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

合集下载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我们来看看下文。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一、唐太宗选人之道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

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

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

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

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

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

这样,人才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否则即使人才就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看见。

唐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才,而在于是否有发现人才的“伯乐”。

二、唐太宗的用人之道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才”,他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威仪扫地。

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尖锐地指出唐太宗十个方面的过错和缺点,令唐太宗非常尴尬。

可唐太宗一贯将魏征作为难得的贤士善待之,重用之,甚至于尴尬之后,将《十渐不克终疏》列诸屏风,朝夕瞻视,并作为其当朝执政的座右铭。

正因有魏征之类的“逆才”和唐太宗善待“逆才”的雅量,才会有大唐基业的稳固和贞观盛世的出现。

在企业中只有相信下属,用人不疑,才能与下属建立起密切关系,上下一心,做好事情。

每一个下属,都渴望获得领导者的信任。

如果领导者高度信任下属,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那么,下属就会受到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肯干,变革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三、唐太宗的爱才唐太宗选贤任能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更不问出身。

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房玄龄是隋朝旧臣,张行成原是一介布衣,马周本为中郎将常何的门客,魏征则是政敌李建成的谋臣。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何元茂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中国传统史学界认定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星皇帝”。

盛世局面的形成除了归功于他出众的文才武略,而高超的用人艺术更是关键所在。

其用人思想历经重重岁月而光辉不减,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才行并举唐太宗以才行取人的思想,不同于曹操的“唯才是举”,其人才标准更为全面,是兼顾才能与德行两个方面,其中的“行”作为人才标准,则更具有动态性和实践性。

唐太宗在人才评价标准上突出德的首要地位,强调人才道德素质的首要价值。

德是才的统帅,决定才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力度;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和范围。

无德之才必将对社会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

弃怨用人唐太宗非常赞赏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举人胸怀。

他一贯主张:“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即使是子弟和仇人,也不得不举。

”宰相是朝廷重臣,任命时皇族是十分慎重的。

唐太宗皇帝生涯23年,在先后任用的12个宰相中,有的是前朝的皇族,有的是高祖李渊重用过的人,这些人能为太宗所用,正体现了唐太宗非同凡响的择人标准和胆识。

与朱元璋“吾当以投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的用人思想具有相似之处。

魏征曾经是李建成的心腹,也是谋害唐太宗的罪魁祸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竟成了他的高参和宰相。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是中国封建帝王时代最理想的君臣关系。

魏征病逝,唐太宗亲临吊唁,放声痛哭,并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施恩御人唐太宗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

当贞观盛事已经形成后,回顾自己的用人思想时,他颇有感触地对大臣们说:朕即位之初,上书者皆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朕从其语,天下大宁(《旧唐书·魏征传》)。

是“威权独运”以用人,还是“布德施惠”以用人。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人思想,必然造成不同的君臣关系、上下关系,并且最终造成不同的人脉关系和政治局面,这已为历史所反复证明。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贞观之治的君明臣贤——《贞观君臣论治》读书札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一生文韬武略才华出众,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国力强盛,平定突厥,各国来朝,一手创建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这盛世局面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唐太宗个人的文才武略,更是源于他出众的用人之明。

具体来说,就是四个字:知人善用。

首先,唐太宗善于知人。

魏征果断敢言,正直进谏,不畏权威,但缺乏处事的圆润;岑文本性情敦厚,文章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有些不切实际;长孙无忌待人接物聪明敏捷,处理事务圆润得体,但领兵打仗不是他的长处;马周遇事果断,性格忠实正直,评论衡量别人能秉公直言;褚遂良有才识学问,性格坚强正直,竭尽忠诚。

唐太宗对于的评价都非常中肯,而且符合实际,不能不说是有知人之明。

再者,唐太宗善于任用人才。

主张用人取长补短,兼而用之。

唐太宗能正确对待人才德行能力的差异,认为每个人都有其长,也有不足之处,在使用时要尽量发挥人才的长处,避开其短处,尽量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贞观初年,共同掌管朝政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深得唐太宗的信任,他们的长处是多谋善断,史称“房谋杜断”,而短处是不善于处理杂务琐事。

太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才,贞观三年分别擢升为尚书省左右仆射,成为唐太宗的重要辅佐大臣。

而对于李靖、李勣两元大将,则长期让他们握有重兵,驻守边关,为唐朝政权的巩固立下了特殊功勋。

贞观年间,唐太宗对各种人才都能量才而用,使大批的文臣武将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华。

所谓君明臣贤,有了唐太宗的知人善用,便有了贞观时期的人才辈出,这些人才在贞观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建功立业,从而推动了贞观之治的发展。

其中,对“贞观之治”起作用最大的当推魏征。

他不仅向太宗提出施政方案,还不断督促唐太宗切实实行。

十几年间,他以直言进谏为己任,成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在太宗击败东突厥志得意满时,他提醒太宗居安思危,在太宗晚年政治退后时依然勇敢进谏,保证了贞观时代的稳定发展。

唐太宗纳谏_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唐太宗纳谏_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唐太宗纳谏_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经典手机短信】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我们来看看下文。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一、唐太宗选人之道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

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

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

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

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

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

这样,人才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否则即使人才就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看见。

唐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才,而在于是否有发现人才的“伯乐”。

二、唐太宗的用人之道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才”,他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威仪扫地。

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尖锐地指出唐太宗十个方面的过错和缺点,令唐太宗非常尴尬。

可唐太宗一贯将魏征作为难得的贤士善待之,重用之,甚至于尴尬之后,将《十渐不克终疏》列诸屏风,朝夕瞻视,并作为其当朝执政的座右铭。

正因有魏征之类的“逆才”和唐太宗善待“逆才”的雅量,才会有大唐基业的稳固和贞观盛世的出现。

在企业中只有相信下属,用人不疑,才能与下属建立起密切关系,上下一心,做好事情。

每一个下属,都渴望获得领导者的信任。

如果领导者高度信任下属,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那么,下属就会受到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肯干,变革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三、唐太宗的爱才唐太宗选贤任能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更不问出身。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久为后世所推崇,即便放在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学习。

而在他的所有治国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

唐太宗喜欢人才,也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著名点的有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

纵观太宗用人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重视人才,太宗认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人才”。

当年太宗平定刘周武,刘下属部将虽然投降,但随后又纷纷叛逃而去,只剩尉迟敬德还留在营中。

太宗手下诸将劝他杀了敬得,免生后患,但太宗却认为敬德是个人才,不仅不杀反而重用之。

后来敬德果然屡立战功,甚至还救了太宗一命;其次,知人善用。

太宗命封德彝举荐人才,封领命很久都没有举荐一个。

太宗问他为何,他说:“不是我不尽心,而是现在没有旷世奇才。

”太宗责备他说:“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取所长。

”第三,对人推心置腹,以诚相待。

有人给太宗出主意,要太宗采用些计谋或权术来试探朝中大臣的忠奸。

太宗回答说:“如果用这些权术去试探部下,自身就不够光明磊落,如何要求他们正直呢?”张居正对此的评论也非常深刻:“君德贵明不贵察,明生于诚,其效至于不忍欺,察生于疑,其弊至于无所容,盖其相去远矣。

”最后,有容人之量。

太宗在位,时常有大臣秉理直谏,而太宗却常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从不固执己见,也不偏听偏信。

张居正更是认为太宗能够兼听为明主要是他虚心求教的结果,这也正是孔夫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要达到的境界。

浅谈唐太宗用人之道大唐帝业的实际开创者李世民,不但以他高瞻远瞩的武功谋略打下了江山,留下了“浅水原大战”、“虎牢关大战”等经典战例,而且他在治国用人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万世景仰的“贞观盛世”。

这巨大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他卓越的人才观和积极的用人策略分不开的。

可以这么说,若没有李世民的知人善任就不会有大唐二百九十年的帝业,就不会出现空前繁荣的“贞观之治”。

3、知人善任——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3、知人善任——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 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 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资治通鉴》卷192
22
三、任人唯贤,怜惜不肖
3、至公无私亲
《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
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
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
7
一、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谁主张、谁担当 比者纲维不举,并为勋亲在位,品非其任,功势 相倾。凡在官僚,未循公道,虽欲自强,先惧嚣 谤。所以郎中抑夺,唯事谘禀;尚书依违,不得 断决。或惮闻奏,故事稽延。案虽理穷,仍更盘 下。去无程限,来不责迟,一经出手,便涉年载。 或希旨失情,或避嫌抑理。勾司以案成为事了, 不究是非;尚书用便僻为奉公,莫论当否。递相 姑息,唯务弥缝。
15
二、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王珪点评诸宰相
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 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将入 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 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至于激 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贞观政要》卷二《任贤》)
徵传》
5
一、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任用政敌
贞观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 “王珪、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 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 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 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徵 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 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 各赐钱十五万。——《贞观政要》卷二《任贤》
18
三、任人唯贤,怜惜不肖

心得体会: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最新)

心得体会: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最新)

心得体会: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最新)唐朝贞观年间大乱初定,百业待兴,国家需要休养生息。

唐太宗李世民省身克己,励精图治,广纳天下贤良之才,朝廷上下合力共为,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其为君之道至今仍为世人称道。

自正其身,严以律己唐太宗秉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的精神,崇尚黄老之道,内以修身,外以治天下。

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所谓“正其身”,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克制自己欲望,并进行自我激励。

唐太宗认为国家祸患的来源正是国君的贪欲,所以他提倡节约,反对奢侈,避免由于自己的贪欲而产生的灾祸,希望能够做到无为而治。

唐太宗说:“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虽然君临天下,却始终心存百姓,严以律己,践行与民同利的思想。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注重爱惜民力,轻徭役减赋税,使得百姓可以休养生息,这也是从根本上巩固国家。

唐太宗作为一代君王,手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却能做到这般谦逊、宽厚,爱民如子,实在是难能可贵。

唐太宗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自正其身,严以律己,正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快速发展生产,逐渐变得强盛。

国家强大了,自然又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条件。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因果相连的循环。

唐太宗身为一代帝王,能够如此深谋远虑,居安思危,彰显了他高超的领导智慧。

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独木不成林,量小难为君。

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始终保持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思想自觉,近君子而远小人。

他曾问魏征明君和昏君分别是什么样的人,魏征认为贤明的国君会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昏庸的国君则偏听偏信。

试论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试论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N o. 5
T ME D C T 0 I E U A 1 N
试 论唐太宗 的用人之道
王菊花
摘要 : ,r , 用2 q题 历来是 关系到政权存 亡、 , - 国家盛 衰的重大 问题 。唐 太宗吸取 了历代 经验教训 , 行 了一整套行之有 效的用人政 推
策, 知人 兼明善恶, 用人“ 短取 长”驭人 人尽 其才, 舍 , 特别是广开才路 , 成“ 促 贞观盛世” 。唐太宗的用人 之道值得我们今天的管理者借
才 路 的 又 一 成 功 经验 。 . 综上所见 , 贞观 时期 正是唐太宗 以睿智 的眼光 , 高超 的用 人 艺术 , 在他周 围形成 了以房玄龄 、 杜如晦为首 的贤哲俊 士。君 臣
和睦 、 上下合力 、 民心归 向、 社会 安定 , 形成了为世人所景仰 的“ 贞 观盛世” 。 2 唐太 宗用 人之道对 当代用人问题的借 鉴意 义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不仅在贞观时期 , 在唐代产生 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 而且对 当今社会的用人思想也产生 了有益的启示。那 么从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中我们又可 以探求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呢? 首先 , 人才是宝贵 的财 富。纵观古今 中外 , 人才 问题 总是 与 事业 的兴 衰 、 国家 的兴 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历史证明 , 哪个 时代 人才辈出 , 哪个时代就兴旺发达 , 昌盛 ; 国家的统治者重 繁荣 哪个 视科学技术 , 重视人才 , 哪个 国家就会出现政 通人 和 , 百业兴旺的 大好局面。 其次 , 领导者要解 放思想 , 不拘一格选拔 人才。近几年来 , 我 国选拔人才 的渠道 和方法有 了较大 的突破 。但是传统 的选人 用 人标准和用人制度 , 堵塞了人才路 , 一方面造成了人才缺乏 , 另一 方面又造成大量 积压和浪费人才 的现象。 因此在用人 的指导 思 想上必须明确 以下两点: 一是要 明确用 人的 目的是为了推动整个 事业 的发展 。作 为领导者 , 必须从事业 的需要 出发 、 从整体利益 出发 , 任人唯贤 , 不论 门第 , 不惟 资历 , 不惟学历 , 不拘一格选拔任 用人才。 此外 , 领导者还要知人 善任。所谓知人善任 , 就是领导者要 善于识别 和使用 人才 , 知人 是善任 的前提 , 要善任 , 必须得先 知 人, 不知人就无以善任 ; 善任是知人的 目的和结果 , 这两者的和谐 统一就形成 了正确的用人路线 , 即用人之道。 用 人问题历来是关系到政权存亡 , 国家兴衰的重大问题。古 今 中外 , 概不例外 。我们应积极 吸收和借鉴前人用人思想 中的精 髓 部分 , 为我所用 , 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 为我们国家的迅 速腾 飞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之一,他在执政期间展现了出色的用人之道。

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中,资治通鉴始终被视为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其中对唐太宗的描述与表彰极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探究他在选拔、培养和提拔人才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方法。

唐太宗的用人哲学体现了他治理国家的智慧和策略。

他注重选拔忠诚而有能力的人才,坚持将忠诚与能力并重。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与其领导层的素质直接相关。

因此,他注重培养忠诚的官员,使他们在执掌权力的同时,本着国家利益来为民众服务。

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才的能力,擅长善于发现和发展人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和才华。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既遵循了忠诚原则,又不忽视个人才能,这种平衡使得唐朝政权得以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

在选拔人才的标准与方式方面,唐太宗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注重官员的品德和才能,更加注重挖掘潜力之人。

他并不拘泥于出身贵贱,而是真正以才能和德行为依据,通过各种手段广泛收集情报,了解官员的才干与品行。

他高度重视教育,倡导培养人才,推动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加公正和透明的途径。

同时,他也重视举荐制度,鼓励和奖励那些特别出色的官员,以激励更多人才成长和涌现。

总结而言,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以忠诚与能力并重为基本原则,他注重培养忠诚而有能力的官员,通过一系列独到的标准与方式选拔人才。

他的用人哲学具有现实意义,对现代用人之道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唐太宗的用人之道的分析,展示其值得借鉴和运用的经验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可从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中学习,培养忠诚有能力的人才,使其在各个领域发挥影响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也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选拔标准和具有效果的培养机制,以确保国家和组织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虽然饱含历史特点,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我们来看看下文。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一、唐太宗选人之道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

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群众的智慧。

他相信“兼听那么明,偏听那么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

在思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辉的智慧和珍贵财富。

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

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

这样,人才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否那么即使人才就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看见。

唐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才,而在于是否有发现人才的“伯乐〞。

二、唐太宗的用人之道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才〞,他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缺乏犯颜直谏,屡次让唐太宗威仪扫地。

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锋利地指出唐太宗十个方面的过错和缺点,令唐太宗非常为难。

可唐太宗一贯将魏征作为难得的贤士善待之,重用之,甚至于为难之后,将《十渐不克终疏》列诸屏风,朝夕瞻视,并作为其当朝执政的座右铭。

正因有魏征之类的“逆才〞和唐太宗善待“逆才〞的雅量,才会有大唐基业的稳固和贞观盛世的出现。

在企业中只有相信下属,用人不疑,才能与下属建立起密切关系,上下一心,做好事情。

每一个下属,都渴望获得领导者的信任。

如果领导者高度信任下属,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那么,下属就会受到鼓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肯干,变革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三、唐太宗的爱才唐太宗选贤任能不管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更不问出身。

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房玄龄是隋朝旧臣,张行成原是一介布衣,马周本为中郎将常何的门客,魏征那么是政敌李建成的谋臣。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唐太宗用人之道的概述说明及解释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以其英明睿智的执政风格和出色的用人之道而著称于世。

其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被后人传颂不已,其中,唐太宗用人之道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唐太宗用人之道的概述进行详细说明及解释。

一、明察人才,善用人材唐太宗在选拔人才时,首先注重个人的品德和才能,而非出身或门第。

他重视人才的潜力和实力,善于发掘潜能,重用为国家、社会、民族做出贡献的人才。

在他的治国过程中,他喜欢用贤臣,重视用人的才干;敢于用能臣,尊重用人的品德;善于用忠臣,注重用人的忠诚。

因此,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风肃正,经济繁荣,实现了社会长治久安的目标。

其次,唐太宗在用人方面注重培养和珍惜人才。

他对人才的重要性有清醒认识,深知人才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因此,他注重培养人才,给予他们重要的职责和任务,鼓励他们发挥才能,努力创造价值。

同时,唐太宗对人才十分珍惜,尊重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和地位,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助力国家治理和发展。

二、严明法纪,宽容人才唐太宗在治国用人方面,注重法纪严明但也善于宽容人才。

他重视法纪,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然而,唐太宗也明白人才是宝贵的资源,因此在人才方面,他不拘泥于形式主义,而是注重人才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对于一些错误或犯错的人才,唐太宗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理和管理措施,同时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相信人才是可以培养成材的,宽容和包容的态度能够激发其潜力,使其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三、重视敬畏唐太宗用人之道中,更注重敬畏的价值。

他在用人方面,不仅要求人才具备才干和品德,更要求人才对君主忠诚敬畏,遵守规章制度,维护国家利益,不得为私利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唐太宗的治国理政中,重视敬畏有助于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制度和管理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之道

浅谈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摘要: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创造了最辉煌业绩的君主。

在他的统治下,大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贞观之治”。

究其缘由,善于识人、用人的完美用人之道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他秉承“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施政理念,在用人之道上突出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崇文重教,广育贤才;治世重德,赏罚分明等特点。

并以此造就出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国力强盛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李世民用人之道贞观盛世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154-0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唐太宗李世民是最有影响力的帝王之一。

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融合,文化繁荣,国势空前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盛世局面的形成既要归功于他出众的文才武略,更要归功于他总结并吸收历代特别是亡隋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并推行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用人之道。

本文试结合相关史料,对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用人之道进行分析。

1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价值,他认为:”虽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求人之贵也。

”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在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上,李世民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不论亲疏远近、门第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都竭力收揽到自己的身边。

因此,聚集在他周围的能臣干将、治国贤才来自社会各阶层。

既有关陇贵族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也有江东世族萧瑀、虞世南、褚遂良。

既有出身士族地主的高士廉、李玄道、侯君集、岑文本;也有来自庶族地主的房玄龄、刘文静、程知节、王珪。

更有来自草根阶层和少数民族的张亮、马周、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

对于来自敌对集团的人才,李世民能够不计旧怨,以诚相待。

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都曾经是李世民的死对头,但他们的部下尉迟敬德、秦叔宝、张玄素最后都成了李世民的爱将。

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唐朝贞观年间大乱初定,百业待兴,国家需要休养生息。

唐太宗李世民省身克己,励精图治,广纳天下贤良之才,朝廷上下合力共为,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其为君之道至今仍为世人称道。

自正其身,严以律己唐太宗秉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的精神,崇尚黄老之道,内以修身,外以治天下。

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所谓“正其身”,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克制自己欲望,并进行自我激励。

唐太宗认为国家祸患的来源正是国君的贪欲,所以他提倡节约,反对奢侈,避免由于自己的贪欲而产生的灾祸,希望能够做到无为而治。

唐太宗说:“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虽然君临天下,却始终心存百姓,严以律己,践行与民同利的思想。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注重爱惜民力,轻徭役减赋税,使得百姓可以休养生息,这也是从根本上巩固国家。

唐太宗作为一代君王,手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却能做到这般谦逊、宽厚,爱民如子,实在是难能可贵。

唐太宗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自正其身,严以律己,正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快速发展生产,逐渐变得强盛。

国家强大了,自然又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条件。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因果相连的循环。

唐太宗身为一代帝王,能够如此深谋远虑,居安思危,彰显了他高超的领导智慧。

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独木不成林,量小难为君。

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始终保持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思想自觉,近君子而远小人。

他曾问魏征明君和昏君分别是什么样的人,魏征认为贤明的国君会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昏庸的国君则偏听偏信。

唐太宗听取了魏征的建议,所以广开言路,广泛地听取大臣们□□王玉堂□刘广鑫历史镜鉴662019·0267 不同的意见,这有利于他做出合理的决策,更好地治理国家。

唐太宗之用人观

唐太宗之用人观

唐太宗的管理艺术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唐太宗可谓是出类拔萃,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样他的管理方法,即使在现代,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太宗深知帝王之道,虽有雄才大略,但却能以“能问于不能”,集思广义,从谏如流。

在用人上,唐太宗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

他说:“仁人如巧匠之制木,值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值长短,各种所施。

明主之仁人也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唐-李世民《帝范•审官第四》)唐太宗的领导艺术曾经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

早在唐代就有史臣吴兢将其编撰成《贞观政要》一书。

" 后之求治者,或列之屏风,或取以进讲。

"其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来说,不仅具有启发作用,而且具有警醒作用。

既是补药,更是清醒剂。

那么,是否如同唐太宗所说就能用好人才了呢?没那么简单,要真正发挥出一个优秀人才的全部实力,是有条件的。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首要任务唐太宗与大臣萧瑀关于历史上另一位有作为的皇帝隋文帝杨坚有过一段对话。

贞观四年,唐太宗曾问萧瑀:" 隋文帝何如主也?" 大臣萧瑀对曰:" 克己复礼,勤劳思政,......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 唐太宗对此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隋文帝" 性至察而心不明......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按照唐太宗的观点,作为最高领导者,应当" 广任贤良,高居深视" ,而不是身代百官,君行臣职,为己所不宜为,劳己所不必劳。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摘要: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唐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究其出现的原因,与唐太宗善于识人、用人密切相关。

唐太宗用人之道的特点主要有: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二、知人善任,洞人不疑;三、科举取士,广揽人才;四、严以律己,虚心纳谏。

关键词:唐太宗;用人之道;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年,武德九年继承皇位,卒于贞观二十三年。

庙号“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唐王朝的实际奠基人。

他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前无古人的盛世局面,其原因可能与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识人、用人之道密不可分。

他的识人、用人思想丰富而系统,细腻而远见,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份光彩夺目的珍品。

时至今日,对我们如何识人、用人仍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意义。

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人才是事业之本,如何选拔和任用人才是关系到兴邦强国的大事,李世民深知此理。

所以,唐太宗主张贤人政治,认为治国必先得人。

他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①贞观年间涌现出大批治国贤才,如李勣、魏征,张亮、戴胄、侯君集、张行成、马周等。

参与朝政的大臣来自社会各阶层,如关陇贵族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江东世族有萧瑀、虞世南、褚遂良;士族有高士廉、房玄龄、王珪;山东庶族有程知节、马周等。

各地人才风云聚会,同心协力为唐太宗的统治献言献策,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唯才是举”是李世民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即只要有才能就加以任用。

做官是凭本领的大小,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凭亲疏远近,不论门第的高低。

他不仅从亲人、旧人中筛选贤能,加以任用,而且从疏人、新人甚至敌人中选出不少文武奇才,大胆提拔。

他对古人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用人原则大为赞赏,主张任用官员只用贤能的人,不计资历,不看世族庶民,一概以贤才取用。

用人之道文言文翻译

用人之道文言文翻译

用人之道文言文翻译用人之道文言文翻译《用人之道》出自于《资治通鉴》的“唐太宗论举贤”。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用人之道》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收藏和阅读。

《用人之道》原文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①令封德彝⑥举贤,久无所举⑦。

上诘②之。

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⑩!”上曰:“君子用人如器③,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④者,岂借才于异代⑤乎?正患⑧己不能知,安⑨可诬一世之人!”(选自《资治通鉴》)《用人之道》注释(1)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2)诘:责备(3)器:器皿,器具。

(4)致治:治理好国家(5)代:朝代。

(6)封德彝:名伦,太宗手下的官员(7)举:推荐。

(8)患:担心。

(9)安:怎么。

(10)耳:罢了。

《用人之道》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

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

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用人之道》道理要知人善用。

《用人之道》人物轶事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

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

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

虎牢关之战时,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相随,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我如何!”足见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李世民继位前曾任天策上将,设天策府。

李世民继位后在苑囿内狩猎,有一群野猪奔了出来。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贤明的皇帝,他的治国之道备受后世推崇。

而在他所有的治国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最为重要,至今深具借鉴意义。

选贤任能不拘一格"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

他把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拘一格,海纳百川,广揽贤才。

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不计较资历地位,更不问出身,谁有本事就用谁,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房玄龄是隋朝旧臣,张行成原是一介布衣......魏征、王珪、韦挺等人原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谋士,都是被唐太宗大胆重用而名留青史的贞观良臣。

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或属于敌对营垒的人,按绝大多数皇帝的做法,就是斩草除根,免生后患。

但唐太宗不计前隙,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

对他们的才干、见识极为欣赏器重,礼遇有加。

唐太宗收服魏征等人,是最能看出他的用人胸襟的。

不管对什么样的人,太宗都会推心置腹、以诚相待。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就是由此而来的吧!"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明君怎能不让群臣竭诚辅佐、同心协力?!纵出生入死,肝脑涂地,也心甘情愿。

太宗洞察敏锐,对人才的优缺点了如指掌。

他知人善用,将不同类型人才进行合理的搭配,放在最合适的地方,取长补短,互相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最大的效能。

为了扩大选拔人才的渠道,唐太宗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给千千万万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公平竞争的机会,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人都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听批评意见,认为听批评意见有损颜面,这是人性的弱点。

伴君如伴虎,权力使君臣之间的沟通更难。

阿谀奉承之辈环绕,成为不明是非的昏君,也是加速衰败的一个原因。

唐太宗是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雄才大略而又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

中国古代帝王留给我们的修养及用人智慧

中国古代帝王留给我们的修养及用人智慧

中国古代帝王留给我们的修养及用人智慧中国古代帝王的个人修养、用人智慧和管理之道01帝王的个人修养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的很多方面都是一般皇帝所难以企及的,比如在个人素质、品德修养、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等方面。

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立国近三百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唐朝的繁荣昌盛,直到如今都让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人们生活得富足安乐,路不拾遗;外族争相朝贡,无人敢来侵扰。

这段历史被历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民俗方面,唐朝都给当时的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唐朝初期的繁荣景象,以及对周围国家的号召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唐太宗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唐太宗是一个目光敏锐、修养深厚的难得的帝王,深厚的个人素养和修养既来自于他的天赋,也是他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成果。

他认为国君要像山岳一样,虽然要高峻雄伟,但是却又岿然不动、稳若泰山;国君应该拥有包容万物的胸怀和宽大的志向,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临机制断,而且做到公平至正;国君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威严,否则就无法震慑远方;另外,要拥有慈爱之心,获得安抚民众的力量;帝王仍然要用礼数去对待大臣,懂得尊重和安抚各种势力;尤其重要的是,君王应该勤于政事,而且要克制私欲。

这些都是成为贤明君王的重要原则,如果没有深刻的体验和认知,他是无法说出这番话的。

一个国君要坐拥整个天下,就需要有气吞宇宙的志向和胆识。

秦朝末年的项羽年轻时曾和他叔叔一起目睹过秦始皇的风采,当他看到巡游江南的秦始皇时,曾出此豪言:“我可以来取代他!”也正是这过人的勇气和志向才使他一步步走上秦末的政治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三国蜀主刘备,布衣出身,以贩履织席为生,但是他争霸群侯的志向使得“三分天下有其一”。

然而,一个国君想要安安稳稳地坐拥天下仅仅拥有志向和气量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德高望重的威信、翩翩君子的礼仪等。

唐太宗用人的原则

唐太宗用人的原则

唐太宗用人的原则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原则:明主之任人,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慎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慎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名主无弃士。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

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重视“制度忠诚”鉴于前代政治上的“私人忠诚”对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唐太宗在选官用人方面非常重视“制度忠诚”原则,即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曾经是太宗为秦王时旧部的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撤职,他求唐太宗看在自己曾是秦王府故人的份上免于处分,被太宗严辞拒绝:“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

”另一面则是他唯才是举,量能授职。

如魏徵原本是太子建成下属,但是唐太宗见他才堪大任,便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魏徵也不负其望,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及时诤谏匡正太宗政令的误差,对贞观之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问出身,重视人才的价值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命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

中郎将常何向太宗提出了二十多条意见和建议,条条切中时弊。

常何本是一介武夫,不通经史,怎么会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太宗不解,便问常何。

常何告诉他这都是家臣马周出的主意。

太宗立即召见马周进宫,由于相见心切,在马周未到之前,曾一连四次遣使催促。

见面一谈,发现马周确有真知灼见,当即决定留在门下省任职,不久任监察御史,接着又提拔他担任中书舍人、中书令。

马周见事敏捷,机智雄辩,谨慎周到,处事公允,深得太宗信赖和同僚们的好评。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在用人上,唐太宗还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的修身用人之道
作者:王玉堂刘广鑫
来源:《群众》2019年第02期
唐朝贞观年间大乱初定,百业待兴,国家需要休养生息。

唐太宗李世民省身克己,励精图治,广纳天下贤良之才,朝廷上下合力共为,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其为君之道至今仍为世人称道。

自正其身,严以律己
唐太宗秉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的精神,崇尚黄老之道,内以修身,外以治天下。

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所谓“正其身”,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克制自己欲望,并进行自我激励。

唐太宗认为国家祸患的来源正是国君的贪欲,所以他提倡节约,反对奢侈,避免由于自己的贪欲而产生的灾祸,希望能够做到无为而治。

唐太宗说:“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虽然君临天下,却始终心存百姓,严以律己,践行与民同利的思想。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注重爱惜民力,轻徭役减赋税,使得百姓可以休养生息,这也是从根本上巩固国家。

唐太宗作为一代君王,手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却能做到这般谦逊、宽厚,爱民如子,实在是难能可贵。

唐太宗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自正其身,严以律己,正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快速发展生产,逐渐变得强盛。

国家强大了,自然又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条件。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因果相连的循环。

唐太宗身为一代帝王,能够如此深谋远虑,居安思危,彰显了他高超的领导智慧。

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独木不成林,量小难为君。

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始终保持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思想自觉,近君子而远小人。

他曾问魏征明君和昏君分别是什么样的人,魏征认为贤明的国君会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昏庸的国君则偏听偏信。

唐太宗听取了魏征的建议,所以广开言路,廣泛地听取大臣们不同的意见,这有利于他做出合理的决策,更好地治理国家。

帝王身边全是吹捧的声音,而没有逆耳的声响,就难以保持清醒。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墨子也说过:“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

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
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正是由于深知此理,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才使得他“左右羽翼者皆良”,“助之视听者众”,越来越多有才能、一心为国效力的谏臣谋士敢于直言国家的弊端。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据谏者塞,专己者孤。

”唐太宗开明地接受忠臣的谏言,不断革除国家的弊端,久而久之,国家的弊端自然是越来越少,国家由此而变得强盛。

唐朝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以魏征最为著名。

唐太宗和魏征虽有君臣之别,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相辅相成的。

魏征之所以能够直言进谏,以至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生共进谏两百多次,正是由于唐太宗对魏征的谏言能够听而行之。

魏征的直言进谏,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也为朝中其他官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唐太宗在魏征离世后悲痛地感叹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不分亲疏,用人所长
墨子说,“入国不存其士,亡国也。

”选贤任能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唐太宗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正是由于唐太宗对人才的作用有着如此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不仅要求朝廷大臣“大开耳目,求访贤哲”,而且自己也处处留心,多方搜求,一旦发现,便破格任用。

贞观三年,唐太宗命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

大臣常何向太宗提出了20多条意见和建议,条条切中时弊。

常何本是一介武夫,不涉经史,怎么会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呢?太宗不解,便问常何,常何告诉他这都是马周出的主意。

太宗立即召见马周进宫,由于相见心切,在马周未到之前,曾一连四次遣使催促。

见面一谈,发现马周确有真知灼见,当即决定留在门下省任职,不久任为监察御史,接着又提拔他担任中书舍人、中书令。

马周见事敏捷,机智雄辩,谨慎周到,处事公允,太宗交办的每一件事,不管难易,他都能圆满完成,深得太宗信赖和同僚们的好评。

唐太宗用人,一向主张不忌私仇,不分亲疏故旧。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雠不弃,魏征等是也”,“朕任官必以才,不者,虽亲若襄邑王神符,不妄授;若才,虽仇若魏征,不弃也”。

这里提到的襄邑王李神符,是唐太宗的叔父,在创建唐王朝的过程中出过力,但他不会管理节制下属,而且腿脚有毛病,故太宗一直未予重用。

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主要谋土,曾多次劝说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他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当时,很多人猜想魏征必死无疑。

当唐太宗追问他为什么离间他们兄弟时,魏征毫无惧色地说:人各有其主,可惜李建成不听我的劝告,否则不会有今日之祸。

唐太宗见魏征刚正不阿,有胆有识,便摒弃前嫌,以礼相待,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以后又升任秘书监、侍中等要职,直接参与朝政。

魏征任职期间,为了唐朝大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经常与太宗据理力争,直言进谏,对促成贞观之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魏征外,原李建成集团的知名人物王珪等,也都分别得到重用,充分表现出唐太宗不记私仇、豁达大度、善用人杰的政治家风度。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且个性各异,究竟怎样具体使用人才,唐太宗有他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并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特别是在他晚年写的《帝范》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论述:“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
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

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

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

故良匠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

”唐太宗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大臣萧瑀,性格清高孤,不能与其它大臣很好合作共事,看问题有时也很偏激,曾多次在唐太宗面前发表过错误意见。

但太宗认为他“忠直居多”,人品还好,一直予以重用。

其它大臣如房玄龄长于出谋划策,杜如晦长于当机立断,戴胄长于执法严明,唐太宗都各用所长,使他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委党校、山东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段培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