பைடு நூலகம்


( 燕山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 60) 604 [ 摘 要】 随着校 园网络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 、影响学习和生活的重
要 平 台。如何使 用好 网络 ,引导 网络舆论 的健康 发展 是 目前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 面临的新课 题 。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1. 引言1.1 概述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之一。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网络活跃度的群体,其参与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们在网络舆论中的言论和行为往往能够引导舆论方向,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可以通过传播正能量,树立良好的网络形象。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思维较开放的一部分,其言论和行为往往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引导社会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可以促进信息传播和知识普及。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有益的知识信息传播给更多人,帮助他人增长见识和知识。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还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舆论关注时事热点、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传播正能量、促进信息传播和知识普及、引导社会舆论发展。

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影响力和责任,积极参与网络舆论引导,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1.2 探讨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的角色定位在网络舆论中,大学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作为新生代的代表,具有更加开放包容的思维和更多的创新性,是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监督者。

在网络舆论中,大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言论的传播者、信息的筛选者、舆论的引导者、矛盾的调解者等。

大学生可以作为言论的传播者,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或者参与讨论平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他们可以通过分享文章、转发信息等方式,将有价值的观点传播给更多的人群,引发讨论和思考。

大学生可以充当信息的筛选者,鉴别网络上的信息真伪,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不信谣传谣,为网络舆论的清朗做出贡献。

大学生还可以扮演舆论的引导者,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引导他人,传播正能量,提高网络环境的文明度和规范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引导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引导策略

互联 网 已成 为 高 校 重 要 的舆 论 发 源 地 据 中 国互 联 网络 信 息 中心 ( N I ) 0 1 1 发 布 的 《 C NC 21年 月 中 国互 联 网络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 示 , 0 0 我 国 网 民 网 民 总 显 21年 数达 到45 亿 , 职业 结 构 分 布 方 面 。 生 占总 数 的 3 . , . 7 在 学 06 在 % 各职 业 群 中排 第 一 。 而2 0 年北 京 高 校 大 学 生 思 想 动 态 滚 动 08 调查 资料 显 示 .有 6 . 的学 生 把 网 络 作 为 获 取 社 会 信 息 最 96 %

._.-
同 网 络 舆 情 的 特 点 和 引 导 策 略 校
熊 孜
( 江 国际 海运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江 舟 山 浙 浙 360 1 0 0)

摘 要 :当 前 , 联 网 已 成 为 高 校 重 要 的 舆 论 发 源 地 , 互 面 对 错 综 复 杂 的 高校 网 络 舆 情 .校 方 可 以 根 据 其 特 点 采 取
校 园建 设
关 键 词 : 校 网络 舆 情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特 点 引 导 策略
高 校 网络 舆 情 是 指 “ 在 校 大 学 生 为 主 的 群 体 通 过 互 以 联网对校 园生活 中的某些现 象 、 园管理 , 校 以及 其 所 关 注 的 其 他 社 会 现 象 、社 会 问 题 所 表 达 的 态 度 、 意 见 和情 绪 的 总 和 ” 。 校 网 络 舆 情 在 活 跃 校 园 文 化 、 强 学 术 交 流 等 方 面 高 加 发 挥 巨大 作 用 的 同 时 . 对 教 育 工 作 者 提 出 了 新 的 挑 战 。 也 综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意义、困境与路径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意义、困境与路径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意义、困境与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意义 (4)1. 快速传播信息 (5)2. 引导社会舆论 (7)3. 提升高校形象 (8)4. 预防和化解危机 (9)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困境 (10)1. 舆论引导难度大 (11)2. 网络信息泛滥 (12)3. 舆论监督机制不完善 (13)4. 缺乏专业人才 (15)四、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路径 (16)1. 完善舆情监测系统 (17)2. 建立专业的舆情引导团队 (18)3. 制定合理的舆论引导策略 (19)4.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20)5.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1)五、案例分析 (22)1. 北京大学“邹恒甫事件” (23)2. 复旦大学“朱令事件” (24)3. 中国传媒大学“马赛克事件” (25)六、结论与展望 (26)1. 研究总结 (27)2. 政策建议 (2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9)一、内容综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信息真实性强等特点,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困境以及应对路径,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高校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师生的生命安全、校园秩序和国家利益等重大问题,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对于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师生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舆情引导有助于提高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沟通与协作。

本文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困境,在实际操作中,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着信息传播速度难以把控、舆情虚假信息泛滥、舆论引导策略难以实施等困境。

高校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及引导策略 舆论引导的策略包括

高校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及引导策略 舆论引导的策略包括

《高校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及引导策略舆论引导的策略包括》摘要:摘要:校园网络舆论已成为高校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网络舆论成为高校舆论传播的重要方式舆论是大众传播的主要内容,构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一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摘要:校园网络舆论已成为高校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

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主要存在互动不足、沟通不畅、机制不顺、管理无序等问题。

构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长效机制,要从营造舆论环境、重视社区建设、建立协调机制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引导舆论传播网络高校网络舆论成为高校舆论传播的重要方式舆论是大众传播的主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在大众传播中异军突起。

所谓网络舆论,是指“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或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意见的总和”。

网络舆论在近年来多起社会大事件中成为事件发展的主导力量,日益显示出其在信息渠道、互动空间和生活平台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善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在新时期,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新时期“群众观点”的集散地,如果对网络舆论处理得当,就能更好地深人群众,为人民服务。

若不了解其规律,处置不当,就会带来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引发危机事件,导致工作的被动。

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新时期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络融合速度越来越快,而一向被视为社会“弄潮儿”的高校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非常娴熟,对“手机互联网”的使用十分普遍,甚至随时随地“挂”在网上,因此他们可以非常便捷地接入网络,受到舆论的影响,并自发地将校园网与校外网络实施连接,其自身也往往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环节和链条。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使用校园网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明显特点:一是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特性及功能的认识趋于一致:二是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行为的盲目性大于理性;三是网络舆论影响不容忽视:四是网络舆论引导不可或缺。

学校整治舆情引导制度

学校整治舆情引导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声誉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为加强学校舆情管理,提高舆情引导能力,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保障学校师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形象;2.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3. 增强学校舆情应对能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4. 促进学校和谐稳定,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环境。

三、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舆情引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舆情管理工作;2. 设立舆情监测组,负责对学校内外舆情进行监测、分析和研判;3. 设立舆情应对组,负责制定和实施舆情应对策略;4. 设立舆情信息发布组,负责学校舆情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四、舆情监测1. 建立舆情监测网络,对学校内外舆情进行实时监测;2. 对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重点监测;3. 收集和分析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的意见和诉求;4. 对可能引发学校舆情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

五、舆情应对1. 制定舆情应对预案,明确应对原则、程序和措施;2. 对负面舆情,迅速采取措施,及时回应关切,澄清事实;3. 对正面舆情,积极引导,扩大宣传,树立学校良好形象;4. 对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六、舆情引导1. 加强舆论引导,树立正确舆论导向;2. 举办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3. 加强与媒体沟通,积极宣传学校发展成果,树立学校良好形象;4. 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生舆情素养,引导师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舆情问题。

七、责任追究1. 对未按要求履行舆情管理职责,导致学校形象受损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2. 对泄露学校内部敏感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3. 对在舆情应对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学校舆情引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校园舆情处理与排查解决的协同应对策略

校园舆情处理与排查解决的协同应对策略

校园舆情处理与排查解决的协同应对策略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校园舆情在当代大学校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校园舆情可以迅速传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加强校园舆情处理与排查解决工作,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档旨在阐述校园舆情处理与排查解决的协同应对策略,为我校舆情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 舆情监测与信息收集2.1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利用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关注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

2.2 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渠道,包括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个渠道,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3 组建专门的舆情监测团队,负责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判断舆情风险等级,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3. 舆情分析与评估3.1 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3.2 建立舆情评估体系,从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速度等方面对舆情进行综合评估,为决策提供参考。

3.3 根据舆情分析和评估结果,对舆情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4. 协同应对策略4.1 内部协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舆情事件。

例如,宣传部门负责舆论引导,学工部门负责学生教育引导,保卫部门负责校园安全等。

4.2 外部协同:与家长、社区、政府部门等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舆论。

4.3 舆情回应:根据舆情性质和紧急程度,采取适当的回应策略,如发布官方声明、举行新闻发布会、提供权威信息等,确保舆情不发酵、不蔓延。

4.4 教育引导:通过课堂教学、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心理素质。

4.5 心理咨询:为受到舆情影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困境,维护心理健康。

4.6 整改落实:对舆情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查找学校管理和服务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的重要力量。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对于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术交流、塑造良好的校园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与方法,以期提高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明确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梳理和总结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本文还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

一旦有热点事件出现,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二是舆情内容多元,涉及面广。

从学术科研到校园生活,从社会热点到政治事件,几乎无所不包。

三是意见表达直接,情绪化倾向明显。

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部分师生在表达观点时可能过于情绪化,甚至产生偏激言论。

高校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使得引导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变化,为应对舆情危机提供信息支持。

另一方面,高校还需要加强师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计划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 提高学校网络舆情管理意识,确保校园网络环境安全、健康、有序。

2.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预警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

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提高学校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4. 引导师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2. 设立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处置工作。

3. 设立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

三、工作内容1.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对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监控。

(2)定期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网络舆情发展趋势,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3)对发现的负面舆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2. 做好网络舆情引导(1)加强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提高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

(2)针对负面舆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引导舆论走向。

(3)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提高师生网络素养,倡导文明上网。

3. 完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预案,明确应对流程和责任分工。

(2)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学校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与政府部门、媒体等外部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4. 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1)组织网络舆情管理培训,提高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素质。

(2)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网络舆情管理队伍。

(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其廉洁自律。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处置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网络舆情管理意识。

5.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积极工作。

五、工作计划实施1. 第一季度:完成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组建,制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处置制度。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上评论、贴文、留言等都可以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引导网上舆情,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网络负面舆情居高不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主要以学校事件、个人形象为主要内容,这些事件大多数从负面方面切入,引发情绪化争议,如校内暴力事件、性侵事件、校园消费等等。

这些事件经过舆论炒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比实际情况更加恶劣。

2.网络舆情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往往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这些情绪大多数是负面的,如恐惧、愤慨、不安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容易被炒作和放大,在网络上传播和强化,引发事态升级和舆论对抗。

3.网络舆情普遍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普遍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大多数来源不明,信息不全面,存在很多谣言和不实之词。

这些不实之词往往成为网络上的流传,误导大众,造成社会不安。

1.加强网络素质培训,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分析力、辨别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应该自觉增强自己的防骗意识和识别能力,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信息和评论。

2.建立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及时调节网络内容学校应建立自己的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建立专门的舆情监测团队,发现网络舆情异常及时介入调节,避免负面情况扩大,引发更大的负面影响。

3.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建立正面覆盖机制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建立正面舆情覆盖机制,弘扬正能量,传递积极信息,推动良好风气的形成。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发声,参与到网络舆情中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意见。

4.加强舆情教育和引导,增强舆论意识学校应该加强舆情教育和引导,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舆情,如何正确引导和处理网络舆情,增强舆论意识和处事能力,尽量避免产生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公关论坛新媒体环境下 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文/邹金町摘要: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师生的福祉,还对社会舆论产生深远影响。

在新媒介条件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具有快速扩散、引发规模广泛、信息碎片化、观点多元化等。

针对这些特征,高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传播周期管理机制。

同时,为了有效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舆情引导管理策略,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引言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会快速产生一系列的网络舆论。

如何有效地引导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关乎高校的声誉和形象,更直接影响到校园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传播特点和应对策略,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很大的价值。

本文以大学突发事件为背景,对网络舆情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帮助高校有效化解危机,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一)现阶段处置网络舆情的理念及举措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和传播的重要渠道,而各类新兴媒介又是其中的重要节点。

而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手机媒体,方便、快速地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发布出去,而社会上的热门话题,舆论的传播与发展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各种各样的信息互动的互联网平台,将信息的传播过程极度地简单化,它的碎片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和快餐式的上下文气氛,在互联网上,当互联网用户的阅读兴趣被激起时,如果不能同时发布官方的主流正面新闻,各种信息很容易就会被扭曲,从而导致群体的认知发生扭曲,从而加剧公众的极化效果[�]。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内容摘要:论文摘要:以北大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日益成为舆论焦点、负面舆论大大增多、校园舆情更加复杂等舆论环境的变化趋势,针对高校如何应对舆论环境变化、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提出了对策:高校要进一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需从加强自身建设和搞好对外宣传两方面来塑造自身形象;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发挥校园媒体优势,掌握舆论主动权,努力提供校园舆论发展的“参考系”;客观审视来自外界的负面舆论,积极回应舆论环境并与其良性互动;规范网络舆论行为,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

论文关键词:高校;舆论;舆论环境;校园舆情一、高校舆论环境的含义舆论学研究表明,舆论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

关于舆论的界定,学术界曾提出过很多不同的观点,参考国内舆论研究的著名学者陈力丹的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非理性成分”,笔者认为高校舆论的含义即是人们对高校或高等教育某方面问题相对一致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合,对高校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所谓舆论环境,是指在大致相对集中的时空内,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众多具体舆论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2]。

现实的舆论环境是历史的环境舆论的继承和延伸,同时不断影响着各种原有舆论的消失和新舆论的产生[1]46,同时也调适不同的个人、群体和社会组织间的相互关系。

舆论环境是由舆论主体和舆论客体组成的。

对于高校舆论环境而言,舆论客体(舆论对象)为高校或者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事件,舆论主体则是社会公众。

高校舆论主体又可以细分为高校内部的师生员工和高校外部的其他社会公众,由此形成两种高校舆论环境:即高校内部舆论环境(校园舆论环境)和高校外部舆论环境(社会舆论环境)。

提高学校舆论管理能力的策略

提高学校舆论管理能力的策略

提高学校舆论管理能力的策略舆论管理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学校而言,舆论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

良好的舆论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声誉,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并促进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提高学校舆论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对内对外的沟通学校舆论管理的第一个策略是加强对内对外的沟通。

对内的沟通主要是指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包括班级会议、教师会议等形式。

学校应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和困惑。

对外的沟通则是指学校与家长、社会各界的沟通,可以通过家长会、社区沟通会等形式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通过加强对内对外的沟通,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和回应各方面的舆论和意见,有效地控制和引导舆论。

二、建立良好的舆论管理团队学校舆论管理的第二个策略是建立一个良好的舆论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可以由学校的公关部门、宣传部门以及相关教职员工组成。

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口才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团队成员还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危机和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理,以防止舆论的恶劣发展。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舆论专家或公关活动策划师参与团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三、积极营造正面形象学校舆论管理的第三个策略是积极营造正面形象。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项目来展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引导舆论关注学校的正面形象。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科技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和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构建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学校舆论管理的第四个策略是构建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因素。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渠道,及时向师生和家长发布重要信息和通知。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网络舆论监管,防范和处置网络谣言和恶意攻击。

五、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学校舆论管理的第五个策略是加强对媒体的管理。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印象因素和引导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印象因素和引导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印象因素和引导策略【摘要】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文章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了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围绕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现状的分析、影响网络舆论的因素以及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展开讨论,对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为提升网络舆论做出了一定的展望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现状、印象因素、引导策略、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正文、分析、影响因素、提升策略、结论、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校园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网络舆论不仅仅是学生们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更是学校形象和声誉的一面镜子。

通过网络舆论,人们可以了解到学校的现状和文化氛围,也可以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利益和关系。

这些有时候会因为一些负面事件或言论而引发舆论风波,对学校造成不利影响。

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引导,成为了学校领导和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网络舆论的因素,提出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以期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学生们在校园网络上发布信息、交流观点,这些网络舆论对于校园文化、学风、学生心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和日常交流工具,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目前也逐渐成为参与公共舆论、传播网络热点的重要载体,如何使用好网络,如何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成为了现代传媒的重要传播平台,人们通过网络来获得信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通过网络来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建设发展,高校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发表议论,表达情感,甚至是发泻情绪等等一些行为,也逐渐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的高度开放和自由,迎合了青年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本性,但是网络这种高度自由的环境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道德观念模糊,责任感淡化,民族观念模糊。

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教育的新平台,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现状
网络舆论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多数人对某焦点事态所表
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
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争论的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或者校园教学、科研、管理等问题。

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形式,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
意见。

由于校园网络舆论主体的特定性范围的限制,使得校园生活成为舆论关注的核心。

学校的日常管理、各项改革决策等事关师生的核心利益,往往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很容易形成舆论中心。

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等特点,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并面临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与心理的多重压力与冲突,急需得到外界的帮助与支持以及有关政策的咨询或心理导航,他们上网主要是为搜取信息、拓展新的学习渠道、促进专业学习,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会将距离自己生活最近的校园网络作为首选。

这些热点事件正是他们容易关注和对此引发更多思索和评论的焦点。

二、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校园网络舆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校园网上评论类信息的发布主体是大学生,其内容一般是由各种消息所引发的情绪、态度、意见、观点等组成。

这些信息在校园网上小范围内传播的时候,它们并不会产生对现实的影响;而当它们围绕特定主题大量出现,并表现出一致性、持续性、强烈性等特征,
就会形成舆论,影响大学生的态度和观点,甚至影响到他们在现实中的行为。

校园网络舆论是网络信息环境中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1.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相对固定,且具有少数性
校园网上评论类信息一般是由校内热点事件或者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其它社会突发事件而引发,以校园bbs为主要场所。

当这些评论类信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校园网络舆论。

其制造主体是那些对于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相近看法、意见、观点的大学生组成的。

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的少数人构成了网络空间的舆论领袖,一般是由校园bbs上的活跃者群体或者与舆论客体有着密切关系的大学生群体组成。

2.校园网络舆论的客体相对广泛,多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校园网络舆论的影响
校园网络舆论的制造主体是少数学生,但是却能够对多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作用。

校园bbs是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消息和获取校内外信息的地方,在校大学生对校园bbs上的消息和热点舆论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

因而当某个热点在校园bbs上出现时,很快就会吸引大量关注的目光,不但网上参与讨论和浏览帖子的人会不断增长,而且上网者还会把网上的消息告诉身边的同学、朋友,引来更多人的关注,在校园中产生持续的影响。

3.校园网络舆论观点呈现多元化且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网络身份的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了极大的自由度,
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很少有所顾虑,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声音,甚至对现实不满的言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发布。

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同时大学生求新、求快、寻求交流的认知方式、阅读方式和心理需求使得校园网络舆论传播快捷,具有交互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三、高校网络舆论给校园生活和学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网络模式代替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控制模式和组织关系,建立了全球性的社会结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公共空间,但与此同时,也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的新的影响:
1.正面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自由平台,有利于汇集意见,疏
通矛盾。

高校网络舆论使民意表达得到真实、充分的体现,成为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高校网络舆论能够加速高校民主化的进程,也可以通过传播造成社会影响,有助于塑造高校形象。

2.负面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现实舆论或意见表达的不畅。

尤其在事关学生重大利益问题上的透明度、公正性缺失或决策取向的偏离,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往往通过极端的
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高校网络舆论内容庞杂、论点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和引导。

四、关于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与管理建议的思索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知水平和道德意志水平
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首先在网站中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要在网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决抵制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文化发扬光大。

这样,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二)建立有特色的校园信息网网站,加强学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学校网管应担负起过滤不健康信息的重要责任,可以采用屏蔽、过滤、分极管理的方法做到。

学校bbs 论坛应该开设一些健康活泼的主题分块和话题,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一些优秀学员,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当中,以提高学生在网络行为中的主动性。

还经常定期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络竞赛,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三)教师以身作则,做网络道德的先行者以引导学生
高校教师尤其是信息专业老师在平时的言谈行为中一定要以身作则,做网络道德的维护者、先行者。

如尊重他人信息版权,引用他人信息说明来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个人隐私权,及时抑制不良网络信息并向学生说明其危害。

教师在网络教学活动中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将潜移默化在影响着学生。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现实与虚拟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个性,学校应十分重视校园文化
建设,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将网上,网下活动结合起来,使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8(3).
[2]陈树春、黄华强《高校校园舆论的特点和引导策略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6).
[3]《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创新探析》杨琳瑜,《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