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词语的锤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词语的锤炼
【摘要】写作中,要针对交际对象,切合语言环境,使词语表达得更确切、更鲜明、更生动、更感人。怎样进行词语的锤炼呢?要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要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语言;要对写出来的文章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认真的修改。
【关键词】词语;锤炼
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在写作时,都非常重视词语的锤炼。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锤炼词语的名言:“我们不论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
从文学史上锤炼词语的范例中可以看出,最准确、最形象、最传神的那个词外表不一定奇巧、华丽,它不过是常用字的妙用罢了。然而,“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似容易却艰辛”啊!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怎样进行词语的锤炼呢?根据我的写作实践和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应从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是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先决条件。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一定是作家非常熟悉的、深切理解的、有感受、有体验的。唯其如此,他们在写作时,才能锤炼出言以称物、准确传神的词语。鲁迅的小说为什么所用的词语恰到好处,所反映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呢?这首先因为鲁迅对农民和知识分子,对当时的农村小城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充分具备了表现生活的先决条件。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有体会。我在国内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散文中,用得比较好的词语,往往是仔细观察、认识生活、锤炼词语的结果。例如“短暂而美丽的飞雪,始终遵循一个悲壮的定律: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当世俗的眼光早已忽略它的时候,它生命的意义,正在希望田野中缓缓展现;它生命的价值,正在殷实的土地上春笋般升华。”(《今晚报·雪》)这段文字,就是我观察生活的体会。再如“闲之美丽在黄昏……老者或提笼架鸟,或相对而弈;孩子则如脱缰之驹,满世界呼叫狂走;或是一家人,茶余饭后,结伴而行,可散步可谈心,也可缄默不语,融融洽洽。恋人总是引人注目的,而他们又竭力摆脱人们的好奇。此时的恋情一如夕阳,温柔又绚烂,热烈而多彩。”(《大连晚报·夏日闲情》)这段文字,则是我散步时的见闻。
第二,要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语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离开了语言,根本谈不上写作。针对学习而言,首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常常把书和词典中的词、句,抄在小纸片上,挂在窗帘、衣架、橱柜、床帐上,塞在镜子里,在穿衣裳、洗脸、睡觉前后,随时随地看一看、记一记。他还把这样的小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时抽空念一念,长此以往,他积累的词汇十分丰富,写作时方能得心应手。他曾说,他的作品往往一气呵成而没有什么语病,这个“笨办法”是起了大作用的。列夫·托尔斯泰学习语言所下的苦功,也是超乎寻常的。托尔斯泰是怎样辛劳地学习语言的呢?托尔斯泰博物馆里收藏了他学习语言的许多笔记本。那些笔记本里,有无穷无尽的语言练习,他做过练习是那么多,特别是各种复杂的动词形式的练习。
在写作实践中,我从名家名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例如,我在《走出狭隘》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学:“……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巨大的差异。人也是如此。素质的高下会给人的思想意识、心胸
气度、眼光见识带来不同感受和巨大的差异……走出狭隘,点燃读书学习和品德修养这两支火炬,它会照亮你的人生旅程。”(《扬子晚报》)就是我从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的升华。
第三,还要对写出来的文章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认真的修改。认识了要表现的生活内容,掌握了语言工具以后,还要有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选择什么词语,才能最准确、最传神地记事、状物、抒情、议论呢?这就要苦心琢磨、字斟句酌了。白居易的很多诗,内容深刻、感人,语言通俗、平易,好象脱口而成。可若看看他的遗稿,就可以发现涂改甚多,许多篇章都改得面目全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报告文学,曾经感动过整整一代人。当时的新华社社长穆青等三位作者数易其稿。第一稿的内容到定稿只完整地保留了一句:“他心里只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我在写作实践中,也能坚持反复修改这个原则。我的《儿时苦夏》一文中,有两句话“只有在完秧的喜悦中,才有心情去欣赏那经过自己双手织成的漫野油绿的风景。”“尽管苦夏的田野曾经留给我年复一年的伤痕,但它也把父老乡亲劳作的艰辛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中,并成为我不可我得的宝贵财富。”(《扬子晚报》)就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定稿的。再如《寒玉森森石门涧》中的“置身于奇峰怪石中,邀游于神泉飞瀑旁,我深深地沉醉了……山崖间这股寒玉森森的瀑布,凌空飞渡,俯冲曲突。阳光照射在奔流间,一圈圈色彩斑斓的光环,在眼前闪耀。瀑布的生命所展示的,不正是永远前进冲击的精神吗?”(《旅游天地》)也是经过多次修改的。
语言大师们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语言,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境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让学生认真学习大师们锤炼词语的经验。在提高文化修养的同时,努力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