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

合集下载

赵国官僚制度述考

赵国官僚制度述考
第二随着国家控制方式的转变官僚制度也发生变化由世卿世禄制是新的官僚制度的需要官吏不再世袭不再由世族所把持宗法分封制从根本上受到冲击改变了国家权力的社会基础同时也带来官吏选拔方式的改变
赵国官僚制度述考
崔 向东( 渤海大学 政治与历史学 院 , 辽宁 锦州 1 1 1 ) 20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 国在战 国七雄 中较早地 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和与之相应 的官僚体制 。赵 国实行 的郡县制 、 因 赵 “
毅” 官吏任命时授“ , 。 玺”告老、 免职或辞官需将 “ 交回。 玺” 对于将军, 发兵无“ 则违法。 符” 符” “ 、
{渤 制 学掌撮 哲 学 自己手 中。第 耋玺”大君主将权力牢牢掌握在 学 再版 “海 ,
拜谢 。 狐乃引 弓送而射之 , ‘ 日:夫荐汝 , 公也 , 以 五, 年终考绩制度 。在 中央集权制下 , 各级行政 汝能当之也 。夫仇汝 , 吾私怨也 , 不以私怨汝之 故 拥汝 于吾 君 。故私 怨不 入公 门 。 解 狐所谓 公 ’ ” 组 织都 是 君 主 的 办事 机 构 , 谓 “ 在 四方 , 所 事 要 在中央。 圣人执要 , 四方来效 。 l 权 ”J 1 5 君主要掌控 门 , 沏 已把赵氏作为君主来看待 , 而所荐之相 , 其 赵襄子时 , 各级官吏 , 就必须有“ 知百官之要” 的考核制度 , 职责当不仅仅是负责赵氏内部事物。
赵 国的 中央集权 官 僚制 度 主要 表 现在 几 个
物, 他在封 国内部又继续分封 , 诸侯封君对 国家 政分开 , 文武分职。 官分文武 , “ 王之二术也。 一 ” 的控制是依靠分封制。赵国的君主是晋国的卿 方面是以相 国为首的掌握行政权 的文官系统 , 另 一方 面是 以大 将 军为 首 的掌握 军 权 的武 官 系 大夫 , 他源之于分封 , 但在其后分封制逐渐退 出

论述题

论述题

1.分析中国奴隶制国家采用国家联盟形式的原因2.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产生的途径与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3.分析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4.分析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5.分析中国封建制国家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本质 6.分析夏、商、西周行政体制对行政运行的影响7.分析世卿世禄制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8.分析春秋时期赋税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变革的重大影响9.分析强卿专制对孕育中央集权专制政体的作用10.分析战国变法运动对以后历代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深远影响11.分析战国时期各国强化君主专制的组织形式12.分析家臣制与世卿世禄制、家臣制与官僚制的不同13.分析列卿制度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关系14.分析察举制和后世科举制的不同15.分析察举制度的弊端16.试述汉代州职责的演变17.分析三公宰相制与丞相的不同18.试述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监察制度的演变与发展19.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过渡性质20、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政府在行政执行中拥有较大自主权和较多权力的原因及其利弊。

2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及职能的形成过程22、试述魏晋南北时期门下省机构的定型23、试述魏晋南北时期行政决策方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24.分析隋唐行政监察制度的成就25.分析差遣任职法的利弊26.简述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调整措施27.简述唐代外制诏书的形成过程28.元丰改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评价29.分析宋代未出现地方割据的原因30.分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和弊31.综述宋代监察制度的成就和弊端32.分析宋代优待官员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33、分析辽、金、元三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异同34.分析辽、金“因俗而治”原则在地方行政体制中的具体体现35.概述行省制度形成的过程及其在政治制度上的重要地位36.分析辽、金、元三代行政决策中氏族制度残余的影响37.概述元朝监察制度的建树并分析其弊端38.分析辽、金、元三代在官员选拔和升迁上的民族歧视政策39.分析内阁制度和宰相制度的根本不同之处40.三司分权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41.分析明代皇帝在票拟、批红决策系统中的作用43.综述清代中枢机构的演变44分析清代督抚与明代督抚的不同45.试析军机处在清朝行政决策中的地位46.试析清代监察制度与君主高度集权的关系47.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48.分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49.分析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50.试述总理衙门在行政管理上的特点1.分析中国奴隶制国家采用国家联盟形式的原因。

古文观止古代文化常识出题

古文观止古代文化常识出题

古文观止古代文化常识出题1.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

②(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③(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④(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镬,古代的一种鼎。

⑤(上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的位置。

大夫比卿低一等。

⑥(御史)战国时的史官。

秦代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管理国家重要典籍,接受百官奏事等。

⑦(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

⑧(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⑨(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

⑩(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⑪(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也是天子的象征。

⑫(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与之同义的还有“致仕”。

⑬(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

⑭(下车)官吏初到任。

A.①③⑤⑥⑨⑩B ②④⑦⑧⑪⑬C ①②④⑧⑨⑭D.③⑤⑥⑩⑫⑭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历史中考 论述题模板 专题复习

历史中考 论述题模板 专题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论述题专题复习【格式要求】观点:陈述句(史实+评价)(2分)论述:史实+ 史论(史实的地位、作用、影响、意义)(1+2分)史实+ 史论(史实的地位、作用、影响、意义)(1+2分)结论:升华、启示(怎么做)(2分)【答题注意事项】观点:观点是陈述句,不能写成短语、名词或疑问句,不要过长。

论述:1.审清题目,看清是否要求只能从材料中提取两个信息加以论述,决定了是否能用材料以外的史实。

2.史实尽量用材料的例子,提高准确度。

3.论述至少写两个史实,每一点必须做到史论结合:史实+史论。

4.注意论述的先后,哪一个史实在前,哪一个史实在后。

5.要注意考虑相关史料的熟悉程度。

结论:1.要呼应开头,最好能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

2.常用“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因此……”作开头。

3.结论与观点在表述上要有所区别,照抄会扣分。

4.总结的2种方法:添油加醋法:在原来观点上增加适当的词句补充。

改头换面法:用表述不同但本质意思相近的句子替换观点。

【史论结合:史实+史论】史实(历史事件:最完整的表述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例子:646年,日本孝德天皇进行了模仿我国唐朝典章制度的改革——大化改新。

倘若时间与人物不记得就不要写,写好哪国哪个事件就可以。

例如:日本大化改新模仿我国唐朝制度。

史论(事件评价:地位、作用、影响、意义等)例子: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常用观点模板】1.改革创新类:改革创新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适宜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符合国情的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

2.政治制度类: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

先进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

新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曲折的历程。

3.民主与法制类: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加强民主与法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法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革命类: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春秋战国历史-城邑和关塞要津的设防

春秋战国历史-城邑和关塞要津的设防

春秋战国历史:城邑和关塞要津的设防春秋以前,列国除国都以外,一般城邑和关隘要津多不设防。

这从军事上说,主要是由当时的民兵性质决定的。

如秦穆公袭郑,从华阳(今陕西华阳县东南)出兵,一路经过函谷关(今河南宝灵县东北),二崤山(今河南济宁县西北。

崤山有二:曰东崤、西崤)、环辕、伊阙,而后到河南偃师,行程二千余里,途中遇到郑商人弦高始被发觉,所有周、晋的关隘要道均无兵防守,就是很好的一例。

但是,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和常备军的出现,过去那种“津梁未发,城险未修,渠答未张”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了。

战国时的城邑一般都驻有重兵。

据《商君书》、《战国纵横家书》、《尉缭子》等,一个万家之邑或百丈、千丈之城,即有一万战士防守。

如遇敌人来攻,还要动员全城男女老弱上城助守。

设防的城市,城墙要修得“厚以高,壕池深以广”。

城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个候楼,既是守城的屏障,又便于监视敌人。

各设防的城市应能独立作战,又应互相支援,做到内有坚守之兵,外有救援之军。

“关梁”,在春秋以前本是阻绝交通、雍塞道路的障碍,而战国时却忽然发现是“邦国之固,而山川社稷之宝也。

”《盐铁论·险固篇》说:“诸侯之有关梁⋯⋯盖自战国始也。

”明代董说所著《七国考》统计,七强的主要关梁达四十余处。

如秦的商、洛、殽、函,楚的巫山、方城,齐、赵的常山、河、漳,韩的巩、洛、成皋、商阪之塞等。

魏在七强中无“名山大川之限”,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被人看作是“四分五裂之道”。

总之,战国时“备边境,充要塞,谨关梁,塞蹊径”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同时,列国还纷纷在边境修筑长城,驻兵御敌。

楚国的长城号曰方城,以鲁关(今河南鲁山县鲁阳关)为中心向东经犨县(今鲁山县东南),到达瀙水,折向东南,到达沘阳(今河南泌阳县),由鲁关向西,东北连翼望山(今河南栾川县南),南向达穰县(今河南邓县)。

特点是东西两面有城,南北与山连接,故号曰“方城”。

齐国的长城规模也很大。

《齐记》说:“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春秋“方城”城邑、缯关地望考

春秋“方城”城邑、缯关地望考

春秋“方城”城邑、缯关地望考贺金峰春秋时期,楚文王二年北渡汉水,扩展疆土,申缯故国遂被纳入楚国势力范围,为实现“争霸中国,控霸南土”政治抱负,巩固既有成果,曾在北部的古缯国境内缯关基础上依山构险,建制城邑,修筑长城,《吕氏春秋》称其为“方城”,与“黾阨、井陉(xing)、崤”等并为天下“九塞”。

依据战国时期遗物《鄂君启金节》,“方城”同时又是城邑,似无异议。

由于“方城”城邑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占据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关于春秋时期故“方城”城邑地望研究,已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且已形成一些研究成果,但至今仍众说纷纭。

笔者试依据古代文献以及北魏时期成书、国内外史家一直认可的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对这一问题作以考证,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一、“叶县霸王城说”与《水经注》所载之水流向不合此说以《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古迹》“又一古城,俗称霸王城,在县东南六十里,干江保。

世传项羽所筑,据《水经》‘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在潕水之西,今观此城盖故之方城也”记载为依据(【1】),所主“方城”城邑位于今叶县保安镇东北前古城,此遗址正扼“夏路”古道,有位于《水经注》所载“苦菜”“于东”两山之间,北有河水通过,确为楚国春秋时期申缯古国北部东西走向楚长城防御线上一重要隘城。

但细考此地河流方位,却与《水经注》所在地望不合。

1、从地志学家张嘉谋的考证看,叶县霸王城非“方城”。

民国三十年代,已故河南历史地理学者张嘉谋在注《明嘉靖南阳府志·古迹》时就对此载提出质疑云:“《水经·潕水注》潕水东北迳于东山西。

潕水之左即黄城山,东北径方城。

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

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

苦菜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

’案此谓方城山附近之小城,非方城县。

”(【1】第三册四六)张嘉谋先生在经过引经据典慎重考证后认为,此城可能是“西舞南舞之一”。

2、从《水经注》记载看,北经霸王城之水流向不合。

《封建考论》冯天瑜

《封建考论》冯天瑜

冯天瑜:《“封建”考论》题记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 Hegel1770—1831):《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2002年夏,笔者访学德国,曾乘船旅行于山川如画的莱因河中游,舟行间,只见两岸每距二、三十公里的苍翠峰峦,多有灰色城堡耸立,它们或者已是断壁残垣,或者还保持着巍峨壮丽的旧观。

这正是西欧中世纪诸侯林立的封建社会的物质遗存。

面对此景,近二十年来一直思考着的“封建”概念辨析问题,骤然齐集心头。

“封建”本为表述中国古代政制的汉字旧名,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近代以前在汉字文化圈诸国(中、越、朝、日)未生异意。

19世纪中叶西力东渐以降,日中两国先后以“封建”对译西洋史学术语feudalism(封土封臣、采邑领主),衍为一个表述普世性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的新名。

“封建”一词经历了概念的古今转换和中西移植,日本因素也参与其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深化了此一术语的涵义。

“封建”作为近现代概念史上的重要案例和历史分期的关键环节,释义纷纭,展现了思想文化领域错综复杂的演绎状况,其成败得失与历史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关联,故对其考索探究、阐微决疑,既非细事,也非易事。

近代以降,汉字文化圈在对译西洋术语时,取音译、意译两法。

音译所用汉字扬弃了字意,仅存字音,起着拼音符号作用,以模拟原语的读音,如以“逻辑”译logic,以“布尔乔亚”译bourgeoisie。

音译不会引起词义错位,但也未能给译词提供意义支撑,其含义只能在词形以外另加诠释。

然而,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不仅有语音,还有语意,包蕴着文化内涵,掌握汉字文化的人更倾向于用意译方式推介外来词。

所谓意译,指按外来语的构词词素,将字面意转换成相应的汉语表述,如上举两例英语词logic(逻辑)和bourgeoisie(布尔乔亚),又意译为“论理学”和“资产阶级”,可由词形窥探内涵,从而为译词提供意义支撑,意译的优长即在于此,掌握汉字文化的人可以观文索义,易于理解。

采邑制度与封君封臣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采邑制度与封君封臣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采邑制度与封君封臣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主要围绕采邑制度和封君封臣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采邑制度,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土地分配与封赏制度,它是封君封臣制度中的具体实施手段之一。

根据采邑制度,君主会将国家的一部分土地赐予贵族或官员,作为其封赐的奖赏。

这些土地被称为采邑,贵族或官员则成为采邑的拥有者。

采邑可以由拥有者自由支配,包括收取田租、征税和管理土地等。

封君封臣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政治组织制度,通过对君主和贵族的封赏,确立君臣关系和贵族的地位。

在封君封臣制度中,君主封授贵族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贵族则担任君主的重要助手和地方统治者。

通过这种制度,君主与贵族之间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同时也确保了统治的稳定性。

采邑制度与封君封臣制度在古代中国历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采邑制度为贵族和官员提供了一种丰厚的物质奖赏,激励了他们为君主效力和维护封建秩序。

同时,采邑制度也为贵族和官员提供了一种土地经营和财富积累的方式,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封君封臣制度则通过赋予贵族以封地和称号的方式,建立了君主与贵族之间的权力关系和等级秩序。

这种制度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统一,同时也使得君主能够依靠贵族阶层的支持来统治国家。

综上所述,采邑制度和封君封臣制度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巨大的重要性。

它们不仅为君主提供了一种管理土地和控制贵族的手段,也为贵族和官员提供了一种物质奖赏和地位提升的途径。

这些制度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封建社会的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要素:文章结构的说明:在这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包括几个主要章节和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章节划分的依据:说明每个章节的划分依据,例如根据不同的主题、时间顺序、地域划分或是比较研究等,以使读者能够理解每个章节的核心内容。

章节内容简介:对文章的各个章节进行简单的内容预告,概括提出每个章节将会讨论的主题、问题或观点,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等级结构——精选推荐

等级结构——精选推荐

等级结构自然不平等与我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常金仓//山西师大学报1992.3论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分层——从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角度说起//燕生东、尹秀蛟//江汉考古2001.1荀子的等级制度观//徐仲有//佳木斯师专学报1989.3从一条杜注谈周代的等级制度//田振生//北京师范学院1988.4周代等级制度述微//杨为星//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4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阎步克//学术界2000.2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君臣伦理观//李峰//唐都学刊1996.2“包山楚简”所见几种身分的考察//陈伟//湖北大学学报1996.1楚国的等级结构与阶级关系//刘玉堂//江汉论坛1997.3云梦秦简《日书》所反映的秦国社会阶层//贺润坤//江汉考古1995.1秦王朝统一后的社会各阶级//林剑鸣//社会科学战线1989.2秦汉时期两大对立阶级的社会消费状况之比较//周金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说文解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等级与阶级关系//许仰民//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1西汉早期中国社会的重新分层//刘绪贻//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4从南阳汉画看汉代的等级制度//王玉金//南都学坛1993.2汉代的户等//邢铁//河北师院学报1993.31.帝王帝的观念的演变与皇帝制度的产生//郝铁川//历史教学1986.5中国古代皇帝有哪几种称谓//朱仲玉//文史知识1986.1谥号、庙号、尊号/年号//赵龙君//历史知识1986.1中国皇帝有多少称谓?//龚延明//文史知识1986.9中国古代帝王称谓浅谈//樊建莹//许昌师专学报1988.3从东西文化交流探索史前时代的帝王世系//丁山//文史1988总28中国古代的君主论//郝铁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5论中国皇帝的自卑情结//马良怀//社会科学辑刊1989.6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探源//吴浩//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2皇权特征的宏观探讨:中国古代政体研究之二//杜建民//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0.2中国传说帝王的姓氏、婚配及世系变迁//刘信芳//东南文化1988.2义儿皇帝//魏良弢//历史研究1991.1日本天皇与中国皇帝的比较研究:以“天子思想”为中心//沈才彬//日本学刊1992.2浅析日本天皇制与中国皇帝制//孙先礼//湖北大学学报1994.2皇帝的自卑心理透视//马良怀//河北学刊1993.1中国古代皇帝座位的朝向问题//(日)冈安勇著,胡发贵译//东南文化1993.2 帝王神话的诞生//史建群//郑州大学学报1993.6论帝王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刘泽华、侯东阳//学术月刊1993.11中国历史上的皇权和忠君观念//宁可、蒋福亚//历史研究1994.2再论历史上中国国家元首//张创新//行政与法1994.1古史传说中帝王的性别问题//李衡眉//历史研究1994.4中国封建皇权的有限性//俞婉君//绍兴师专学报1994 4中国封建皇帝内禅论//章尚正//中国史研究1996.3中国八千年帝王论//何光岳//云梦学刊1996.3论皇权//李福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1略论中国封建统治集团对皇帝的培养与约束//金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1帝王名号的历史考察//林存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2论古代帝王的削权之术//韩隆福//武陵学刊1998.1历代帝王驾驭官臣的策略//冯辉//北方论丛1998.4帝王死亡年龄结构及成因剖析//王月//河洛春秋1998.1试论中国封建统治中的“幼主”现象//郭永学//长白学刊1995.3中国皇帝玺宝制度概述//常培军//许昌师专学报1998.4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皇权嫡长子继承制新论//张星久//武汉大学学报1998.5中国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制的计量分析//谭平//成都大学学报1998.4关于黄帝、尧舜禹时期帝位继承制度的思辨//全林忠//天中学刊1996.3商朝政制中的神权、族权与王权//李光霁//历史教学1986.2商朝王位继承制度论略//吴浩坤//学术月刊1989.12商代王位继承的宗法制//高光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1商代王位继承制度研究概述//郑宏卫//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3论商代王位继承制//常玉芝//中国史研究1992.4论周初诸王之称生谥//杨希枚//殷都学刊1988.12西周天子土地所有权的实现//李朝远//江西社会科学1988.3论楚王的继承制度(兼论先秦君位的传袭的演变)//唐嘉弘//中州学刊1990.1先秦时期的君权起源论//谭家健//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1.3/4汉高帝分封同姓王辨析//岳庆平//东北师大学报1990.6刘邦与异姓诸侯王//陈玉屏//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3两汉皇位继承制度略论//范学辉、朱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刘邦以及其统治集团//辛田//文史知识1996.9刘邦与其功臣集团关系析论//夏增民//南都学坛1998.1日本战后对汉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上)//(日)金子修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1 日本战后对汉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下)//(日)金子修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2 2.贵族、官僚和地主中西文官制度比较研究//杨咏中//光明日报1988.7.1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心态与官吏退休制度//沈星棣//江西大学学报1988.3中国封建社会官吏任用的限制制度//游为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8.3中国古代吏治精神探微:《史记循吏列传》与《酷吏列传》评说//张三夕//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8.3古代县丞设置的启示//刘隆有//党政干部论坛1988.4中国古代地方官吏的考核//吴野//云南社会科学1987.6中国古代官吏的考核与奖惩//袁廷栋//社会科学研究1988.2中国历代考课制度简论//赵葆勤//通什教育学院学报1988.2如何理解中国文官制度的概念//柏桦//光明日报1990.2.21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述论//戴小明//湖南社会科学1990.1中国古代官吏的休假制度与婚姻家庭: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谈起//林剑鸣//学术月刊1991.2中国县官制度沿革述略//鹿諝慧//文史哲1991.2中国古代官僚的三种分配//方兢、黄敏兰//北京社会科学1992.2中国封建社会职官制度述略//温江//行政管理研究1992.1中国古代县官制度初探//刘鹏九//史学月刊1992.6《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出版/舒迅//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3并重与分途:中国古代官吏发展历程概述//陈东升//干部人事月报1994.3中国古代官僚的三种社会财产分配//黄敬兰//中国贸易报1996.3.1中国任官回避制度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构想//王士伟//中国社会科学1993.6中国古代的任官回避制度//赵慧峰//中国行政管理1995.12略论我国古代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沈友//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6.2回避制度:中国古代任官的重大举措//宋超、张长立//南通师专学报1998.1中国古代官员的回避制度//岑大利//文史知识1996.6汉代的“去官”与“弃官”//王彦辉//中国史研究1998.4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古代官箴述论//时运生//人文杂志1996.6中国古代秘书官吏——尹//赵映诚//秘书1997.2古代官俸制度的历史反思//艾华//广州日报1988.6.16萌芽期的古代俸禄制//任新平//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1古代官员的俸禄水平与廉政//侯建良//理论学刊1997.2古代县官的待遇制度考略//刘鹏九、王家恒、余诺奇//南都学刊1997.5西汉官僚家族致富途径考略//张仁玺//山东师大学报1997.5我国官吏退休制度简介//涂家绪//领导科学1986.5略论我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郭益扬//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89.4汉唐时代的退休制度//潘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4经世致用、探索源流:读《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徐佩印//中国图书评论1994.6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郑明珍//中国行政管理1996.6中国古代退休制度述略//钟兴永//光明日报1998.5.29关于我国古代官吏的致仕制度之研究//蒲坚//西北大学学报1988.3略论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翟晓明//山西师大学报1994.2中国古代致仕制度述论//李红琼//文献1998.3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钟文//文史知识1999.2晋国致仕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翟哓明、王小平//学术论坛1994.3古代惩治贪官污吏浅探//秦文廷、于永军//理论教育1989.10中国古代的官吏经商//郭莹//史学月刊1999 .4说中国历史上的宰相//瞿林东//安徽史学1995.3开国功臣归宿论//郑宏卫//社会科学战线1993.4品位与职位:传统官僚等级制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阎步克//史学月刊2001.1“品位——职位”视角中的传统官阶制五期演化//阎步克//历史研究2001.3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长官副职考述//张作理//文史哲1998.6中国历代武官制度(续)//臧云甫、王云度//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4古代官员考核之借鉴//张立发、袁艳秋、刘慧//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3中国古代“将军”与军衔制度//郇际、郁竹//中州今古1998.5中国古代职官考课制度初探//朱伟华、徐璋//历史教学问题1998.5古代廉吏涉外懿行//王同策//光明日报1990.2.21论古代清官的廉政爱民和简朴自律作风//王岸茂//河北大学学报1999.1略论中国古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陈永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2中国古代“公车族”//田秉锷//东方文化1998.3中国古代的谏官制度//李莉//中国行政管理1991.6古代社会的吏员//吴吉远//文史知识1993.9社会政治史研究的新尝试: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读后//宁欣//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6评赵世瑜著《吏与中国传统社会》//韩晓燕//历史研究1995.4中国幕僚制度考论//李晚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1中国古代的皇族封王制度//侯仰军//齐鲁学刊1995.1论殷墟卜辞中的“王族”://沈长云//殷都学刊1998.1周代养老制度的特点//郭政凯//中国史研究1988.3论周代的世卿巨室及其再封制度//徐喜辰//东北师大学报1989.5论西周社会分层秩序中的地位群体——卿大夫//李朝远//人文杂志1990.1论周代卿权//晁福林//中国社会科学1993.6周代贵族命名散考//侯强//学术论坛1997.5春秋时期楚司马系列考述//宋公文//江汉论坛1986.6论春秋战国间的世卿制//杨善群//求是学刊1988.5试论战国军功官僚集团//杨师群//中国史研究1993.4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国与丞相//袁祖亮//郑州大学学报1988.6论战国相权//晁福林//中国社会科学1998.5试论战国相权的若干问题//晁福林//中国社会科学1999.5战国时期齐国的封君及封邑//钱林书//复旦学报1999.2秦“都官”考//刘森//人文杂志1991.5略论秦汉的相权//张凯声//文史知识1993.9秦汉守官制度考述//武普照//山东师大学报1988.4关于秦汉官制的几个问题//王雪梅、卫文选//山西师大学报1989.4秦汉掖庭六百石以下属(官)吏考//孙福喜//内蒙古师大学报1998.1秦汉卫尉六百石以下属官吏考论//孙福喜//商丘师专学报1999.5秦汉官僚的类型及其演变//卜宪群//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1秦汉生态职官考述//陈业新//文献2000.4秦汉时期官吏休沐告宁制度考略//时晓华//东岳论丛1996.9关内侯食邑考//胡大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1刘邦时的关内侯浅述//罗庆康//怀化师专学报1994.2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祝总斌//历史研究1986.2论西汉前期相权的变化//郎君孚//呼兰师专学报1989.1西汉“中书”“尚书”考//徐子宏//广西大学学报1988.2西汉御史大夫二丞考辨//魏向东//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3西汉詹事考略//罗庆康//安徽史学1988.3西汉“两千石”官吏月俸是多少//李万禄//西部学坛1993.4汉代官俸考略//杨天宇//河南大学学报1994.1汉武帝时代将军制度的缘起//张艳国//学术月刊1989.3汉武帝时代将军制度研究//张艳国//武汉大学学报1989.6西汉酷吏的职能及命运//史建群//许昌师专学报1989.4论两汉酷吏//田延峄//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2.3对汉代“酷吏的评论应一分为二:读《史记》关于“酷吏”的记载//谢季祥//福建师大学报1993.4试析汉代掾史制度//贡绍海//山东师大学报1989增刊俗吏吏风:西汉儒家批判的一种治政现象//马育良//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1西汉中后期刺史越权现象的历史考察//汪清、谢秀芝、冷瑞光//郑州大学学报2001.1汉代列侯的家吏:兼谈马王堆三号墓墓主//傅举有//文物1999.1居延汉简中的劳绩制度//李振宏//中国史研究1988.2西汉居延边寨休吏制度//赵沛、王宝萍//文博1994.1汉代居延戍边官吏的俸钱及相关的一些问题//施伟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2关于汉代居延官吏同官异俸的问题//施伟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2居延汉简中俸钱名籍//王廷洽//青海师大学报1996.2西汉戊己校尉考//林剑鸣//历史研究1990.2两汉西域戊己校尉考//余太山//史林1994.1西汉骨签中所见的工官//吴荣曾//考古2000.9关于胥吏制度的几个问题//林志华//安徽史学1992.1试论西汉巡行使者的职能和作用//陈成军//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东汉度辽将军述论//李大龙//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2东汉的刺史制度及其变迁//张道英、李权泉//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5.3东汉故吏问题试探//张鹤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5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官、武官与禁卫武官释义//张金龙//江海学刊2001.3略论历代宦官专权的原因//牛志平//人文杂志1985.5宦官三题:王硕《“宦官”与“太监”》补正//何冠彪//历史研究1985.6历代宦官的名称及其演变考述//冷东//汕头大学学报1986.2历代宦官出身考略//赵兴元//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2宦官专权与皇帝制度//诸祖煜//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1试论宦官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冷冬//东北师大学报1988.5中国封建政治的毒瘤——宦官制度//黄德馨//方志文萃1988.4周代阉宦制度论扎//邢岩//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9.2先秦时期的宦官//耿铁华//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4东汉的宦官擅权与“党锢之祸”//欧阳熙、王亚兰//广州师院学报1987.4中国古代的宦官与君主专制//任继愈//群言1989.11建国以来宦官制度研究综述//冷冬//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9十年来宦官研究综述//景有泉//文史知识1990.7论宦官的双重人格//蒋宗明//烟台大学学报1990.3我国宦官制度考略//来可泓//上海大学学报1990.5近四十年来港台地区宦官史研究述评//刘詠聪、冷冬//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12 论秦、西汉宦官势力的形成与发展//李禹阶、陈前进//学术界1991.3宦官人格及心理行为结构//顾蓉//社会科学战线1992.3中国宦官制度生存原因试探//马良怀//中国史研究1992.3漫谈宦官//胡素真//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3.1宦官首领的压抑型人格及其行为特征//顾蓉//湖北大学学报1993.3古代宦官群体的文化考察:谈顾蓉、葛金芳的新著《雾横帷墙》//周积明、王才忠//湖北大学学报1994.3残阉人世界的历史阐述:读余华青著《中国宦官制度史》//葛承雍//浙江学刊1994.3.宦官评价浅议//赵兴元//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4历代宦官弄权杂谈//郁贤皓//古典文学知识1994.5宦官杀皇帝的秘录探微//王汝寿//临沂师专学报1994.4中国封建社会的宦官干政//朱子彦//上海大学学报1995.6宦官综论//牛志平//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4宦官忠良考辨//白晓娟//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9.2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朱子彦//史林//1996.4外戚社会心态散记//陈恩虎、刘建芳//南通师专学报1997.2浅论外戚专权的危害性//赵天//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2两汉外戚擅政原因浅析//宫廷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9.1汉代外戚集团的形成与擅权//朱子彦//历史教学问题1996.4两汉外戚特点比较研究//陈恩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7.1西汉时期的大司马与外戚专权:读《汉书》扎记//田旭东//西北大学学报2001.1 西汉外戚何以出身微贱//秦学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1汉武帝与外戚政治//秦学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3东汉外戚的四大家族//马彪//文史知识1993.12东汉外戚的作用//刘太祥//南都学坛1995.1持盈守谦之术与两汉外戚之兴衰//姚静波//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我国东汉时期和日本平安时代的外戚与权研究//范敏//福州大学学报1993.4从固原出土的青铜器看西周贵族家族//朱凤瀚//南开学报1988.4周代的礼与周代贵族的性格//许志刚//孔子研究1989.1德治与周代贵族的政治智慧//张树国//中国文化研究1996.1先秦史笔谈:2.先秦贵族政治略说//赵光贤//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9.3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国人//何兹全//烟台大学学报1990.4西汉食邑贵族的不同身分和邑入内容//刘敏//南开学报1990.6西汉功臣贵族的兴亡//吉书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2西汉初贵族生活浅论:从《七发》《史记》等文献看西汉初期贵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白俊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增刊刘秀人才集团的群体考察//赵庆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孙立平//天津社会科学1992.4先秦时期爵制的起源与发展//晁福林//河北学刊1997.3孙吴封爵制度商探//陈明光//中国史研究1995.3汉末凉州军阀集团简论//王希恩//甘肃社会科学1991.6从两汉社会的发展看士族门阀产生的根源//何威震、张保国//南都学坛1987.4西汉中后期门阀士族的萌芽//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3.4门阀制度发展阶段新说//石荣伦//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3.4东汉门阀形成的上层建筑诸因素(东汉门阀问题研究之三)//周天游//学术界1989.5东汉门阀的来源和特征//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4.4东汉门阀士族的形成//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4.3东汉门阀士族形成的原因//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5.2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述评:兼论东汉的累世经学//黄宛峰//南都学坛1991.1经学传统与汉唐北方士族的胜衰//颜晨华//学术月刊1991.7汉魏之际士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王晓毅//史学月刊1994.6东汉中后期皇权与世族门阀之间的斗争//邱实//益阳师专学报1995.3关于春秋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史学集刊1986.3略论秦汉时期的豪强地主//梁向明//固原师专学报1985.2汉代河西的豪强大姓//尤成民//敦煌学辑刊1991.1从围剿游侠到惩治豪门//李晚成//党政论坛1991.4从“夷”汉文化的交融看“南中大姓”的形成//刘小兵//思想战线1991.5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尤成民//兰州大学学报1992.1西汉迁徙豪强的措施//张越//历史大观园1992.9从汉墓画相石和出土明器看东汉豪强地主的发展//孙忠家//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4东汉的流民和豪族//孙如琦//浙江学刊1993.3汉代豪民私债考评//王彦辉//中国史研究1994.2试论汉代豪强地主的历史浮沉//曹东方//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4世族•豪杰•游侠(从一个侧面看袁绍)//方诗铭//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2 汝南袁氏的发展与东汉社会之变迁//胡秋银//许昌师专学报1998.1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王彦辉//史学月刊2000.4汉代“抑豪”政策的变迁与关东豪族势力的发展//尹建东//四川大学学报2001.2 试论汉代地方豪族的宗族组织:以关东豪族为中心//尹建东//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论汉代的豪民役使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王彦辉//东北师大学报2001.4汉代豪民研究论纲//王彦辉//史学月刊2001.4试论汉代的儒宗地主//马彪//中国史研究1988.4汉代地主门下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杨生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6关于汉代官僚地主商人“三结合”问题//柳春藩//史学集刊1992.1论中国历史上地主阶级的形成时间//杨善群//学术月刊1993.5试论战国军功官僚集团//杨师群//中国史研究1993.4从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人生价值观看刘邦与韩信的关系//郭秀崎//阴山学刊1996.7 试论汉代地主经济与奴隶主经济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刘明、孟文镛//绍兴师专学报1993.2论两汉地主阶级的形成及其性质特征//杨师群//学术月刊1994.8《四民月令》与东汉贵族庄园生活//萧放//文史知识2001.53.平民也论“庶人”//张玉勤//山西师大学报1986.3论国人的阶级属性//萧平汉//衡阳师专学报1985.4周代“氓”身分辨析//陈昌远//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7.4国人的属性及其活动对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影响//蔡锋//北京大学学报1997.3周代国人与庶民社会身分的变化//晁福林//人文杂志2000.3由《诗•七月》论及西周庶人的社会身分//沈长云//人文杂志1989.6春秋战国时代平民参政的社会潮流//沈星棣//江西大学学报1991.4春秋至战国中期楚国直接生产者身分蠡测//刘玉堂//湖北大学学报1997.4咸阳发掘战国时期秦人平民墓葬群//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0.24(3)论东周秦汉时代的乡官//王彦辉、徐杰令//史学集刊2001.3战国秦汉时代的交换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由农小农和依附性佃农//何兹全//史学理论研究2001.3早期自耕农琐论//何根海//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4析“更民名曰黔首”//袁林//兰州大学学报1992.2“中民之家”和两极分化(秦汉社会解剖之一)//苏诚鉴//安庆师院学报1988.3 汉代“民赀”的登记及有关问题(兼答杨作龙同志)//傅举有//中国史研究1988.3 汉代雇佣劳动者身分特点的再探讨//庄辉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臧知非//史学月刊1997.2庶长考//胡大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2“闾左”钩沉//庄春波//社会科学辑刊1991.4汉代乡亭部吏考略//余行迈//苏州大学学报1992.1汉代封建依附农的种类及其产生//李树军//甘肃社会科学1994.2汉代农民的收入和支出//(美)比尔•孔维廉著刘磐修译//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1西汉流民问题探微//余谦//江西师大学报1994.3两汉流民运动及政府对策的得失//王子今//战略与管理1994.34.手工业者、商人古代商人的身分与地位略论//郭志祥//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秋中国古代商贾家训探析//徐少锦//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1古代商人阶级的形成及其治生之学//王泽民、祁明德//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2论我国历史上的经纪人及行业组织//周群华//天府新论1995.6论我国古代历史的经纪人及其活动//吴少珉、周群华//洛阳大学学报1996.1中国古代中间商人的历史演变//岳朝娟、朱或//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封建传统抑商思想的滥殇:商鞅韩非的抑商思想//刘甲朋//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儒与商:相反又相成的结合//蔡德贵//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2春秋战国时期儒商的兴起及其现代启示//何筠、罗卫国//南昌大学学报1996.3先秦时期官工贾的社会身份//杜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3楚国舟师略考//李克能//江汉考古1993.3楚国商人社会地位散议//刘玉堂//江汉论坛1994.9东周秦汉私营工商阶层述论//杨师群//社会科学战线1997.2战国秦汉时期商人的经营之道//张弘//烟台大学学报1998.1论周秦之际工商格局的巨大变革//黄俶成//扬州大学学报2000.1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及商业资本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张弘//理论学刊2001.1秦“工师”考//李光军//文博1992.3西汉商人社会地位的演进//赖华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6汉代的“平贾”//宋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2两汉官僚商人之比较研究//王凯旋//学术交流1999.1先秦至隋唐河洛商人研究//薛瑞泽//洛阳工学院学报1999.15.士、游侠、隐士、方士日本关于中国士大夫研究的新趋势//杨睫//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3“士”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余时英//文汇报1988.1我国古代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常校珍//西部学坛1988.2我国古代的选士制度//余允通//历史教学问题1988.2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特质//阎步克//文史知识1988.3试比较中国“士”、日本“武士”和西方“骑士”//骆北伦、刘念慈//重庆师院学报1988.1略论士与皇权政治的分离与对立//胡成//光明日报1989.3.22③士与中华民族//王世莲//求是学刊1989.6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阎步克//北京大学学报1990.2中国原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与基本属性//赵东玉//大庆师专学报1990.3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参与意识和为政之道//郑泰//民主与科学1990.5历史变迁与“士”的形义源流//阎步克//文史研究1991.8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与社会选择//韩明谟//文史哲1992.3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产生的背景与契机//赵东玉//浙江学刊1992.5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归隐之士之悲剧意识的消解//陈代湘//学术论坛1992 6名士风流万古传//李达武//枣庄师专学报1992.3中国古代文人生命意识的多发契机//易小明、王友胜//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2“谋道不谋食”与士大夫的精神分裂//李朝远//探索与争鸣1993.3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刘周堂//江西社会科学1993.9古代儒士群体的社会构成及文化特征//郭洪纪//唐都学刊1994.4名士风流以后//王蒙//读书//1994.12儒、师、教——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与“政统”“道统”关系的来源//阎步克//战略与管理1994.2中国古代士阶层的优良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王志刚//渭南师专学报1995.2从“内圣外王”到“外儒内道”:论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之转型//杜宇民//天府新论1995.6“学者以治生为本”: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信念的嬗变//胡发贵//江海学刊1995.6论文士不遇//刘周堂//中国文学研究1997.1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评原始儒家的人格设计//陈秋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增刊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动乱时期士人的价值取向//魏良弢//江海学刊1998.1“士”“商”观念变迁论//卢昌德//社会科学战线1998.3略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修身”//勾利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

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

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封君问题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战国封君问题的专文,解放以来仅有两三篇,新近再版的杨宽同志的《战国史》辟专目作了概述。

我们这篇文章就同志们未曾论及或论而不详以及有分歧的问题,再作一些探和补充。

一、战国封君的概况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

“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

”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

”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然而从春秋的历史看,郑、贾的说法并不确切。

直到春秋末,在正式名号上卿大夫没有称“君”者。

卿大夫称“君”有个发展过程。

在“卿大夫”这个名号外,最先加的是“公”号,到了春秋末年才出现“君”号。

卿大夫另称之为“公”者最早出现在楚国。

楚灭申之后封巫臣于申,号“申公”;灭郧之后封钟仪于郧,号“郧公”;灭蔡之后使弃疾为“蔡公”。

泛称为“县公”1。

楚卿大夫称“公”者多有,中原诸国则很少见,但亦有个别称“公”者,如齐有“裳公”2,杜注:“齐裳邑大夫。

”受封卿大夫冠以“君”号者,最早也出现在楚国。

《墨子·鲁问》记载楚有鲁阳文君。

鲁阳文君即《国语·楚语》中的鲁阳文子。

韦注:“文子,平王孙,司马子期之子鲁阳公也。

”说明此时“公”与“君”已可通用。

吴起说楚“封君太重”的封君实际上即卿大夫之辈。

中原诸国最早称卿大夫为君者,是卿大夫的家臣称其主子为“君”。

鲁大夫季氏之家臣称季氏为“君”3,晋史墨称赵简子为“君”,也称范氏、中行氏为“君”4。

我们囿于所见,尚未发现有诸侯在封卿大夫时冠以“君”号的。

中原最先封臣子以君号者不是诸侯,而是赵襄子。

《史记·六国年表》记述:(赵)“襄子,元年未除服,登夏屋,诱代王,以金斗杀代王,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

”《史记·赵世家》中也谈到这件事说:襄子杀代王,“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

战国封君表

战国封君表
战国封君表
魏国
受封者
封号
封邑
受封经过及有关事迹
魏挚
中山君
中山
公元前四○六年魏文侯攻灭中山,命长子击守之。后三年,封少子挚于中山( 《说苑·奉使篇》)。
乐羊
灵寿
为魏文侯将,公元前四○六年攻取中山,因攻封于灵寿( 《史记·乐毅列传》)。
中山君
中山
公元前三四二年魏惠王任用中山君为相( 《史记·六国年表》)。
昭奚恤
工(江)君

楚宣王时封君,官为相国(《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七)。
州侯

楚宣王时封君。江乙为魏出使于楚,对楚宣王说:“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断”(《战国策·楚策一》)。
彭城君
彭城
楚宣王时封君,曾与昭奚恤议于王前(《战国策·楚策一》)。

安陵君
楚宣王时封君。以“色”侍奉楚宣王《战国策·楚策一》)。《说苑·权谋篇》作安陵缠,在楚共王时。安陵为封号,无封邑。
苏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武安君
《史记·苏秦列传》说赵肃侯封苏秦为武安君,苏秦封为武安君当在赵惠文王时。
乐毅
望诸君
观津
乐毅为燕将破齐,封昌国君。后因燕惠王猜忌他,改用骑劫为将。他出奔赵国,赵封以观津,号望诸君(《战国策·燕策二》、《史记·乐毅列传》)。
赵豹(此为另一个赵豹)
平阳君
平阳
赵惠文王同母弟。公元前二七二年封为平阳君(《史记·赵世家》)。
廉颇
信平君
尉文
赵名将,官为相国。公元前二五一年赵孝成王把尉文封给他,号信平君(《史记·赵世家》)。
建信君(兵器铭刻作“建■君”)
赵孝成王时封君,官为相邦。与秦的文信侯(吕不伟)同时(《战国策·赵策三》)。

战国策名词解释

战国策名词解释

战国策名词解释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扩展资料:
《战国策》的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

刘向依照国别体分类,并加以编修。

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而后高诱为之作注解。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

,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

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致上相同。

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

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

作者: 韩连琪
出版物刊名: 文史哲
页码: 38-47页
主题词: 左传;春秋战国时代;郡县制度;卿大夫;十三年;封君;十七年;史记;楚国;三十年
摘要: <正> 春秋战国时代,地方上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西周以来的采邑制逐渐为郡县制所代替。

春秋时,由于世族世官制度还未衰落,晋楚等国虽已开始了县的设置,晋、吴并已开始郡的设置,但郡县中的县大夫和县公,仍大都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

到战国时代,县令全由国君自行任免。

这时,虽然还存在着封邑的制度,但已同过去的采邑制完全不同,封君在其封土内,仅有衣食租税之权,而没有治民之权,在实质上已只成为国君优厚其大臣、宗室等的变相的俸禄。

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写作素材_中考作文素材

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写作素材_中考作文素材

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写作素材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指谁?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

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

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齐国孟尝君】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战国四君子之一。

齐国宗室大臣。

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幼子。

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门下有食客数千。

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

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

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

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

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魏国信陵君】信陵君,姓魏名无忌。

是魏昭王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

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

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

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
何浩
【期刊名称】《江汉考古》
【年(卷),期】1991()4
【摘要】以封地之名冠称君号,是战国时期越国封君制中从始至终一以贯之的定例。

因此,对于楚封君封邑地望的稽考,是探讨楚国封君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战国时
期楚封君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对当时所知的楚惠王至楚亡时的三十二名楚封君封邑所在,作了简略的初步认定。

由于该文着重于从楚国封君制的特征、封
君的权势、封君制的弊端方面进行探讨,对有关地名的释读和方位的考查,未作正面
论述。

因此,对其中的部分封邑地名及其地望,还有必要再作些补充说明或重作认定。

随后撰写的《包山楚简“封君”释地》(以下简称《释地》),又对湖北荆门包山楚墓简文所记楚怀王时的二十三名封君的封邑地名及其地望作了考释。

除《初探》、《释地》
【总页数】8页(P63-70)
【关键词】封君;战国时期;楚国;地望;包山楚简;左传;阳城;地理志;续考;战国策
【作者】何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试论楚国封邑制的起源及其特点 [J], 田成方
2.楚国宗法封君的特点 [J], 辛明
3.战国时期齐国的封君及封邑 [J], 钱林书
4.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 [J], 何浩
5.战国阳泉君封邑考 [J], 钱林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及解析集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及解析集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选择题及分析集锦(含答案)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选择题及分析集锦1、右图是以“封”字为图案的百家姓图片。

“封”字在金文中写作或,从字形上来看,意思是植树为帜、划定疆界。

但是,图画内容则是以中华百家姓的姓氏出现的。

这说明封姓源于( A)A. 地名B.植树的过程C.战争D.祭祀2、“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一样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各味药的不一样作用。

君药指方子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那么使药 (C) A.辅助君药治疗主症,或主要治疗兼症( 臣药 )B. 配合君臣药治疗兼症,或克制君臣药的毒性( 僚佐 )C. 指引导诸药直抵病变部位,或调解诸药的药物( 使药 )D. 辅助君药、臣药增强治疗作用( 指僚佐 )有关知识 : 使者 : 奉使命做事的人。

各味药用途见题中解说。

3、三国期间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认为宜于长远,故以享宴高会。

”从资料看,在我国这一传统节日里,人们主假如祈盼(C)A. 婚姻美满B.合家团聚C.健康长寿D.子嗣兴盛有关知识 : 九九重阳节,老人节4、假如要从《史记》中查阅有关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胜的有关历史资料,应查阅该书中的 ( B)A. 本纪B.世家C.传记D.书有关知识 : 《史记》分本纪 ( 以帝王为中心的历代大事记) 、年表 ( 帝王将相年表 ) 、书 ( 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制度) 、世家 ( 诸侯王的事迹 ) 、传记( 官僚、士医生、名人的传记) 。

全书的中心是本纪、世家、传记。

陈涉世家( 农民起义领袖建张楚政权 ) 、项羽本纪 ( 颠覆秦、西楚霸王 )5、中国历史上纪年方式多种多样,直到中华民国期间才一致使用阳历纪年。

《梅花岭记》中写道“顺治二年乙酉四月(1645 年 2 月) ,江都围急。

”此处采纳的纪年方式是 ( D) A.天干地支纪年法 B.帝王年号纪年法C. 王公年次纪年法D.年号和干支兼用6、农历每个月的十五,依据特定称呼纪日法叫做 ( B )A( 朔 B( 望 C( 既望 D(晦注 : 农历每个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农历每个月最后一天为晦。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名词解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名词解释答案

中国(zhōnɡ ɡuó)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一、名词解释9、“五世(wǔ shì)长者知饮食”:语见魏文帝曹丕《诏群臣》,全句是:“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

”意即只有那些历代为官的贵富之家的上层社会成员,才可能(kěnéng)对高层次的穿衣吃饭一类生活之事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10、仪狄:中国(zhōnɡ ɡuó)古史传说夏禹时期的女性酿酒师,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酿酒师,事见《战国策》等先秦典籍。

48、杜康(dù kānɡ):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酿酒发明家,应当是女性。

17、食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和世子的膳事营养。

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18、茶人:中国历史上有茶学文化修养的嗜茶者,士是其主群体。

21、普劳:又作“朴劳”,汉语名为“羊肉抓饭”,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风味名食,由羊肉、稻米、胡萝卜、元葱等原料焖制而成。

传统食法是手食。

中亚地区普遍食用。

26、克依姆奇:朝鲜语“泡菜”,是朝鲜族最具民族特征、最富影响力的食品。

37、寒具:汉代时期点心的称谓,因形成于三代的禁火制度而产生和得名。

43、馕: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等民族以麦粉为主要原料的焙烤食品,具体品种很多,有适口耐饥、易携带、便贮存(zhùcún)等诸多优点。

焙烤工具是特制的馕坑。

39、本味论:本味论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jiǎngqiú)食物的自然美味与味性变化的科学合理性。

46、《大观茶论》:作者北宋赵佶,中国(zhōnɡɡuó)茶文化历史鼎盛期的代表性茶学家与茶人。

该书是继陆羽《茶经》之后的著名茶学著作。

对后来中国茶学、茶道与茶艺的精致化发展影响颇大。

47、《饮膳正要》:编撰者元饮膳太医忽思慧,该书是中国历史(l ìshǐ)上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成于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全书共三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封君问题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战国封君问题的专文,解放以来仅有两三篇,新近再版的杨宽同志的《战国史》辟专目作了概述。

我们这篇文章就同志们未曾论及或论而不详以及有分歧的问题,再作一些探和补充。

一、战国封君的概况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

“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

”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

”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然而从春秋的历史看,郑、贾的说法并不确切。

直到春秋末,在正式名号上卿大夫没有称“君”者。

卿大夫称“君”有个发展过程。

在“卿大夫”这个名号外,最先加的是“公”号,到了春秋末年才出现“君”号。

卿大夫另称之为“公”者最早出现在楚国。

楚灭申之后封巫臣于申,号“申公”;灭郧之后封钟仪于郧,号“郧公”;灭蔡之后使弃疾为“蔡公”。

泛称为“县公”1。

楚卿大夫称“公”者多有,中原诸国则很少见,但亦有个别称“公”者,如齐有“裳公”2,杜注:“齐裳邑大夫。

”受封卿大夫冠以“君”号者,最早也出现在楚国。

《墨子·鲁问》记载楚有鲁阳文君。

鲁阳文君即《国语·楚语》中的鲁阳文子。

韦注:“文子,平王孙,司马子期之子鲁阳公也。

”说明此时“公”与“君”已可通用。

吴起说楚“封君太重”的封君实际上即卿大夫之辈。

中原诸国最早称卿大夫为君者,是卿大夫的家臣称其主子为“君”。

鲁大夫季氏之家臣称季氏为“君”3,晋史墨称赵简子为“君”,也称范氏、中行氏为“君”4。

我们囿于所见,尚未发现有诸侯在封卿大夫时冠以“君”号的。

中原最先封臣子以君号者不是诸侯,而是赵襄子。

《史记·六国年表》记述:(赵)“襄子,元年未除服,登夏屋,诱代王,以金斗杀代王,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

”《史记·赵世家》中也谈到这件事说:襄子杀代王,“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

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

太子早死,故封其子”。

又据《史记·六国年表》注,赵襄子封代成君在公元前457年。

封君在各国的普遍现象,是在战国中期各国君主称王以后的事情。

各国诸侯多在公元前340年前称王。

据已有的材料统计,终战国之世的254年中(公元前475年至221 1《左传》宣公十一年。

2《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左传》昭公十四年。

年),各国先后封君见于记载的有百余人,有时间可考的88人。

公元前340年以前受封的仅有楚国的鲁阳文君、阳城君、工君、州侯、彭城君、安陵君;赵国的代成君、番吾君、魏国的中山君(魏挚)、山阳君;秦国的兰田君、商君;齐国的成侯等十几人,其余封君均是公元前340年以后的事情,史籍在案,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战国时期成为封君的条件主要有二:一是计功分封,像《管子》中所说:“臣之能谋厉国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能以车兵进退成功名者,割壤而封”5;二是亲亲受封,如苏秦说:“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

6除此之外,战国时还有因名望和色幸成为封君的。

关于分封的具体情况可参见有关文章和著作,这里不再重复。

战国时封君的权力在君主手中,但有时也需要经过群臣廷议。

燕国大臣陈翠曾经劝说燕太后,要公子东质于齐,太后不肯。

陈翠说,王愿封公子,群臣会讲:“公子无功,不当封。

”今质于齐,则为有功,可封公子。

否则“太子即位,公子贱为布衣,故非及太后与封公子,则公子终身不封矣”7。

又如江尹为魏之山阳君请封于楚,楚王表示同意,而大臣昭奚恤反对说:“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

”8赵孝成王为谢信陵君救赵,“与平原君计,欲以五城封之”9。

赵主父欲封公子章于代,“计未决而辍”10。

这几例都可说明大臣对封君有议论之权。

战国时期的封君有“君”、“公”、“侯”等称号。

君与公、侯称谓虽有不同,但对于封君可置换使用。

如楚平王之孙鲁阳文子封为阳文君,又称鲁阳公11。

孟尝君又称薛公12。

卫鞅被秦封为彻侯,又号商君13。

范睢封于秦国的应地,号应侯,而《史记》本传中亦称之为应君14。

战国封君有着各种名号,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作为名号的根据主要有几种类型:1.以封地为号秦封卫鞅“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15。

“秦封范睢于应,号为应侯。

”《索隐》云:“封范睢于应。

案:刘氏云,河东临晋县有应亭,则秦地有应也。

”16“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后数立战功,二十六年,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

”《索隐》云:“严君是爵邑之号,当是封之严道。

”17魏国以信陵封公子无忌,号信陵君18。

燕昭王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19。

2.以原籍或发迹地为号5《管子·揆度》。

6《战国策·赵策二》。

7《战国策·燕策》。

8《战国策·楚策一》。

9《史记·魏公子列传》。

10《史记·赵世家》。

11《墨子·耕柱》。

12《史记·孟尝君列传》。

13《史记·秦本纪》。

14《史记·范睢列传》。

15《史记·商君列传》。

16《史记·范睢列传》。

17《史记·樗里子列传》。

18《史记·魏公子列传》。

田单破燕有功,齐“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索隐》:“以单初起安平,故以为号。

”203.以功德为号白起数立战功,秦封为武安君。

《正义》说他获武安封号的原因是:“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21赵国封乐乘为武襄君。

《正义》:“襄,举也,上也。

言乐乘功最高也。

”又廉颇封为信平君,也是嘉奖他“笃信而平和也”22。

4.谥号齐田婴封于薛,称薛公,卒后,盡王“谥为靖郭君”23。

《索隐》按:“谓死后别号之曰‘靖郭’耳,则‘靖郭’或封邑号,故汉齐王舅父驷钧封靖郭侯是也。

”当以《史记》正文为是。

5.雅号赵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阳24。

楚“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后又改封于吴,而终号春申君25。

秦封吕不韦于洛阳,号为文信侯26。

齐封邹忌于下邳,号曰成侯27。

以上数例所举之封号均为雅号。

求取封君是战国中后期普遍流行的政治思潮。

张仪在游说魏王时就曾经指出说:人多奋辞而少何信,这是因为说诸侯成功就可以“封君”,所以天下的游说之士“莫不日夜蝨腕目切齿以言从(纵)之便,以说人主”28。

这条材料生动地描述了人们为求取封号已经激奋到了何等的地步,而且反映出在当时求取封号的人不是少数。

《经法·国次》篇说:灭掉一个国家之后,“列(裂)其地土,以封贤者,是胃(谓)天功”。

这里不仅鼓吹裂土分封,而且从理论上将其上升到“天功”的高度,谁悖逆这样做,谁就是违反天意。

于是国君们纷纷“举其秀土,而侯封之”29,魏王甚至将自己的爱妾也封为龙阳君30。

战国时期女人封君实属空前未有,它也从侧面说明在当时求取封号是一股强大的思潮。

二、食邑与封君的关系食邑制与封君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并不是必然连在一起的。

从战国的情况看,享有食邑者不一定是封君;反之,受有封君之号者又不一定有食邑。

20《史记·田单列传》。

21《史记·秦本纪》。

22《史记·赵世家》。

23《史记·孟尝君列传》。

24《史记·赵世家》。

25《史记·春申君列传》。

26《吕氏春秋·不侵》。

27《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8《史记·张仪列传》。

29《吕氏春秋·禁塞》。

战国时期享受食邑的范围相当宽。

除了封君、封侯、将相之外,立有一定功绩,达到一定职位,或因某种特殊关系而享有食邑者很多。

秦商鞅变法时规定,达到军功爵第九级“五大夫”即可“税邑三百家”31。

陈戴任齐国的“卿”,并不是封君,但有食邑32。

《商君书·赏刑》中说:“周(周围)官之人,知而讦(告发)之上者,自免于罪,无贵贱,尸(代替)袭其官长之官爵田禄”,说明当时到一定官职便可享有食邑。

秦将樊于期降燕,秦悬赏,如有得樊于期之首者赏“金千金,邑万家”33。

战国时期贵戚的汤沐邑也是食邑的一种,但享受汤沐邑的不一定是封君。

张仪游说楚秦和好,愿以秦女嫁楚,并“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34。

与汤沐邑相类似的还有养地。

西周为了与秦结好,提议把应邑献给秦太后作为“养地”35。

《墨子·号令》有“封之以千家之邑”,“封之二千家之邑”的记载。

《荀子·荣辱》篇曾谈到:“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等等,这些受千家、二千家以及“取田邑”的士大夫也不都是封君。

封君是不是一定享有食邑呢?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说“战国封君非食其封地”。

胡注显然是错误的。

事实上,战国多数封君享有食邑,但也有只具封号而无食邑者。

例如蔡泽为秦相,“号为刚成君”36,蔡泽有君号而无封地。

楚封苏秦为“武贞君”37,苏秦并没有在楚任实职,也未在楚久留,显然是一种荣誉称号。

《荀子·议兵》篇和《战国策·楚策四》中都提到的临武君,似也是虚荣之封。

由于封邑与封君不是必然连在一起的,因此封邑与封君便具有不同的性质。

就封邑而论,它有两种不同性质:一种是将封邑的行政权与征收赋税和徭役的权力一并封给了受封者。

这种封邑从郡县行政体系中分化出来,由封君或其他受封者领有和支配,成为与郡县制并行的另一种制度。

关于这一点将在第四、第五部分专门论述;另一种封邑的行政权仍由君主任命的地方行政长官管理,受封者既不临土又不治民,当然也不能征发徭役,君主只是把赋税赏给封者,作为俸禄。

前边提到的齐国卿陈戴食“盖禄万钟”38,但“盖”这个地方并不属陈戴领有,另有王欢为盖大夫,担任盖地方的行政长官39。

《孟子·离娄下》又明确记载,官僚去官之后“遂收其田里”。

《商君书·赏刑》篇中讲到的“田禄”也是随官之在职与否而去取。

《商君书·境内》篇明确地分为“赐邑”与“税邑”两种,“赐邑”属于前一种,“税邑”则属于后一种。

封君与封邑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封君对封地的关系,封君具有不同的性质:一种封君临土治民,不仅终身享用,而且还可将土地传给儿孙,这种封君具有独立的体系,就像附庸小国,如魏之安陵君;另一种封君不临土不治民,只是收取税赋,如同一般官僚的禄田,如赵之武安君苏秦;还有一种封君是虚荣之号,如秦国的刚成君蔡泽。

总上所述,封君与食邑不是一回事,有关联,又有区分。

31《商君书·境内》。

32《孟子·滕文公下》。

33《战国策·燕策三》。

34《战国策·楚策一》。

35《战国策·西周策》。

36《战国策·秦策三》,《史记·蔡泽列传》作“纲成君”。

37《战国策·齐策三》。

38《孟子·滕文公下》。

三、封君与爵号和职官的关系等级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

在古代等级显而阶级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