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逻辑门电路可以实现各种逻辑运算,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逻辑门电路并进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逻辑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运算的实现过程。

实验二,寄存器和计数器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原理和应用。

寄存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而计数器则用于实现计数功能。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方法。

实验三,存储器实验。

在实验三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原理和分类,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和应用。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存储器的认识,掌握了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和数据传输原理。

实验四,指令系统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了解了指令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指令的编写和执行方法,加深了对指令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五,CPU实验。

在实验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学习了CPU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掌握了CPU的工作过程和运行原理。

实验六,总线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了解了总线的分类和各种总线的功能,掌握了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时序控制方法。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加深了对逻辑门电路、寄存器、计数器、存储器、指令系统、CPU和总线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组成原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

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一、题目分析本次课程设计课题是设计基于微程序控制器的简单计算机设计与实现,宏观上利用CPU、cache、存储器以及一些外设设备来组成一台简单计算机,微观上由运算器、译码电路、和存储器指令用的控制存储器构成。

此次设计要求完成各个指令的格式以及编码的设计,实现各个机器指令的微代码。

本计算机实现的功能有:IN(输入),OUT(输出),ADD(加法),SUB(减法),STA(存数),JMP(跳转)。

设计进行开始,在了解微程序的基本格式, 及各个字段值的作用后, 按微指令格式参照指令流程图,设计出程序以及微程序,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译成二进制代码表,并将二进制代码转换为联机操作时的十六进制格式文件。

根据机器指令系统要求,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

设计的加法和减法中, 被加数和被减数都由调试人员输入, 而加数和减数都从存储器中读取. 最后上机调试,各个功能运行结果正确。

二、基本理论计算机原理图(一)、ALU1、功能及组成它是数据加工处理部。

执行所有的算术运算执行所有的逻辑运算,并进行逻辑测试,通常,一个算术操作产生一个运算结果,而一个逻辑操作则产生一个判决。

2、设计图(二)、CPU1、如何执行指令(1)MOV指令a. 程序计数器PC中装入第一条指令地址101b. PC的内容被放到指令总线ABUS上,对指存进行译码,并启动读命令。

c. 从101号地址读出的MOV指令通过指令总线IBUS装入指令寄存器IR。

d.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1,变成102,为取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

e. 指令寄存器中的操作码被译码。

f. CPU识别出是MOV指令。

至此,取值周期结束。

g. 操作控制(OC)器送出控制信号到通用寄存器,选择R1作源寄存器,选择R0作目标寄存器。

h. OC送出控制信号到ALU,制定ALU做传送操作。

i. OC送出控制信号,打开ALU输出三态门,将ALU输出送到数据总线DBUS 上。

(任何时候DBUS上只能有一个数据)j. OC送出控制信号,将DBUS上的数据打入到数据缓冲寄存器DR。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目录一、程序设计 (1)1、程序设计目的 (1)2、程序设计基本原理 (1)二、课程设计任务及分析 (6)三、设计原理 (7)1、机器指令 (7)2、微程序流程图 (9)3、微指令代码 (10)4、课程设计实现步骤 (11)四、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15)五、实验设计小结 (15)六、参考文献 (15)一、程序设计1、程序设计目的(1)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2使用简单模型机和复杂模型机的部分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3)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4)掌握微程序的编写、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

(5)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机组成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微程序计算机中指令和微指令的编码方法,深入理解机器指令在计算机中的运行过程。

2、程序设计基本原理(1)实验模型机结构[1] 运算器单元(ALU UINT)运算器单元由以下部分构成:两片74LS181构成了并-串型8位ALU;两个8位寄存器DR1和DR2为暂存工作寄存器,保存参数或中间运算结果。

ALU的S0~S3为运算控制端,Cn为最低进位输入,M为状态控制端。

ALU的输出通过三态门74LS245连到数据总线上,由ALU-B控制该三态门。

[2] 寄存器堆单元(REG UNIT)该部分由3片8位寄存器R0、R1、R2组成,它们用来保存操作数用中间运算结构等。

三个寄存器的输入输出均以连入数据总线,由LDRi和RS-B根据机器指令进行选通。

[3] 指令寄存器单元(INS UNIT)指令寄存器单元中指令寄存器(IR)构成模型机时用它作为指令译码电路的输入,实现程序的跳转,由LDIR控制其选通。

[4] 时序电路单元(STATE UNIT)用于输出连续或单个方波信号,来控制机器的运行。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一.实验计算机设计 1 1.整机逻辑框图设计1 2.指令系统的设计2 3.微操作控制部件的设计5 4.设计组装实验计算机接线表 13 5.编写调试程序 14 二.实验计算机的组装 14 三.实验计算机的调试 15 1.调试前准备 15 2.程序调试过程16 3.程序调试结果16 4.出错和故障分析16 四.心得体会17 五.参考文献 17 题目研制一台多累加器的计算机一实验计算机设计1.整机逻辑框图设计此模型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1.运算器又是有299,74LS181完成控制信号功能的算逻部件,暂存器LDR1,LDR2,及三个通用寄存器R0,R1,R2等组成。

2.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时序电路、控制存储器及相应的译码电路组成。

3.存储器RAM是通过CE和W/R两个微命令来完成数据和程序的的存放功能的。

4输入设备是由置数开关SW控制完成的。

5.输出设备有两位LED数码管和W/R控制完成的LR0 LR1 LR2 寄存器Ax Bx Cx R0-G R1-G R2-G 数据总线(D_BUS)ALU-G ALU M CN S3S2S1S0 暂存器LT1 暂存器LT2 LDR1 LDR2 移位寄存器 M S1 S0 G-299 输入设备 DIJ-G 微控器脉冲源及时序指令寄存器 LDIR 图中所有控制信号 LPC PC-G 程序计数器 LOAD LAR 地址寄存器存储器 6116 CE WE 输出设备 D-G W/R CPU 图 1 整机的逻辑框图图1-1中运算器ALU由U7--U10四片74LS181构成,暂存器1由U3、U4两片74LS273构成,暂存器2由U5、U6两片74LS273构成。

微控器部分控存由U13--U15三片2816构成。

除此之外,CPU的其他部分都由EP1K10集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前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系统硬件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重要课程。

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该课程设计展开,介绍该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的内容、目的和实施方法。

实验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是学生对于课堂理论学习的巩固与实践,其内容包括以下主要实验:1. 数据通路实验数据通路实验是将计算机内部各功能部件(如寄存器、ALU、控制器等)之间的数据流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与掌握。

实验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通过Quartus II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最终通过FPGA验证实验结果。

2. 单周期CPU实验单周期CPU实验是针对数据通路实验的基础进行拓展,实现完整的计算机CPU 功能。

实验使用Verilog HDL描述单周期MIPS指令集CPU,掌握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了解指令执行的时间和机器周期、时序控制以及数据传输问题。

3. 多周期CPU实验多周期CPU实验是在单周期CPU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拓展,实现更加高效、复杂的CPU功能。

实验使用Verilog HDL描述多周期MIPS指令集CPU,掌握多周期CPU的时序控制、流水线操作、数据冲突处理等相关问题,深入研究CPU性能优化技术。

4. 总线实验总线实验是针对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实验设计并实现一个通用总线结构。

实验中将涉及到总线的基础知识、总线协议的分析、总线结构的设计及实现,熟悉总线设计原理、总线的基本特性和数据交换的逻辑流程。

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是对于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计算机硬件设计通过计算机硬件设计,学生将在实践中巩固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加深对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目标和要求,按照计算机硬件设计的流程进行设计,最终完成指定任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3)山东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一------利用ispEXPERT SYSTEM软件设计四位全加器(一)实验环境:windows 98上的ispEXPERTSYSTEM(二)实验目的:熟悉ispEXPERTSYSTEM的初步使用(三)实验要求:用门电路设计一个一位二进制全加器。

二个加数为a,b,地位进位ci,向高位进位co.进而使用层次化设计思想设计一个四位全加器。

(四)实验步骤:4.1创建新项目4.1.1启动ISPEXPERTSYSTEM。

在windows下,选Lattice Semiconductor 项的ispEXPERTSYSTEM Project Navigator.4.1.2.建立新项目:选择菜单 File选择New Project键入项目名D:\EXP1\wuyupeng.syn4.1.3项目命名:用鼠标双击Untitled。

在 Title 文本框中输入“EXP1 Project”, 并选 OK。

4.2 选择器件:双击ispLSIispLSI5384V-125LB388,你会看到Choose Device 对话框 ( 如下图所示)在 Choose Device 窗口中选择 ispLSI1000 项按动器件目录中的滚动条,直到找到并选中器件 ispLSI 1032E-70LJ84揿 OK 按钮,选择这个器件(各种参数的设置)4.3设计输入:首先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然后以这个器件作为本地器件来使用设计一个四位全加器4.3.1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4.3.1.1原理图命名:选中Source下的NEW选项选中Schematic(确认按OK)输入文件名ADD.SCH进入原理图编辑窗口。

4.3.1.2 在图纸上添加器件:根据逻辑电路知识可知:s=a b ci; co=a*b+(a)*ci;接下来就是根据逻辑原理选择相信的器件来完成逻辑电路的设计,具体方法是:选择Add菜单下的Symbol)然后在各种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器件4.3.1.3 添加连线:选择Add菜单下的wire项,进入画线状态,单击左键定义连线的左端,将光标移至线的另一端,在此单击左键即可定义这根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优秀范文5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优秀范文5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大庆师范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设计题目:基本模型机的模拟设计与实现子题目:外部中断控制流水灯、蜂鸣器学生姓名:院别: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1 年 7 月 5日大庆师范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本模型机的模拟设计与实现主要内容:对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能够自己设计机器指令并且能够翻译为微程序,并能将机器指令和微程序分别打入模拟机的内存和控制存储其中,并通过程序调试能将所编写的程序正确运行。

参考资料:《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著《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著《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完成期限:一周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 7 月5日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一、设计目标 (1)二、采用设备 (1)三、设计的原理 (1)3.1 单片机..............................................................................1 3.2中断方式...........................................................................2 3.3实现控制LED 和蜂鸣器的原理 (3)四、逻辑电路图 (3)4.1LED小灯原理图..................................................................... 3 4.2扬声器原理图..................................................................... 3 4.3单片机的独立按键原理图 (4)五、程序代码...........................................................................4 5.1C语言的特点及选择...............................................................4 5.2 程序代 (5)六、调试情况 (5)6.1在keil环境下,编写外部中断的程序…………………………………6 6.2软件调试的步骤 (6)七、心得体会 (6)八、参考文献 (7)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在89c51单片机系统中设计外部中断流水灯、蜂鸣器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赵孟德二〇一一年5 月31 日目录第一章实训任务概述 ------------------------------------------------------------------------------------------------ 11.1实训目的 ------------------------------------------------------------------------------------------------------ 11.2 实训任务------------------------------------------------------------------------------------------------------ 1 第二章题目结果------------------------------------------------------------------------------------------------------- 32.1 指令的执行流程 -------------------------------------------------------------------------------------------- 32.11“异或”指令 ----------------------------------------------------------------------------------------- 32.12 读取指令 --------------------------------------------------------------------------------------------- 32.2 储存器--------------------------------------------------------------------------------------------------------- 32.3 运算器--------------------------------------------------------------------------------------------------------- 42.4 硬件系统------------------------------------------------------------------------------------------------------ 42.5 运算器的组成及设计 -------------------------------------------------------------------------------------- 6 第三章图表格式------------------------------------------------------------------------------------------------------- 73.1 “异或”指令 ----------------------------------------------------------------------------------------------- 73.2 读取指令------------------------------------------------------------------------------------------------------ 73.3 “OUT”指令 ----------------------------------------------------------------------------------------------- 83.4 储存器--------------------------------------------------------------------------------------------------------- 83.5 设计计算机运算器 ----------------------------------------------------------------------------------------- 93.6 运算器的组成及设计 -------------------------------------------------------------------------------------11 第四章个人总结 --------------------------------------------------------------------------------------------------- 124.1 主要结论---------------------------------------------------------------------------------------------------- 124.2 对实训的认识 --------------------------------------------------------------------------------------------- 12 参考文献 --------------------------------------------------------------------------------------------------------------- 14 致谢 ----------------------------------------------------------------------------------------------------------------- 15第一章实训任务概述1.1实训目的通过本周的实训,使我们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这门课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精品9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精品9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学院计算机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年月日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监控命令的用法;●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学习简单的TEC-XP+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2实验设备及器材●工作良好的PC机;●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

3实验说明和原理实验原理在于汇编语言能够直接控制底层硬件的状态,通过简单的汇编指令查看、显示、修改寄存器、存储器等硬件内容。

实验箱正如一集成的开发板,而我们正是通过基础的汇编语言对开发板进行使用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汇编语言的知识,还需要结合数字逻辑中所学的关于存储器、触发器等基本器件的原理,通过串口通讯,实现程序的烧录,实验箱与PC端的通讯。

4实验内容1)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2)学习使用WINDOWS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3)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内容;4)使用A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

5实验步骤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机器;2)将TEC-XP+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将黑色的电源线一段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实验箱的电源插座里;4)取出通讯线,将通讯线的9芯插头接在TEC-XP+实验箱上的串口"COM1"或"COM2"上,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5)将TEC-XP+实验系统左下方的六个黑色的控制机器运行状态的开关置于正确的位置,再找个实验中开关应置为001100(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联机、16位、MACH),6)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他实验相同;7)打开电源,船型开关盒5V电源指示灯亮;8)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根据连接的PC机的串口设置所用PC机的串口为"1"或"2",其他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6实验截图及思考题【例3】计算1到10的累加和。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目录目录1 设计概述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器材 (1)2 设计原理 (2)2.1设计基本原理 (2)2.2需要执行的机器指令 (2)2.3数据通路图 (2)2.4微指令格式 (3)2.5微程序地址的转移 (4)2.6 机器指令的写入、读出和执行 (6)3 设计步骤 (8)3.1编写机器指令 (8)3.2绘制微程序流程图 (8)3.3 编写微指令代码 (10)3.4连接实验线路 (10)3.5写入微指令 (11)3.6写入机器指令 (11)3.7运行程序 (12)4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4.1 遇到的问题 (13)4.2 解决的方法 (13)设计总结 (14)I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设计概述1 设计概述1.1设计题目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1.2设计目的1.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2.为其定义若干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1.3设计器材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设计内容2 设计原理2.1设计基本原理前面的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而本次设计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部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功能。

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本次系统使用两种外部设备,一种是二进制代码开关(DATA UNIT),它作为输入设备;另一种是发光二极管(BUS UNIT上的一组发光二极管),它作为输出设备。

例如:输入时,二进制开关数据直接经过三态门送到总线上,只要开关状态不变,输入的信息也不变。

输出时,将输出数据送到数据总线BUS上,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

2.2需要执行的机器指令本次设计采用六条机器指令;IN(输入)、OR(或运算)、ASR(两个数相减)、AND(二进制与操作)、OAD(混合运算)、OUT(输出),其指令格式如下表2.1所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7、启动程序,验证结果。将上述程序的起始地址输入PC寄存器,运行这段程序,运行时,可先作单步运行,便运行边检查程序运行的正、误和运行中间结果的正误。并根据这些结果,判别问题所在,反复检查硬件的故障和程序以及微程序的故障,并修改之,以至最终得出正确的运行结果。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序号
教学顺序
教学内容
2、控制信号的说明;
3、;实验的关键设计;
4、实验的步骤
5、实验运行图;
6、实验结果分析;
六、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也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尚待解决问题等。)
七、参考文献
(一)教科书
唐朔飞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二)参考书
(1)李勇编著,《计算机原理与设计》,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学生独立设计出对应每一条指令的一段微指令,并将若干段微程序写入控制存储器,并检查其正误。
3、把程序通过存储器写操作写入内存中
4、通过存储器读操作连续进行读操作,验证6、读寄存器对寄存器堆中的寄存器连续进行读操作,验证写的数据是否正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系院:
学生姓名:
专业:
年级: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姓名
学号
主要完成内容
备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后进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理论之后,在实验室里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的模型,其模型中包括计算机中的运算器、寄存器、译码电路、存储器、和存储微指令用的控制存储器。在此基础上,给出若干条计算机指令,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出这若干条指令的微指令,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然后用这几条指令设计一段程序。将该段程序存放于内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且显示该段程序运行后其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通过该实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指令在计算机中运行过程的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号:课程设计题目硬件加减法器的设计教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部门:一、课程设计题目硬件加减法器的设计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1.利用QUARTUS软件设计8位的补码加减法电路。

方案一:用原理图设计法设计8位行波进位加减法器。

方案二:用原理图设计法设计8位超前进位加法器。

方案三:用VHDL设计法设计8位加减法器。

2. 输入两个8位数据分别存放在A、B寄存器中,通过计算,将结果Y以十进制显示在数码管上,并判断是否产生溢出,用V表示,如果溢出,使蜂鸣器报警。

总体框图参考下图:三、进度安排1.2012年12月29日,课题讲解,布置任务2.2012年12月30日到2013年1月4日,查阅资料,分析、讨论与设计3.2013年1月5日到8日,进行各子模块的设计,并进行调试4.2013年1月9日到10日完成各模块联调,进行测试5.2013年1月11日,成果验收,进行答辩四、基本要求1.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中补码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溢出判断方法;2.掌握硬件描述语言VHDL及原理图设计方法;3.熟练掌握Quartus II软件平台;4.各小组按模块分工,每人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模块;5.合作完成最终的硬件下载及调试;6.独立撰写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 课程设计概述 (5)1.1课设目的 (5)1.2设计任务 (5)1.3设计要求 (5)2 实验原理与环境 (6)2.1实验原理 (7)2.2实验环境 (8)3 总体方案设计 (8)3.1需求分析 (9)3.2硬件设计 (9)3.3软件设计 (12)4 实验过程与调试 (15)4.1仿真XXX (15)4.2主要故障与调试 (16)4.3实验流程图 (17)5 设计总结与心得 (18)5.1课设总结 (18)5.2课设心得 (18)参考文献 (18)1课程设计概述1.1课设目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3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3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第一篇:CPU设计计算机中心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它负责执行指令,完成计算和控制计算机的所有运算和数据传输。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中,设计一块CPU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CPU的设计与制作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

首先,需要了解CPU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包括寄存器、ALU、控制器和数据通路等。

其次,需要掌握数字逻辑、硬件描述语言和电子工艺制作等知识和技能,以实现CPU的具体功能。

设计一块CPU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CPU的整体架构和指令集。

根据需求和实际应用,确定CPU的整体架构和指令集。

可以参考现有的CPU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2.编写CPU的硬件描述语言代码。

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编写CPU的硬件描述语言代码,包括寄存器、ALU、控制器和数据通路等。

3.使用仿真工具进行验证。

使用仿真工具模拟CPU的运行过程,验证硬件描述语言代码的正确性和功能实现。

4.设计和制作PCB电路板。

将CPU的硬件描述语言代码转换为PCB电路板设计,并制作出实际的电路板。

5.测试CPU的性能和功能。

对制作出的CPU进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功能可靠性。

CPU的设计和制作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完成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因此,设计和制作一块优秀的CPU需要耐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第二篇:存储器设计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需要具有读、写、删等常见操作,设计一块性能良好和容量适中的存储器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存储器的设计和制作需要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电子工艺制作和人机交互等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存储器设计的主要步骤:1.确定存储器的类型和容量。

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场景,确定存储器的类型和容量,包括SRAM、DRAM、FLASH等。

2.设计存储器的电路和控制线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毕业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毕业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实验计算机的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时间:目录一、设计目的 (2)二、设计内容 (2)三、设计要求 (2)四、设计原理 (2)五、调试程序 (6)六、应用程序 (6)七、心得体会 (8)一. 设计目的:巩固和深刻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所讲解的原理,加深对计算机各模块协同工作的认识,掌握微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具体方法,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取得设计与调试的实践经验.二. 设计内容:按照要求设计一指令系统,该指令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传送,进行加,减运算和逻辑左移和右移,具有累加器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存储器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等五种寻址方式.三. 设计要求:仔细复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微程序设计的思想,并根据掌握的理论写出要设计的指令系统的微程序.运算器采用多累加器结构.指令系统至少要包括六条指令,具有上述功能和寻址方式.将所设计的微程序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调试,并给出测试思路和具体程序段(1)运算器:采用单累加器多寄存器结构(开关KA,KB,KC,KR分别置左,右,右,左)(2)指令系统:多于16条指令,外设和内存统一编址,统一操作指令(3)内存寻址方式:寄存器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4)微程序设计微操作信号发生器四. 设计原理用FD-CES-B型试验仪的硬件资源,实验者可自行设计指令系统以及相应的微程序,研制一台微程序控制的试验计算机。

把微程序输入控存,在给定具体的程序后,用汇编语言编出算法。

手工编译为微指令,输入主存,调试得到预期结果。

部分接线图如下所示:接线:SA 接 X0 接 M16 SB 接 X1 接 M17 P0、SR、SL 接CYP1 接 A0P2 接 A7CA、CC、RCP、CI 接ΦS3~S0 接 M23~M20Cn 接M19M 接M18CG 接M11OB 接M8OT 接 M10CT 接+5VRR 接M1A 接 I0B 接 I1P+1 接M6GI 接 M7CK 接ΦCLR 接+5VOI 接M15B1、B3 接RFKA 接IAB0PA 接 IAB1DR 接 M5MLD 接 M4MP+1 接 +5VMCLR 接 ROMCLK 接POMIG 接地MD10~MD6 接地MD5 接 I7MD4 接 I6MD3 接 I5MD2 接 I2MD1~MD0 接+5V根据设计要求,实验计算机属多累加器结构.因此,应将实验仪上的KA,KB,KC,KR四组开关分别置为右,左,左,上的位置.另外,实验计算机和外设不仿采用I/O查询方式.下图是整机逻辑框图:微指令格式和指令微程序:五. 调试程序(一)准备工作:1、测试控制台的复位功能:加电按RET键,应显示CPU READY字样,表示实验仪监控程序开始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 秦霞班级 B 计073学号 0710604317指导教师 张静林完成日期2010年9月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2)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2)1.题目: (2)2.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现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技术指标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完成所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旨在深化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基本知识,进一步领会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一些算法,并进行具体实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实现(三)2.功能:课题③能够实现逻辑运算(逻辑非、逻辑加、逻辑乘、逻辑异)、定点整数的单符号位补码加减运算、定点整数的原码一位乘法运算和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3.实现步骤:(1)系统进入(主)窗体的设计:菜单需要在输入口令正确后方可激活使用。

口令输入错误时要给出重新输入口令的提示,三次口令输入错误应该禁止使用。

(2)选择主窗体中“逻辑运算”时进入下图所示的窗体:在上面的窗体中按“输入”按扭时,将输入焦点设置为最上面的一个文本框上。

依次输入两个(或一个)二进制数(如11001100或00111010)后,按“逻辑非”、“逻辑加”、“逻辑乘”或“逻辑异”按扭中的任一个后,将在第三个文本框中显示对应操作的结果。

选择“返回”按扭时回到主窗体。

(3)进行定点整数单符号位补码加减法的实现时都是在主窗体选择对应的菜单项后进入对应窗体再进行具体操作。

操作时首先选择“输入”按扭输入参与运算的数据,然后再选操作按扭。

各自窗体的参考图如下所示:在第一个数中输入+11001100在第二个数中输入-01011100点击加法按钮和减法按钮可得加法结果和减法结果进行定点整数定点整数原码乘法的实现时都是在主窗体选择对应的菜单项后进入对应窗体再进行具体操作。

操作时首先选择“输入”按扭输入参与运算的数据,然后再选操作按扭。

各自窗体的参考图如下所示:进行定点整数单符号位补码加减法、定点整数原码乘法、浮点加减法的实现时都是在主窗体选择对应的菜单项后进入对应窗体再进行具体操作。

操作时首先选择“输入”按扭输入参与运算的数据,然后再选操作按扭。

各自窗体的参考图如下所示:如需帮助,可按帮助按钮,得到以下窗口:三、主要技术指标及特点数据表示方法: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表示格式有两种,一是定点格式,二是浮点格式。

(1)定点表示:约定机器中所有数据的小数点位置是固定的。

由于约定在固定的位置,所以小数点就不再使用记号“.”来表示。

(2)浮点表示:定点数表示的数的范围有限,为了扩展数的表示范围,按照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据的方式,任何一个二进制数N都可以表示成如下的格式:N=M*2eM :尾数,是一个纯小数,决定数据的表示精度e :指数,又称为阶码,是一个整数,决定数据的表示范围数的机器码表示:一般书写所表示的数据称为真值,在计算机中为了表示符号位,通常把符号位和数字位一起编码来表示相应的数,形成了各种数据的存储和表示方法,这些编码称为机器码。

常用的机器码有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

(1)原码:原码的数值部分是该数的绝对值,最高位表示符号位,最高位为0是正数,最高位为1是负数。

(2)反码:正数的反码等于原码,负数的反码等于除符号位外其余二进制数码0变成1,1变成0。

正数: [x]反 = [x]原 = x负数:符号位不变,其余变反(3)补码:正数的补码等于原码,负数的补码等于反码加1。

正数: [x]补= [x]原负数: [x]补= [x]反 +1定点加、减法运算:结论:任何两数的补码只和等于两数只和的补码补码加法基本公式: [x]补 + [y]补 = [x+y]补补码减法基本公式: [x]补 - [y]补=[x]补 + [-y]补当负数用补码表示后,符号位作为数据的一部分一起参加运算,运算器不用考虑参加加法运算的操作数的正负以及结果的正负,任意数的加法就可以化作正数加法来作。

溢出:在定点数机器中,数的大小超出了定点数能表示的范围,叫溢出。

(1)在定点小数机中数的表示范围是-1<x<1,如果运算过程中出现了大于1或者小于-1的情况。

(2)在定点整数机(8位)中数的表示范围是-128<x<127,如果运算过程中出现了大于127或者小于-128的情况。

双符号位法:将符号位扩展为2位,具体说就是对于正数两个符号位是“00”,对于负数两个符号位是“11”。

两个符号位都看作数码一样参加运算。

两个数相加后,其结果的符号位出现“01”或“10”两种组合时,表示发生溢出。

符号位“01”,上溢出符号位“10”,下溢出符号位“00”或者“11”,未溢出从[y]补求[-y]补的法则是:对[y]补“包括符号位求反且最末位加1”,即可得到[-y]补定点乘法运算:在定点计算机中,两个原码表示的数相乘的运算规则是:乘积的符号位由两数的符号位按异或运算得到,而乘积的数值部分则是两个正数相乘之积。

设n位被乘数和乘数用定点小数表示(定点整数也同样适用) 被乘数[x]原=xf .xn-1…x1x0乘数[y]原=yf .yn-1…y1y0则乘积[z]原=(xf⊕yf)+(0.xn-1…x1x0)(0.yn-1…y1y0)式中,xf为被乘数符号,yf为乘数符号。

机器算法:机器中一种方法是多次采用”加法-移位“的方法来完成,称为串行乘法器,它的硬件结构简单,但是速度慢,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流水式阵列乘法器,称为并行乘法器。

无符号数m乘以n会产生m*n个位积,出现m+n个列和,并行乘法器的关键是快速产生m*n个位积,对位积进行相加运算产生m+n个列和。

第一步:位积的产生观察乘法运算:0*0=0,0*1=0,1*0=0,1*1=1相当于:a∩b所以m*n个位积可以由m*n个与门并行产生。

第二步:列和的产生:利用全加器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分为六个步骤:(1)0操作数检查浮点加减运算过程比定点运算过程复杂。

如果判知两个操作数x或y中有一个数为0,即可得知运算结果而没有必要再进行后续的一系列操作以节省运算时间。

0操作数检查步骤则用来完成这一功能。

参加加法运算的数据都是非零,进入下一步。

(2)比较价码大小并完成对阶为了便于直观理解,假设两数均以补码表示,阶码采用双符号位,尾数采用单符号位。

两浮点数进行加减,首先要看两数的阶码是否相同,若二数阶码不同,表示小数点位置没有对齐,此时必须使二数阶码相同,这个过程叫作对阶。

对阶操作规定使尾数右移,尾数右移后阶码作相应增加,因此对阶时,总是使小阶向大阶看齐。

(3)尾数进行加减运算对阶结束后,即可进行尾数的求和运算。

不论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都按加法进行操作(减法利用补码减法转换成补码的加法来做),其方法与定点加减法运算完全一样。

(4)结果规格化a. 采用双符号位表示尾数时,如果两符号位为01或10时,应将结果尾数右移一位,阶码加1(叫“右规”)。

b. 如果尾数最高数值位与符号位相同,应将尾数左移,阶码减1,直至数值位最高位与符号位相反(叫“左规”)。

(5)舍入运算在对阶向右规格化,尾数向右移位,这样被右移的尾数的低位部分会被丢掉,从而造成一定误差,要进行舍入处理。

简单的舍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0舍1入”法,即如果右移时被丢掉数位的最高位为0则舍去,为1则将尾数的末位做加加1运算。

另一种是“恒置1”法,即只要数位被移掉,就在尾数的末尾恒置1。

(6)判断结果是否溢出阶码为00 011,阶码的符号位为00,根据补码的双符号检测溢出的方法确定阶码不溢出。

登陆窗口流程图逻辑运算流程图定点整数单符号位补码加减法流程图定点整数的原码乘法窗体流程图四、设计小结通过为期一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我真的很珍惜这次机会,这可能是我们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了,现在的我们面临就业的危机,这一次的练习可以算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次练笔,也希望好好利用这次机会。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只是一味的学习课本只是,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时间,好好的锻炼一下学过的知识点,没有将知识充分的利用到实践生活中,而这次课程设计充分的给了我这个机会,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充分的锻炼自己,为以后步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我使用的是NetBeans用JA V A语言编写,通过对这些工具的使用,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组成原理并不只是书本上的一些知识,上机实践对于这门科目来说真的很重要。

平常简简单单的一个运算,也许自己通过加加减减就能得出结果,通过实践发现其中集合了很多我们平时忽略的知识,让我再一次好好的复习了一下书本知识点,对于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我也充分的利用了网络的方便快捷,也为这次课程设计节省下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所以,通过这次实践,把书中很多知识巩固了下,加深印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确实收益颇多!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动手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许这是毕业设计之前最好的一次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我认为这次课程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前奏,不过我想我已经成功的抓住了这次机会并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个前奏。

通过这次设计,我也了解到了集体的力量,大家一起讨论的情景,让我很是感动。

体会到了大家一起学习的热情,还有谢谢老师的耐心指导。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学习,努力上进,争取得到更大的进步。

当然以后也要好好抓住这种可以好好锻炼的机会,好好磨练自己,从实践中得到知识,升华自己!五、参考文献[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启东计算机公司.CCT-IV计算机组成原理,[3]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科学技术出版社蒋本珊,《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