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合集下载

清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清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清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存在时间长达267年之久。

在这个时期内,思想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对于清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思想文化与科技两个方面来探讨清朝的发展与特点。

一、思想文化1.传统儒家思想的强大影响力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表,清朝秉持着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尊崇孔子和程朱理学思想,推崇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将封建礼教引入日常生活。

这种儒家思想经过清朝的统治,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满族文化的兴盛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洲族,因此满族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弘扬。

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满汉文化”,这种文化的交融,对于中国各个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文人墨客的崛起清朝时期,文人墨客阶层逐渐兴起,成为了社会上的新兴力量。

他们以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倡导“诗、书、画、琴”四艺齐全的文人风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文人墨客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对社会政治、人生哲学等提出了不同的思考和讨论。

二、科技1.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清朝时期,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据统计,清朝时期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朝对于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推广和改进,引进了一系列的农业工具和技术,例如引进了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2.手工业与工商业的兴起清朝时期的手工业与工商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纺织、造纸、陶瓷等手工业蓬勃发展。

清朝政府也积极推动商业经济的发展,修筑了一系列的运河和大型市场,为商业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对外文化与科技交流的开放态度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清朝对于对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持有较为开放的态度。

清朝统治者鼓励对外留学,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

这对于中国自身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的丰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末中国社会文化的新发展与哲学思潮

清末中国社会文化的新发展与哲学思潮

清末中国社会文化的新发展与哲学思潮清末中国是一个充满变革与矛盾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包括哲学思潮的新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清末中国社会文化的新发展和哲学思潮。

一、社会改革清朝作为封建王朝,一直有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在近代化的国家面前愈发突出。

在清末,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出社会改革的思想,并尝试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其中,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人是最有影响力的改革派人物。

他们提出了诸如“民主”、“科学”、“新民族主义”等等的概念,试图解决清朝社会面临的问题。

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改革派人物,他在《大同书》中提出了大同社会的概念,认为只有在这种社会中,人类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

他倡导的“大同”理念,借鉴了儒家的思想,强调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原则。

梁启超则在《新民间主义》一书中,提出了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思路,建议将西方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严复则更加注重教育改革,他认为教育是解决清朝问题的根本途径。

这些改革思想的提出,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在这些改革思想中的某些元素,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启蒙运动清朝末年是中国启蒙运动的时期。

启蒙运动始于欧洲,在中国最早是通过传教士等西方人的传播而开始。

启蒙运动强调思想自由和知识自由,倡导使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反对迷信和封建思想。

中国的启蒙运动主要由两个学派组成,即“新学”和“古学”。

新学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强调知识和科学的重要性;古学则主张恢复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研究儒家经典和注释,来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

在“新学”学派中,严复和梁启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通过翻译西方作品、创办报刊等活动,推进了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

而在“古学”学派中,王国维和钱玄同则是代表人物。

他们主张用古文化去理解和审视近代生活和文化,提倡“中古合一”的理念。

启蒙运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统治理念

清代统治理念

清代统治理念
清代统治理念是指清朝在统治过程中所坚持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影响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

清代统治理念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统治理念和后期统治理念。

前期统治理念主要表现为“皇权至上、文化统一、民族分化”三大特点,即清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实行汉文化主宰、鼓励满族文化发展,统治者强化了皇权控制,使得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权力也被掌握在皇权手中。

后期统治理念则是在清帝国面临西方列强侵略和内部矛盾加剧
的情况下,出现了“改革开放、保守主义、维新主义”三种思潮。

其中改革开放思潮主张吸收西方文化,发展经济,加强国防;保守主义思潮则主张保守满汉文化和宗教,抵制外来文化;维新主义则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化,提出改革思路。

总之,清代统治理念的演变历程体现了清朝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社会,借鉴清代统治理念中的优点和缺点,加以发扬和纠正,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 1 -。

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王俊义清代的学术思想是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而每个时期学术思想所表现的形式、反映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的阶段,都与其所在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总体上说无不受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条件影响和制约,亦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而意识形态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它又有可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唯物辩证史观的基本原理。

也就是说,各个时期的学术思想文化,既受其所处时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与影响,反映各该历史时代的特点;同时,由于各时期的思想,无不“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2]。

因此,研究每一历史时期的思想与文化,既应将其置于它所由此产生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又要注意思想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各个时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3]这一论述给予我们研究思想文化方法论上的重要启示,那就是研究思想文化,首先要把握思想文化的发展逻辑与历史进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不要把思想文化抽象成脱离历史客观环境的虚无缥缈的概念演绎;也不要只看到政治经济对思想文化的制约而忽视思想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

清王朝建立于17世纪中叶,从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至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一般称之为清前期这二百多年的历史,依据政治经济形势的不同状况,又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从1644年(顺治元年)清朝入关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统一台湾,这一阶段在政治上是由战乱到统一时期,经济上从凋零衰败到逐渐复苏,思想文化上则呈现了空前的活跃景象;第二阶段,从1683年至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这是史称“康雍乾”盛世阶段,此一时期的清朝在政治上稳定统一,经济上发展繁荣,思想文化处于汉学鼎盛时期;第三阶段,从1774年至1840年(道光二十年),这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此时清朝在政治上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向海外扩张,中国和外国侵略势力产生了矛盾,清朝统治开始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思想文化方面又开始发生新的转折时期。

明清代史学发展历程

明清代史学发展历程

明清代史学发展历程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明清时期,史学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世俗历史的转变,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特点。

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对历史的重视,鼓励编修史书,使得史学复兴并开始走上正轨。

明代史学家吸取了唐宋两代的经验,并发展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在史学史上有名的有《明史》、《资治通鉴辑览》等。

同时,明代还出现了历史地理学和史物学的研究,推动了史学的多元化。

到了明代中期,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史学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

此时,研究范围受到限制,史学研究转向注重中央政治、政权交替等政治史方面的研究。

但也有些史学家在这个时期进行了一些原创性的研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黄宗羲提出了“上古之史,无从考究,可以假而求之”的观点,并开始研究《左传》,对后来《资治通鉴》的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末清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困扰,史学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不过,在这个时期,明代后期的史学成果不断得到整理和继承,也产生了新的发展。

清代的史学家在编修史书的基础上,注重民族志学的研究,丰富了史学的内容。

同时,清代史学家更加注重考证和文字批评,提高了史书的学术水平。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史学发展经历了起伏,但又不断积累和
发展。

在这段时期,史学家们逐渐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体系,为后来的史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的努力不仅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后人参悟中国历史的规律和道理提供了借鉴。

清代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学思想

清代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学思想

清代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学思想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

在清代的研究与历史学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和观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清代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学思想。

首先,我们可以从清代的历史研究方法入手。

清代历史学家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实证和比较。

他们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库。

他们对于历史上的事件、政治家、经济状况等作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的历史。

其次,清代的历史学思想也有其独特之处。

清代历史学家对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演变的趋势有着自己的见解。

他们提出了一些有关历史规律和历史演变的理论,例如“朝代更替的周期性”、“玄学变法”等。

这些思想不仅为他们自身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也对后来的历史研究和理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进一步地,清代的历史研究还涉及到社会历史、文化史等方面。

清代历史学家不仅注重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社会结构、家族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

他们通过对社会历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使得我们对于清代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清代历史研究中还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学派和学者。

例如宋教仁、翁同龢、梁启超等人都是清代历史学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

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传统对于今天的历史学研究仍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清代历史研究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

清代的历史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更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可以从清代历史中找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应用于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中。

总结起来,清代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学思想在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方法,也为历史学的理论发展和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和研究清代的历史,以期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的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代中期社会思潮与文化变革

清代中期社会思潮与文化变革

清代中期社会思潮与文化变革清代中期(约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期,社会思潮与文化变革愈加显著。

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与思潮,如康熙帝、雍正帝与乾隆帝三位皇帝的执政、科举制的演变、洋务运动的兴起等等。

这些事件不仅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对清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亦对其文化传统与哲学思潮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与变革。

1.科举制和思想启蒙运动清代的中期,科举制度经历了重大变革,这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知识分子的地位产生了影响。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的治理,不仅大力推进科举制度,也强化了其对各种思想启蒙运动的监管。

康熙时期,康熙字典编纂完成,促进了康熙年间的文化传承。

雍正时期,随着政府主导推行的“平板书”教育政策和“简朴、克勤、厚德、尚实”的求实精神,思想启蒙运动逐渐兴起。

乾隆时期,近代化的社会与工商业也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发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哲学和文化思考。

2.文化传承和中西交流清代的中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

中国的文化在这个时期有了巨大的扩展和创新,大量的文献和经典被重新注释、研究和发扬。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与西方交流的重要时期,传统的中国思想和西方的现代化思想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碰撞、融合和创新。

这种交流推动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也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和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3.科技创新和思想启蒙清代中期的科技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分子们思想的进步,“洋务运动”逐渐兴起。

这一运动开拓了中国的科学教育领域,大力推进了科技与工程技术的发展。

同时,思想启蒙的流行也促进了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学者们对科学教育的探讨和实践,使得中国的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够跨越西方国家的大部分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和思考方式。

结论清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与思潮的影响。

清代的文化变革与社会发展

清代的文化变革与社会发展

清代的文化变革与社会发展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末代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社会的极致表达。

然而,在这个号称“太平盛世”的时期里,中国社会和文化也发生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科技、文学和艺术等方面探讨清代的文化变革与社会发展。

首先,清代的教育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清朝开创了孔子学派的独尊之路,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传统的科举制度愈加严格,人才选拔更趋严苛。

然而,这种世袭职位的局面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的质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代的文化人开始提倡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并开创了私塾教育的新浪潮。

私塾为普通人提供了脱离官僚体制的机会,使得社会上下游移颇大。

同时,私塾也积极推动了新的教育思潮,如提倡实用主义和文化大革命的思想。

其次,科技在清代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清朝的统治下,中国科技开始向外界开放,并且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技术。

西方科学文化大爆炸以及东方科学对外开放的态势,使得清代的科技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

例如,在农业方面,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而在医学和药物方面,众多方剂和名医也相继涌现,推动了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清代文学与艺术的发展也是这个时期的亮点之一。

尽管对古代文学的独尊还在继续,但是清代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皇帝,康熙皇帝极为重视文化事业,广泛收集文献并举办文学讲座,推动了文人的创作热情。

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皇帝的扶持下,散曲、小说和戏曲等文学形式逐渐发展壮大。

同时,八股文的统治地位逐渐被推翻,使得文学的表达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此外,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也经历了清代的文化变革。

清代的绘画艺术特色鲜明,注重笔墨的技巧与运用。

同时,雍正皇帝对于宫廷艺术的重视也大大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许多杰出的画家,在雍正的提携下,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

此外,陶瓷工艺、雕塑艺术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的来说,在清代这一封建社会的末期,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了许多变革与发展,尤其在教育、科技、文学和艺术方面。

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

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

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间的理学发展趋势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在清代,理学学术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拓展,形成了清代独特的理学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思想传承、学派发展、教育改革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详细阐述清代理学的发展趋势。

首先,清代的理学发展脉络延续了明代理学的基本传统,但也有所开拓和突破。

明末清初,王船山、李贽等理学大师开创了“心学”的新思潮,提出“性即理”的观点,主张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天人合一。

与此同时,传统的程朱理学也继续发扬光大,形成了“大学中庸”、“理学三义”和“格物致知”的理论体系。

这一传承和新发展使得清代的理学发展呈现出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特点。

其次,清代理学的发展也出现了多个独特的学派。

除了程朱理学和心学的传承外,清代涌现出了徐光启的“阳明心学”和黄宗羲的“古文经学”等新的学派。

这些学派在理论思想和修身实践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为清代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

尤其是阳明心学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观点,对人的道德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学派的兴起使得清代理学发展趋势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第三,清代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推动了理学的深入推广和发展。

康熙、乾隆时期,清廷进行了一系列的科举考试改革,推崇理学为儒家经典义理的核心内容,并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命题和内容。

这些改革不仅加强了理学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促进了理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普及。

而在民间教育方面,许多私塾也将理学教育纳入其课程设置中,培养了一大批有理学基础的人才。

这些教育改革的进行,使得清代理学的发展趋势更加广泛和稳定。

最后,清代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

王船山的《理学原本》、李贽的《对朱子理学并注大学》以及徐光启的《阳明文集》等都是清代理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作。

这些著作在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方法论的创新方面都有所突破,对后世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析清代史学的发展和特点

浅析清代史学的发展和特点

浅析清代史学的发展和特点摘要:史学,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而史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我们保留下来了大量的传统社会史料,史实。

不同时期的史学,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清代,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顶峰,针对明朝的空谈之风,出现了求实致用,客观考据,与近代科学相结合等特点,并对传统史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关键字:史学;实证;致用;学术发展传统史学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一个它与之适应的社会形态中获得的,也就是说,在近代社会变革之前,史学的发展是与古代社会相适应的,而大家也正是通过这一范式来对其进行研究的。

本文则主要讲述一下从清代开始,史学发生的若干新变化。

从发展大势上看,清代学术正处于“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时期”,表现在汉学的复兴、朴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世致用风气的再次高涨,今文经学的重整等方面。

著名学者王国维对此曾有精辟的概括:清学术在开国之初、乾嘉时代与道咸以降有“三变”,其特点分别是“大”、“精”、“新”:“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

现代学者杨向奎进一步解释说,有清二百余年的学术发展,其初,由于“明清之际大师辈出,实呈百家争鸣的局面”。

此时虽朝廷重视提倡理学,但民间士人的反理学思潮却并未少息。

随后到乾嘉时,“朴学兴而理学不见重于世,于是乾嘉学派成为正统”。

与乾嘉学派并起的常州学派“始于常州庄存与,而刘逢禄张其帜,遂使附庸蔚为大国”。

至“龚自珍、魏源出更与经世说相结合,遂使公羊义更富改良主义色彩,乃开清末公羊学大盛之先河”。

清代学术在学风和治学方向等方面出现变化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明朝灭亡引起人们对宋明时代颇为发展的理学和心学难以致用的不满;一是满清异族统治及其对政治文化的严密控制,特别是文字狱盛行,使学人的学术远离现实;再就是,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华,使中国士人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接触到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文化。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对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的反思,惩于亡国之痛,清初学界出现了求实致用的学术倾向。

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

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

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关于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详细的回答。

首先,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末期阶段,因此理学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清代的理学家主要承袭了明代理学的基本思想,但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发展。

清代的理学家尤重强调“心性”观念,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来源于内心的本性,只有修养和发扬内心的良知,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例如,朱熹的“心即天地”的说法,正是清代理学中强调心性观念的典型体现。

其次,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对历代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和阐释上。

清代理学家们对经典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致力于揭示经典内在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例如,戴震和钱大昕等理学家在清代对《尚书》、《礼记》等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解读,推崇儒家经典文化传统,提倡礼仪、孝道等传统价值观念,有力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思潮。

第三,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对西学的接触和借鉴上。

清代中后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一些理学家开始尝试将西方知识与儒学思想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思想家顾炎武就倡导了“汉学派”,致力于对西学与中学的融合,提倡“以儒宗释西洋”的思想。

此外,理学家严复也提出了“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试图用西方科学知识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最后,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上。

尽管清代社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地方政治的腐败、民众的贫困等。

清代的理学家们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试图通过儒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道路。

例如,刘鲠提出了“良能论”,主张通过提倡道德修养和改善社会制度来解决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清代的理学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强调心性观念、对经典文献的研究和阐释、对西学的接触和借鉴,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等方面。

这些趋势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的思想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历史学的兴起与演变

清代历史学的兴起与演变

清代历史学的兴起与演变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跨度长达267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

在清代,历史学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成为了学术界中备受关注的学科之一。

下面就来谈一下清代历史学的兴起与演变。

一、清代历史学的兴起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审查、编撰与叙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而清代历史学的兴起和发展,则是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首先,清代开创了新型的历史编纂体系。

在乾隆年间,皇帝下令编撰《史稿》,此书集中考订了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并且加强了对于《史记》等经典文献的整理和注释,使之更为完善。

此外,《史钞》等系列的专门编撰古代典籍的书籍也陆续问世,对于清代及后世的史学界产生十分大的影响。

其次,清代历史学家也开始注重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综合,不再是简单的记载。

例如,在明代,关于元朝时期的历史记述依然停留在程朱理学的文化体系中,而到了清代,岳鹏珊等史学家开始采取文献批判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元平难”的历史疑点,打破了以往的研究桎梏。

同时,在对于历史事件的考证方面,清代史学家也采用了更加科学化的考证方法,不断将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其中,例如官方机构的档案管理,图书馆的建设,电报的传播等等,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严谨完整的资料基础。

最后,则是清代历史学的领域范围不断拓宽。

在以前的朝代,对于华北地域的历史记载比较多,北方学派也因此形成,而清代时期,则将研究方向逐渐拓展到了整个中国和一些东亚地区。

例如,清代学者黄宗羲提出“五经正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思想史,不仅对史学史上的方法论有所提升,同时也破除了过去一些学派和思潮中的观念禁锢。

二、清代历史学的演变虽然清代历史学兴起之初,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解析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历史学也慢慢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缺陷。

与一些传统史家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相比,清代某些学者则开始倾向于加入主观因素。

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历史学的思想自由化,但同样也使得对于历史原貌的还原工作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清代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

清代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

清代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统一国家。

在长达267年的历史中,清朝文化不仅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代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清代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题,并且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清代文化传承清代继承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这种传承不但体现在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上,还体现在文化符号和艺术表达上。

清朝文化传承上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儒家思想的传承清代文化有很强的儒家思想色彩。

清朝时期虽然注重外来文化的吸收和研究,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尊重。

清朝皇帝们借鉴了汉唐传统的皇帝制度特色,制订了具有儒家思想影响的王朝法度,如六经博士的选拔、科举制度的设立、礼乐制度的规定等。

这些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官员以及子孙后代都能够融入这种文化传承中,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2. 古代艺术的传承清代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都是受到古代文化的深刻影响的。

例如,清代的书法艺术经历了唐朝平正书法的传承,秉承了“气势恢宏、雄健苍劲”的传统特色。

绘画艺术则在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中发展出独具特点的“工笔重彩”风格,向往着古典的文化之美。

在音乐表达方面,清代传承了五声音阶与丝竹乐器,重视以音乐来传递情感和文化感染,既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注重文化的传承。

二、清代文化的吸收和创新除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清代也有所创新,其表现在科技、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各个方面。

1. 科技创新清代是中国加强联系外洋、推进科技创新的时期。

雍正帝时期,首次决心推行“斋戒教育”,并在其第三年下令设立“四馆官学”,即“理学馆”、“文学馆”、“林学馆”和“蒙学馆”。

这些机构为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数学、物理和天文等方面,清朝也有显著的成就。

例如,康熙帝曾下令选编专门关于天文测量的书籍,并且亲身参与了天文观测的工作。

清朝的历史研究

清朝的历史研究

清朝的历史研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存在时间长达267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历史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揭示清朝的兴衰和演变过程。

清朝的历史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一、政治与社会清朝的政治制度以皇帝为中心,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研究清朝政治要聚焦于辽明、君主制度、地方行政、内憂外患等方面。

例如,可以从辽明的海运政策以及内部行政体制的演变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清朝政治的特点和制度运行。

同时,清朝社会结构也值得深入研究,包括官僚体系、农民状况、商人阶层等,以揭示社会层级和阶层之间的关系。

二、经济与贸易清朝的商业与贸易发展为经济提供了重要动力。

研究清朝的经济与贸易要关注清朝时期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方面。

可以探究清朝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以及中国与西方列强的贸易往来等。

此外,还可以探讨清朝经济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例如海禁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三、文化与思想清朝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

研究清朝文化要关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可以研究清朝时期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主题,以及清朝艺术的发展和特点。

此外,清朝时期的哲学思想与思想家的思想,例如康有为的思想,也是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四、对外关系与战争清朝在其统治期间经历了许多战争与外交事件。

研究清朝的外交政策与战争要关注清朝与西方列强的互动、与内亚、外亚以及另邻国家的关系等。

可以研究满洲人对外侵略的原因、方法和影响,以及清朝对外贸易与传教的政策等方面。

五、历史的影响与评价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研究清朝历史要进行综合评价,探究清朝的优点与不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等。

可以分析清朝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对清朝政治制度的评价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清代中国的创新和改革

清代中国的创新和改革

清代中国的创新和改革── 持续的探索和变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变革的时期。

在传统文化的压迫下,清代中国的创新和改革一直处于一个艰难的过程中。

然而,从各个方面看,这个时期是一个充满着活力、奋斗以及探索的时代。

让我们通过不同的领域来探究清代中国的创新和改革。

经济领域的创新和改革清朝统治的前一个时期,明朝的经济虽然不发达,但是对于某些方面的发展却是比较成功的。

随着清朝的兴起,经济领域也开始了一定的探索和变化。

在农业方面,清朝开始推广了棉花种植,并且在华北地区大量种植苜蓿,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效率。

此外,它也大量引进荷兰等地的技术,改善了水利系统并且增加了农业用地面积。

这些创新举措都促进了清朝的农业发展。

在工业方面,清朝逐渐摆脱了丝绸等手工业的束缚,在经济发展上更加注重机械制造的发展。

清代工业逐渐地文明起来,在铁路、矿山、制糖等方面的探索使得工业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文化领域的创新和改革清朝在文化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小说、文学、诗歌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在小说方面,清朝文学中的“十大家”尤其是光绪年间的“新文化小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赋予小说以新的制度与内容,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性。

在诗歌方面,清代著名的诗人如龚自珍、杜甫都曾经有过写诗的习惯,并且培育了许多才华出众的文人。

此外,清朝也在视频、马戏、纸影等方面实施了许多变革。

其中,百戏大盛时期的有王秀清、李光洙等人为代表的戏曲艺术点亮了整整一个时代。

社会领域的创新和改革清朝对社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不断尝试许多新的政策和法律。

在教育方面,清朝开始兴建学堂,推出了许多具有文化底蕴的知识分子,十二岁的少年李大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外,清朝还推广了现代学问,修筑了大量农业、商业、工业等专业学校,以惠及全体人民。

在法律方面,清朝也开始有所改革。

它发布了一系列宪法和法律,制定了合理的罪刑体系,并且整顿了官员的管理和权力。

总结清朝是一个充满着活力和探索精神的时期。

清朝的思想与理论

清朝的思想与理论

清朝的思想与理论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存在时间长达268年之久。

在这个时期,清朝吸收了前朝的思想与理论,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从儒学、道教和佛教三个方面探讨清朝的思想与理论。

一、儒学的传承与发展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清朝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

清朝初年,儒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对儒学的重视和推崇。

康熙皇帝提倡四书五经的研读,并亲自主持修订《国朝正统学纲目》,将儒学纳入正统体系。

然而,在乾隆朝后期,儒学开始受到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西方思想的传入,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儒学逐渐被质疑与挑战。

二是受到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影响,一些人开始对封建制度提出批评,并对儒学进行否定。

二、道教的影响与传播道教作为中国原生宗教之一,对清朝的思想与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朝皇室对道教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与保护,尤其是康熙皇帝,他还亲自撰写了《道藏》的序,并发展了全真派道教。

与儒学相比,道教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它仍然在一些领域得到发展。

例如,在医学领域,道教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方面,道教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体现在清朝社会的各个层面。

三、佛教的弘扬与发展佛教在清朝的发展比道教更为显著。

清朝皇室重视佛教,多位皇帝都亲自参与佛教教务。

康熙皇帝曾赐封万寿山为“禅顶”,乾隆皇帝也在北京敕建了灵光寺等佛教寺庙。

清朝佛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修建寺庙和藏经活动。

康熙皇帝以及后来的几位皇帝,频繁下令建造佛寺,促进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而乾隆皇帝还发起过多次的大规模藏经活动,使佛教经典得以广泛传播。

综上所述,清朝的思想与理论主要受到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儒学作为主流思想,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道教在民间信仰和医学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佛教则在清朝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与保护。

这些思想与理论共同构成了清朝时期特有的文化面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的历史学派与学术争鸣

清朝的历史学派与学术争鸣

清朝的历史学派与学术争鸣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其历史学派与学术争鸣对于研究清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清朝的学派体系逐渐形成,并在学术争鸣中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一、清朝的历史学派形成清朝的历史学派主要有“正统派”、“经史派”和“史学派”等。

其中,“正统派”以孔子儒学为基本思想,重视儒家经典,强调道德修养和遵循礼仪;“经史派”则注重经学和历史研究,深入研究经书和史书,对于清朝的历史演进有着深刻的认识;而“史学派”则更加注重历史的实证研究,以事实为基础,梳理历史脉络,并尝试用理性的方式进行历史的解释。

二、清朝学术争鸣的背景清朝学术争鸣的形成与社会历史的进程密切相关。

清朝初期,由于满族入主中原,文化融合和冲突不可避免,各种思想流派争相涌现。

同时,清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对于汉族文化的摄取和延续也是学术争鸣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和辩论。

三、正统派与经史派之争清朝初期,正统派代表了儒家传统文化,主张以儒学为中心,推崇孔子的经典思想。

正统派强调传统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尤其重视礼仪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正统派的学者以康熙皇帝为代表,提倡儒学的思想和教导。

相对而言,经史派则更加关注历史的研究和经学的发展。

他们以学术能力为核心,追求学术的深度,通过对经典和史书的研究,试图提供更为全面的历史理解和文化解读。

四、史学派的兴起与多元学派的形成随着社会和学术进步的推动,史学派逐渐发展壮大。

史学派的学者更加注重以史为鉴,以事实为基础,对历史进行实证研究,并且试图用更为理性的方式解读历史。

史学派的学者通过研读史料,梳理历史脉络,提出新的历史解释和文化观点,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独到的思考角度。

五、学术争鸣的影响与启示清朝的学术争鸣激发了社会思想的活力,促进了历史学科的发展与繁荣。

正统派、经史派和史学派对于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考框架,对于清朝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史学的发展

清代史学的发展
《清实录》是清代官修史书最重要 的成就。这部编年体的系列史书, 详尽地记载了清代的重大史事和朝 章国故。它反映了清代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面 貌,也记录了清皇朝由兴而亡的历 史过程,从中亦可窥见中国封建社 会末世的种种景象和道光以后社会 矛盾的新变化,具有其他文献所不 能替代的重要价值。
《廿二史札记》“以议论为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评论史事;二是评论史学。而在史学评论方面,赵 翼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故能持论平实。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全书100卷,所考“廿二史”,即 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 史》和《明史》。另外又将司马 彪《续汉书》志从《后汉书》中 单列出来,故标目上为23部史书, 实则仍为22部史书。其中对《唐 书》(即《新唐书》)、《宋 史》、《元史》用力最多。
《清文献通考》
《清通典》
《清通志》
二、历史考证的辉煌发展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全书100卷,对《史记》到 《五代史》等十七部史书进 行考证。 一是关于史书文字的考订; 二是关于历史事实的考订。
主要是考证史家所记典制、 事迹之“实”,本质是追求 史事真实。
赵翼《廿二史札记》,
全书36卷,补遗1卷,考证 《史记》到《明史》,包括 了全部的“二十四史”。 《廿二史札记》与《十七史 商榷》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札记》于考订诸史中特别 重视发挥对历史的见解,关 注于“治乱兴衰之故”。
和史 世学 界家 意的 识近 代 意 识
从史学思想和历史撰述来看,中国史学发展新 趋势的主要标志:
第一,重视鸦片战争的撰述Leabharlann 第二,重视边疆史地的考察与撰述
第三,重视外国史地的研究与撰述
六、中国近代史学的演进
梁启超(1873年~1929年), 1.“新史学”

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

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

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往古学术无一成不变之理,盛极必衰,穷极必通。

如中国学术史上正统之孔孟学说,揭橥仁义礼乐为博大精深之规模的建设,统一人类之思想与行为。

其后不能不有先秦诸子之分裂,巵言异说,百喙竞鸣,其后遂有始皇之坑儒焚书,两汉学术复兴,儒术复归于统一,经学极盛,尤以三礼及易学为最。

郑康成礼学集先儒之大成,而同时即有王肃之破坏,虞仲翔易学于象数最密。

后来便有王弼之破坏,王弼一扫汉易卦气消息爻辰纳甲之学,而以老庄说易,开放学者之思想。

其时儒学渐衰,老庄玄虚之学大兴,佛教西来,故魏晋六朝学者往往三教并修,至唐复欲以儒学统一思想,故以帝王之力颁行《十三经注疏》。

然六朝以后,学者多喜诗歌,文章气节不修,以致五代之乱。

宋兴则周程张朱诸理学应运而起,此天演循环,自然之公例也。

宋明诸儒严气正性,养成独立自尊之人格,陆王诸大儒尤富于豪杰性,然以末流高谈性命空疏,无具此时物极必反,乃入于今日所讲清代学术之问题中矣。

清代学术何以勃兴?第一由气运转变之趋势;第二乃是朝廷鼓励之助力,盖清初大儒大都生于明季理学,如孙夏峰、李二曲、颜习斋、陆桴亭。

经学如顾亭林、王船山、黄梨洲、张稷若、阎百诗以及博学鸿,词科诸文人大都明代人物,惟其因气运将开而生,故诸儒之人格无不伟大,其学术无不精博,卓然开国气象而且富于创造性,适用科学法,今以理学经学分述如次。

理学分程朱陆王两派,往往相攻击。

如仇雠孙夏峰独沟通二家不立门户,其学以居敬慎独为主其弟子之贵显者有汤文正公,治效见于吾苏。

陆王派是尊德性,程朱派是道问学;陆王既近于禅程朱偏重书本,然亦从事静坐。

颜习斋出起一大革命,将程朱陆王一切推翻,提倡直接孔孟,以四德九容六府三事为教,颇似今日之行为派,而且最适用于现在之中国二十年前。

鄙人早提倡两个学者:一顾亭林,二颜习斋,奉为宗师。

近来梁启超亦提倡习斋矣。

然夏峰之学至汤文正后遂绝习斋。

两大弟子李刚主兼从毛西河学乐,故亦无考据,依旧注重书本。

清史学科建设

清史学科建设

清史学科建设清史学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以研究清朝(1644年-1912年)的历史为主要内容。

清史学的建设对于深入了解和把握清朝的历史发展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清史学科的建设。

一、学科概述清史学是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清朝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清朝历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为主要内容。

清史学的研究对象广泛,涉及清朝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如政治制度、军事战争、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交流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清史学的建设对于推动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清史学的研究可以填补中国历史学研究的空白,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特点非常重要。

其次,清史学的建设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创新,为历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此外,清史学的建设也对于培养人才、推动教育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清史学在中国历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清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

其次,清史学的研究领域还相对狭窄,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此外,清史学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还不够广泛,需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质量。

四、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了加强清史学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加强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提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其次,加强研究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此外,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推动清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五、学科建设的意义与影响清史学的建设对于加深对清朝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清朝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规律,理解清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uly ,2006NO.4General 176甘 肃 理 论 学 刊Gansu Theory Research 2006年7月第4期 总第176期文 史 纵 横清代历史理论的深化与发展罗炳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收稿日期]2006-04-28[作者简介]罗炳良(1963-),河北定兴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摘 要] 在中国史学史上,历代史家对于中国史学之理论的认识积累了丰厚的遗产。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包含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人们对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理论性认识,我们称之为史学理论;另一个部分是人们对于客观历史发展的理论性认识,我们称之为历史理论。

清代史学不仅在史学理论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在历史理论方面也呈现出逐步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清代史学;历史理论;史学理论[中图分类号]K 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06)04-0082-05 20世纪以来,在关于清代史学的研究领域中,由于章学诚《文史通义》对传统史学的理论总结和梁启超《新史学》开近代史学理论之先声,其史学理论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至于掩盖了清代史学在历史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造成研究较为薄弱的局面。

本文不准备对清代历史理论内容作出全面研究,而是按照清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就其理论思辨水平所能够达到的高度,来考察清代历史理论逐步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趋势。

一清代前期,鉴于明清鼎革之际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清朝统治集团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史学家进一步对历史和现实作出深刻反思,产生出深邃的社会历史批判思想。

他们对历史上的封建专制制度展开猛烈的批判,围绕君主论、兴亡论、封建论等一般理论层面上的重大问题加以讨论。

在这些反映时代精神的历史批判观念中,包含着较为丰富的历史理论。

(一)关于君主理论。

清初史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从肯定自然人性私欲的合理性出发,到否定封建专制君主独逞一己私欲,再到批判封建专制君主以一己之私欲害天下之大公,形成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思想体系,把中国古代君主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价值。

顾炎武指出:“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1](《郡县论一》)揭露了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以后给社会带来的极大弊害。

他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肯定人们存在“私欲”的合理性:“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也,故先王弗为之禁。

非惟弗禁,且从而恤之。

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

”[2](《言私其豵》)肯定人人存在“私欲”,反对专制君主一己私欲,表现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观念。

黄宗羲从历史对比的角度解释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3](《原君》)他肯定存在“公欲”的社会具有合理性:“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天下28之人。

”[3](《原君》)在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中蕴含着极为深邃的社会历史批判精神。

王夫之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私天下”,主张实行分权共治的“公天下”。

他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大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4](《叙论一》)唐甄也认为:“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

治乱非他人所能为也,君也。

小人乱天下,用小人者谁也?女子、寺人乱天下,宠女子、寺人者谁也?奸雄、盗贼乱天下,致奸雄、盗贼之乱者谁也?”[5](《鲜君》)他通过历史地考察最后得出结论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5](《室语》)其历史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从根本上否定了历代皇权的合法性。

(二)关于兴亡理论。

中国古代史家非常注重考察历史上的朝代兴亡问题,试图从中探究社会的治乱盛衰法则。

清代前期史家继承这一历史传统,不但关注历代政治与治乱盛衰的关系,而且特别注意到风教与朝代兴亡的关系,形成了深刻的历史进程及其演变法则的理论。

顾炎武对治乱兴衰问题极为关注,突出表现在对“亡国”与“亡天下”概念界定的区别。

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2](《正始》)他认为风俗是关系国家命运和社会兴衰的大事,感叹“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阙矣。

百年必世养之而不足,一朝一夕败之而有余”[1](《与人书九》),通过对历代社会风俗的历史考察,形成了深刻的历史理论。

王夫之对历代治乱兴衰的认识,突出反映在他关于风教兴废与皇朝兴亡关系的历史评论之中。

他认为:“风教之兴废,天下有道,则上司之;天下无道,则下存之。

下亟去之而不存,而后风教永亡于天下。

”[4](《梁武帝》)王夫之指出自汉以来,统治者托国于谀臣就会造成政治混乱,而托国于贤臣就能达到政治清明,因而特别强调“大臣者,风教之去留所托也”[4](《梁武帝》),把风教的存亡作为衡量社会治乱与天下兴亡的晴雨表,形成风教与社会盛衰关系的理论。

顾祖禹治史注重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阐明历代政治军事的成败得失与治乱盛衰的关系。

他认为“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也。

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6](《河南方舆纪要序》);又指出“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

是故以陕西而发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虽不能为天下雄,亦必浸淫横决,酿成天下之大祸”[6](《陕西方舆纪要序》);同时还详细探讨了全国各地山川险易与国家政权安稳与否的关系,形成了关于历代政治兴衰成败的理论。

(三)关于封建理论。

中国古代史家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优劣问题的争论,涉及到史家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理论问题。

唐代柳宗元开始从历史发展之“势”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清初史家王夫之又在历代兴亡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理”的范畴,表现出对历史发展法则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清代前期历史理论的最高水平。

顾炎武讨论分封制与郡县制问题,表现出深刻的理论总结特征。

他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方今郡县之弊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

此生民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

”[1](《郡县论一》)他认为后世郡县制的最大弊端就在于皇权高度集中:“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η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而权乃移于法。

于是多为之法以禁防之,虽大奸有所不能逾,而贤智之臣亦无能效尺寸于法之外。

”[2](《守令》)顾炎武通过全面考察历代政治体制的得失,认为应当兼采分封、郡县两制之长,提出了“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1](《郡县论一》)的主张,把历代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问题的讨论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王夫之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强调“势”和“理”的统一。

他对前人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争论的基本看法是:“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4](《秦始皇》)指出中国古代的郡县制具有合理性,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

他认为物质自身运动的法则就是“理”,而郡县制之所以不可废弃,也是“理”在起作用的结果。

反过来,“理”也不能脱离“势”,因为“势因乎时,理因乎势”[4](《晋愍帝》)。

王夫之研究历史通过“参古今之理势”[4](《汉文帝》),正确地分析了分封制与郡县制优劣这样的重大历史问题,形成了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对历史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清代中期,社会思想领域里的历史批判思潮转变为自觉清理和重新阐释传统学术文化的思潮。

广大史家深入总结前代史学遗产,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使清代中期史学显示出总结与成熟的特征。

在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同样具有上述特征,形成了带有明显思辨色彩和具有一定哲学体系的历史理论。

(一)社会进步史观。

中国古代史家对历史的认38识,虽然存在历史倒退观念、历史不变观念、历史循环观念等各种错误理论,但是最有价值的是历史进步观念。

章学诚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理论遗产,初步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演变法则,把古代史家对历史演变之“道”的探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形成了系统的历史进步史观。

章学诚考察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用历史发展之势来说明人类社会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他明确指出:“人之生也,自有其道。

人不自知,故未有形。

三人居室,则必朝暮启闭其门户,饔飧取给于樵汲。

既非一身,则必有分任者矣,或各司其事,或番易其班,所谓不得不然之势也,而均平秩序之义出矣。

又恐交委而互争焉,则必推年之长者持其平,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长幼尊卑之别形矣。

至于什伍千百,部别班分,亦必各长其什伍,而积至于千百,则人众而赖于干济,必推才之杰者理其繁;势纷而须于率俾,必推德之懋者司其化,是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作君作师,画野分州,井田、封建、学校之意著矣。

故道者非圣人智力之所能为,皆其事势自然,渐形渐著,不得已而出之,故曰天也。

”[7](《原道上)说明人类社会的产生是按照自身的法则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章学诚还指出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也是历史的自然发展:“人之初生,至于什伍千百,以及作君作师,分州画野,盖必有所需,而后从而给之;有所郁,而后从而宣之;有所弊,而后从而救之。

羲、农、轩、颛之制作,初意不过如是尔。

法积美备,至唐、虞而尽善焉。

殷因夏监,至成周而无憾焉。

”[7](《原道上》)揭示出社会制度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章学诚认为历代政治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有历史的必然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他指出:“自有天地而至唐、虞、夏、商,迹既多而穷变通久之理亦大备。

周公以天纵生知之圣,而适当积古留传,道法大备之时,是以经纶制作,集千古大成,则亦时会使然,非周公之圣智能使之然也。

盖自古圣人皆学于众人之不知其然而然,而周公又遍阅于自古圣人之不得不然,而知其然也。

周公固天纵生知之圣矣,此非周公智力所能也,时会使然也。

……故创制显庸之圣,千古所同也;集大成者,周公所独也。

时会适当然而然,周公亦不自知其然也。

”[7](《原道上》)章学诚的这种认识已经触及到历史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关系的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