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第7章化学定量分析基本知识习题答案给学生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 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 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消除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2. 下列物质可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NaOH B.HCl C.无水Na2CO3 D.KMnO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可完全消除4.下列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使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标定HCl时所用Na2CO3不纯C.所用试剂含待测组分D.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5.05.2010 .01250.0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4 B.2C.3 D.16.pH=10.02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A.4 B.2C.3 D.无法确定7.用失去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则测得的浓度会 ( ) A.偏高B.偏低C.与实际浓度一致D.无法确定8.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既是化学计量点,也是滴定终点D.以上都不对9.测定CaCO3含量时,先加入一定量并且过量的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溶液,此滴定方式属于( )A.直接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简接滴定10.常量分析的试样用量为 ( )A .大于1.0gB .1.0~10gC .大于0.1gD .小于0.1g11.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 ,滴定管的一次滴定需读初、终两次读数,可能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02mL ,为使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至少为 ( )A .10mLB .15mLC .20mLD .无法确定12.用25mL 常量酸碱滴定管进行滴定,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 .18.2B .18.20C .18D .18.00013.已知T HCI/NaON =0.004000 g/ml 、则C HCI 为( )A .0.1000mol/LB .0.004000g/mlC .0.003600g/mlD .0.1097mol/L14.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 ,则相对误差是( )A .±0.1%B .±0.01%C .±1.0%D .±0.001%15.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 mol ·L -1、0.1024 mol ·L -1、0.1022 mol ·L -1、0.1023 mol ·L -1,而实际结果应为0.1088 mol ·L -1,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C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D .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16.在定量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中,通常要求( )A .d R ≤2%B .d R ≤0.02%C .d R ≥0.2% D.d R ≤0.2% 17.T A/B 表示的意义是 ( )A .100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B .1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1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B 的质量D .1m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18.T HCl/NaOH =0.003000g/ml ,终点时HCl 消耗40.00 ml ,试样中NaOH 的质量为( )A .0.1200gB .0.01200gC .0.001200gD .0.1200mg19.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答案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答案

c(HCl) ⋅ V (HCl) ⋅ M (Na 2 HPO 4 ⋅ 12H 2 O) × 100% m s × 10 3
0.1012 × 27.30 × 358.1 × 100% = 112.0% 0.8835 × 10 3
=
ww w.
⎛1 ⎞ m s = c⎜ K 2 Cr2 O 7 ⎟ ⋅ M (Fe ) × 100 × 10 −3 ⎝6 ⎠ = 0.1200 × 55.85 × 100 × 10 −3 = 0.6702 g
1.2 称取纯金属锌 0.3250g,溶于 HCl 后,稀释到 250mL 容量瓶中,计算 c(Zn2+)。 答案: c(Zn
2+
)=
1.3
欲 配 制 Na2C2O4 溶 液 用 于 标 定 KMnO4 溶 液 ( 在 酸 性 介 质 中 ), 已 知
⎛1 ⎞ c⎜ KMnO 4 ⎟ ≈ 0.10mol ⋅ L−1 ,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 ⎝5 ⎠
⎧ ⎛1 ⎞ 10.00c(HCOOH) + 10.00c⎜ H 2 C 4 H 4 O 6 ⎟ = 0.1000 ×15.00 ⎪ ⎪ ⎝2 ⎠ ⎨ 1 1 ⎞ ⎛ ⎞ ⎪10.00c⎛ ⎜ HCOOH ⎟ + 10.00c⎜ H 2 C 4 H 4 O 6 ⎟ + 0.1000 × 10.00 = 0.2000 × 30.00 ⎪ ⎝2 ⎠ ⎝ 10 ⎠ ⎩

ww w.
kh da
w.
4 × 20.00 × 0.1500 × 25.00 = 20.00mL 25.00 × 3 × 5 × 0.04000
co
⎛1 ⎞ ⎛1 ⎞ n⎜ KHC 2 O 4 ⋅ H 2 C 2 O 4 ⎟ = n⎜ KMnO 4 ⎟ ⎝4 ⎠ ⎝5 ⎠

定量分析化学习题答案讲解

定量分析化学习题答案讲解

[H + ][H2PO4 ] Ka 1= ⎣H3PO4 ⎦

溶液呈酸性,∴[OH-]可忽略。
[H
+
] = Ka 1 ×
C H 3 PO 4 − [ H CH
2
+
]
+
PO
4

+ [H
]
(近似式)
CH 3PO4 = CH PO−
2 4
25 = 0.1× = 0.033mol / L 75
C H 3 PO 4 = 7 . 6 × 10
6、加入过量的浓碱将NH4Cl中NH3赶出来,然后用HCl的标 准溶液回滴剩余的碱。 具体的步骤和表达式在第二章思考题第11题中已经详述过, 这里不在赘述 。
三. 设计方案 设计原理:Na3PO4的
Kw 1.0 × 10 −14 −2 Kb1 = = = 2 . 3 × 10 Ka3 4.4 × 10 −13
Kw 1.0 ×10 −14 −7 Kb2 = = = 1 . 6 × 10 Ka2 6.3 ×10 −8
Kw 1.0 ×10 −14 −12 Kb3 = = = 1 . 3 × 10 Ka1 7.6 × 10 −3
Na3PO4的第一、二步可以分别被HCl滴定,第一步可与 NaOH同时滴定。
分析步骤:
十 、解:
A=εbc
ε=
A = bc 0.384 3 -1.cm-1 = 5 . 4 × 10 L.mol −6 40 ×10 × 0.9 / 50.94 1× 0.01
∵[OH-]和[NH3] 在pH=4时很小,∴可忽略
5.6 × 10 −10 −6 [ NH 3 ] = = 5 . 6 × 10 mol / L −10 −4 5.6 ×10 + 10

定量分析单选、判断题库及参考答案汇总

定量分析单选、判断题库及参考答案汇总

注意: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单项选择题1、使分析天平较快停止摆动的部件是(C)A、吊耳B、指针C、阻尼器D、平衡螺丝2、天平零点相差较小时,可调节(B)A、指针B、拔杆C、感量螺丝D、吊耳3、天平及砝码应定时检定,一般规定检定时间间隔不超过(B)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4、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物体时应该把天平横梁托起是为了(B)A、称量迅速B、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C、防止天平的摆动D、防止天平梁的弯曲5、使用电光分析天平时,标尺刻度模糊,这可能是因为(A)A、物镜焦距不对B、盘托过高C、天平放置不水平D、重心铊位置不合适6、同一样品分析,采取一种相同的分析方法,每次测得的结果依次为31.27%、31.26%、31.28%,其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是(B)A、0.03%B、0.00%C、0.06%D、-0.06%7、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分析中偶然误差的是(A)A、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B、进行对照试验C、进行空白试验D、进行仪器的校正8、测定某铁矿石中硫的含量,称取0.2952g,下列分析结果合理的是(C)A、32%B、32.4%C、32.42%D、32.420%9、三人对同一样品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结果为:甲:31.27%、31.26%、31.28%;乙:31.17%、31.22%、31.21%;丙:31.32%、31.28%、31.30%。

则甲、乙、丙三人精密度的高低顺序为(A)A、甲>丙>乙B、甲>乙>丙C、乙>甲>丙D、丙>甲>乙10、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钙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2.38、22.36、22.40、22.48,用Q 检验判断、应弃去的是(C )。

(已知:n=5时,Q0.90 =0.64)A、22.38B、22.40C、22.48D、22.3911、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 平均含量为30.60% ,而真实含量为30.30% 则30.60%-30.30%=0.30% 为(B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相对偏差D、绝对偏差12、测定某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含量,得以下数据:79.58%、79.45%、79.47%、79.50% 79.62%、79.38%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A )A、0.09%B、0.11%C、0.90%D、0.06%13、用25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C)A、25mLB、25.0mLC、25.00mLD、25.000mL14、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4的是:(C )(1)0.56235(2)0.562349 (3)0.56245 (4)0.562451A、1,2B、3,4C、1,3D、2,41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C)A、[H+]=0.0003mol/LB、pH=8.89C、c(HCl)=0.1001mol/LD、4000mg/L16、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的pKa值为12.35,其Ka值应表示为(B)A、4.5×1013B、4.5×10-13C、4.46×1013D、4.46×10-1317、在某离子鉴定时,怀疑所用蒸馏水含有待检离子,此时应(D )A、另选鉴定方法B、进行对照试验C、改变溶液酸度D、进行空白试验18、在进行某离子鉴定时未得肯定结果,如怀疑试剂已变质,应进行(B )A、重复实验B、对照试验C、空白试验D、灵敏性试验19、能更好的说明测定数据分散程度的是(A )A、标准偏差B、相对偏差C、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20、测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偶然误差的是(C )A、砝码未经校正B、试样在称量时吸湿C、几次读取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D、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略偏高21、计算式(30.582—7.43)+(1.6—0.54)+2.4963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是(C)A、30.582B、7.43C、1.6D、0.5422、若一组数据中最小测定值为可疑时,用Q检验法的公式为(D )A、d/RB、S/RC、(Xn-Xn-1)/RD、(X2-X1)/(Xn-X1)23、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D )A、愈小愈好B、等于0C、没有要求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24、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A)A、数据的分散程度B、数据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数据的大小D、数据的集中程度25、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D)A、<0.1%B、>0.1%C、<1%D、>1%26、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D)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27、1.34×10-3%有效数字是(C)位。

《定量分析的任务、分类和步骤》测试题及答案

《定量分析的任务、分类和步骤》测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定量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答: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相对含量;
2、进行定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答:分析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除按任务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外,关于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按照样品用量、被测组分含量、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测定对象的不同,分为许多种类。

3、简述进行定量分析有哪些步骤?
答:完成一项分析任务,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取样:样品或试样是指在分析工作中被采用来进行分析的物质体系,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分析化学对试样的基本要求是在组成和含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被分析的总体。

合理的取样是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的基础。

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必须采取特定的方法或顺序。

一般来说要多点取样(指不同部位、深度),然后将各点取得的样品粉碎之后混合均匀,再从混合均匀的样品中取少量物质作为试样进行分析。

2、试样的分解:定量分析一般采用湿法分析,即将试样分解后转入溶液中,然后进行测定。

分解试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酸溶法、碱溶法和熔融法。

操作时可根据试样的性质和分析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分解方法。

在分解试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分不应该有任何损失;(2)不应引人待测组分和干扰物质;
(3)分解试样最好与分离干扰物质相结合;(4)试样的溶解必须完全。

3、测定:根据分析要求以及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4、计算并报告分析结果:根据测定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组分的含量,并写出分析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14解:铝氟络合物的各累积形成常数lgβ1-lgβ6分别为:6.13,11.15,15.00,17.75,19.37,19.84665544332210][][][][][][113------++++++==+F F F F F F Al ββββββδδ6184.195137.194175.173100.152115.11113.6)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1------⨯+⨯+⨯+⨯+⨯+⨯+=56.1484.1337.1475.1300.1215.913.51010101010101011-=++++++=可见,上式分母中第六项数值最大,故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型体为AlF 52-。

19.05137.1956.14550510)10(1010][25----=⨯===-F AlF βδδδ[Al 52-]=5δ•C=10-0.19×0.010=10-2.19mol •L -1(6.5×10-3 mol •L -1)15解:Ni(NH 3)32+、Ni(NH 3)42+的累积形成常数分别为:lgβ3=6.77, lgβ4=7.963323233]][[])([NH Ni NH Ni ++=β4324243]][[])([NH NiNH Ni ++=β 依题意:[Ni(NH 3)42+]=10[Ni(NH 3)32+] 故33234324]][[10]][[NH Ni NH Ni ++=ββ [NH 3]=65.01010101010119.096.777.643=⋅=⨯=--L mol ββ mol•L -117解:(1)101004.01000.009.100/1005.03-⋅==L mol C COC a 0.01004×25.00=C EDTA ×24.90 C EDTA =0.01008 mol•L -1(2) T EDTA/ZnO = a/b mL g M C ZnO EDTA ⋅⨯=⨯⨯⨯=⨯---43310203.81038.8101008.0110因EDTA ≌Fe ≌3221O F e故 32/O F EDTA e T = a/b mL g M C O F EDTA e ⋅⨯=⨯⨯⨯=⨯---43310048.81069.15901008.021103218解:C 2O 42- + H + = HC 2O 4- K 1=452106.1104.611⨯=⨯=-a K HC 2O 42- + H + = H 2C 2O 4 K 2=21109.511-⨯=a K =16.9故 β1=K 1=452106.1104.611⨯=⨯=-a K β2=K 1·K 2=524107.2109.51106.1⨯=⨯⨯⨯- 3254221)(103.4)10.0(107.210.0106.11][][1242⨯=⨯⨯+⨯⨯+=++=++-H H H O C ββαlg )(242H OC -α=3.6319解:查附表4得:pH=5.5时,lg 51.5)(=H Y α7.627.8)(10100.1101][1=⨯⨯+=+=-Mg K MgY Mg Y αY α=)(H Y α+)(Mg Y α-1=105.51+106.7-1=106.7320解:(1) Zn 2+ + Y = ZnYpH=10.00时,lg 45.0)(=H Y α, lg 4.2)(=OH Zn α锌氨络合物的各累积形成常数lgβ1-lgβ4分别为:2.27,4.61,7.01,9.06锌氰络合物的累积形成常数lgβ4=16.7 43433323231)(][][][][13NH NH NH NH NH Zn ββββα++++==1+102.27×0.10+104.61×(0.10)2+107.01×(0.10)3+109.06×(0.10)4=1+101.27+102.61+104.01+105.06≈105.107.4437.1644)(10)10(101][1=+=+=--CN CN Zn βαZn α=)(3NH Zn α+)(CN Zn α+)(OH Zn α-2=105.10+104.7+102.4-2≈105.25lg 'ZnY K = lg ZnY K -lg Zn α- lg )(H Y α=16.50-5.25-0.45=10.80 (2)pZn SP ′=40.6)8.1000.2(21)lg (21,=+='+ZnY SP Zn K pC[Zn 2+′]=10-6.40mol•L -1 依 Zn α=][][22++'Zn Zn所以 [Zn 2+]=11225.540.62102.21010][---+⋅⨯=='L mol Zn Znα22解:根据Hg(CN)42-配离子的各级logK 值求得 Hg(CN)42-配离子的各级积累形成常数分别为: β1=K 1=1018.00 ,β2=K 1·K 2=1018.00×1016.70=1034.70 β3=K 1·K 2·K 3=1018.00×1016.70×103.83=1038.53β4=K 1·K 2·K 3·K 4=1018.00×1016.70×103.83×102.98=1041.5155.3351.3353.3270.3000.164251.413253.382270.34200.184433221)(10101010101)10(10)10(10)10(1010101][][][][1=++++=⨯+⨯+⨯+⨯+=++++=--------CN CN CN CN CN Hg ββββα查表得:lgk HgY =21.80 , pH=11.0时07.0lg )(=H Y α 9.15lg )(=OH Hg α故55.339.1553.33)()(10110101=-+=-+=OH Hg CN Hg Hg ααα82.1155.3307.080.21lg lg lg log )('-=--=--=∴H Y Hg HgY HgYK K αα26解:(1)5.135.1321101011===-a K β8.203.75.131221010110111=⋅=⋅=--a a K K β 5.32108.20105.13221)(10)10(1010101][][1≈⨯+⨯+=++=--++H H H In ββαpMg ep =pMgt=lg MgIn K -lgαIn(H)=7.6-3.5=4.1 (2) 查表得:lgK MgY =8.7,pH=10.00时, lg 45.0)(=H Y αlg 'MgY K = lg MgY K -lg )(H Y α=8.7-0.45=8.2513.5)25.82(21)lg (21,=+='+=MgY SP Mg Sp K pC pMg ΔpMg=pMg ep -pMg Sp =4.1-5.13=-1.03%8.0%10010010.01010%100101025.803.103.1,-=⨯⨯-=⨯'⋅-=-∆-∆MgYSp Mg pMgpMg t K C E(3)由例题6-6可知:采用铬黑T 时,pMg ep =pMgt=5.4故ΔpMg=pMg ep - pMg Sp =5.4-5.13=0.27而采用铬蓝黑R 时,ΔpMg=pMg ep -pMg Sp =4.1-5.13=-1.03由此可见,采用铬黑T 时,ΔpMg 更小,终点误差Et 也将更小,故选择铬黑T 更合适。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 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 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 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 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

7.1 计算下列重量因数:测定物 称量物(1)FeO Fe 2O 3(2)KCl (→K 2PtCl 6→Pt ) Pt(3)Al 2O 3 Al(C 9H 6ON)3 (4)P 2O 5 (NH 4)3PO 4·12MoO 3答案:232(FeO)271.85(1)0.8999(Fe O )159.69M M ⨯== 2(KCl)274.55(2)0.7643(Pt)195.08M A ⨯== 23963(Al O )101.96(3)0.11102(Al(C H ON))2459.44M M ==⨯ 254343(P O )141.94(4)0.037822((NH )PO 12MoO )21876.3M M ==⨯ 7.2 称取某可溶性盐0.3232g ,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其中含硫量,得BaSO 4沉淀0.2982g ,计算试样含SO 3的质量分数。

答案:3443(SO )(BaSO )(BaSO )(SO )100%0.29820.3430 100%31.65%0.3232s M m M w m =⨯⨯=⨯= 7.3 用重量法测定莫尔盐(NH 4)2SO 4·FeSO 4·6H 2O 的纯度,若天平称量误差为0.2mg ,为了使灼烧后Fe 2O 3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应最少称取样品多少克?答案:323424423234244230.210100%0.1%(Fe O )2(NH )SO FeSO 6H O0.210100%(Fe O )0.1%2((NH )SO FeSO 6H O)0.210 100%1(g)1600.1%2392s s M m M m M M ---⨯⨯≤⋅⋅⨯≥⨯⋅⋅⨯=⨯=⨯⨯ 7.4 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在给定介质中的溶解度(除(1)题外均采用I =0.1时的常数)。

(1) ZnS 在纯水中(p K 0sp (ZnS)=23.8,H 2S 的p K a1=7.1,p K a2=12.9);(2) CaF 2在0.01mol ·L -1 HCl 溶液中(忽略沉淀溶解所消耗的酸);(3) AgBr 在0.01mol ·L -1 NH 3溶液中;(4)BaSO4在pH7.0,EDTA浓度为0.01mol·L-1的溶液中;(5)AgCl在0. 10 mol·L-1的HCl溶液中。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

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2+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某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

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

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1)配位效应;(2)沉淀效应;(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

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

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MnO2+H2C2O4+2H+==Mn2++2CO2+2H2O2)重铬酸甲法.Cr2O72-+14H++Fe2+===2Cr3++Fe3++7H2OCH3OH+Cr2O72-+8H+===CO2↑+2Cr3++6H2O3)碘量法3I2+6HO-===IO3-+3H2O,2S2O32-+I2===2I-+2H2OCr2O72-+6I-+14H+===3I2+3Cr3++7H2O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

分析化学小结及各章补充习题2010及单独答案评讲

分析化学小结及各章补充习题2010及单独答案评讲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第3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1基本概念:(1)准确度;(2)精密度;(3)系统误差;(4)偶然误差;(5)误差;(6)偏差;2基本计算公式:(1)绝对误差:(2)相对误差:(3)绝对偏差:;相对偏差:(4)相对平均偏差:(5)极差:(6)标准偏差:S=(7)相对标准偏差(RSD):(8)变异系数(CV):(9)格鲁布斯法计算公式:T计算=(10)Q检验法计算公式:Q计算=(11)F检验法计算公式:F计算=(1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计算公式:μ=(13)用t检验法进行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的计算公式:t计算=(14)判断两组数据或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方法:先用F检验法检验数据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不存在,再用t检验法检验其计算公式:t计算= (其中S P= )(15)减免误差的方法包括:3.下列情况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如何消除?(1)称量试样时吸收了水分;(2)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3)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4)称量开始时天平零点未调;(5)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6)用NaOH滴定HA,选酚酞为指示剂确定终点颜色时稍有出入;答:(1)系统正误差,可在110℃左右干燥后再称量。

(2)系统正误差,可通过扣除试剂空白或将试剂进一步提纯加以校正。

(3)系统负误差,可将沉淀不完全的微量Si,用其他方法(如比色法)测定后,将计算结果加入总量。

(4)系统误差,每次称量前调零。

(5)偶然误差。

(6)偶然误差4.选择题:(1)对某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其平均含量为0.3060。

若真实值为0.3030,则(0.3060-0.3030)=0.0030是()误差。

A.相对误差B相对误差C绝对误差D绝对偏差(2)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中含硫量,每次采样3.5g,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分别报告为:甲:0.042%;乙:0.04201%,问正确报告应是:()A 甲、乙二人报告均正确;B甲的报告正确;C甲、乙二人报告均不正确;D乙的报告正确(3)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优劣,可用()表示。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第七章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消除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2. 下列物质可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NaOH B.HCl C.无水Na2CO3 D.KMnO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可完全消除4.下列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使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标定HCl时所用Na2CO3不纯C.所用试剂含待测组分D.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5.05.2010 .01250.0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4 B.2C.3 D.16.pH=10.02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A.4 B.2C.3 D.无法确定7.用失去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则测得的浓度会 ( ) A.偏高B.偏低C.与实际浓度一致D.无法确定8.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既是化学计量点,也是滴定终点D.以上都不对9.测定CaCO3含量时,先加入一定量并且过量的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溶液,此滴定方式属于( ) A.直接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简接滴定10.常量分析的试样用量为 ( )A .大于1.0gB .1.0~10gC .大于0.1gD .小于0.1g11.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 ,滴定管的一次滴定需读初、终两次读数,可能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02mL ,为使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至少为 ( )A .10mLB .15mLC .20mLD .无法确定12.用25mL 常量酸碱滴定管进行滴定,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 .18.2B .18.20C .18D .18.00013.已知T HCI/NaON =0.004000 g/ml 、则C HCI 为( )A .0.1000mol/LB .0.004000g/mlC .0.003600g/mlD .0.1097mol/L14.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 ,则相对误差是( )A .±0.1%B .±0.01%C .±1.0%D .±0.001%15.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 mol ·L -1、0.1024 mol ·L -1、0.1022 mol ·L -1、0.1023 mol ·L -1,而实际结果应为0.1088 mol ·L -1,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C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D .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16.在定量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中,通常要求( )A .d R ≤2%B .d R ≤0.02%C .d R ≥0.2% D.d R ≤0.2% 17.T A/B 表示的意义是 ( )A .100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B .1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1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B 的质量D .1m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18.T HCl/NaOH =0.003000g/ml ,终点时HCl 消耗40.00 ml ,试样中NaOH 的质量为( )A .0.1200gB .0.01200gC .0.001200gD .0.1200mg。

高中化学定量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定量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定量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1. 题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答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采用浓度公式来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即浓度(C)等于溶质的物质量(m)除以溶液的体积(V)。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需要计算的溶质的量(单位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决定,如克、摩尔等)。

步骤二:确定溶液的体积(单位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决定,如升、毫升等)。

步骤三:将溶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得到溶质的浓度。

确保单位一致。

举例:假设有一个溶液中含有25克NaCl,溶液的体积为500毫升。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NaCl的浓度:C = m/V = 25 g / 500 mL = 0.05 g/mL = 50 g/L因此,该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50克/升。

2. 题目: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答案:酸碱中和反应主要涉及到物质的化学计量比例。

在计算酸和碱反应时,需要确定反应方程式,并根据反应方程式中酸碱的化学计量比例进行计算。

步骤一:列出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步骤二: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比例。

通过平衡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各个物质的摩尔比例。

步骤三:根据题目给出的物质的量(单位可以是克、摩尔等),按照摩尔比例计算其他物质的量。

举例:考虑以下反应方程式:2HCl + NaOH → NaCl + H2O假设题目中给出了HCl的量为30毫摩尔,我们可以按照酸碱的化学计量比例进行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HCl与NaOH的摩尔比例为2:1。

因此,NaOH的量为HCl量的一半,即15毫摩尔。

生成物NaCl和H2O的量分别等于NaOH的量,即15毫摩尔。

因此,在此次酸碱中和反应中,HCl与NaOH的摩尔量分别为30毫摩尔和15毫摩尔,生成物NaCl和H2O的摩尔量均为15毫摩尔。

3. 题目: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物质的电荷转移,常常需要通过计算反应物的物质量或摩尔数来计算其他物质的物质量或摩尔数。

步骤一: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七章习题答案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七章习题答案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七章习题答案7-1(1) B(2) B(3) C(4) C, D(5) A(6) C, D, E7-2 (1) 吸光光度法能用于定性测定的依据是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能用于定量测定的理论依据是光吸收定律。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760nm,波长300nm 的单色光属于紫外光。

(3)下列水溶液选择性吸收光的颜色为:A,CuSO 4:黄色;B,K 2Cr 2O 7:青蓝色;C,KMnO 4:绿色;D,NiSO 4:紫色。

(4) 绘制吸收光谱的目的是选择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所用的入射光波长,绘制工作曲线的目的是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未知试液的吸光度A x 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c x 。

从理论上讲,工作曲线的形状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5)分光光度计表头上,均匀的标尺是透光度T 不均匀的标尺是吸光度A ,测定时应读吸光度。

(7) 溶液的吸光度为0.30时,透光度为50%,溶液的透光度为0.60时,吸光度为0.22。

7-3 解:由T 1 = 60%, 得A 1 = 0.22, A 2 = 0.44故:T 2 = 36%7-4 解:14134444L mol 101.5L100.0mol g 158g 100.8)(KMnO )KMnO ()KMnO ()KMnO (−−−−⋅⨯=⨯⋅⨯==V M m cA =εbc =2.23⨯103L ⋅mol -1⋅cm -1⨯1.0cm ⨯5.06⨯10-4mol ⋅L -1=1.1T=7.9%将溶液稀释一倍后,A '==A/2=1.13/2=0.55, T =28%7-5解:(1) 求铁标准溶液浓度:11122442244L g 100.0L 5000.0mol g 482g 432.0mol g 8.55O]H 12)Fe(SO [(NH ]O H 12)Fe(SO [(NH Fe)()Fe (−−−⋅=⨯⋅⨯⋅=⋅⨯⋅=ρρM M(2)由工作曲线查得未知试液的浓度ρ(Fe 3+)=0.00810g ⋅L -1(3)换算为原试液的浓度:1133L g 1.105250250L g 00810.0)Fe ()Fe (−−++⋅=⨯⨯⋅=⨯=稀释倍数值的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ρρ (以下答案,略)。

《定量分析》测试题(有答案)

《定量分析》测试题(有答案)

《定量分析》测试题(A)一、选择题:1、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C )A、用标准样作对照实验;B、用标准方法作对照实验;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舍去可疑值后,取其余数据平均值;D、校准仪器。

2、2000.5)20. 2302.240(300.4-⨯计算式的结果有效数字应为 B 位?A、四位B、三位C、二位D、一位3、PM= 3.240 的有效数字位数( B )A、四位B、三位C、二位D、一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精密度是衡量系统误差大小的尺度;B、精密度好,则准确度高;C、精密度好是准确度高的前提;D、精密度与准确度没有实质性区别。

5、下列四组数据,按Q0.9检验法,只有一组应将逸出值0.2038舍去,这组数据是( B )A、0.2038 0.2042 0.2043 0.2048 0.2052B、0.2038 0.2048 0.2049 0.2052 0.2052C、0.2038 0.2046 0.2048 0.2050 0.2052D、0.2038 0.2044 0.2046 0.2050 0.20526、滴定的初读数为(0.05±0.01)ml, 终读数为(19.10±0.01)ml ,滴定剂的体积波动范围:(C )A、(19.05±0.01)mlB、(19.15±0.01)mlC、(19.05±0.02)mlD、(19.15±0.02)ml7、有五位学生测定同一试样,报告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C )A、0.1285%B、0.128%C、0.13%D、0.12850%8、用差减法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4000g分析纯的NaOH固体,溶解后稀释到100.0ml ,所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 A )A、小于0.1000mol·l-1B、等于0.1000mol·l-1C、大于0.1000mol·l-1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某学生为改善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敏锐性,将它与中性染料靛蓝混合,但使用时发现混合指示剂在不同酸度的溶液中具有相近的颜色,对此合理的解释为:( B )A、甲基橙与靛蓝两者颜色没有互补关系B、靛蓝过量C、甲基橙过量D、该混合指示剂在碱性区域变色10、0.1mol·l-1NaOH滴定20.00ml 0.1mol·l-1二元酸H2A (Ka1= 1.0×10-4,Ka2 = 1.0 ×10-6), 要指示可能出现的突跃,应使用的指示剂为(D )A、甲基红和酚酞B、甲基红或酚酞C、甲基红D、酚酞11、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H3·H2O—NH4Cl缓冲液中的NH3·H2O的含量,宜采用的方法:( D )A、先加入甲醛与NH4+作用后,再滴定;B、先用NaOH标准溶液将NH4+滴定为NH3·H2O,再用HCl滴定NH3·H2O的总量;C、加入NaOH并加热蒸发NH3用硼酸吸收后滴定;D、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后直接滴定。

定量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定量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定量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定量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pH值?A. 天平B. 滴定管C. pH计D. 离心机答案:C2. 摩尔浓度的单位是:A. mol/LB. g/LC. kg/m³D. mol/kg答案:A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定量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技术?A. 蒸馏B. 萃取C. 过滤D. 离心答案:D4. 标准溶液的配制需要使用:A. 蒸馏水B. 去离子水C. 纯净水D. 自来水5.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滴定体积B. 滴定时间C. 溶液颜色变化D. 溶液pH变化答案:C6. 定量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通常作为滴定分析中的指示剂?A. 硫酸B. 盐酸C. 酚酞D. 氢氧化钠答案:C8. 定量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操作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悬浮固体?A. 蒸馏B. 过滤C. 离心D. 萃取答案:B9.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B. kg/molC. mol/gD. g/g答案:B10. 定量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浓度?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电导率测定法D. 滴定分析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定量分析化学中,______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

答案:电导率仪2.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

答案:C = n/V3. 定量分析化学中,______用于测量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答案:离子色谱仪4. 标准溶液的配制中,使用的溶剂必须是______。

答案:无水的5.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通过______来实现。

答案:指示剂或电位滴定仪6. 定量分析化学中,______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7. 定量分析化学中,______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010第7章化学定量分析基本知识习题答案给学生

2010第7章化学定量分析基本知识习题答案给学生

2010材料化学系《化学概论》课程第一学期习题第7章 化学定量分析基本知识习题答案◆ 《近代化学导论》书上习题:上册第35~36页/4,5;上册第202~204页/25,30,31,32,33,35,37,39,47;上册第337页/20,21。

第35页/4答:(1)2.568 5.84.186⨯=3.6 (2)=43.30 4.6210.845.6810⨯⨯⨯ 2.91×10–3(3)0.100125.450821.52246.432.03591000⨯(-)⨯⨯=0.1001 3.93246.432.03591000⨯⨯⨯=0.0476 (4)5.41– 0.398 =5.01(5)3.38–3.01=0.37(6)4.18–58.16×(3.38–3.01) = 4.18–58.16×0.37= –1.7×101(7)42.13623.05185.71 2.283100.00081-÷+⨯⨯-4444926.6810424.0108.1101342.610----=⨯+⨯-⨯=⨯ (8)7.99360.9967 5.02÷-=3.00(9)4(1.276 4.17) 1.710(0.00217640.0121)-⨯+⨯-⨯445.32 1.7100.263105.32--=+⨯-⨯=(10)pH=11.03,[H +]=9.3×10–12 mol·L -1第36页/5答:这个数据是一个6位有效数字;若保留3位有效数字,则是25.5。

第202页/25解:c 代表物质的量浓度mol·L –1,M 代表摩尔质量g ·mol –1,m 代表质量g ,V 代表体积L ,则m c V M=⋅; (1)CsOH 的M =149.9,15.60.06941.50150c ==⨯(mol·L –1) (2)HNO 3的M =63,200.321.063c ==⨯(mol·L –1)(3)98% 的浓H 2SO 4的相对密度为1.84,H 2SO 4的M =9835.0 1.8498%9.210.01098c -⨯⨯==⨯⨯(mol·L –1) (4)337.010mol 0.07010010Lc --⨯==⨯(mol·L –1) (5)K 2Cr 2O 7的M =294,31.000.034010010294c -==⨯⨯(mol·L –1) 第203页/30答:配制此浓度的稀硫酸需要浓H 2SO 4的质量:5.0 L ×0.40 mol·L –1 = 2.0 mol ,H 2SO 4的摩尔质量M = 98 g ·mol –198 g ·mol –1 ×2.0 mol =196 g则需要质量分数为98%(相对密度1.84)的浓硫酸V 为:196108.7(mL)1.8498%V ==⨯ 操作过程如下:将5 L 蒸馏水置于干净的大容器中。

有机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习题答案章习题答案(1)(3)(5)(7)(9)(11)OH 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Mg BrI O C 2H 5CH 3CH 2C H CH 2D NHCH 3CN CH 3CH 3CH 2CH 2CH 2CCCH 3(2)(4)(6)(8)(10)(1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 AgBrCH 3(CH 2)3ONO 2+ AgBrCH 3(CH 2)3OOCCH 31.2. 两组化合物的排列顺序为:两组化合物的排列顺序为:(a )按亲核取代反应的难易次序排列:(1)C >B >A (2)B >C >A (b )按与AgNO 3(醇溶液中)反应的活性顺序排列:(1)C >B >A (2)B >C >A (c )按亲电加成难易次序排列(1)B >C > A, 亲电取代的难易次序排列:(2)C >B > A 3. (1) CH 3Br 和C 2H 5Br 是伯卤代烷,进行碱性水解按S N 2机理进行。

增加水的含量,可使溶剂的极性增大,不利于S N 2;(CH 3)3CCl 是叔卤代烷,水解按S N 1机理进行。

增加水的含量,使溶剂的极性增大,有利于S N 1。

(2)(CH 3)3CCH 2X 在进行S N 1反应时,C-X 键断裂得到不稳定的1º1ºC C +,所以S N 1反应速度很慢;(CH 3)3CCH 2X 在进行S N 2反应时,α-C 上有空间障碍特别大的叔丁基,不利于亲核试剂从背面进攻α-C ,所以S N 2速度也很慢。

度也很慢。

(3) 在浓的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均按S N 2机理进行,无C +,无重排;,无重排; 在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是按照S N 1机理进行的,有C +,有重排:,有重排:CH 3CHCH=CH 2ClCH 3CHCH=CH 2CH 3CH=CHCH 2- Cl -(4) 亲核性:(B )>)>(C) > (A) 原因:三种亲核试剂的中心原子均是氧,故其亲核性顺序与碱性一致。

基础化学第七章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七章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七章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后习题答案练习1.解释并理解下例名词(1)反应速率(6)反应速率(9)反应速率(9)半衰期定律(5)瞬时反应速率(6)反应速率解(1)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率(2)每一时刻的真实反应速率(3)反应物分子直接碰撞一步就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反应(4)当温度恒定时,基本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化学计量方程中的相应系数为指数幂(5)反应速率方程式中的系数k,在数值上等于各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本性及反应温度有关(6)反应速率方程(7)中每种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之和,即反应物一半反应所需的时间(8)能发生反应的碰撞(9)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E’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之间的差值2.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当时间单位为h,浓度单位为moll-1,对一级、二级和零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当每种反应物的浓度为1mol-1时,溶液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因此K也被称为反应的比速率。

一级反应:H-1;二级反应:lmol-1h-1;零级反应:moll-1h-1.3。

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如何解释反应速率?解碰撞理论认为活化分子在恰当的取向上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

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需克服一定的活化能,形成不稳定的高能态活化络合物,这一中间物质能转化为产物也可分解成反应物。

反应速率取决于转化为生成物的快慢。

过度状态理论借用碰撞理论中活化能的概念,进一步从反应的微观过程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这两个方面与反应速率联系起来考虑,更直观地揭示反应的过程。

4.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可逆反应的正向和反向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

为什么化学平衡会移动?溶液温度对不同反应速率的影响差异很大。

可逆反应的EA和EA’值不同,但都大于零。

当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速率常数增加,因此正向和反向反应速率增加。

然而,温度的变化对EA值较大的反应有显著影响,因此化学平衡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正、反反应速率的增加而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材料化学系《化学概论》课程第一学期习题
第7章 化学定量分析基本知识习题答案
◆ 《近代化学导论》书上习题:上册第35~36页/4,5;
上册第202~204页/25,30,31,32,33,35,37,39,47;
上册第337页/20,21。

第35页/4
答:
(1)2.568 5.84.186⨯=3.6 (2)=43.30 4.6210.845.6810⨯⨯⨯ 2.91×10–3
(3)0.100125.450821.52246.432.03591000
⨯(-)⨯⨯=0.1001 3.93246.432.03591000⨯⨯⨯=0.0476 (4)5.41– 0.398 =5.01
(5)3.38–3.01=0.37
(6)4.18–58.16×(3.38–3.01) = 4.18–58.16×0.37= –1.7×101
(7)42.13623.05185.71 2.283100.00081-÷+⨯⨯-
44
44
926.6810424.0108.1101342.610----=⨯+⨯-⨯=⨯ (8)7.99360.9967 5.02÷-=3.00
(9)4(1.276 4.17) 1.710(0.00217640.0121)-⨯+⨯-⨯
445.32 1.710
0.263105.32--=+⨯-⨯=
(10)pH=11.03,[H +]=9.3×10–12 mol·L -1
第36页/5
答:这个数据是一个6位有效数字;若保留3位有效数字,则是25.5。

第202页/25
解:c 代表物质的量浓度mol·L –1,M 代表摩尔质量g ·mol –1,m 代表质量g ,V 代表体
积L ,则m c V M
=⋅; (1)CsOH 的M =149.9,15.60.06941.50150
c ==⨯(mol·L –1) (2)HNO 3的M =63,200.321.063c =
=⨯(mol·L –1)
(3)98% 的浓H 2SO 4的相对密度为1.84,H 2SO 4的M =98
35.0 1.8498%9.210.01098
c -⨯⨯==⨯⨯(mol·L –1) (4)337.010mol 0.07010010L
c --⨯==⨯(mol·L –1) (5)K 2Cr 2O 7的M =294,31.000.034010010294
c -==⨯⨯(mol·L –1) 第203页/30
答:配制此浓度的稀硫酸需要浓H 2SO 4的质量:
5.0 L ×0.40 mol·L –1 = 2.0 mol ,H 2SO 4的摩尔质量M = 98 g ·mol –1
98 g ·mol –1 ×2.0 mol =196 g
则需要质量分数为98%(相对密度1.84)的浓硫酸V 为:
196108.7(mL)1.8498%
V ==⨯ 操作过程如下:将5 L 蒸馏水置于干净的大容器中。

用量筒量取约109 mL 质量分数为98%(相对密度1.84)的浓硫酸,在不断搅拌下,小心沿大容器壁注入量取的浓硫酸。

注意,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大量的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第203页/31
答:设需要用x 毫升60.0%(相对密度1.50)的硫酸。

H 2SO 4的摩尔质量M = 98 g ·mol –1 x ×1.50 ×60.0% = 6.0 ×3.0 ×98, 6.03.098
1960(m L )1.5060.0%x ⨯⨯==⨯ 第203页/32
解:K 2HPO 4的摩尔质量M = 174,K 2HPO 4·3H 2O 的M = 228,3H 2O 的M =54,设5.369g K 2HPO 4·3H 2O 中含H 2O x g ,解得x = 1.272 g
K 2HPO 4·3H 2O 3H 2O
228 54
5.369 x
则5.369 g K 2HPO 4·3H 2O 中含纯K 2HPO 4为5.369 g – 1.272 g = 4.097 g
因此这个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134.097g 0.0785174g mol 30010L
--=⋅⨯⨯ mol·L –1
第203页/33
解:硝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c ,因为HNO 3和NaOH 是等摩尔反应,所以: 0.009987 mol·L –1×24.60×10–3 L =10.00×10–3 L × c
3
30.00998724.60100.0245710.0010
c --⨯⨯==⨯(mol·L –1) 第203页/35
解:(1)LiI 的摩尔质量M = 134, 4.00.0152.0134
=⨯(mol·L –1) (2)3
32.5100.0505010
--⨯=⨯(mol·L –1)mol·L –1 (3)30.300.7540010
-=⨯(mol·L –1) (4)3
315010 1.5010010--⨯=⨯(mol·L –1) 第203页/37 解:Na 2CO 3的摩尔质量M = 106,2.60g 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2.600.0245106
=(mol ) 反应方程式是:Na 2CO 3 + 2HCl → 2NaCl + CO 2 + H 2O
完全反应,HCl 的物质的量需是Na 2CO 3的物质的量的两倍
故需要HCl :2×0.0245= 0.0490(mol ), 所需盐酸的体积为:0.04900.1230.400
=(L ) 第203页/39
解:由题意知道中和此酸共用去NaOH 的物质的量为:
34.7 ×10-3 ×0.100=3.47×10-3(mol )
已知一元酸和NaOH 是等摩尔反应,故一元酸的物质的量也为3.47×10-3 mol 。

这个酸的摩尔质量为:130.4238122g mol 3.4710
--=⋅⨯() 第204页/47
解:V mL 浓盐酸中含有HCl 的质量为:V ×1.19×37.0% = 0.4403V (g ),盐酸的M =36.5
(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0.440312.136.510
V V -=⨯⨯(mol·L –1)
(2)浓盐酸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30.440316.136.510 1.19(137.0%)
V V -=⨯⨯⨯⨯-(mol·kg –1) (3)此溶液中含HCl :0.44030.01206mol 36.5
V V =() 含水 1.19(1-37.0%)0.04165mol 18
V V ⨯⨯= HCl 的摩尔分数为:0.012060.225(0.012060.04165)
V V V =+ H 2O 的摩尔分数为:0.041650.775(0.012060.04165)
V V V =+ 第337页/20
答:相对误差=30.2mg 100%0.1%0.200010mg
±⨯=±⨯ 相对误差=30.2mg 100%0.01%2.000010mg
±⨯=±⨯ 说明当称量的绝对误差(称量误差即绝对误差)相同时,两试样称量质量不同,则相对误差不同,称量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较小,则称量的准确度相对于称量量小的高。

第337页/21
答:正确体积:2.10 – 0.10=2.00(mL ) 相对误差=0.10100% 5.0%2.00
+⨯=+ 正确体积:25.80-0.10=25.70(mL ) 相对误差=0.10100%0.39%25.70
+⨯=+ 说明在绝对误差(+0.10 mL )相同的情况下,滴定体积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则测量的准确度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