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拔高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拔高习题及答案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拔高习题一、选择题知识点一甲午中日战争1.2014年10月中新社报道,国家文物局水下文遗产保护中心近日认定一艘在丹东某海域的沉船系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战舰,疑为“致远号”或“超勇号”。

如果这艘舰船真为“致远号”的话,其应该沉没于( )A.辽东战役B.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答案:解析:结合所知识可知,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下令“致远号”撞击日舰“吉野”号,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全体将士壮烈殉国。

因此答案为。

2.光绪帝听闻某将领牺牲后,垂泪即作“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该将领应该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刘永福 D.邓世昌答案:D解析:由“光绪帝”“将领牺牲”“壮海军威”可以判断其人是19世纪末在海战中牺牲的将领,再结合选项可以判断此人是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

答案为D。

3.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是通过战争和开放通商口岸等逐步实现的,其中,将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其中重庆处于长江上游。

故选。

4.“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取得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A.协定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关税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答案:解析:“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是指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A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B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D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

知识点二八国联军侵华5.“……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

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加入此项运动。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2)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2)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十二)复习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单项选择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背景的是()A.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B.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默许、纵容C.朝鲜请求中日同时出兵D.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3.《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4.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为: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B.最高统治者的腐朽C.外交官员的卖国D.广大人民的麻木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及其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①赔偿数额居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首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使中国北方国防门户大开()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这主要是()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A.保护各国的在华使馆B.推翻慈禧的独裁统治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D.扩大各国的在华利益二、综合题材料一旅顺口,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港。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复习巩固三十八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复习巩固三十八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华人教版复习巩固三十八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日本发动侵华甲午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协定关税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

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的漫画《铁路游戏·利益各方》。

画面反映的现象是瓜分中国与( )
A、开埠通商
B、设立租界
C、资本输出
D、门户开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国开始沦为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别以什么条约的签订为标志( )
A、《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在甲午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A、葛云飞B、邓世昌C、左宝贵D、史荣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40年到1900年列强的侵华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或丧失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放福州为通商口岸②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疯狂地在中国开设工厂③美国开始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③①④②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D、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次战争后,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发表演说:“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该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义和团运动期间,发生了山东高密的乡民抗德筑路事件。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 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 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国家××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曾认定一艘在丹东某海域的沉船系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战舰,疑为“致远号”或“超勇号”。

如果这艘舰船真为“致远号”的话,其应该沉没于( )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答案】C【解析】“致远号”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中沉没,故答案为C。

2.如图是刊登在近代英国非常流行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中名为“小矮子打倒大个子”的一幅漫画。

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讽刺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持观望态度B.讽刺甲午战争中“小”日本打败大清帝事和教育,迅速成为帝国主义强国【答案】D【解析】“中日关系的逆转”是指两国之间的综合国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故D项最能佐证材料中的观点。

4.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

”该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次战争的情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致远”“倭船吉野”“管带邓世昌”可以判断记录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战役的情景,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故选C项。

5.“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南京条约》是中英双方签订的,但根据材料中“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可知该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故A项错误;《北京条约》是中国被迫与英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是和日本,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列强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虽然包括日本而非仅日本一国,故C项错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故D项正确。

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随堂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随堂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中日海军的一场决战。

这场大战()A. 以北洋舰队率先撤离战场告终B. 是现代和中世纪武器的一次较量C. 导致清军丧失在朝鲜的主动权D. 清军的兵力战舰损伤远大于日方2、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

”这材料中的“它”()A.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C.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等各个领域。

”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清政府从此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A.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 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 割辽东半岛、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给日本D.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6、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

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

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

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答案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2.掌握西方列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3.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

情景创设:1.1855年,日本的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北海道),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的上升,日本在1887年制定《清国征讨方略》,公然叫嚣:“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

”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

”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是偶然的吗?2.有感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1896年春)(1)联系甲午中日战争,谈谈你读这首诗的感想。

(2)看《时局图》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我国的影响。

(3)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3.《马关条约》签订后,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又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天生的卖国贼,他的一生是罪恶的一生,一无是处。

”请思考材料中的两种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4.阅读下列照片和漫画《辛丑条约》“你们的地盘我做主”思考:(1)《辛丑条约》内容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辛丑条约》内容中的哪一条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概括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逐步形成的?过程指导:1.对于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的教学,应先向学生说明两点:一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说明帝国主义加紧对世界的扩张。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根据材料中苏州“被迫开埠”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苏州被
开辟为通商口岸后的惨状,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开放苏
州为通商口岸,故选B项。
答案:B
点拨相对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最大特点是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这体现了列强输出
资本的要求,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危害——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①割占中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在其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 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
中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
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成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是下列哪
一条约签订的直接结果(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问题2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 1 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资本 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它是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冲击的开始, 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极 为恶劣的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作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作业

课时达标训练(十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某次战争之后,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从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中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双方协定关税B.《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C.《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4.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

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5.“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

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

”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虎门销烟6.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

”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B.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C.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D.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7.如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

2019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这表明当时( )A.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B.美国政府支持日本侵略朝鲜C.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D.中国在舆论上没有开展宣传解析:A 材料反映美国报纸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看法,认为日本的作为代表亚洲的进步,说明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故A项正确;报纸的报道不能说明美国政府的立场,故B项错误;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与中国是否开展舆论宣传无关,故D项错误。

2.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

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B.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C.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求和思想解析:A 材料中“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说明梁启超认为李鸿章过于依赖国际调停,这是导致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B、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2018·河北正定期中)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运往内地时,免收内地税,美国提出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A.日本和美国只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B.提高中国的关税税率C.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D.列强保障中国的关税收入解析:C 依据题干“甲午中日战争后”,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市场的需求扩大,题干中日本提出在华设厂、美国提出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均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而采取的措施,故C项正确。

其他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人民的抗争;理解把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结合史料分析日本侵华的影响及中国人民的抗争;结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程度;比较《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认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认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重点难点】重点: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难点: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课堂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后,蓄谋侵略中国2.过程:(1)日军准备:1894年,日本乘爆发农民起义,入侵。

(2)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海面袭击清军。

(3)推出朝鲜:清军在陆战失利,退回。

(4)黄海大战○1中方损失略大,但。

○2保船避战,令北洋舰队退守,不许出海迎敌。

○3控制黄海。

(5)进攻中国○1日军进攻和半岛,占领、等地。

○21895年初,日军攻占,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4月,中日签订《条约》(1)内容○1割、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两白银。

○3开放、、、为商埠。

○4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产品运销免收(2)影响○1使中国的和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2巨额,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

○3新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4拓展了途径,阻碍了中国发展。

○5刺激了在华划分“”,掀起瓜分狂潮。

○6中国社会化程度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瓜分狂潮使中国加深,日益高涨。

(2)1900年春夏间,运动在形成高潮。

2.借口:镇压义和团3.过程(1)发动战争○11900年6月,英、法、美、日等八国联合发动战争。

○2八国联军由向进犯。

(2)顽强阻击:和清军官兵在和天津英勇抗击侵略者。

(3)攻陷北京○118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8月,攻陷。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四篇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四篇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华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扶清”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该诗产生的年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是( )
A、甲午年
B、乙未年
C、丙申年
D、丁酉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内容中,哪一项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情况,最早应出现在(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涉,承诺保证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甚至向英国保证不在上海地区用兵。

这反映出日本( )A.希望西方国家配合作战B.充分利用了列强间的矛盾C.大肆出卖中国国家利益D.企图从外交上孤立中国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免收内地税,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续约中亦作了相关规定。

诸如此类的规定(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属于主权国家间平等的经济往来C.反映了清政府与列强共同的利益诉求D.体现了殖民侵略之下的资本输出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曰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

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B.当时国人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C.自然经济瓦解背景下中国百姓生存堪忧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4、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如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图。

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B.《北京条约》之后C.《马关条约》之后D.《辛丑条约》之后6、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7、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 )A.群众基础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D.革命方式8、史学家陈旭麓说,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触目地表现为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驿站夫、水手、店员的饭碗。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 ,在我看来 ,有时也应该说有的 ,但绝非‘以夷制夷’ ,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 ,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 ,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表达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B.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C.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答案】C2.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 ,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 ,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 ,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A.?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C.?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D.?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答案】B3.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 ,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 ,义和团是爱国者〞。

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A.与戊戌变法的目标完全一致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D.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答案】C4.学者马勇认为 ,帝国主义侵略 ,中西文化冲突 ,地方政府的偏袒等因素是义和团运动的触发点。

但仅仅说到这里远远不够 ,依然显得太抽象 ,很显然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还有具体原因 ,即?马关条约?。

这是因为这个条约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B.给予传教士在华传教的特权C.又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D.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答案】D5.阅读下面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各国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

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英国在华势力被日俄排挤B.日本成为重要的侵华力量C.英国侵略中国失去优势地位D.当时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变动【答案】B6.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风格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涉,承诺保证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甚至向英国保证不在上海地区用兵。

这反映出日本( )A.希望西方国家配合作战B.充分利用了列强间的矛盾C.大肆出卖中国国家利益D.企图从外交上孤立中国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免收内地税,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续约中亦作了相关规定。

诸如此类的规定(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属于主权国家间平等的经济往来C.反映了清政府与列强共同的利益诉求D.体现了殖民侵略之下的资本输出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曰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

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B.当时国人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C.自然经济瓦解背景下中国百姓生存堪忧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4、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如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图。

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B.《北京条约》之后C.《马关条约》之后D.《辛丑条约》之后6、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7、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 )A.群众基础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D.革命方式8、史学家陈旭麓说,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触目地表现为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驿站夫、水手、店员的饭碗。

据估计,1900年前后,仅北京周边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

据此分析,义和团运动( )A.是近代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B.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C.严重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D.唤醒了广大中国人的爱国热情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相比,主要不同在于(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获取在华特权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10、“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

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1、下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12、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

此变化反映了()A.中国丧失的主权完全恢复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性强国C.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D.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 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 析。

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 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船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

即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

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有德制的毛瑟步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

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

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4、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史实1: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格兰特的命令,3500名英军步兵和骑兵,开始有条不紊地焚烧圆明园……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包括圆明园在内,5座皇家园林都化为灰烬。

史实2: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陷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时四天三夜。

我国同胞遇害者达2万多人。

全城幸存者仅36人,他们的脸上刺有免杀记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的。

史实3:1911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93%以上,长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强入侵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表现有哪些?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日本保护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不是希望西方国家参战,故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保护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没有涉及列强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日本维护的是列强已经获得的利益,不是出卖中国的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日本对西方国家的承诺.可知日本会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避免西方国家干涉日本侵华,会使中国失去国际支援,故D项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清军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对外资本输出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这一规定是清政府战败后被迫接受的措施,不是国家间平等的经济往来,排除B 项;这一规定只是列强的利益诉求,排除C项。

3答案及解析: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百姓并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之中,即当时国人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B项正确。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门户开放政策。

A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排除;B项所述和题干无关,排除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体现.该政策主要是为了扩大美国在华的特权,故C 项正确;材料中门户开放政策抑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 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9世纪末,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在中国纷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材料中讲述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而缺乏广泛群众基础和并未明确反帝的辛亥革命并不能体现这两个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等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B项正确;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而非反对列强侵略,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历史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时代特点是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义和团与洋教的冲突,故A项错误。

19世纪末,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先进生产方式的冲击下,大量小生产者破产失业,加剧了中国底层民众的贫困,因此义和团运动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统治的影响,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不出“爱国热情”,排除D项。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背景的掌握情况。

八国联军侵华是因为中国义和团的反抗斗争伤害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出兵的主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争的目的,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早已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提取材料信息“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结合所学可知这些“义兵”为起自山东、发展至直隶地区的义和团。

再根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慈禧太后向帝国主义国家宣战。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为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错误;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为甲午中日战争,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直接原因由义和团运动而起,故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图中美国星条旗、英国米字旗等列强旗帜及列强占领的建筑物,可以判断此次战争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结果是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故选D项。

A项是鸦片战争的后果,B项是中法战争的后果,C项是甲午战争的后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说明中国在抗日过程中为战胜法西斯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赢得了其他国家的尊重,因而才出现了列强取消某些曾经的侵略权益的结果,故选C;题干材料只体现了部分主权,故A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也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中国在1943年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BD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