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第一单元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引言:《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1925年夏天写的一首诗,为纪念他在长沙的革命活动而作,这是一首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感人诗篇,成为了一代人的情感记忆,也成为了教育者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本篇文章即将以《沁园春·长沙》为引子,分析其种种丰富内涵,进而设计高中必修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诗篇背景诗中所提到的沁园,指的是1925年夏天毛泽东在长沙居住的房子,该房屋原名沁芳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如今已经成为陈毅故居里的一部分,备受游客欢迎。

二、诗篇内容《沁园春·长沙》共五十四句,由四十多个平行结构的片断组成,抒发了作者对革命信念、人民疾苦、国家前途、民族与国家命运的无比热爱和坚定追求。

其中,每一句都描绘了长沙的美景和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革命的热切期望。

整篇诗歌以沁园为主线,融合了对政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回忆和思考,抒发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困惑和向往,可谓是一篇感人肺腑、别开生面的诗篇。

三、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文学教育者,我们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读好这首诗,然后再让他们了解其中丰富的内涵,最后引导他们通过分析、理解和感悟,深入探讨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在此基础上,教学目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原因,深入理解诗歌形式和风格特点;2.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内涵,从而增强他们对科学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理解和感悟;3.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讨论、解释等方式,加深他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理解和思考,明确自己的思想信仰。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毛泽东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创作、发展和意义;2.讲解诗歌形式和意义:详细讲解诗歌的韵律、结构、语言和形式特点,配合诗歌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技巧,加深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3.分析诗歌内涵:对每一句诗歌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内涵,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含义,从而加深他们对社会时代和人民疾苦的认识;4.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启发学生思考现代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加深他们对和谐社会、民族复兴、文化传承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本词上阕实写眼前之景,描绘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由此引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抒发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壮志凌云和革命情怀。

语言精练,意境优美,革命豪情慷慨激昂。

本教学设计着力于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思考、分析与对比联想等方法,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和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对诗词的阅读感悟与体验,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并在实践中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和方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提炼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领会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2、深刻领会“谁主沉浮”及“浪遏飞舟”的含义。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2、点拨法:抓关键词语,点拨学生理清脉络,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评价毛泽东的作品:他(毛泽东)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艺术。

他还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共3篇《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1《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诗歌及其背景知识。

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了解毛泽东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感受到时代对于文学艺术所提出的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了解古典诗词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到《沁园春·长沙》的诗歌背景及其创作过程,理解诗歌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2、能力目标:通过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诗歌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毛泽东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沁园春·长沙》诗歌的阅读,了解毛泽东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理解诗歌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了解古典诗词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及其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毛泽东在诗歌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的思考和感悟。

3、课堂演示:通过对于古典诗词的演示,诠释诗歌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五、教学内容及方法1、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2、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毛泽东在诗歌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的思考和感悟。

3、通过对于古典诗词的演示,诠释诗歌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毛泽东及其诗歌的背景,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一第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重难点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酝酿情感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能欣赏诗的人,他决不会感到人生是干枯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沁园春长沙]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1.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

(设计依据:适时适当的指导会使学生的自由朗读事半功倍)2.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情境——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泛读。

出示毛泽东该词手迹,欣赏。

(设计依据:范读用以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及情感把握的分寸;手迹用以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3.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

4.鉴赏,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并写在笔记本上,然后请两名同学读自己的鉴赏记录。

5.评价,同学们互相评价,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引导、点拨。

6.老师总结陈述(作为一种意见供学生参考):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远望层层叠叠的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火红;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竞相行驶。

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

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令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呢?回忆往昔,同许多同学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风采迸发,才华横溢,意气奔放,遒劲有力,同学们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7.再读,把握词的脉络。

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案5篇

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案5篇

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案5篇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解词的相关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3、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2、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1、品味词的语言,揣摩词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

2、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胸怀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沁园春·雪》导入。

二、讲授新课。

1、简略讲介作者毛泽东。

2、由“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比较,学习词牌和词标题的常识。

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每个词牌都规定了这系列词的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

所以,人们写词又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内容填进去。

而词的标题即是与词的内容有关。

3、多形式诵读课文,掌握词的读音、节奏,初步感知内容。

4、简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这首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协会,并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把贫苦农民发动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斗争。

而这引起了当时土豪恶霸的恐慌,湖南反动军阀赵恒锡通缉毛泽东。

毛泽东被迫离开家乡来到长沙,同年秋天去广州接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长沙时,他重游橘子洲,看到绚丽的秋色,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回忆起当年在此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生活,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5、赏析课文。

(1)上片1)分析品读第一句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语序及这一变序的作用。

参考答案:平常的语序应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这一变序凸现了诗人“独立”于天地间的形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来自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课,这是学生升入高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常识和术语。

2学情分析初中对于诗词只需要背诵,不需要鉴赏,所以学生没有诗歌鉴赏的储备。

我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在课前熟背全词,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悟与同学分享。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背经典的诗词。

2、掌握诗歌鉴赏的意象、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评价。

(二)过程和方法:1、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2、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感动于作者乐观积极的精神。

4重点难点1、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2、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节课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体悟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2、在诗歌鉴赏的意象和意境分析上让学生合作探究。

6新设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熟背全词,并明确如下背诵要求1、学生个人背诵。

要求背诵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不超过25秒。

2、学习小组背诵。

要求背诵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节奏紧凑,不超过30秒。

3、课上给学生展示背诵的机会7新设计贴近生活,深入浅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意象与意境的概念,我把“婚礼”比作一首诗,那么喜糖、盛宴、欢快的音乐、幸福的新郎和新娘等就是意象。

而这些意象所营造的喜庆、幸福的氛围就是意境。

8新设计针对本词的上阕写景的特点,设计了写景诗的常见诗歌鉴赏题型。

题干如下: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这首诗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手法?选取了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戴复古的《淮村兵后》等诗。

9教学过程 9.1第一学时9.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导学案《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三篇】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三篇】

这⾸词作于1925年,当时⾰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罢⼯相继爆发,湖南、⼴东等地农*动⽇益⾼涨。

⽑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战线已经确⽴,国民⾰命政府已在⼴州成⽴。

这年深秋,⽑泽东去⼴州主持农*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洲,写下了这⾸词。

⼩编整理了⼈教版⾼⼀上册语⽂沁园春长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沁园春长沙教案 1第⼀课时教学⽬标: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泽东博⼤的情怀和⾰命的壮志。

重点及难点: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授课⽅法:语⾔品读法,点拨法,⽐较法。

⼀、导⼊古代有才学之⼠、有抱负之⼠,⼀旦登上⾼处眺望远⽅,必定⽣出很多感慨。

曹操登上碣⽯⼭,⼤发诗兴,写下《观沧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这⼏句表现出诗⼈吞吐宇宙的博⼤胸怀。

陈⼦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泣下。

”感叹宇宙之寥廓,⼈⽣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那么,⽑泽东重游橘⼦洲时⼜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板书:题⽬、作者)⼆、写作背景⽑泽东是中国⼈民的伟⼤领袖,伟⼤的⾰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学家。

这⾸词作于1925年,当时⾰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罢⼯相继爆发,湖南、⼴东等地农*动⽇益⾼涨。

⽑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战线已经确⽴,国民⾰命政府已在⼴州正式成⽴。

这年深秋,⽑泽东去⼴州主持农*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洲,⾯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活和⾰命⽃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词。

三、关于词的知识。

1、定义:词,⼜称长短句,产⽣于唐代,流⾏于宋代。

最初称为“曲词”或“曲⼦词”,是配⾳乐的,后来逐渐跟⾳乐分离,成为诗的⼀种,所以⼜称为“诗余”。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朗读感受词的慷慨激昂的情感。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景、情的崇高美。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作品内容、感情,建立整体认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秋景的把握,感受词的崇高美。

三、德育目标通过对抒情主人公及少年形象的把握,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以国家振兴为己任的伟大情怀,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词内容,学会赏析诗词。

2、感悟词人崇高的理想和开阔的胸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词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很讲究节奏、韵律,所以,只有诵读出来才能感受词的艺术境界,下面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此词的艺术境界。

(教师)从朗读中,你们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慷慨激昂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看看能否读出这种情感?3、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景下片:忆事三、鉴赏课文(一)赏析词的上片1、词的前三句给我们透露哪些信息?(学生朗读,个别回答,老师总结)交代观景的人物、时间、地点2、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哪些景物?(明确)山、林、水、船、鹰、鱼3、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色彩绚丽、生机勃勃4、面对这样的美景,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毛泽东又想到了什么?明确:毛泽东不仅仅是感慨祖国山河的广阔、壮观,尤为祖国命运担忧,从而有了深沉的思考—国家的命运由谁来主宰,抒发一种忧国忧民之情。

(二)赏析词的下片1、对于“谁主沉浮”的问题,作者在下片是否做出回答?(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下片)2、词的下片忆事,作者回忆了哪些事?(PPT展示毛泽东在长沙和同学们的一段经历。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语与情语的关系。

2.了解“沁园春”词牌特点。

3.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重点难点1.重点:(1)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2)了解“沁园春”词牌的特点。

2.难点:理解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景语与情语的有机融合。

教学方法1.诵读品析法:通过多种诵读方式,感悟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2.类比法: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了解毛泽东不同时期的思想和壮志。

3.讨论法:通过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诗意的语言,总是承载着诗意的梦想。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诗词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共同赏析《沁园春·长沙》,从中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1.通过诵读,理解词中景与情的关系。

2.了解“沁园春”词牌的特点。

3.理解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感知1.走进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2.背景链接:(略)3.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及节奏。

标出韵脚。

4.学生齐声朗读,体味词中的韵律美。

5.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略)6.教师提问:“沁园春”这个词牌你知道多少?(写作背景、特点等)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沁园春”是词的一种体裁,名称取自东汉窦宪的园林“沁园”。

这种体裁一般用明快的节奏、欢乐的格调来抒发奔放的情感。

一般长调在百字以上;短调为双调,四句,五十六字以内为小令,五十八字到九十字为中调,一百字以上为长调。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备教材:1.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长沙》是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赏析现代诗作方面只是起到了一个投石的作用,意象、意境、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只是初步的了解。

2.根据和原则根据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培养阅读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恰好说明诵读在培养阅读诗歌、提高文学修养方面的重大的作用。

在诵读中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获得最大的艺术享受。

诵读的训练有一个难度梯度,由音读意读到情读美读,丰富情感世界,从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所限,面对一首蕴涵丰富的诗歌,往往会无所适从,在鉴赏诗歌时,以有限的文本为例,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二、课堂设计的原则(1)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化,着力解决好精心设计的三个问题一个练习,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有机的融合其中,将语文的学习落到实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忠实于学生的自我感受,在此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发现的快乐。

(二、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诵读的水平。

(知识与能力)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对诗人形象的评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节奏、内容、情感。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 1、沁园春长沙 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 1、沁园春长沙 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人教版语文必修1阅读鉴赏第一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

新诗是五四前后出现的,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用白话写的,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的,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的一种新诗体。

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大量翻译和介绍,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这里在第一课选录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

2.学习本节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反复朗读;分析意象;发挥想象;感受真情;陶冶性情;学写新诗。

【学情分析】1. 学生对作者有一些了解,知道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共和国的缔造者,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

学生小学、初中学过较多的诗词,并学习了小学、初中课本选录的毛泽东诗词及评价毛泽东的诗词,对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名句有一定的认知。

2.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诵读、背诵诗文的方法,已初步养成诵读学习的习惯,背诵能力比较强,对诗词比较感兴趣。

3. 学生对词的格律特点有一些了解,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比如抓关键词、分析意象、分析情景交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毛泽东诗词,欣赏他的狂草书法,体会这位诗人兼书法家的风采。

2. 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格律特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 引导学生积累并整合小学、初中所学过的词以及小学、初中课本选录的毛泽东诗词及评价毛泽东的诗词,以及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名句,并尝试进行诗词创作。

4.背诵本词。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进行个性化诵读,可采用个别读、合作读或小组读,用普通话读或用方言读,男生读或女生读,派代表读或集体诵读,自谱自唱读等方式进行激情诵读,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养成诵读学习的习惯。

2.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抓关键词语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抓准关键词、分析意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点词句,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沁园春·长沙》(教案)青铜峡职教中心徐梦莹教学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

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2、比较法。

如对《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的比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人——他就是伟人毛泽东。

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今天我们要学习欣赏的是《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同一词牌的《沁园春雪》,请大家一起来背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如果说《沁园春雪》是通过描绘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风云人物的评论来表现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宏大的政治气魄的,那么这首《沁园春长沙》又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呢?二、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整体感知1、集体朗读《沁园春长沙》2、初读这首词给你一种什么感受?请谈一谈。

——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慷慨激昂------3、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首词来给大家朗读一遍。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们对于高中语文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作为必修教材的《沁园春·长沙》则成为了我们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一本课文。

如何在教学中将其进行生动的传达与体现,呈现其较高的教育价值呢?下文就将介绍《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材分析1. 教材适用性:本节课程主要适用于高一年级,必修一的语文课程教学。

2. 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长沙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2)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语言表达、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长沙这座城市的热爱、敬畏和自豪感。

3. 教材内容:本节课程将通过介绍《沁园春·长沙》这一诗歌作品的诗意和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长沙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将以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沁园春·长沙》诗歌的创作背景;感悟《沁园春·长沙》诗歌中留存的长沙文化印记;分析《沁园春·长沙》这一诗歌作品对长沙文化底蕴的阐释和展示。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制作PPT,介绍长沙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收集长沙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并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和播放。

(3)为课程设置互动环节,例如讨论和思考性问题等。

2.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呈现长沙的风景、文化、历史等相关页面,激发学生对长沙这座城市的兴趣;展示并朗读《沁园春·长沙》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深入探究《沁园春·长沙》介绍《沁园春长沙》的文学背景,阐述诗人的创作脉络和意境;展示《沁园春·长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情感和审美价值。

(3)感悟《沁园春·长沙》中的文化印记通过对《沁园春·长沙》中所留存的长沙文化印记的解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长沙文化底蕴的深度理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

沁园春·长沙【背景资料】一、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

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二、补充注释《沁园春》:词牌名。

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

《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

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示范教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

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 教学目标1.了解毛泽东的生平、理论和文学成就。

2.掌握《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情感、语言和艺术特点。

3.会欣赏、鉴赏、评价和喜爱《沁园春•长沙》这首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 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一首诗,写于1925年秋,在离开湖南后的上海所作。

这首诗是毛泽东做了湖南临时省政府主席之后,以湖南为背景,以描写湖南古代英雄、名胜古迹为载体,表达自己的革命理想和爱国情感的一首诗。

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前置知识导入1.让学生就湖南的历史、文化、特产和名胜古迹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

2.给学生一些“三湘四水”的名句,如“岳阳楼,群山四绝,钟灵毓秀……”,让学生感受湖南的奇山异水,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给学生一些《长江之歌》、《黄河之歌》等诗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课课文导读1.听录音,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音、旋律和语气,了解诗歌的情感、语言和特点。

2.带领学生了解《沁园春长沙》的结构、内容、风格和体裁。

3.戏曲和音乐的韵律统计和对比,让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音乐和节奏有更深的理解。

第三课文本分析1.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研究诗歌的言外之意。

2.运用修辞手法解读诗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3.分析诗歌的意蕴,理解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和革命理想。

第四课鉴赏评价1.引导学生分析《沁园春长沙》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2.让学生欣赏《沁园春长沙》的其他版本,了解到不同版本的艺术表现和氛围气氛。

3.让学生自由发言和评论《沁园春长沙》,交流感受和体验,展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水平。

第五课复习总结1.梳理自己的思路和认识,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2.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自由陈述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想。

3.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提高。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20171019224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20171019224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把握“舸”“峥嵘”““遒”“遏”“樯”“天堑”等词语的读音和意义二、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3、通过诗歌的形象和创作背景明白得领会诗歌的意境【能力目标】一、指导学生把握鉴赏诗词方式,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情感目标】一、通过从口头和书面描述本词的意境体会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理想【教学重点】一、把握“舸”“峥嵘”““遒”“遏”“樯”“天堑”等词语的读音和意义二、指导学生把握鉴赏诗词方式,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难点】3、通过诗歌的形象和创作背景明白得领会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关于秋季,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与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青年壮志)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老而弥坚)二、听读即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全词的句读)“舸”“峥嵘”““遒”“遏”“樯”“天堑”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窗青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昔时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初读即由学生集体朗诵进行对全词整体把握教师引导学生参照预习提示注解,介绍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得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感受词中雄奇阔大的意象。

创作背景是这首词作于1925年,那时革命运动正蓬勃进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接踵暴发,湖南、广东等地农人运动日趋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人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必修1语文教案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必修1语文教案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必修1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唐朝时期的文化背景及相关历史事件。

•熟悉本篇诗歌的词句和意义。

•学习诗歌的格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掌握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旨,掌握词句的语感和韵律。

•学会分析古诗歌的格律特点。

•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分析古诗歌的格律特点。

•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吟咏长沙的诗文,如李白的《长干行》、杜甫的《登岳阳楼》等。

然后,播放一段园林音乐,让学生感受长沙的园林文化氛围,并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课文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诗歌《沁园春·长沙》,并依次解释每个字的意义,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汉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感性理解教师播放《沁园春·长沙》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氛围和意境,并引导学生就自己所听到的音乐和诗歌朗诵的表情、语气等进行思考和分析。

4. 理性分析教师向学生介绍唐诗的格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并引导学生分析本诗的格律特点,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5. 诗歌创作通过对《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创作,要求学生在模仿《沁园春·长沙》的诗歌韵律和格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进行表达。

6. 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就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学习诗歌的意义及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学生掌握了诗歌的格律特点,并学会了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整节课注重情感交流、互动体验,在学生自由创作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想法,发挥更好的创作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背诵;2、情感态度:豪迈的革命家情怀;3、过程方法:朗读、讨论教学重难点:意象和情感教学课时:2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读单元提示,勾出关键词,概括各段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认读诗歌:早读预习课文,并看注释认读诗歌,了解诗意,试着背诵全诗;训练对附录诗歌的整体把握二、解读诗歌:1、解读标题,了解诗词常识,词牌及其题目的作用,明确本首诗是借景抒情诗歌2、整体感知,熟悉内容:►作为借景抒情诗歌,写了什么景、抒发什么情?〔用文中话回答〕湘江寒秋之景怅-激扬的豪迈情感►练练对附录诗歌的整体把握►概括上下片:万山红遍,一派壮丽之景;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

三、品读诗歌:感受形象,理清思路,品味情感:►作者借景来抒发自己的豪迈的情感,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上片〕看、怅、问——借景抒情〔下片〕携、忆、记——借事抒情►品味“立〞,初步感受诗人形象:从语序、背景环境分析感受诗人“独立〞的情怀►A."看"统领的借景抒情〔上阕"看"字;领起七句。

下阕"忆"字;领起八句。

〕写到哪些景物?诗人是怎样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的?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竞自由〞的特点?〔抓修饰词品味〕试着说说。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明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用文本的话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古代诗人往往伤春悲秋,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提示: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水流无情,逝者如斯;黄叶飘零,生命终结;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沁园春·长沙》(教案)
青铜峡职教中心徐梦莹
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

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

如对《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的比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人——他就是伟人毛泽东。

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今天我们要学习欣赏的是《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
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同一词牌的《沁园春雪》,请大家一起来背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如果说《沁园春雪》是通过描绘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风云人物的评论来表现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宏大的政治气魄的,那么这首《沁园春长沙》又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沁园春长沙》
2、初读这首词给你一种什么感受?请谈一谈。

——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慷慨激昂------
3、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首词来给大家朗读一遍。

三、领悟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1、上阕导读
思考:上阕主要写什么?———写景
①第一个整句:
寒秋时节,(诗人)独自一人卓然而立(于)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提问:这个整句的作用有哪些?———点明季节、交待环境、引出作者、铺垫下文。

②找出上阕的文眼,(上阕又哪个字统领)由这个关键字,作者写到哪些景物?
———“看”字统领、借景抒情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③作者是如何写景的,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千山万壑一片红红的颜色,一层层经霜的树林,叶子红似二月的花朵;秋天的江水碧绿清澈,成百条大船争着在江上行驶;仰望雄鹰正展翅向万里长空搏击,俯看水底,鱼儿自由自在随意游动。

在这大好的秋天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得其乐,一派生机,看谁比谁更自由自在。

“看”领起以下7句,描绘的景物有山、林、江、舸、鹰、鱼以至世间万物,静景动景相结合;描写的方位有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看的角度有远望,近观,仰视,俯视;数量之多,色彩之浓,类别之起,动作之劲,竞争之烈。

④通过以上描写说说作者笔下的秋天给人的感受?
——诗人通过看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将寒秋写的生机盎然、多姿多彩、蓬勃向上。

充满强烈的动感、强劲的力度、浓烈的色彩,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⑤我们学过的描写秋景的诗词和作家很多,试举例说说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战国楚宋玉《九辩》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宋、苏轼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林》
“雁过也,正伤心,确实旧时相识。

黄花满地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唐、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秋思》
“清、静、悲凉”现代作家郁达夫《古都的秋》
历代的诗人、作家、一接触“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在他们笔下,“悲”和“秋”永远难于分开。

而前人以“秋”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落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把秋写得无比可爱,“不似春光,而又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读了以后给人以很大的鼓舞。

⑥思考:作者将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的如此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深意是什么?
——“万类霜天竞自由”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竞争。

为下面三句抒情打基础。

⑦接下来我们再看“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同学解释一下“怅”、“寥廓”、“谁主沉浮”三个字词是什么意思?
——设问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寥廓”:指宇宙的辽阔无边;
“谁主沉浮”: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⑧那位同学能说出这三句的大意:
_____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这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这广阔无垠的大地,由谁来主宰,这国家、民族的命运究竟谁来掌握?谁才是主宰国家民族兴衰的真正主人呢?
⑨小结:
前面作者主笔写景,这里笔锋一转,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
谁来主宰你的沉浮荣衰、掌握民族的前途、主宰国家的前途。

这一非同寻常的发问是诗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内心的感慨。

自然界中的万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高远的抱负和凌云之志,升华了思想、拓宽了意境。

第二课时
四、下阙导读
①(集体朗读)
②下阕由哪个字统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忆”字统领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范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旧地重游,唤起诗人思绪万千,忆起
当年战斗生活,表现出革命青年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

下阕以抒情为主。

下阕头两句是"忆"的开始,"峥蝶岁月"概括了毛泽东和他的革命战友们聚会、游览所度过的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

"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

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峥嵘岁月图)
③"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描述的是一幅奋勇前进,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诗人和战友当年在湘江游泳,大家昂扬激越,富有气势,激起的浪花挡住了江面上行驶的大船。

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到中流击水”实际预示这些年轻人必是革命狂澜的掀起者,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

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巧妙、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④讨论:
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乐观,不断进取
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命运以天下为己任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勇于竞争,求生存,求发展
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要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学好文化知识,学好专业技能,为社会出一份力量
五、板书设计:湘江秋景图
看远望万山——红遍数量之多静景问
层林——尽染色彩之浓谁
近看漫江——碧透类别之起主
百舸——争流动作之劲沉
仰视鹰——击竞争之烈浮
俯视鱼——翔不同角度动景?
忆峥嵘岁月图
恰——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同
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学
记否——中流击水图少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年
五、当堂背诵
六、搜集毛泽东诗词,进行诵读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