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特性课时检
植物生长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那到底是不是一种化学物质呢?如何证明?实验思路是什么?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 温特的实验
(1)实验处理及现象
实验组
对照组
(1)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快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 (2)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快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实验推论
结论1: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_尖__端__
结论2: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 尖端 有关
引起
尖端下部伸长区弯曲生长
推测
①尖端产生了某种 “_影__响___”_,传到下部
②下部弯曲生长是因为背 光侧生长的快
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鲍森·詹森的实验
思考2:胚芽鞘弯曲生长部位在哪里?怎么证明? 胚芽鞘的生长弯曲部位 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画横线法或画竖线法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①___,实验组为_②___③__④__; ①②对照,自变量为 有无尖端 ,说明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与 尖端 有关; ①③对照,自变量为 尖端有无遮光 ,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尖端感受单侧光 有关; ①③④对照,自变量为 遮光部位 ,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 尖端 ;
二、植物激素
1.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 运送到 作用部位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
著影响的微量_有__机__物__,称植物激素。
2.植物激素种类: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等。
3.植物激素作用: 植物激素作为 信息分子 ,几乎参与 调节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摘要: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的过程。
达尔文的实验具有开创性,詹森、拜尔、温特多位科学家逐步深入探讨证明是化学信息引起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教材以“问题—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深入的问题”方式安排有关内容。
一系列经典实验,不仅记载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观察→确定实验题目→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重复性、可行性、经济实用性;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等)→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便于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并掌握,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长素的发现探究实验设计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科学素养,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拓展知识视野;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能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能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方法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教案: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3.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应用领域。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到的内容,通过问题引出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问题示例:- 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因素或物质起着调控作用?- 有没有听说过植物生长素?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步骤二:讲解使用多媒体或课件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并简要说明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分生组织活性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步骤三:发现历程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和小组研究等方式,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几位科学家的相关研究:1. 雷诺·桑塔2. 切尔菲等人3. 波文顿4. F.W. 温特步骤四:展示和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各位科学家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做出的贡献。
步骤五:应用领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应用领域,并进行展示。
植物生长素在农业、园艺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并汇报给全班。
步骤六:知识巩固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请写出植物生长素的两个主要作用。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学研究有什么重要影响?步骤七:总结和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反思。
- 你觉得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对现代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13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一、选择题1.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促进顶芽生长B.促进侧芽生长C.减少病虫危害D.减少有机物消耗解析:选B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
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根尖B.尖端、尖端C.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解析:选B 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3.如图所示,①~⑥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能弯曲生长的是③⑤B.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可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外因,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D.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解析:选D 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能弯曲生长的是③⑤,不能生长的是②⑥,A 正确;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可设置②③进行对照,B正确;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外因,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正确;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D错误。
4.生长素发现史中,科学家温特做了燕麦幼苗实验,该实验证明了( )A.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B.造成幼苗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解析:选B 拜尔用燕麦幼苗做实验,证明了幼苗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分布不均是弯曲生长的原因,A错误;温特通过实验提出造成幼苗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B正确;温特没有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错误;温特的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D错误。
5.如图所示棉花植株①~④四个部位中,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B 该植株呈宝塔形,距离顶芽近的侧芽生长被抑制的程度最大,故②处生长素浓度最高。
最新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精品
一、考点介绍:本节是考纲上中的一个考点,本节重点主要是考查的是学生的试验能力,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对于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重点的问题,在考试过程对与生长素的作用,以及生长素的特性,两重性的考查是一个很容易考查的内容,特别是生长素两重性体现的曲线更是一个很好的考点,再就是生长素的促进扦插生根的考查更是在每年高考中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知识网络三、高考真题:1.(18山东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答案:D。
〖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必修二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及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必修三中植物激素部分,中难题。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拟南芥,出现类P基因突变体的性状,可推测出要么是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A),要么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之有关(B),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C)。
而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故特定的因素不可能诱发特定的基因突变,故D选项错误。
2.(18江苏生物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B。
〖解析〗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生长素的特性有关,与光照方向无关;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并不受到抑制;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和乙烯等多种激素有关;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在植物体内才是。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作用特点的知识,难度不大。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了解达尔文、拜耳、郭葛等科学家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2. 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浓度等。
3.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显微镜、琼脂块、植物幼苗、生长素溶液等。
2. 教学用具:PPT、黑板、实验报告册等。
3. 视频资料:达尔文、拜耳、郭葛等科学家的实验视频。
4. 课前预习:学生了解达尔文、拜耳、郭葛等科学家的生平及实验背景。
5. 课后作业:完成实验报告,总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作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和总结以及课后作业和反思。
1. 导入新课:首先,我们将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生长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植物会朝着阳光生长?”“为什么植物会弯曲生长?”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我们将通过讲述科学家们探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影响因素。
这部分的教学将分为几个阶段:(1)展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史,介绍相关科学家及其贡献;(2)详细解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特点;(3)通过实验展示生长素的作用,让学生直观了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4)介绍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差异。
3. 课堂讨论和总结:在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植物生长的理解,讨论如何更好地促进植物生长。
讨论结束后,我们将进行课堂总结,概括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特点和作用,以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和反思:最后,我们为学生布置一些与植物生长素相关的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小论文,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生长素的作用等。
5.1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目标: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基本概念、产生、运输和分布。
过程:
讲解植物生长素的定义,包括其主要产生方式、运输途径和分布特点。
详细介绍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过程,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植物生长素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生长素的特性和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一些反思。首先,我感到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视频的方式,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讲解植物生长素基础知识时,我使用了图表、示意图等教学资源,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我感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5. 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实物投影仪、显微镜等。
2. 课程平台:学习通、智慧树等在线教学平台。
3. 信息化资源:植物生长素相关视频资料、实验动画、教学PPT等。
4.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练习题等。
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实验过程。
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3. 生长素的作用规律及生理作用。
4.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
1.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规律,包括二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局限性等。
2.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何根据生长素的作用规律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实践。
_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15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长素的发现应该追溯到达尔文父子,他们所做实验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对照组,②~⑥是实验组B.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C.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D.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解析:选C ①是无光照或者四周光照,为对照组,②~⑥是施加实验变量的各组,为实验组,A正确;①无光照或四周光照,幼苗直立生长,②单侧光照射,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幼苗不生长不弯曲,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B正确;④⑤⑥的结果证明幼苗尖端能够感受光照,在单侧光照射下,幼苗能弯向光源生长,但是不能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C错误;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也可能是某种影响导致幼苗弯向光源生长,D正确。
2.由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选A 两组实验所采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因此无法验证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以及胚芽鞘的感光部位。
实验中没有对生长素的成分进行分析,因此也不能用来验证生长素的化学成分。
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3.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解析:选B 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在背光面和向光面的分布不均,进而引起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植物的生长并不是单侧光引起的,A错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B正确;生长素在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部,促进尖端下部的伸长,C错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
5.1植物生长素(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源自计用时:5分钟)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分布、作用和应用等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和影响等内容做好准备。
4.实验评价:在实验环节,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分析结果是否合理。通过实验评价,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七、作业评价
1.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植物生长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2.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通过作业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在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实验数据方面,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和影响,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植物生长素的分布:韧皮部、幼嫩的芽和发育中的种子
3.植物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抑制生长、转向作用
4.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和降解
5.植物生长素的应用:促进扦插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6.植物生长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光照、温度、水分
第28讲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
2、来源
由色氨酸 转变而来。
3、分布部位
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 生组织、形 成层、发育 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 的部分。
4、 运输
生长素
(1)极性运输(图中红色箭头示意):在胚芽鞘、幼叶、幼根和芽等幼 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 来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给下部
为什么设置①作为对照?
影响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到底是尖端这种结构 本身,还是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
一、植物生长素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拜耳实验
黑暗中
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
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 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一、植物生长素
③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 × )
④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
⑤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
⑥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
)
×
)
⑦成熟茎输导组织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 )
⑧生长素与靶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后能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 ( √ )
能力训练 2、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a
b
c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甲组
乙组
能力训练
4、请判断对错。
①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刺激”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的科学家是温特 ( × ) ②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3.掌握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方式。
教学内容:1.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3.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方式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生长是如何实现的?”,“植物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包括生长素的定义、生长素参与的植物生长过程和作用方式。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3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里程碑:1.1880年,萨克首次提出了“半胱氨酸”对植物的促进作用。
2.1913年,孟德尔斯提出了“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3.1926年,万忠说理论音教师 C.可命名为“IAA”(吲哚-3醋酸)。
4.1944年,肯尼斯和塞尔曼提取了第一个植物生长素“生长素A”。
5.1965年,法扬斯基发现了第一个植物抑制素“炭戴尔酸”(ABA)。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生长素发现的历史和学术背景。
第四步: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方式(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种类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展示和解释。
1.IAA(吲哚-3醋酸):对植物根系和茎的伸展起促进作用。
2.GA(赤霉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延长茎秆和叶片。
3.ABA(炭戴尔酸):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维持植物的平衡状态。
4.CTK(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
通过生动的实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生长素的作用方式。
第五步:评价与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和解释一些概念,检查他们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高中生物生长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生长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学中,生长素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生长素,也称为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化合物,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过程。
生长素在植物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深入了解生长素的知识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进行生长素的知识点总结。
1. 生长素的发现与起源:生长素是在20世纪初被发现的。
最早的发现是发现了一种能够引起植物异位生长的物质,这就是生长素。
生长素主要来自于植物体内的原生质。
2.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生长素的合成是由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完成的。
最重要的合成途径是通过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的代谢产生。
同时,植物的营养供给和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3. 生长素的类型:生长素的类型很多,包括生长酮、赤霉素、脱落酸等。
这些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不同的作用。
比如,赤霉素主要参与植物的伸长生长过程,脱落酸则主要参与植物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4. 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可以通过植物体内的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以实现生长素的作用。
主要通过细胞间空隙和筛管导管来进行传递。
5. 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生长素受体结合来实现的。
生长素受体是一种蛋白质,能够与生长素结合,从而进一步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6. 生长素的生理功能: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
例如,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使细胞膨大,参与根的伸长和分化等。
7. 生长素的应用:生长素不仅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够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比如,利用生长素可以促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8. 生长素的调控机制: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调控的。
比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对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都有影响。
9. 生长素与其他物质的关系:生长素与其他植物激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比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的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10. 生长素的研究进展:生长素的研究一直是植物生物学领域的热点。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教案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家在探索生长素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科学家探索生长素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作用。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探索生长素过程中的严谨态度。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生长素溶液、植物材料、显微镜等。
2. 教学课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3. 案例资料:生长素发现相关科学家的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生长素的兴趣。
2.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介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包括达尔文的实验、詹森的实验、拜耳的实验等。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讲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4.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介绍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生长素实验,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
6. 案例分析: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等。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生长素发现史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生长素类似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等方面的作用。
3. 探讨生长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特性目标导航 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物质:植物体内合成的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激素(1)概念:在植物体内__________合成,并从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________的化学物质。
(2)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
1.向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________________的生长素多于___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_______快于__________,结果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2.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3.两重性(1)含义:生长素既能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
(2)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细胞的年龄。
(3)一般规律①一般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________________却抑制植物生长。
②生长素浓度在________时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在________时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在________时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对__________的生长都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4.顶端优势(1)概念:________优先生长而________受到抑制的现象。
(2)原因:主要是植物的________产生的生长素________,过多地积累在__________的侧芽部位,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3)应用: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对果树进行修剪,对棉花、番茄等农作物进行摘心,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目的。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相关实验1.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将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3.比较图中的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a>b>cB.c>b>dC.b>a>cD.a=b=c4.如图是对燕麦胚芽鞘的有关研究,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注:带阴影的琼脂块含生长素,空白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A.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B.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部分C.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知识点三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5.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 B.x=i C.n<x<i D.x>i知识点四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及应用6.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基础落实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2.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侧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直立向上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3.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过高浓度杀死B.过高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杀死C.较高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抑制D.较高浓度促进,低浓度和过高浓度杀死4.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5.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C.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D.在自然状态下,松树长成塔形能力提升6.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组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7.在市场上有时可见到一半大一半小的歪西瓜。
将这个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按大小分成两半,发现较大的一半西瓜中是黑子,而发育较差的、较小的一半西瓜中有较多的白子。
产生歪瓜的原因是( )A .西瓜较小的一侧见不到阳光,造成其发育较差B .西瓜较小的一侧从叶片中得到的营养较少C .由于瓜地中有较多的石头,使西瓜长得不圆D .由于部分种子不发育,使西瓜较小的一半得到的生长素较少而成歪瓜8.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
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a 、b 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②当a 、b 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当a 侧生长素含量比b 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④当a 侧生长素含量比b 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实验拓展9.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为了验证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 段(胚芽鞘尖端)而不是B 段(尖端下面一段),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1)实验材料及用具: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2)实验装置甲已给出,绘图表示实验装置乙和丙,并用文字加以注解或补充说明。
(3)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课时植食性昆虫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特性答案知识清单一、1.植食性昆虫激素植食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2.(1)一定部位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植食性昆虫生长发育微量(2)生长素 3.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胚芽鞘下部吲哚乙酸促进生长二、1.单侧光背光一侧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向光一侧茎弯向光源生长 2.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3.(1)促进植食性昆虫生长抑制植食性昆虫生长(2)生长素的浓度植食性昆虫器官的种类(3)①低浓度的生长素高浓度的生长素②10-10mol/L10-8mol/L10-4mol/L根和芽4.(1)顶芽侧芽(2)顶芽向下运输近顶端(3)顶端优势改善株型增产对点训练1.C[由图可知,①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套住,则胚芽鞘直立生长;②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尖端能感光,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并照光,由于没有生长素,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由于没有尖端,不感光,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故直立生长;⑤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2.C[本实验为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其实验设计的思路应为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再把此琼脂块放到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作为对照的实验应在相同的一侧放置未放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然后观察。
]3.B[本题中涉及到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和尖端向下的极性运输。
左侧的胚芽鞘尖端中间有云母片,阻止了横向运输,所以a=b,而右侧云母片位于尖端以下部位,不影响横向运输,所以c>d,由于两侧产生的生长素总量是相等的,所以c>a=b>d。
] 4.C[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单一变量是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位置的改变,甲组中形态学上端接触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接触空白琼脂块,生长素会从形态学上端的琼脂块运到下端的空白琼脂块,而乙组正好相反,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到形态学上端,即由该实验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纵向运输为极性运输。
] 5.A[因受到单侧光照的影响,所以a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 侧,即x>m。
然后根据a、b两侧的生长素的作用进一步确定a处的浓度;由于a侧的促进作用大于b侧,所以在曲线中a侧浓度应小于n。
]6.D[根据题意可知,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类似物比较敏感,其生长易被抑制,而单子叶植食性昆虫在相对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下生长不受抑制,故曲线A、B分别表示双子叶植食性昆虫、单子叶植食性昆虫。
浓度大于b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就被抑制,达到c点浓度时抑制作用更强,但对单子叶植食性昆虫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最强)。
]课后作业1.D[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着的种子中合成,根尖与成熟的叶片中合成的很少。
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极性运输,即单方向运输。
植食性昆虫体内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
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 2.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也在尖端,尖端完好,所以向右弯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