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 三专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及详解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专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文简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专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文简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5.为什么说“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试结合全文 分析。 提示:东西方只有互相学习才能获得双赢。①未来的东方 科学将有利于西方;②盲目排斥东方,只能像希腊人那般自取 灭亡;③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西方灵感多次来自东方; ④东方的伟大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西方。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二、阅读课文最后两段(从“东方和西方,谁说二者永 不碰头?”至文末),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二)解读文本精要 3.“碰头”一词的使用有何巧妙之处?
[对应考点:分析词语的妙处] 提示:“碰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东西方文 明必然相遇。作者由此在下文中再次强调东方文明所带来的 深远的历史意义。
何含意?
[对应考点:理解句意]
提示:本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东西方文
明的关系,也形象地说明了“实验科学”是东西方文明的共
同产物。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2.作者认为希腊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引用 这一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对应考点:把握作者观点]
提示:原因: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目的:证明中心 论点“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说明了尊重外来文化 的必要性。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 引以为戒。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4.“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这句话包含了哪些真理?
[对应考点:理解语句的含意]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提示:“光明”一词运用了双关、隐喻的修辞手法,太 阳是从东方升起的,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文明始自东方,科 学的种子,包括实验方法和数学,都是来自东方的,而科学方 法则产生于西方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句话说明如果东方的 思想和西方的法则完美地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大放异彩。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专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精品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专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精品教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弄清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

2.学会把握信息,探讨问题,提高思考和归纳的能力。

3.了解并亲近祖国文化,正确认识外来文化。

4.体会议论文的结构和写法。

【整体感知】一、基础梳理1.预习检测2.作者简介乔治·萨顿(1884-1956),生于比利时的根特。

美国科学家,“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科学史之父”。

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

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

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为创立科学史学科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二、主要内容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作者针对美国社会轻视东方科学的现象,以科学的态度,以确凿的材料证明了东方科学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要人们记住历史,消除种种偏见,建立一个比现代更为美好的和谐世界。

【研读课文】1.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明确:东方科学是种子,是母亲;西方科学是父亲。

即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2.古希腊有什么“覆辙”?明确: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

3.列举古希腊人的例子有何用意?明确:(1)引用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而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说明了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

(2)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

(3)说明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辉煌,也会慢慢衰亡,从而使人们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4.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明确:第一问:用了美国的历史记载短暂来强调必须谦虚,同时也与上文提到的古希腊的例证对照。

第二问:“骇人听闻”,除了二战时美国为了逼迫日本投降而在广岛、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外,还能指什么呢?这不正是“科学方法”“被错误地应用”吗?第7段的比喻其实也是暗指这一点。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案[苏教版必修三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案[苏教版必修三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 案[苏教版必修三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中国文化资源概述 • 西方文化资源概述 • 中西文化资源比较与融合 • 案例分析与讨论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教案背景及目的
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 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认识不同 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跨文 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我发现自己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路不够开阔,未来需要更加注重思 维训练,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学习文化资源相关知识
建议在未来学习中进一步拓展文化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包 括对不同地域、民族、历史阶段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
关注文化资源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发展,文化资源呈现出新的发 展趋势和特点,建议学生关注这些变化并思考如何应对和 适应。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建议通过多渠道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提高沟通 与合作能力。
谢谢
THANKS
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如四大 发明等,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现代文化资源
影视文化
中国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在 国际上享有盛誉,展现了中国现 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化 迅速崛起,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 乐、网络视频等,成为现代人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文化的 异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 第三专题第二模块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 第三专题第二模块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2012优化方案课件】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第三专题第二模块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1.课内素材开发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中提出在世界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弘扬中华民族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资源优势互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种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加速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也凸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素材积累为了使自己文化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就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文化心态来面对这些文化差异,并取长补短来丰富、健全自己的文化。

因为只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方能峰连九岳,高瞻远瞩。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文化交融”“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等有关文化交流的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祖国山川颂诗海探珠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籍近<a name=baidusnap0></a>黄昏</B>。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赏析】这是一首因春日所见所闻有感而作的诗,一、二句写春残日暮的景象,三、四句写闲居生活的冷寂。

首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这是诗人伤春愁绪的外化,从中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次句写落花狼藉,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更深。

第三句“张罗地”表现门庭的冷落,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第四句“宿鸟”应“黄昏</B>”,反托出冷寂,“自”传达空廓、百无聊赖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思考】请简要赏析尾句的妙处。

【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三、词语辨析 (1)愚钝??愚蠢愚钝:愚笨,不伶俐。

【推荐下载】高中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知识点

【推荐下载】高中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知识点

[键入文字]
高中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知识点
中国与西方文化存在根本上的差异,语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知识点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差异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有帮助。

 一、介绍作者:
 陈炎,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1987年,2000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

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

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

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史哲》杂志主编。

 二、解题: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是一篇文化批评论文。

文章的题目是论题,就是揭示论
1。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东方与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东方与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2、能力目标: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在充分了解祖国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对祖国的爱,崇尚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在议论文教学的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为他们懂得议论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陈炎,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1987年,2000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

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

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

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史哲》杂志主编。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东方与西方的科学》名师教案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东方与西方的科学》名师教案1

《东方与西方的科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关键词的提取,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

2.认识本文在表达方式、语言运用和整体风格上的特点。

3.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科学之间的联系,了解东方科学对于西方科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提取文章关键词、鉴赏文章的语言,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及在表达方式、语言运用和整体风格上的特点。

2.感悟作者宽度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观。

三、教学难点1.能精准地提炼关键词,进行归纳取舍,深入理解文意。

2.理解领会作者对科学的认识及评价。

四、教学方法提问法、点评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两年之后会进入大学阶段,都会撰写学术论文。

而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必须有关键词。

以下是载于《北方文学》2017年6月刊的一篇论文《浅谈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请同学们从摘要部分中找出4个关键词:摘要:我国的传统家族文化十分的丰富多彩,这也成为了现代文学作品之中的矛盾创作的突破点。

从理性的角度上来看,现代文学强烈的否定家族文化,但是从感情上又深深地沉迷其中,这也使得现代文学作品的家族文化情节愈演愈烈。

本文就针对家族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进行浅要的分析和论述。

总结:同学们找到的四个关键词是:家族文化、现代文学、理性、感情。

明确关键词的位置可能出现在文章的标题、首尾句或中心句当中。

探讨关键词在这些位置出现的原因。

(二)品读细节,明确文体1.请大家速读课文,逐段找到关键词,并进行解读。

(同学们在这个环节中对关键词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因此答案也是不统一的。

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要围绕文章的观点、论证以及结论就可以,但是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思路。

)(板书概括学生汇报要点)教师明确几个要点:穿插到学生的汇报当中:(1)关于“东方”本文所说的东方指的是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和近东地区。

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苏教版必修三中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苏教版必修

苏教版必修三中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苏教版必修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3.解词义 (1)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 山峰等高峻挺拔。 (2)气势汹汹: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震惊 的事实,无故意夸大或捏造之意。 误区警示:与该词易混的是“耸人听闻”。“耸人听闻”指使人听了 非常震惊。 (4)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误区警示:与该词相近的是“咄咄逼人”,但“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 汹,盛气凌人。“盛气凌人”只用于人,但“咄咄逼人”的应用范围广, 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 思。同样用于人,也可修饰“目光”“气势”等;“盛气凌人”不能。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覆辙 . 热忱 . 曾 曾 经 . 读音 zhé 加点字 滥 用 . 憎 恨 . chén 露 揭露 . 露 怯 . lù lòu 读音 làn zēnɡ
cénɡ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加点字 盛 气凌人 . 盛 盛 饭 . 种 子 . 种 耕种 .
读音 shènɡ
加点字 蔓 延 . 蔓 顺蔓 摸瓜 . 应 该 . 应 应 答 .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技法赏鉴
学以致用 以“清点生活”为话题,恰当运用设问方式写一篇短文或片段。 300字左右。 示例 清点生活,轻装上阵 暑假开始时,我总要清理乱七八糟的书柜和书桌。卷子七零八落, 课本藏头露尾,我的《唐诗三百首》又不知到哪儿去了。每次清点, 心里都不由得叹一声:又过了一学期,又读了那么多书。心中不由 警钟一响:书清点好了,这一段的生活清点好了吗?
读音 mà n wàn yīng yì ng
chénɡ zhǒng zhòng

语文必修3(苏教版)3-2-2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语文必修3(苏教版)3-2-2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3-2-2 第2课时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勘.察()沉溺.() 悖.论()解剖.() 骈.文()良渚.() 浸.泡()铅砣.() 统摄.()好莱坞.()答案:勘kān,溺nì,悖bâi,剖pōu,骈pián,渚zhǔ,浸jìn,砣tuï,摄shâ,坞wù。

2.辨音慰藉.()载.体()狼藉.()转载.()答案:jiâ,jí;zài,zǎi。

3.辨形)(xiâ) 以偏()全(ɡài)()技(jìnɡ))(xiâ)慷()(kǎi)()然(jìnɡ))察(kān) 纯()(cuì)()取(shâ))酌(zhēn)出类拔()(cuì)()服(shâ)()乏(kuì))败(kuì)答案:泄,泻;概,慨;竞,竟;勘,斟;粹,萃;摄,慑;匮,溃。

●【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嘶,哑。

竭,尽。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花拳绣腿:指姿势好看而搏斗时用处不大的拳术。

别出心裁:另外构思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花样。

别,另外。

心裁,内心的裁断。

2.词义辨析愚钝愚笨愚钝:愚笨,不伶俐。

例句:你这个人天资愚钝。

愚笨:头脑迟钝,不灵活。

例句:你简直愚笨到了极点,这么一点小事你都想不明白。

发泄宣泄发泄:发泄的对象是欲望、愤怒、不满等。

宣泄:宣泄的对象多是感情、郁闷、悲哀、不满等。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两者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或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 苏教必修3苏教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 苏教必修3苏教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学案苏教必修3苏教第10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乔治·萨顿(1884-1956),生于比利时根特。

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评价美国科学家。

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也因此获得“科学史之父〞的美誉。

(二)人物轶事精通多种语言萨顿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他掌握了广博的历史知识,以及包括汉语和阿拉伯语在内的14种语言。

但同时也还有另外的说法,认为萨顿本人可能也从来没数过他懂的语言到底有多少种,阿拉伯文是他在中年时才开始学习的,其他语言至少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德文、荷兰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瑞典文、土耳其文、希伯来文和中文等等。

他也喜欢用多种语言书写信件。

有一次,一个著名学者被萨顿说成是一个学究,“唉!〞萨顿说,“我给他写信用阿拉伯文,而他复信却用土耳其文!〞萨顿在科学史方面有着庞大的研究方案,在勤奋工作中,除每天一小时古典音乐欣赏作为“止痛剂〞外,他几乎没有给个人生活留下任何时间。

背景链接18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迅猛开展,西方科技优势日益明显,东方文明在科技和物质文化上逐渐地落后于西方,而且距离越来越远。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西方人甚至科学界产生了一股轻视东方文明的思潮,乔治·萨顿站在漫长的人类科学开展史的高度上,客观地指出这股思潮是极其有害的,不利于科学本身的开展。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憎.恨(zēng) 2.热忱.(chén)3.有悖.(bèi) 4.解剖.(pōu)5.用之不竭.(jié) 6.骈.文(pián)7.宗.教(zōng) 8.勘.察(kān)9.无愧.(kuì) 10.骇.人听闻(hài)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悄⎩⎪⎨⎪⎧ 悄.悄(qiāo ) 悄.寂(qiǎo ) (2)蔓⎩⎪⎨⎪⎧ 蔓.延(màn ) 蔓.菁 (mán ) 瓜蔓.(wàn )(3)否⎩⎪⎨⎪⎧ 否认..(fǒu )否.极泰来(pǐ)2.语境辨析法(4)这位明星的丑闻被媒体揭露.(lù)后,他一直未在公开场合露.(lòu)面。

苏教版语文高一东方和西方的科学1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 苏教版必修3

苏教版语文高一东方和西方的科学1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 苏教版必修3

2015年高中语文专题三文明的对话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苏教版必修3(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瞬.间(shùn)悄.悄(qiāo)歉虚归根结底B.辩护蔓.延(màn) 恩惠重蹈.覆辙(dǎo)C.粗.暴(chū) 憎.恨(zēnɡ) 无愧至高无尚D.热忱.(chén) 侧.面(chè) 滥用高耸入云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________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②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何等________,简直就是一瞬间。

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③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________它们。

④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________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

A.鼓舞微小揭发一律B.鼓励渺小揭露一概C.鼓舞渺小揭露一律D.鼓励微小揭发一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身材不高,邓婕离人们心中高挑、盛气凌人....的王熙凤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起初大家对她并不看好。

B.近日,近处赣州市的瑞金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一名6岁男孩被摩托车拖行32公里。

C.祖国的经济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像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D.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

B.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

C.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专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学习要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专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学习要点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能了解东西方科学之间的联系、了解东方科学对于西方科学的意义。

2、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能够通过问题探讨深入理解文本。

3、认识本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特点。

【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气势汹汹: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焰欺压人。

至高无上:已经是最高的,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由高到低。

后比喻景况、声誉、地位突然恶化,急剧下降。

2.词义辨析辩护辩驳辩护:为了保护别人或自己,提出理由、事实来说明某种见解或行为是正确合理的,或是错误的程度不如别人所说的严重。

例句:不要替错误行为辩护。

辩驳: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

例句:他说的话句句在理,我无法辩驳。

勉励勉力这两个词语的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义不同。

“勉励”是鼓励、鼓舞的意思,动词,如“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勉力”是尽力、努力的意思,副词,如“勉力做好本职工作”。

流利流丽相同点:都有流畅的意思,都是形容词。

不同点:所指对象不同。

“流利”:①指话说得快而清爽,文章读起来通畅,如“他虽然是个英国人,但汉语说得很流利”;②表示灵活,不凝滞,如“钢笔在纸上流利地舞动着”。

“流丽”指诗文书法等流畅而华美,如“王老先生书法流丽”。

协调谐调“协调”,形容词,配合得适当,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

还可以用作动词加宾语。

“谐调”,形容词,和谐、协调,侧重比例匀称,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不能加宾语。

当仁不让义不容辞这两个成语都有“正义的事情不辞让,不推托”的意思。

区别是:“当仁不让”是从情理上着眼的,偏重“当仁”,指对事敢于承当,积极主动,如“这次村主任选举,我是当仁不让了”;“义不容辞”是从道义上着眼的,即按道义不允许推辞,偏重在“不容许”,对工作、任务不能不理,不应推托,它多跟“任务、义务、责任、职责、工作”等名词搭配,并经常充当这些名词的定语,如“讨伐大汉奸沈炳祥,不但是你的事,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1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落实应用板块试题苏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shân)载.体(zǎi)蔓.延(màn) 有悖.常理(bâi)B.玄.思(xuán) 沉溺.(nì)矿藏.(zàng) 气势汹.汹(xiōnɡ)C.躯壳.(kã)慰藉.(jiâ)憎.恨(zânɡ) 处.世哲学(chù)D.雕塑.(sù) 宣.泄(xuān)悄.然(qiǎo) 日益匮.乏(kuì)解析:A项,“载体”中的“载”应读“zài”;B项,“矿藏”中的“藏”应读“cáng”;C项,“躯壳”中的“壳”应读“qiào”,“憎恨”中的“憎”应读“zēnɡ”,“处世哲学”中的“处”应读“chǔ”。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养身心相互交融惟其如此至高无上B.声嘶力竭不可思异经世致用地质戡察C.息斯底里别出新裁盛气凌人无足轻重D.弘扬国威延年易寿雕虫小技船艰炮利解析:B项,异—议,戡—勘;C项,息—歇,新—心;D项,易—益,艰—坚。

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要在宏观的视野下________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加以比较。

(2)作为理性生命的极度表现,西方人的科学事业是对人类理性生命力的探究,是一种精神的________。

(3)据外媒报道,在受到龙卷风重创的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灾后出现的致命病毒正在________。

(4)我们不应以偏赅全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惟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________和取代另一种文化。

A.考察沉醉蔓延统摄B.考查陶醉漫延统治C.考察陶醉蔓延统治D.考查沉醉漫延统摄解析:考察:①实地观察调查;②细致深刻地观察。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考察”重实地或细致观察,“考查”重检查,由句中“视野”可知,应当选“考察”。

沉醉、陶醉程度前重后轻,选“沉醉”更能表现西方人对科学事业的热爱程度。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散;“漫延”指连绵不断。

根据语境,(3)句应用“蔓延”。

统摄:统领,统辖。

统治:①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②支配、控制。

由下文“取代”可知选“统摄”较恰当。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认为,2027年退休的职工,在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 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对此,不少专家指出该观点言过其实....。

B.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宁波(滕头)案例馆长方形的建筑特别引人瞩目。

屋顶长树,屋边绕竹,园内种稻,这种布置在世博园区绝无仅有....。

C.中国式的武术则不仅要打得准,打得狠,而且要打得漂亮,即要在花拳绣腿....之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D.无锡电视台播出了一则耸人听闻....的视频节目,直指无锡市东亭热水供应单位“旺盛热水”将炼钢厂废水以次充好运至宾馆和学校用作洗澡水解析:“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不合语境,应改为“骇人听闻”。

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林书豪现象”引起了两会代表的思考,有人认为体教结合在我国实践了近二十多年,但因过于功利,所以鲜有体学兼优的人才。

B.地震预警系统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我国地震预警应用标准和制度建设的滞后,影响了新研制出的预警系统的广泛应用。

C.“十二五”期间,新疆将建设一批大型的石化、煤化、盐化等化工企业,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化工企业的重要载体。

D.美国众议院名义上从所谓保护本国人就业为出发点,通过了继续向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议案,实则主要是拿中越企业“开刀”。

解析:A项,“近”与“多”矛盾;C项,“快速发展”“成为”“载体”,主宾搭配不当;D项,结构混乱,“从……出发”与“以……为出发点”杂糅。

答案:B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

他们认为,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其中中和论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身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这种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使得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那么导致这两种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

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构建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

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

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且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

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

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

6.中国人和欧美人在思维方式的取向上具体有什么差异?(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第一段中的“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这句话中概括答案。

答案:中国人用辩证思维,而欧美人则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

7.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与欧美人的逻辑思维各自强调的重点有什么不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段的“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这句话回答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的重点”的问题。

第二段的“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回答了“欧美人的逻辑思维的重点”的问题。

答案: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强调变化、矛盾和中和,欧美人的逻辑思维强调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8.尼斯比特从哪两个角度阐述了东西方思维产生的渊源和特性?(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中的“首先”“其次”提示有两个角度,答案在提示语后。

答案:①社会背景;②社会认知系统。

9.既然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那么,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既然存在着差异,又要进行文化交流,自然就要约束自己。

答案根据结尾两句“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

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来提炼。

答案: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无疑必将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也能更有力地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语言运用(15分)10.把下面的句子变成一个长单句。

(4分)希腊人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的希腊人,最后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一落千丈地衰亡。

11.(2012·安徽高考)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