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精选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精选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篇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所写。
作者回忆自己早年留学德国所见的家家户户窗前开满鲜花的情景,并和再次到德国所见进行对比,指出“美丽没有改变”,抒发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的感慨。
读来如沐春风,于亲切平和之中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是启迪学生智慧,使之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做人的教育的绝好佳作。
其中,让学生了解德国养花的与众不同之处,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是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算采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紧扣作者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德国人养花的奇特之处,欣赏德国街头的美丽景色,从而体会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受到做人的启迪。
下面是我的教学案例:一、直接导入师:同学们,有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他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对德国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为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今天我们就同季老先生一起到德国去看看,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民族。
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通读全文,抓住重点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通读一遍,看看在作者的笔下,德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我们用文中作者的话来概括。
生:德国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师:找得很准!(板书:奇特的民族)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民族奇特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找出答案。
生:他们养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而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
(板书:花栽外,花朝外)师:什么是花的脊梁?生:就是花朵的背面。
师:德国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是不是他们不喜欢花呢?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看出德国人也喜欢养花呢?生: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这说明德国人喜欢养花。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flash课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
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
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
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故──第二故乡,感慨万千。
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国美丽的风土人情。
并尝试背诵。
2.抓住关键词句,例如“都”字,从德国人的言行中感受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友善、热情的品质,理解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3.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国美丽的风土人情。
并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从德国人的言行中感受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友善、热情的品质,理解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于老师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上一节语文课。
老师呀,如果有外国游客来到我们这儿,想游览一下的话,同学们有什么景点可以推荐给我呢?(学生可能提到文庙、太阳岛等)听了同学们的话,游客们一定会对我们花儿滨这座美丽的风光景色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这个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最值得骄傲的。
那这节课,让我们去了解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板书课题。
齐读,抓住关键词朗读。
质疑?二、教学新课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第一自然段,注意重音爱美花德国第二自然段。
读准脊梁一词,脊是三声。
知道脊梁是什么意思吗?指人的后背。
师:一般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人的脊梁啊?师:联想到我们人体,即使是直立着也不容易看到脊梁,必须努力向前弓着身子,并且把头尽量伸拉出去,脊梁才会显现出来。
师:在文中花的脊梁指什么呢?生: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枝干。
莞尔一笑的意思理解一下。
第三自然段。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注意读准,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注意断句,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第四自然段。
读顺即可。
3.同学们,课文又读了一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4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理解听写部分的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3.通过学习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教学难点:如此多的生词,学生不能当堂课上马上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需要老师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花你喜欢花吗?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干什么?原来……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齐读课题2.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一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学习:“颇”、“耐”查字典理解“颇”。
“很”的意思。
这里的“境界”的意思是“好思想、好品质”的意思。
师:作者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种好思想、好品质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朗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读一读。
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学习生字:“栽”、“脊”。
指导书空“脊”。
再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学习生字:“簇、汇、暇”“暇”的意思是“空”的意思,怎样记住它?(与姐妹字“瑕”进行比较。
)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应接不暇”的意思吗?(注意此处的应为多音字,应付的意思)老师先说一句话:节日的百润发超市里人山人海,收银员们忙得应接不暇。
谁能用它也说一句话。
2.朗读课文第2.3小节。
3.教师小结:试想: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眼见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鲜花,鼻闻沁人心肺的清香,是否有一种仿若人间仙境的感觉?所以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美好的的境界,更是人们之间互爱的表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一在教授本课时,我采用了钱梦龙先生的导读教学法。
回想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特点: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教学方法富于启发性。
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与“别人的”这一组反义词,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对本文产生了好奇心。
当利用课件学习完字词,汇报了资料后,我又以检测的方式让学生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汇报时我发现学生或过于罗嗦,或抓不住重点。
我引导学生抓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
这样,我们把第2段的“德国人养花给别人看”与第3段的体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连在了一起便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给同学们介绍说,这样的方法就是抓主要段落概括法。
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读起来让人既开阔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二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作者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
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课文第三节时,有一句描写德国街景的句子,在这句句子中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这几个词的词义要学生理解,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图,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自己来解释这些词语。
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词义,如:找近义词、用自己的话说说、查找字典等方法。
在解释词语的过程中,我认为不应是要求学生背诵字典上的注释条,而是在读句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注重引导学生个性化释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通用12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通用12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篇1【本单元目标】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不同地域风俗与风情的特点。
3、揣摩作者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4、积累语言【课标教科书选编意图】1、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
2、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我设定的教学目标】1、通过读,让学生初步体会德国风情特点。
2、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积累语言。
3、学会抓住关键句、段,质疑中学文。
4、联系上下文、实际生活,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美丽师:请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告诉大家德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默读__。
【苏翁说过“在小学里,要教使所有儿童的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
在已有第一课时的朗读基础上,只需让学生静静地默读、浏览,他们就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而且这个问题的概括性和整体性,也决定了他应当是学生静思后的结晶。
】(在学生读文时,老师巡视,用眼神督促那些读书不够认真的孩子。
)师:如果谁读完了,请举手示意。
(学生都读完了。
)师: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学读得特别认真,尤其是这位小姑娘,读完了还小声嘟囔着在练习发言呢。
【在学生读书时,老师应力求避免‘无所事事’的状态,观察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及时督促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些帮助等,这都需要我们在课上时时保持一颗敏锐的心。
刚才的这个表扬,正是我在学生读书时观察的结果,它不仅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好方法,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师:让我们一起交流对德国的印象。
生:德国的人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读懂这么一句含义深刻的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2022-12-1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季羡林与小作者的对话内容。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出示季羡林简介。
师: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从1935年起,曾经留学德国十年,被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被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深深感动。
1985年他又一次来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题目中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反义词),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季老的介绍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完后想想,围绕着花,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出示两个新词。
wǎn莞尔一笑抽读。
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chàyān姹紫嫣红抽读。
师:“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别注意?在生字表边上写一写。
再齐读一遍。
3、交流:说说围绕着花,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4、师:我们已经看到了全文的脉络,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试着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四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点。
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三、研读课文,领略风情。
1、师: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找出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
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
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共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共5篇)三、由浅入深,探索文本1、看课题,体会“让”的意思。
将“让”字去掉,和课题作比拟:(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自己的花是别人看的。
通过比拟让学生明白:加上“让”有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给别人看的意思。
2、浏览课文,发现文中藏着的“让”。
请你发现一下,文中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德国人养花是“让”别人看的?看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1)学生浏览课文,发现“让”,教师巡视点拨。
(2)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对以下句子作深入引导。
句子一: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请学生读,理解“脊梁”的意思。
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反面(包含枝干和叶子)。
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句子二:我曾问过我的少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德国人养花真是和众不同,非常奇特呀!)齐读。
3、德国人的“让”,让出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德国人是怎样养花“让”别人看的?他们这样养花有好处吗?二、品读课文,感悟“美丽”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找出具体描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句子,划上横线。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次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这里景色真美呀,这段文字也很美!同学们再默读这两句,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预设一: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抽学生读文,结合你的生活所见闭眼要象,“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要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出示图片)师解说: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非常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抽几生,读出“花团锦簇”的形象),它着重写花的形态;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非常艳丽,这就叫“万紫千红”(点几组,读出“万紫千红”的味道),它着重写花的色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爷爷。
今天,我们要同季爷爷一起去德国,去看看德国的花。
(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wǎn,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à)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暇:与“瑕”区分记忆,偏旁表义锦:与“绵”区分记忆。
嫣:右部的上下结构分配要合理。
(师可范写)4.生写生字,师巡视。
5.投影仪展示书写,师生评议。
6.结合预习情况,理解文中疑难词语: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初读课题的时候,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谁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为什么要给别人看?)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和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掌握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主题和寓意的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花朵,引发学生对花朵的喜爱和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经历。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3. 生词学习:(1)教师介绍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2)学生跟读和模仿,教师纠正发音。
(3)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和运用。
3. 学生对课文主题和寓意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1.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反思,是否全面覆盖了知识、过程和情感目标。
2.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进行反思,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3. 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反思,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对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反思,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 对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反思,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六、教学设计1. 课堂活动安排:(1)课文朗读与讨论(20分钟)(2)生词游戏(15分钟)(3)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4)总结与反思(5分钟)2. 教学资源准备:(1)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2)生词卡片(3)讨论问题指南(4)小组活动记录表七、教学步骤1. 课文朗读与讨论:(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表情。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为我们讲述了“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
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
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
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理念】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
教学时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读题激趣: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听同学们谈及自己家中养了很多鲜花,老师真想一一参观,但这是不可能的,别人家里的花我们怎么能随便看到呢?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德国,只需漫步于街头,你就可以随意欣赏到家家户户种植的鲜花,因为在那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先生一起去走进德国,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异国风情。
好,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课文预习过了吧,下面咱们就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1、检查读词:⑴ 出示第一组:宇宙天性真切奇丽奇特脊梁① 指生读,纠正“脊梁”的读音及写法。
“脊”的上半部分是先两边后中间。
② 齐读。
过渡:看来这组词语比较简单,没有问题,那咱们就增加点难度,来看第二组,自己先练习一下。
⑴ 出示第二组: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① 指生读。
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最有韵味的的语言,它集音形义一体。
我们在读词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上自己的理解,就一定会把词语读得有滋有味,听老师来读这两个词。
谁再来读。
齐读。
2、质疑导读:看来词语大家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不知大家对课文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老师想出几个小小的问题来考考大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个国家?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本文的作者季老先生曾在德国留学十年,那么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可以到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寻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的意义•掌握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来给他人带来快乐与鼓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二、教学内容•解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的含义•分析案例中的情境和故事•探讨如何将个人努力与他人的鼓励相结合,实现共同的目标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意味着我们的努力和成就是为了与他人分享和乐于帮助他人。
步骤二:分析案例1.分发案例材料给学生,让他们自行阅读。
2.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案例中的情境和故事。
3.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含义和启示。
步骤三:探讨共同的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的基础上,如何能够给他人带来快乐和鼓舞?2.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并收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3.学生代表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共同的目标。
2.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定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具体贡献。
3.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4.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程度•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五、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例如:帮助他人、鼓励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等。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学生能够从案例中的情境和故事中理解并领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含义。
并且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如何将个人努力和他人的鼓励结合起来,给他人带来快乐和鼓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本文是关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案例】
师:读读第三节,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德国街景的美?
(生轻声读第三节。
)
生:我觉得这一节的第二,第三句写出了德国街景的美。
师:好,请你读读这两句话。
生读句,师出示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师:同学们,你们再试着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想怎么读,能体现出德国街景的美。
(指名读句子。
)
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小余“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这两个词读得好,让我们感到德国很美。
师:(出示:课前搜集的德国的风景照)来,你们看看德国美吗?
生齐说:美!
师:那你们知道“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刚才看到照片上,德国的房子的窗前全是花,“花团锦簇”是指花一盆盆都放在一起,一朵一朵的花挤在一起,很多很多,很漂亮。
生:“姹紫嫣红”是写出了花的颜色很多,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很美!
师:是呀,那么多颜色漂亮的美丽花朵,真是多姿多彩。
这么多的花放在窗前,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生:花的海洋。
师:正是这样美丽的景色,让我们这些走在街道上的人,如入山阴道上──生:应接不暇。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
师:那就请同学们翻开字典找找“暇”是什么意思?
生:我找到了“暇“是“没有事的时候,空闲”的意思。
师:那谁能解释一下“应接不暇”的意思。
生:“应接不暇”是有很多事要做,没有空闲。
师:对呀,在这句句子里指什么太多?人们看都看不过来呢?
生:在句子中是说德国街道两旁的花很多,人们看都看不过来。
师:那更可以看出德国的街景是很美的,这可都是德国人民将自己的花种在窗外,给别人看的结果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德国街景之美。
(生齐读句子。
)
【分析】
以读为本,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第三节时抓住重点词句,设计了“在读中理解词句,通过理解词句来学习课文”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释词语。
教学课文第三节时,我抓住了描写德国街景的句子,在这句句子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这几个词的词义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而教学时,教师并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自己来解释这些词语。
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词义,如,找近义词,用自己的话说说,查找字典,等方法。
在释词的过程中,不是要求学生背诵字典上的注释条,而是在读句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注重引导学生个性化释词。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联系完整的语境再读句子,不仅可以提高读的质量,提升了读的要求与层次,而且于读中又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与感受。
将理解词语与指导朗读,学习课文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正做到“读中悟,悟中读”。
这给了我一个启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是多维的,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运用更多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词语,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