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自学案 11.29
课文《祝福》教案
课文《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祝福》的主要内容,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对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祝福》的主要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分析鲁迅先生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2. 品味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领会其文学魅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祝福》全文。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祝福》的背景。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祝福》,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问题示例:a. 课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b. 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特点是什么?c. 作品主题是什么?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语言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问题示例:a. 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b. 探讨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
c. 品味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举例说明其文学魅力。
4. 拓展延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问题示例:a. 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祥林嫂的命运?b.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和帮助这些人群?课后作业:a. 写一篇关于课文《祝福》的读后感。
b.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作品中社会现实的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3. 结合学生的读后感和生活经验分享,评估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
七、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祝福教案(优秀9篇)
祝福教案(优秀9篇)《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运用语言、肖像描绘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体味鲁迅先生冷峻叙述中深沉的悲愤之情。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
教学方法1.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指导他们概括小说的情节。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我”的角色意义等。
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盲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指定学生分别从“我”和“祥林嫂”两个角度复述课文,深刻把握小说内容。
3、讨沦几次“祝福”景象描写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鲁迅先生在《坟·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对于“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幸福着我们的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你们来说,真可谓“不是我想象”。
然而,事实原本如此不可更易。
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二、解题1.背景介绍《祝福》发表于1924年。
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
2023最新-《祝福》教案(优秀3篇)
《祝福》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祝福》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等奖鲁迅《祝福》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意图】小说的教学一般是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获得对小说的理解。
本课堂设计试图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重点抓住小说中几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小问题,来把握人物的主题,体会小说的创作技巧。
【问题设计】一个日子;二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账单。
【课堂准备】投影仪、视频材料【课堂时数】二课时【一课时】【教学要点】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分组研究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⒈速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⒈指名学生讲述故事梗概,理清情节。
⒈解读课文的叙述技巧。
板书:情节内容时间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倒——结局突然死去——————叙开端初到鲁镇三个半月五发展被迫改嫁两年——高潮再到鲁镇约两年——年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⒈“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呢?⒈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过甜甜的笑容,请你找出来读读,你能在这些笑容背后发现什么吗?⒈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鲁迅是怎样实践他的写作主张的?请你找出本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内蕴。
⒈鲁迅先生在他的《花边文学》中的《大雪纷飞》一文中,盛赞《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中写雪的“神韵”。
《祝福》教案优秀6篇
《祝福》教案优秀6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美丽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祝福》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
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
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提问:(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特点?明确: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
(2)这种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明确: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人物的矛盾关系。
二、自读思考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编写出结构提纲。
2、简单概括小说的叙事特点。
3、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祝福”场景的描写,体会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三、研读讨论1、讨论小说标题的含义。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共3篇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共3篇《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1《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一、教材分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初步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与分析,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小说的基本特点、分析小说的结构、语言、人物以及小说的主题等。
同时,也为学生的高考备考提供了一定的辅助资料。
二、学生分析1.学生群体分析本文适合高一年级学生学习。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能够自主阅读和分析小说,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学生先修知识分析由于小说的特点和结构比较复杂,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学生还应该熟悉小说中的基本人物、情节,对小说的语言和体裁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能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分析。
2.能够解读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人物的性格与性情。
3.能够用具体的细节语言观照小说,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4.通过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笔。
2.教材准备:学生电子版、课本。
3.其他准备:教师备课书籍、课堂环境布置。
五、教学过程1.导入来龙去脉,简要介绍《祝福》是如何被选入这个单元的,简要叙述小说的基本情节,并让学生试着描绘主人公雅典娜的性格特点。
2.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整章小说,注意到了这篇小说的语言、笔调和叙事方式。
3.讲解主要解释小说中的人物特征、小说情节、语言和符号意义等方面。
4.讨论通过指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思考,逐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交流覆盖。
5.语文教学的应用通过《祝福》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文学、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世界文化、艺术及其内涵等。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小说的基本思想、语言和结构有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在解读、分析小说等方面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更广阔的视野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入、阅读、讲解、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和表达,促进其对小说的深入理解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鲁迅祝福教案(6篇)
鲁迅祝福教案(6篇)鲁迅《祝福》教案篇一教学要点1、分析样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
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
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
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
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
“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2、学生思考: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1)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有关语句。
(2)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
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因循守旧。
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周身血脉,封建伦理浸透了通体细胞。
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世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
可见,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3、学生思考: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
鲁迅《祝福》教案设计范文(五篇)
鲁迅《祝福》教案设计范文(五篇)鲁迅《祝福》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2、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XX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XX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形成一定的鲁迅小说的讲课方法思路模式,尽量在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凸显自己的教学个性,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小说教学。
甚至发展会写小说了。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封例图片)这是祥林搜,她是在XX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
这是XX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XX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XX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
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
如果说,茅盾先生是XX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XX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IHXX所吞噬。
本文写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叙述的是辛亥XX后XX农村的黑暗现实。
XXX提出了“XX、科学”“XX 封建礼教”的XX,妇女XX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
《祝福》教案(优秀6篇)
《祝福》教案(优秀6篇)《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鉴赏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及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因此,研究性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必然是今后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
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情感目标:揣摩小说标题的`重要意义,深刻体会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教学设计提要本设计由4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组明确探究目标;第二课时:小组研讨;第三课时:小组探究成果交流。
第四课时:完成研究小论文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1、熟悉课文: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旨在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
2、展示研究方向,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将课文分为四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又列若干小课题,具体如下:A、人物鉴赏:a、祥林嫂b、鲁四老爷c、柳妈d、卫老婆子e、四婶f、祥林嫂的婆婆g、我B、情节鉴赏:a、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C、环境鉴赏:a、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b、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c、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D、表现手法鉴赏:a、人物刻画方法;b、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以上课题用投影展示出来;为使每个大课题都有人研讨,规定每一大组挑选一个大课题。
第二课时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明确了任务,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相同子课题的为小组,充分交换意见后,每个大课题组推推举1—3位同学在课内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小组探究成果交流。
每个小组推荐1—3名同学上讲台陈述本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四分钟。
第三课时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
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
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题目有: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2、祥林嫂死因探究3、祥林嫂个人简历4、文题—“祝福”之我见5、(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6、雪景作用之我见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10、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祝福》优秀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识记A、关于《彷徨》B、烟霭等词语2、理解、分析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D、倒叙手法(复习)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预习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2、读23遍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B、1924年前后的历史:辛亥革命1911年、五四运动1919年。
《祝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祝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学会对祝福的理解和掌握。
2.获得用祝福表达心情的技能。
3.培养学生心中充满祝福和关爱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祝福,学会用祝福表达心情。
教学难点:带有情感的祝福的表达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任课教师播放一段简短、具有感染力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或增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2.预习通过预习,帮助学生准备学习的知识内容。
建议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祝福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祝福表达自己的情感。
完成预习任务后,让学生呈现出来。
3.学习教师通过不同渠道的祝福语录,让学生了解祝福是什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表达祝福。
要求学生分析祝福的表达方式,并且选出最感人的几句话。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祝福,注重情感的传递和理解,让学生通过祝福语互相表达对彼此的渴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祝福类歌曲或电影,以“生日快乐”的歌曲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珍惜,让学生领悟不同祝福语背后的深刻意义。
4.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互相讲述自己所表达出的感受,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祝福价值的理解。
5.作业让学生完成独立作业,要求学生写下一封祝福信或一个祝福信的片段,充分发挥他们对祝福的理解,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的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小组练习情况的检查。
2.祝福语理解能力的把握情况。
3.独立作业的完成情况。
4.学生对“祝福”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后记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科学的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学科更感兴趣,产生更加自然深刻的理解。
当教师用一颗爱心去做好每堂课的设计,便会令学生成为健康、长期、积极的习惯,使学生一生受益。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3篇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2、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三)、德育渗透点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二、重、难点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画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
2、第二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任务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过程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关于《呐喊》和《彷徨》2、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1)序幕写景象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再写景象3、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
初到鲁镇,情形如何?再到鲁镇,情况怎样?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4、请学生依据以上分析讨论,概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含义。
善良能干——包办婚姻——被卖——再嫁——社会的根源二、总结与引申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三、作业布置思考:究竟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四、板书设计情节特点:倒叙人物命运:祥林嫂善良能干,却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教学内容和过程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鲁迅取名《彷徨》的原因2、认真研读故事的结局,分角色朗读对话,找出议论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却最终伤害——自责和自我解剖——愤激3、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卫老婆子和柳妈是帮凶,你怎样看?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
4、师生共同研读文中深刻的语句,加深文意的理解。
2023最新-《祝福》教学案【优秀5篇】
《祝福》教学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壶知道可爱的给家人们整编的《祝福》教学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祝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说祝福的话,来表达对同伴和亲人的祝福。
2、设计和装饰祝福卡。
活动准备:1、挂祝福卡的树。
2、将不同形状的卡纸用红绳子穿起来。
活动过程:一、祝福大比拼。
1、幼儿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祝福语,我们都会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会说的祝福语多。
2、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说祝福语比赛,规则不能说重复的话,看哪一组说的`祝福的话多。
二、装饰祝福卡。
1、选择适合自己祝福语的卡片。
例如:圆形祝福老人身体健康、心型送给同伴。
2、用彩笔画出对亲人和同伴的祝福。
老师做巡回指导。
三、祝福树。
1、幼儿自己将画好的祝福卡片装饰在树上。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祝福卡是送给谁的。
《祝福》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分析探讨主人公的命运。
探讨:(1)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都发生在什么时间?教师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2)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从死因来探寻悲剧命运)。
教师概括:死于贫穷,祥林嫂是个乞丐;死于悲伤,祥林嫂失去了爱子;死于恐惧,她惮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绝望,她认识到虽然捐过门槛也无法赎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独,她的周围只有冷漠。
教师总结归纳: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
《祝福》教案(精选16篇)
《祝福》教案《祝福》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祝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祝福》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叙事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小说叙事艺术的方法。
2、全面了解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3、了解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两大基本类型(农民、知识分子)的特色和意义。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分析小说结构和叙述视角转换。
2、教会学生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小说的主题意义。
教学设想:第一课时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课时引入叙述者的概念,并重点研究该小说中叙述者身份的意义。
第三课时引入视角的概念,研究小说中的叙述视角的转变,及其蕴含的意义。
第四课时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意义:1、有没有悲剧意义;2、悲剧意义是什么。
第五课时概括小说中次要的人物形象,分析标题的含义。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并重点探究“路遇祥林嫂”这一情节的意义。
教学过程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了老师开列的四本名著之中的两本(注四本书是《边城》《围城》《鲁迅小说集》《契诃夫小说集》),并且认真的撰写了读书笔记,老师对你们的表现十分满意。
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阅读鲁迅小说集的占全班同学的七成,在读书笔记中,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深切的体会到了鲁迅为了拯救国民灵魂而不息呐喊,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以及他胸中深广的忧愤,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悔的热爱。
今天我们将随着鲁迅的文字,回到20世纪初阴冷灰暗的鲁镇,去关注一个平常的农家女子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板书课题。
教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弄清字词读音,感知整体情节,明确小说结构。
朗读完毕。
提问:这篇小说写了什么事?回答:写了“我”回到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紧接着得悉她的死讯,回忆她的生平。
提问:小说写了“我”回鲁镇一共几天的事?回答:三天。
鲁迅《祝福》的教案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3)能够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的关爱和对人性的探讨。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3)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2)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祝福》。
(2)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2)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分析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练习:(2)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6. 总结反馈:(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祝福》,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篇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文学评论:评估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文《祝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祝福》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高中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情节、环境等元素,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文学创作或评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祝福》。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2)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3)作者鲁迅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及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祝福》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祝福》,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如“祝福”、“眼睛”等。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祝福》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文学创作或评论。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封建礼教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如祥林嫂的悲剧。
3. 合作探讨:讨论作者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及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4. 教师讲解:讲解鲁迅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引导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祝福》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总结课文《祝福》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祝福》教案实用版
《祝福》教案实用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关怀,培养同理心。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抵制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
(3)认识到祝福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关怀和道德观念。
(2)对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作品主题和情节。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祝福》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作品主题和情节。
4.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作品中的道德观念。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五、课后作业1. 复述课文《祝福》的基本内容,概括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2.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关怀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分析及个人感悟的表达。
《祝福》教案29
《祝福》教案29导读:祝福【教学目的】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l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l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介绍背景,揭示主题。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选自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
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三、字词。
钝dùn响寒暄xuān瓦楞léng朱拓tà间jiàn或悚sǒng 然踌蹰chóuchú不更gēng事谬miù种俨yǎn然雪褥rù瑟s è瑟有声尘芥jiè堆骸hái颊jiá贺家墺ào荸荠bíqí呜咽yè驯xùn熟桌帏wéi讪讪shàn怔怔zhēngzhēng|咀嚼jǔjué渣滓zhāzǐ瞥piē拗niù不过蹙cù缩门槛kǎn惴惴zhuì牲醴l ǐ四、分析课文。
鲁迅《祝福》教案范文(精选3篇)
•••••••••••••••••鲁迅《祝福》教案范文(精选3篇)鲁迅《祝福》教案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祝福》教案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迅《祝福》教案1《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教学目的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一、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
二、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
三、本文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为主,第二课时以分析社会环境为主,并通过课堂讨论小结全文。
教学步骤教学要点:小说结构特点和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一、导入课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在我们中国,曾经出现过无数的伟大人物,其中包括鲁迅。
(投影——鲁迅)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
二、人物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明确:最简洁可用四个动词来概括:“问—抓—撞—捐”。
《祝福》教案(短篇小说)
《祝福》教案(短篇小说)《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3.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认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故乡》、《孔乙己》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小说风格和人物塑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习本文有一定的帮助。
但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及以“我”的见闻来叙述,学生在理解和鉴赏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三、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3.体会和学习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4.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及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给我们的深刻印象。
无怪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o斯诺说:“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说《祝福》。
(板书课题)2.明确目标3.整体感知(1)阅读“预习提示” ,了解背景和作者情况。
阅读课文,正音正字。
(2)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以什么顺序来写的?讨论明确:全文写了四个人物:祥林嫂、鲁四老爷、我、柳妈。
主要人物是祥林嫂。
全文写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和鲁四老爷对她的迫害,以倒叙的手法来写的。
(3)祥林嫂是怎样一个人?她是怎么死的?鲁四老爷为什么对祥林嫂的死表现出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讨论明确:祥林嫂是个勤劳、善良、质朴、坚强而又愚昧懦弱、希望从神权那里得到安慰、始终没有觉悟的劳动妇女。
是个被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所吞噬的典型人物。
在封建礼教的双重迫害下,她精神上受到了严酷的摧残,含恨死去。
鲁四老爷对她的死表现出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正是他受封建礼教毒害太深的缘故。
他的言行与祥林嫂的悲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他一步步把祥林嫂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他对祥林嫂的迫害,以精神上的迫害为最残酷,最致命。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一、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祝福的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祝福。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和掌握祝福的表达方式。
2. 学生运用所学的祝福方式,创作一篇祝福的短文。
三、教学准备:1. 悬挂祝福的图片和句子。
2. 打印学生作品的范文。
3. 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1. 首先展示祝福的图片和句子,让学生感受祝福的力量,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
例如:“你们曾经被别人祝福过吗?你是怎样感受的?”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话语可以让人感受到祝福。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Step 2:新知呈现 (10分钟)1. 回顾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并将祝福的表达方式展示给学生,例如:“祝你身体健康”、“祝你学习进步”、“祝你幸福快乐”,等等。
2. 配合示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来表演如何祝福他人。
Step 3:小组讨论 (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以下话题:“你曾经给别人祝福过吗?你是怎样表达的?你想对谁说一句祝福的话?”2.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辅导他们如何运用所学的祝福方式。
Step 4:创作短文 (20分钟)1. 要求学生用他们学到的祝福方式,创作一篇祝福短文。
可以是对自己的祝福,也可以是对家人、朋友或是老师的祝福。
2. 提醒学生要用心去写,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5:展示和评价 (10分钟)1. 在黑板上放置一个展示学生作品的区域,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短文粘贴在上面。
2. 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和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
Step 6:小结 (5分钟)1. 简要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祝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和人,给予祝福和感谢。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继续创作祝福短文,写给自己觉得重要的人或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自学案
宁乡一中班同学一、标好段落序号,通读小说,完成以下预习作业。
二、细读小说,完成以下预习作业。
1.小说写了祥林嫂的哪些变化(外貌、心理、语言、生活处境等方面)?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小说写了鲁镇中其他人的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小说中的下列人物(或环境)在哪些方面实际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请在课文中找一找依据,并分析这些“不变”对祥林嫂带来了什么影响,作者写这些“不变”又有何深意?
⑴祥林嫂
⑵四叔四婶
⑶鲁镇的其他人
⑷鲁镇
三、补充资料
(一)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鲁迅的小说主要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题材,作品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二)《祝福》写于1924年2月,收录为小说集《彷徨》的首篇。
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成立了中华民国,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
尤其是妇女,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但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仍阻碍着中国的发展和国民的觉醒。
(三)补充知识
1.封建思想:一般是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思想观念的泛称。
2.封建礼教:它是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
它是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标志、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封建统治者用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束缚人民大众,以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3.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者忠,绝对服从于君;为子者孝,绝对服从于父;为妻者节,绝对服从于夫。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和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4.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宋代程朱理学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为夫守节,不能改嫁,甚至要求妇女为夫殉葬,并为这样的妇女立“贞节牌坊”。
若寡妇再嫁,则是对“天理”的破坏,将被视为失德。
5.男尊女卑: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子地位高,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卑下的社会状况。
即以女性体力、经济、生理及社会意识的弱势,来体现男子相对体力、生理及社会意识上的优势,淡化和否定女性的人权、经济、生理、生育的价值。
6.族权:在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的支配权力,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
宗族对族内家庭以及个人事务的决定权和审判权,族长做出的决定具有强制性
7.迷信:是指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201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